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亚铁的产生及自燃预防

硫化亚铁的产生及自燃预防
硫化亚铁的产生及自燃预防

73硫化亚铁的产生及自燃预防

刘静云

(锦州石化公司培训中心,辽宁锦州 121001 )

前言

含硫油品设备腐蚀自燃事故是对炼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而油品中的硫大致分成活性硫和非活性硫两大类。

活性硫包括单质活性硫(S)、硫化氢(H2S)、硫醇(RSH)。其特点是可以和金属直接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在200℃以上,硫化氢可和铁发生直接反应生成FeS。360~390℃之间生成率最大,至450℃左右减缓而变得不明显。在350~400℃下,单质硫很容易与铁直接化合生成FeS。在这个温度下,H2S可发生分解:H2S→S+H2。分解出的活性硫和铁的作用极强烈。在200℃以上,硫醇也可以和铁直接反应:

RCH2CH2SH + Fe == RCHCH2 + FeS + H2。

非活性硫包括硫醚、二硫醚、环硫醚、噻吩、多硫化物等。其特点是不能直接和铁发生反应,而是受热后发生分解,生成活性硫,这些活性硫按上述规律和铁发生反应。不同温度下不同硫化物的分解,产生不同程度的硫腐蚀。

复杂的硫化物在115~120℃开始分解,生成H2S,120~210℃比较强烈,350~400℃达到最强烈的程度,480℃基本完全分解。

1硫化亚铁的产生原因及自燃机理

1.1 硫化亚铁物理性质

深棕色或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4.74g/cm3,熔点1193℃,溶于无机酸时放出硫化氢气体,潮湿空气中氧化分解为硫和四氧化三铁。

1.2 硫化亚铁的产生原因

1.2.1 电化学腐蚀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原油中80%以上的硫集中在常压渣油中,这些硫化物的结构比较复杂,在高温条件极易分解生成硫化氢和较小分子硫醇。当有水存在时,这些硫化氢和硫醇对铁质设备具有明显的腐蚀作用,反应过程为:

H2S = H+ + HS-

HS -= H+ + S2-

这是一种电化学腐蚀过程:

阳极反应:Fe→ Fe2+ + 2e

阴极反应:2H+ + 2e→ H2

Fe2+与S2-及HS-反应:

Fe2+ + S2-= FeS↓

Fe2+ + HS -= FeS↓+H+

另外,硫与铁可直接作用生成硫化亚铁:Fe+S=FeS↓。生成的硫化亚铁结构比较疏松,均匀地附着在设备及管道内壁。

1.2.2 大气腐蚀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装置由于长期停工,设备内构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大气腐蚀,而生成铁锈。铁锈由于不易彻底清除,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与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亚铁。

反应式如下:

Fe + O2 + H2O → Fe2O3?H2O

Fe2O3?H2O + H2S → FeS↓+ H2O

此反应较易进行,由于长期停工,防腐不善的装置具有产生硫化亚铁的趋势。

1.2.3 高温硫腐蚀

硫腐蚀反应为化学腐蚀反应,温度升高可加快反应速度。因此,对于温度较高的常压塔底及常渣换热单元、减压单元系统就比较容易发生高温硫腐蚀。

1.2.4 水及Cl-存在可促进设备硫腐蚀

从硫化亚铁生成反应机理可知有水存在可促进化学腐蚀的进行,而当有Cl-存在即使温度较低时也会发生如下反应:

Fe + 2HCl→ FeCl2+ H2↑

2009年第8期2009年8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74 刘静云:硫化亚铁的产生及自燃预防

FeCl2 + H2S → FeS↓+ 2HCl

Fe + H2S → FeS↓+ H2↑

FeS + 2HCl →FeCl2 + H2S

对于常压塔顶冷凝系统,即塔顶、油气挥发线、水冷器及回流罐等部位,易发生低温腐蚀。

1.3 硫化亚铁自燃的机理及现象

1.3.1 硫化亚铁自燃的机理

硫化亚铁及铁的其它硫化物在空气中受热或光照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FeS + 3/2 O2 = FeO + SO2+ 49KJ

2 FeO + 1/2 O2 = Fe2O

3 + 271KJ

FeS2 + O2 = FeS + SO2 + 222KJ

Fe2S 3+ 3/2 O2 = Fe2O3 + 3S+ 586KJ

1.3.2 硫化亚铁自燃的现象

硫化亚铁自燃的过程中如没有一定的可燃物支持,将产生白色的SO2气体,常被误认为水蒸汽,伴有刺激性气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当周围有其它可燃物(如油品)存在时,会冒出浓烟,并引发火灾和爆炸。硫化亚铁在工艺设备中的分布一般遵循这一规律:介质中硫含量越高,其硫化亚铁腐蚀产物越多,但是介质中硫含量仅为百万分之几的设备在打开时也会发生硫化亚铁自燃的现象。其原因不是介质中硫含量高,而是微细的硫化亚铁腐蚀产物在某些局部区域很容易发生沉积。特别是填料塔,其填料除了具有分馏的功能外,还具有高效的过滤功能,上游携带来的硫化亚铁很容易补拦截下来。同时,金属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大,即使物料中的硫含量很低也会腐蚀填料。由于填料塔内的物料流速低,填料表面腐蚀生成的硫化亚铁很难被物料带走。这样,在大负荷、长周期、连续运行的填料塔,塔内将积聚一定量的硫化亚铁。由于塔设备内的硫化亚铁不是纯净物,与焦炭粉、油垢等混在一起形成垢污,结构一般较为疏松。硫化亚铁在潮湿空气中氧化时,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负二价硫氧化成四价硫,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局部温度升高,加速周围硫化亚铁的氧化,形成连锁反应。如果垢污中存在碳和重质油,则它们在硫化亚铁的作用下,会迅速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这种自燃现象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1.3.3 影响硫化亚铁生成速度因素

从硫化亚铁的生成机理可知,在日常生产中,硫化亚铁的生成过程就是铁在活性硫化物作用下而进行的化学腐蚀反应过程。因此,控制化学腐蚀反应是限制硫化亚铁生成的关键手段。只要我们找出生产装置易发生硫腐蚀的部位,根据各部位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就可减小硫化亚铁生成量,进而从根本上避免硫化亚铁自燃事故的发生。油品的含硫量、温度、水及Cl-的存在等因素是影响此电化学腐蚀反应进行速度的重要因素。

2 常减压装置中硫化亚铁的主要分布情况

2.1 三塔顶系统

包括空冷器、水冷器、回流罐、产品罐、水封罐、瓦斯罐、塔顶系统附属管线及瓦斯管线等。2.2 塔内壁

碳钢塔中上部内壁、碳钢塔盘固定件、塔盘及填料。

3 硫化亚铁自燃事故的预防

硫化亚铁产生过程是对设备腐蚀的过程,有必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对设备的硫腐蚀。3.1 从工艺方面入手,减少设备硫腐蚀,控制硫化亚铁的产生

3.1.1 加强常压装置“一脱四注”抑制腐蚀

根据原油的实际状况,选择效果好的破乳剂,优化电脱盐工艺,加大无机盐(例如MgCl2、CaCl2)脱除率,从而减小塔顶Cl-含量。原料进塔之前采用以电脱盐脱水为核心的“一脱三注”工艺,及时对脱盐后的原油含盐量、含水量及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顶排水的PH、CL-、Fe含量进行分析并严格控制,减少原料对塔设备的腐蚀,即设备中形成FeS 数量减少,降低了检修中发生自燃的机会。

3.1.2 添加缓蚀剂

在分馏塔顶试添加缓蚀剂,使钢材表面形成保护膜,起阻蚀作用。使用适合于高硫原料的缓蚀剂,降低腐蚀速度。适当加大注氨量,减轻硫腐蚀。3.1.3 加强日常操作管理

加强有关岗位的操作管理,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硫化亚铁的不断形成。

3.2 从设备方面采取措施,阻止硫化亚铁产生

3.2.1 易被硫腐蚀的部位,更换成耐腐蚀的钢材

兼顾成本,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耐腐蚀钢材。3.2.2 采用喷镀隔离技术

在易腐蚀设备内表面采用喷镀耐腐蚀金属或涂镀耐腐蚀材料等技术实现隔离防腐目的。但生产过

75刘静云:硫化亚铁的产生及自燃预防

程中如果流经设备及管线的油品的流速较大或设备中的易磨损部位不宜采用喷镀隔离技术。

3.2.3 加强防腐保护,使用硫化亚铁钝化剂清洗

对于长期停工的装置,应采用加盲板密闭,注入氮气置换空气等措施,防止大气腐蚀。

硫化亚铁钝化剂是一种由对硫化亚铁具有较强熬合作用的熬合剂、缓蚀剂等复配而成的高效化学清洗剂,能有效除去聚结在设备上的硫化亚铁、三氧化二铁等无机垢,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烧毁填料或设备。具有在设备上不沉积,对设备腐蚀性小,对环保无特殊影响,性质稳定,无毒无寄存器,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消除硫化亚铁自燃最为安全的方法是进行化学钝化清洗处理。通过钝化消除其活性,达到阻止其自燃的目的。

由于硫化亚铁具有较强的活性和被螯合能力,基于这一原理,FZC-1硫化亚铁钝化剂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复合而成,可将油污剥离将硫化亚铁分解为稳定的硫盐和铁盐溶解于水中,从而达到彻底去除硫化亚铁的目的随硫化亚铁粒径减小,其起始自热温度逐渐降低,最大温升速率时的温度也明显降低并表现出了较强的规律性,说明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空气在硫化亚铁颗粒上的扩散也越容易进行,同时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的硫化亚铁粒子也越多,其自热和自燃特性得到显著增强。水在硫化亚铁的自热和自燃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表明,适量的水能够极大的降低硫化亚铁的起始自热温度并对其自热和自燃有正催化作用,而过量的水一则由于阻碍了硫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接触难以发生氧化反应,二则由于大量水的存在将硫化亚铁氧化释放的热量吸收,使热量无法得以累积进而使得硫化亚铁不易发生自燃。硫化亚铁钝化剂PH 值为7.5个,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年腐蚀率为0.018)。在反应过程中不会生胶合物质而堵塞管线,塔盘及填料。排放反应后的废液达到排放污水场的标准不会对水场造成冲击,药剂对人体无伤害。且反应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在开工的时候延迟硫对金属的腐蚀。

二套常减压塔在2008年停工时采用钝化方法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3 停工检修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停工前做好预防硫化亚铁自燃事故预案,停车前根据装置自身特点及以往的实践经验,做好硫化亚铁自燃预案,一旦发生自燃事故,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范围扩大,减小经济损失。

(2)设备吹扫清洗时,对于弯头、拐角等死区要特别处理,注意低点排凝,吹扫质量,防止残油及剩余油气的存在。从而避免硫化亚铁自燃引发爆炸和火灾。

(3)设备降至常温方可打开,进入前用清水冲洗,保证内部构件湿润,清除的硫化亚铁应装入袋中浇湿后运出设备外,避免接近火源,并尽快采取深埋处理。

(4)检修期间,在有硫化亚铁存在的设备附近,准备消防水源及消防蒸汽。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检修中控制氧含量,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硫化亚铁的氧化必须有氧气存在,所以在停工检修之前,用惰性气体对塔内部可燃气体置换,使硫化亚铁粉末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但这种方法会给操作带来不便,清塔作业时,不能同时打开人孔,只需打开作业处人孔,否则空气会形成对流,使塔内氧含量大大提高。

(6)检修时严格控制温度。影响硫化亚铁氧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所以在停工、蒸汽吹扫后,决不能立即打开人孔进行作业,须在塔内温度冷却至室温以下,且采取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必要措施后才可打开人孔。对于填料塔,由于填料体积大,热容量高,在不通风的情况下,自燃冷却慢,可从塔顶注水冷却,提高冷却速度,较为安全。

(7)如硫化亚铁自燃已产生高温时,应尽可能使用蒸汽扑救,防止设备因高温急冷产生退火或热应力不均而变形开裂。

4 存在问题

三塔顶系统的硫化亚铁的处理,目前在停工过程中只能使用蒸汽吹扫。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硫化亚铁聚集的部位进行48小时水冲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我们还不具备此条件。此问题的解决还有待研究探讨。

车辆自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精心整理 贵州省清镇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自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3.3.1组织结构 组长:邓礼胜(总经理) 副组长:何灼江(副总经理) 成员:高翔波、徐家林、王晓平、张应雄、刘贵星、刘军、樊章红、王碧涛、杨

贤军、施树义、罗雯、胡刚、杨倩、各车队长。 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小组,四个小组分别为:现场抢救组、交通运输组、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 3.2职责 1 2 3 4 疗。 4. 严格按照车辆维护制度,落实车辆回场检、二维、检验等工作,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增强员工安全行车意识及车辆自燃事故的应对处理培训。 4.2预警行动

4.2.1车辆安全隐患预警 修理厂员工在车辆维修时,分公司员工在车辆回场检时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应根据公司回场检制度,要求车辆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营运,如遇拒绝配合的,应及时上报车技主管人员直接解决,事情交严重的,上报应急小组处理。 5. 5.1 1:车 公司 5.2 当发生事故时,公司驾驶员、管理人员应拨打公司值守电话对情况进行报告。需报告的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事故现场简要情况(严重程度等)。当值守人员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分级对事故级别进行判断,对于三级以下事故的,由值守小组根据事故类别向相应的救援小组组长汇报,由救援小组组长迅

速展开处理;对于二级事故的,由值守小组根据事故类别向相应的救援小组组长汇报,由救援小组组长迅速展开处理;对于一级生产事故的,由值守小组立即向指挥部总指挥汇报。由指挥总指挥部署救援工作。 6.应急处置 6.1 1 部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经指挥部总指挥同意后结束事故响应。 2)二级事故响应: 发生车辆白燃事故时,驾驶员如情况允许的,驾驶员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及公司值守中心报告。应根据日常培训,按事故现场情况及自身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按照《车辆自燃事故现场处臵方案))(7.2)

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

---------------------------------------------------------------最新资料推荐------------------------------------------------------ 煤场自燃预防与控制措施 防煤斗自燃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1. 煤场堆取煤作业按照用旧存新的原则进行。 2. 燃煤的堆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超过二个月或有自燃倾向时每天测一次煤堆温度并作好记录,一个煤堆测点不应少于12 个,一般煤堆温度不得超过60℃,每天温升不得超过2℃。 3. 对局部自燃处理,原则上采用将自燃煤用铲车挖出, 倒到空场地用水浇灭的处理方法, 还可并用推土机将自燃煤推开碾平压实处理。 4. 燃料综合班应加强对煤场的整场和喷淋降温,对计划加仓煤堆进行彻底的处理,通过喷淋、翻堆、碾压达到有效的冷却降温,确保上煤安全。 5. 自燃的煤必须得到有效的处理后方可用于加仓,且只能加在运行中的煤仓并告知值长。 自燃煤有效处理的标准为: 取到系统皮带机上的煤没有明显的烟气,只有水蒸气,温度小于50℃,更不得有明火,蓝烟或黄烟。 6. 在取底层煤或处理过的自燃煤时,燃运班长应及时将燃煤情况报告值长,同时安排#6 皮带机岗位人员对即将进入原煤斗的煤流每 10 分钟进行一次测温,温度大于45℃时,应按值长安排加至某个仓,以便集控维持该仓运行,不得用温度大于50℃的煤加仓。 1 / 5

7. 底层煤或处理过的自燃煤原则上不加 A、 E 煤斗。 8. 燃运人员应加强对各台机组制粉系统煤位的监视,每次准备加仓前,燃运班长须向值长了解当天制粉系统是否有切换安排,并相应调整加仓计划。 集控切换制粉系统后,值长(二期由值长助理)应及时通知燃运班组,掌握停运制粉的煤仓的煤种情况。 9. 集控运行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测量原煤斗外壁温度,测温应在原煤斗上已标识的测温点上测量,发现异常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并做好记录。 10. 当出现燃煤斗温度异常升高时,按以下方案进行处理: 10.1 当发现燃煤斗壁温超过60℃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当班主值、值长汇报。 值长应安排增加燃煤斗温度检查次数,通知主值对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应适当加大给煤率并保持运行,对备用中制粉系统应尽快启动运行。 10.2 当发现燃煤斗壁温超过80℃且煤仓上部有冒烟时,值长应立即通知燃运用低温、低挥发份的新煤加仓压火,至冒烟基本消失,并向运行部、设备部值班领导(夜间或节假日)汇报。 10.3 集控运行加大相应的给煤机出力至制粉最大出力,并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至65℃及以下运行,严密监视制粉系统运行工况。 10.4 调整其它制粉系统出力,保持机组运行参数稳定。

硫化亚铁自燃在检修中的危害及预防

价值工程 1概述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宣汉县境内,是目前国内探明最大的高含 硫化氢(13%~18% )和二氧化碳气田。由于原料气中含有浓度较高的硫化氢从而带来一系列设备、管线的硫腐蚀问题。并在运营期间形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自燃现象在检修过程中最为常见,给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2硫化亚铁(FeS )的化学特性 FeS 是深棕色或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4.74g/cm 3,熔点1193℃。 2.1硫化亚铁(FeS )生成机理 硫化氢(H 2S )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FeS )。Fe+H 2S=FeS+H 2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FeS )。Fe+S=FeS 2.2硫化亚铁自燃机理及危害设备在含硫环境中运行,经长时间积累,设备中硫化亚铁含量越来越多,一旦停产检修打开设备人孔时,空气中的氧气和硫化亚铁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在高温环境下,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速度加快,形成连锁反应。这时周围一旦有可燃介质(如设备填料、可燃气体等),会迅速燃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硫化亚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硫化氢,硫化氢可以与人体内的某些酶发生作用,抑制细胞呼吸,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使人体器官因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在检修过程中,防硫化氢中毒也是重中之重。 硫化亚铁及铁的其他硫化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如下:FeS+2/3O 2=FeO+SO 2+49kj 2FeO+1/2O 2=Fe 2O 3+271kj FeS 2+O 2=FeS+SO 2+222kj Fe 2S 3+2/3O 2=Fe 2O 3+3S+586kj 2.3硫化亚铁自燃案例分析2010年1月25日,某厂因配电室配电柜需要进行检修,造成硫磺成型机停机,再熔器需切换至伴热状态备用,温度控制在140℃左右。2010年1月26日值班人员发现:再熔器温度控制器高报,显示温度160℃。当班班长立即组织人员到装置现场进行检查,打开再熔器观察口发现再熔器容器内液硫着火。值班干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利用现场配备的水管线实施紧急扑救,终于将再熔器内火势全部扑灭,再熔器温度降至130℃。 原因分析:①再熔器为常压容器,空气可通过烟筒及螺旋输送器进入再熔器;再熔器及其内部的蒸汽盘管均采用碳钢材质,材料中的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Fe 2O 3,Fe 2O 3与再熔器内残留的微量硫化氢反应生成FeS ,空气中的O 2充分进入与FeS 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 2O 3和单质硫并释放大量的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引 发自燃着火事故(硫磺燃点: 190℃-220℃)。②细粉硫与水的混合物通过螺旋输送器输送至再熔器,少量水(硫化亚铁中含水20%以下)的引入会导致硫化亚铁的起始自热温度降至常温,从而使硫化亚铁在常温下也能发生自热和自燃;少量的水进入再熔器会导致再熔器内伴热盘管及容器壁腐蚀速度加快,生成大量的FeS 。 3硫化亚铁自燃的预防措施 3.1选择抗硫管材降低钢材中的硫元素及磷元素含量,提高钢材的耐腐蚀能力,是现在含硫气田管道和设备在选材上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选取抗硫管材,减缓硫化亚铁生成速度,在检修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硫化亚铁自燃。 3.2设备管道内表面防腐通过对设备内表面进行喷镀耐腐蚀金属或涂耐腐蚀材料等,减少硫化物与铁物质接触面积,降低硫化亚铁的产生,也可达到预防硫化亚铁自燃的目的,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或管道里的介质流速较大或设备中易磨损的部位不宜采用喷镀隔离技术。 3.3使用钝化剂,消除硫化亚铁活性在设备检修过程中,使用硫化亚铁钝化剂,消除硫化亚铁活性,是现在较为常见阻止硫化亚铁自燃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3.4检修中控制氧含量,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硫化亚铁氧化必须在有氧环境中才能发生放热反应,所以在检修之前,用氮气对设备内部的可燃气体进行置换,使硫化亚铁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进设备作业时,不能同时打开上下人孔,只打开需作业处人孔,否则空气会形成对流,使设备内氧含量大大提高。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防止人员进入设备内窒息,检修人员应佩戴长管空气呼吸器进入。 3.5降低温度、保持湿润高温环境能加速硫化亚铁氧化,所以在检修时,应安排专人时刻监测设备的温度变化,一旦发现设备温度升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决不能让人员进入设备内作业,须在设备内温度冷却至室温以下,且采取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必要措施后才可进行施工。 3.6其他预防措施①检修时应做好硫化亚铁自燃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自燃事故,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范围扩大,减小经济损失。②加强巡检。检修期间,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必须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③清除的硫化亚铁应装入袋中浇湿后运出设备外,并尽快采取深埋处理。④从人为因素上减少事故发生,如缩短设备运行周期,提高设备检修频次,检查防腐涂层的腐蚀情况,并及时恢复脱落的防腐涂层。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掌握了硫化亚铁产生的机理,硫化亚铁自燃的原理和危害,并阐述了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措施。在工程检修或施工中,我们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防范措施进行施工,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未发生一起因硫化亚铁自燃引起的事故。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李萍,赵杉林等.硫化亚铁引发储油罐火灾危险性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作者简介:宋继勇(1979-),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现在中原石油勘探 局工程建设总公司西南工程处,主要从事地面工程建设技术管 理;彭志林(1968-) ,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现在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西南工程处,主要从事地面工程建设;曾兰芳(1980-),女,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现在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主要从事生产运营技术管理。 硫化亚铁自燃在检修中的危害及预防 The Hazards in the Maintenanc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Ferrous Sulfide and Its Prevention 宋继勇Song Jiyong ;彭志林Peng Zhilin ;曾兰芳Zeng Lanfang (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西南工程处,濮阳457003) (SINOPEC Exploration Burea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pany Southwest Agency , Puyang 457003,China )摘要:普光气田为高含硫气田,自投产以来,检维修单位经常接触到各种涉硫作业,这给作业人员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硫化亚 铁自燃产生的危害及采取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最终成功保证了作业期间的安全。 Abstract:Puguang gas field has high sulfur.Since the production,the prosecution service units have access to the various operations involved in sulfur,which gives operators some impact on safety.The paper analyzed the hazards produced by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ferrous sulfide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at last ensured the security during operation. 关键词:硫化亚铁;硫化氢;自燃;预防措施Key words:ferrous sulfide ;hydrogen sulfid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310-01 ·310·

洗苯塔自燃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32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洗苯塔自燃原因分析及 预防对策(正式版)

洗苯塔自燃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平煤天宏焦化公司捣固型焦炉年产30万t冶金 焦,产生煤气1.9万m3/h,配有相应的化产回收系 统。自20xx年开工以来,内装波纹板(0.8mm钢板 冲压而成)填料的塔洗苯塔运转一直正常,塔前煤气 含苯18~24g/m3,塔后煤气含苯2~4g/m3,脱除率 在90%以上,塔阻力在400~500Pa,各项指标均运行 在规定范围内。后因塔阻高在检修过程中出现洗苯塔 内的波纹板(0.8mm钢板)填料出现自燃着火,针对 自燃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设备管理和工艺操作等 查找发生自燃的原因,并阐述了在今后的操作和检修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煤的自燃机理 1.1概述 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 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 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 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 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 置,并不一定发生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 现象。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其 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 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

速煤的自燃。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1.2煤自燃的不同阶段 (1)水吸附阶段。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当水被煤吸附时会放出大量热,即润湿热。所以,多数情况下该阶段对煤的自燃都起着关键作用。 (2)化学吸附阶段。煤自燃过程首先在这个阶段发生化学反应。该阶段的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至70℃。这伸过程中煤吸附氧气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叫做化学吸附阶段。化学吸附阶段煤重略有增加,并产生气体,其中的CO可作为标准气体,通过监测CO浓度可对煤的自燃进行早期

车辆自燃应急预案

第一节车辆自燃应急预案 为规范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明确救援内容提高有效控制和处置事故的综合能力,迅速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区安全监局、交通局、交警支队、运管所等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公司交通安全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车辆自燃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车辆自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技安科长 成员: 行政经理 调度管理员 管理员 修理员 各车车长和副车长,事故单位若干人 如果各组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副组长及成员顺序接替并履行其职责。(下同)各组人员若有变动,新补到岗人员履行相应职责。办公地点: 二、应急救援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先人后物”。 2、坚持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实行“分工负责”。 3、坚持综合协调,做到“职能明确”。 三、救援措施: (一)、救援程序: 1、先疏散再灭火。若见车辆起火,司机应立即靠边停车,因为车在行驶中的火势蔓延速度,是停车后的数倍。司机应迅速打开车门,组织人员疏散,再考虑灭火。

2、切忌集体挤车门。遇小火苗封住车门,可用衣物蒙住头冲下车。若车门被烧坏无法打开,切忌集体挤向车门,应立即用逃生锤砸开玻璃窗自救。 3、车外砸窗最有效。若身上起火,要尽快脱下衣物或就地打滚。若见他人衣物起火,可脱下自身衣物将火捂灭。 4、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案,立即拨打当地医疗急救电话,请求救援或设法将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 5、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 (二)、自燃事故引发的原因及预防: 1、夏季持续高温天气,30℃以上的最高气温较多。持续高温天气为汽车发生自燃创造了客观条件。需要特别注意防范车辆自燃事故。据有关专家介绍,汽车自燃90%以上是电路问题引起的。一些汽车由于线路老化,电线外包胶皮老化导致内芯外露,容易产生火星引发自燃。另外,去不正规的服务站接受服务,或私自改装、加装车辆附加设备,安装过程中接线、接插头不够专业,很容易造成电路使用中短路,从而埋下安全隐患;油管老化开裂导致车辆燃油泄露,在行车过程中遇高温也容易引起自燃事故;在夏季行车过程中,三元催化器一般温度会升到300℃~400℃甚至更高,并可能将整个装置烧红,这时车底如有干草等易燃物,或车底盘有封塑,也容易引起车辆自燃。 专家提醒说,夏季预防车辆自燃,广大司机应尽量避免改动电路,如需改动一定要去正规维修服务点;要定期对油路进行常规检测,发现漏油及时维修;停车时,要注意车底是否有易燃物;不要将打火机等易燃物品放在车内;长途行驶2~3小时后,应歇车半小时左右,打开机器盖让车原地散热;随车一定要配备灭火器,灭火器最好是钢瓶式而不是迷你型的;行车过程中,如听到车身有异常响动,或车内突然有异味,应立即熄火停车并将车停到避风处。一旦发生车辆自燃,如火势不大,应迅速停稳车子,尽快找到起火点,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查找时不要随意打开车前盖,以防空气进入车内助推火势;如火势已无法控制,应马上拨打119报警,同时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第一时间拿到报案号或要求保险公司出现场,消防队灭火后,应索要出警证明,并要其开具起火原因说明,以便在保险理赔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2、车辆自燃原因 A、燃料输送系统(油路、气路)发生爆管、裂缝等故障; B、车内电路短路起火;

煤炭自燃应急处理预案

煤炭自燃应急处理预案 一、制定预案的目的 为预防煤炭自燃火灾事故在我公司发生,一旦发生煤炭自燃火灾事故,能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特制定此预案. 二、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本公司发生的由于煤炭自燃及用火、用电等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适用于下列情形: 1、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 2、用火种引起的火灾; 3、用电引起的火灾。 三、处置火灾的原则 1、有指挥,有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2、有保障,做到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和增援。 3、有措施,采取必要的措施,稳定案情,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减少煤炭自燃给公司带来的财产损失。 4、有策略,根据案情的发展听取意见,制定相应的措施,力争迅速控制或解决案情。

四、指挥机构 1、应急组织 组长: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安全员 成员:全体员工 2、办公室设在煤场办公室电话:23533 3、突发事件,所有人员立即编入事故救援组织,进行事故扑救工作。 五、职责分工 1、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煤炭自燃火灾事故扑救的指挥工作。 2、副组长职责: 负责组织事故应急队伍,进行合理分工,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点。 3、组员职责: “三懂三会”应做到。在事故应急小组的指挥下,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现场扑救工作。 六、事故应急扑救原则与扑救程序 1、派专人打报警电话(119),并迎接救灾车辆。事故应急工作立即开展。

2、事故扑救时应遵循“救人重于救灾”、“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迅速扑救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 人员伤亡和煤炭经济损失。 3、事故应急小组现场指挥,进行事故扑救工作。 4、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汇同有关部门、事故处理监督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查明原因,总结教训,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不让事故再次发生。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1 煤的自燃机理 1.1 概述 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1.2 煤自燃的不同阶段 (1)水吸附阶段。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当水被煤吸附时会放出大量热,即润湿热。所以,多数情况下该阶段对煤的自燃都起着关键作用。 (2)化学吸附阶段。煤自燃过程首先在这个阶段发生化学反应。该阶段的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至70℃。这伸过程中煤吸附氧气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叫做化学吸附阶段。化学吸附阶段煤重略有增加,并产生气体,其中的CO可作为标准气体,通过监测CO浓度可对煤的自燃进行早期预报,化学吸附阶段需要少量水参加反应。根据煤的品级和类型不同,化学吸附的放热量在5.04~ 6.72J/g之间变化。若煤温达到70℃时会分解,煤重随之在幅度下降,甚至比原始煤重还要轻。煤中水汾的蒸发可带走一些热量,该过程产热量晨16.8~ 75.6J/g间变化。若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想使其不自燃是非常困难的。 (4)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该阶段生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即煤氧复合物。其反应温度范围为150~230℃。产生的热量25.2~003.4J/g。这个阶段煤重又有所增加,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必然发生自燃。 (5)燃烧初始阶段。这是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到煤快速燃烧阶段的过渡时期,煤温达230℃时,煤氧化可进行到个阶段。此时煤的反应热为42~ 243.6J/g。这些热量使煤迅速上升促进了煤的快速燃烧。 (6)快速燃烧阶段。这是煤自热的最后阶段,它描述了煤的实际燃烧过程。依氧气供应充足与否,这个阶段可能发生干馏、不完全燃烧或安全燃烧。如果燃烧充分,其反应热等于煤的发热值。 2 煤的自热影响因素 2.1 煤质 煤质本身对煤自热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 (1)煤的品级。煤的品级表明了煤的变质程度,常用挥发分含量和含煤量表示。品级低的纯煤自热热敏感性高,而且,随着煤的品能升高其自热敏感性下降。因而,干燥褐煤最易自热而无烟煤几乎不自热。但含有大最水分的褐煤较纯褐煤不易自燃。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1总则 为减小煤场高挥发份、高热值、高硫煤种因氧化造成自燃的影响,特制定《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 1.3发生自燃时,须对该区域的煤进行处理,组织推煤机配合斗轮机,将其取料上仓,并采取降温、松堆方式防止事故扩大。 2概况 2.1煤的自燃是指煤在空气中氧化时放出的热量无法向四处扩散而积聚在煤堆内,煤堆内温度不断升高,达到着火点发生煤自行燃烧的现象。这样燃煤的热值就减小了,造成亏卡。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3危急事件的预防处理 3.1堆取料时严格按部门要求执行,服务于煤场整体管理思路。 3.2对于淮南、黄陵等高挥发份,高热值的优质煤种,在条件允许时,尽量直接卸车上仓。 3.3优质煤若堆到煤场,应分区单独堆放。 3.4熟悉掌握入厂燃煤的特性,科学合理进行规范化管理,准确掌握优质煤种的安全存储期,定期进行燃煤置换清理,缩短存储时间,有效地防止自燃现象发生。 3.5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提高巡检人员的责任心和巡检质量。充分认识到燃煤自燃的危害,增强系统思维能力。 3.6充分利用配备专用的测温仪器,定期测量煤堆温度,对于温度有升高趋势的存煤,优先取料上仓。 3.7发生煤场自燃现象时,应及时联系推煤机倒堆,并且将自燃区 第 2 页共 4 页

域的煤及时安排上仓。 3.8煤场两侧要预留排风通道,煤场四周要有消防通道。 3.9煤场喷淋要进行定期试运。 第 3 页共 4 页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管理措施及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天安矿业集团杨庄煤矿 E3306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安全管理措施及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人:高星星 编制单位:通防科 批准日期: 2015年8月 23 日

审批意见审批结论: 同意本措施 补充内容: 编审日期:

E3306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安全管理措施 及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作面概况 E3306是我矿第二个综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面长163.583m,平均推进长度338.229m,根据面长、预测放煤回收率以及结合矿井的提升能力,工作面月推进度小于50米,回采速度慢,端头顶煤厚回收率低,采空区有遗煤,极易发生氧化自燃。 1、采空区遗煤情况 E3306工作面其上部为E3202、E3201、E3106、E3103工作面采空区,回采时留有0.1—1.2m不均的遗煤。(见附图) 2、顶煤情况 一分层回采后剩余煤层平均厚度 6.2m,二分层回采后剩余煤层平均厚度4m,其具体回采区域见附图。本工作面机采高度定为2.2m,平均放煤高度为1.8m,平均采放比为1∶0.82。 3、地质条件 E3306工作面位于二分层E3201、E3202采空区下方,北邻E3305采空区,根据附近E3301、E3202、E3305面采掘揭露情况分析,预计工作面回采期间将揭露三处断层。由于工作面沿底布置,预计断层对工作面回采会有一定影响,工作面回采期间应加强顶板支护,确保支护质量。 4、煤质化验结论 通过煤质化验鉴定所采3层煤有自燃发火倾向,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4天。出现CO说明煤已经发生氧化反应,出现C2H4说明煤温已经达到85°C以上,出现C2H2说明煤温至少已经超过200°C。 二、超前准备,确保正常回采 针对杨庄矿第二个综采放顶煤回采,公司、矿领导高度重视,对三机配套、后溜改造、放顶煤工艺、最大化的顶煤回收等召开了多次讨论会,并认真总结E3307工作面回采经验。初采前应加强设备及运输系统的磨合,制定工作面正常推进的激励措施,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加大月推进度,让采空区内氧化的遗煤及早进入窒息带,真正落实“采煤与防火同步进行”的理念。 三、防灭火预测预报 煤层火灾早期预报是通过人体感觉或运用仪器分析检测煤层自

如何防止硫化亚铁自燃

如何防止硫化亚铁自燃 摘要:本文借鉴了同类装置停工经验,介绍了独山子芳烃装置首次检修中可能遇见的硫化亚铁自燃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氮气吹扫;蒸汽吹扫;FeS;自燃; 0 引言 芳烃装置采用美国GTC公司专利技术,以乙烯裂解装置来裂解加氢汽油为原料,采用Techtiv-100型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经抽提蒸馏和普通精馏,得到合格的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产品。由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总承包。装置设计年加工能力60万吨,于2009年8月建成投产。 2011年装置将迎来开工后的首次停工检修工作,为实现装置平稳停工,实现安全检修,装置借鉴了同类装置检修经验,论证本次检修期间可能存在的硫化亚铁的产生原因、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事故案例 图1 上海石化芳烃抽提蒸馏塔FeS自燃火灾事故 上海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制苯车间芳烃抽提单元的抽提蒸馏塔DA-4503高73.6米、直径3米。2002年1月14日,该塔按《2002年3#抽提装置改造开停车方案》的要求,于1月14日21∶00完成退料,1月15日通入蒸汽(压力1.05Mpa,温度240℃)蒸塔。蒸塔过程中,塔顶温度为101℃,塔底温度为218℃,填料区域温度为170℃。 1月19日21∶00蒸塔结束,待塔自然冷却。1月20日上午7∶30,经检查塔顶温度为85℃,塔底温度为95℃,填料区域温度为120℃。 10∶00制苯车间安排施工人员开塔底、塔顶人孔,约11∶00塔底人孔被打开,12∶05左右,塔体在高约30米处发生变形,上部向东南方折倒,倚在空冷器EC-4503和EC-4504上。在塔上作业的上海建筑安装公司(外来施工单位)起重工坠落死亡。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喷煤煤粉着火爆炸应急预案

1喷煤煤粉着火爆炸的原因 1.1煤粉制备、输送和喷吹系统均属易燃易爆区域,在日常的生产、操作、管理过程中发生任何不当行为都可导致煤粉着火爆炸: 1.1.1喷吹煤配比不当,导致煤粉挥发分超标(Vt>25%); 1.1.2干燥气体氧浓度超标(O2>12%); 1.1.3干燥气体入口温度(>320℃),出口温度超标(>100℃); 1.1.4收粉仓、喷吹罐检修时煤粉排不净,形成悬浮状态,见火源(尤以焊渣为多)燃烧爆炸; 1.1.5磨机收粉仓、喷吹罐有开缝,吸入空气导致氧浓度超标; 1.2作业人员违反技术安全作业规程,导致着火爆炸事故发生。 2喷煤煤粉着火爆炸的现象 2.1原煤皮带系统除铁装置失控,铁器物质进入磨煤机产生火花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2.2原煤仓安装的料位探测装置失控,漏空断煤突然引起磨煤机出口温度和氧浓度升高,而造成煤粉着火爆炸事故。 2.3粉煤仓安装CO测定仪失控,CO超过规定值未发出报警信号,不能自动打开充N2阀,向煤粉仓内充N2气,造成着火爆炸事故。 2.4设备检修时,不能按规程操作,盲目进行检修,导致着火爆炸。 2.5配煤称重设备失灵,导致煤粉挥发分升高,遇火源发生爆炸。 3喷煤煤粉着火爆炸的危害性 磨煤系统是为高炉喷煤生产煤粉,喷煤系统是为高炉喷煤输送喷

吹煤粉,均是密闭系统。当密闭系统中含氧量超过12%以上,煤粉温度达到595℃时,易造成煤粉快速燃烧,发生爆炸。程度轻的使内部温度急升(>900℃)烧坏设备,程度重的导致发生爆炸、损坏设备,造成工业建筑坍塌、人员伤亡。 4喷煤煤粉着火爆炸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煤粉制备喷吹系统系高危险性作业,必须引起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4.1.1所有的检测仪表必须定期检验,保持完好: 4.1.1.1氧浓度分析仪、磨机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收粉器入口温度检测准确可靠; 4.1.1.2配煤皮带称重准确,运转正常; 4.1.1.3煤粉粒度分析准确; 4.1.2保证干燥气氧浓度不超标: 4.1.2.1在使用热风炉烟气时,要保证烟气系统密封性好,不得窜入空气; 4.1.2.2当高炉热风炉大修时,必须将检修热风炉烟道口封闭; 4.1.2.3在有热风炉大修时,3号、6号高炉热风炉不得同时换炉; 4.1.2.4当热风炉烟气不足,或温度不够时必须使用烟气炉; 4.1.2.5烟气炉工作时要专人看护,不得熄火; 4.1.3除铁器工作正常,不得将钢铁金属物质带入磨机。 4.2陕西府谷煤因其挥发分高达34.72%以上,着火点温度低,只

防硫化亚铁自然的措施

防硫化亚铁自然的措施 一、硫化亚铁产生的原因 当有水存在时,H2S、甲硫醇、乙硫醇、COS等物质,对铁质管线(设备)具有明显的腐蚀作用,反应过程为: H2S ——H+ + HS- HS-—— H+ + S2- 这是一种电化学腐蚀过程,阳极反应为:Fe→Fe2+ + 2e 阴极反应为:2H+ + 2e→H2 (渗透钢中) Fe2+与S2-及HS-反应: Fe2+ + S2-——FeS ↓ Fe2+ + HS- ——FeS↓+H+ 生成的FeS结构比较疏松,均匀地附着在设备及管道内壁。通常,FeS 的自燃发生在设备和管线停用后的检查和维修期间。在设备停用后进行维修之前,这种自燃的FeS 是比较稳定的,一旦它与空气接触就迅速引发如下氧化放热过程: 4FeS + 3O2 = 2Fe2O3 + 4S +热 4FeS + 7O2 = 2Fe2O3 + 4SO2 +热 如果没有可燃物支持,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可以迅速扩散的,期间生成的白色SO2气体通常被误认为是水蒸气。由于腐蚀而产生的FeS 通常在塔盘等内构件上,如果在开塔或开罐之前,这些易燃的FeS 没有妥善处理,就很容易引发FeS自燃。在吹扫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清除设备内不安定的可燃气、油等物质,就会因FeS 的自燃而点燃,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二、防范硫化亚铁自然措施 1、管线(设备)材质升级

联合装置各系统中,工艺介质硫化氢等硫化物浓度较高部分,工艺管线(设备)材质应采用抗硫材质,如采用不锈钢材质、抗硫等级较高的碳钢等,减少硫化物对管线(设备)的腐蚀。硫磺回收单元中的硫封看窗材质为普通碳钢,该部位易产生并聚集硫化亚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常开关看窗检查液硫的流动情况,由于密封性差、与空气接触等,极易放生硫化亚铁自然,目前,部分装置硫封改为不锈钢材质,提高抗硫等级。 2、检修中防范硫化亚铁自然措施 (1)硫化亚铁钝化。装置检修过程中,打开设备检维修时,设备内部硫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强氧化还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热量积累后引发自燃,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装置检修前提准备工作中,需进行硫化亚铁的钝化工作。主要有:硫磺回收单元反应器钝化操作,通过控制克劳斯炉燃料气与空气的配风比例,逐步钝化反应器中的硫化亚,防止反应器隔离、催化剂撇头等作业中出现硫化亚铁自然;胺液系统、急冷水系统、酸水汽提系统、涉酸储罐等进行化学清洗,无法进行化学清洗的罐,如火炬缓冲罐等进行化学清洗液浸泡,通过氧化剂将硫化亚铁。 (2)检修固废分类分区存放。装置检修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多,成分杂,部分废物,如清塔、清罐产生的固废,含有少量的硫化亚铁,如发生氧化自燃,易将其它可燃易燃引燃,引发火灾事故。因此,检修废物应按照类别分类分区存放,含硫化亚铁的固废应单独存放,且与其他废弃物保持安全距离,如条件许可,含硫化亚铁固废可通过喷淋水等措施,减少硫化亚铁自然发生。 (3)工艺隔离与氮气保护。检修中,工艺管线与塔、罐等设备应采用盲板等隔离,防止塔、罐等设备开人孔作业中,空气进入管线后形成对流,引起管线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 (标准版)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煤的自燃机理 1.1概述 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1.2煤自燃的不同阶段 (1)水吸附阶段。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当水被煤吸附时会放出大量热,即润湿热。所以,多数情况下该阶段对煤的自燃都起着关键作用。 (2)化学吸附阶段。煤自燃过程首先在这个阶段发生化学反应。该阶段的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至70℃。这伸过程中煤吸附氧气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叫做化学吸附阶段。化学吸附阶段煤重略有增加,并产生气体,其中的CO可作为标准气体,通过监测CO浓度可对煤的自燃进行早期预报,化学吸附阶段需要少量水参加反应。根据煤的品级和类型不同,化学吸附的放热量在5.04~6.72J/g之间变化。若煤温达到70℃时会分解,煤重随之在幅度下降,甚至比原始煤重还要轻。煤中水汾的蒸发可带走一些热量,该过程产热量晨16.8~75.6J/g间变化。若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想使其不自燃是非常困难的。 (3)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该阶段生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即煤氧复合物。其反应温度范围为150~230℃。产生的热量25.2~003.4J/g。这个阶段煤重又有所增加,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必然发生自燃。 (4)燃烧初始阶段。这是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到煤快速燃烧阶段的

马堡煤业2016年地面储煤场煤炭自燃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马堡煤业2016 年地面储煤场煤炭自燃事故 应急演练方案 通过演练,使消防及煤场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煤炭自燃火灾现场的情况,提高灭火战斗技能,熟悉重点防火部位、火灾事故的特点,达到一旦发生 此类火灾事故,能及时预警、出警,准确迅速将火扑灭,最大限度确保地面煤 场人员生命安全及煤炭少受损失。 一、演习目的: 1 、检验应急指挥部成员到位情况和关单位对指挥部命令的执行情况。 2 、检验地面通讯信息传递和汇报程序的情况。 3 、检验各单位对火灾事故发生的应急能力。 4 、检验全体职工对防灭火知识的学习情况。 5 、检验地面煤场管理人员对煤炭自燃的认识和预警能力 二、演习机构: 成立演习指挥部,地点设在调度指挥中心 1、指挥机构 1)总指挥:张义庆 2 )副总指挥:徐联伟 3)成员:萧煜宏张岩雄王云飞王永刚王维华任建云白青峰邱飞郭国民王辛太韩军胜王保锋王长水牛志恒路书堂秦里有张奉祥赵祥及各科、队负责人。 2、职责 1)总指挥 是应急救援的全权指挥者。负责统一协调指挥救援工作;负责救援物资的 调运和救援人员的调动;负责向董事长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救援进展情况和召

集指挥部成员及相关人员现场研究救援方案和措施,并向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 报告事故情况。 2)总工程师(副总指挥) 是总经理处理火灾事故的第一助手,在总经理领导下组织制定具体的救援 措施,并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3)其它成员 根据救援进展情况及方案实施情况,负责落实分管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保 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其它机构及职责 1)安全救援组(兼演习评价组) 组长:王维华 副组长:秦里有李永军裴惊雷 成员:安全科3 人,调度室当班人员,救护队两个小分队共8 人(井上、井下)。 职责: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救援工作。紧急 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救援场地;及时查清受灾人员和确切地点、灾情,根据灾情事故的大小、严重程度,积极组织人员和设备的撤退和疏散工作;认 真记录、保存救援过程的各种资料;参与指挥现场救援的其它工作。 2)工程技术组 组长:任建云 副组长:韩军胜王辛太 成员:岳鹏飞张小飞王建宏、防治水科 2 人、生产技术科 2 人。 职责:负责准备好必备的储煤场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参与救援方案的 拟定;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 救援指挥部下达的各种救援技术方面的任务。

防止硫化亚铁自燃安全作业指导

防止硫化亚铁自燃安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抢维修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控制抢维修工作中硫化亚铁自燃的安全风险。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输油设备维修工作中对硫化亚铁自燃的预防和控制。 3硫化亚铁的产生原因及自燃机理 3.1 硫化亚铁的产生原因 硫化亚铁是深棕色或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4.74g/cm3,熔点1193℃。 高含硫原油中的硫主要为活性硫,包括单质活性硫(S)、硫化氢(H2S),其特点是 可以和金属直接反应成金属硫化物。由于一般原油运行温度在70℃以下,在长期的生产运行过程中,硫化亚铁主要由低温腐蚀性气体H2S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反应式如下:Fe+H2S(湿)→FeS↓+H2(1) 另一种情况是大气腐蚀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原油储运设备因长期停工,设备内构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大气腐蚀,而生成铁锈。铁锈由于不易彻底清除,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与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亚铁。反应式如下:Fe+O2+H2O→Fe2O3?H2O (2) Fe2O3?H2O+H2S→FeS↓+H2O (3) 此反应较易进行,因长期停工,防腐不善的装置更具有产生硫化亚铁的趋势。 3.2 硫化亚铁自燃的机理及危害 硫化亚铁自燃的机理: 硫化亚铁及铁的其它硫化物在空气中受热或光照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FeS + 3/2O2=FeO + SO2 +49KJ (4) 2FeO + 1/2O2=Fe2O3 + 271KJ (5) FeS2 + O2=FeS + SO2 +222KJ (6) Fe2S3 + 3/2O2=Fe2O3 + 3S +586KJ (7) 从硫化亚铁自燃的现象看,硫化亚铁自燃的过程中如没有一定的可燃物支持,将产生白色的SO2气体,常被误认为水蒸汽,伴有刺激性气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当周围有其它可燃物(如油品)存在时,会冒出浓烟,并引发火灾和爆炸。 硫化亚铁在工艺设备中的分布一般遵循这一规律:介质中硫含量越高,其硫化亚铁腐蚀产物越多,但是介质中硫含量仅为百万分之几的设备在打开时也会发生硫化亚铁自燃的现象。其原因不是介质中硫含量高,而是微细的硫化亚铁腐蚀产物会随物料从上游不断地往下游转移,在某一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不断地聚集沉积下来。如站场工艺管线上的过滤器、盲肠段,上游携带来的硫化亚铁很容易被拦截、沉积下来。同时,长周期、多周期连续运行的储油罐,罐内将积聚一定量的硫化亚铁,并与油垢混在一起形成垢污,结构一般较为疏松。 硫化亚铁在潮湿空气中氧化时,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负二价硫氧化成四价硫,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局部温度升高,加速周围硫化亚铁的氧化,形成连锁反应。如果垢污中存在碳和重质油,则它们在硫化亚铁的作用下,会迅速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这种自燃现象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相关研究表明,含一定量水的硫化亚铁,起始自热温度在40~48°C左右。当水含量小于10%时,硫化亚铁自热过程加强,说明适量水对硫化亚铁的自热过程有促进作用。随着水含量的增加,硫化亚铁氧化升温趋势减缓,当水含量大于60%时,硫化亚铁自热现象消失。 4硫化亚铁生成的主要部位及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