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 . .. . ..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道德的一般分析

一.道德含义(P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以下四方面理解道德的含义: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的本质(P7)

1.道德的一般本质

所谓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哲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它跟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2.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3.如何理解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从上题里单独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答: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

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三、道德的特点(P9)

1.特殊的规范性

2.广泛的渗透性

3.独特的多层次性

4.更高的稳定性

5.强大的自律性

第二节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内涵(P14)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15)(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答: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职业的分工原则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各个职业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它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旧职业道德提高到了一种新的职业道德境界,变“客观为别人”为“主观为别人”。激发人们“主人翁”式的劳动态度。

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不仅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而且在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范畴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每一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指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职业行为。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P1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具体内容是什么?)

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一、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如何理解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答: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1.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

2.教师劳动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P48)

1.学术自由的精神

2.独立自由的精神

3.科学精神于人文精神

4.开拓创新的精神

5.理性批判的精神

二、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P55)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已观

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四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66)

(一)教书育人原则

1. 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2.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二)为人师表原则

1. 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三)教育公正原则

1. 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2.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

(1)坚持真理

(2)办事公道

(3)一视同仁

二、建立和宏扬大学精神对于我们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什么意义?(P55)(简答4点)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有观

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一、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P101)(老师归纳总结的)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P104)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1.师生对教育目标认识上的差异

2.师生在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认识上的差异

3.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既有条件的差异

4.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引发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

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

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

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造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教师的尊重是对学生能力、才华、人品的一种承认。是对其人生的一种肯定。

(1)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1)严而有理

(2)严而有度

(3)严而有方

(4)严而有恒

三、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P104)(出简答、论述)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活动的承受主体。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造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一、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解(P117)(可能出论述题,或从其中的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中出简答题)

(一)关心集体

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

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平: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

真实的集体主义是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

(二)尊重同事

1.尊重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2.要尊重、看到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全面的看一个人。

3.尊重他人的个性。

4.倾听他人的意见。

5.注意向他人学习

6.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团结协作

高校教师的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和发展性团结协作两种样态。

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保持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和气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保持既有的表面的和谐关系,有问题怕争论,有意见不敢或不愿提出,以至心中的意见和人际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反而使矛盾日积月累。不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

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气氛,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教师之间在关系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同侪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烈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气氛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这种发展性团结协作形态,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是富于现代意义和未来意义的。在这种团结协作关系中,教师的教育潜能会得到有效的激发,教师同侪所实际表现出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会远远超过教师单个人分别做功时所可能发挥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

(四)有益竞争

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

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

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七章非重点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一、为何倡导高尚的科研道德?(P158)

1.高尚的科研道德在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具有动力功能。

2.高尚的科研道德具有调节功能。

3.高尚的科研道德具有促进功能。

4.高尚的科研道德具有育人功能。

二、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有那些学风不正现象,产生其原因,解决办法?(P169)

学风不正现象:

1.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占为己有。

2.伪造或是拼凑包装。

3.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

4.大搞不正之风。

产生原因:

1.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

2.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

3.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

4.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办法:

1.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

2.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

3.提高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学术规范。

4.加强监督、科研惩处。

三、高校教师在科研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65)(简答4点)

1.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一、说明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有哪些道德要求?(P185)(老师总结内容)

1.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关系。

追求合法、合理、合乎道德的权利,切实履行应尽义务。

2.正确处理好无私奉献和如何索取的关系。

提倡无私奉献,坚持按劳取酬,反对不劳而获,防制违法犯罪。

3.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主次的关系。

教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

4.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服务对象是要根据服务对象认识水平的差异性,注意传播的规范性、针对性、适应性。

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功利性期望的关系。

保持学术独立,反对急功近利,反对拿原则做交易。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师德修养的过程(P199)

1.提高师德认识

2.陶冶师德情操

3.磨练师德意识

4.坚定师德信念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练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

二、他律和自律的概念,如何做到他律和自律相结合?(P206)

他律是指外界对于道德主体的规范和约束。

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自律。因此,我们强调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

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2016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试题和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 一、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①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②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③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④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一般职业的示范性。 2.简述教师与家长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合作沟通的态度:①谦虚和蔼;②尊重理解;③一视同仁。 合作沟通的技巧:①称呼得体;②语气委婉;③正确运用非语言技巧。3.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②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③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④从一点一滴做起; ⑤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4.如何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要随时存入感情存款: ①理解别人;②注意小节;③信守诺言;④阐明期望;⑤诚恳正直; ⑥勇于道歉。

5.简述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的“偏爱”、“偏见”的危害性。 ①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往往出现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偏见。 ②教师对优生的偏爱很容易使那些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放弃某门功课的学习。 ③教师对差生的偏见,就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歧视,就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造成学生逃学、辍学等,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6.简述国外教师道德教育的共性特点。 ①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 ②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 ③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④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7.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要求是什么? ①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 ②才学知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③教育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教学、育人、管理、创新上具备过硬教育学生的能力; ④心理素质现代化,就是要优化情感、性格、意志、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体验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的基本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论证功能(是指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的导向功能(是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a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注意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b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c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a爱岗敬业,勤于职守b尽职尽责,奉献社会c遵纪守法,诚实守信d文明竞争,友好协作e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4、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概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基本内容:A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尊重自我,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开拓创新D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6、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尽管他可能教过数十遍相同的课程,但教师还是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4)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8、大学精神的内涵: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两个方面。2)独立自治的精神,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4)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只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的精神。 9、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a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师生朋友关系模式、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b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宪法、民事法、教育法、经济法律关系)c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强制型、民主型、放任型)d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传统型、现代型)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种人际关系。a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b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c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16、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 意义:a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就其本 质来说也是道德素质和道德力的竞争;b完善自我的需要;c是 实现现代化的需要;d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e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过程: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 德信念e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10、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学与科研 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大学是通过高深学问即学术研究来培育 高级专门人才的,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就 内在地决定了大学教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双重身份——即 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必 须要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要清醒的把 握和审慎地使用这种权利。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也应当对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 树立起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 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以 知识权威的身份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决策中来,以便使自己在 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担负着既要服务 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的双重责任,他们是社会进步的领跑者 而不是追随者。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学术研 究既表现为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坚定信念,又表现为一种 超然独立的学者人格,学者的学术造诣和精神品格是相互支持 相辅相成的。 1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区别:a二者产生的时期不同,道德产生比法产生早得多b二者 社会作用的特点不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 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则是由国家制定并 由国家强制执行的c二者同为行为规范,但法具有更强的刚性 度d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比较而言,法律具有明确性,法律 所干涉的范围有着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而道德具有模糊性,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人们关系或多或少或强 或弱的调节作用。 联系:a二者遵循的根本原则同一,道德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 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二者都以一 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二 者遵循着相同的根本原则c二者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一定的道 德要以一定的法律为后盾加以维持d二者在特点上、层次上、 作用范围上交叉重合。 13、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 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 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 动性,②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 用,③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①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 育教学的需要,②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 要求,③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 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 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 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 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 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 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 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14、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 内在根据: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a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 道德理性b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c提高教师在集体活 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外在条件: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 15、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a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 方向b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c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 的养成d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e有助于大学生 科研素养的培养 17、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 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②教 学目标的发展性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 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 进取。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教师把 握教材的能力③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a.对教材的组织加 工能力;b.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c.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4) 注重全面教学改革。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 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 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①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②对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9、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依据 动机和效果作为行为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和因素,在道德 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机论者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 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 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而效果论者主要从实际教育效果 来考察教育的道德性质和价值。动机论和效果论都有一定的合 理性,但两者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在道德评价 中,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a坚持动机 与效果的统一,在道德评价中不偏废任何一方,这是评价的前 提基础;b在强调两者缺一不可的前提下,也不否认两者在道德 评价中有主次轻重之分;c教育善恶评价还应坚持历史性原则。 对教育活动的道德评价不应脱离社会历史联系,这样才能恰当 衡量它的道德性质和意义。 5、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1)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有 思想的、有主动生的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 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2)教师的 劳动“加工”过程,必然要包括教与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3)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的过程4)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 中的反作用特点。 2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A引导性原则:主要是从师德 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需要通过教 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B内化性原则:主 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在进行师德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师德 规范向受教育者内心的转化。C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师德 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理论教育,又要引导 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知道自己的行为,以便 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D差异性原则:首先指高师院校 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规律来 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 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其次,还要注意到在职教师 的不同特点,又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性问题。E 连贯性原则: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时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 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另外, 师德的形成与发展还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8、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1)关心集体:重要意义:之所以要将关心集体作为对教师在 处理和集体关系时的道德要求,既在于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 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它对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的极端重要性。 ①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集体对教师个 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 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①一个关心集体的教 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②自觉维护集体的 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 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什么是真实的集体?“真实的集体”的思想,在真实的集体里, 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 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 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①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 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②集体的总体价值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要点 1、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理解各项道德规范的含义和要求。 答:(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守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 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 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 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 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 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 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 构 2、潜力钻研业务,勇 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 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 水平。 2、理解教师职业道德 范畴中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 业公正、教师职业幸福 的含义。 答:教师职业理想:是 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 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 括对将来所从事的教 师职业的追求,也包括 对做一个什么样理想 老师的追求。 教师职业义务:是指教 师在履行自己职业责 任的过程中产生的一 种使命感。 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 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 为、对自己同他人及社 会职业道德关系的自 觉意识和自我评价能 力,是一种对职业关系 和职业活动是非、善恶 的内心体验。 职业正义感:教师以公 正、平等的态度来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的职业道德关系。 职业幸福:是教师在履 行职业责任激起义务、 获得职业荣誉之后所 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 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3、掌握提升教师职业 道德修养的方法。 答:(1)加强学习(2) 躬身实践(3)树立榜 样(4)学会反思(5) 努力做到“慎独” 4、明确《中小学教师 行为规范》在教师思想 行为、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人际行为、教师仪 表行为方面的基本要 求。 答:一、教师的思想行 为规范 (1)热爱社会主义祖 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 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 派,为人师表,遵纪守 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 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 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 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者和传播者。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规 范 (1)要有端正的教学 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 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 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 教材,认真备课;要善 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 灌输性教学。 (3)精心编排练习,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 正错误。定时做好教学 质量检查工作,及时补 缺补漏。 (4)按时上课下课, 不迟到、不缺课、不拖 堂。 (5)上课语言文明、 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 洁;板书整洁规范,内 容简练精确。 (6)既要严格要求学 生,又要尊重学生,对 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热 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 问。不能讽刺、挖苦学 生。 (7)教学计划应符合 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 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 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 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 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 担。 三、教师的人际行为规 范 (1)教师与学生之间 要作的做到:热爱学 生,关心学生,尊重学 生;严格要求,耐心教 导,循循善诱,不偏不 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 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 到:互相尊重,切忌嫉 妒;相互学习,取长补 短;平等相待,不亢不 卑;乐于助人,关心同 事。 (3)教师与领导之间 要做到:尊重领导,服 从安排;顾全大局,遵 守纪律;互相理解,互 相支持;秉公办事,团 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 要做到:尊重家长,理 解家长;经常家访,互 通情况;密切配合,教 育学生。 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衣着整洁,朴实大方, 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 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 好形象。 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 然、彬彬有礼。切忌轻 浮粗俗、拘谨呆板。 5、能分析评价教育教 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 规范和行为规范问题。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研究共5页word资料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研究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国家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培育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因此,教师的发展,不论是专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素质的发展,都应当成为国家及教师个人关注的首要问题。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首次制定印发,彰显当前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清楚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修养”一词,来源于“修身”与“养性”的结合,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既包含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积淀和水平,又包含了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品质,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指的就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它的本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实践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说来,它包含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只有真正献身教育事业,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这既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

1.2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否热爱学生,这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教育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但是,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在表达对学生的热爱时,要尤其注意方式方法,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伤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1.3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每个学生,都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家长。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他人的表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能做。在高校中,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敏捷、可塑性强的人群,他们同时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精通专业,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严谨治学,才能被学生所信赖和尊重,才能为学生作出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4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知识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使自己能够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课件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近四年试卷 2010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是一种从(实践—精神)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4、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6、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他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基本职责。 7、确立教师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他律性)。 8、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代际—朋友关系)。 9、在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10、统率师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对象的向师性。 2、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师德修养要做到哪三个结合? 4、科研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5、如何理解“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 三、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德要求。 2、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当如何开展有益竞争。 四、案例分析题 1、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谈谈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 2、从“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以及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等材料中,谈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7、提出“真实集体”思想的是(马克思)。 8、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9、师德评价的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10、教师在教育中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二、简答题 1、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如何把握。(性质、利益、变化发展、独立性)

2018.01月教师职业道德形考1-4

2018年1月中山电大形考1-4试题答案(非满分!) 教师职业道德形考1(得分92分) (1/20)、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2分) A、儒学文化 B、道德文化 C、精神文化 D、伦理文化 (2/20)、以下属于职业的特点的是()。①来自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服务活动②承担特定的职能③以经济利益为目的④以一定的劳动经验和专门技术要求为基础⑤具有一定稳定性和长期性⑥具有认同性和合法性(2分)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20)、任职者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是哪种教师任职资格()① 幼儿园教师资格② 小学教师资格③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④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⑤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⑥ 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⑦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⑧ 高校辅导员资格(2分) A、④⑤⑥⑦⑧ B、⑥⑦⑧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4/20)、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是()。(2分) A、国家至上 B、个人主义 C、崇尚自由 D、集体意识

(5/20)、有关教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中学教师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重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B、幼儿教师主要以女性教育者为主,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 C、高校辅导员与高校教师职责完全相同。 D、我们常用“辛勤的园丁”来形容小学教师。 (6/20)、有关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德性修养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认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得更好。 B、对教师的专业业务要求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高。 C、“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式,它使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按照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去做事。 D、汉代董仲舒说:“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德性养成。 (7/20)、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以上标准(2分) A、二级甲等 B、三级甲等 C、一级乙等 D、二级乙等 (8/20)、有关西方传统教育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始终贯穿着对知识和感性的追求。 B、西方教育理念的更新离不开哲学思想的发展,教育理念往往以教育哲学的方式呈现。 C、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是西方近现代教育哲学的传统。 D、西方教育两种代表性的教育价值取向分别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9/20)、以下哪项不是导致道德行为的原因()(2分) A、人们对于正当利益的追求。

浅谈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不懈努力等。只有共同运用这些修养方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富有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 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需要有知识,这就必须学习。同样,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应在理论学习中去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则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要将师德要求转化为教

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有的教师违背师德要求,常常不是有意的,而是对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认识引起的,因而,教师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师德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应当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道德修养应注重内省和慎独 “内省”、“慎独”,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要注意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进行“内省”和“慎独”。内省,即指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约束的,不自觉或自觉性不高就难以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要“慎独”。古人云:“为人师者可无慎耶?”教育劳动是教师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有机结合。每个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既具有重大的职责与义务,又拥有独立而自由地选择教育行为方式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P.7) 2、道德的基本功能(P.11)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P.15)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P.22)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1、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 2、教师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39)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大学精神的内涵(P.48) 2、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P.55)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66) 2、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0) 3、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3)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76)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确立依据(P.84) 第五章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1、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P.100) 2、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P.104)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P.117) 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P.135) 第七章高校教学中的道德问题 1、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46)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P.158) 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65)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P.185)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P.195) 2、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P.216)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P.224)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P.231)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道德成长 1、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P.242) 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252)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试题型、分值及考试时间 一、考试题型 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案例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点笔记1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点笔记 导论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自省、自律、自警、自励,不断达到新的道德境界的实践活动和过程,以及通过这一无止境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所达到的程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准绳和润滑剂。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准,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应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挑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1、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新挑战 2、多元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新挑战 3、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新挑战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挑战 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形成规律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具体体现: ⑴理想信念、艰苦奋斗、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⑵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违背教育规律,缺乏民主法制观念。 1、确立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师德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1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确立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 确立“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观念。

3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师德教育就要更加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对教师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 2、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师德建设的影响和挑战,重新建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3、充分认识和解决师德教育的难点问题,加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 难点之一,是如何解决教师知、情、意、行相统一,避免形成双重人格问题。 难点之二,是如何提高教师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以及与不良现象和诱因做斗争的能力。 4、全面分析和认识影响职业道德的各种因素,加强师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5、改变过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单纯知识化、理念化教育的倾向,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训练 6、提高师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要研究道德伦理学科体系,还要加强教师道德养成的规律研究,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和学习方式,加强教师研究式学习,注重教师的情感体验 专题1 遵守师德规范——————师德修养的行为准则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与特征 1、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规范 ⑴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和别的行为规范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首先,道德规范具有利他性。 其次,它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依靠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维系的。 再次,它表现为提倡性、规劝性、表扬性和示范性。 ⑵职业道德规范 它是指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范围内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内部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按照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循序渐进,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努力学习职业教师道德理论,提高自身素质 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

生关系。树立发展的学生观,形成“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首先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发展中的人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且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极强的可塑性。其次,要树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念。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第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要能够真正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能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树立新的学生观,就要看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要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做得出色,并获得成功。树立新的育人观,教师对学生就会少一些指责和挑剔,多一份鼓励。 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很可能在他以后的成长中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从根本上说,一个教师高度的社会主义师德觉悟,正是以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革命理想为指导的。只有确立这样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教师只有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纲说课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 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是我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教育和学习,使立志从教的我校本科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作风去处理个人与职业、与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工作、教师职业劳动与社会、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全面了解并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便在未来更好地教书育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和职业期待。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性。为考察考生具有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本科目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能准确判断和理解与教师劳动相关的范畴和道德原则,掌握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修养,能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分析与思考,努力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真正成长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先修课程及应具备的知识 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分析任历史不同时期教师职业特点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社会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外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教师职业,更好理解当代教师职业特点。 其次,学生应具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了以上知识才能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鉴别,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

再次,从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思政专业核心课程的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应在学生修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后开设为宜,有了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有利于分析各种教学现象,熟练地掌握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三、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绪论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明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9a750263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如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情操、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典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社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知道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冲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侦、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5、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6、教师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取法乎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