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历史

足球的历史
足球的历史

1900年,足球成为最早进入奥运会的几个项目之一。女子足球在1996年进入奥运会,而且当时决赛创造了一项观看女子比赛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共有76000名观众到场观看。虽然职业运动员允许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但还是限制每个队只允许有3名23岁以上的球员参加。奥运会足球男子比赛共分四个组进行,每个组的前两名进入八强。

东欧球队在二战后职业球员禁止参加的比赛中统治着奥运会足球比赛。从1984年起,奥运会项目逐渐向职业选手敞开大门,格局立刻就发生了变化。92年西班牙夺冠,96年是尼日利亚。传统的足球强国巴西,阿根廷和德国也将是金牌的有力争夺者。而美国则是女子足球中的贵族,她们获得了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

赛制:

男子比赛首先分成四个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小组前两名进入四分之一决赛。

女子比赛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单循环比赛,然后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

由于奥运会足球比赛不允许职业球员参赛,因此东欧球队在二战后的奥运会足球比赛中夺得了大多数金牌。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足球比赛开始对职业球员开了一道门缝,奥运会足球金牌的争夺者也得以增多。

规则:

奥林匹克足球规则和其他足球比赛大致相同,但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为了保证世界杯的权威性,奥林匹克男子足球规定球员要在23岁以下,每个队只能有3名在23岁以上的球员,每个队由18名球员组成。但它的比赛以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参加而吸引人。女子足球的年龄限制是必须在16岁以上。

比赛:

比赛还是一样。两个队各11名球员参加,进球多的队获胜。不能用手或肩膀碰球,除了守门员在禁区内。每场比赛90分钟,分上下半场,中间有15分钟的中场休息。在比赛前,两个队的队长猜硬币挑边,半场交换场地。在中圈开球时,每个队的球员必须都在自己的半场,防守方距球10码远。进攻球员向前踢开始比赛。得分后,由失分队在中圈重新开球。每个半场都要在中圈开球。

得分:

球的整体越过球门线算进,但在得分前攻方不能有犯规动作。如果球的整体还没有完全过线,即使只有一点还在球门线外,也不算进球。

越位:

当攻方球员在对方半场比对方两名球员(通常是守门员和另一名球员)更靠近球门就算越位。但是,如果裁判认为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没有干扰对方防守或获得进攻利益,也可不判越位。越位后,由守方罚间接任意球。如果一名球员直接从球门球,界外球或角球得到球,则不算越位。

犯规和点球:

一方球员非法干扰对方球员都被判犯规。通常是在铲球时,球员必须铲到球,而不是铲到人。犯规后由被侵犯方在犯规点发任意球,犯规方的球员必须距离球10米外。如果是间接任意球,则不能直接攻门,而至少要队友碰一下球;如果是直接任意球,那犯规就是比较严重的,如危险动作,打人,踢人或有意手球,这时就必须直接打门。

如果防守队员在本方禁区内犯规,攻方可以获得点球机会。点球点距球门11米,只有守门员一个人才能防守,通常都导致进球。

黄牌和红牌:

一名球员由于严重犯规如不断的犯规,不满裁判或不光彩的行为,裁判都可以向他出示黄牌警告。最恶劣的犯规,包括严重铲人,危险动作,球场暴力,有意手球或其他阻止对方直接得分,裁判都可以出示红牌,把该队员(不是换人)驱逐出场。一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

得到两张黄牌也将被追加红牌罚出场。

角球,球门球和界外球:

如果守方球员最后把球踢出底线,则由攻方发角球。角球必须在靠近球出底线附近的角球区内发。如果最终攻方把球踢出底线,则由守方的守门员发球门球。球门球可以在球门区的任何位置发,当球发出禁区则重新开始比赛。如果球出了边线,则由另一方发边线球。发球者必须在另一名球员碰到球后,才能再接触球。只有当球的整体全部出了底线或边线才发球。

平局,金球和点球决胜:

如果在预选赛中整场比赛双方平局,那么比赛则保持平局。而在四分之一决赛后,金球致胜就生效。那一方在加时赛先攻入一球,就算获胜。如果加时赛还是平局,那就将进行点球决胜。每个队有五名球员出场罚点球来决定胜负。

其他规则:

如果防守方把球直接踢给自己的守门员,守门员不能直接用手接球,而必须用脚踢。有球员被换下后不能再被换上场。每个队有三个换人名额。发球门球时可以直接得分。

场地:

国际比赛的场地必须有100到110米长,64到75米宽。有中线把球场分成两部分。中圈是一个圆,半径9.1米。每边禁区必须标出,距离每个球门柱16.5米远的长度,宽度是距球门线16.5米。球门区长是距每个球门柱5.5米,宽是距球门线5.5米。球门是2.44米高,7.32米宽。球的半径是68-70毫米,重量410-450克。

奥运会资格:

转自:体育直播吧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997958.html,/news01/1/

贡献者:康康

足球运动发展的概况和趋势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足球教案 主备人:济宁市第十三中学体育组时间: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足球运动发展的概况和趋势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足球运动,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 2、了解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激情,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足球运动的有关知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要有两位明星来我们的课堂做客,大家欢迎吗? 多媒体课件::马拉多纳、贝克汉姆的人像 提问:他们是谁,同学们对足球了解多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足球的世界! 二、授课: (1)、我国古代的足球: 提问学生对古代足球的了解多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小结:最早的足球游戏起源于中国,在战国时代把它称为“蹴鞠”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在宫延娱乐。再如“水浒”中的高俅,此人善于此道而升为高官。到宋、元、明朝,逐渐建立起球会的组织,如宋代民间的球会称为“齐云社”(相当于现代的俱乐部组织)。进入清朝时,逐渐衰败。

(2)、足球运动简单介绍: 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足球运动? 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 师小结: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两队相互对抗、激烈竞;足球运动目前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运动项目,有些国;比赛时,双方不断在换攻守,队员力争射入对方门区内;足球比赛的特点介绍:;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性、复杂性、比赛时间长、人数多。 (3)现代足球发展趋势: 师讲解: 随着近年来欧洲和南美洲的争斗,世界足球又迎来了一个高峰,中场“逼迫式”的打法风行足坛,特别是足球运动传统强国相互取长补短,使足球运动在较小的空间来迅速完成技术动作,战术的发展朝着实用、高速、简练的打法,球星的作用,各队的打法更另丰富和具有攻击性,增加了防守的难度,同时进球数的争斗白热化,吸引了球迷的注意力,也形成了一个世界上非常具大的足球产业和足球经济。 目前,我国的职业年赛开展得较好,各省市都非常重视,通过各种路径派出球员或买入国外优秀球员,使全国足球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与世界强国的差距非常明显,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引进新观念,打好基础,中国足球才有出头之日,相信,随着全国人民的热情和政府的重视,不远的将来中国足球会以一种全新的打法称雄世界足坛。 (4)开展校园足球的真正意义

足球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足球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足球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一、特点 1、整体性 足球比赛每队由11人上场参赛。场上的11人思想要统一,行动要一致,攻则全动,守则全防,整体参战的意识要强。只有形成整体的攻守,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及良好的比赛结果。 2、对抗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对抗性项目,比赛中双方为争夺控球权,达到将球攻进对方球门,而又不让球进入本方球门的目的,展开短兵相接的争斗,尤其是在两个罚球区附近时间、空间的争夺更是异常凶猛,扣人心弦。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双方因争夺和冲撞倒地次数达200次以上,可见对抗之激烈。 3、多变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技术上多彩多姿、战术上变幻莫测、胜负结局难以预测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比赛中运用技、战术时要受对手直接的干扰、限制和抵抗。技、战术是依临场中具体情况而灵活机动地加以运用和发挥。 4、艰辛性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在近8000平方米的场上奔跑90分钟,跑动距离少则6000米,多则10000米以上,而且还要伴随完成上百个有球和无球的技术动作,若平局后需决定胜负的比赛则要加时30分钟,如仍无结果,还需以踢点球决定胜负,因而运动员的能量消耗是很大的。一名运动员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后体重可下降2-5公斤。 5、易行性 足球竞赛规则比较简练、明了,器材设备要求也不高。一般性足球比赛的时间、参赛人数、场地和器材也不受严格限制,因而是全民健身中一项十分易于开展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作用 1、有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 经常从事足球运动,不仅对自身良好性格的形成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自制力、责任感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荣誉感、守纪律等思想品德。 2、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足球运动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是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项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经常从事足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并能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改善,尤其是能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据测定,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肺活量比正常人要多2000-3500毫升,安静时的心率要比正常人低15-22次/分。 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足球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中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从踢足球中得到情绪体验、从看足球中得到艺术享受、从谈论足球中得到思想交流,足球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足球已成为一些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引着千千万万个市民,它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它是城市形象的标志之一,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足球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特点、作用、起源与发展,以及足球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对足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足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足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本次课的重难点 重点:足球运动的起源;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现代足球起源于中国。 难点: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回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展示足球让学生认识 2、抢答问题激发兴趣 (1)、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被誉为() (2)、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大赛是()每()年举行一次,采用()人赛制,比赛全场()分钟,分()两个半场,各()分钟,中间休息()分钟。 (3)、你所了解的七人制足球比赛全场()分钟,分()两个半场,各()分钟,中间休息()分钟。 (4)足球比赛以()判定胜负。 3、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1)、古代足球运动的萌芽与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

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代,就有了“足球舞”。这是古代足球游戏的雏形。战国时代民间己盛行集体的“蹴鞠”游戏。及至西汉,足球己进一步发展成为竞赛性的运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内容之一的足球,公元前四世纪即因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动的战争而传入中东。以后传入罗马,发展成一种把球带到对方一端为胜的竞赛性游戏。接着,这种游戏又因战争传到法国,1066年抟入英国。现代足球始于英国。1863年10月英国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制定了最初的比赛规则,现代足球运动随之逐渐兴趣。最早的比赛阵形是英国人创造的“九锋一卫”式,即九个前锋,一介后卫,再加一名守门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名后卫难以敌挡九名前锋的进攻,于是产生了“七锋三卫”式阵形,使攻守力量达到相对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战术的发展,前锋活动的加强,防守力量又日趋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870年苏格兰人创造了“六锋四卫”式阵形。接着,英国人又创造了“1+2+3+5”阵形。这一阵形对当时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影响很大,因为它体现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2)、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兰足协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英格兰足球协会的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人们公认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之日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位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掷界外球,最初只用一

足球运动员形态特征及体能需求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2997958.html, 足球运动员形态特征及体能需求分析 作者:崔龙吉 来源:《理论与创新》2018年第16期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结合奥运会、世界杯及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期间测试 的高水平运动员的身高、体质等参数,分析不同位置上专业足球运动员普遍具备的符合该专项的身体形态,借以指导部分教练对运动员进行更系统、更合理的的体能训练课程安排。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形态特征;体能训练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项运动的制胜因素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都是由多因素交叉决定的。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比赛日趋激烈,对抗更加凶猛,攻守双方对时空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这种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拥有了良好的身体形态,其立体控制范围就会增大,在争夺空间的过程就能够占得有利位置,从而更好的完成技战术任务,为球队获胜奠定基础[1]。 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足球运动中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和选材的资料,总结出足球运动员应具备的专项身体特征。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1)身高。身高是反应人体形态结构和身体发育水平,尤其是纵向发育水平的主要形态指标[2]。现代足球运动中,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在进攻时可以依靠身高优势通过争抢头球,给 同伴创造机会或者直接获得破门机会;同样,在防守端,目前主流的后场足球运动员选材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相对中前场运动员的高大;门将位置上,身高臂长成为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身体形态。 (2)体重。足球比赛是在高强度下进行的,高强度的对抗要求运动员要具备一定的绝对力量才能在对抗中占据优势[3]。但是足球毕竟是一项用更多的时间通过积极的无球跑动创造 机会或者为队友创造机会的运动项目,所以在强调绝对力量的同时,也要避免超重。可见适度的体重是足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指标[4]。 3.2 足球运动员体能需求

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

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 中国足球起源 中国的足球。最早的说法见《战国策·齐策》:“临富甚福而实...塌鞠”。到了汉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蹴鞠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几乎是万人空巷。而且蹴鞠成了宫廷的主要体育活动。汉高帝刘邦的父亲初入皇宫时,曾因没有球踢而一直闷闷不乐。后来刘邦特意为刘太公建造了“新丰宫”,于是太上皇就可以和家乡的人一起蹴鞠取乐。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汉武帝、汉成帝这样的“帝王球星”。另外,蹴鞠还成了军队训练的内容之一。 中国足球主要联赛 当前中国国内足球联赛及主要杯赛有: 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SL)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中国足球乙级联赛 中国足协杯(2007年至2010年暂停举办,2011年恢复举办足协杯) 中国足球发展 在1994年之前,中国国内的足球队均为专业队,大多数由各地足球协会管理,名称也以各省市的地名为主。此外,中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下属于不同国有事业单位的行业体协,比如铁道部下属的火车头队、军队下属的八一队、武警部队的前卫队等。 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的红山口召开了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将以职业化作为足球改革的突破口。职业化的主要动机是让各参赛球队脱离原有的政府行政体育机制,完全以商业化和市场化作为生存发展的手段。

红山口会议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足球俱乐部”,不过其中很多是并未完全脱离原地方体委的个体,比如北京国安、广州太阳神。直到1993年12月上海申花成立,中国才出现了完全脱离政府机制 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而与此相反,诸如辽宁队、八一队等原专业体 制下的老牌劲旅,则多年内始终无法真正脱离原有政府行政关系, 最终面临降级甚至解散的困境。 1994年,第一届职业化的甲A联赛开始。 职业化的甲A联赛、甲B联赛一共进行了10年,2003年赛季结 束后,改制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和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超成立的 目的是希望仿照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等欧洲先例,由各职业联赛俱 乐部自主管理和运营赛事,逐渐脱离中国足协的管理。中国足协转 而负责各级国家队比赛、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等任务,以及组织足协 杯等其它赛事。 2013年6月15日,在合肥体育中心1:5惨败于泰国国奥,这场 比赛再次将中国国足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人表示不再相信中 国足球,甚至有个别高校校队出面公开挑战国足,实在是很闹剧。 中国足球发展中期目标:2030年男足跻身亚洲前列 2016年4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下 称《规划》)出台。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间段,近期要实 现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的发展目标;中期实现中国足球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跻身世界强队的发展目标;远期则要实现足 球一流强国的目标,中国足球实现全面发展。 《规划》称,近期是从现在到2020年,这个阶段要实现中国足球 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的发展目标。保基本的含义是,人民群众对 足球运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开展足球活动的场地、时间、经费得 到基本保障,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保基 本的含义是,人民群众对足球运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开展足球活 动的场地、时间、经费得到基本保障,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足球发展的 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打基础的含义是,中国特色的足球管理体制机制 初步建立,政策法规初具框架,行业标准和规范趋于完善,竞赛和培训

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足球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特点、作用、起源与发展,以及足球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对足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足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足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本次课的重难点 重点:足球运动的起源;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现代足球起源于中国。 难点: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回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五、1、展示足球让学生认识 2、抢答问题激发兴趣 (1)、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被誉为() (2)、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大赛是()每()年举行一次,采用()人赛制,比赛全场()分钟,分()两个半场,各()分钟,中间休息()分钟。

(3)、你所了解的七人制足球比赛全场()分钟,分()两个半场,各()分钟,中间休息()分钟。 (4)足球比赛以()判定胜负。 3、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1)、古代足球运动的萌芽与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代,就有了“足球舞”。这是古代足球游戏的雏形。战国时代民间己盛行集体的“蹴鞠”游戏。及至西汉,足球己进一步发展成为竞赛性的运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内容之一的足球,公元前四世纪即因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动的战争而传入中东。以后传入罗马,发展成一种把球带到对方一端为胜的竞赛性游戏。接着,这种游戏又因战争传到法国,1066年抟入英国。现代足球始于英国。1863年10月英国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制定了最初的比赛规则,现代足球运动随之逐渐兴趣。最早的比赛阵形是英国人创造的“九锋一卫”式,即九个前锋,一介后卫,再加一名守门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名后卫难以敌挡九名前锋的进攻,于是产生了“七锋三卫”式阵形,使攻守力量达到相对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战术的发展,前锋活动的加强,防守力量又日趋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870年苏格兰人创造了“六锋四卫”式阵形。接着,英国人又创造了“1+2+3+5”阵形。这一阵形对当时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影响很大,因为它体现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2)、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

足球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足球运动的特点及作用 一、特点 1、整体性 足球比赛每队由11人上场参赛。场上的11人思想要统一,行动要一致,攻则全动,守则全防,整体参战的意识要强。只有形成整体的攻守,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及良好的比赛结果。 2、对抗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对抗性项目,比赛中双方为争夺控球权,达到将球攻进对方球门,而又不让球进入本方球门的目的,展开短兵相接的争斗,尤其是在两个罚球区附近时间、空间的争夺更是异常凶猛,扣人心弦。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双方因争夺和冲撞倒地次数达200次以上,可见对抗之激烈。 3、多变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技术上多彩多姿、战术上变幻莫测、胜负结局难以预测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比赛中运用技、战术时要受对手直接的干扰、限制和抵抗。技、战术是依临场中具体情况而灵活机动地加以运用和发挥。 4、艰辛性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在近8000平方米的场上奔跑90分钟,跑动距离少则6000米,多则10000米以上,而且还要伴随完成上百个有球和无球的技术动作,若平局后需决定胜负的比赛则要加时30分钟,如仍无结果,还需以踢点球决定胜负,因而运动员的能量消耗是很大的。一名运动员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后体重可下降2-5公斤。 5、易行性 足球竞赛规则比较简练、明了,器材设备要求也不高。一般性足球比赛的时间、参赛人数、场地和器材也不受严格限制,因而是全民健身中一项十分易于开展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作用 1、有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 经常从事足球运动,不仅对自身良好性格的形成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自制力、责任感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荣誉感、守纪律等思想品德。 2、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足球运动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是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项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经常从事足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并能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改善,尤其是能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据测定,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肺活量比正常人要多2000-3500毫升,安静时的心率要比正常人低15-22次/分。 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足球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中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从踢足球中得到情绪体验、从看足球中得到艺术享受、从谈论足球中得到思想交流,足球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足球已成为一些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引着千千万万个市民,它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它是城市形象的标志之一,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4、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 在重大国际足球比赛中取胜,能激发人民团结拼搏、进取向上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如喀麦隆足球队进入世界杯赛前8名时,总统拜耶授予守门员恩科诺和前锋米拉最高公民爵

足球运动的锻炼特点和价值

足球运动的锻炼特点和价值 一、整体性。足球比赛每队由11人上场参赛。场上的11人思想统一,行动要一致,攻则全动,守则全防,整体参战的意识要强。只有形成整体的攻守,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及良好的比赛结果。 二、对抗性。足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对抗性项目,比赛中双方为争夺控制权,达到将球攻进对方球门,而又不让球进入本方球门的目的,展开短兵相接的争斗,尤其是在两个罚球区附近时间、空间的争夺更是异常凶猛,扣人心弦。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双方因争夺和冲撞倒地次数多达200次以上,可见对抗之激烈。 三、多变性。足球运动是一项技术上多彩多姿、战术上变幻莫测、胜负结局难以预测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比赛中运用技、战术时要受对方直接的干扰、限制和抵抗。技、战术是依临场中具体情况而灵活机动地加以运用和发挥。 四、易行性。足球竞赛规则比较简练,器材设备要求也不高。一般性足球比赛的时间、参赛人数、场地和器材也不受严格限制,因而是全民健身中一项十分易于开展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锻炼价值(健康价值): 足球是对抗性很强的集体竞赛项目,在这个既需要激烈竞争,又需要团结协作的环境中,你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会得到磨练,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足球比赛中情况瞬息万变,错综复杂,对运动员的思维、观察、判断、反应等能力的要求较高。经过长期的足球训练,也许你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你的思维会更敏捷,判断能力会更准确,视野会更开阔,意志会更顽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等整体综合素质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足球运动对身体素质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它需要高速度的奔跑能力、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灵活的步伐、步点、对抗中的力量素质、以及良好的耐力和柔韧素质。在足球训练过程中,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运动负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会进一步发挥你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改善你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使你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只要能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你将会拥有强壮的体魄和矫健的身手。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的指标。经常参加足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时期骨骼的生长发育,促进身高的增长。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足球运动员身高增长高峰期在13 –14岁,这两年平均每年增长8公分,一般增长6 –10公分,个别增长10公分以上。15岁以后增长速度减慢。作为运动员,身高的增长主要受遗传、营养、吸收能力、饮食习惯、作息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从医学角度来讲起主导作用且不可改变的是遗传因素,但多参加体育锻炼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发育程度的指标,对衡量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通过足球训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系统、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增加食欲,提高吸收能力。同时,对提高青少年的肌肉、韧带力量等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体重的增长,大大超过我国青少年同年龄体重增长指数。肌肉的结实、发达,对你体形的健美,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各种运动创伤的预防都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对处生于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质、智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殷切希望同学们要坚持锻炼,挖掘潜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使你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于足球运动的起源介绍

关于足球运动的起源介绍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健身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 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 《史记·苏秦列传》里,汉代刘向《别录》和《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前任主席 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 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玩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 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 托姆”。 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 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后来人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 12世纪初,英国开始有了足球赛。比赛是娱乐活动,一年两次,一般在两个城市之间举行。主持人把球往空中一抛,比赛就算开始。双方就会一拥而上,大叫大喊,又踢又抱,哪一方能将球踢进对方的闹市区,哪一方就算胜利。如果球中途窜入居民屋里,运动员也 就一窝蜂的冲进去乱打乱踢,常常把屋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房主只好自叹倒霉。路上行 人碰到球滚来,就会遭受一场飞来的横祸。因此在当时,球赛一来,人们就得躲避灾难, 关门闭户,一直到球赛结束,才恢复正常。这样的球赛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便 下了一道禁令:规定足球比赛要在空地上进行,进入闹市区者重罚,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 足球场。到19世纪初期,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 已经相当盛行。 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所谓的《剑 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 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当前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863年10月26日,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格兰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规则,现代足球运动正式确立。确定了现代足球运动不允许用手的标志性规则。 为此,以甘贝尔为代表的少数坚持手脚并用的人于1871年创立了英式橄榄球联合会。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

足球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足球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足球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足球比赛是以脚支配球为主,两支球队在同一场地内相互攻守,激烈对抗,以射门进球多少决定胜负的球类运动项目。它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现场观众和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据不完全统计现今世界上经常参加比赛的球队约80万支,登记注册的运动员4000万人,其中职业运动员约10万人。 足球运动的特点 (一)整体性 足球运动的整体性特征是其竞技性质和比赛要求所决定。足球比赛是以每队11人上场参赛的集体球类项目,场上11人虽位置、职责、分工不同,但必须按照既定的战术策略和要求协同一致,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作到目标、思想、行动“三统一”攻则全动,守则全防,只有形成整体的攻守,队伍才有战斗力,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二)对抗性 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等因素的综合对抗和全面较量是现今足球比赛的显著特征。以控球权的争夺为焦点,足球比赛始终贯穿着进攻与防守,制约与反制约,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对抗。据统计,一场高水平足球比赛双方攻守转换接近300次,一半以上的技术动作是在强对抗条件下运用或完成的,冲撞抢位、贴身紧逼、倒地铲断、高空争顶等各种形式的对抗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

(三)多变性 技术多样,战术多变,胜负难测是当今足球运动另一特点。全面型足球的问世,打破了运动员职责范围的局限性,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单一性被全面性所替代,成了比赛场上的多面手,既能攻,又能守,技术的全面化导致了战术的多变性。现今足球比赛,攻守转换快速而频繁,运动员位置和职责随着比赛进程的变化而变化,技术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多变的战术打法,使比赛充满活力和悬念。 (四)艰辛性 现代足球“高速度,强对抗”的比赛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承受大运动负荷的身体能力。研究表明,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运动员活动距离高达 9000 米―14000米,快速冲刺距离在2500米以上,完成技术动作近百余次,运动员心率在180次/分以上时间约有32分钟,氧消耗超过300升,能量消耗达1500―2000千卡,体重下降2―5公斤。

足球的起源与发展

《足球的起源和发展》 一、古代足球运动的萌芽与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代,就有了“足球舞”。这是古代足球游戏的雏形。战国时代民间己盛行集体的“蹴鞠”游戏。及至西汉,足球己进一步发展成为竞赛性的运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内容之一的足球,公元前四世纪即因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动的战争而传入中东。以后传入罗马,发展成一种把球带到对方一端为胜的竞赛性游戏。接着,这种游戏又因战争传到法国,1066年

抟入英国。现代足球始于英国。1863年10月英国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制定了最初的比赛规则,现代足球运动随之逐渐兴趣。最早的比赛阵形是英国人创造的“九锋一卫”式,即九个前锋,一介后卫,再加一名守门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名后卫难以敌挡九名前锋的进攻,于是产生了“七锋三卫”式阵形,使攻守力量达到相对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战术的发展,前锋活动的加强,防守力量又日趋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870年苏格兰人创造了“六锋四卫”式阵形。接着,英国人又创造了“1+2+3+5”阵形。这一阵形对当时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影响很大,因为它体现了攻守力量的基本平衡。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二、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兰足协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英格兰足球协会的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人们公认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之日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

足球运动的特征

足球运动的特征 蒋文浩体教本一09350115 摘要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的对抗日趋激烈、拼抢愈加凶猛,足球比赛已进人了一个讲究严密整体、快速攻防、意识性强、意志坚韧的足球时代,所以足球比赛的整体性、速度、意识、意志等方面对足球比赛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健词: 足球足球运动疲劳足球运动力量素质现代足球足球特征 足球运动是一项融集体性、复杂性、多变性、对抗性和连续作战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现代足球运动训练特点之一就是采用大负荷大强度的训练手段,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要承受很高的负荷强度。尤其是在激烈比赛对抗训练后,运动员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出现各种疲劳的征象,如不及时进行恢复就会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心理机能等运动能力的下降,制约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从而导致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这种在一定时间内引起机体的运动能力暂时下降,全身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运动水平。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住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足球运动的正常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对于从事足球比赛和训练中如何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已成为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 1足球运动员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 1.1球运动的项目特点 足球是一项比赛场地大,比赛时间长的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当高,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一场足球比赛时间是90分钟,要求队员在场上不停的奔跑移动。 1.2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运动总持续 时间较长的项目。高强度,多间歇,长时间。从能量代谢角度分析,足球比赛中,高能磷原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着足球比赛中激烈拼抢、快速、准确传接球、大力射门、远传、跳起抢、断球等高强度和高难度动作的的质量。由于比赛规则的时间规定,又决定了足球运动是一项持续总时间较长的运动。短时的高强度、快速运动的间隔中,以中、低强度的间歇相衔接,这就决定了足球比赛是以多次反复高强度运动与多间歇而构成的运动形式,也决定了足球运动是一项以高强度,多间歇,长时间为特点的运动项目。这一特点也形成了足球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高能磷酸原系统是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运动中高能磷酸原系统反复动用,提供各种高强度动作的能源,高能磷酸原系统是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 1.3运动的训练与比赛特点 训练是依据比赛要求进行的,根据统计,我们得知一名职业球员每场跑动距离在600()米以上,全场活动包括快跑、慢跑、跳跃、冲刺等。足球运动是以多种强度、多种距离、多

足球发展史

足球发展史 足球以脚为主支配球的球类运动。足球运动对抗性强,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规则所允许的各种动作包括奔跑、急停、转身、倒地、跳跃、冲撞等,同对手进行激烈的争夺。比赛时间长、观众多、竞赛场地大,是其他运动项目[1]所不及的。 中文名 足球 外文名 football 足球起源于古代中国,叫蹴鞠,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 在中世纪的英国,足球以成为许多年轻人所热衷的一项活动。他们在狭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经常将皮球踢到街边人家的窗子上。于是英国国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从12世纪到16世纪,英国国王先后四次发布过“足球禁令”。不

过,由于足球运动的特殊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55年,在英国设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1863年,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从此,有组织的、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足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遍欧洲,传遍世界。在19世纪末,足球运动在西欧国家已相当普及。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就将足球列为比赛项目之一,结果丹麦队以9:0战胜希腊队,成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第一个冠军。 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当前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862年,在英国诺丁汉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英足总),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这次制定的足球规则共14条,它是现今足球规则的基础。从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1]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1930年起,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并推选法国人盖兰为第一任国际足联主席。世界杯欧洲杯亚洲杯。

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一、足球运动的特点: (一)、集体协作的前提性 位置分工多、身体多部位触球、配合线路多、集体配合难度大,球类集体性项目协作性特点。 (二)、个人能力的综合性 1、个人能力是集体球类项目的基础; 2、个人能力要与集体技战术有机结合; 3、独特的个性特征和个人竞技能力的重要性; 4、个性特征和全面的技战术特点的结合。 (三)、对抗的特殊性 1、一对一的对抗到整体的对抗。 2、有球的对抗到无球的对抗。 3、同队的压力、对手的压力、环境的压力都可能作用到一次简单的动作。 4、同场对抗类集体项目对抗强度评价。 (四)、技战术体能的专项性 1、体能训练的技术化。 2、体能训练的阶段性。 3、体能训练必须与技战术提高同步。 (五)比赛技术情境不可复制性 1、训练水平不等同于比赛水平 2、比赛场景不容易再现。 3、无法真实还原比赛情境。 (六)、比赛技术和训练技术的非一致性 同场对抗类项目训练比赛的非一致性特征。 (七)、对抗中的准确性 1、动作准确性。 2、配合思维的准确性。 3、落实在射门的准确性上。 足球的制胜规律:整体、快速、变化、对抗、意志力。 二、足球运动的规律 (一)足球运动具有以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为特点,突出非乳酸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理变化规律。 (二)足球运动具有以技术、技巧为基础,以战术意识为灵魂,以身体、心理和意志力为保证,突出综合性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规律。 (三)足球运动具有以变化性、整体性、对抗性为特点,突出高强度对抗性训练的规律。 (四)足球运动具有以训练为基础,以比赛为目标,以比赛带动训练,突出比赛实用技术运用的运动规律。

中国足球发展历史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始创于1924年,在1931年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1958年退出,并在1979年重新加入。从1976年起,中国队连续9次参加亚洲杯足球赛,并于1984年和2004年两度打进决赛,不过都饮恨而归。他们在第一次世界杯上的亮相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但是输掉了全部三场比赛且失九球不入球,仅因沙特阿拉伯国家足球队于另一小组输掉了全部三场比赛且失12球不入球,从而免于在32强中垫底。 中国队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取在亚洲地区获得锦标,虽然在亚洲杯、亚运会等亚洲级别的赛事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仅出线过一次。上最近一次大赛是在2007年东南亚四国联办的亚洲杯,结果小组未出线。 足球运动在中国较受欢迎,因此国家队取得的任何成绩和胜利都会被认为是国家的骄傲。大约有3千万观众收看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里中国参加的比赛。收看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决赛的观众甚至超过了这个数字。 2005年,中国赢得了2005年东亚足球锦标赛的男子组冠军和澳门东亚运动会的男子足球项目金牌(东亚运动会男子足球项目非FIFA之A级赛)。 中国的球衣赞助商是adidas。 [编辑本段]历届世界杯成绩 1930年—1954年- 未参加 1958年- 外围赛出局 1962年—1978年- 未参加 1982年—1998年- 外围赛均出局 2002年- 决赛32强(第一圈) 2006年- 外围赛出局

2010年-外围赛出局 [编辑本段]历届亚洲杯成绩 1956年—1972年- 未参加 1976年- 第三名 1980年- 小组未出线 1984年- 第二名 1988年- 第四名 1992年- 第三名 1996年- 止步1/4决赛 2000年- 第四名 2004年- 第二名 2007年- 小组未出线 [编辑本段]历届奥运会成绩 1900年-1932年:未参加 1936年:第一轮,排第12名 1948年:第一轮,排第14名 1952年-1956年:弃权(因中国未参加当年的奥运会) 1960年-1976年:未参加 1980年-1984年:外围赛出局 1988年:第一圈,排第14名 注:从1992年起奥运会足球比赛参赛条件限制为23岁以下,即所谓的奥运足球队,而非正式的国家队。

中国近代足球发展史

中国近代足球发展史 现代足球运动则是在19世纪末期传入中国。最先在英国殖民地──香港兴起,香港更为亚洲最先建立职业足球联赛、球会及职业球会的地方。其后,足球在上海、天津及广州等地迅速发展,各自开办联赛及互相对赛的埠际比赛。 1895年圣约翰书院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足球队,球员都是书院的学生,人称“约翰辫子军”。1902年圣约翰书院与南洋公学举行了上海第一场足球赛。及后成立“华东校际足球联赛”,共有8所学校参加,包括实力最强的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南洋大学(今交通大学)、沪江大学及暨南大学。中学则以南洋模范中学和徐汇中学最出色。 租界建立后,各国侨民、各大洋行和各国驻沪军队,纷纷组织足球队开展比赛。1902年由外侨成立上海足球联合会(Shanghai Football Association),举办各级联赛及杯赛(包括国际杯、史考托杯及高级杯等)。规定每年10月至明年4月为足球季,主要的球队有:西商队、西捕队、腊克斯队、法商队、犹太队、葡商队、商团队,陶克工程会队和英国驻沪陆军和海军组成的球队。“国际杯”是按侨民国籍分别组队参加,英国分别组成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3支队伍。 上海与香港、天津及日本横滨之间举行定期的埠际大赛,沪港杯埠际赛始于1908年[5],旅居沪港两地的外国侨民草创了上海、香港埠际足球赛。1923年沪港杯赛首次有华人(梁玉堂、陈苏、陈光耀及朱广扬)代表香港上阵。 1924年成立由华人球队组成的中华足球联合会,华人球队乐群、共和、博爱等相继成立。1925年,梁玉堂、刘九和李惠堂等人离开香港到上海加盟乐华队(由乐群易名)。1926年当时上海已经有12家登记的俱乐部,球员约400人,地产商程贻泽组织的三育足球队被准予参加上海足球联合会甲组联赛,乐华队也获准参加史考托杯比赛,竟以4-1打败老牌冠军腊克斯队,在复赛中才被当届冠军西商队所败。乐华队翌年更在西联甲组联赛和高级杯捧走两项冠军,还获得当届“中华足球联合会”所组织的甲组赛冠军,夺得“大满贯”。从1924年成立中华足球联合会,到1930年乐华队解散,上海足球处于第一个高峰期。 西联会的赛场大多在上海跑马厅内或虹口公园内,其后曾设于中华运动场、申园跑狗场、逸园跑狗场等处,并收门票。西联会直到1943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后才解散。1931年成立的东华队吸纳了多名原乐华队球员,继续与洋人球队对抗,多次获得各类比赛的冠军,一直到1952年才解散,是近代上海足球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早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的球队主要参加地区性运动会为主,其球员也基本来自极少数经济和足球运动较发达的地区。以中国名义参加远东运动会的足球队的成绩如下: ?第一届(1913年马尼拉):亚军(只有中国及菲律宾两队角逐) ?第二届(1915年上海):冠军(同样只有中国及菲律宾两队) ?第三届(1917年东京):冠军(中国、菲律宾及日本三队) ?第四届(1919年马尼拉):冠军(再次只有中国及菲律宾两队) ?第五届(1921年上海):冠军(中国、菲律宾及日本三队) ?第六届(1923年大阪):冠军(中国、菲律宾及日本三队) ?第七届(1925年马尼拉):冠军(中国、菲律宾及日本三队) ?第八届(1927年上海):冠军(中国、菲律宾及日本三队) ?第九届(1930年东京):冠军(日本并列)(中国、菲律宾及日本三队) ?第十届(1934年马尼拉):冠军(中国、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及日本四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