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储量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储量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储量

资源网11月26日讯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北部接俄罗斯,东邻中国,西邻里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接壤。国土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66.9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34万(

2008年7月)。哈萨克斯坦为世界第11大油气资源国,为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油气工业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50%,占政府GDP 30%。国际市场高涨的油价和石油产量增长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增长9.5%。

一、储量与资源

据BP Statistical Review World Energy,June 2008,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53亿吨,居世界第9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7位。另据美国《Oil and Gas Journal》2007.12,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在前苏联国家位居第二位(图1);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岛和里海洼地。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Tengiz)、卡拉恰干纳克(Karachaganak)和卡什干(Kashagan),估计Kashagan油田石油储量估计为380万桶,是近几年来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油田之一。该油田本应于2005年开始出产石油,但因为各种原因被推迟到2010年。

2006年哈萨克斯坦获得2个发现,其中重要的发现为Petrom claims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库伦盆地(Turgay)钻探的Rovnaya South 1野猫井,测试获得日产气

19.53万立方米,日产油440桶。2007年哈萨克斯坦获得4个陆上新发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00年对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所作的评估,哈萨克斯坦待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为33.66亿吨,天然气为2.0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油气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储量增长具有一定潜力。

二、勘探与生产

哈萨克斯坦为前苏联国家仅次于俄罗斯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早在前苏联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就得到发展,1911年在阿迪劳州马特加地区发现第一口井,到上世纪50年代石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1965年的218万吨增加到1975年的2390万吨,1988年达2550万吨,石油产量占前苏联产量的4.1%。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石油产量已由1997年的266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6870万吨(表

1、图2),增长2.6倍;天然气产量由1997年的76亿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73亿立方米(表

1、图3),增长2.6倍。据哈萨克斯坦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08年1-9月哈萨克石油产量为5219.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1%,其中凝析油产量为446.5万吨,同比下降8.7%。天然气产量为24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0.6%。

哈萨克斯坦主要的油气田有:

xx(Tengiz)

田吉兹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生产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滨海沼泽区,该油田1979年发现,1993年投产,估计石油储量150-26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约60-90亿桶,为世界第12大油田。2007年石油产量平均为28万桶/日,预计2008年产量可达46万桶/日,未来10年完成注气项目后产量可增加到70万桶/日。田吉兹由Tengizchevroil 公司开发,该公司有雪佛龙(拥有50%权益)、埃克森美俘(拥有25%的权益)、哈萨克斯坦KazMunayGas (拥有20%的权益)和俄罗斯LukArco (拥有5%的权益)共同组成。

卡什干(Kashagan)

卡什干位于里海北部,该油田的开发者为Agip KCO公司,该公司由康菲、埃尼、埃克森美俘、领先石油(Inpex)、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壳牌和道达尔组成的财团,埃尼公司为作业者,Agip KCO公司估计卡什干油田探明储量

为130亿桶,总资源量为380亿桶。2007年埃尼公司预计2011年该油田产量可达30万桶/日。该油田的投产时间由2005年推迟到2008年,

2008年1月14日该公司宣布的协议,经过长期谈判,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在该财团中的持股比例从8.33%增至16.81%,Kashagan油田其他大股东,埃克森美孚、埃尼(Eni)、道达尔(Total SA)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将把各自的持股比例从18.5%下调至16.81%。剩余两家股东,康菲石油(Conoco Phillips)和领先石油公司(Inpex Holdings Inc.)也将减持股份,各公司所持股份见表2。预计该油田投资需1360亿美元。卡拉恰干纳克(Karachaganak)

卡拉恰干纳克为一陆上凝析气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边界,与俄罗斯的Orenburg油田相近,2007年该气田的凝析油产量为25万桶/日,该油田的作业者为KarachaganakPetroleum (KPO)财团,据KPO称该油田凝析油储量80-9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33万亿立方米,为增加石油产量该财团计划未来6-8年投资100亿美元。

目前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油田和项目中所持股份见表2。

三、消费与进出口

2007年哈萨克斯坦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020万吨油当量,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49.5%,其次为天然气29.6%,石油占17.6%,水电占3%。2007年国内石油消费量为1060万吨,天然气消费量为198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出口以能源类产品为主,据哈萨克斯坦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哈萨克斯坦哈出口能源类产品327亿美元,占到出口总额的68.5%,其中石油(原油与凝析油)出口6080万吨(表3),金额281.3亿美元,占58.9%,天然气151.8亿立方米,同比增张1.1%;出口额6.48亿美元,占1.4%,同比增长24.8%。原材料性商品(包括钢铁、铜材、锌、铝、铅、钛)共计约80.64亿美元,占比为

16.9%;固体资源类商品12.9亿美元,占2.7%。2007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是原油和凝析油,共计573.5万吨,价值26.46亿美元。

随着哈萨克斯坦输往国际市场的石油管线的建成,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量增长迅速。目前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管线有:

北部出口经由俄罗斯黑海管线系统,2007年石油出口量占总量的34%;西部出口经由里海管线,出口量占51.7%;南部出口经由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出口量占6.7%;东部出口经由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出口到中国(图4),出口量占7.6%。

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计划。当时中哈商定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公里的石油管道,总投资为25亿至30亿美元,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

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从阿特劳至肯基亚克之间的这段管道已于

2003年3月由xx双方合资建成。

2005年12月15日从哈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产,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该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最大输送能力1500万吨,该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为我国的安全供应提供重要保证,2008年1季度俄罗斯Gazpromneft 和TNK-BP公司允许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1.2万桶/日,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的油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 共同投资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公报》中计划将里海石油管道与中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另一处油田和管道相连接,建成一条从里海横跨整个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的出口路线,此外该管线和可连通中亚各国油气,根据哈国总统表述,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线还将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它将成为中亚第一条非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路线。

四、管理体制与政策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对石油工业进行了重组,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吸引外国公司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995年颁布了石油法,并于1999年进行修订。为加强对本国资源的控制,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哈萨克斯坦政府分别于

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对1996年颁布的《地下资源与地下资源利用法》进行修订,并计划于2008年下半年实行新的《地下资源及其利用法》,该法中详细规定了实行国家优先回购权的程序、所有委员会依法活动的细则;列举了地下资源开采项目所应提交的详尽文件清单,以及这些文件与合同的相互关系等等。能矿部对以前所签资源利用合同的完成情况进行清点,2007年

11、12月份,能矿部已经解除了84个合同,2008年上半年又解除了20个合同,这些合同中的大多数将由法院进行裁决。

2008年4月日哈萨克斯坦颁布政府令,对

2005年10月15日出台的N1036号政府令进行了修改,规定从

2008年5月17日开始对出口原油征收出口关税,同时对其他石化产品的出口也规定了税费,原与哈萨克政府签有“海关体制稳定”条款(既不受后出台的海关法律制约)合同、及签有“产品分成协议”的石油开采公司不在缴纳原油出口关税企业之列。详见表4。五、展望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7》预测,里海地区石油产量持续增加,预计20年将为480万桶/日,2025年将为520万桶/日,2030年将为570万桶/日,年均增长4.3%。

哈萨克斯坦为里海地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计划2015年石油产量增加到350万桶/日,其中Kashagan产量100万桶/日,Tengiz产量70万桶/日,Kurmangazy产量60万桶/日,Karachaganak产量50万桶/日。

哈萨克斯坦GDP

哈萨克斯坦经济情况 宏观经济学 1. 找到本国哈萨克斯坦近3年(2008-2011年)的GDP、CPI、失业率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画出图形。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和东欧,国土横跨亚欧两洲,西濒临里海.它的总面积272.49万平方千米,其中欧洲部分约为15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681.56万(2012年8月1日),由125个民族组成。哈国的首都是幻想之都-阿斯塔纳,人口80万(2012年)。它的总统是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以及官方语言是哈萨克语和俄语。国家用的货币是Tenge(KZT) ,就是 1美元=147.7坚戈。 根据本国家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近三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许多的新变化。GD P 和CPI 每年都增长,失业率越来越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画出GDP图形

2. 根据图形,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国近5年来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GDP是否增长,如果增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增长,GPI计算范围与实际情况、失业是否严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等。 根据上边画的图形,我们国家近5年来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下。随着哈萨克斯坦迅速经济的发展,从2008年到2011年GDP增长率为?%。 2008年GDP为1068.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2%,而2007-2008年因为工业总产值,输出,建筑投资的减少, GDP突然下降了。从2007年道2008年底,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巨大。 2009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实际增长1%。于2008年,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及其后收支平衡的恶化,致使哈萨克斯坦政府不得不在2009年初实行坚戈贬值。坚戈贬值对主要的出口商带来了益处,并且降低了国家黄金储备的消耗速度,不过导致经济增速未能维持因此GDP继续下降。但是从第四季度开始,由于农业发展,石油价格增长GDP再开始增长。最终的GDP数值本身已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显现出来的经济运行方向。也就是说,哈萨克经济2009年已经到达谷底,现在正在进入上升通道。2010年哈国的GDP是 1469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3%. 当年这样的增长都是因为工业生产增长10%,建筑业产值增长1%,国内零售贸易额增长12%,运输业产值增7.4%,通讯业增长5%。所有行业的增长特别是制造业,出口也增长了。当年,还是因为政府消费的提升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也提高,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所以GDP才这样增长。于2011年哈GDP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所以哈GDP也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上述,2008-2011年,需求的名义增长,逾70%被价格增长掩盖,1/4被进口增长所补偿。根据俄罗斯经济学家的观点,在此情况下,欲使通胀降低,只能依靠降低经济增速,从而降低国内需求增长,方能成功。不过,国际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原料的需求,以及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商品价格的增长,将推动哈经济发展,相应地,带来

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郜志雄 2012-03-27 14:02:42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5期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哈萨克斯坦石油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游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趋势、中游原油管道外输能力与运输成本以及劳务许可的规定进行了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石油上游市场竞争激烈,已形成垄断格局,中游的原油外输管道油源不足,同时外国公司间还存在着潜在的劳务许可的竞争,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石油市场;竞争格局;FDI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市场概况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濒临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石油资源丰富。截至 2009年底,探明石油储量为 53 亿吨,占世界总量的3.0%;天然气储量1.82 万亿立方米(BP,2010)。目前,142家石油公司在哈全境的241 个勘探、开采项目上作业,其中20 家合资公司、48 家外国公司和74 家本国公司。 在上游市场,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埃克森美孚、英国天然气集团(BG)、埃尼、壳牌、中石油、卢克等石油公司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见表1)。此外,中国的中石化、中信集团(CITIC)和振华石油、韩国石油公司(KNOC)、韩国财团(股份分别为:KNOC35% 、SK CORP25% 、Samsung10% 、Dae-sung10% 和 LG 20%)、印度国家石油公司、米塔尔投资、加拿大 Tethys 石

油、波兰的 Petrolin-vest、Roxi、罗马尼亚石油公司、Zhaikmunai 等公司也活跃在哈油气市场。 在中游,埃尼、雪弗龙、埃克森美孚、卢克、阿联酋的 Oryx 、Rosneft-shell、俄罗斯 Transneft 和东道国的KMG 组成的里海管道财团负责运营阿特劳- 新罗西斯克的输油管道(CPC);中石油与KMG 组建的西北输油管道有限公司、中哈石油管道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建设和运营阿特劳- 肯基亚克输油管道、中哈石油管道(肯基亚克—阿拉山口段);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成立的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AGP),负责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建设和运营。 图1:哈萨克斯坦主要油气公司股权结构及其开发的部分油田(项目) 在下游的炼油与成品油销售市场,KMG拥有阿特劳炼油厂99.2%的股份、奇姆肯特炼油厂50%的股份和巴甫洛达尔炼油厂100%的股份;中石油享有对等条件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终审稿)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 布概况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一、哈萨克斯坦国内各种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哈萨克斯坦的固体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90多种矿藏、1200多种矿物原料,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产地超过500处。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很高,如钨超过50%、铀占25%、铬占23%、铅占19%、锌占13%、铜和铁占10%,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 二、哈萨克斯坦部分固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情况 1.石油和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为48亿—59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境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共计241个,其中,74个项目(占31%)为开采项目,106个项目(占44%)为勘探项目,勘探并开采项目59个(占24%),非开采项目2个(占l%)。行业内有142个公司进行作业,其中20个为合资公司、48个为外国公司、74个为本国公司。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资料,2008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凝淅油总产量为7073万吨,其中,原油产量为587l万吨,同比增长6.2%;凝

析油产量1202万吨,同比增长0.5%。天然气产量为3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 2008年,哈萨克斯坦对矿山开采和勘探投资额为67.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6.2%,同比减少15.1%;对石油天然气投资额为53.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1%,同比减少18.5%。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排在独联体国家第二位,其陆基储量可连续开采50年,天然气可连续开采75年。里海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加快开发里海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可靠基础。 2.煤 哈萨克斯坦全国煤资源地质储量1767亿吨,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位,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明和开采的煤田有100个,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兹和舒巴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 目前,哈萨克斯坦有53个煤产区,其中15个集中在卡拉干达煤田。34个公司从事采煤作业(其中1家为合资公司、5家为外国公司、28家为本国公司)。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措施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措施 王田涛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E-mail:wangtian1986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d11365421.html, 摘要: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天然草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面对草地承载能力下降与牲畜头数迅速膨胀的矛盾,还有各种矛盾,如何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在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方向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开始追求"绿色"食品,草原畜牧业独具的"绿色"性和原始性,在人们需求中更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家畜存栏量的越来越大,草原面积越来越小,植被也越来越差。现在,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风吹荒野沙满天飞"。 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实现我国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措施 1引言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天然草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面对草地承载能力下降与牲畜头数迅速膨胀的矛盾,还有各种矛盾,如何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在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方向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开始追求"绿色"食品,草原畜牧业独具的"绿色"性和原始性,在人们需求中更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家畜存栏量的越来越大,草原面积越来越小,植被也越来越差。现在,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风吹荒野沙满天飞"。 面对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众多问题,显然要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和个人都要面对和解决好所面临的问题。 2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草原面积40000万公顷(40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利用的草原面积31333万公顷(313.3万平方公里)。2002年牲畜存栏数量为:羊31655.2万只,其中山羊17275.9万只,绵羊14379.3万只;牛13084.8万头,马808.8万匹,驴849.9万头,骡419.4万头。 [1] 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状况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兴衰,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生态退化(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草原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控制,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1草原利用现状

哈萨克斯坦石油生产与出口报告

哈萨克斯坦石油生产与出口报告 背景: 哈萨克斯坦有里海地区的最大的恢复性原油储备,它有这个区域当前每天被生产的大致2百万桶油的差不多三分之二(包括地方石油生产者阿塞拜疆和土库曼)。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并且保证了最近6年平均的真实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9%之上。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工业生长大致占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30%和它一半的出口收支。结果,哈萨克斯坦政府和象IMF这样的的财政机关关注荷兰疾病,发生的经济现象,当外币大汇集变形交换率并且终于妨害在无能源区段的成长。然而,在最新的报告里,IMF援引“在可能帮助避免与石油相关的成长问题的印象深刻的非产油的区段”成长。为减少对价格伏动的哈萨克斯坦的能量和商品出口的暴露,政府创造了哈萨克斯坦全国油资金。在2006年8月,由于高油价在油资金的国际性组织储备和财产在最后一年加倍到了240亿美元。 在今后几年,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NBK)将必须支持更紧的金钱和财政政策,因为银行在过去三年错过了它通货膨胀的目标。但是,NBK在2005年3月和在2006年7月期间通过增加利率缓和了涨价压力。 哈萨克斯坦的总统Nursultan Nazarbaev,当他在1977年担当了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的秘书以来介入了国家的政治。在1990年4月,Nazarbaev成为了刚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暂时的总统和以后在1991年12月举行的国家的第一次全国大选被选举到这个岗位,。2005年12月,Nazarbaev被重选了,并且他的期限在2013年到期,除非他选择予先任命后继者。 在2003年6月,当头等大臣Imanghaliy Tasmaghambetov从他的位置辞了职后哈萨克的行政部门改造了。一位新的总理,Daniyal Akmetov,与一个新的内阁一起被任命了,包括从早先管理的许多遗物。议会选举在2004年举行了,在期间总统的女儿Dariga带领的Nazarbaev党,被赢取表决的11%。反对党宣称当局做了竞选欺骗,并且在竞选结束之后的一个月,议会的报告人辞了职,因为他被指责“操作竞选”。 油: 哈萨克斯坦坐落在里海附近的东北部分并且拥有已知的大多数的最大的海油田。哈萨克斯坦的联合的在陆上和近海证实的碳氢化合物储备估计在9至40十亿之间桶(可比较与低价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高端的)。美国地质勘测(USGS)报告为北部国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前景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 前景 吴茜 2011-12-30 12:28:11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1期 【内容提要】苏联解体后,在中亚五国,新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人党、塔吉克斯坦共产党等坚持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在中亚恢复社会主义制度;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土库曼斯坦民主党、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等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更倾向于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民主、自由价值观,以建立人道的民主和法制国家为宗旨。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亚威权主义政治传统、民族矛盾与地方主义、“颜色革命”、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美俄等国际力量在中亚地区的角逐等因素的影响,中亚五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关键词】中亚五国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运动 【作者介绍】吴茜(1975-),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博士(福建厦门 361005)。 苏联解体后,中亚[1]五个新独立国家的社会主义力量构成及其活动环境发生了巨变,社会主义运动举步维艰。在新自由主义及其政党主导中亚各国政治发展的背景下,原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共产党的一部分忠实信仰者不畏压制,相继重建共产党组织;另一部分成员则组建了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致力于在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建立人道的民主和法制国家。经过18年的发展,中亚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政治力量。但由于党员人数减少、“强人政治”、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美俄等国际力

量在中亚地区的角逐等因素的影响,中亚五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中亚五国独立后社会主义政党状况 苏联的解体突然切断了中亚国家与联盟的经济联系,对卢布的依赖给中亚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中亚国家被迫进行痛苦的经济社会转轨。在这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急剧转轨过程中,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社会生产大滑坡,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工人和农民等社会底层居民日益陷入贫困状态。从而导致民众开始怀念苏联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转而支持社会主义政党的主张。在哈萨克斯坦,“8·19”事件后,原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共和国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宣布退党并建议哈共解散,原哈共迅速瓦解。1991年12月7日,哈萨克斯坦共产党重新组建,谢里克鲍尔辛·阿勃季利金(СерикболсынАбдильдин)当选哈共第一书记,党员人数约86000人(2009年),其中大部分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退休人员。[2]由于哈共宣称自己是1903年成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真正的合法继承者,致力于在哈萨克斯坦复兴社会主义和恢复苏联,从而受到执政当局的排挤。1996年,哈共的活动曾被检察院的一纸决议所中止。2002年执政当局试图借实行《政党法》的机会不发给哈共新证件,2003年又对该党实施“分裂手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之下,哈共顶住压力,惨淡经营,提出一定要在业已掀起的反对共产党运动的条件下继续生存下去,将以合法的方式为政治权力而斗争。[3] 哈萨克斯坦社会党成立于1991年9月7日,同年10月在哈萨克斯坦司法部获准登记,有3万名党员和1586个基层组织。[4]由于哈社会党违背了执政当局让其成立哈萨克斯坦人民统一党的意愿甚至警告,执意成立哈社会党,使得该党

哈萨克斯坦石油产业概述

哈萨克斯坦石油产业概述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腹地,北接俄罗斯,东邻中国,西邻里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接壤,国土面积272.5万平方公里,人口1619.68万(2010年1月)。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被誉为“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哈萨克斯坦为世界第11大油气资源国,在前苏联国家占居第二位,是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油气产业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60-70%,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30%。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油价的大幅飙升带动国际能源巨头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哈原油产量也逐年稳步增长,并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本文对哈石油产业基本情况做一个粗略的介绍。 一、哈石油资源储量和石油生产 1、石油资源储量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09年上半年,共已探明223个油气田,其中81个正在开发。石油探明储量为48-5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3%。 据英国BP油气公司2009年6月公布的调查资料,截至2009年1月1日,哈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2%。据哈方专家评估,2025年之前,哈萨克斯坦原油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例将提升到5.5%,哈萨克斯坦总的潜在原油量为120—170亿吨,其中60%以上集中在哈属里海水域。 2、石油生产 哈为前苏联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早在前苏联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就得到发展。1911年在阿特劳州马特加地区打出第一口油井,到上世纪50年代石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1965年的218万吨增加到1975年的2390万吨,1988年达2550万吨,石油产量占前苏联产量的4.1%。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石油产量迅速增长,由1991年的2653.1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7640万吨,增长了1.88倍。

哈萨克斯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信息 (蒙古、俄罗斯、中亚五国) 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是中国的邻国或近邻。上述七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220.8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量的2.84%;人口21428.3万,占世界总人口的2.97%;人均GDP10323美元。 该区域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和原料输出。依靠矿产开采等大型项目的开发,蒙古和中亚五国的经济保持普遍增长势头,2014年增长率在4.3-10.3%之间,但俄罗斯受国际油价下跌和外部制裁影响,经济增长率仅为0.6%。我国与该区域国家产业互补性强,主要进口油气、矿产资源,并出口机电、交通设备及轻工产品。近年来,双边贸易量、我对东道国投资额及投资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合作深度广度不断加大。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蒙古和土库曼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上述国家设立投资企业已达2655家。 该区域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相对较低,银行业资产占GDP 比重较小,均不到100%,不过总体而言,其银行业稳定性和盈利性较好,但俄罗斯在较为不利的外部环境下资本流出情

况比较严重。在银行业与监管合作方面,共有6家中资银行在该区域的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设有9家一级机构(6家子行、3家代表处);七国中,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在华亦设有12家一级机构(除1家分行外,其它均为代表处)。中国银监会已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央行签署了MOU,并与俄央行签署了跨境危机管理合作协议。此外,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分别签署了本外币互换协议。 蒙古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西、南与中国交界,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国土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人口约290万,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文字为斯拉夫蒙文、回鹘式蒙古文。全国以喀尔喀蒙古人为主,佛教(喇嘛教)为国家第一大宗教。首都乌兰巴托,是全世界年均气温最低的首都,仅为-2℃。 一、经济概况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80多种,矿点8000多个,主要有铜、煤、铁、金、铅、锡、锌等,另外锰、银、铬、钨、钼、铝、磷矿、萤石、石棉、石墨、石

哈萨克斯坦资源

哈萨克斯坦资源国家。 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矿藏,在独联体国 家甚至在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哈萨克斯坦具有发展对外合作的有利条 件。 1、矿物资源:哈萨克斯坦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都很大,哈萨克斯 坦煤的探明储量为1400亿吨,大部分煤矿都集中在卡拉干达、库斯塔奈、 阿克莫拉、巴甫洛达尔和东哈萨克斯坦州。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 储量分别为45亿吨和5.9亿立方米。 2、金属矿藏: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矿藏丰富,而且品种比较齐全,铁 矿石的探明储量有80亿吨。铬铁矿石的储量2亿吨。锰矿主要分布在乌卢套、萨雷阿尔克、卡拉套和满格斯套等地,铜矿主要分布杰兹卡兹甘州。铅矿已 探明储量约1000万吨;锌矿已探明储量1400万吨。 3、非金属矿藏:哈萨克斯坦非金属矿藏主要有钾盐、硫酸钡、磷钙土 和萤石等,哈萨克斯坦境内有20多个湖泊盛产食盐,并有两个岩盐矿。 4、化学工业:哈萨克斯坦充分利用资源和开辟原料资源的工业部门。 该国拥有铬、硼、记硝、天然硫酸盐、矿物颜料、硝酸镁盐、亚铬硫盐、镁盐、磷灰石、硫铁矿、油页岩等矿铁原料。 5、电力工业:哈萨克斯坦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一直以发展火电为主。 6、机械工业:哈萨克斯坦的机械工业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 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集中在阿拉木图、卡拉干达、巴甫洛达尔等地。 7、建材工业:哈萨克斯坦拥有诸多如石灰石、泥灰石、耐火石、陶土、石英砂等丰富的建材原料。 8、轻纺工业:哈萨克斯坦的轻纺工业有丰富的农业原料资源。其中制 革业、毛皮业、裘皮业和洗毛业,在独联体占有重要的地位。 9、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消费品工业之一,有20多个 行业。肉类工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食品工业的主要部门,就产量而言,居独 联体各国第三位。 10、农牧业: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主要的商品粮、畜生产基地之一。该 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农牧业生产的条件。

新地缘政治下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中大部分的国内外政策都具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元素,但建设自由市场关系以及建立真正的民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独立不久的国家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多变,它们应该积极加强政治概念,运用最合理的方式实行国内必要的改革,如此才能保障安乐、捍卫人权以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丰硕的成果进入国际社会的公共事务中[1]。 哈萨克斯坦建国不久,但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它的外交方针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那么,哈萨克斯坦在外交政策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又是什么?本文以宏观的视角,从地缘政治上分析考虑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在关注每一个功能的运用中,通过新地缘政治方法解答以上问题。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国际社会;合作关系 作者简介:Kenzhegaliyeva Gaukhar(高哈尔);性别:女;生日:1990年7月;国籍:哈萨克斯坦;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2 一、哈萨克斯坦在新地缘政治条件下的特性 如果考虑哈萨克斯坦的地理和经济特性,就先应该注意到它在欧亚大陆中的战略地位和它的丰富资源。从地理特性和经济基础设施来看,哈萨克斯坦在自由市场生产体系中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重机器制造业、热力工业、矿物化肥生产、交通运输业等,因此,在建设它的外交政策中地理和经济功能所起的作用很重要[1]。 哈萨克斯坦的意识形态形成于经济严重衰退和政治混乱的时期。苏联解体以后,新建立的国家需要重新确定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 政策方面,总统治理被选为共和国的政治模式,这一选择注定要改革旧的管理制度,这需要极大的努力和重大的结构性转变[2]。此外,起初哈萨克斯坦面临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如前所示,在这些情况下,对于拒绝从苏联继承核武器在现在看来是正确的决定,哈萨克斯坦为世界大国提供了安全保障。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建立外交的政策有两条主线:一方面,位于两个核大国之间,哈萨克斯坦几乎完全依赖以前的宗主国才能够保护共和国;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需要创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国外投资[3]。这些任务成为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概念的基础。 二、哈萨克斯坦对外政策的方针倾向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国家,处于俄罗斯和中国、欧洲、美国和穆斯林世界的地缘政治利益十字路口。它的外交政策战略要求保障本国安全和经济发展,同时保持当前权力平衡[4]。 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概念的逐渐形成。第一阶段(1992-1993年)是进行合作,主要是根据国际法律依据形成。当时哈国的外交决定了它在国际社会的进入。在第二阶段(1994-1995年),主要任务是促进本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利益。因此,哈萨克斯坦在亚洲大陆上建立安全结构,这包括在独联体的举措。第三阶段(1996-1999年)的特点是外交政策概念的完成和哈萨克斯坦外交基础结构的形成[5]。 现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外政策中形成了六个主要的方向: 第一,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和战略盟国。过去表明,俄国的内政力量格局基本上决定其他独联体国家的政治路线。尤其是,弗拉基米尔? 普京的上台在俄罗斯与中亚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中带来了重大的变化[6]。 现代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不仅是历史、广阔的边境线、人民的心态等方面的关系,还有各种各样的经济、金融、军事、文化和科学的链接以及双方的问题,例如拜科努尔的使用、军事站点、里海地区的问题、区域安全、铺设输油管道和其他交通设施到南部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是中亚地区第一大油气资源国,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油气工业是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过去的10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GDP)由221亿美元增长到1077亿美元,油气行业在GDP中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油气出口占外汇收入比例由32%提高到64%。 1、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概况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储量平衡表中共有214个油田,112个气田和57个凝析气田,这些油气田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中、西部。截至2009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2%;探明天然气储量1.9万亿方,占世界总储量的1.1%。 据哈萨克斯坦专家评估,2025年之前哈萨克斯坦原油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例将提高至5.5%,哈萨克斯坦总的远景资源量为120亿~170亿吨,其中60%以上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属里海水域。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工业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初具规模。1899年在阿特劳州的卡拉孔谷尔油田获得首批自喷油流,从而拉开了油气勘探的帷幕。20世纪50年代原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投产,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218万吨增加到2390万吨,1988年达到

2550万吨。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随着哈萨克斯坦对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油气产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原油产量由3013万吨增加到7640万吨。 与油气生产规模相比,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原油消费量不大,约有80%以上的原油用于出口,2009年出口原油及凝析油共6726万吨。 过去,哈萨克斯坦油气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为降低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哈萨克斯坦不断加强石油出口管道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哈萨克斯坦现有以下主要出口管线: 北线经阿特劳一萨马拉管道至新罗西斯克港出口到欧洲市场,占总出口量的26.O%; 西线经里海国际石油财团管道系统(CPC)出口,占总出口量的51.4%; 南线经由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占总出口量的6.7%; 东线经中哈原油管道出口到中国,占总出口量的11.5%。 此外,经阿克套港,在巴库和马哈奇卡拉中转至黑海新罗西斯克港出口到欧洲,或在涅卡港与伊朗原油进行串换,2009年该方向出口原油约800万吨。穿越里海的叶斯克涅一库雷克一巴库管道(739千米)在2010年动工(输送田吉兹、卡萨甘的原油到巴库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汉管道,BTC)。同时,哈萨克斯坦还计划修建2005年完成可研的哈萨克斯坦一土库曼斯坦一伊朗石油管道。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稳定的政治环境,相对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国石油公司。目前在哈萨克斯坦有30多个国家的60多个石油公司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随着里海水域油气资源的逐步落实,国际合作、投资热度还将不断升温。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一、哈萨克斯坦国内各种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哈萨克斯坦的固体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90多种矿藏、1200多种矿物原料,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产地超过500处。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很高,如钨超过50%、铀占25%、铬占23%、铅占19%、锌占13%、铜和铁占10%,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 二、哈萨克斯坦部分固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情况 1.石油和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为48亿—59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境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共计241个,其中,74个项目(占31%)为开采项目,106个项目(占44%)为勘探项目,勘探并开采项目59个(占24%),非开采项目2个(占l%)。行业内有142个公司进行作业,其中20个为合资公司、48个为外国公司、74个为本国公司。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资料,2008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凝淅油总产量为7073万吨,其中,原油产量为587l万吨,同比增长6.2%;凝析油产量1202万吨,同比增长0.5%。天然气产量为3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 2008年,哈萨克斯坦对矿山开采和勘探投资额为67.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6.2%,同比减少15.1%;对石油天然气投资额为53.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1%,同比减少18.5%。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排在独联体国家第二位,其陆基储量可连续开采50年,天然气可连续开采75年。里海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加快开发里海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可靠基础。 2.煤 哈萨克斯坦全国煤资源地质储量1767亿吨,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位,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明和开采的煤田有100个,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兹和舒巴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 一、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是中亚五国的传统主导产业。这一特征一方面与其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有关,另一方面,在前苏联时期的地区分工中,中亚国家主要以农业、矿产和石油资源开采加工业为主,形成了较为简单的产业结构。从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1.光热资源丰富。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一样,位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冬夏分明,冷热悬殊。夏季白天气温一般都在27度以上,日温差大。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为2000—3000小时,光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尤其有利于优质粮棉、果品、花卉等的生长。在灌溉条件下农作物基本保收。 2.土地资源丰富。中亚五国面积合计40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1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总量的1/4,草地面积2.5亿公顷,相当于我国的62.54%。人口密度14.7人/平方公里,仅为我国的1/10。中亚五国有不少可耕地未被利用,如土地较多的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农业用地在1500—1800万公顷,不到其耕地面积的80%。 3.水资源较为短缺。中亚五国的年降水量在160—700毫米,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降水较多,五国的降水多集中在冬春两季,而且多在山区。中亚五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8000立方米,虽高于我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但从整体上看属于缺水国家,对种植业形成一定的制约。中亚地区地表水分布极不平衡,地处锡尔河、阿姆河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拥有地表水资源分别占43.4%和25.1%,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处于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农牧业在其国民收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灌溉用水量较大,而这三国的地表水资源的总和才接近1/3。中亚五国水资源在各国间的协调问题是关系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4.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五国人口合计近6000万,农村人口约占40%,农业人口约占1/4。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5公顷耕地和39公顷草场,土地富余的哈萨克斯坦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18公顷耕地和149公顷草场。 5.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虽然中亚各国重视农业的程度在逐渐提高,但受经济转型即农业私有化改革和各国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和矿产资源开采等重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造成了农业投入体制的不完善和农业信贷体制的不健全,中亚五国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严重不足。1999-2001年,中亚各国农业得到农业外部支持的资金总额相当于各国2003年的GDP比例分别

(完整word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关系分析(最新)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关系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国贸10硕 学号 L100904S02 姓名玛尔江(哈萨克斯坦)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关系分析 1中哈贸易关系简述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都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转型经济国家,双边贸易投资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和产品的互补性等,而且双方在跨国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良好政府合作也为双边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不断发展和跨国区域分工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1992-2004年间,中哈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 3.680亿美元增加到44.9809亿美元,增加了约12.22倍,详细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1、1992-1993年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统计(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d11365421.html,/aarticle/zxhz/sbmy/200403);2、1994-2004年数据来自2005-1995中国统计年鉴。 如果没有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分工合作关系,以及稳定有效的跨国公共产品供给,要达到表1-1所表示的进出口贸易水平是极为困难的。在国际社会中,随着国家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之间的交住程度与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彼此之间相互交住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的需求增大,跨国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直接影响到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跨过公共产品已经成为跨国经贸合作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以亚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为背景,主要从中哈贸易现状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经贸合作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风险,为中哈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展望美好前景。 2中哈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对一个国家来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商品竞争力状况。从近几年中哈贸易发展进程看,双方贸易在快速增长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快速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进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哈萨克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分为低附加值和高附加值商品,前者如服装、鞋类、布料、食品、棉纱等,后者如机械设备、化工产品、贵重及稀土金属、光学器材等。近年来,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哈萨克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如下明显变化:低附加值商品份额下降,高低附加值商品快速上升。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进口中国商品结构变化如表2-1和表2-2所示: 表2-1 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由中国进口的低附加值商品所占份额表(%)

“中石油”投资哈萨克斯坦:模式、效益与风险

“中石油”投资哈萨克斯坦:模式、效益与风 险 郜志雄、王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的哈萨克斯坦项目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4个突破:首次通过收购公司股权进入海外油气市场,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跨境石油运输管道,第一次收购外国上市石油公司,第一次实现了天然气的跨境管道运输;建成了中国第二个集生产、炼油、运输和销售于一体的海外石油生产基地。该项目增进了中哈经贸关系,实现了共赢,推动了中国石油项目在中亚地区的发展,是继“中石油”苏丹项目之后,又一例企业实现资本、商品及服务、品牌3个层次“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因此,在中国石油产量下滑、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今天,研究“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模式及其效应,对石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资源和石油外资政策 (一)石油资源概况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石油资源丰富。2009年,探明石油储量为5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3%;天然气储量1.82万亿立方米[1]。目前,哈萨克斯坦有191个油田和49个凝析油田,其中80多个正在开[2],主要分布在阿特劳州、曼格斯套州、克孜勒奥尔达州、西哈萨克斯坦州、阿克纠宾斯克州和卡拉干达州等地。2003—2008年,这6个州的石油年平均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8.69%、26.87%、 17.15%、 15.63%、 11.64%和仁03%[3]。目前,正在运作的油田有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乌津、热特巴伊、让纳若尔、库姆科尔和北布扎奇等;卡沙甘、卡拉姆卡斯等油田近一两年有望投产。此外,

阿拜(Abai)、达尔汗(Darkhan)、“Istatai”和“Zhambyl”等油田也处于协商开发阶段。 (二)石油外资政策 自1991年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先后颁布了《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先经济领域清单》、《与投资者签订合同时的优惠政策》、《外资法》和《国家支持直接投资法》等法律法规。其开发油田的外资政策经历了由松到紧的变化。最初,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利用与外国公司签署保密的产量分成协议[4]的方式吸引外国石油公司的投资([5];2004年后,通过修订《地矿和地下资源利用法》(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海上石油项目产量分成协议法》及新通过的《关于保障经济领域国家利益问题的民法补充和修正案》,加强国家对战略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赋予国家在油气资产转让中的优先购买权和单方修改合同的权力。 表1 哈萨克斯坦部分油田的勘探开发合同类型及储量 资料来源:1997—2004年数据来源同表1,其余数据来自2006年哈萨克斯坦油气工业综述(hup: //www.kaza-khstantb.eom/html/200706/24/20070624111407。htm)。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2012-05-04 前言:哈萨克斯坦农工综合体的改革已经完成,当前所面临的是在已建立的法律基础和积累的改革经验上实施大型项目。此外,随着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诸如发展粮食出口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拖拉机停车库、改变补贴政策支持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发展供肉食的畜牧业、建立饲料基地等,这些都是农业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如何解决以及正在实施的解决方案,哈农业部长阿塞尔让?玛梅特别科夫接受《哈萨克真理报》采访,相关情况摘要如下。 一、关于粮食播种与出口 (一)关于粮食播种情况 当前各地区的春播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去年由于大丰收,有很多营养物质从土壤中流失,因此,今年哈萨克政府提供补贴,为土地施加矿物化肥。此外,哈政府还为农民购买除莠剂提供补贴。但是鉴于目前该项补贴只能针对哈本国厂家,导致在很多情况下,补贴额被厂家吸收,为此哈政府正在考虑修改相关法律,对哈国产和进口的除莠剂都提供补贴,从而保证市场竞争,价格合理,让农民真正受惠。 根据各州农业局的初步统计数据,2012年农民播种农业作物的耕地面积为2120万公顷,与2011年持平。其中,春播耕地面积为1850万公顷,比2011年减少20万公顷(或0.9%)。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630万公顷,其中小麦为1350万公顷,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5.5万公顷(或0.3%)和减少了30万公顷(或2.1%)。 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65.7万公顷,棉花为14.6万公顷,甜菜为1.8万公顷,果蔬和土豆为37.8万公顷,饲料作物为274.6万公顷。 (二)关于粮食出口 2012年3月,哈出口小麦95万吨、面粉22万吨,维持了粮食出口量在130-135万吨的区间。尽管如此,哈萨克国内仍有大量粮食有待出口,今年秋收后可能因为粮仓不够的原因导致无处存粮。这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需要多样化发展粮食生产。 哈萨克斯坦对农业实施了市场化改革,如今每个农场主都是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但目前对很多农场主而言,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可以考虑将种小麦的土地转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1365421.html, 2012年6月 197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康增奎 阿丽娅 摘 要:自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建交以来,由于资源互补性,使得哈中两国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在独联体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本文对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边贸易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双边贸易发挥出最大潜力,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哈萨克斯坦 中国 贸易关系 对策发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197-03 1 哈中双边贸易关系现状分析 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正式建交,双边贸易往来几乎从零起步,建交当年贸易总额仅3.68亿美元。由于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两国贸易往来迅速发展。据哈萨克斯坦统计署数据,2011年哈萨克斯坦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13.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51.1%,在哈外贸总额中的占比为16.9%。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0.9%,在哈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8.5%。按贸易额排名,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 1.1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的互补优势 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在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哈萨克斯坦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煤炭、铁矿、铜矿等探明储量非常大,石油产量逐年增加。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国内资源远不能满足消费要求,从这一层面上讲,哈萨克斯坦的矿产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 哈萨克斯坦的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导致对粮食、生活用品、家电、机械电子等产品的需求特别大。而中国在食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以及机械制造等产业上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正好与哈萨克斯坦在工业产业结构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经济互补性。中国竞争优势很强的有,塑料橡胶制品、木材与木制品、纸板与纸制品、鞋帽、石料、陶瓷、玻璃、机器、电器、音像设备、车、运输设备、光学仪器、烟草制品、食品、饮料等等。哈萨克斯坦竞争优势很强的有,皮、毛制品,矿产品。 1.2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1.2.1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主要有以下特点(见表1): (1)资源能源类产品为出口主要商品,石油原油出口量为1103.6万吨,比2010年上升13.4%,由于油价持续上涨,石油原油出口额为86.02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0.1%,占到对华出口的一半以上。 (2)金属及矿产品出口量价同比增长,硫磺出口增幅迅猛。铁矿石及其精矿出口量最大,为853.4万吨,同比上升47.75%,出口额达12.34亿美元,上升81.5%;此外包括铜矿砂及其精矿、铁合金、未锻 轧锌、天然铀及其它放射性元素在内的几种商品的出口量都有所上升,精炼铜及其铜合金出口量下降4.6%,但出口额上升22%,达13.54亿美元。 1.2.2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的进口贸易额为50.2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6.8%,在哈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3.2%,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进口贸易伙伴国中排名第二。哈萨克斯坦进口主要有以下特 点(见表2): 表1 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 (按金额排名前十位) 排序海关税号 商品名称 金额 (亿美元)占比(%)12709石油原油86.0252.827403精炼铜及其铜合金13.548.332844天然铀及其化合物12.887.94 2601 铁矿石及其精矿12.34 7.6 52701石油及从沥青中提取的油 类,但原油除外 10.37 6.4 67202铁合金7.74 4.772603铜矿砂及其精矿 6.20 3.887901未锻轧锌 3.76 2.397408铜丝 1.99 1.210 2503 硫磺 1.79 1.1合 计 156.62 96.14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统计署 (1)电子类及机械类商品进口持续扩大。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进口金额达3.96亿美元,比2010年上升138%,成为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电话等通讯设备及数据交换设备进口金额达3.56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93.2%。推土机、平地机、铲运机等机械进口金额为1.5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38.9%。 (2)进口商品类别有所增加,大宗物品较少。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所有类别产品的单项进口额均未超过4亿美元,进口商品前十名总量仅占总额的32.77%。钢管进口量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9.3万吨降到7.44万吨,进口金额为1.44亿美元,同比下跌21.8%。碳电极、碳刷、石墨或精碳制品进口量小幅下降,但进口金额为1.11亿美元,同比上升14.4%。焦炭和非合金平板轧材进口上升,进口额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