灵活实现网络链路备份及负载均衡

灵活实现网络链路备份及负载均衡
灵活实现网络链路备份及负载均衡

H3C NQA 浮动静态路由使用技巧

在我们的网络设备里没有启用动态路由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双链路相互备份呢?浮动静态路由是个不错的选择。浮动路由的灵活运用可以为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也正因为其灵活,它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

所谓浮动静态路由,就是说我们所设置的静态路由是可以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条件而变化的,也就是我们可以控制某条设置好的静态路由在特定情况下生效或者失效。 要实现这种控制,首先我们要清楚如下配置步骤

1、设置探测组

设置探测组也就是在设置我们的触发条件,用开关打比方的话就是在设置一个开关的开启关闭条件。探测组里包含的探测类型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PING 了。这一步简单点说就是先设置探测类型(type ),再设置动作(reaction )。

2、设置跟踪组

跟踪组是放在静态路由的后面的,就是说跟踪组一直跟踪某个探测组的状态然后决定着这条静态路由是存在还是消失。这一步要点其实就是设置一个跟踪组(track )然后在后面再绑定一个设置好了的探测组。

3、静态路由与跟踪组绑定

选择需要控制的路由后面跟上设定好的跟踪组(track )。如果说探测组是开关条件,那么跟踪组就是一个开关,而那条静态路由就是一个灯泡。三者看似复杂其实关联很简单。

下面是一个6M ,4M 双电路,相互备份的配置实例

首先大家注意了原来v3平台Auto-detect 功能在v5上被NQA (网络质量分析)和Track 替代,v5上已经没有Auto-detect 相关命令。

4M 10.169.251.129 A B

以下是路由器A的配置

nqa entry admin 4m 建立nqa探测组,管理组名admin,标记4M type icmp-echo 类型为ICMP-Echo,即ping操作destination ip 10.169.251.130 指定探测的目的地址

frequency 3000 指定探测时间间隔为3s

history-record number 10 历史记录条目

reaction 1 checked-element probe-fail threshold-type consecutive 1 action-type trigger-only 配置反应组1,即如果连续测试3次失败则

发相关动作

#

nqa entry admin 6m 此处同上,建立另一个探测组管理组名admin,

标记6M

type icmp-echo

destination ip 10.169.252.130

frequency 3000

history-record number 10

reaction 2 checked-element probe-fail threshold-type consecutive 2 action-type trigger-only

#

将静态路由和跟踪组1绑定

ip route-static 10.162.19.0 255.255.255.0 10.169.252.130 track 1 preference 10

ip route-static 10.162.19.0 255.255.255.0 10.169.250.130 track 2 preference 20

ip route-static 10.245.19.0 255.255.255.0 10.169.250.130 track 2 preference 10

ip route-static 10.245.19.0 255.255.255.0 10.169.252.130 track 1 preference 20

#

track 1 nqa entry admin 4m reaction 1 跟踪组1和admin 4M的reaction 1绑定,即反应组1触

发跟踪组1

track 2 nqa entry admin 6m reaction 2跟踪组1和admin 6M的reaction 1绑定,即反应组1

触发跟踪组1

nqa schedule admin 4m start-time now lifetime forever nqa调度配置,即从配置开始起一直进

行调度测试

nqa schedule admin 6m start-time now lifetime forever

使能nqa

nqa agent enable

路由器B的配置和路由器A的配置是一样的

此外还有一些配置关键点需要大家注意:

1) 配置NQA探测组,其中关键配置是Reaction的配置;

2) 配置Track跟踪组,并和Reaction绑定;

3) 将静态路由和Track组绑定;

4) 使能nqa agent和nqa调度。

5)H3C的路由器防火墙有些情况下是PING不通的需要添加如下命令ip ttl-expires enable

ip unreachables enable

图解F5 链路负载均衡详细配置方法

WAN广域网链路负载均衡测试项目测试项目背景:

测试环境描述 1.1 需求描述 XX股份领导反应:通过互联网采用SSL VPN方式,访问青岛总部内网的OA系统速度慢。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采用三种测试方案: 1、CITRIX; 2、新增加一台JUNIPER SA4000; 3、增加一台F5 BIGIP LC设备和两条分别为青岛联通、青岛移动的100M 链路结合进行WAN链路负载均衡测试。 第二种测试方案目前已做完,效果不理想,当前准备执行第三套测试方案。 F5 BIGIP LC以及如何在使用GTM一张静态的表单(https://www.360docs.net/doc/7c5747845.html,er)来实现Topology计算。 由于LC只能解析A记录,无法解析SOA 、MX、PTR记录,所以LC只能做一台DNS的子域,无法取代客户的DNS服务器(https://www.360docs.net/doc/7c5747845.html,)。 测试要求:解决电信和网通的南北互连互通问题,用户有二条链路,(一条网通线路,一条电信线路)。 测试规则如下: 1.访问CNC网站走CNC线路 2.访问CT网站走CT的线路 3.访问本地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7c5747845.html,)CNC用户从CNC线路过来访问 4.访问本地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7c5747845.html,)CT用户从CT线路访问

测试环境描述

2测试设备配置步骤 2.1 基础配置 2.1.1进入管理界面,激活license。 注意事项:激活LC设备的license后,一定要完全重新启动一次

(Full_box_reboot)。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关的文件和启动相应的服务。

2.1.2Platform相关设置 由于是部分授权,所以LC将作为https://www.360docs.net/doc/7c5747845.html,的子域的Nameserver Hostname:使用NS 的https://www.360docs.net/doc/7c5747845.html, 提醒:上线测试Root和admin密码一定要修改,不可以使用默认的。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HUAWEI USG6000V系列NFV防火墙技术白皮书之---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目录 1背景和概述 (2) 2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 (3) 3本地服务器负载均衡(LSLB) (4) 3.1使用目的MAC地址转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DR) (4) 3.2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实现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4 SLB) (5) 3.3使用轻量代理和网络地址转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4 lwProxy SLB) (7) 3.4使用全量Socket 代理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7 Socket Proxy SLB) (9) 3.4.1socket代理加业务会话关联保持 (9) 3.4.2根据URL类型不同的分担,静态资源访问和动态计算访问分开多种服务 器10 3.4.3SSL卸载 (10) 3.4.4链路优化:压缩、协议优化、本地cache、多路复用 (11) 3.5业务保持技术 (13) 4华为USG防火墙支持的SLB功能列表 (14)

1 背景和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访问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单一的服务器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访问,企业开始通过部署多台服务器来解决性能的问题,由此就产生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方案。 在实际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应用中,由于需要均衡的业务种类以及实际服务器部署场景的不同(比如是否跨地域、跨ISP数据中心等),存在多种负载均衡的技术。如下典型的组网方式如图所示: 服务提供方为了支撑大批量的用户访问,以及跨不同地域、不同接入ISP的用户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业务访问体验,其已经在不同地域、不同ISP数据中心搭建了服务器,这样就带来一个需求,也就是客户的访问能够就近、优先选择同一个ISP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从而获得高质量的业务访问体验。 同时,基于单台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业务访问并发是有限的,那么就自然想到使用多台服务器来形成一个“集群”,对外展现出一个业务访问服务器,以满足大量用户访问、而且可以根据业务访问量的上升可以动态的进行业务能力扩容的需要。

《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存储技术》 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均开设的 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是高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注重 培养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 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存储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调试技能, 提高网络存储各部件的组装、设置、日常维护、维修及管理系统安装 等使用技术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构建学生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 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 工具为出发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重构教学做一体式的课程, 以情境式案例为载体,逐步推进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培养。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技术的基 础知识。 通过实际项目及任务,典型案例分析与实战操作为手段,培养学 课程名称: 网络存储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单位: 术专业 信息与软件工程系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网络技 时: 40 学时 分:4 1. 写 人:盛建军 2014年 8 月 审 定 人:尹光辉 课程性质

生进行网络存储与虚拟化实现方案系统分析与实践实施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以及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对职业素质养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教学内容组织和编排 通过对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职业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根据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形成8个学习案例和3个综合实训项目,针对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设计选修内容。 《网络存储技术》学习案例及课时分配表

5.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案例中的典型任务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进行知识点的引导,通过学生自己对任务的实施和讨论,教师对任务的评价,强化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案例与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任务 任务一:掌 握理论基 础知识

中小企业多链路负载均衡的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多链路负载均衡的解决方案前言: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信息发布的性能和可靠性,向多个电信运营商同时租用互联网线路,所以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互联网连接链路,这些用户希望分别通过多条链路使用网络平台和资源,但是这样的网络出口建设形式,暴露出以下问题,并亟待解决。 企业广域网链路络存在的问题: 1、链路的单点失效性: 采用单一Internet连接链路存在单点失效性,一旦该链路出现故障将造成整个企业网络的瘫痪。 2、链路性能的瓶颈: 单一Internet连接链路的带宽资源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全体用户对Internet 访问时所需的带宽,同时也无法满足大量的Internet上的用户对企业的访问。 3、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弱: 目前Internet上的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层出不穷,路由器自身对网络攻击的防护能力非常有限,DOS/DDOS 网络攻击会对广域网络由器产生严重的影响。 现有的多条链路,互相之间没有联系,这就导致了两条链路的完全独立,不能互为所用;两条或多条链路分别独立接入,链路的占用可能不平均,带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任一条链路的中断都会影响正常的上网工作,缺乏容错机制。 解决方案: 面对以上问题,应该在企业网络出口处部署一台梭子鱼LinkBalancer 330链路负载均衡器,如下图所示:

LB330链路负载均衡器部署在出口路由器和防火墙之间,这样可以实现对多条internet 接入链路的负载均衡,可以同时实现outbound流量(内部办公用户访问internet)和inbound 流量(internet用户访问内部服务器)双向的负载均衡,并且可以根据智能算法选择最优路径,以达到最佳访问速度。如果当一个ISP1出现故障,负载均衡器可以及时地检测到,并将内外网流量转到ISP2上,网络仍然可以正常运行。LB330链路负载均衡器支持多达3条外接链路。此外,LB330链路负载均衡器具备抵御DoS/DDoS的功能,有效地保护内网的服务器免遭攻击。 方案特点: 1.增加企业出口带宽,并提供了广域网链路的冗余。 2.通过智能算法,可通过最优路径实现内外网访问。 3.可以抵御DoS和 DDoS攻击有效的保护内网服务器。 为什么选择梭子鱼: 1、聚合链路带宽

F5 BIG-IP负载均衡器配置实例与Web管理界面

前言:最近一直在对比测试F5 BIG-IP和Citrix NetScaler负载均衡器的各项性能,于是写下此篇文章,记录F5 BIG-IP的常见应用配置方法。 目前,许多厂商推出了专用于平衡服务器负载的负载均衡器,如F5 Network公司的BIG-IP,Citrix公司的NetScaler。F5 BIG-IP LTM 的官方名称叫做本地流量管理器,可以做4-7层负载均衡,具有负载均衡、应用交换、会话交换、状态监控、智能网络地址转换、通用持续性、响应错误处理、IPv6网关、高级路由、智能端口镜像、SSL加速、智能HTTP压缩、TCP优化、第7层速率整形、内容缓冲、内容转换、连接加速、高速缓存、Cookie加密、选择性内容加密、应用攻击过滤、拒绝服务(DoS)攻击和SYN Flood保护、防火墙—包过滤、包消毒等功能。 以下是F5 BIG-IP用作HTTP负载均衡器的主要功能: ①、F5 BIG-IP提供12种灵活的算法将所有流量均衡的分配到各个服务器,而面对用户,只是一台虚拟服务器。 ②、F5 BIG-IP可以确认应用程序能否对请求返回对应的数据。假如F5 BIG-IP后面的某一台服务器发生服务停止、死机等故障,F5会检查出来并将该服务器标识为宕机,从而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传送到该台发生故障的服务器上。这样,只要其它的服务器正常,用户的访问就不会受到影响。宕机一旦修复,F5 BIG-IP就会自动查证应用已能对客户请求作出正确响应并恢复向该服务器传送。 .1

③、F5 BIG-IP具有动态Session的会话保持功能。 ④、F5 BIG-IP的iRules功能可以做HTTP内容过滤,根据不同的域名、URL,将访问请求传送到不同的服务器。 .2

简述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应用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简述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应用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姓名00 指导教师00 2017年11月22日

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简述负载均衡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二、选题依据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量的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数据访问流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各大运营商的数据访问、大型门户网站的访问及各大B2C 电商平台的访问。例如2017双十一全网销售2025.3亿,淘宝占66.23%,其中天猫11秒破亿,3分钟突破100亿,40分钟突破500亿交易额,交易峰值达到每秒25.6亿笔。在这些数据刷新的同时,是用户每秒上百万次的点击。 再例如2016年春运期间12306网站奔溃,原因是12306后台无法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进行的数据访问需求。 第一:是网络应用业务量快速增加,用户访问流量快速增长,其服务器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无法满足需求。 第二:单一设备无法满足访问需求,大量的硬件升级又需要高额成本投入,峰值过后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廉价有效的发放扩展网络带宽和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三、选题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用户发起的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负载过高,导致用户请求出现无法响应的情况。就出现了国内深信服,天融信,国外redware,F5这类专门做负载均衡的企业。 四、问题的提出 4.1 负载均衡需要解决的问题 4.2 负载均衡的层次结构 4.3 常见的负载均衡技术 4.4 应用Cisco设备实现负载均衡 五、对企业络设计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传输声音与视频信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网后,也都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发布自己的节目。很多媒体网站都因为用户网络流量增加,出现了网络访问速度慢等问题。 六、简要结构图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孙晓南)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方式选择 直连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ISCSI技术; DAS优点: 1实现大容量存储;2可实现应用数据和操作系统的分离;3提高存取性能;4实施简单。DAS缺点: 1扩展性差;2资源利用率低;3可管理性差;4异构化严重。 DAS适用环境: 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分散,利用SAN或NAS在进行互连时非常非常困难时;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时;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都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SAN优点: 1设备整合2数据集中3高扩展性4总体拥有成本低5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6更高的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 SAN缺点: 1SAN各个客户端的存储空间是分离的,通过光纤实现连接,许多设备价格高昂,因此,SAN 的实现需要相当高的费用2网络维护也需要相当的开销 SAN适用环境:1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2集中的存储备份,3高可用性和故障切换环境4可扩展的存储虚拟化5改进的灾难容错特性。 在制定网络存储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网络存储的核心——数据2要产品也要技术3需求为主4长远考虑,打好基础 选择存储产品 1容错能力2性能3容量4连接性5管理性6附加功能 SATA硬盘特点 1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更简单的连接方式3真正的热插拔4更高的数据传输精度 SATA目前传输速率150MBps二代三代300MBps,600MBps SAS技术特点 1兼容SATA2连接简单3传输速率高(平均速率3GBps峰值5GBps) RAID1 又称镜像阵列,是一种由两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 RAID1的优点 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 缺点:1写入速度较低2存储成本高 RAID5:是由至少3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 R AID5的优点: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3磁盘利用率较高 缺点:写入速度较低

F5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实例

南京财经大学 F5 Link Controller多链路负载均衡 解决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分析 (4) 1.1 南京财经大学的现状 (4) 1.2 链路改造后的预期设想 (4) 2. F5提供的最佳解决方案 (6) 2.1 设计结构图: (6) 2.2 实现原理 (7) 2.2.1 出站访问 (7) 2.2.2 入站访问 (8) 2.2.3 系统切换时间 (10) 3. 解决方案功能介绍 (11) 3.1 高可用性 (11) 3.1.1 全面的链路监控能力 (11) 3.1.2 集合多个监视器 (12) 3.2 最大带宽和投资回报 (13) 3.2.1 可节省WAN 链路成本的压缩模块 (13) 3.2.2 带宽可扩展性 (13) 3.2.3 强大的流量分配负载均衡算法 (14) 3.2.4 链路带宽控制 (14) 3.2.5 链路成本负载平衡 (15) 3.3 高级WAN 链路管理 (15) 3.3.1 最佳性能链路 (15) 3.3.2 针对压缩技术的目标流量控制 (16) 3.3.3 优化的TCP 性能 (16) 3.3.4 可编程链路路由――iRule (16)

3.3.5 流量优先级安排:服务质量(QoS) 和配置服务类型(ToS) . 17 3.4 配置和管理 (17) 3.4.1 消除BGP 多归属部署障碍 (17) 3.4.2 BIG/IP的业界最快双机冗余切换 (17) 3.4.3 IPv6 网关 (18) 3.4.4 统计与报告 (18) 3.5 强化的安全性能 (18) 3.5.1 智能SNAT (18) 3.5.2 网络安全 (19) 3.5.3 简单、安全的管理 (19) 3.6 集成流量管理可扩展性 (20) 3.6.1 扩展的各类安全设备负载均衡 (20) 3.6.2 扩展的SSL加速适用于校园一卡通等 (21) 4. 相关产品介绍 (22)

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Array Networks 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Array APV系列、AppVelocity应用于企业网络优化

目录 1. 多链路接入背景介绍 (3) 1.1 单链路接入单点故障 (3) 1.2 运营商之间互访 (4) 1.3 双链路解决方案的产生以及其衍生的问题 (4) 2. Array 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6) 2.1 方案介绍 (6) 2.2 流出(Outbound)流量处理 (7) 2.3 其它重要功能设置: (8) 2.4 流入(Inbound)流量处理 (8) 3. 解决方案功能特点介绍 (10) 3.1. 全面的链路监控能力 (10) 3.2. 全路经健康检查 (10) 3.3. 策略路由 (11) 3.4. APV-LLB的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功能和优点: (11) 3.5. 链路优化功能与其他应用性能提高功能 (11) 3.5.1. Http 压缩功能 (11) 3.5.2. Cache 功能 (11) 3.5.3. Connection Multiplexing(连接复用)技术 (12) 3.5.4. Connection Pooling(连接池)技术 (12) 3.5.5. Array SpeedStack?技术 (12) 3.6. 安全防护功能 (13) 3.7. Cluster技术 (13) 3.8. Array APV 配置管理 (14) 3.9. 可扩展性 (14) 3.9.1. 服务器负载均衡与广域网负载均衡 (14) 3.9.2. 扩展的SSL加速适用于电子商务 (14) 4. 链路负载均衡对企业的价值 (14)

负载均衡技术的三种实现方法

目前,网络应用正全面向纵深发展,企业上网和政府上网初见成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等也得到普及,各地都相继建起了教育信息网络,带动了网络应用的发展。 一个面向社会的网站,尤其是金融、电信、教育和零售等方面的网站,每天上网的用户不计其数,并且可能都同时并发访问同一个服务器或同一个文件,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信息传输阻塞现象;加上Internet线路的质量问题,也容易引起出 现数据堵塞的现象,使得人们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访问一个站点,还可能屡次看到某个站点“服务器太忙”,或频繁遭遇系统故障。因此,如何优化信息系统的性能,以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负载均衡技术的引入 信息系统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必须采用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以满足当前业务量的需求。而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会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其他的设备却没有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的方法。 负载均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把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再返回给用户,使得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一个网络的负载均衡应用,可以从网络的不同层次入手,具体情况要看对网络瓶颈所在之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大体上都从传输链路聚合、采用更高层网络交换技术和设置服务器集群策略三个角度实现。 二、链路聚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为了支持与日俱增的高带宽应用,越来越多的PC机使用更加快速的方法连入网络。而网络中的业务量分布是不平衡的,一般表现为网络核心的业务量高,而边缘比较低,关键部门的业务量高,而普通部门低。伴随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工作组局域网的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企业内部对高带宽应用需求不断增大时(例如Web访问、文档传输及内部网连接),局域网核心部位的数据接口将产生瓶颈问题,因此延长了客户应用请求的响应时间。并且局域网具有分散特性,网络本身并没有针对服务器的保护措施,一个无意的动作,像不小心踢掉网线的插头,就会让服务器与网络断开。 通常,解决瓶颈问题采用的对策是提高服务器链路的容量,使其满足目前的需求。例如可以由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对于大型网络来说,采用网络系统升级技术是一种长远的、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许多企业,当需求还没有大到非得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进行升级时,使用升级的解决方案就显得有些浪费

网络存储技术试卷(有答案)教学文案

网络存储技术试卷(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使用串行传输方式的硬盘接口不包括( ) A. SAS B. FC C. SATA D. SCSI 2、RAID6级别的RAID组的磁盘利用率(N:成员盘个数): ( ) A. N/(N-2) B. 100% C. (N-2)/N D. 1/2N 3、对于E-mail或者是DB应用,以下哪个RAID级别是不被推荐的 : ( ) A. RAID10 B. RAID6 C. RAID5 D. RAID0 4、磁盘阵列中映射给主机使用的通用存储空间单元被称为( ),它是在RAID 的基础上创建的逻辑空间。 A. LUN B. RAID C. 硬盘 D. 磁盘阵列 5、下列RAID技术无法提高读写性能的是:( ) A. RAID0 B. RAID1 C. RAID3 D. RAID5 6、下列RAID技术中可以允许两块硬盘同时出现故障而仍然保证数据有效的是:( ) A. RAID3 B. RAID4 C. RAID5 D. RAID6 7、下列RAID技术中无法提高可靠性的是() A. RAID0 B. RAID1 C. RAID10 D. RAID01 8、主机访问存储路径顺序为( ) A. 文件系统->应用系统->卷->I/O子系统->RAID控制器->磁盘 B. 应用系统->文件系统->卷->I/O子系统->RAID控制器->磁盘 C. 应用系统->文件系统->I/O子系统->卷->RAID控制器->磁盘 D. 应用系统->文件系统->卷->RAID控制器->I/O子系统->磁盘 9、下列RAID技术中,磁盘空间利用率最低的是( ) A. RAID1 B. RAID3 C. RAID0 D. RAID05

A10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解读

*****单位 A10负载均衡解决方案A10 Networks Inc.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需求分析及讨论 (1) 2.1应用系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1) 2.2需求分析 (2) 3.A10公司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3) 3.1网络结构图 (3) 3.2A10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3) 3.2.1APP Server负载均衡的实现 (4) 3.2.2应用优化的实现 (4) 3.3解决方案说明 (5) 3.4方案的优点 (6) 4.A10 AX的优点及各型号指标总结 (7) 5.A10公司简介 (7) 6.AX介绍 (8) 6.1A10公司AX简介 (8) AX系列功能 (8)

1.项目概述 2.需求分析及讨论 2.1应用系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随着用户量增大及业务的发展,一个应用系统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瓶颈可能出现在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带宽等的性能不足,而运行一旦出现故障给业务带来的影响范围是巨大的,服务器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现为如下几点: ◆高可用问题 关健性应用要求7*24稳定运行不被中断,高可用性问题被放在首要位置。 ◆利用“不平衡”现象 数据的大集中使得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日益增大,服务器性能往往会成为一个系统的瓶 颈,随着性能问题的产生,单点故障的发生也将比较频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方式多为采取更换更好的服务器并且采用双机备份系统提供服务的方式,这样必然存在 一半的资源浪费的情况,而在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种动作讲不断的重复,不但服 务器的利用率不平衡,而且持续引起投资的浪费。 ◆“峰值”问题 服务器的处理多存在“波峰”和“波谷”的变化。而且“波峰”时,业务量大小的变化又不规律,这就使服务器不得不面对“峰值堵塞”问题。原有解决方法为增加服务器或主机数量,提高处理能力。但仍存在性能不平衡问题,且这样做,投资成本大。 ◆多米诺”现象 单台服务器的设置,不可避免会出现“单点故障”,需要进行服务器“容错”。为实现容错,往往在主服务器旁安置一台或多台备份服务器。但这样做,平时只有一台服务器工作,其它服务器处于空闲状态,无法完全利用所有服务器的处理资源,当出现“峰值堵塞”时,“多米诺”效应往往会发生,即所有服务器连续被“堵”至“死”。最终的结果将导致系统的瘫痪。 ◆“扩展”不便

思科负载均衡的配置实例

1.负载均衡的介绍 软/硬件负载均衡 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相应的操作系统上,安装一个或多个附加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如DNS 负载均衡等。它的优点是基于特定环境、配置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可以满足一般的负载均衡需求。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我们通常称之为负载均衡器。由于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操作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量提高,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一般而言,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软件方式,不过成本昂贵。[1] 本地/全局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从其应用的地理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和全局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群做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是指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网络结构的服务器群间做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能有效地解决数据流量过大、网络负荷过重的问题,并且不需花费昂贵开支购置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避免服务器单点故障造成数据流量的损失。有灵活多样的均衡策略,可把数据流量合理地分配给服务器群内的服务器,来共同负担。即使是再给现有服务器扩充升级,也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新的服务器到服务群中,而不需改变现有网络结构、停止现有的服务。全局负载均衡,主要用于在一个多区域拥有自己服务器的站点,为了使全球用户只以一个IP地址或域名就能访问到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从而获得最快的访问速度,也可用于子公司分散站点分布广的大公司通过Intranet (企业内部互联网)来达到资源统一合理分配的目的。 更高网络层负载均衡 针对网络上负载过重的不同瓶颈所在,从网络的不同层次入手,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负载均衡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更高网络层负载均衡,通常操作于网络的第四层或第七层。第四层负载均衡将一个Internet上合法注册的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服务器的IP地址,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IP地址,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第七层负载均衡控制应用层服务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对访问流量的高层控制方式,适合对HTTP服务器群的应用。第七层负载均衡技术通过检查流经的HTTP报头,根据报头内的信息来执行负载均衡任务。 [编辑本段] 网络负载平衡的优点 1、网络负载平衡允许你将传入的请求传播到最多达32台的服务器上,即可以使用最多32台服务器共同分担对外的网络请求服务。网络负载平衡技术保证即使是在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它们也能作出快速响应。 2、网络负载平衡对外只须提供一个IP地址(或域名)。 3、如果网络负载平衡中的一台或几台服务器不可用时,服务不会中断。网络负载平衡自动检测到服务器不可用时,能够迅速在剩余的服务器中重新指派客户机通讯。此保护措施能够帮助你为关键的业务程序提供不中断的服务。可以根据网络访问量的增多来增加网络负载平衡服务器的数量。 4、网络负载平衡可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实现。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网络负载平衡的应用程序包括Internet信息服务(IIS)、ISA Server 2000防火墙与代理服务器、VPN虚拟专用网、终端服务器、Windows Media Services(Windows视频点播、视频广播)等服务。同时,网络负载平衡有助于改善你的服务器性能和可伸缩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基于Internet 客户端的需求。

服务器网络负载均衡实施方案

服务器网络负载均衡实施方案 一、技术方案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网络负载平衡技术,可以实现WWW等诸多系统服务的负载平衡功能。 网络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均衡负载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 二、配置要求 1.服务器需要安装双网卡,一块用于负载平衡,一块用于服务器内部通讯。 2.用于集群的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密码最好一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将网络属性中,不必要的协议都去掉,只保留TCP/IP 和Microsoft 的协议。 4.两台服务器的应用程序用IIS发布。 三、实施步骤 准备两台应用服务器,并配上两个IP地址,在其中一台服务器设置新建群集,步骤如下:1.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网络负载平衡管理器,如下图所示: 2.选择网络负载平衡集群→鼠标右键→新建集群,如下图所示: 3. 配置群集参数 IP 地址: 指对外提供服务的虚拟IP地址。 完整的Internet名:指对外服务的域名,最好和真实环境配置一致。 其余的保持默认设置,如下图示例:

4. 本例中的集群对外只提供一个服务IP地址,所以“附加群集IP地址”不需要再添加,如下图示例: 5.端口规则中,默认是允许所有的TCP,UDP,如下图所示: 6. 本例中,我们只希望实现80端口的集群,我们可以编辑规则,如下图示例:

多链路负载均衡标准结构及阐述

多链路负载均衡标准结构及阐述 F5 Networks Inc. Owen Yu 2004-12-1

目录 一、F5多链路负载均衡标准结构 (3) 1.1 标准结构拓扑图 (3) 1.2 技术阐述 (3) 二、域名解析方式 (10) 2.1 Root DNS Server直接与F5多链路负载均衡器配合 (10) 2.1.1 CNAME方式 (10) 2.1.2 NS委派方式 (11) 2.2 Root DNS Server通过第三方DNS Server与F5多链路负载 均衡器配合 (12) 2.2.1 CNAME方式 (12) 2.2.2 NS方式 (13) 三、F5多链路负载均衡其它结构及阐述 (14) 3.1冗余结构 (14) 3.2与防火墙配合的结构 (15) 3.2.1后置防火墙 (15) 3.2.2前置防火墙 (16)

一、F5多链路负载均衡标准结构 1.1 标准结构拓扑图 下图是F5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的标准结构(单台设备)。 1.2 技术阐述 网络环境描述 上图中F5 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通过ISP1和ISP2接入Internet。每个ISP 都分配给该网络一个IP地址网段,假设ISP1分配的地址段为100.1.1.0/24,ISP2

分配的地址段为200.1.1.0/24(此处的200.1.1.0/24表示网络IP地址段为:200.1.1.0,子网掩码为24位,即255.255.255.0)。同样,Internet知道通过ISP1访问100.1.1.0/24,通过ISP2访问200.1.1.0/24。网络中的主机和服务器都属于私有网段192.168.1.0/24。 F5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解决方案就是在内部交换机和连接ISP的路由器之间,跨接一台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应用交换机,所有的地址翻译和Internet链路优化全部由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来完成。 Outbound技术实现 ?Default Gateway Pool For Example: pool default_gateway_pool { lb_method dynamic_ratio member 100.1.1.1:0 member 200.1.1.1:0 } Default Gateway Pool中的Nodes为若干个下一跳路由器(Next Hop Router)的地址,用作Outbound负载均衡,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生成。 1、 Setup Utility中配置多个Gateway IP,用空格分开; 2、在Configuration Utility中Link Configuration下增加多个links; 3、在Pool中定义一个Default Gateway Pool。 For Example:default_gateway use pool default_gateway_pool 将Default Gateway Pool中的Nodes配置为F5多链路负载均衡器的Default Gateway,可以通过netstat –rn命令查看路由表。 Destination Gateway Flags MTU If default 100.1.1.1 UGS 1500 vlan2 default 200.1.1.1 UGS 1500 vlan3 ? Monitor

H3C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XXXX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1 组网方案1.1 网络拓扑 1.2 负载均衡资源

注:红色表示该实服务不存在。 1.3 网络设备资源 交换机管理IP地址是:10.4.41.54/255.255.255.192; LB设备的管理IP地址是:10.4.41.34/255.255.255.192; 设备的网关是:10.4.41.62; 2 交换机S75E配置 2.1 创建VLAN及添加端口 systemview [H3C] vlan 101 //创建VLAN 101 [H3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进入接口G0/0/1 [H3C-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access vlan 101 //该端口属于vlan101 2.2 配置设备管理IP地址及默认路由 [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01 //创建VLAN 101的三层接口 [H3C -Vlan-interface101] ip address 10.4.41.54 255.255.255.192 //配置交换机管理地址[H3C -Vlan-interface101] quit [H3C]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4.41.62 //配置默认路由 2.3 配置telnet登陆账号 [H3C]telnet server enable //打开设备的telnet服务 [H3C]user-interface vty 0 4 [H3C-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配置用户登录需要进行账户验证 [H3C]local-user h3c //创建用户名为h3c [H3C-luser-huawei]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该账号类型为telnet,级别为3(最高级)[H3C-luser-huawei]password cipher h3c //配置密码为h3c 注:配置登陆账号后切记不能遗忘了登陆密码; 2.4 配置内部万兆接口 S75E交换机和LB设备是通过内部的万兆接口互联的,所以需要对此接口进行配置,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摘要:当今世界,无论在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如Internet上,信息处理量的增长都远远超出了过去最乐观的估计,即使按照当时最优配置建设的网络,也很快会感到吃不消。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致于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别的设备却未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负载均衡机制因此应运而生。本组在课堂上讲解了《集群监控与调度》这一课题,本人在小组内负责负载均衡部分内容,以及PPT的制作。 关键词:负载均衡集群网络计算机 一、前言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提高服务器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网络关键部位出现单点失效。 其实,负载均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来说,它只是把有可能拥塞于一个地方的负载交给多个地方分担。如果将其改称为“负载分担”,也许更好懂一些。说得通俗一点,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作用就像轮流值日制度,把任务分给大家来完成,以免让一个人累死累活。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是静态的,也就是事先确定的“轮值”策略。 与轮流值日制度不同的是,动态负载均衡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分配出去。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和地域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前一种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集群做负载均衡,后一种是指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网络及服务器群集之间作负载均衡。 服务器群集中每个服务结点运行一个所需服务器程序的独立拷贝,诸如Web、FTP、Telnet或e-mail服务器程序。对于某些服务(如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那些服务)而言,程序的一个拷贝运行在群集内所有的主机上,而网络负载均衡则将工作负载在这些主机间进行分配。对于其他服务(例如e-mail),只有一台主机处理工作负载,针对这些服务,网络负载均衡允许网络通讯量流到一个主机上,并在该主机发生故障时将通讯量移至其他主机。 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结构 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 2.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 3.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

F5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LC)1127

F5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L C)1127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F5 Networks 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建议

目录 一.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网络拓朴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方案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方案优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拓扑结构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机制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技术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F5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产品选型:B IGIP LC) ............................................ 错误!未定义书签。O UTBOUND流量负载均衡实现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NBOUND流量负载均衡实现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链路负载均衡环境中的DNS设计和域名解析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Root DNS(注册DNS)直接与F5多链路负载均衡器配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Root DNS(注册DNS)通过第三方DNS Server与F5多链路负载均衡器配合(我们建议这种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F5设备双机冗余----毫秒级切换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S TATEFUL F AIL O VER 技术(与F5设备双机冗余有关)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产品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F5B IGI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NAT负载均衡功能配置案例

DNAT负载均衡功能配置案例 DNAT负载均衡功能配置案例(设置内网服务器对互联网提供服务) 拓扑图如附件所示。 需求说明:内网有三台http服务器(192.168.2.2/3/4)要对外提供服务,使用的外网口地址是192.168.0.2,需对外提供负载均衡的功能。后续准备还要增加邮件、ftp等服务器。同时,允许这些服务器能够方便在家休息时的网管人员能管理远程的服务器。 具体配置如下: address "cluster1" range 192.168.2.2 192.168.2.4 host "192.168.2.2" host "192.168.2.3" host "192.168.2.4" exit service "rdp" tcp dst-port 3389 timeout 1800 exit interface vswitchif1 zone "trust"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manage ssh manage ping

manage http manage https exit interface ethernet0/1 zone "untrust" ip address 192.168.0.21 255.255.255.0 manage ssh manage ping manage https exit ip vrouter trust-vr ip route 0.0.0.0/0 192.168.0.1 exit policy from "trust" to "untrust" rule id 2 action permit src-addr "Any" dst-addr "Any" service "Any" exit exit policy from "untrust" to "trust" rule id 3 action permit src-addr "Any" dst-addr "Any" service "HTTP" service "FTP" service "POP3" service "PING" service "SMTP" service "rdp" service "ICMP" exit policy from "l2-trust" to "l2-trust" rule id 4 action permit src-addr "A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