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煤气发生炉100问

【精品】煤气发生炉100问
【精品】煤气发生炉100问

煤气发生炉100问

1、什么是混合发生炉煤气?

答:混合发生炉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汽混合气体作为汽化剂而产生的煤气.

2、混合发生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混合发生炉煤气由两部分组成:可燃气体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以及少量的重碳氢化合物;不可燃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等.

3、什么是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

答: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气化是在两个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是气化过程是在常压下进行,工作压力在3—8千帕之间,因为接近大气压,故称为常压。二是料层是堆放在炉篦上,在气化过程中料层要维持一定的高度,这即是固定床的含义.固定床是相对的固定,它的固定的料层厚度是以动态的加煤与出灰来维持。

4、发生炉产生煤气的原理是什么?

答:在发生炉中,煤是由上而下,汽化剂是由下而上,它们之间做逆流运动,产生化学反应和热量交换,生产煤气。主要的化学反应有:(1)煤中的碳与气化剂空气中的氧、水蒸汽之间的反应;(2)气化剂中的氧、水蒸汽、各种生产气之间的反应;(3)煤的热裂解反应。

5、发生炉内各层次的作用是什么?反应式有哪些?

答:1)灰层作用①灰渣由氧化层沉降下来,温度比较高,当空气和水蒸汽鼓入之后进行热量交换,将汽化剂预热;②由于渣层被汽化剂冷却降温,铺在炉篦上起到保护作用;③

灰渣分布在炉篦上呈疏松状,可以起到均匀分布鼓风的作用。

2)氧化层作用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和碳进行急剧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为以上的各层反应供热。

氧化层反应式:C+O2→CO2+热量;

3)还原层作用是生成煤气中的主要可燃物

还原层反应式:CO2+CO→CO;H2O+C→H2+CO2;H2O+C→H2+CO2;

4)干馏层的作用是析出煤中挥发分及其他干馏物,使煤变成焦碳;

5)干燥层的作用是把煤中的水分蒸发,为下层准备好干燥的煤。

6、汽包的作用是什么?

答:汽包又称集汽器,作用有:

1)向炉体水套可靠的供水;

2)汇集煤气发生炉水夹套产生的蒸汽,实现汽水分离;

3)输出蒸汽供系统和探火使用。

7、汽包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

答:当蒸汽压力超出规定压力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排出蒸汽泄压,同时发出声音报警。当压力下降后则自动复原。

8、钟罩阀的作用有哪些?

答:钟罩阀又称最大放散阀,它的作用是煤气炉在热备和停气或紧急停电时,起到放散煤气的作用.

9、饱和温度的作用有哪些?

煤气发生炉安全知识汇总(11个案例问题)

煤气发生炉安全知识100问 前言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煤气发生炉使用企业安全运行,区安监局先后在11个乡镇举办煤气站站长座谈会,并邀请专家对煤气发生炉操作中遇到的操作、安全问题进行解答。现将座谈会上提出的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有关政策法规汇集成册,供煤气发生炉管理和操作人员参

考。 二〇〇八年十月 目录 政策法规16 1煤气发生炉的制造、安装和改造单位必须具备哪些资质?16

2保证煤气发生炉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发生炉煤气站为什么需要进行安全评价?17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哪些职责?20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哪些知识?21 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哪些职责?22 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安全设备采取哪些措施? 23

7我省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关于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有哪些?23 8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4 9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7 10我省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有哪些规定?28基本常识29 11什么是混合发生炉煤气?29 12混合发生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9 13什么是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30

14发生炉产生煤气的原理是什么?30 15发生炉内各层次的作用是什么?反应式有哪些?31 16汽包的作用是什么?33 17汽包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33 18钟罩阀的作用有哪些?34 19饱和温度的作用有哪些?34 20汽包的运行水位需保持在水位计什么位置? 34 21以烟煤为原料的发生炉炉出气体正常应是什

么颜色?35 22煤气发生炉仪表显示参数中最主要的几个参数是什么?35 23煤气炉操作三要素是指什么?35 24煤气防护站应配备的设备有哪些?36 25煤气炉底部旋风除尘器由哪些部件构成? 36 26煤气炉底部旋风除尘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6 27电捕焦工作原理是什么?37 28加压机、鼓风机连锁的作用有哪些?38

煤气安全知识

煤气安全知识 山西省安全专家卢水龙 第一章煤气 第一节煤气来源 目前本地方所用的煤气多属于焦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煤气,注:叫做焦炉煤气,也称焦炉气。它属于炼焦生产过程中煤在高温状态下熔融后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混合煤气)。 煤气属于化学危险品的第五类(易燃易爆类)。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例如:焦炉煤气、、硝化甘油、火箭燃料、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三乙基铝、等。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下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3.需要特别防护的。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那么它就是(煤气当然满足了)。

根据《》(国家令10号),危险生产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且取得营业执照的,从事危险生产经营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名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经营企业。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性比较大,易发生事故,但不一定属于危险化学品都发生事故。所以我们国家早在2000年制定颁布(GB18218—2009) 《》,在2009年3月1日修定为标准《》,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对从事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程度进行辨识,是否构成重大。危险化学品重大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及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法》解释为:重大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按照焦炉煤气组分、煤气温度、煤气压力,通过仅有的几个数据计算焦炉煤气的密度可知为:—Nm3(标准煤气)。

焦炉煤气常识培训资料

煤气基础知识 一、煤气基本常识 1、煤气:是指煤或焦碳经热化学加工而产生的可做为燃料或 化工原料的气体。 2、煤气是可燃气体与不可燃气体的机械混合物。 可燃气体成分: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氢气H2、硫化氢 H2S、碳氢化合物CnHm。 不可燃气体成分: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气O2 3、各种成分的性质: 氢气H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45倍。热值为2612大卡/标立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暴炸。爆炸范围4.1-74.2%,无毒,但浓度较大时易引起窒息。 甲烷CH4—无色但有葱味,比空气轻1.8倍,热值为8699大卡/标立,爆炸范围5.3-15%无毒,但浓度大时易引起窒息。 硫化氢H2S—无色,剧烈臭味,比空气轻1.2倍,燃烧热值为5600大卡/标立。空气中安全标准为0.01克/标立,克中毒含量0.04克/标立。 碳氢化合物CnHm—无色,有毒,在空气中含有0.08%时就会引起中毒。 氧气O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1倍,可助燃,空气中含量21%。 氮气N2—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窒息作用,空气中含量79%。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比空气重1.5倍,有窒息作用。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热值3056大卡/标立,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5%,着火温度610C°,空气中安全浓度30mg/m3(24ppm),可中毒致死浓度500ppm 4、煤气种类: 高炉煤气BFG、转炉煤气LDG、焦炉煤气COG CO CO2 H2 CH4 N2 O2 CnH m 着 火 点 密 度 爆 炸 极 限 发 热 值 高炉煤气25- 27 13- 15 1.2 -2. 0.2 -0. 4 57- 59 0.2 -0. 5 - 750 1.2 9-1 .30 35- 72 800 -90 转炉煤气55- 57 18- 19 1.5 - 2 2. 4-1 9 <2. 650 -70 1.3 96 12. 5-7 4 180 0-2 200 焦炉煤气 8-9 2.8 -3. 4 45- 58 23- 30 3-7 0.4 -0. 6 2-3 550 -65 0.4 5-0 .50 5.6 -30 .4 420 0-4 500 以上数据对比,得出焦炉煤气具有可燃组分比重大、着火点 低、发热值高、毒性稍低(CO)的优越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但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与结构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与煤气发生炉煤气成分 在一般的煤气发生炉中,煤是由上而下、气化剂则是由下而上地进行逆流运动,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和热量交换。 一、煤气发生炉内部 在煤气发生炉中形成了几个区域,一般我们称为“层”。 按照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过程进行的程序,可以将发生炉内部分为六层:1、灰渣层;2、氧化层(又称火层);3、还原层;4、干馏层;5、干燥层;6、空层。 其中氧化层和还原层又统称为反应层,干馏层和干燥层又统称为煤料准备层。

(1)灰渣层:煤燃烧后产生灰渣,形成灰渣层,它在发生炉的最下部,覆盖在炉篦子之上。其主要作用为: A、保护炉篦和风帽,使它们不被氧化层的高温烧坏; B、预热气化剂,气化剂从炉底进入后,首先经过灰渣层进行热交换,使灰渣层温度降低,气化剂温度升高。一般气化剂能预热达300-450℃左右。 C、灰渣层还起了布风作用,使进入的气化剂在炉膛内尽量均匀分布。 (2)氧化层:也称为燃烧层(火层)。从灰渣中升上来的气化剂中的氧与碳发生剧烈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它是气化过程中的主要区域之一,其主要反应是:C+O2→CO2+97650大卡。 氧化层的高度一般为所有燃料块度的3-4倍,一般为100-200毫米。气化层的温度一般要小于煤的灰熔点,控制在1200℃左右。 (3)还原层:在氧化层的上面是还原层。赤热的碳具有很强的夺取氧化物中的氧而与之化合的本领,所以在还原层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碳还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一层也因此而得名,称为还原层。 其主要反应为:CO+C→2CO+38790大卡,H2O+C→H2+CO+28380大卡,2H2O+C→CO2+2H2+17970大卡。 由于还原层位于氧化层之上,从上升的气体中得到大量热量,因此还原层有较高的温度约800-1100℃,这就为需要吸收热量的还原反应提供了条件。而严格地讲,还原层还有第一、第二之分,下部温度较高的地方称第一还原层,温度达950-1100℃,其厚度为300-400毫米左右;第二层为700-950℃之间,其厚度为第一还原层1.5倍,约在450毫米左右。 (4)干馏层:干馏层位于还原层的上部,由还原层上升的气体随着热量的被消耗,其温度逐渐下降,故干馏层温度约在150-700℃之间,煤在这个温度下,

炼焦工艺有关知识

煤隔绝空气进行加热,分别得到固体产品、液体产品和气体产品的过程,即为煤的干馏过程。根据煤被加热的最终温度,分为低温干馏(500~550℃),中温干馏(600~800℃)和高温干馏(900~1050℃)即炼焦过程。 早期的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和还原剂,1709年开始用焦炭代替木炭进行炼铁,从此推动了炼焦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1、炼焦技术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成堆炼焦与窑式、倒焰炉、废热式焦炉及现代的蓄热室焦炉。 现在炼焦技术的继续发展阶段: 1)焦炉容积大型化 2)装炉煤预处理技术:配型煤技术、捣固工艺、煤预热工艺等 3)环境保护 4)炼焦自动化技术 2、焦炭的作用与性能 高炉是竖形炉子,从上到下有炉喉、炉顶、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五部分。原料包括铁矿石(或烧结矿)、焦炭和石灰石,交替地由炉顶通过装料装置装入炉内,焦炭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是高炉内主要的还原剂。焦炭与氧燃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是高炉冶炼过程热量的主要来源。加入石灰石的目的,在于同石灰石与矿石、焦炭中的高熔点酸性氧化物起反应,形成熔点较低、比重较小的炉渣与铁水分开,从炉缸中放出。 由于焦炭在高炉内起支撑料柱的骨架作用,保持炉料分布均匀、透气性好,要求焦炭有较高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还要有一定的块度,块度越均匀越好。随着高炉越来越大,高炉喷煤技术的使用,对焦炭强度和块度要求就更高。 焦炭的化学组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磷分等。 焦炭的水分与炼焦煤料的水分无关,也不取决于炼焦工艺条件,主要受熄焦方式的影响。另外焦炭水分要尽量稳定,有利于高炉配料稳定。 焦炭的灰分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焦炭灰分升高,不但使焦炭的强度降低,在高炉冶炼中需多用石灰石,铁产量下降。 焦炭的挥发分是焦炭成熟程度的标志。焦炭挥发分过高,说明焦炭没有完全成熟,出现“生焦”。焦炭挥发分过低时,说明焦炭过火,焦炭裂纹增多,易碎。

煤气发生炉用煤指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要求,结合二段式煤气发生炉对气化用煤之要求,本工程选用神木煤、大同煤、内蒙包头煤、作为气化用原料煤。本设计以大同煤为基准。 ①煤质分析如下: 水份:4.9%灰份:8% 挥发份:28%固定碳:43.8 ②煤气炉用煤的主要质量指标

煤气发生炉用煤指标 1·水分: 煤的水份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即游离水,一般由外界条件造成,如雨、雪等;二是结晶水,是组成煤的分子与水化合而成为结晶状态的水;三是吸附水,是煤本身的空隙形成笔细血管胡附现象所吸附的水。一般所指煤的水份是指实验室水份,即在空气干燥状态下的试料,在105℃温度下,加热一小时所放出的水份,这主要是吸附水。这种水份的含量与煤形成时间和长短有关系,通常泥煤和褐煤含10—30%的水份,而煤和无烟煤的水份在5%以下。煤中的水份不但对煤运输、破碎、筛分都不利,而且煤的水份直接影响煤的发热值,还在气化中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煤气的温度,甚至降低还原层的温度,使煤气质量变坏,CO2含量增加。同时在干燥层温度较低时,气化烟煤时干馏层逸出的焦油将会发生重新凝聚,而影响发生炉的透气性。所以,一般要求煤中的水份不超过8%。另外,由外界条件造成的游离水,特别是雨天,将严重影响煤的筛分,使大量煤末混入发炉,使料层透气变坏,煤气质量下降。故大多数南方工厂的煤气站设置了干煤棚或采取了其它的降低外界水分的措施。 2·灰份: 煤的灰份是指除去水份、挥发份外,一切可燃质在一定温度(800℃上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煤矿灰份,主要由二氧化硅(SiO)、三氧化二铝(AI2O3)、三氧化二铁 (Fe 2O3)、氧化钙(CaO)和氧化镁(MgO)等组成。这些矿物质由于是由燃烧 得来,故原来煤中矿物质的真实情况是不同的。在燃烧时,它们经历了分解、脱水等过程。 煤中的灰份是其原生植物的含有物及及其在形成过程中从外部渗透沉积而混入的。因此,它的种类、数量以至分布状态,由于煤层所在位置、种类以及形成过程的不同而异。往往在同一煤层中,灰份的分布也不均匀。 每种煤的灰份含量差别极大,低的仅5%左右,高的可达30%以上,煤中灰的含量,相对的降低了煤中有用成分的含量,增加了运输费用,降低了使用效果。对气化来讲,希望煤的灰分越少越好。灰分高的煤发热值低,既妨害气化剂与碳的接触,又带走大量,使炉子热效率降低,故一般要求煤的灰分在20%以下为宜。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灰份的组成决定了煤的灰熔点,这是发生炉煤气能否稳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某些组分的影响。某些灰熔热低的煤无法用于气化。这一点,让我们留待后面专门计论。 3·挥发份: 挥发份是实验室干燥的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850℃时挥了出来的物质,其中包括氢气、甲烷、重碳氢化合物以及焦油、蒸气等,煤的挥发份含量视煤种而异,一般年青的煤如褐煤挥发份多,年老的煤如无烟煤挥发份少。其波动范围约5%~40%。 煤的挥发份对煤气发热值影响较大,因挥发份中甲烷、重碳氢化合物的发热值都极高,对发生炉煤气热值影响较显著。在气化时,挥发份高的煤进入气化区时,气孔率大、反应性能好。在使用热煤气时,挥发物中的焦油直接随煤气去用户燃烧使用,也增加了煤气的热值。

焦炉的结构和设备知识

《焦炉结构与设备》 一、教学内容: (一)、焦炉整体结构概述 (二)、护炉铁件 (三)、焦炉加热设备 (四)、荒煤气导出设备 (五)、焦炉机械 (六)、附属设备和修理装置 二、学习目的: 了解焦炉的整体结构,掌握护炉铁件、蓄热室、燃烧室、炭化室及荒煤气导出道的结构。 目录 第一章焦炉整体构造 一、焦炉炉型的分类 二、现代焦炉的结构 1.1 炭化室 1.2 燃烧室 1.3 斜道区 1.4 蓄热室 1.5 小烟道 1.6 炉顶区 1.7 焦炉基础平台、烟道、烟囱 第二章炼焦炉的机械与设备

2.1 护炉铁件 2.1.1 护炉铁件的作用 2.1.2 保护板和炉门框 2.1.3 炉柱、拉条和弹簧 2.1.4 炉门 2.2 焦炉加热设备 2.2.1 加热煤气设备 2.2.2 焦炉的煤气管系 2.2.3 交换设备 2.2.4 废气设备 2.3 荒煤气导出设备 2.3.1 高压氨水及水封上升管盖装置2.3.2 上升管与桥管 2.3.3 集气管与吸气管 2.4 焦炉机械 2.4.1 装煤车 2.4.2 拦焦车 2.4.3 推焦车 2.4.4 熄焦车和电机车 2.5 附属设备和修理装置 2.5.1 炉门修理站 2.5.2 余煤单斗机和埋刮板提升机2.5.3 悬臂式起重机和电动葫芦

2.5.4 推焦杆更换装置 第一章焦炉整体结构 一、焦炉炉型的分类: 现代焦炉因火道结构,加热煤气种类及其入炉方式,实现高向加热均匀性的方法不同等分成许多型式。 因火道结构形式的不同,焦炉可分为二分式焦炉,双联火道焦炉及少数的过顶式焦炉。 根据加热煤气种类的不同,焦炉可分为单热式焦炉和复热式焦炉。 根据煤气入炉的方式不同,焦炉可分为下喷式焦炉和侧入式焦炉。 二、现代焦炉的结构: (一)、现代焦炉虽有多种炉型,但都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1)焦并长向和高向加热均匀,加热水平适当,以减轻化学产品的裂解损失。 2)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高。 3)加热系统阻力小,热工效率高,能耗低。 4)炉体坚固、严密、衰老慢、炉龄长。 5)劳动条件好,调节控制方便,环境污染少。 (二)、JN型焦炉及其基础断面 图1.1 JN型焦炉及其基础断面 现代焦炉主要由炉顶区、炭化室、燃烧室、斜道区、蓄热室、烟道区(小烟道、分烟道、总烟道)、烟囱、基础平台和抵抗墙等部分组成,蓄热室以下为烟道与基础。炭化室与燃烧室相间布置,蓄热室位于其下方,内放格子砖以回收废热,斜道区位于蓄热室顶和燃烧室底之间,通过斜道使蓄热室与燃烧室相通,炭化室与燃烧室之上为炉顶,整座焦炉砌在坚固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烟道一端通过废气开闭器与蓄热室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口根据炉型不同,烟道设在基础内或基础两侧。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1.1 炭化室 炭化室是煤隔绝空气干馏的地方,是由两侧炉墙、炉顶、炉底和两侧炉门合围起来的。炭化室的有效容积是装煤炼焦的有效空间部分;它等于炭化室有效长度、平均宽度及有效高度的乘积。炭化室的容积、宽度与孔数对焦炉生产能力、单位产品的投资及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等均有重大影响。炭化室顶部还设有1个或2个上升管口,通过上升管、桥管与集气管相连。 炭化室锥度:为了推焦顺利,焦侧宽度大于机侧宽度,两侧宽度之差叫做炭化室锥度。炭化室锥度随炭化室的长度不同而变化,炭化室越长,锥度越大。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其锥度越大越有利于推焦。生产几十年的炉室,由于其墙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此时锥度大就比锥度小利于推焦,从而可以延长炉体寿命。 1.2 燃烧室 双联式燃烧室每相邻火道连成一对,一个是上升气流,另一个是下降气流。双联火道结构具有加热均匀、气流阻力小、砌体强度高等优点,但异向气流接触面较多,结构较复杂,砖形多,我国大型焦炉均采用这种结构。每个燃烧室有28个或32个立火道。相邻两个为一对,组成双联火道结构。每对火道隔墙上部有跨越孔,下部除炉头一对火道外都有废气循环孔。砖煤气道顶部灯头砖稍高于废气循环孔的位置,使焦炉煤气火焰拉长,以改善焦炉高向加热均匀性和减少废气氮氧化物含量,还可防止产生短路。 图1.2 JN型焦炉斜道区结构图 1.3 斜道区 燃烧室与蓄热室相连接的通道称为斜道。斜道区位于炭化室及燃烧室下面、蓄热室上面,是焦炉加热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位,进人燃烧室的焦炉煤气、空气及排出的废气均通过斜道,斜道区是连接蓄热室和燃烧室的通道区。由于通道多、压力差大,因此斜道区是焦炉中结构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

煤气发生炉基础知识 由空气与自产的蒸汽混合成的汽化剂,从炉底鼓风想进入炉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从煤气发生炉上部输出,然后经除尘、净化后成为净煤气。在发生炉内各个层次的反应及排列顺序如下: . 1、干燥层:位于整个煤层的最上层,不发生化学反应,只起干燥作用,使入炉煤中的水份蒸发。 2、干馏层:干燥层的下面是干馏层,温度较上层高,可使煤干馏得到甲烷等烃类及其它气体成份。 3、还原层:处于干馏层之下,高温的CO2和未反应的气化剂继续上行,在还原层中CO2和水蒸汽与赤热的碳相互作用,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如下: C+CO2=2CO-Q C+H2O=CO+H2-Q C+2H2O=CO2+2H2-Q 4、氧化层:还原层下面是氧化层,煤中的固定碳与空气中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炉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氧化层是炉内温度最高的地方。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C+O2=CO2+Q 2C+O2=2CO+Q 2CO+O2=2CO+Q 5、灰渣层:该层位于整个煤层的最下层,对炉篦起保护作用。对进入炉内的空气由 于热的作用。 煤气产量与主要成份简述: 每公斤煤产混合煤气3m3左右,混合煤气主要可燃成分为CO,约占28%(体积比),其次为H2,约占15%,CH4约占1%左右,重烃类约占0.2%左右,其余为氮气。据资料显示,煤气中可燃物成份分别为:H2=13~18℅、CO≥25℅、CH4=1~2.5℅、CXHY=0.2~0.4℅;不燃成分主要为氮气,含量约50%。煤气经除尘器除尘后含烟尘浓度约160mg/m3,含硫(主要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的SO2)浓度约906mg/m3,经净化后煤气通入加热炉中燃烧。 煤气在燃烧时需混合空气燃烧,每燃烧1m3的煤气产生的烟气量按下式计算: Vy=0.725 +1.0+1.0161(a-1)Vo 式中: Vy——烟气产生量,m3; Q——煤气的低热值,5020~5670kJ/m3; a——空气过剩系数,加热炉a=1.7; Vo——理论烟气量,m3,Vo=0.209 煤气发生炉鼓风量与饱和温度的控制与调整

焦炉煤气知识问答

焦炉煤气知识问答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焦炉煤气知识问答 1.荒煤气的组成有哪些占多大的比例 煤在炭化室内炼焦产生的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黄色粗煤气叫荒煤气。荒煤气的组成大致是(克/米3):水蒸气250-450、焦油气80-120、粗苯30-45、氨8-16、硫化氢6-30、氰化物-、轻吡啶盐基-、萘10、其它2- 2.为什么荒煤气必须净化 煤在炭化室内炼焦产生的煤气(荒煤气)含有大量各种化学产品,其中焦油、萘容易凝结挂霜堵塞管道,影响煤气的输送。另外,荒煤气中还含有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毒成份,并且对煤气设备有腐蚀性。所以这种煤气不经加工处理,或者说不经精制是不能作为气体燃料使用的,煤气净化的目的是除去荒煤气中的焦油雾、氨、苯类、轻油、硫化物、氰化物、萘、煤气中的液体(即冷凝氨水),最后获得以氢、甲烷等不凝性气体为主的精制焦炉煤气。 3.净焦炉煤气组成有哪些净煤气(经回收化学产品后的煤气,又称回炉煤气)的组成大 致是(体积%):氢气54-59、甲烷23-28、其它烃类2-3、一氧化碳-7、二氧化碳-、氧气-、氮气3-5 4.荒煤气净化后主要分离出哪几种产品产率都是多少 荒煤气经冷凝回收处理后,分离出煤气、焦油、粗苯和氨他们的煤产率如下(按炼焦干煤的重量%计): 5.煤气15-19、焦油3-4、粗苯、氨城市煤气有哪些要求

各国对城市煤气的质量均有严格要求,对杂质含量都作出明确规定。中国规定的指标与工业发达国家基本相似,具体要求为:(1)低发热值大于14654kJ/m3;(2)杂质允许含量(mg/ m3):焦油和灰尘小于10,硫化氢小于20,氨小于50(冬季)和100(夏季):(3)含氧量小于1%(体积)。 6.焦炉煤气有那些性质 焦炉煤气性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焦炉煤气是一种无色(在没有回收化学产品时呈黄色)有毒气体(约含6%的CO);(2)发热值较高(16720-18810 kJ/m3),含惰性气体少(氮气约4%),含氢气较多(近60%),燃烧速度快,火焰短;(3)爆炸范围大(5-30%),遇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气体;(4)易着火,燃点低(600℃);(5)煤气较脏时,管道易被焦油、萘堵塞,煤气中冷凝液还会腐蚀管道。 7.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是怎样形成的 在炼焦过程中,配合煤中的一部分硫在高温作用下,主要形成无机物的硫化氢和少许部分有机硫化物(二氧化硫、噻吩等)。有机硫化物在较高温度作用下继续发生反应,几乎全部转化为硫化氢,煤气中硫化氢所含硫约占煤气中总含硫量的90%以上。 8.硫化氢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硫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带刺激臭味的气体,其密度为1.539千克/米3,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有毒,在空气中含%时就能使人死亡。同时硫化氢对钢铁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性。 9.硫化氢在煤气中的含量是多少

焦炉煤气常识指导

精心整理 煤气基础知识 一、 煤气基本常识 1、 煤气:是指煤或焦碳经热化学加工而产生的可做为燃料或化工原料的气 2、 、碳 3、 标立,大卡/标立。空气中安全标准为0.01克/标立,克中毒含量0.04克/标立。 碳氢化合物CnHm —无色,有毒,在空气中含有0.08%时就会引起中毒。 氧气O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1倍,可助燃,空气中含量21%。

氮气N2—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窒息作用,空气中含量79%。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比空气重1.5倍,有窒息作用。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热值3056大卡/标立,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5%,着火温度610C°,空气中安全浓度30mg/m3(24ppm),

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过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检。并且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1-2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安全管理工作”。

1、煤气区域工作必须确保两人以上,相互监护。煤气区域空气中的CO安全浓度不应超过24ppm,在超过安全浓度的地区工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带煤气作业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要检查确认,保证空气压力28-30mpa,当压力低至5mpa或听到报警声,应立即撤出事故现场 2、CO浓度和可工作时间规定: 3 4 5 爆型。特别是焦炉煤气大量泄漏的现场严禁使用手机。 6、进行煤气设备检修检查,必须与煤气设备设施所属单位联系。取得允许后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应告知设备单位负责人。 7、进行带煤气的危险性作业,必须与焦化厂联系,请求救护人员进行现

煤气发生炉应急预案

浙江大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 应急预案

2014年1月 煤气发生炉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作业区域情况 煤气发生炉的位置:见附件1 作业区域附近,没有其他的易燃易爆等危险源和其他的操作人员密集操作区域等敏感目标。 1.2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 在煤气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老化、腐蚀及外来因素影响等原因,可造成煤气泄露、着火、爆炸等事故。 1.3危害程度分析 1.3.1一般事故:煤气发生轻微泄露。 1.3.2较大事故:煤气发生轻微泄露大量泄露或失火,造成人员重烧伤伤,较大经济损失。 1.3.3重特大事故:发生爆炸,造成人员煤气中毒或死亡,特别重大经济损失。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调统一。

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以合金车间主任为组长合金配制工序负责人为副组长,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和合金配制工序全体员工为成员的现场应急处置体系。 3.2 职责 3.2.1组长副组长职责 1)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 2) 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现场自救。 3)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 4)事态有扩大到难以控制的趋势时,请求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支援。 5)负责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整改。 3.2.2 应急成员职责 1)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 2)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的处理并报告车间。 3)煤气发生炉出现异常情况时,车间全体应急成员停止生产,处于待命状态。 4) 出现人员烧伤和人员煤气中毒时要及时的救援。 5)出现火情,及时的隔离和灭火处理。 4 应急处置

煤气发生炉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使发生炉煤气站的设计能保证安全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常压固定床发生炉煤气站和煤气管道的设计。对扩建和改建的工程,应合理地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管道、建筑物和构筑物。 本规范不适用于水煤气站和水煤气管道的设计。 1.0.3 发生炉煤气站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噪声的危害必须严格控制,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 发生炉煤气站和煤气管道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发生炉煤气站producer gas station 为生产煤气而设置的主厂房、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煤和灰渣贮运、循环水系统以及辅助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0.2 运煤栈桥overhead bridge for coal conveyer 运输煤、焦炭或灰渣的胶带走廊。 2.0.3 破碎筛分间crasher and screen room 装有煤或焦炭的破碎设备或筛分设备的房间。 2.0.4 受煤斗coal receiving hopper 在煤场内或机械化运煤设备前的贮煤斗。 2.0.5 末煤pulverized coal 粒度为0—13mm的煤。 2.0.6 机械化运输transport by conveyer 胶带输送机、多斗提升机、刮板机和水力除灰渣等运输方式。 2.0.7 半机械化运输transport by simple machine 单轨电葫芦、单斗提升机、电动牵引小车、有轨手推矿车和简易运煤机械等运输方式。 2.0.8 磁选分离设施magnetic separator 在运煤系统上装磁选设备、悬吊式磁铁分离器、电磁胶带轮。 2.0.9 小型煤气站small type gas station 在标准状态下,煤气设计产量小于或等于6000m3/h的煤气站。 2.0.10 中型煤气站medium type gas station 在标准状态下,煤气设计产量介于6000m3/h小型煤气站和50000m3/h大型煤气站之间的煤气站。

焦炉煤气知识问答

精心整理 焦炉煤气知识问答 1. 荒煤气的组成有哪些?占多大的比例? 煤在炭化室内炼焦产生的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黄色粗煤气叫荒煤气。荒煤气的组成大致是(克/米3):水蒸气250-450、焦油气80-120、粗苯30-45、氨8-16、硫化氢6-30、氰化物1.0-2.5、轻吡啶盐基0.4-0.6、萘10、其它2-2.5 2. 3. 5.5-74. 炼焦干煤的重量%计): 煤气15-19、焦油3-4、粗苯0.9-1.2、氨0.2-0.3 5. 城市煤气有哪些要求? 各国对城市煤气的质量均有严格要求,对杂质含量都作出明确规定。中国规定的指标与工业发达国家基本相似,具体要求为:(1)低发热值大于14654kJ/m 3;(2)杂质

允许含量(mg/m3):焦油和灰尘小于10,硫化氢小于20,氨小于50(冬季)和100(夏季):(3)含氧量小于1%(体积)。 6.焦炉煤气有那些性质? 焦炉煤气性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焦炉煤气是一种无色(在没有回收化学产品时呈黄色)有毒气体(约含6%的CO);(2)发热值较高(16720-18810kJ/m3), (3) ℃);(5 7. %以上。 8. 9. 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主要取决于配合煤的含硫量。煤在高温炼焦时,煤中的硫约有25-30%转入到煤气中。我国煤含硫量较低,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一般为:洗苯塔前为4.5-6.0克/米3,洗苯塔后为4-4.5克/米3。 10.焦炉煤气为什么要脱除硫化氢? 焦炉煤气中硫化氢是一种有害物质,它腐蚀化学产品回收设备及煤气储存输送设

备。含硫化氢高的焦炉煤气用于炼钢,会降低钢的质量;用于合成氨生成,会使催化剂中毒和腐蚀设备;用作城市煤气时,硫化氢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因而破坏了环境卫生,影响人的健康。因此,焦炉煤气净化过程脱除硫化氢是非常重要的。 11.为什么在焦炉煤气的净化过程中要除氨? 工业生产中所以要除去煤气中氨,主要有三点原因:(1)氨是一种较好的农业肥料。(23)氨 12.煤 600-650 13.什 (2 14.什 15.焦炉煤气煤气的爆炸极限是多少?为什么规程规定煤气中含氧量不大于2%? 焦炉煤气的爆炸极限是5.5-30%。是指空气中煤气的体积含量;简单的数学演算可知空气进入煤气中的量要达到70-94.5%时,才能引起爆炸,低于70%或高于94.5%都不会引起爆炸,即是煤气含氧量14.7%-19.85%时才能引起爆炸。为了保险起见,煤气规程规定含氧量不大于2%。

焦炉煤气常识指导

焦炉煤气常识指导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煤气基础知识 一、煤气基本常识 1、煤气:是指煤或焦碳经热化学加工而产生的可做为燃料或化工原料的气体。 2、煤气是可燃气体与不可燃气体的机械混合物。 可燃气体成分: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氢气H2、硫化氢H2S、碳氢化合物 CnHm。 不可燃气体成分: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气O2 3、各种成分的性质: 氢气H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45倍。热值为2612大卡/标立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暴炸。爆炸范围4.1-74.2%,无毒,但浓度较大时易引起窒息。 甲烷CH4—无色但有葱味,比空气轻1.8倍,热值为8699大卡/标立,爆炸范围5.3-15%无毒,但浓度大时易引起窒息。 硫化氢H2S—无色,剧烈臭味,比空气轻1.2倍,燃烧热值为5600大卡/标立。空气中安全标准为0.01克/标立,克中毒含量0.04克/标立。 碳氢化合物CnHm—无色,有毒,在空气中含有0.08%时就会引起中毒。 氧气O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1.1倍,可助燃,空气中含量21%。 氮气N2—无色无味的毒性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窒息作用,空气中含量79%。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比空气重1.5倍,有窒息作用。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热值3056大卡/标立,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5%,着火温度610C°,空气中安全浓度30mg/m3(24ppm),可中毒致死浓度500ppm 4、煤气种类: 高炉煤气BFG、转炉煤气LDG、焦炉煤气COG

(CO)的优越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但因其着火点和爆炸下限偏低,因此控制泄漏、着火和爆炸尤为重要。 5、煤气的六大特性和三大危害 特性:燃烧爆炸性、毒害性、导电性、压缩膨胀性、扩散性、腐蚀性 危害:中毒、着火、爆炸 二、煤气使用 (一)煤气使用一般安全 1986年、2005年分别颁布和修订再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指导煤气生产、供应、使用的基本法规。其中明确规定:“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过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检。并且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1-2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安全管理工作”。 1、煤气区域工作必须确保两人以上,相互监护。煤气区域空气中的CO安全浓度不应超过24ppm,在超过安全浓度的地区工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带煤气作业要佩戴

煤气发生炉原理及资料..

煤气发生炉原理及环保情况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及环保情况郑州中远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一、煤气发生炉的发展概况煤气化技术应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传统的煤炭气化炉设备庞大、结构复杂。主要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把煤气化后,经过洗涤、降温、脱硫、加压存储,然后并网使用。由于这些中间环节,使得煤炭气化的成本大大增加,其价格与天然气价格相当。因此,尽管有已有百余年的应用,但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煤炭气化技术在工业上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的加重及世界各国强制性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大力推行,使得人们特别是能耗大户急于寻求更为廉价且较为干净的能源来取代石油、天然气及电能。于是煤炭的干净化使用特别是煤炭气化的研究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了满足现在工业用户的要求,近年来,煤气化炉向小型化、简单化、生产低成本方向发展,取消了除尘、降温、脱硫、洗涤、加压储存等中间环节,煤炭气化向现场生产现场使用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及其操作环节。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工业用户的使用要求,也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小型煤气炉在工业加热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使用,其节能环保效果及加热性能得到了广大工业用户的肯定。 二、煤气发生炉的造气原理 煤的气化是一个在高温条件下借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的热化学过程。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化过程特点,可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氧化带和灰层。在干燥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和挥发分,剩下的焦碳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气化反应。 (1)氧化层:碳被气化剂中的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量。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的热量靠此来维持。氧化层温度一般维持在1100~1250℃,这决定于原料煤灰熔点的高低。 (1)C+O2 = CO2+408861 KJ (2)2C+O2 = 2CO2+246447 KJ (3)2CO+O2 = 2CO2+571275 KJ (2)还原层:还原层是生成主要可燃气体的区域,二氧化碳与灼热碳起作用,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产可燃的一氧化碳;水蒸气与灼热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可燃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4)CO2+C = 2CO-162414 KJ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一、水分符号:M,单位:%, 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 的影响。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 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 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内在水分 内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分。有时用户也会 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灰分指标有:空干基(又称分析基)灰分(符号:Aad)、干基灰分(符号:Ad)和收到基灰分(符号:Aar)。 三、挥发分(全称为:挥发分产率,Volatile matter ) 煤的挥发分符号:V,单位:%,是煤中的有机物质和一部分矿物加热分解的产物;它不是煤中固有物质;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的煤热分解产物,所以确切地说挥发 分叫挥发分产率。煤的挥发分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煤化程度的增加, 挥发分降低;

煤气发生炉制气方案

发生炉制气方案 发生炉煤气在我国作为燃气较为普遍,其原因是一次性投资少,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原料供应广泛、操作安全,热值为1200~1400大卡/Nm3,适应于建材行业(玻璃、地板砖、陶瓷)作燃气热源。采用发生炉煤气为炉窑提供补充热源,便于炉窑温度控制,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1.原料要求 发生炉对原料的适应性比较广,一般可采用焦炭、无烟煤、不粘煤或弱粘煤。本方案考虑环境及污水治理问题,推荐选择无烟煤或焦炭为原料。对原料的品质要求如下: 原料粒度:无烟煤6~75mm,焦碳6~75mm 灰份:<25% 机构强度≥65% 热稳定性≥65% 灰熔点ST>1250℃。 2.工艺流程及主要气化指标 本设计采用Φ3.3m发生炉二台(一开一备)。图1示出了发生炉制气工艺流程方框图。 煤(焦)通过连续加料方式加入到气化炉内,炽热的煤(焦)与外来加入的蒸汽、空气在气化炉内发生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经除尘器除去较大颗粒的飞灰,再经洗涤箱、洗涤塔、洗涤除去细灰和部分焦油,使粗煤气温度降至45℃,再经焦碳过滤器、电辅焦油器除去剩余焦油,

经气体压缩机加压,送去窑炉作净燃气使用。 图1 发生炉主要技术指标: 干煤气主要成份% CO2CO H2CH4N2 5~7 24~30 14~18 1~3 48~53 产气量Nm3/h 5800~7800 煤气热值大卡/Nm3 1200~1400 煤(焦)消耗kg/h 1600~3000 最气化指标取决于原料品质。

3.主要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台数备注 上煤机 1 料仓 1 自动加料器1+1 与气化炉相配空气鼓风机1+1 发生炉1+1 Φ3.3m 凉水塔 1 旋风除尘1+1 洗涤箱1+1 洗涤塔 1 焦碳过滤器1+1 电辅焦油器 1 气体压缩机1+1 污水池 1 澄清池 1 污水泵1+1 循环泵1+1 软水泵1+1 汽包 1

煤气炉国标

本标准规定了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设计制造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期。 本标准适用于系统操作压力为常压,炉体夹套压力小于0.1MPa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包括蒸汽集气器),以下简称煤气发生炉。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气茶炉、煤气锅炉和煤气为副产品的其他常压型制气设备。 GB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 713 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 GB 2586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 GB 2587 执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 2588 设备执效率计算通则 GB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 3768 噪声源声功率的测定——简易法 GB 4879 防锈包装 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7561 合成氨用煤质量标准 GB 9143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 GB 9437 耐热铸铁件 GB 9439 灰铸铁件 GB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J 58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JB 2536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 JB 2880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 JB 4403 蠕墨铸铁件 JBJ 11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JB/ZQ 4000 通用技术条件 JB/ZQ 4286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ZQ 4295 不锈钢、耐酸、耐热锻件用钢 JB/ZQ 4297 合金铸钢 TJ 28 城市煤气设计规 3.1.1 煤气发生炉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1.2 煤气发生炉的设计和改进,应符合JBJ 11、TJ 28、GB 6222和城市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1.3 煤气发生炉性能见表1。

煤气知识

有国家标准,一般来说每千标准立方米的热值为16.4Gj-18Gj,根据煤种挥发份不同,煤气成分略有区别 加热煤气种类单位数值备注 焦炉煤气(富煤气) kJ/m3 17900 4280kcal/m3 高炉煤气kJ/m3 3920 938kcal/m3 贫煤气混合煤气kJ/m3 4180 1000kcal/m3 发生炉煤气kJ/m3 5225 1250kcal/m3 两段炉煤气kJ/m3 6395 1530kcal/m3 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每吨干煤可生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氧气(0.3%~0.8%))、氮气(3%~7%)。其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为可燃组分,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为不可燃组分。焦炉气属于中热值气,其热值为每标准立方米17~19MJ,适合用做高温工业炉的燃料和城市煤气。焦炉气含氢气量高,分离后用于合成氨,其它成分如甲烷和乙烯可用做有机合成原料。焦炉气为有毒和易爆性气体,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6%~30%。 编辑本段构成 焦炉煤气主要由氢气和甲烷构成,分别占56%和27%,并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氧气和其他烃类;其低发热值为18250kJ/Nm3,密度为0.4~0.5kg/Nm3,运动粘度为25×10`(-6)m2/s。根据焦炉本体和鼓冷系统流程图,从焦炉出来的荒煤气进入之前,已被大量冷凝成液体,同时,煤气中夹带的煤 尘, 焦粉也被捕集下来,煤气中的水溶性的成分也溶入氨水中。焦油、氨水以及粉尘和焦油渣一起流入机械化焦油氨水分离池。分离后氨水循环使用,焦油送去集中加工,焦油渣可回配到煤料中炼焦煤气进入初冷器被直接冷却或间接冷却至常温,此时,残留在煤气中的水分和焦油被进一步除去。出初冷器后的煤气经机械捕焦油使悬浮在煤气中的焦油雾通过机械的方法除去,然后进入鼓风机被升压至19600帕(2000毫米水柱)左右。为了不影响以后的煤气精制的操作,例如硫铵带色、脱硫液老化等,使煤气通过电捕焦油器除去残余的焦油雾。为了防止萘在温度低时从煤气中结晶析出,煤气进入脱硫塔前设洗萘塔用于洗油吸收萘。在脱硫塔内用脱硫剂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与此同时,煤气中的氰化氢也被吸收了。煤气中的氨则在吸氨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