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doc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师德的重要性(理解)

第一,教师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其规范。

第二,教育活动归根到底是一项伦理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有特殊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第三,教师职业具有伦理性和道徳性,这是由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2.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道德、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屮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徳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徳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体现着教师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性的道德品质。

3.师德的一般特征(理解)

(1)调整对象和范围:专业性或特定性

(2)道德内容和结构:继承性和稳定性

(3)规范形式和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

4.师德的专业特性(记忆)

(1)教育性

行为示范;人格榜样;心理影响

(2)自觉性

教师必须要有道德自觉性,缺乏师德自觉性的教师在人际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低效或无效的境地。

(3)整体性

作为一个整体去影响学生;影响学生集体;集体去影响学生。

5.师德的功能(记忆)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徳对教师个体和集体都具有引导功能。引导个体的信念和理想、价值和意义,促进教师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的发展;引导良好教师集体的的形成,对教师集体起到监督和约朿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促进功能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牛活重构。

6.师德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理解)

良好的师徳需耍处理好教师与自己(自我、家庭)、教师与学生(班级、教学、管理)、教师与同侪(教师团队、学校)、教师与社会(学生家庭、社区、社会与国家)等关系。

第一,处理好“我”与“我自己”的良好关系,是一切关系开展的根本性前提。师徳发展,首先应立足于教师自我发展,谋求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

第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健康的师牛关系,这是师德表现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侏障。

第三,处理好教师与同侪、上下级以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坚持与人为善的旨

z第四,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明确发展良好家校关系对于改善教育教学和学牛成长的重大意义,理解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的家长观和家校关系观。合理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教师的权责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条内容(掌握)

《中小学初HR m?%(2oo8?*n)>全文如下:

般守汛MAR. n艸联"聆社会主儿育方针,

自姐守M法魁规,依法用行棚职贾如r

二爱岗敬业。忠诚干人艮教育事业,志存高远,nssi.甘为人亂乐干事紈对工作赛度负贵,u x??±?. mam.皿鴨学生。不■飾■費。

三、关爱学生。关心跻全体学生,n群生人執利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相汛做学生艮斛友射学生

安全,关心学生mt第护学生曲不貓、潴、歧視学生,不体加变相体薛生

H. t?WAo SM**KW MM. it人不亀因机HU焙养学生良好品行,1

发学豹利亂不以分酬为评价学生曲*-标?I。

五、为人欣。壓守高删亂知菜明8L戸刊I己,以身作JN衣斛%举止文明关心

*?,团馳作,H■同事,91XK作风正沐■洁?公」不利胛舵时丽?' 曲

丸终胖习。糾科学H祗樹立终身学璃念,额斛财,Mi知识料机胸业氛ST 縣辆,不難高专业耕和教■鮮水平A矗亠

乙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掌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

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牛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而全而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牛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享有的权利(理解)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1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教师拥有的法律权益和承担的法律责任(理解)

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教师的法律权益和责任

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教师的良心

1.良心和教师良心的含义(理解)

本质上,良心是人之于善的先天知识、情感和能力。人人都有,只是有显隐、大小之别。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教师良心是通过教师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深刻理解了教书育人;爱护学生,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勤奋学习,精通业务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内心准则,对自己行为的善恶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教师良心体现了教师对道徳原则和规范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蕴含了教师教书冇人, 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2.良心的结构(记忆)

良心的结构包括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意向。

3.良心的特质(记忆)

(1)内隐性

深藏于人之内心,在灵魂的深处,先天,往往被遮蔽

(2)神圣性

人性之“伟大”的体验与感受,内心之神,理想人格和信念

(3)基本性

最基木和最起码的义务或责任的观照与反映

4.教师职业良心的四个方面内涵(理解)

(1)恪尽职守(教师与社会)

遵守工作纪律,尽职尽责;不能误人子弟,用尽全力

(2)自觉工作(教师与自我)

教育作为个人的工作要求自觉;教育无界要求自觉

(3)爱护学生(教师与学生)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深刻的教育之爱

(4)团结执教(教师与同事)

教育有成效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与合作的结果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所以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

5.教师良心的特点(理解)

(1)层次性高

是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的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

(2)教育性强

是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

6.教师如何提高道德良心(掌握)

教师需要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良心。

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

情: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

意:不断增强道德意志力,以应对各种道德挑战。

信:不断提升职业理想和职业信仰,做一名有道徳信仰的教师。

行:不断基于道德良心开展教育工作,在行为中践履和磨炼自身的良心和意志。

教师的公正

1.公正的含义(理解)

公正或正义一肓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道德法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生活目标。公正一方面是一个社会性、历史性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还有阶级性。但是公正本身又有它统一的规

定性。公正原则说到底是一种处理利益关系的原则。

2.公正的两条基本原则和三个特性(理解)

两个原则:

(1)报偿原则(权利原则):主体的贡献等于或不小于(M)应得的权益

(2)承诺原则(义务原则):权益应当小于或等于(W)主体所承诺的义务三个特性:

(1)对等性

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贡献、权益、义务之间的对等关系

(2)可互换性

人我同一,没有偏私

贡献、权益、义务之间的交换性

(3)最终价值判定的依赖性(价值合理性)

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是否有利于个体幸福最终依据:是否真正有利于主体幸

福的实现

3.教师公正的内容(掌握)

(1)教师对自己公正(自我性公正)

自我公正的维护;教师对其自尊、荣誉以及合理的经济利益等等合法权益的要求和维护;教师对教育工作评价合理性的合理反馈与要求。

(2)对同事公正(同侪性公正)

在自尊、荣誉以及其他利益的处理上,教师的同侪关系也必须保持适当的“度”,这是一种同侪公正;

与领导关系方面,人格上是完全对等的,应避免恭敬有余、唯上主义,或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应服从分工,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与其他教师关系方面,要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的使命。

(3)对学牛公正(对象性公正)(教师公正的核心)

教师公正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对学生公正要作到:①平等地对待学生;②爱无差等,一视同仁;③实事求是,赏罚分明;④长善救失、因材施教;⑤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4)此外,还有对家长公正、对社会公正

4.教师公正的特性(记忆)

(1)教师公正的教育性

教师公正将会产牛影响力、改造力

(2)教师公正的实质性

实质的公正而非形式的公正,讲究灵活性

(3)教师公正主体的自觉性

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与努力

5.教师公正的意义(理解)

第一,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学牛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第四,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第五,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6.如何做一名公正的教师(掌握)

第一,自觉进行人牛修养

自身首先要能正,无私、胸怀、勇气、境界、大气、正义感

第二,提高教育素养

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提高自己解决塑造公止的环境氛围的能力第三,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基木的公正常常体现在奖励与惩罚之中,不公正的奖罚会引起较大的消极影响。教师要尤其注意惩罚的公正性与坚决性。

第四,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公正如地。仁慈如天。有天地方能承载、化育万物。

教师的幸福

1.幸福的含义(理解)

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一定物质和精神生活屮由于感受或者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人生的目的性实现是幸福的本质性规定。

2.教师幸福的含义(记忆理解)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并

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

3.教师幸福的特征(记忆)

教师幸福具有四个特征: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4.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掌握)

第一,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

第二,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三,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

第四,具有审美的素养。

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要有美好的教育理想和良好的教育态度;要学习, 要研究,要写作,要创造,提升自身的能力,展现自己的生命力;消除烦恼、倦怠、消极等生命中的杂质;要学会感受和创造教育实践中点点滴滴的真善美。

教学伦理

1.教学伦理的内涵(理解)

教学伦理,是指“教学的伦理”,指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所具备的“以善致善” 的本质规定性,是由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天然的教育性规定(教学活动自身内在的价值规定性及伦理道徳精神)及其外在表征(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反映出的外显的伦理规范)所构成的综合体。

三个基木特性:内隐性;双向性;规约性

2.教学伦理的基本原则(记忆理解)

(1)真善美相统一

真、善、美、(慧)是教学活动追求的基本价值。

(2)公正与关怀相统一

教学公正和教学关怀是教学伦理的一体两面。

公正地关怀是平等关怀所有学生,关怀地公正是真正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3)效率与幸福相统一

效率与幸福并重,追求教学的效率(结果),更追求教学的幸福(过程)。

2.教学伦理的主要内容(掌握)

(1)对教学行为的专业认同与承诺

教学伦理的首要内容是强调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行为作专业性的理解、认同与承诺,强调教师从专业伦理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行为和教师职业。

(2)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教师对待学生的伦理要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屮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关系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需要遵循的伦理道徳规范,既是师徳修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伦理的核心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四个层面的伦理要求:①尊重学牛。②关爱学生。③严格要求学生。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二,教师对待教师集体及学校领导的伦理要求

①处理好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

②处理好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

③处理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④处理好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

⑤处理好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3)教学态度与行为

①教学方法中的伦理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相应的伦理要求

②教学内容中的伦理

教学内容当屮总是包含着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

③教学管理中的伦理

教学管理中尤其需要注意伦理的问题,例如惩罚要具有教育性,对于“差生〃转化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寻找〃闪光点"等。

(4)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①教学过程中的“四心”“一力”

“四心”: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一力”:亲和力。

②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平和心态

体察、适当表达、合理疏解自我的情绪

③教学形彖屮的伦理

着装规范、仪容规范、举止规范

④教学语言伦理

口头语言规范、肢体语言规范

3.教学伦理的实现策略(掌握)

(1)凝练教师的职业道徳信念

(2)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3)提升教师的道德敏感力

(4)涵养教师的幸福能力

科研伦理

1.教育科研伦理的内涵(记忆)

教育科研伦理,是教师在解决具体而牛动的教育教学困境、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伦理精神。

2.教育科研伦理的基本特征(理解)

(1)复杂性:人的复杂性和教育研究的复杂性

(2)教育性:“研”是为了“教”

(3)创新性:方法、技术、模式、思维、理论的创新

3.教育科研伦理的基本原则(记忆理解)

(1)公正性原则

(2)关怀性原则

(3)务实性原则

4.教育科研伦理的主要内容(掌握)

(1)研究课题的选择:“既顾其大,乂顾其小”

(2)研究方法的规范:资料要客观;数据要真实;调研要合宜;注释要精准

(3)研究成果的呈现:注意一些不合伦理的行为:虚假署名、隐瞒不利结果、学术抄袭、一稿多投、泄露信息、浮夸吹嘘等。

5.教育科研伦理的实现策略(掌握)第一,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第二,增强教师的自我公

正意识第三,加强对学术腐败的惩戒力度第四,完善全方位的科研评价体系

6.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反思(理解)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感低,工作状态低迷

(2)不尊重和配合其他老师工作,不关心学校发展

(3)不公正对待学生,漠视学生人格尊严

(4)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5)奉献中掺杂了功利主义色彩

解决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前师德培养

(2)加强对在职教师进行师徳规范教育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教师行为约束机制

(4)创设良好的师德文化氛围,发挥环境对教师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作用

题型

简答4道,每道题10分;

论述2道,每道题15分; 案例分析

1道,共30分。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的基本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论证功能(是指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的导向功能(是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a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注意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b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c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a爱岗敬业,勤于职守b尽职尽责,奉献社会c遵纪守法,诚实守信d文明竞争,友好协作e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4、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概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基本内容:A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尊重自我,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开拓创新D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6、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尽管他可能教过数十遍相同的课程,但教师还是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4)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8、大学精神的内涵: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两个方面。2)独立自治的精神,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4)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只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的精神。 9、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a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师生朋友关系模式、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b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宪法、民事法、教育法、经济法律关系)c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强制型、民主型、放任型)d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传统型、现代型)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种人际关系。a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b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c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16、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 意义:a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就其本 质来说也是道德素质和道德力的竞争;b完善自我的需要;c是 实现现代化的需要;d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e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过程: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 德信念e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10、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学与科研 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大学是通过高深学问即学术研究来培育 高级专门人才的,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就 内在地决定了大学教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双重身份——即 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必 须要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要清醒的把 握和审慎地使用这种权利。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也应当对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 树立起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 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以 知识权威的身份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决策中来,以便使自己在 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担负着既要服务 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的双重责任,他们是社会进步的领跑者 而不是追随者。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学术研 究既表现为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坚定信念,又表现为一种 超然独立的学者人格,学者的学术造诣和精神品格是相互支持 相辅相成的。 1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区别:a二者产生的时期不同,道德产生比法产生早得多b二者 社会作用的特点不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 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则是由国家制定并 由国家强制执行的c二者同为行为规范,但法具有更强的刚性 度d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比较而言,法律具有明确性,法律 所干涉的范围有着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而道德具有模糊性,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人们关系或多或少或强 或弱的调节作用。 联系:a二者遵循的根本原则同一,道德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 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二者都以一 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二 者遵循着相同的根本原则c二者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一定的道 德要以一定的法律为后盾加以维持d二者在特点上、层次上、 作用范围上交叉重合。 13、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 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 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 动性,②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 用,③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①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 育教学的需要,②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 要求,③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 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 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 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 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 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 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 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14、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 内在根据: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a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 道德理性b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c提高教师在集体活 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外在条件: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 15、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a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 方向b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c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 的养成d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e有助于大学生 科研素养的培养 17、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 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②教 学目标的发展性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 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 进取。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教师把 握教材的能力③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a.对教材的组织加 工能力;b.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c.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4) 注重全面教学改革。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 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 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①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②对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9、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依据 动机和效果作为行为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和因素,在道德 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机论者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 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 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而效果论者主要从实际教育效果 来考察教育的道德性质和价值。动机论和效果论都有一定的合 理性,但两者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在道德评价 中,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a坚持动机 与效果的统一,在道德评价中不偏废任何一方,这是评价的前 提基础;b在强调两者缺一不可的前提下,也不否认两者在道德 评价中有主次轻重之分;c教育善恶评价还应坚持历史性原则。 对教育活动的道德评价不应脱离社会历史联系,这样才能恰当 衡量它的道德性质和意义。 5、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1)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有 思想的、有主动生的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 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2)教师的 劳动“加工”过程,必然要包括教与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3)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的过程4)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 中的反作用特点。 2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A引导性原则:主要是从师德 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需要通过教 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B内化性原则:主 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在进行师德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师德 规范向受教育者内心的转化。C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师德 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理论教育,又要引导 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知道自己的行为,以便 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D差异性原则:首先指高师院校 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规律来 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 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其次,还要注意到在职教师 的不同特点,又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性问题。E 连贯性原则: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时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 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另外, 师德的形成与发展还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8、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1)关心集体:重要意义:之所以要将关心集体作为对教师在 处理和集体关系时的道德要求,既在于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 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它对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的极端重要性。 ①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集体对教师个 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 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①一个关心集体的教 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②自觉维护集体的 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 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什么是真实的集体?“真实的集体”的思想,在真实的集体里, 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 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 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①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 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②集体的总体价值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要点 1、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理解各项道德规范的含义和要求。 答:(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守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 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 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 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 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 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 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 构 2、潜力钻研业务,勇 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 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 水平。 2、理解教师职业道德 范畴中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 业公正、教师职业幸福 的含义。 答:教师职业理想:是 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 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 括对将来所从事的教 师职业的追求,也包括 对做一个什么样理想 老师的追求。 教师职业义务:是指教 师在履行自己职业责 任的过程中产生的一 种使命感。 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 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 为、对自己同他人及社 会职业道德关系的自 觉意识和自我评价能 力,是一种对职业关系 和职业活动是非、善恶 的内心体验。 职业正义感:教师以公 正、平等的态度来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的职业道德关系。 职业幸福:是教师在履 行职业责任激起义务、 获得职业荣誉之后所 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 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3、掌握提升教师职业 道德修养的方法。 答:(1)加强学习(2) 躬身实践(3)树立榜 样(4)学会反思(5) 努力做到“慎独” 4、明确《中小学教师 行为规范》在教师思想 行为、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人际行为、教师仪 表行为方面的基本要 求。 答:一、教师的思想行 为规范 (1)热爱社会主义祖 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 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 派,为人师表,遵纪守 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 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 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 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者和传播者。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规 范 (1)要有端正的教学 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 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 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 教材,认真备课;要善 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 灌输性教学。 (3)精心编排练习,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 正错误。定时做好教学 质量检查工作,及时补 缺补漏。 (4)按时上课下课, 不迟到、不缺课、不拖 堂。 (5)上课语言文明、 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 洁;板书整洁规范,内 容简练精确。 (6)既要严格要求学 生,又要尊重学生,对 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热 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 问。不能讽刺、挖苦学 生。 (7)教学计划应符合 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 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 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 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 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 担。 三、教师的人际行为规 范 (1)教师与学生之间 要作的做到:热爱学 生,关心学生,尊重学 生;严格要求,耐心教 导,循循善诱,不偏不 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 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 到:互相尊重,切忌嫉 妒;相互学习,取长补 短;平等相待,不亢不 卑;乐于助人,关心同 事。 (3)教师与领导之间 要做到:尊重领导,服 从安排;顾全大局,遵 守纪律;互相理解,互 相支持;秉公办事,团 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 要做到:尊重家长,理 解家长;经常家访,互 通情况;密切配合,教 育学生。 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衣着整洁,朴实大方, 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 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 好形象。 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 然、彬彬有礼。切忌轻 浮粗俗、拘谨呆板。 5、能分析评价教育教 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 规范和行为规范问题。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2.B【解析】题干文言文的意思是: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这体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要求。 3.D【解析】略。 4.D【解析】教师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 5.A【解析】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中最核心的是师生关系。 6.B【解析】师德的教育伦理价值是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从劳动对象角度看,学校教育是以向师性和模仿性强的未成年人为对象的。没有伦理道德参与的教育过程,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过程。 7.A【解析】略。 8.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9.A【解析】略。 10.B【解析】师德内涵不断融入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2)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3)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4)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5)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 (6)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7)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 (8)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2.(1)世界发展趋势对师德建设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前提下,我国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得到超越性发展,必须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这一使命,关键在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教育能力。 (2)面临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挑战。在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现实中,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教师作为这一机构的代表,必须按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要求,选择与社会相一致的信仰价值和行为规范来教育自己及学生,这就需要我国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3)面临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挑战。社会发展需要法制作保障,更需要道德做基础,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能力、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主要靠教育来培养,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道德。 (4)面临实施“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就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教育的发展。 3.(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4)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4.(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5.(1)教师的人格、品质、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 (2)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3)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的作用; (4)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完善的作用。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1.教师道德教育一方面对教育劳动的对象及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也有重要作用。 教师道德教育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心;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教风;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能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业务素质。 2.(1)理想主义的师德观,理想主义的师德观的基本内涵是指以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基点来协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行为方式,它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有两个特征:起点高(教师应该是社会上高尚的人),精神价值明显(社会提倡以精神的丰富来弥补教师物质利益获得的缺乏)。(2)现实主义的师德观,现实主义的师德观从考虑社会现实和人性现实这两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课件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近四年试卷 2010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是一种从(实践—精神)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4、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6、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他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基本职责。 7、确立教师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他律性)。 8、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代际—朋友关系)。 9、在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10、统率师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对象的向师性。 2、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师德修养要做到哪三个结合? 4、科研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5、如何理解“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 三、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德要求。 2、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当如何开展有益竞争。 四、案例分析题 1、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谈谈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 2、从“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以及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等材料中,谈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7、提出“真实集体”思想的是(马克思)。 8、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9、师德评价的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10、教师在教育中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二、简答题 1、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如何把握。(性质、利益、变化发展、独立性)

2018.01月教师职业道德形考1-4

2018年1月中山电大形考1-4试题答案(非满分!) 教师职业道德形考1(得分92分) (1/20)、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2分) A、儒学文化 B、道德文化 C、精神文化 D、伦理文化 (2/20)、以下属于职业的特点的是()。①来自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服务活动②承担特定的职能③以经济利益为目的④以一定的劳动经验和专门技术要求为基础⑤具有一定稳定性和长期性⑥具有认同性和合法性(2分)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20)、任职者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是哪种教师任职资格()① 幼儿园教师资格② 小学教师资格③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④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⑤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⑥ 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⑦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⑧ 高校辅导员资格(2分) A、④⑤⑥⑦⑧ B、⑥⑦⑧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4/20)、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是()。(2分) A、国家至上 B、个人主义 C、崇尚自由 D、集体意识

(5/20)、有关教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中学教师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重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B、幼儿教师主要以女性教育者为主,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 C、高校辅导员与高校教师职责完全相同。 D、我们常用“辛勤的园丁”来形容小学教师。 (6/20)、有关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德性修养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认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得更好。 B、对教师的专业业务要求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高。 C、“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式,它使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按照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去做事。 D、汉代董仲舒说:“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德性养成。 (7/20)、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以上标准(2分) A、二级甲等 B、三级甲等 C、一级乙等 D、二级乙等 (8/20)、有关西方传统教育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始终贯穿着对知识和感性的追求。 B、西方教育理念的更新离不开哲学思想的发展,教育理念往往以教育哲学的方式呈现。 C、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是西方近现代教育哲学的传统。 D、西方教育两种代表性的教育价值取向分别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9/20)、以下哪项不是导致道德行为的原因()(2分) A、人们对于正当利益的追求。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P.7) 2、道德的基本功能(P.11)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P.15)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P.22)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1、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 2、教师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39)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大学精神的内涵(P.48) 2、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P.55)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66) 2、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0) 3、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3)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76)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确立依据(P.84) 第五章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1、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P.100) 2、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P.104)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P.117) 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P.135) 第七章高校教学中的道德问题 1、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46)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P.158) 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65)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P.185)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P.195) 2、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P.216)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P.224)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P.231)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道德成长 1、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P.242) 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252)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试题型、分值及考试时间 一、考试题型 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案例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点笔记1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点笔记 导论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自省、自律、自警、自励,不断达到新的道德境界的实践活动和过程,以及通过这一无止境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所达到的程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准绳和润滑剂。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准,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应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挑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1、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新挑战 2、多元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新挑战 3、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新挑战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挑战 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规律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具体体现: ⑴理想信念、艰苦奋斗、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⑵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违背教育规律,缺乏民主法制观念。 1、确立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师德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1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确立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 确立“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观念。

3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师德教育就要更加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对教师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 2、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师德建设的影响和挑战,重新建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3、充分认识和解决师德教育的难点问题,加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 难点之一,是如何解决教师知、情、意、行相统一,避免形成双重人格问题。 难点之二,是如何提高教师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以及与不良现象和诱因做斗争的能力。 4、全面分析和认识影响职业道德的各种因素,加强师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5、改变过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单纯知识化、理念化教育的倾向,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训练 6、提高师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要研究道德伦理学科体系,还要加强教师道德养成的规律研究,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和学习方式,加强教师研究式学习,注重教师的情感体验 专题1 遵守师德规范——————师德修养的行为准则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与特征 1、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规范 ⑴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和别的行为规范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首先,道德规范具有利他性。 其次,它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依靠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维系的。 再次,它表现为提倡性、规劝性、表扬性和示范性。 ⑵职业道德规范 它是指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

教师职业道德问答题汇编

教师职业道德(西北大学2011年2月版) 第一章师德概述 1.职业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所谓职业,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特点:,职业具有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和特殊性等特点。 2什么是教师及教师职业? 答:所谓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 3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重要) 答:教师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变人的社会劳动,与其他劳动既有一定的一致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长期性和复杂性。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四,主动性和示范性。 五、个体性和群体性。 4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 答: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简洁而巨大的作用。最后,教师的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5简述道德及其特点。 答: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特点:a道德是非制度化的;b道德是非强制性的;c道德是以节制个人利益为前提的 6简述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特点。答: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特点:第一,内在的稳定性。第二,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第三,适用对象的限定性。 7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特点。(重要) 答: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特点:一、意识水平高层次;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重要) 8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哪些? 答:1、调节作用;2、教育作用;3、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控制作用、调整作用、矫正作用);4、促进作用。 9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联系:1、共性,它们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道德包含教师职业道德,而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特殊形式。区别:1、产生的世界不同;2、适用范围不同;3、层次境界不同。 第二章师德原则 10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纲说课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 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是我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教育和学习,使立志从教的我校本科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作风去处理个人与职业、与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工作、教师职业劳动与社会、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全面了解并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便在未来更好地教书育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和职业期待。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性。为考察考生具有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本科目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能准确判断和理解与教师劳动相关的范畴和道德原则,掌握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修养,能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分析与思考,努力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真正成长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先修课程及应具备的知识 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分析任历史不同时期教师职业特点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社会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外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教师职业,更好理解当代教师职业特点。 其次,学生应具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了以上知识才能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鉴别,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

再次,从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思政专业核心课程的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应在学生修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后开设为宜,有了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有利于分析各种教学现象,熟练地掌握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三、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绪论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明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迅速成才,而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去培养和造就学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体现和专门要求,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的。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境界的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他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出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层次性是由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兹举性。意识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道德意味着牺牲,价值取决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8)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严格性。 (9)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动力功能。(2)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教师面临着道德冲突,具体有:①行为取向上的利益冲突;②行为表现上的角色冲突;③行为动机上的心理冲突。(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4)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功能。(5)对社会闻名的示范功能。(6)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涵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7c792652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如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情操、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典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社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知道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冲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侦、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5、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6、教师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取法乎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