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着作体例规范-湖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着作体例规范-湖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着作体例规范-湖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体例规范

学术著作出版前要达到一定的规范要求,结合我社对著作出版前对定稿的要求,学术著作体例规范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封面(书名、作者名/译者名/编者名);

(2)前言/后记(对写作的目的、对象以及专著的创新点作说明);

(3)目录(中英文);

(4)摘要/内容提要(中英文);

(5)正文(包括注释);

(6)术语词汇表(尤其是跨学科的著作);

(7)参考文献;

(8)索引(主题索引/人名地名索引/其他词汇索引)。

以下对这八个方面加以分述。

一封面

封面部分(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的文字应准确无误,可以配英文翻译,但一般不使用拼音。所载信息(书名、责任者与责任方式等)应与书名页一致;严格按照我社已有规定印载社名和社标,社名一律用标准体;中国标准书号以条码格式印刷在封底(或护封)的右下角。

著作书名页是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书名页所载信息内容及排版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CB/T 12450—2001)执行。提示:

·主书名页是载有著作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著作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

·附书名页(环扉背面页)是载有多卷书、丛书、翻译书等相关书名信息以及项目立项情况、资助情况说明或声明信息的书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

·经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授权出版的作品,可标注版权符号?,并注明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引进著作版权记录按引进著作的文种著录,应排在附书名页上,不设附书名页时,应排在版本记录页的中间位置(著作在版编目数据下方)。

二前言/后记

1.凡属交代出版意图、出版背景、编写过程的出版说明、序言、前言排在目录前;属正文内容一部分的序言、前言排在目录后,可与正文连排。

2.翻译著作原作的出版说明、序言、前言原则上排在目录后。

3.作者跋或后记,排在全书的最后,即有书末参考文献时,排在参考文献后;

有附录时,排在附录后;有索引时,排在索引后。

4.前言/后记应上目录。

三目录

1.著作定稿时,应同时编撰中文目录和英文目录。英文目录应与中文目录一一对应,表述准确,放在著作的后记之后。

2.目录标题应详略得当,一般应列到三级标题,对正文层级多的专著,可列到四级,不宜更细。层级标题应严谨、准确、简单明了。对于包含多表或多图的著作,需要编制表目录和图目录,放在主目录后、正文前。

四摘要/内容简介

1.著作定稿时,应编撰中英文摘要或内容提要,以供出版时选用。

2.摘要应介绍著作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突出著作的创新点,字数控制在600字之内。英文摘要翻译应准确,放在英文目录之后。

五正文

(一)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

1.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须逻辑紧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如:第一章、第一节;节下如有小标题,标题序码仍用中文,如:一、二、三,再下一级的标题序码,依层次分别用(一)(二)(三),1.2.3.或(1)(2)(3)标示。章节最好限制在三至四级,不宜层次过细。

示例:

第一章××××(第一级)(小二,黑体,加粗,居中,前空2行、后空1行)

第一节××××(第二级)(小三,宋体,加粗,居中,前空1行、后空1行)

一××××(第三级)(四号,宋体,加粗,前空1行,定格空四个字符(2个汉字)),如:一XXX

(一)××××(第四级)(小四,加粗,1.25倍行距,定格空四个字符(2个汉字))

1. ××××(第五级)(五号,宋体,1.25倍行距,定格空四个字符(2个汉字))

(1)××××(第六级)(五号,宋体,1.25倍行距,定格空四个字符(2个汉字))

正文(五号,宋体,1.25倍行距)

2.篇章起始页以暗码标,正文页码放在书眉旁边。

(二)著作文字要求

1.著作语言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古籍整理、古汉语方面的著作,较为特殊的人名、地名,旧时作者的文集汇编以及作者有特殊要求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用字须统一,不允许繁简字混排。

2.著作用字须规范。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3.不同写法的异形词的处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GF 1001—2001)为准;未作规定的,建议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推荐词形(即首选字,如:辞藻、莫名其妙),并全书统一。

4.人名、地名、书名、单位名等,全书须统一。译名(除引文外),全书须统一,不便统一的应在书中加注说明。人名应采用国内通用的译法,可参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人名译名手册》或《新英汉词典》后面所附外国人名译照表;无通用译法者,可按“名从主人”原则译出。地名可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世界地图集》,并参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名录》。

5.除工具书外,著作正文不得小于5号字,脚注不得小于6号字。

(三)标点符号

中文标点符号使用全角,英文标点使用半角。

1.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守《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的规定。注意: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

(2)一般文字的省略用省略号(……)标示;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12个小圆点(…………)标示;数学矩阵或行列式中的行省略用“…”标示,矩阵中行内的省略用横排的“…”标示,列内的省略用竖排的“”标示。

示例:

(3)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4)外国人名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或半字

线(-)标示。

(5)各级标题一般可以不用句末点号。但是,如果句末点号与语义的表达息息相关,就要加上句末点号。

(6)引文后注释号的位置,应根据引文的性质及上下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引用完整的一段话,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即不完整的、夹引夹议和转述类的引文,那么,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

示例:

文章认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①那情景,“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②。

2.外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外国人名的缩写字母与中文翻译并用时,缩写字母与中文之间用下脚点(.)标示;中文与外文之间用间隔号(·)标示。中外文混排时,如果只是在中文中夹用一些外文单词、短语,整个句子仍为中文,那么,要使用中文标点;如果是整句、整段地引用外文,引用部分要按所引文种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注意英文连字符、英文破折号的格式与中文的一字线区分。)

示例:

A.罗伯特·李

埃德蒙·S.卡彭特

虽然大家都开始淡忘DOS烦琐的指令,然而它曾经是Windows通行之前常用的Disc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相关观点,可参见Kevin Kennedy,Competition Law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Limits of Multilateralism, London: Sweet & Maxwell Ltd., 2001.

(四)数字用法

数字使用应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特别提

①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

②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

示: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

2.时、分、秒使用阿拉伯数字。

3.年份不能简写。

4.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使用汉字;星期几使用汉字。

5.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使用汉字,并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6.专著若不属于专业性科技出版物,按照国家标准,四位以内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五位以上的数字尾数为零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示例: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817万5288人;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7.用数词命名的历史事件,应在数词外加引号,数词间加间隔号。例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如果事件比较有名,不加引号或间隔号不会妨碍理解,也可以不加引号和间隔号。例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五四运动。用地名简称事件的不加引号。例如:遵义会议、卢沟桥事变。

8.整数年代的表述可沿用汉语习惯表述,如“20世纪50年代”。

(五)引文

1.重要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著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央文件等)均须校核,并以人民出版社的最新版本为准。旧时作者的著作或文章结集出版,可依当时的版本。

2.引文为不完整的字句,在正文中需加引号标出;引用相对完整的段落或两段以上的引文,须将引文变换字体,单独缩进排版,不加引号(原文自带的引号保留)。

(六)图表

1.正文前的作者像、插图排在书名页后。

2.著作的表或图,应遵循先见文字后见表或图的原则。

3.著作的表或图应编序号,可全书排序,亦可分章排序。

4.表或图中反映的信息应与正文表述一致。

5.表的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

6.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一般不得以“同左”、“同上”等字样代

替(文字特别多的除外)。

7.表题排在表的上方;表的资料来源及说明文字居表下;跨页排时,需在表的右上排“续表”字样,表头重复排出。

8.图题排在图下,相关文字说明排在图题之下。

(七)地图

著作中的地图,凡国家地图及各省、市、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图,应完整、准确,应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绘制;外国地图,应按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绘制;我国古代的地理区划的绘制,可参考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注意:

1.正确表示中国地图的图幅范围;正确绘制中国国界线。

2.中国地图不要漏绘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和黄岩岛;地图上必须正确表示香港、澳门和台湾。

(八)计量单位

著作中的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CB3100—93),全书须统一。如所依据的资料使用的计量单位与上述单位不同,应加注说明。

(九)公式

社科类著作常见的公式多为数学公式。一般与正文间上下加空一行或半行,居中排,字号一般比正文小一级。公式转行时,首先考虑在“=”及类似符号(≈、≌、≦、≧等)处转行;其次考虑在“+”“-”处转行;再次考虑在“×”“÷”处转行。转行时,转行处的“=”和“+”“-”“×”“÷”放在转行式子的前面,

上下行的“=”对齐,“+”“-”“×”“÷”放在“=”位置后一格。

示例:

.

(十)注释

1.著作的注释(除文内注外)一般采取页下注(脚注)的方式,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或[1][2][3]……标示,每页单排序,注意文中阳圆与脚注序号一致。文集类图书亦可采用篇后注的形式,注释序号用[1][2][3]标示,注意文中和篇后的注释序号一致。

2.文集类著作中为文章或作者所作的说明性脚注,用星号(﹡)标示,以区

别于正文注释。

3.注释的标注格式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注: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下同,不再标注);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责任者、书名可省略为“同上书”;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页码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责任者、书名、页码可省略为“同上”;责任者本人的选集、文集等可省略责任者。〕每条顶格起,未完回行缩格。

示例:

余东华:《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同上书,第37页。

同上。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版,第76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陈宗德、吴兆契主编:《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9页。

(2)译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国别、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其他责任者与责任方式/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①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所载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所载文集/

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

刘民权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关系分析》,载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139

页。

(4)期刊、报纸

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

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4期。

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所引文章名/所载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及版别。

示例:

杨侠:《品牌房企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危”“机”并存》,《参考消息》2009年4月3日第8版。

(5)转引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转引文献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转引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页码。

示例:

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转引自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参见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6)未刊文献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

示例:

赵可:《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0年,第21页。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2006年6月,第9页。

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题名/文献形成时间/藏所/卷宗号或编号。

示例:

《汉口各街市行道树报告》,1929年,武汉市档案馆藏,资料号:Bb1122/3。

(7)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网络资料,如网页、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必须是加

V实名认证)等。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

示例:

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年第1期,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261786.html, /Article.asp?ID=199,2007年9月13日。

(8)外文文献

专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号

隔开(下同)。每条顶格起,未完回行缩格。

示例:

Seymou Matin Lipset and Cay Maks, It Didn’t Happen Hee: 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p.266.

期刊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析出文献题名/所载书名或期刊名及卷册/出版时间/页码。析出文献题名用英文引号标示,不用斜体,期刊名或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

示例:

Christophe Roux-Dufort, “Is Crisis Management (Only) a Management of Exceptions?”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V ol.15, No.2, June 2000, p.32.

编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责任者后加ed.或eds.,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

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示例: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

Klause Knorr and James N. 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 225-227.

译著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书名用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其余各标注项目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示例:

Homer, The Odyssey, trans. Robert Fagles,New York: Viking, 1996, p. 22.

文集中的文章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中文章题名/所载文集名称/出版者/出版

时间/页码。文章名用双引号引上,不用斜体;文集名斜体,其他内容用正体。

示例:

Robert Leva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 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eds.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1, p.27.

报纸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报纸中的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时间/版次;文

章名用双引号引上,报纸名用斜体。

示例:

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6, 1992, p. 4. (此处p.4指第4版) Rick Atkinson and Gary Lee, “Soviet Army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8, 1990, pp. A1, A28-29.

通讯社消息

标注顺序:消息名/通讯社名/出版时间;消息名用双引号引上。

示例:

“Beijing Media Urge to Keep Taiwan by Force”, Xinhua, July 19, 1995.

政府出版物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报告题目/发布日期/出版者(包括发布机构)/

文件编号或页码。

示例: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Handbook of Economic Statistics, 1988,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8, p. 74.

国际组织出版物

报告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报告题目/文件编号(包括发布机构)/发布日期,

题目用斜体。

示例:

United Nation Register of Conventional Arm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General, UN

General Assembly Document A/48/344, October 11, 1993.

决议

标注顺序:发布机构和决议号,生效日期。

示例: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87, April 3, 1991.

会议论文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论文题目/会议名称/会议主办方/会议地址/发

布日期;论文题目用双引号引上。

示例:

Albina Tretyakava, “Fuel and Energy in the CIS”, paper delivered to Ecology ’90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irlie House, Virginia, April 19-22, 1990.

学位论文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论文题目/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论文形成时间。

示例:

Steven Flank, Reconstructing Rockets: 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Technologies in Brazil, Indian and Israel, Ph.D. dissertation, MIT, 1993.

互联网资料

对于只在网上发布的资料,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把作者和题目注出来,并注明发布的日期或最后修改的日期.提供的网址要完整,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内容经常变化的网址,比如报纸的网络版,就不必注明。

示例:

Astrid Forland, “Norway’s Nuclear Odyssey”,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 ol. 4 (Winter 1997),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261786.html,/npr/forland.htm.

六术语词汇表(Glossary)

对跨学科的专著(一般学术专著不用提供),应在正文后列出术语词表,对术语词表给出专业解释。

译著须提供中英文对照术语词汇表。

示例:

法团主义(corporatism)

法团主义,作为一个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它的作用是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去”,“这个利益代表系统由一些组织化的功能单位构成,它们被组合进一个有明确责任(义务)的、数量限定的、非竞争性的、有层级秩序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之中。这些功能单位得到国家的认可(如果不是由国家建立的话),它们被授予本领域内的绝对代表地位,作为交换,它们的需求表达,领袖选择,组织支持等方面的行动受到国家的一定控制。

七参考文献

1.著作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都应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作者也可把与

著作相关的文献列在其中。参考文献排列顺序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的多部作品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作者同一时间的著作以小写英文字母(a,b,c…)区分。

2.著作的参考文献应按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排列。若论文、论著较多,也可按类分开。每条文献顶格起,回行缩进两个字符接排。

3.参考文献格式为:责任者/文献题名/转引文献责任者与责任方式/转引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初版除外)。中文参考文献出版地为内地出版社的不需标注出版地,内地以外的出版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应在出版社前标注出版地,外文参考文献需在出版社前标注出版地。每条顶格起,未完回行缩格。

示例:

(1)中文专著

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靳辉明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译著

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期刊(如周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

吴承明:《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转载文章

费孝通:《城乡和边区发展的思考》,转引自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文文献(英文文献参考资料同英文注释规范。)

示例:

(1)英文专著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MA: Little Brown Company, 1977.

(2)英文编著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

Klause Knorr and James N. 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 225-227.

(3)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Stephen Van Evera,“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5, No.3, 1990/1991.(期刊名用斜体,15表示卷号。)

Ivan T. Boskov,“Russian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s”,MEMO, No. 4, 1993, p. 27.(此例适用于没有卷号的期刊。)

八索引(Index)

1.专著定稿后,作者须编撰索引词表。索引包括主题词索引、人名地名索引(专业性比较强的书可以分别列出主题词索引、人名地名索引)。主题索引词为学术著作必备部分,由著作者编制;人名地名索引可视需要编撰。

2.索引放在参考文献之后。所有索引词都按字母顺序排序,词条后为该词在著作中出现的页码(本部分用WORD索引功能自动生成)。著作经出版社重排后,索引页码由出版社负责更新,编辑负责校订。

示例一:

单一欧洲法令134 ,156

共同市场152-153 ,290

经济和财政委员会142,144,295,333

示例二:

Animal spirits, 34n,121,122,124,127,253. See also psychology

Arbitrage, limits to, 111-12, 101f

Asset prices. See markets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2月

(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一版的最终成果以“要览”的形式发布。以下发布的核心期刊表,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的一部分。该要览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主要研制原则,同时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对核心区范围做了一些调整,确定了核心期刊484种。 该“要览”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三部分:第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现收录1999年至2011年度733种来源刊中的一千万条数据,曾为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该要览选择该库近5年(2007-2011年)的数据为主要的统计样本(部分指标用到2006年数据)。第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数据库。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统计量较大的转摘数据库。该库收录的文摘刊物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第三,其他统计源。主要参考公开发表的各种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该“要览”的学科分为24个大类目和综合类,包括法学、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档案学、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其中经济学下列7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列2个二级学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将于近期出版,其中的核心期刊表先期公布如下,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网络安全研究综述

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网络安全研究综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引言 网络安全研究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产生的,起初多从计算机技术角度分析保护网络软硬件及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20 世纪90 年代之后,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逐渐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视,成为社会科学介入这一问题的开端。国内关于网络安全的社会科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研究初期( 20 世纪80年代- 2000 年前) : 初期研究多以信息安全讨论较多,每年发表几十篇社科学术论文。二是发展时期( 2000- 2010 年) :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研究问题,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三是兴盛时期( 2010 年至今) : 关于网络安全的研究迅速发展,以每年上千篇文献的速度增长,其中,以政治学、情报学、经济学出发的研究较多,尤其对网络空间政治与国家安全、全球网络安全及治理困境、网络安全威胁及态势分析、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及启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对策探索等几个问题的讨论较多,成果也颇为丰硕。目前,国内社会科学领

域的网络安全研究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二是以关照现实、制定方案为目标的对策研究。 1 网络安全文献统计分析 为了观察网络安全研究发展历程,统计其历年的文献是最好的方式。在中国知网数据库( 以下简称“CNKI”数据库) 中,有大量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的文献资料,有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等多种类型。在CNKI 数据库中全文搜索“网络安全”,截至2016 年1 月27 日( 本文数据搜集时间,下同) 共有3 869 646 篇文章。考虑到文中出现“网络安全”一词并不表示文章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研究,随后又在CNKI 数据库中搜索了篇名、摘要、关键词三个要素中含有“网络安全”的文献数量,结果文献数量大幅下降,分别为39 989 篇、170 650 篇和60 200 篇。网络安全这一概念起源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以诸多文献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根据CNKI 对文献的归类,有自然科学( 简称“自科”) 和社会科学( 简称“社科”) 之分,在以上文献中,社科文献占比例并不高,从不同要素进行考察,分别通过全文搜索、篇名搜索、摘要搜索、关键词搜索“网络安全”的社科文献,数量为1 028 691 篇、6 569 篇、29 849 篇、

社科期刊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社科期刊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较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社科期刊工作的开发与利用相对比较薄弱。本文针对社科期刊工作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提出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开发力度,发挥其效用,才能开创社科期刊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社科期刊困难开发与利用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来自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作为社会科学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的社科期刊杂志,亦是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它对社科研究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社科类学术期刊是期刊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新形势下它难以随波逐流,而必须根据自身性质的规定性,遵循自身特殊的办刊规律办刊。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专家学者参考指点。 一、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及特点 1、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价值 众所周知,社科类学术期刊是社科类学术成果借以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上。 (1)社科类学术期刊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石。社科类学术期刊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为改革开放、顺利转轨提供基本蓝图和各种对策;为提高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劳动素质提供丰富的营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2)社科类学术期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源泉。社科期刊在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繁荣社会科学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的社科类学术期刊还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宣传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2、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社科方面的期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品种多、涉面广。以80种社科期刊为例:其中,属于文化综合类的21种,占26.1%;文学艺术类15种,占18.8%;理论类9种,占11.3%;教育类7种,占8.8%。80种社科期刊共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边缘学科50多个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官网征稿

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火热征稿中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核心期刊《会计之友》征稿启事 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 ,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 刊物简介: 《会计之友》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财会期刊,曾多次被评为全国财会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F23会计类)。1993年以来一直被评为一级期刊,被选送参加了日内瓦举办的国际书刊博览会,被称赞为中国的“牡丹花”,1997年12月又被列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是国内外发行量较大的财会期刊之一。 《会计之友》主要介绍财会工作经验、会计理论和业务技术基础知识,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会计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反映财会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刊印刷精美,装帧时尚,栏目新颖,可读性强,实属品牌杂志,为海内外财会人员必读的优秀刊物。 栏目介绍: 《会计之友》涉及到会计、财务、审计、税务、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栏目有:考前辅导、政策法规、电算网络、国库集中支付、财富人生、总会(CFO)理财、跨地区营销理财、东风理财、专家论坛、研究

生园地、博士观察、理财导航等,并且在采编和选题上突出了前沿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等题材。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 ISSN 1004-5937 国内刊号: CN 14-1063/F 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类型:旬刊 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 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1]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的水平,促进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

关于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于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 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1月17日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3年4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 (2003年1月17日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院工作,扶持和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特设立青年科研启动基金。 第二条基金用于资助新来院的青年科研人员进行课题研究、知识准备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帮助他们在来院初期顺利启动科研工作。 第三条院每年根据实际接受和引进人才的情况,确定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的经费数额,拨专款用于资助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第二章资助范围和标准 第四条资助范围: 自本基金设立起,院、所重点引进的青年科研骨干和应届毕业来院的青年博士、硕士,并在科研、学术期刊编辑岗位或有特殊需要的其它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研究工作。 已经或正在主持院、所两级课题享有研究经费者,不予资助。 本基金项目经费每人只能资助一次。 第五条资助标准: 重点引进的、未满45周岁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次性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重点引进的、未满40周岁的具有副高级专业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次性提供科研启动经费3万元。院、所重点

引进的青年科研骨干由院人事管理部门和研究所确认。 应届毕业、未满40周岁的博士,一次性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万元。 人才稀缺的研究领域,应届毕业、未满30周岁的硕士,一次性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000元。 第三章申报与审批 第六条项目申报由研究所统一组织。重点引进的科研骨干须在正式聘用三个月后的一年内申报,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须在正式聘用十个月后的一年内申报,由研究所推荐并签署审议意见后报送科研局。 第七条院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重点引进的科研骨干及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经院人事局、科研局认定资格后,由所在单位办理相关申报手续。 第八条基金项目申报人需填写《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申报书》,明确使用本基金将要完成的研究计划、预期目标以及经费使用计划。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研究所、研究室规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重点引进的科研骨干申报的项目应有明确的课题研究计划。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的申报工作在研究室的指导下进行,应有学术积累、专业研究、业务提高的详细计划。 第九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申报随时受理,集中审议,经科研 局会同人事局审核后,报院批准。 第四章经费使用与管理

社会科学类经典书籍推荐

推荐一个比较全的中外历史上的人文经典书籍目录 文章作者:佚名来源:百度2008-4-7 9:38:1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英文原版影印西学基本经典(共100种)。 一、哲学类(25种,22册,1100元 ) 1.理想国(Republic)作者:柏拉图(Plato)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诗学(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4.诗艺(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贺拉斯(Horace) 5.论崇高(On the Sublime Longinus)作者:朗吉奴斯(Longinus) 6.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作者:笛卡尔(Rene Descartes) 7.思想录(Pascal’s Penssees)作者: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 8.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作者:休谟(David Hume) 9.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作者:康德(Kant) 10.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作者:康德(Kant) 11.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Vol.1, Vol.2 作者:黑格尔(Hegel) 12.小逻辑(The Logic of Hegel)作者:黑格尔(Hegel) 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Vol.1, Vol.2 作者:叔本华(Schopenhauer) 1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 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5.非此即彼(Either/Or)Vol.1, Vol.2 作者: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 16.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作者:索绪尔(F.de Saussure) 17.纯粹现象学导论(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作者: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德英对照) 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19.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英对照) 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20.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1.诗·语言·思(Poetry, Language, Thought) 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2.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作者:萨特(Jean-Paul Sartre) 23.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作者: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24.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作者:库恩(T.S.Kuhn)

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格式

《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 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详见附录) 第二,凡向本刊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第三,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四,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经我社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 第五,本刊实施专职编辑三级审稿与社外专家匿名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请在注册、提交稿件时按要求填写作者信息,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他有关作者的信息。 第六,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七,文稿请参照刊物版式。内文为简体横排,论文为5号宋体通栏,41字×40行;学术综述、会议综述、读者评议等文章为小5号宋体双栏,46字×46行。注释采取页下注,注文排小5号宋体。 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注释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2.析出文献

社科类核心期刊

社科类核心期刊(★-重要核心期刊) B 1. ★编辑学报 2. 保险研究 3.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7. 比较法研究 8. 比较教育研究 9. 编辑学刊 C 10. ★财贸经济 11. 财会研究 12. 财经科学 13. 财经理论与实践 14. 财经问题研究 15. 财经研究 16. 财贸研究 17. 财政研究 D 18. ★党的文献 19.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 当代财经 21. 当代电视 22. 当代电影 2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4. 当代外国文学 25. 当代语言学 26. 当代中国史研究 27. 当代作家评论 28. 党建 29. 党建研究 30. 档案学通讯 31. 档案学研究 32. 道德与文明 33. 电化教育研究 34. 电视研究 35. 电影艺术 36.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37. 对外经贸实务 F 38. ★法学研究

3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40.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41. 法学 42. 法学家 43. 法学评论 44. 复旦学报(社科版) G 45. ★高等教育研究 46. ★管理世界 47. ★光明日报 48. ★国际问题研究 49. ★国外文学 50. 改革 51. 港澳经济 52. 高校理论战线 53. 工业技术经济 54. 古汉语研究 55. 国际金融 56. 国际金融研究 57. 国际经济合作 58. 国际经济评论 59. 国际贸易 60. 国际贸易问题 61. 国际新闻界 62. 国外社会科学 63. 国有资产管理 H 64. ★会计研究 65. 汉语学习 66. 汉字文化 67. 黑龙江高教研究 68. 宏观经济管理 6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7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J 71. ★教育研究 72. ★金融研究 73. ★近代史研究 74. ★经济学动态 75. ★经济研究 7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77. 吉林教育研究、高教研究 78. 集团经济研究 79.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体例规范(简化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体例规范(简化版)(一)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 1.著作正文的篇章设置须逻辑紧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示例: 第一章××××(第一级) 第一节××××(第二级) 一××××(第三级) (一)××××(第四级) 1. ××××(第五级) (1)××××(第六级) 2.篇章起始页以暗码标,正文页码放在书眉旁边。 (二)标点符号 中文标点符号使用全角,英文标点使用半角。 1.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注意: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可出现在一行之首。 (2)一般文字的省略用省略号(……)标示;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12个小圆点(…………)标示;数学矩阵或行列式中的行省略用“…”标示,矩阵中行内的省略用横排的“…”标示,列内的省略用竖排的“”标示。示例: (3)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4)外国人名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或半字线(-)标示。 (5)各级标题一般可以不用句末点号。但是,如果句末点号与语义的表达息息相关,就要加上句末点号。 (6)引文后注释号的位置,应根据引文的性质及上下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引用完整的一段话,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即不完整的、夹引夹议和转述类的引文,那么,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示例: 文章认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①那情景,“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 ①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1.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

后。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 年,第 43 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 175 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第 3 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25 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关于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于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的通知 (96)社科人字85号1996年11月1日 院属各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已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991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试行)》即行废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 (1996年10月28日院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加强研究所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所长在所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所的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充分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职权。 第三条所长是研究所的法人代表。 第四条所长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科研方向,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而努力。 第五条所长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院党委、院务会议的决定,落实我院的建院方针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民主,团结全所人员,深化改革,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多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六条所长由院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任免。每届任期五年。根据工作需要,任职期间可作调整。 第二章所长的职责 第七条坚持以科研为中心,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术领导和科研组织工作。 第八条根据全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主持制定本所中长期科研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分析研究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巩固和扩大学科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体例守则

精心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着作体例规范 学术着作出版前要达到一定的规范要求,结合我社对着作出版前对定稿的要求,学术着作体例规范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封面(书名、作者名/译者名/编者名); (2)前言/后记(对写作的目的、对象以及专着的创新点作说明); (3)目录(中英文); (或 应排在版本记录页的中间位置(着作在版编目数据下方)。 二前言/后记 1.凡属交代出版意图、出版背景、编写过程的出版说明、序言、前言排在目录前;属正文内容一部分的序言、前言排在目录后,可与正文连排。 2.翻译着作原作的出版说明、序言、前言原则上排在目录后。 3.作者跋或后记,排在全书的最后,即有书末参考文献时,排在参考文献后;有附录时,排在附录后;有索引时,排在索引后。

4.前言/后记应上目录。 三目录 1.着作定稿时,应同时编撰中文目录和英文目录。英文目录应与中文目录一一对应,表述准确,放在着作的后记之后。 2.目录标题应详略得当,一般应列到三级标题,对正文层级多的专着,可列到四级,不宜更细。层级标题应严谨、准确、简单明了。对于包含多表或多图的着作,需要编制表目录和图目录,放在主目录后、正文前。 四摘要/内容简介 行) 2个 2个 2个 2个汉字)) 正文(五号,宋体,1.25倍行距) 2.篇章起始页以暗码标,正文页码放在书眉旁边。 (二)着作文字要求 1.着作语言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古籍整理、古汉语方面的着作,较为特殊的人名、地名,旧时作者的文集汇编以及作者有特殊要求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用字须统一,不

允许繁简字混排。 2.着作用字须规范。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3.不同写法的异形词的处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GF1001—2001)为准;未作规定的,建议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推荐词形(即首选字,如:辞藻、莫名其妙),并全书统一。 4 5 1 ( 标示,列内的省略用竖排的“”标示。 段话,点号在引号内,注释号(阳圆)在引号外;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即不完整的、夹引夹议和转述类的引文,那么,句末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和注释号之后。 示例: 文章认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①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稿。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 一、请登陆“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点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文中引文、注释和其他资料,应逐一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如使用了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如使用了外文资料,作者有责任将相关内容及版权页的纸质复印件或PDF等格式的电子文件提交给本刊编辑部备查。 三、投给本刊的稿件,应确保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 四、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稿件中请勿出现作者个人资讯,行文亦请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五、单篇稿件字数,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学术述评等,一般以1.5—2万字为宜;专题研究一般以每组3—5篇,每篇8000—10000字为宜;笔谈文章一般以每组3—5篇,每篇5000—6000字为宜;讨论与评议等文章,一般以每篇3000—4000字为宜。 六、请提供300字以内的中文提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七、稿件请用A4纸格式,正文简体横排,研究论文类稿件宋体小4号,36字×35行;学术述评、读者评议等稿件5号宋体双栏,38字×40行;注释请用页下注,注文排5号仿宋体,格式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八、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表述及其他技术性修改,来稿审理期限一般不少于90个法定工作日。通过初审的稿件,本刊将在此期限内向作者寄送“拟用稿通知”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知作者。逾期未接获通知者,可将稿件改投他刊。 九、稿件一经采用,编辑部即会向作者支付稿酬,寄送样刊,出刊后还会将其编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平台等数据库,编入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费包含在编辑部所付稿酬之中。 十、本刊对所刊登的稿件拥有长期专有使用权,且拥有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上优先刊发其英文版的权利。作者如需将在本刊所发的文章收入其他公开出版物中发表,须事先征得本刊编辑部同意,并详细注明该文在本刊的原载卷次。作者如就该文接受媒体采访,应事先告知本刊编辑部,并保证对所发言论负责。作者对此如有异议或有其他特殊要求,请与本刊编辑部协商。 本须知自2014年1月1日起生效,并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负责解释。 投稿咨询电话:(010)85886569 技术咨询电话:(010)85886803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2014年1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2010年7月29日经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健全不良学风预防惩治机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处理院属各单位科研及科研辅助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所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其相关活动中发生的抄袭、剽窃、伪造等违反社会公认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四条以下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1.侵占他人研究成果。 2.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3.编造虚假研究成果,伪造或篡改文献、资料、数据、图表、个案等。 4. 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研究成果上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创作,而在其研究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 5.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参考引用他人作品和数据、资料过程中,不注明出处或来源。 6.在新作品中大量重复使用本人已发表过的研究作品。 7.擅自更改课题研究方向或最终成果形式、数量和质量要求。 8.在申报课题、成果、奖项、职称等过程中,提供虚假个人学术信息,伪造学术经历、研究成果、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

明材料等。 9.学术期刊、出版社及其编辑人员违规收取版面费,或使用人情稿、关系稿,谋取不正当利益。 10.作为评审专家或管理工作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违反规定泄露评审内容。 11.其他违背著作权法等法律或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三章学术不端行为的受理机构 第五条设立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和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由学部委员和著名学者组成,主任由主管科研的院领导担任。 第七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的职责: 1.指导和监督院属各单位规范学术行为工作,制定、修订、实施院有关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 2.受理对学部领导、研究所领导、院职能机构人员、跨所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按照学科属性,指定相关研究所及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取证或性质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3、审议核准研究所提出的处理意见。 4.受理研究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存在重大异议的申诉,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临时审定委员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复查、审议和裁定。 第八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办公室,由科研局和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九条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由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组 成,必要时,可吸收同行专家参加。其职责是: 1.制定和修改本研究所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0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200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即第二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该书评出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重要学科领域中的344种核心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 该书包括核心期刊表、研制报告、综合性核心期刊学科引用分布表、核心期刊中英文简介,以及各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等,适用于期刊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图书资讯部门的选刊工作,为读者、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推荐各学科使用率和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 第五编经济(2) 宗教 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 哲学贸易经济 心理学财政金融 宗教第六编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 第二编语言、文学、艺术社会学 语言人口学 文学民族学 艺术第七编管理学、统计学 第三编历史、考古、人文地理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 历史统计学 考古第八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人文地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第四编政治、法律第九编新闻与传播、教育、体育 政治新闻学与传播学 法律教育学 第五编经济(1)体育科学 经济学第十编环境科学 世界各国经济环境科学

中国经济第十一编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 该类共76种核心期刊: 序号期刊刊名主办单位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 3 战略与管理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 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 6 天津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院 7 学术月刊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界联合会 8 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 1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大学 12 读书三联书店 1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 1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 15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 1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 17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 1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 19 文史哲山东大学 20 江海学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 22 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3 国外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2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 25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 26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 27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 28 浙江学刊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版西北大学 30 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 31 学术研究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2 人文杂志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33 江汉论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 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13号)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现就我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以下申请条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精神且有科研潜力,道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 ⑶须为已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2018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要求。 2.申请者须符合报考系对推荐免试生提出的相关学术要求。 二、申请程序 1.2017年9月28日开始申请人网上报名。 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cn/tm),填写

并提交信息。 2.2017年9月28日后,各系对申请者的网上申报信息进行初审和评议,确定复试名单并通知进入复试的申请者。 被通知复试的申请者须在复试前向报考系提交以下材料: 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申请表》。(见附件) ⑵本科阶段历年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推荐高校教务处公章)。 ⑶网上报名时需要提交的相关表格。 ⑷公开发表的论文、著(译)作。 ⑸获奖证书。 ⑹报考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3.各系审核申请者提交的材料,确定其复试资格,组织复试。 4.政审、体检由各系在复试阶段组织完成。 5.2017年10月13日前,各系结束拟接收推免生复试。 6.2017年10月13日后,我院网站将公示各专业推荐免试生的接收情况(公示栏目:我院网站“2018年硕士生招生信息”)。 三、复试 1.复试内容:对申请者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2.复试形式:复试分笔试和面试。 3.复试分值:复试总分300分,合格线为180分。其中笔试总分150分,合格线为90分;面试总分150分,合格线为90分,面试包括外语综合能力测试(含听力和口语),占50分。 四、接收 经我院批准接收的推免生的接收手续,由系秘书于10月13日前到招办统一办理。

社会科学方面办的好的期刊有哪些

我社社会科学方面办的好的期刊有哪些 社会科学类的刊物通常都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等诸多领域,范围大,涉及面广,这样的刊物并不容易发表,而且许多社科类的期刊都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对文章的要求都比较高,社会科学方面办的好的期刊有哪些? 《南京社会科学》科核心期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刊物。本刊主要发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当今热点问题的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社科期刊征稿,创刊于1978年,是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浙江社会科学》浙江省理论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社科期刊由于其综合性比较强,这就要求作者在投稿前,甚至写作前,根据自己文章的选题,风格,学术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刊物,越是综合性强的刊物越不好选择,建议大家详细了解想要发表的刊物,对刊物文章风格、栏目设置等方面仔细了解,最后确定刊物。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专业的学术馆式高素质论文推介平台/论文集中发表平台,期刊之家十年耕耘,和多家杂志社开通论文直通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环节流程,论文能够尽快获得审稿结果,从而加快了论文发表到合适的学术期刊上进程!拥有专业的学术团队,凝聚了一批行业内资深、有活力的成员。本站工作人员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多名。另外聘几大高校的教授和博导,拥有坚强的学术交流后盾。从业人员均曾在各大期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在各自专业领域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以及丰富的学术功底,他们有着高水准的审稿水平和高层次的学术渠道更具魅力的是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工作中期刊之家和出版社也有合作,需要出书的,单书单号,国家级出版社!也可以代办专利申请科研基金挂名等事务。期刊之家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期刊之家温馨提示: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论文帮办编辑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本站声明:期刊之家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QQ766085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