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汉语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及类型

小谈汉语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及类型
小谈汉语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及类型

小谈汉语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及类型作者简介:仓怀珍:1988,女,汉,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崔龙昌:1988,男,汉,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汉语兼类词的探讨存在很多争议,有的承认兼类词的存在,有的不承认,承认兼类存在的也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本文主要就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和类型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此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现代汉语兼类词标准类型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12-0000-01

黄伯荣、廖旭东指出:“汉语里大部分的词都归属某一词类,只有少数词可以归属两类或两类以上,其条件就是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特征而词汇意义密切相关”。我们从关于兼类词的诸多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兼类词判定的几点标准。

一、兼类词的判定标准

1.读音完全相同(包括声、韵、调)。这是兼类词的基本前提,即兼类词是就一个词而言的,这一个词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不同部位做不同的成分,但是他们在出现时必须是同音的,例如,“竹篮打水一场空”和”他空着双手回来了”中的“空”,读音相同,具备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 兼类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多年来许多人都曾论述过,但是至今也没得到很好解决。现在,我们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此和大家一同探讨。 我们认为,如果一个词至少有两个义项分别具有不同词类的系列特征,那么这个词就兼属这些词类。 一、“一个词”的说明 (一)明确研究的对象:“词” 1.这个词是语言中的词 语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的对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词类。但是,语言和言语是不可分割的,语言必须存在于言语中,而且语言的变化归根结底是言语的变化引起的,比如“活用”和“兼类”。一般来讲,任何人都可能对某一个词进行活用,任何一个词也可能被某个人活用。如果这种言语中的活用,只是某个普通人极偶然的现象,这是不可能引起社会注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用法就有可能被一些人或某个言语社团所接受进而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使用,那么它就变为活用了。这种“活用”随着其在语言中使用频率的提高,又极有可能转变为语言中的“兼类”,因为它在“活用”中临时获得的意义和功能已经被固定下来。虽然,我们原则上研究词类要排除言语因素的干扰,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某种现象从言语中上升到语言中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间有个模糊状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量坚持我们的原则。 2.这个词应该是共时状态下的词 就语言本身来讲,它既有历时的一面,也有共时的一面,任何阶段的语言都无法割断与过去状态的联系,语言中的词汇也是这样,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就有古代的成分。然而,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词汇在语音、意义和用法等上面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多或少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分析词的兼类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从历时的观点看,某个词或者由于活用或者由于其他什么原因,有可能产生兼类,进而随着语言的发展,词类间经过一番消长,又有可能分化出或转向别的什么词类。当然,每个阶段都会经过一定的时间,短则几十年,长则上千年。然而,从共时的角度看,某个词可能处在活用阶段、兼类阶段或者已经转向其他词类的阶段。我们研究兼类问题时,主要是从共时的角度也就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考察。 3.这个词还应该是普通话中的词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 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 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 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 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 万字的语料。总共 2.5 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 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 6 459个,四音节词语 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 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词的结构类型

词的结构类型 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构词语素分两种:一种叫词根,指的是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一种叫词缀,指的是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词语素。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一)单纯词 单音节的单纯词如“天、江”;多音节的单纯词有以下几类。 1.联绵词 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也有非双声叠韵的。 (1)双声的: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参差仿佛忐忑伶俐崎岖 , 玲珑蜘蛛枇杷吩咐尴尬 (2)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彷徨窈窕烂漫从容 逍遥哆嗦翩跹叮咛 (3)其他的: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例如: 蝴蝶芙蓉蝙蝠鸳鸯 2.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例如: 猩猩姥姥悖悖潺潺皑皑瑟瑟 3.音译的外来词。例如: " 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尼龙歇斯底里 拟声词也是单纯词,例如“乒乓、哗啦、啪啪、滴滴答答”等。 (二)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 复合式合成词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又有五种类型: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例如: A.途径体制价值关闭 收获改革治理汇集 美好寒冷健美善良 ] B.骨肉尺寸领袖眉目 买卖始终来往开关 反正方圆横竖利害 C.国家质量窗户人物 忘记动静干净好歹

A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B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结合后产生新的意义,如“骨肉”是至亲的意思,“眉目”是头绪、条理的意思。C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如“忘记”只有“忘”的意思,“动静”只有“动”的意思。C组合成词又称“偏义词”。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 A.人流气功冰箱热心小说 B.密植游击腾飞倾销筛选 火红葱绿蜡黄雪亮笔直 ' A组为定中关系,B级为状中关系。 (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 A.提高说服推翻立正阐明合成 压缩摧毁推广延长改进扩大 B.车辆书本马匹枪支人口羊群 纸张花束花朵船只房间稿件 A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B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例如: 司机管家司令站岗美容投资 注意动员挂钩达标有限失业 |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例如: 地震日食霜降海啸气喘 月亮民主年轻肉麻心酸 耳鸣口吃胆怯自动自学 2.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例如: 姐姐哥哥爹爹仅仅刚刚 3.附加式 。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1)前加式(前缀+词根)。例如: 老~老虎老乡 小~小王小李 第~第五第十 阿~阿姨阿毛 (2)后加式(词根+后缀)。例如: ~子刀子瓶子扳子滚子胖子瘦子 ~头石头木头念头来头苦头甜头 ~儿鸟儿花儿盖儿歌儿尖儿亮儿 %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方言词 附表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方言词附表 A阿俺熬熬心拗 B笆笆篱粑拔拔份拔火罐儿把把家把牢把稳坝白不呲咧白粉白果儿白话白毛风白煤白饶白相白嘴儿百叶摆摆划摆龙门阵摆平摆谱儿摆治摆子败兴韛扳本板板六十四板实板障半彪子半晌半宿坢拌蒜湴帮衬帮贴浜膀臂棒冰傍边儿傍黑儿傍角儿傍亮儿傍明傍晌塝包打听包袱底儿包谷包米包心菜煲煲电话粥饱雨宝贝疙瘩保不齐保险灯抱身儿趵爆料爆棚杯葛背背篼背饥荒背篓背子椑柿北瓜备不住背旮旯儿背时背兴背字儿倍儿悖晦被头褙子本家儿畚斗畚畚箕坌绷绷场面绷弓子绷簧甭甏镚子儿鼻牛儿比煏壁虱 臂膊边式编派扁食扁桃变蛋便所辫飙车俵鳔鳖边别别价蹩蹩脚别别嘴 宾服冰棒冰碴儿冰冻冰糕柄病秧子钵头饽饽菠薐菜伯公伯婆驳泊泊车 脖领儿不不大离儿不得劲不尴不尬不赖不起眼儿不善不胜不识闲儿不中步 埠头篰 C 拆(ca) 拆烂污擦黑儿猜谜儿才刚踩咕菜馆菜码儿蚕宝宝蚕山孱头 藏奸藏闷儿糙粮槽槽糕草甸子草鸡曾臿插关儿叉茬茬口碴岔岔换拆白党 拆兑柴柴鸡长活长年长生果场唱碟唱喏抄手吵吵潮炒炒更车车份儿扯白 扯淡扯臊撤辰光陈酒趁趁钱趁手撑死承尘承当埕程子塍秤花吃白饭吃瘪 吃不了,兜着走吃豆腐吃劲吃力吃水吃心吃嘴眵目糊痴痴子尺头尺头儿翅子 冲冲凉涌重落冲盹儿抽斗抽冷子稠糊丑瞅瞅见臭出出顶出圈出栏出溜 出马出门出门子出盘出息出血出账厨司锄头锄头雨触霉头揣膗穿帮 穿连裆裤船老大篅窗棂窗屉子床子噇吹灯吹灯拔蜡春条春头椿戳粢瓷实 刺儿话刺儿头从打从先凑促狭汆蹿蹿火催巴儿脆快脆枣皴蹲寸寸劲儿 撮撮箕矬矬子莝草厝错非 D搭帮搭背搭茬儿搭话搭架子搭脚儿搭街坊搭界 搭客搭腔笪打打摆子打奔儿打比打喳喳打吵子打从打叠打更打紧打愣打零 打拼打头打问打牙祭打眼打佯儿打烊打油打皱打嘴大大白大班大虫大春 大大落落大发大概其大料大面儿大拇哥大拿大年夜大娘大约摸大庄稼汏 带手儿埭单车当街当紧当先当心当央当院挡横儿凼垱荡子档档位档子 刀螂刀鱼捯捯饬捯根儿捯气儿捣鼓倒牙倒运倒灶到了儿倒过儿倒仰倒转 道--不-- 道人嘚啵嘚嘚得得人儿得样儿得得亏扽布丕簦蹬腿澄的士抵事 底盘地板地瓜地脚地栗地盘地头嗲掂对颠儿癫子典当点心点子踮脚电饭煲甸子店家垫背垫补靛青簟刁吊膀子吊线儿调侃儿调头掉秤掉枪花跌份跌眼镜碟机碟片丁点儿顶顶岗顶杠顶真鼎定当定规(一定)定规(决定)定弦腚丢份冻瘃垌洞子洞子货兜翻兜嘴蔸篼子斗篷斗口齿豆腐饭豆腐皮豆腐衣豆花儿豆萁逗闷子嘟笃定肚皮端架子短路断路塅对茬儿对付对工撴驐蹾不(dun)多咱多早晚剟掇掇弄 E 屙讹赖恶垩堨饿饭奀耳报神耳沉耳朵底子耳风耳掴子耳挖勺儿耳音二把刀二百五二乎二奶二五眼 F发痴发憷发嗲发火发利市发苶发痧发烧友发市发噱乏垡垡子番瓜番薯翻车(翻脸)翻车(水车)翻工翻身烦心反水犯憷犯傻饭辙泛酸畈嬎方向枋子飞灵非利坟山封皮伏地浮浮礼儿浮头儿 G 旮旯儿嘎巴嘎巴儿嘎嘣脆嘎渣儿轧玍玍古玍子尕干干松杆子肝儿颤泔脚柑子赶场赶海赶汗赶街赶圩敢敢情敢是擀干干架干仗扛港纸杠头岗尖岗口儿甜戆戆头高低高挑儿篙头篙子糕饼搞定搞笑告送圪节圪蹴圪针疙疤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1.主谓结构:这种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如:星光灿烂、今天星期四、岁月如歌 2.述宾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比较复杂,大抵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如:上网、值得学习、爱干净 3.述补结构:在述语的后面,也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成分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这叫做补语。如:洗干净、高兴得很、走进来 4.偏正结构:这种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分为名词性偏正:如海派文化、花样年华、素质教育。动词性偏正:刻苦钻研、格外热心 3.用层次法分析下列句子 A: 这是对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 B: 自学是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C: 同学小王想和我一起打球 D: 我们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了一种尖端产品 4.句法的歧义现象:说说下列句子有几种意思 A:? 他说不好 B:? 上海人多 C:??我们两个人一组

答案: 1.C A:偏正/述宾??? B:述宾/陈述??? C:补充/补充???? D:联合/述宾2.D A:偏正/偏正??? B:偏正/偏正??? C:连动/连动???? D:述补/述宾3.A: 第一层:这/是对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主谓 ???? 第二层:是/对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述宾 ???? 第三层:对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偏正 ??? ?第四层:对/全国人民的??????????????介词结构??????? ???????????? 一种/尖端产品?????????????????偏正???? ???? 第五层:尖端/产品?????????????????????偏正 4. A: 他说,不好。 ????? 他,说不好。 ????? 他说:“不好”。 ??????他说:“不,好。” ?? B:?上海人,多。?主谓???? 上海/人?? 偏正 ??????上海,人多。主谓????? 人/多?????主谓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词的构成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这类语素活

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这么总结:自由语素都是词根,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属于词缀。 现代汉语中根据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类词语: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也是单纯词。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词和短语的结构类型

词和短语的结构类型 一、词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汉语合成词有如下三个特点:(1)意义的组合。例如“奶粉”不说成“牛奶粉”;“豆腐”不说成“黄豆腐”。(2)词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两个直接成分组成。(3)有很强的双音化倾向,经常把单音词凑成双音词。例如“老虎,老鼠”等等,这里的“老”纯粹是音节所必须的。下面着重分析合成词的三种构成方式: (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3、补充式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另有一些补充式如“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4、动宾式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三)附加式 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例如:老——老乡老师老总老虎老倭瓜阿——阿爸阿哥阿姨阿毛阿猫小——小张小伙子小两口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例如:子——孩子脑子帽子椅子日子儿——瓶儿事儿花儿鸟儿个儿头——石头苗头看头奔头甜头家——大家作家儒家科学家老人家性——感性弹性重要性积极性创造性化——美化深化强化淡化多样化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例如: 雄纠纠亮晶晶绿油油病歪歪慢腾腾美滋滋火辣辣喜洋洋气呼呼羞答答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

浑身发麻:不讲“日本汉语”就不能说话? [1108] (2009-02-09) 说起“日货”,通常是指日产的汽车、家电等。而当代汉语中也存在着“日货”,占到了当代中国汉语的70%以上(社会和文科学方面)。 属于外来语的日本汉语,对中国当代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用老祖宗造的字,组成日本独创的词,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里,说明一个事实:“汉语”已经成为汉文化圈共享的历史文明。 这些外来词汇只是现代化的骨架,并不是现代化的灵魂。有了现代化的骨架,却还没有足够的现代化的血肉,骨骼够大,但是营养不良,当代文化的窘境大概就在于此。解决窘境之路,不在于更换“骨架”,而在于锲而不舍地为当下的文化重建,补充现代人文的“营养”。 无处不在的日本汉语 我们看娱乐新闻,有一条说,小沈阳参加春晚之后,人气大涨;还有一条说,田亮拍了南非性感狂野写真。“人气”和“写真”这两个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司空见惯,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两个词是不折不扣的外来词,是源自日本汉语的两个词。 我们再看看下面来自日本汉语的几个词: 1.解读,分析解说某项政策、观点、理论。比如,解读政策,解读谜团,解读**** 2.新锐,在某一领域新出现的有影响力的人、产品,比如,新锐人物,新锐导演,新锐汽车…… 3.职场,工作的场所,比如,职场人生,职场技巧,职场人物……

4.新人类,新人,新出现的人物,比如,常常形容90后的孩子是新人类。 5.视点,评论人的立场和观点,比如,专家视点 6.亲子,父母的孩子,比如,亲子课堂 7.达人,艺术、手艺、学术方面的大师。 8.放送,播放。比如,影视金曲大放送,新歌大放送 9.完败,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输给对手。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败于上海申花队。 10.完胜,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取胜对手。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胜于上海申花队。 11.上位,成熟,上路的意思,比如,他已经上位了。 12.点滴,输液的意思。 13.量贩,大量销售商品。比如,量贩式KTV,量贩式超市。 还有一些常用词汇,都来源于日本汉语,比如: 健康、卫生、衬衣、宠儿、乘客、储蓄、反感、化妆品、接吻、紧张、批评、企业、气氛、人格、肉弹、升华、生产、体育、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统计、文化、文明、文学、时间、劳动、服务、白血病、鼻翼、剥离、大气污染、关节炎、抗体、麻醉药、牵引、弱视、色盲、糖尿病、听力、血压、…… 除了词汇之外,还有一些用法,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表达,比如 1.超……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常识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语法体系,学习起来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故人们往往疏而远之。甚至有人说,语法没什么实际用处,不懂语法照样能写好文章。诚然,写文章不必一味拘泥于语法的限制,但不等于写文章可以不懂基本的语法知识。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就不难发现有明显语法错误的病句比比皆是。因此,要想在作文时能准确而规范地使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不学一点基本的语法知识,是不能如愿以偿的。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汉字的特点,字词句的区别、联系及其使用规则,以及字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等等。囿于篇幅和笔者的水平,本讲只能着重而简略地讲一讲现代汉语中通用的词法和句法这两大问题。(上篇讲词法,下篇讲句法。) (一)词法 词法,即运用词语必须遵循的一般语法规则。所谓“一般语法规则”,即人们约定俗成并为人们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在《词语的运用》一讲中我们已经进过,词语是具有实在意义并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从学习词语开始,首先应该学一点词法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想择其要讲两个问题:词语的构词方式,词类和词的兼类。 〔1〕词语的构词方式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具体意义的字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居多)。联合式和偏正式是双音合成词的两种主要的构词方式。例如“考试”和“考场”这两个合成词,“考”和“试”的意思相近,合为一个词表示一个意思。这两个字是并列的联合关系,它们的意义没有主次之分。而“考场”则不同,“场”是场所、场地的意思,“考”说明做什么用的场所、场地。其中的“场”是主体,“考”是附加的,起限制、区别的作用。两个字的意思有主次之分。由此可知,如“考试”这类由两个意义并列,不分主次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联合式合成词。如“考场”这类由两个有主次之分,意义有从属关系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偏正式合成词。 联合式合成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A)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土地、城市、房屋、戏剧、海洋”等等。(B)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收发、开关、买卖、出纳(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反);方圆、左右、始终、尺寸(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对)”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两字意义相反的合成词的意义,代表事物的全面和整体。两字意义相对的合成词的意义,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抽象意义。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有的可以颠倒,意思不变。如“互相”也可写成“相互”。有的则不能颠倒,否则意思就不同了。如“生产”不能写成“产生”。而汉语中的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绝大多数是不能颠倒的。 偏正式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也有两种情况:(A)後一字词是主体,前一个字起修饰限制作用。如“火热、热爱、粉碎、微笑(修饰作用);铁矿、马路、汽车、布鞋(限制作用)”等等。(B)后一个字对前一个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表示动作的结果和趋向。如“说明、提高、扩大、改善、抓紧”等等。 以上所说是合成词的两种主要构词方式,此外还有其他几种构词方式:(A)前一个字表示动作,后一个字表示相关的事物,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或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例如“动员、带头、出席(表示动作行为);司令、领队、导游(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等等。(B)后一个字说明前一个字的情状。如“地震、心疼、性急”等等。(C)前一个字表示事物名称,后一个字表示事物的单位,这类合成词多半成为一种“类”名。例如“布匹、纸张、车辆、船只、诗篇”等等。 (2)词类和词的兼类——汉语里的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我们把用法相同的词归为一类,即为语法上的“词类”,也称“词性”。汉语里所有的词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即具有实在和明显意义的词。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正因为实词都有具体实在的意义,所以它们只要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其他辅助的词。如“社会主义、光明、祖国、前途”

汉语词语结构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汉语的语法单位由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四级构成。 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汉语合成词有如下三个特点:(1)意义的组合。例如“奶粉”不说成“牛奶粉”;“豆腐”不说成“黄豆腐”。(2)词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两个直接成分组成。(3)有很强的双音化倾向,经常把单音词凑成双音词。例如“老虎,老鼠”等等,这里的“老”纯粹是音节所必须的。 汉语的词又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和虚词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内容词,而后者是功能词。 (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3、补充式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另有一些补充式如“松树”“梅花”“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4、动宾式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三)附加式 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例如:老——老乡老师老总老虎老倭瓜阿——阿爸阿哥阿姨阿毛阿猫小——小张小伙子小两口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例如:子——孩子脑子帽子椅子日子儿——瓶儿事儿花儿鸟儿个儿头——石头苗头看头奔头甜头家——大家作家儒家科学家老人家性——感性弹性重要性积极性创造性化——美化深化强化淡化多样化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例如: 雄纠纠亮晶晶绿油油病歪歪慢腾腾美滋滋火辣辣喜洋洋气呼呼羞答答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摘要所谓兼类词是指同一个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系列经常性不同语法特征的词。在汉语词类中,兼类词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兼类词的分类,然后从“兼类词与词的活用”、“兼类词与多义词”、“兼类词与同音词”三个方面分析兼类词的特点,最后探究兼类词形成的原因。对兼类词的研究可以令我们对兼类词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关键词兼类词词的活用多义词同音词 一、前言 兼类词问题是汉语词类研究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则试图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尽可能全面地对兼类词进行分析,以求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兼类词。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的研究在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中就已经出现,《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先生提出了“字类通假”,即将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起来,若出现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不合乎其所定的规范,就将这种现象称为“字类通假”。此外,书中又提出了“兼类说”。在《马氏文通》之后黎锦熙先生提出了“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观点,他说:“国语的词类在词本身无从分别,必须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职务,才能认定一个词属于何种词类。”他从“句本位”出发,根据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来划分词类。 《国文法草创》的作者陈承泽先生注意到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他认为一个词用于他所说的“特定的文位”以外的时候,则是“活用”。他承认词有“变义”、“引申”和“兼类”,这些都不是“活用”。 王力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兼类词所应具备的条件,即凡属兼类的词必须具备两种以上的常见用法。 吕叔湘先生对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谈到:“建立一个词类,就不要让这一类里的词有全部或大部兼属另一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语言的结构类型 ?(一)从词法角度分类 1.孤立语 孤立语的特点是词几乎没有形态变化,词类缺乏形态标志,构词主要采用词根或词根加词根的形式。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词序和虚词的语法手段来表达。 汉藏语系的大多数语言属于孤立语。 ?2.屈折语 屈折语在构词方面有两个特点: ⑴用内部屈折手段构词。 ⑵屈折语也用附加语素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与粘着语的附加语素有别: 一是屈折语中的附加语素可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同一个语法意义也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 二是屈折语的词根与附加语素常结合得比较紧密。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属于屈折语,但英法语的词形变化已经大大简化。 日语例子 土耳其语例子: (二)从句法角度分类 三、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类型学主要就研究语言的普遍特征 ?(1)条件从句在所有语言中以前置于主句为正常语序(G r e e n b e r g)(与语言的时间顺序象似性有关) ?(2)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

?(3)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 第四章语言的发展与分化 ?一、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一)原因 ?1、社会原因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网络—网络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须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社会的分化、统一、接触直接影响语言。 ?2、语言系统各因素的相互影响也会引起语言的发展。 语言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连锁的反应。作为一个系统,语言要素的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局,这同社会系统中的因素的相互影响变化没有什么两样。 ?语音、词汇、语法相互影响的例子。 ?(1)音节结构简单,同音字增多,引起单音节词辨义方面的困难,出现了大量 的双音节词。 ?(2)语音中的轻声、儿化等,具有辨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对词汇和语法产生 影响。 ?(3)语法中虚词的长期运用,使其语音上发生变化 ?(二)特点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1、渐变性 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为什么语言发展变化会有渐变性特点呢?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我们前面说到,有些国家分裂了,一种语言也随着分裂为不同的语言,这里好象发生了巨变,其实这只是名分上的变化,没有影响到语言的实质,真正的变化还是在以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一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Google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7 000万字的语料。总共2.5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个,双音节词语40 351个,三音节词语6 459个,四音节词语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古汉语中词的兼类与活用的联系和区别

内容提要: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复杂,目前基本上大都看作“活用”。这既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又不利于教学。“兼类”和“活用”并存,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关键词:古代汉语词类转换兼类活用并存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复杂,而现在语法界对词的转换的处理方法不统一。例如:在“(诸葛)亮身率军攻祁山”句中,“军”充当宾语,是“军队”的意思,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属名词类;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句中,“军”带补语“细柳”,是“驻扎”的意思,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又属动词类,对此有人认为“‘军’兼属名词、动词两类”,应把它作“兼类”讲,不应作“活用词”讲;有人认为“‘军细柳’的‘军’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不属兼类”。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兼类”和“活用”两个概念的理解。前者认为一个词只要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就属“兼类”,不要有“活用”的说法;后者认为一个词只要改变了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的作用,就是“活用”,不需要有“兼类”的说法。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比较片面,都没有对“兼类”和“活用”作出科学的解释。我主张古汉语中词的“兼类”和“活用”应二者兼而有之。为什么要“兼类”和“活用”二者兼而有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词的“活用”,什么是词的“兼类”的问题。什么样是词的活用呢?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的语法属性去用词叫本用,反之,叫活用。张世禄教授给“活用”这样定义:“有些词往往在实际的语法结构中临时充当别的成分,和它们经常的用法不合的,这叫‘词的活用’。”(《古代汉语》)廖序东教授给“活用”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词偶尔改变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所起的作用,这就叫词的活用。”(《文言语法分析》)这两位教授对词的活用下的定义都强调“临时”或“偶尔”。这就说明词类的活用实际是词在语法结构中的临时运用,一离开结构,那种用法就不存在。词类的活用,属于语法学的范围,不能算是兼类。例如:名词,其语法特点是:可以自由用作主语、宾语;可以用作名词谓语,但不能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它的前面可加名词、数量词、形容词,但不能加副词。“人”这个词,被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是它的经常“职务”,因此它是名词;至于“人”在“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这句中的“人”,不是作主语,也不是用作宾语、定语,而是作“立”的状语,意思是“像人似的”。这是它的临时“职务”。这个作用和意义,离开了这个具体的句子,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只能说这个“人”是名词作状语,这是它临时取得了作状语的作用,是词的活用,而不能说“人”是兼类词。什么叫词的兼类呢?“如果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那就是词的兼类。”(《中学语文教师手册•古代汉语》243页)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词的兼类和活用不同,活用属临时用为某类,兼类属经常用为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兼类和活用有着很大的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化,约定俗成,就变成了兼类了。吕叔湘先生说:“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尔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类转变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46至47页)兼类的词由于在实际语法结构中多次“活用”,以至经常化而把它们的“变性”固定下来,这往往就是词义的引申转变,但是词义的引申转变和“词类活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词义的引申转变,是使语言中形成“同词异义”的现象,产生大量的“多义词”,这属于词汇学、词义学范围。“词性活用”则是实际语法结构中的临时运用,一离开结构,那种用法就不存在,所以是属于语法学的范围。活用可以发展为兼类,而兼类词,当其中某一类用法在历史中消亡了,这样兼类词就变成了单类词。例如“衣”现在属名词,而在先秦,它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衣”在《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四部书中使用的情况如下表:书名名词动词合计《论语》 8 5 13 《孟子》 4 9 13 《荀子》 40 9 49 《韩非子》 50 22 72 合计 102 45 147 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例如“友”,在《论语》中出现19次,其中作名词用7次,作动词用12次。“军”,在《左传》中出现42次,其中作名词22次,作动词20次。由于这些词在现代汉语里都是名词,所以当看到“乘肥马,衣轻裘”(《论语》),“友直友谅友多闻”

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汇总

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汇总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难读难写词语汇总1-300页【柯老师整理】1. 吖嗪ü qín是含有一个或几个氮原子的不饱和六节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2. 阿訇āhōng 今为清真寺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3. 腌臜ā za 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理不爽快等的形容抒发。 4. 哀矜üij?n哀怜;怜悯 5. 娭毑üi jit 1、祖母;2、尊称老年妇女。 6. 欸乃ǎinǎi1.象声词。摇橹声。2.象声词。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7. 嗳气ài qì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 8. 嗳酸ǎi suün胃酸从胃里涌到嘴里,指吐酸水。 9.

僾尼ài ní部分哈尼族人的自称。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0叆叇àidài 指浓云遮日。11. 安厝ün cu?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12氨纶ün lún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13媕娿ün y亦作\媕阿\。亦作\媕妸\。亦作\媕婀\。不能决定的样子。14鹌鹑是雉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野生鹌鹑尾短翅长而尖,上体有黑色和棕色斑相间杂,具有浅黄色羽干纹,下体灰白色,颊和喉部赤褐色,嘴沿灰色,谢淡黄色。15鮟鱇ün küng,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我国有黄鮟鱇和黑1 鮟鱇两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16鞍韂ün 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17吧嗒büdü象声词,表示一种双音的声响18疤瘌bü la也叫疤拉,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疮疤。19拔擢bázhu?:提拔、挑选

摭谈现代汉语词的兼类与多功能性

摭谈现代汉语词的兼类与多功能性 13汉语国际教育王世丰 41325003 一.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与词的多功能性是不同的。词的兼类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体现出不同词类的语法特点;词的多功能性则是指同一个词在词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词的兼类需要分析的是词的同一性问题,词的多功能性讨论的是其词性有没有变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的兼类词的多功能性 二.正文: (一)词语的兼类 词的兼类指的是如果同字同音同义的同一个词具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则认为这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简称兼类。 吕叔湘先生曾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这样表述:“一个词能不能属于两个类?当然能够。假如咱们已给甲、乙两类分别找出一些语法上的特点,发现有一个词在一种场合具有甲类词的特点,在另一种场合具有乙类词的特点,那它自然属于甲类,也属于乙类。” 词的兼类根据一个词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但是总的来说词的兼类现象也要遵循一定的条件: 第一,必须是同一个词(读音字形相同,意义相同或者有密切联系)兼有两类或者几类词的特性,并且明显地体现着一类向另一类转化的趋势。 第二,必须经常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即它要有一定的稳固性,而不是临时的,偶尔出现的。 第三,正如吕先生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提到的,“要建立一个词类,就不要让这一类里的词有全部或大部兼属另一类的可能;如果有这种情形,应该重新考虑划分词类的标准。”所以兼类词只能是少量,否则分类将毫无意义。 第三,“兼”的场合是非同一的:在甲环境中,某个词体现的是一种类别,在乙环境中又成为另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