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结晶综述

蒸发结晶综述
蒸发结晶综述

蒸发结晶

摘要:蒸发结晶操作是化工生产最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它通过加热的方式,蒸发去除溶液中的溶剂(通常为水),而使其中某些化学溶质结晶,从而实现物质间的分离,达到提纯化学物质和获得化学产品的目的。本文介绍蒸发结晶的发展、原理、技术以及它的广泛应用,并阐述蒸发结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蒸发结晶;原理;结晶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Abstract:Evaporative crystallization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emical production unit operations, which by way of heating, the solution was evaporated to remove the solvent (typically water), leaving some of the chemical solute crystalliz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separation between substances, to achieve pur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chemicals and chemical products obtain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evapo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theory, technology, and its wide application,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evapo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Key words: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principle;Crystallization

1结晶的发展

人类对晶体的认识是从具有规则外形的矿物岩石开始的。早在史前,人类为了生存,用石头做成各种石器,作为劳动工具和自卫武器。在采集石头的同时,也就发现了各种外形规则的矿物岩石。例如,在我国周口店的中国猿人遗址中就有用水晶等矿物岩石做成的工具。人们把这些有规则外形的矿物岩石叫做晶体,这是人类认识晶体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有规则外形的晶体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对人类有用的矿物晶体。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比较,后来人们发现这些矿物晶体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是各种晶体都有它特有的外形。

晶体结晶学[5]作为一门科学萌芽于17世纪人们对矿物晶体外形的规则性研究。1669年,意大利科学家斯丹诺(Nicolaus Steno)对水晶、金刚石,黄铁矿等各种晶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晶面角守恒定律。当时,斯丹诺指出:晶体是从外表面长大的,即新的物质包围在已经结晶的外表晶面上。因此,各个晶面都按原来的方向平行地向外发展。在生长过程中,各个晶面的大小虽然都在变化,但它们既然平行地向外发展,其间交角就不应当改变。换句话说,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晶体,晶面的大小、形状和个数都可能不同,但相应的晶面之间的夹角都是固定不变的。

晶面角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可以从晶体外形来鉴别各种不同的矿物和其它晶体。为此,法国学者得利[Rome Del' Lsle (1736~1790)]利用他的学生克兰诺( Carangeot)发明的测角仪,对大量矿物晶体进行了晶面角测定,得出了面角恒等普遍规律。利用晶面角守恒定律进行晶体鉴定的方法很可靠,即使外形很相近的两种晶体也不会发生混淆。例如,方解石有一个晶角为101 o55′,而外形同它很相近的智利硝石,相应的晶面角是102 o41.5′,其间之差不到1o,用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可是用测角仪却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差别。

17世纪,斯丹诺的老师丹麦学者巴尔托林[Erasmus Bartolins(1625~1690年)]有一次在对晶体进行研究的时候,不慎将一大块的冰洲石晶体摔到地上。他懊恼非常,因为冰洲石晶体是很难弄到的天然晶体,尤其是大块的。当他以十分惋惜的心情扑到地上去捡拾冰洲石碎块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所有的碎块都与大块的冰洲石晶体一样,具有规则的完全相同的斜方六面体外形。这一意外的发现,使巴尔托林欣喜若狂,他不但不再为失手打碎冰洲石晶体而懊恼,甚至还特意把一块冰洲石再敲碎,看看是否也会得到形状相同的碎块。结果他发现了晶体的解理性,即晶体总是沿一定的晶面碎裂。遗憾的是他没有再进一步思考这样继续碎裂下去最终将如何,以致使人们对晶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推迟了10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巴尔托林曾在1669年还发现,当光束通过冰洲石晶体时会分解成两束,它

们沿着略微不同的方向前进。离开晶体后,两束光的传播方向与原光束的传播方向平行(如图1.2所示),这就叫做晶体的双折射现象。虽然之后不久,荷兰科学家惠更斯(Huigens)详细研究了石英、方解石等晶体的双折射现象,认为方解石是由菱形物质堆切而成的,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晶体内部构造问题的认识没有大的突破。尽管如此,面角恒等定律、解理现象、双折射现象的发现促使人们注意到晶体内部构造问题,从而奠定了结晶学、特别是几何结晶学的基础。

1784年,法国科学家阿羽衣[Rene juit Haüg,1743~1826]仔细研究了晶体的解理性,提出了著名的晶胞学说。他认为:每种晶体都有一个形状一定的最小的组成细胞,叫做晶胞,大块晶体就是由千千万万个晶胞堆砌在一起而成的。例如图1.3所示的是食盐晶体中Cl-和Na+两种离子的规则排列的图形。图1.3(b)是食盐晶体的一个晶胞图,图1.3(a)是由大

量的晶胞堆积成的大块晶体。他的这一见解对晶体内部结构的探讨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人类对晶体的认识由表及里的第一步猜想。据此他提出了晶体具有对称性的推理,晶体的对称性不但表现在晶体的外观形貌,而且在物理性质方面也有所反映。

1805年德国学者魏斯(Christian Samuel Weiss)就以实验证实了晶体中存在着不同的对称轴,于1815年提出了晶体分类,建议将晶体分为6个晶系后来被证实7大晶系(等轴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三方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1818年他提出了一种标识晶体空间位置的方法,被称为魏氏符号,并发现了晶带定律。19世纪初,几何结晶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由于解析几何的发展应用于结晶学领域并且与精确而大量测量晶面角工作密切相关。1880年德国学者米勒[William Hallowes Miller(1801~1880)]率先把解析几何应用到结晶学领域中,于1837年提出表示晶面空间位置的方法—米氏符号,一直沿用至今。不久,人们认识到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法国科学家布拉维[A. Bravais(1811-1863)]由此得到启示,于1855年提出了空间点阵学说,并用数学方法导出晶体空间格子有十四种类型,称之为布拉维格子。空间点阵学说认为:在晶体内部,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构成一定形式的空间点阵,而所谓晶胞,就是其中一个小块的体积。晶体的空间格子是代表晶体全部结构的缩影。这种空间格子称之为晶胞,但晶胞的形状可以有多样,每个晶胞都应该能够代表晶体的结构特征。1867年俄国学者加道林[(1828~1892)]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晶体外形对称形式有32种对称性。

19世纪中叶以后,几何结晶学才进入分析阶段,理论的总结与科学的推理才得到应有的重视。现代结晶学家俄国学者费多洛夫(1853~1919)在结晶学各个领域中都有卓越的贡献,在几何结晶学和

晶体构造理沦方面,他创立了平行面学说,推导出晶体构造对称230个空间群(1889年),并发现了结晶学极限定律。1889年费多洛夫发明了双圈反射测角仪,极大地简化了晶体测角工作。

蒸发结晶[1]操作是化工生产最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它通过加热的方式,蒸发去除溶液中的溶剂[13](通常为水),而使其中某些化学溶质结晶,从而实现物质间的分离,达到提纯化学物质和获得化学产品的目的,蒸发结晶又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大部分是靠加热的方式来进行的。

近年来,结晶操作吸引了科学界及工业界的关注,结晶技术与理论迅速发展,对结晶理论分析、技术改进与设备开发等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相图的测定与分析、晶体的成核与生长速率的定量测量技术,粒度分布测定方法等都有了迅速的提高。近代物理仪器如:场分析仪、拉曼光谱等都先后被用于结晶过程分析,使人们对结晶机理[13]、结晶热力学[12]、结晶动力学,特别是对二次成核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微观上,对晶体结构的分析已深入到分子点阵程度,从被动地探究晶体的微观结构,到主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设计构造适用于某种用途的新型晶体。在宏观上,利用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结合粒数衡算模型,总结了各种操作参数与晶体粒度分布的对应关系:又依据流体力学参数对设备几何形状及结晶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几种结晶器的半经验半理论的设计模型。从间歇结晶技术发展到连续操作;从年产几吨到年产上万吨的结晶生产装置也相续投入使用,特别是在诸如蛋白质制造、超细晶体[3]的生产、超纯物质的净化等领域,高新结晶技术[2]发展迅速,成为工业[10-11]领域的新热点。

2蒸发结晶的原理

随着溶剂的挥发,原来的不饱和溶液逐渐变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再逐渐变为过饱和溶液,这时溶质就开始从过饱和的溶液中析出。

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 水。

3蒸发结晶技术

3.1 多效蒸发技术[7]

多效蒸发技术(Multiple Effect Evaporation,ME E)的特点是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操作,前一级蒸发器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后一级蒸发器的加热热源,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其突出的优点是:进水处理比较简单;分离效果好,可以把废水中的不挥发性溶质和溶剂彻底分离;残余浓缩液少,热解作用后容易处理;灵活应用,既能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系统操作安全可靠。根据二次蒸汽和料液的流向,把MEE的流程分为:并流、平流、逆流和错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生产要求和各种物料的物化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流程。

3.2 机械热压缩技术[8]

机械热压缩,又称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技术,特点是利用蒸发器中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样,蒸汽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对外部加热及冷却资源的需求,降低能耗,减少污染。MVR 技术的优点是:低能耗、低成本运行;占地面积小;公用工程配套少;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平稳,适合热敏性物料。

4蒸发结晶的技术在各行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4.1电力

目前,由于环保的需要.我国火电厂基本都配套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其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WFGD,Wet Flue GasDesulfurization)。该工艺技术成熟、运行可靠、

脱硫效率高。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在高效吸收二氧化硫的同时,也吸收了烟气中氯化氢、氟化氢、重金属等可溶性杂质,为了防止吸收液中氯离子的富集对主体设备造成腐蚀,必须定量外排脱硫废水。这部分废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硫酸盐和重金属等,是高污染废水,必须加以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广东河源电厂采用“预处理+蒸发+结晶”工艺对湿法脱硫技术产生的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脱硫废水预处理清水箱中的废水经预热器加热后,进入蒸发系统。经过四效蒸发器蒸发浓缩以后,盐浆通过盐浆泵送人旋流器,再进入离心机。离心操作以后,结晶固体进入干燥床干燥。母液返回蒸发系统继续循环。此法的系统回收率较高,除部分干燥水损失外,废水基本处理回收,无废液排放;系统管理维护成本较低;减少设备结垢和药剂的加入量;蒸发回收水水质较好网,蒸发后产生的盐还可以通过作为化工原料使用或者售出[15]。意大利国家电网公司(ENEL)旗下五个燃煤电厂的脱硫(FGD)废水.采用的蒸发结晶技术对脱硫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最终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6]。

4.2炼油及石化

在我国,由于乙烯资源短缺以及煤炭资源丰富,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占据主导地位,在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氯乙烯合成反应使用的是以活性炭为载体的氯化汞(质量分数10—12%)催化剂,催化剂中升华损失的汞随着反应生成的粗氯乙烯气经过水洗、碱洗工序除去过量的氯化氢后,进人质量分数为3 1%的废酸和部分废碱中。该废酸经过常规解吸和深度解吸后形成了含汞废水。该类废水含汞量和水量不稳定,同时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多种杂质,水质成分十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为企业的清洁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含汞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4]、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但要么成本较高。要么汞浓度难以达标,出水水质和回用效果不理想,排放后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同时致使设备管道发生结垢和堵塞现象。依据此含汞废水的性质,可以将蒸发结晶技术引入化学沉淀法,使废水不断浓缩、净化及回收,最终实现完全循环利用。该工艺将硫化物沉淀作为预处理单元,预处理的含汞废水调整pH值至中性后,通过蒸发结晶技术将含汞废水中高浓度盐降下来,蒸发出来的含少量二次汽冷凝水回系统循环利用,大部分汞存在盐中,回收至触媒厂家,重新提取其中的汞生产新触媒。精处理后的含汞废水可以全部回用到氯乙烯工序,供合成工序碱洗系统和乙炔发生用水使用,还可用做水洗塔置换用水、片碱化碱[9]用水、真空泵用水等.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新鲜水的依赖。

4.3煤化工

煤化工行业本身属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会产生大量高难度处理废水。煤化工行业废水可根据含盐量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煤气化工艺废水、生活污水等,其特点是含盐量低,污染物以COD为主,处理工艺普遍采用生化方法;另一类是高含盐废水,主要来源生产过程中的煤气洗涤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水、化学水站排水等,有时还包括生化处理后的有机废水。其特点是含盐量高,污染物以总含盐量(TDS)为主。部分废水中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蒸发结晶技术在处理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有成熟的应用,例如从酸洗钢材[14]的酸洗液中,用浓缩结晶法回收硫酸亚铁和废酸,从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的污水中,利用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的特性,把它们分离开来,从而回收硫代硫酸钠等。

4.4采油技术

国内外对此类废水的处理工艺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蒸发法。对于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由于污水中的各组分变化较大,对前段预处理的要求就比较严格。膜法尽管具有成本低,系统相对灵活,能耗小等一系列的优点,但由于油田污水的成分复杂,污染性强,腐蚀性强,膜污染和膜清洗这两大技术难题制约了该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和应用。相比较于前三者,蒸发法的优势在于水质净化要求比较宽松,成水水质比较好,可以充分的利用系统的热能。在国内,2004年至2005年,胜利油田分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利用多效蒸发技术在单家寺油田进行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生产能力3~5m3/h,处理后的水能达到锅炉用水的要求。

5蒸发结晶技术的展望

蒸发结晶对废水的净化具有高效性,目前一般都是用在处理废水和生产盐工业上面,而且蒸发结晶可以进行多效蒸发,也可以有不同的蒸发结晶形式,所以现在广受欢迎。但是蒸发结晶一般只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我们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都比较大,所以这也就限制的蒸发结晶的应用。因此未来蒸发结晶的发展应该具有多样化,使蒸发结晶技术与其它技术联合使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能。

参考文献

[1] Zheng Shili,Zhang Yi,Li Zuohu,et al.Green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of chromite[J].Hydrometallurgy,2006,82(3/4):157-163.

[2] Xu Hongbin ,Zhang Yi ,Li Zuoh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cleaner produc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hromic oxide from chromite or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 (2):211-219.

[3] Zhang Yi,Li Zuohu,Qi Tao,et al.Gre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hromium compounds[J].Environmental Progress,2005,24(1):44-50.

[4]郭雅杰.亚熔盐法铬盐清洁生产工艺多元电解质水溶液基础物性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5.

[5]南京大学地质系.结晶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6]卢少红,施明清.液体零排放技术在工业水处理领域的应用[J].环境科学导论,2013,32(2):78-80.

[7]朱月琪,郭俊.多效蒸发技术在废水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技术管理,2O13.24:104-106.

[8]姚长连,赵水星.浅析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J].中国井矿盐,2013,44(1):1-2.

[9]王勇,赵风云,胡永琪,等.晶型控制剂对沉淀碳酸钙晶型、形态的影响[J].无机盐工业,2006,28(3):5-8.

[10]王静康.工业结晶的现在与未来.化学工程,1992。20(2):57-63.

[11]张远谋,王静康.工业结晶的新进展.化工进展,1986,25(4):8-15.

[12]王静康,张远谋.熔融结晶过程的新进展.中国化工学会首届工业结晶学术报告会论文集天津,1990,9-18.

[13]谈道,冯仁君.有机物系结晶介稳区的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化工系,1989.

[14]董超群.易均平.铍铜合金市场与应用前景展望[J].稀有金属.2005,9(3):351—356.

[15]杨宇平.纳米碳酸钙的晶形控制与包覆机理[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1.

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蒸发结晶工艺)..

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陈双塔

目录 1前言 (3) 2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来水水质情况简介 (4) 3零排放MED蒸发结晶系统排出固态物 (5) 4工艺技术 (6) 5关键设备 (6) 6核心技术 (8) 7与传统工艺投资及后期加药费用对比 (8) 8结语 (10) 9类似产品业绩表 (11) 10系统装配图 (14) 11类似产品合同及技术协议复印件 (14)

燃煤发电脱硫废水(蒸发结晶工艺)资源化零排放MED(MVR) 系统介绍 1前言 本期设备适用于脱硫废水“三箱式脱硫废水处理单元”系统处理后的废水的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 表1 装置技术参数和经济性比较(20t/h为例) a.吨水运行成本=蒸汽50元/吨*汽耗+电费0.25元/度*电耗(未包括循环冷却水费用) b.由于零排放蒸发结晶系统运行时,无需加药软化,因此每吨废水可节省加药费用9-10 元/(吨废水)。

2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来水水质情况简介 项目三箱式脱硫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废水水量约20吨/小时,处理后的脱硫废水除含钠离子(Na+)和氯根离子(Cl-)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硫酸根离子(SO42-)和镁离子(Mg2+)。具体详见表1 表2 进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的水质表 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处理后水质情况 通过资源化零排放MED浓缩结晶系统处理后,MED出水经化学水处理系统简单处理后,完全可以满足锅炉正常补水的水质需求。出水水质情况见表2 表3 MED出水水质

氯化锂蒸发结晶干燥工艺

一、氯化锂物理性质、作用和制备方法 氯化锂是白色的晶体,具有潮解性。味咸。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吡啶等有机溶剂。低毒类。但对眼睛和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无水氯化锂主要用于电解制备金属锂、铝的焊剂和钎剂及非冷冻型空调机中的吸湿(脱湿)剂。 工业上主要由锂云母、锂辉石以及提取氯化钠、氯化钾后的盐卤水中提取。蒸发氯化锂水溶液可得一水化氯化锂结晶,高于98℃可得无水盐。 表一氯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二氯化锂水溶液下列浓度的沸点 二、不同原料制取氯化锂的蒸发结晶工艺 1、锂辉石制取氯化锂: 采用锂辉石生产氯化锂时,经过前道工序的反应、沉淀等等可制得含有极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锂溶液。由于氯化锂溶液在浓度较高时,沸点升高较大,该溶液一般先通过三效蒸发器或者四效蒸发器蒸发浓缩,在同离子效应的作用下析出部分氯化钠晶体,浓缩液经过冷却析

出更多的氯化钠晶体,再经过过滤器过滤氯化钠晶体之后,进入单效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蒸发结晶在高温下得到氯化锂结晶体。含有氯化锂晶体的母液经过稠厚器增稠后进入双级活塞退料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氯化锂晶体。氯化锂晶体再通过盘式干燥机干燥后进行包装。 采用此工艺生产氯化锂时,氯化锂原料液的浓度较低,前两效蒸发器(或者三效蒸发器)可采用蒸发强度大、传热系数高、能耗低的降膜蒸发器,在末效蒸发器,为了防止由于氯化钠晶体析出造成堵管现场,可采用抗结疤能力强的强制循环蒸发器。在氯化锂结晶工段,为了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结晶器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满足结晶颗粒度的需要。 在蒸发设备材质的选择上,由于三效蒸发器(或者四效蒸发器)的一效蒸发器操作温度较高,一般选用TA10,其余可选用TA2。单效强制循环蒸发结晶的操作温度也比较高,材质选用TA10。 2、锂云母制取氯化锂: 在锂云母生产锂盐产品时,由于锂云母中杂质含量较高,在制得氯化锂溶液时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钾离子。该溶液先通过多效蒸发结晶或者MVR蒸发结晶将溶液浓缩并将大部分钠盐和钾盐析出,经过离心分离之后的母液再去冷却结晶进一步去除钠盐和钾盐,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锂溶液再去下一道工序制取锂盐产品。 3、盐湖卤水提取氯化锂:

蒸发结晶设备工艺流程

三效蒸发结晶设备的工艺流程 设备组成:换热器、蒸发室、强制循环泵、闪蒸罐、出盐泵、转料泵、盐分离器、离心机、沉盐器、冷凝器、冷凝罐真空泵。 生蒸气运行路线:生蒸汽进入一效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冷凝排出。一少部分生蒸汽连接到蒸发室料斗出口处效间管,连接处上下有阀,目的是防止管路堵塞时,用生蒸汽将其冲开。 原液运行路线:原液经预热器、强制循环泵送到换热器中加热至过热蒸气、过热溶液进热蒸发室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大部分经强制循环泵进入换热器进行再次换热循环。少部分浓溶液通过效间管进入下一效进行蒸发结晶。而结晶沉淀到蒸发式料斗内,通过管道运输到沉盐器中。进入二效地浓溶液经强制循环泵进入二效换热器,经加热形成过热溶液再次做与一效相同的过程。三效后的浓溶液经转料泵进入盐分离器中,在分离器中产生的蒸气回到三效中继续蒸发。当盐分离器中结晶到一定量时打开阀门,晶体进入离心机将晶体干燥,离心后的液体进入沉盐器,晶体回收可直接出售。 二次蒸气路线:在一效蒸发室内生成的二次蒸气进入到二效换热器作为换热热源,换热后的冷凝液体进入闪蒸罐。在闪蒸罐中产生蒸气,闪蒸蒸气随二效的二次蒸气进入三效换热器,闪蒸后的液体与三效冷凝后的冷凝液体再次进入闪蒸罐。二效二次蒸气进如三效换热器经换热冷凝后进入闪蒸罐。闪蒸蒸气与三效二次蒸气进入冷凝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其中不凝气体携带部分蒸气,进入真空泵。在真空

泵作用下分离水和不凝气体,排出不凝气体,收集纯净水。闪蒸罐中的液体与冷凝器出来的冷凝液体一同进入到冷凝水罐中,一定量后排出。 机械密封淡水:淡水循环到三个强制循环泵、出盐泵和转料泵中用塑料管就行。

多效蒸发法

蒸发操作的一种。 特点是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操作,前一蒸发器内蒸发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作后一蒸发器的加热蒸汽。 可以节约加热蒸汽。每一蒸发器称作一效。 常用的有双效蒸发、三效蒸发、四效蒸发等。 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溶液的浓度,促进溶质析出的工艺操作。 蒸发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不断地向溶液供给热能和不断地去除所产生的溶剂蒸气。 连续的蒸发操作可视为恒温传热;间歇操作时,加热蒸气的温度一般是恒定的。 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自蒸发器所产生的用于次一蒸发器加热的蒸气统称二次蒸气。 通常第一效在一定的表压下进行操作,第二效的压强较低,从而造成适宜的温度差,使第二效蒸发器中的液体得以蒸发。 同理,多个蒸发器中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后,温度差及压力差自行调整而达到稳定,使蒸气能连续进行。 依据二次蒸汽和溶液的流向,多效蒸发的流程可分为:①并流流程。溶液和二次蒸汽同向依次通过各效。由于前效压力高于后效,料液可借压差流动。但末效溶液浓度高而温度低,溶液粘度大,因此传热系数低。②逆流流程。溶液与二次蒸汽流动方向相反。需用泵将溶液送至压力较高的前一效,各效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大致抵消,各效传热条件基本相同。③错流流程。二次蒸汽依次通过各效,但料液则每效单独进出,这种流程适用于有晶体析出的料液。 由于多次重复利用了热能,显著地降低了热能耗用量,所以多效蒸发有利于大量连续生产流浸膏或浸膏等以及浓缩中草药制剂,另外,采用多效蒸发也可以制备注射用水。 高盐废水低温多效蒸发板式浓缩结晶技术介绍 一、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技术原理 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系统,是由相互串联的多个蒸发器组成,低温(90℃左右)加热蒸汽被引入第一效,加热其中的料液,使料液产生比蒸汽温度低的几乎等量蒸发。产生的蒸汽被引入第二效作为加热蒸汽,使第二效的料液以比第一效更低的温度蒸发。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到最后一效。第一效凝水返回热源处,其它各效凝水汇集后作为淡化水输出,一份的蒸汽投入,可以蒸发出多倍的水出来。同时,料液经过由第一效到最末效的依次浓缩,在最末效达到过饱和而结晶析出。由此实现料液的固液分离。 低温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化工生产的浓缩过程和结晶过程,还可以应用于工业含盐废水的蒸发浓缩结晶处理过程中。 在工业含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工业含盐废水进入低温多效浓缩结晶装置,经过5-8效蒸发冷凝的浓缩结晶过程,分离为淡化水(淡化水可能含有微量低沸点有机物)和浓缩晶浆废液;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可结晶分离出来,焚烧处理为无机盐废渣;不能结晶的有机物浓缩废液可采用滚筒蒸发器,形成固态废渣,焚烧处理;淡化水可返回生产系统替代软化水加以利用。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淡化水含盐量(TDS)<10ppm(可能含有微量随蒸汽出来的低沸点有机物) ②吨淡化水蒸汽耗量=(1/效数)/90% t/t

多效蒸发器二次蒸汽折流板除沫器设计缺失实例分析

关于企业多效蒸发器二次蒸汽折流板除沫器设计缺失实例分析 诺卫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客户告知我方说其近年来承接了几个多效蒸发器MVR二次蒸汽折流板除沫器设计的私活。其中例举一个他们完成并提供给企业业主的折流板除沫器动力学设计计算数据实例,供大家讨论其设计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大家在类似项目中找准技术要害进行把握。 这是一件铵盐MVR多效蒸发浓缩结晶器二次蒸汽除沫分离器设计。业主提供的数据如下: 1、二次蒸汽流量,4t/h,物质为水蒸气; 2、二次蒸汽液滴液沫夹带量为总量1%~2%,液滴密度为985kg/方; 3、工况压力为50kPaA; 4、工况温度为85℃; 5、操作弹性70%-135%; 6、提示:二次蒸汽携带的液沫含铵盐,易于结晶析出,要求液沫分离效率达到95%以上。处理后的二次蒸汽直接进入压缩机。 下面附图是其提供给业主的工艺分离计算书: 从业主提供的基础工艺数据信息看,二次蒸汽工艺数据及体系物性数据不够完整,比如气相在真实工况下的压缩因子、工况下气相密度、气相粘度、液相粘度、表面张力等,业主无法测得真实数据。业主解释说,要求客户在专业设计计算平台

上结合从事过的类似铵盐蒸发除沫器成功业绩经验数据,予以补充。也可以检验考查技术方的业绩经验和真实设计计算能力水平。 大家现在以专业动力学分离技术角度来看看该高校的分离工艺计算书数据: 1、关于气相密度,高校提供的计算数据为0.40178kg/m^3。而应业主要求,诺卫能源技术公司作为专业动力学分离技术公司通过其动力学分离国际精准设计 计算系统平台得到的工况下的气相真实密度为0.019Ib/ft^3, 即0.3046kg/m^3。两者密度差距这么大,气相体积流速差距必然大。必须找到原因。 接到反馈,从事国际工程任务设计的该动力学分离技术公司反复检查自己的国际权威认证的精准设计系统平台并调取以往为国外计算的同类项目数据对比后,确认没有问题。 继而反推该高校密度数据,得到100%工况气相体积流速2.76547m^3/s,即9955.7m^3/h。这个数据对吗? 由于工况压力为50kpaG,绝压50kpa,属于真空度近50%的真空工况,气体稀薄,分子间范德华力小,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近似衡量孰优孰劣。 气体状态方程反算得到的气流体积流速V=13222m^3/h。高校的数据为9955.7 m^3/h,专业动力学分离技术公司提供的体积流量13132 m^3/h。两相比较,高校得出的50kpaG真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仅有9955.7m^3/h,差距竟然达到近25%,显然存在问题。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计算方法判断谁有问题? 2、发现高校的计算书漏掉了重要的液相粘度数据,竟然算出气液除沫分离效率。产生疑问。 3、液沫表面张力,高校提供的数据为65dyc/cm整数值, 而通过动力学分离技术公司得到的该工况下的液沫表面张力为35.64dyne/cm。诺卫能源技术公司从同

MVR蒸发器工艺介绍[最新]

MVR蒸发器工艺介绍[最新] MVR蒸发结晶器 一、MVR工艺介绍 1、MVR原理 MVR是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简称。MVR蒸发器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MVR其工作过程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除开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充分的利用,回收潜热,提高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可使用离心式压缩机、罗茨式压缩机。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又可省去冷却系统。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供水能力不足,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2、MVR工艺流程 系统由单效或双效蒸发器、分离器、压缩机、真空泵、循环泵、操作平台、电器仪表控制柜及阀门、管路等系统组成,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3、MVR技术特点 ※MVR节能蒸发器仅需要极少量生蒸汽,极大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少 环境污染。没有废热蒸汽排放,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由于采用压缩机提供热源,和传统蒸发器相比,温差小得多,能够达到温和蒸发,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结垢。 ※无需冷凝器,结构与流程非常简单,全自动操作,可连续运行,安全可靠。 ※设备内配CIP清洗管路,可实现就地清洗,整套设备操作方便,无死角。没有废热蒸汽排放,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该蒸发器是物料在低温、且不产生泡沫的状态下进行蒸发,料液均匀,不跑料,不易结焦。 ※采用低温负压蒸发(32-85?),有利于防止被蒸发物料的高温变性。 ※凡单效及多效蒸发器适用的物料,均适合采用MVR蒸发器,在技术上具有完全可替代性,并具有更优良的环保与节能特性。 二、MVR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盐废水蒸发结晶设计方案

高盐废水蒸发结晶设计方案 1.设计条件: 1.处理量:每小时处理量3000Kg/h。 2.湿盐产量:240Kg/h;湿盐含水量按8%计算 3.设备蒸发水量:2800Kg/h。 4.蒸发出的水洁净程度能达到污水管网排放标准,可用于生产。 2.设备选型 2.1 选择依据 (1)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结晶产生并分离出结晶。 (2)溶液从8%浓缩到饱和状态(27.3%)并结晶。 2.2 工艺及设备 1.蒸发工艺:考虑到蒸发能耗大,因此选用采用并流三效蒸发工艺。由于原料浓度较大,需要蒸发少量水份,到饱和时才能产生结晶.第二、三效采用强制外循环OSLO结晶蒸发器形式,物料经过三效蒸发,溶液在末效达到饱和并产生结晶,温度在70℃左右。晶浆经过泵输送到结晶罐,在罐内冷却到40~45℃并进一步结晶,然后出料进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母液则返回蒸发器。 2.设备形式:外循环三效蒸发器,第二、三效采用强制外循环OSLO结晶蒸发器形式,出料采用泵送方式,晶浆送入结晶罐内降温结晶,然后经过离心机分离晶体和母液,母液则返回第三效蒸发器内蒸发。 3.流程:顺流(并流)方式,即原料由第一效进入,经过第二效再到第三效。与加热蒸汽及二次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同。 4.预热:第三效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之前先经过原料预热器,作为原料的第一级预热。第一效加热蒸汽产生的冷凝水作为原料的第二级预热。原料经过两次预热后,原料温度大约可以上升到72℃左右。 5.OSLO结晶蒸发器属于强制外循环蒸发结晶器。操作时,料液自循环管下部加入,与离开结晶室底部的晶浆混合后,由泵送往加热室。晶浆在加热室内升温(通常为2~3℃),但不发生蒸发。OSLO是制盐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典型的结晶器。蒸发式OSLO结晶器是由外部加热器对循环料液加热进入真空闪蒸室蒸发达到过饱和,再通过垂直管道进入悬浮床使晶体得以成长,由OSLO结晶器的特殊结构,体积较大的颗粒首先接触过饱和的溶液优先生长,依次是体积较小的溶液;因此OSLO结晶器生产出的晶体具有体积大、颗粒均匀、生产能力大。并具有连续操作、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2.3 设备组成 设备由加热器、强制循环泵、蒸发分离器、结晶器、冷凝器、各种物料泵、冷凝水泵、真空泵、操作平台、电器仪表控制柜及界内管道阀门等成。 2.4 主要特点 1.根据物料的特性及蒸发量的大小,可设计成单效或多效蒸发机组。

多效蒸发的问题与解决

1、蒸发概念,它与“蒸馏”、“干燥”区别? 蒸发是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Absorption 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干燥是泛指从湿物料中除去水分或其他湿分的各种操作。 2、真空蒸发的优点,缺点? 在真空下降低了物料得沸腾温度对热敏性很强的溶液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沸点的降低提高了加热蒸汽与物料之间的温差度,从而增大了传热面上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加快了蒸发的速度。沸点降低使传热面上的结焦率现象大大减少,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正空蒸发为二次气的利用创造了条件,温度降低使降低了设备的 造价。抽真空需增加了一系列设备,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多消耗能量。溶液的沸点降低,溶液的蒸发潜热随沸点的降低而增大,真空蒸发相同重量的水比常压下高 3、单效蒸发中料液流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热量衡算式,参数含义? 物料衡算 溶质在蒸发过程中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是个定态过程,单位时间进入和离开蒸发器的量相等,即 w W F Fw )(0-=水分蒸发量:)1(0w w F W -= (1) 完成液的浓度: W F Fw w -=0 对蒸发器作热量衡算,当加热蒸汽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时, 损Q Di WI i W F Fi DI s +++-=+)(0s (3) 或损Q i I W i i F i I D s s +-+-=-)()()(0 (4) 式中 D ——加热蒸汽消耗量,kg/s ; 0t ,t ——加料液与完成液的温度,℃; 0i ,i ,s i ——加料液,完成液和冷凝水的热焓,kJ/kg ; I ,s I ——二次蒸汽和加热蒸汽的热焓,kJ/kg 。 式中热损失损Q 可视具体条件来取加热蒸汽放热量(0Dr )的某一百分数。 4、多效蒸发效数受哪些因素的限制? 传热温度差的限制、设备费用的限制,加热蒸气压力和冷凝器的真空度 。 (实际生产中加热蒸气压力和冷凝器的真空度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理论传热温 度差 也有一定限制。而随效数增加,各效传热温度差损失之和 增大。如 果效数过多, ,则有 ,蒸发操作无法完成。对沸点升高

蒸发结晶处理废水工艺及设备说明

氯化钙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说明于二00五年二月十六日修改

山东某化工集团每天产生工业废水8000吨。拟采用单套处理能力为2000t/d的五效蒸发结晶设备五套处理该废水,同时回收废水中的氯化钙,变废为宝。下面对氯化钙蒸发浓缩工艺流程和氯化钙喷雾结晶工艺流程和设备予以说明。本技术说明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氯化钙五效蒸发浓缩工艺及设备简介,第二部分为:喷雾干燥精制无水氯化钙工艺及设备简介。 第一部分单套处理量2000t/d 氯化钙五效蒸发结晶工艺及设备简介 1浓缩介质参数和设计要求 1.1进料参数: 单套设备原料液流量2000t/d,也就是83.5 t /h,进料浓度(含氯化钙):5~6%,氯化镁~0.06%,COD=3000~4000。PPH值:11-12,进料温度(0C): ~80。 1.2出料参数: 由于氯化钙水溶液沸点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如浓度为58%时沸点升高41度),沸点的升高直接损失了蒸发的推动力—温差,对蒸发设备的设计不利,将浓缩和结晶综合考虑,进行优化设计,得出如下结果: 将氯化钙浓缩到49~51%浓度,温度1250C,进入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结晶,有如下优点:①蒸发设备能设计成五效,达到节能目的,虽然干燥设备的能耗略有增加,但总能耗水平较低; ②由于出料浓度离与饱和浓度有一定的差值,使蒸发设备操作控制方便;③由于氯化钙结晶时吸热,一旦其在干燥的中间贮罐中温度降低而结晶,结晶时的吸热将加速结晶过程,为了避免这一不利的过程发生,同时为了使干燥的中间贮罐不必启动保温系统(或不带保温系统),设计为第一效出料。 根据上述总体考虑,蒸发浓缩设备的出料量为9~10t/h,浓度49~51%。单套设备的蒸发量应为74.5t/h,为留有10%余量,实际设计蒸发量为82t/h。蒸发浓缩工艺另外还产生工业用水~75t /h。 2蒸发工艺说明

MVR系统蒸发连续结晶

MVR系统蒸发连续结晶 一、MVR基本原理 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是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的简称。MVR是利用蒸汽压缩机压缩二次蒸汽,将电能转换成热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进入蒸发器进行加热,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又提高了热效率。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从而可以不需要外部生蒸汽,依靠蒸发器自循环来实现蒸发浓缩的目的。系统通过PLC、单片机、组态等形式来控制温度、压力马达转速,保持蒸发平衡。从理论上来看,使用MVR技术比传统蒸发器节省80%以上的能源,节省90%以上的冷凝水,减少50%以上的占地面积。 其原理如下图:

二、连续结晶器技术原理 结晶是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显而易见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确定结晶过程密切相关。溶液的过饱和度是工业结晶的主要推动力。 连续结晶器与间歇结晶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连续结晶具有收效高、能耗低、母液少、产品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占地面积小及操作人员少等优点。由于连续结晶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一套连续结晶器往往可以取代数套乃至数十套间歇结晶器,相应配套设备的数量也大大减少。连续结晶器可以方便地和机械压缩泵组合,在低温下进行蒸发结晶,不但不需要蒸汽,而且无需冷冻水。节能的同时也避免了庞大的冷冻机投资。 结晶过程产量决定于结晶固体与其溶液之间的相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来表示这种相平衡关系。溶液的过饱和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AB线为普通的溶解度曲线,CD线代表溶液过饱和而能自发

煤化工蒸发结晶零排放

煤化工蒸发结晶零排放 发展煤化工产业是中国能源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这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现状和能源革命大背景所决定的。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以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4省区为例,这里煤炭资源占有量为全国总量的67%,因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近几年这些省规划了很多煤化工项目,但这里水资源仅仅占全国水资源的3.85%。此外,煤化工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盐是无法降解的。目前黄河流域盐含量累积已经接近生态红线,如果再不加以严格控制,不以零排放作为要求,随着这些地区煤化工项目的发展,环境矛盾就会十分突出,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将变得更困难。 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中对零排放解释为企业或主体单元的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可以理解为,零排放就是将工业废水浓缩成为固体或浓缩液的形式再加以处理,而不是以废水的形式外排到自然水体。目前国内废水零排放工程,普遍投资较大且成本较高。国内首家已建成但还未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项目在环保上投入达13.4亿元,占到项目总投资的10%,试运行期间每吨有机废水的处理成本超过5元,每吨含盐水的处理成本则超过38元。 1.废水零排放面临的难题 污水达标排放与零排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零排放指通过科学的处理,实现全厂污水变淡水后回用,这才叫零排放。实现零排放主要依靠对终端污水生化达标处理后,再由通用技术双膜法进行脱盐处理,处理后返回生产系统进行利用。按目前的处理技术,一次脱盐处理后仅有60%~70%的淡水能回用。如果真正的零排放还需要把剩余的30%~40%浓盐水浓缩再处理进行回用。

氢氧化锂蒸发结晶干燥工艺

一、单水氢氧化锂物理性质、用途 白色结晶粉末。能溶于水,微溶于醇。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呈强碱性.不会燃烧,但有强腐蚀性。通常以一水物的形式出现。当温度高于600℃时失去结晶水,在1000℃左右氢氧化锂生成氧化锂和水蒸汽。单水氢氧化锂是最重要的锂化合物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锂基润滑脂,也可用于生产其他锂化合物,是碱性电池电解质的添加剂。 单水氢氧化锂的主要生产原料有锂云母、锂辉石等。 二、硫酸锂冷冻法制取单水氢氧化锂工艺(冷冻结晶、蒸发结晶和干燥) 硫酸锂冷冻法制取单水氢氧化锂工艺原理是在硫酸锂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利用硫酸钠在低温时溶解度较低的性质,去除硫酸钠,形成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锂溶液。经过浓缩的硫酸锂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经过DTB冷却结晶器(操作温度为-5℃—-10℃)析出十水硫酸钠晶体。十水硫酸钠晶体可通过热融、蒸发结晶制取硫酸钠产品。由离心分离出的清母液再经过蒸发结晶得到单水氢氧化锂粗品。粗品再重溶解,加入氢氧化钡,形成不溶的硫酸钡,过滤,滤出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得湿一水氢氧化锂;再经过盘式干燥机干燥得一水氢氧化锂干燥产品。 1、冷冻析钠(DTB结晶器) 在冷冻法制取单水氢氧化锂工艺中,冷冻析钠的结晶设备可选用DTB结晶器,冷冻结晶温度为-5℃—-10℃。 DTB型结晶器属于典型的晶浆内循环结晶器。由于在结晶器设置

内导流筒,形成了循环通道,使晶浆具有良好的混合条件,只需要很低的压头,就能使器内实现良好的内循环,使器内各流动截面上都可以维持较高的流动速度,并使晶浆密度可高达30~40%(重量)。在蒸发结晶中能迅速消除沸腾界面处的过饱和程度,能使溶液的过饱和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经过实践证明,DTB型结晶器性能良好,生产强度高,能生产颗粒较大的晶粒,且结晶器内不易结疤。它已经成为连续结晶器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适用于真空冷却法、蒸发法、直接接触冷冻法及反应法的结晶操作。 DTB结晶器工作原理:待处理溶液由进料泵通过循环管路加入到DTB结晶器,悬浮液在螺旋桨与循环泵的推动下,通过导流筒上升至液体表层,然后沿导流筒与挡板之间的环形通道流至器底,重新又被吸入导流筒的下端,形成了内循环通道,以较高速率反复循环,使料液充分混合,保证了器内各处的过饱和度比较均匀,过冷度较低,极大地强化了结晶器的生产能力。圆筒形挡板将结晶器分隔为晶体生长区和澄清区。挡板与器壁间的环隙为澄清区,溢流澄清母液经循环泵返回结晶器,强化了结晶器的混合效果,并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结疤现象。晶浆由结晶器底部的出料泵排出,经离心分离,晶体产品干燥后作为产品,母液经过除杂、增浓或系统内循环后可返回结晶器,也可直接排放到下一工序。 DTB结晶器采用外置列管换热器冷却,以冷却液移走澄清母液的热量,再通过循环泵送入到结晶器底部,形成外循环通道。 2、单水氢氧化锂蒸发结晶 单水氢氧化锂水溶液沸点升高较低,蒸发结晶系统可选用传统的多效蒸发结晶器或者MVR蒸发结晶器。

三效蒸发结晶系统操作手册

蒸发操作规程xx年xx月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岗位定员及职责 (1) 3.1岗位定员 (1) 3.2职责 (1) 4 生产任务及原理 (2) 4.1 生产任务 (2) 4.2生产原理 (2) 5 负责范围 (2) 5.1 管辖范围 (2) 5.2 对外联系 (2) 6设计概况 (3) 6.1项目概况 (3) 6.2装置规模及组成 (3) 6.3工艺说明 (3) 6.4主要设备一览表 (6) 7. 操作控制 (10) 7.1工艺参数 (10) 7.2 控制说明 (10) 8 原料、公用工程规格 (11) 8.1公用工程规格 (11) 8.2进水水质及水量 (13) 9 操作方法 (14) 9.1开车前的准备 (14) 9.2开车操作 (14) 9.3正常运行 (16)

9.4 PLC系统操作规程 (16) 9.5中控室操作管理规程 (17) 9.6停车操作 (17) 10蒸发器效体清洗 (19) 10.1清洗原理及目的 (19) 10.2清洗范围及方式 (19) 10.3降效清洗流程 (19) 10.4停车清洗准备工作 (20) 10.5停车清洗流程 (20) 10.6清洗注意事项 (20) 11岗位巡回检查制度 (21) 11.1巡回检查的主要内容 (21) 11.2岗位巡检路线 (21) 12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1) 13 岗位交接班制度 (22) 14 岗位的安全防护 (23) 14.1岗位安全管理规定 (23) 14.2风险分析 (24) 14.3盐酸危害特性及防护 (24)

1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废水蒸发车间的任务、正常开停车操作程序、紧急停车程序、操作要点、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工艺指标、设备故障、工艺事故的处理方法及设备巡检、维护保养、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措施等。目的在于指导本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保证蒸发工序的正常安全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XX工业污水处理厂技改项目三效蒸发结晶系统生产工艺。 3 岗位定员及职责 3.1岗位定员 本岗位设计定员3人/班,其中PLC操作工1人、现场操作工1人、班长1人。 3.2职责 3.2.1 PLC操作工 (1)服从值班长的领导和调度员的生产指挥。负责本岗位生产装置、设备的集中监控、操作、对外联系、平衡协调生产。 (2)熟悉本岗位的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参数。 (3)认真仔细的监控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现场操作工进行排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安全平稳运行。 (4)负责本岗位的环境卫生及设备卫生,严格交接班制度。 (5)认真填写操作日报表及岗位交接班记录。 3.2.2现场操作工 (1)服从值班长领导及DCS操作工的指挥,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熟悉本岗位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参数。 (3)对本岗位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设备润滑制度。按规定的频次、路线对规定的内容进行巡回检查,严密

脱硫浓盐水处理零排放蒸发结晶工艺方案

电厂脱硫浓盐水处理系统零排放(蒸发结晶工艺) 技术方案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陈双塔

第一章公司简介 首航节能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花园式的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深交所 A 股上市公司,专业从事电站空冷、光热发电、余热发电、零排放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及电站总承包业务的高新技术型企业。 公司创建于2001年,总部位于北京市,生产基地位于天津市,拥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花园式现代化工厂。配置了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如数控加工中心、机器人焊接、极端恒温耐候实验室、确保产品优质、稳定。有行业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能力。 健全的组织机构: 治理结构设置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经营层设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下设市场营销部、技术研发部、电气控制部、制造部、工程部、质保部、财务部、物流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企管部、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办公室和客户服务部等14个部门。 完善的管理体系: 公司从系统设计、设备制造、项目管理到售后服务,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通过“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对内是提高企业的管理平台,对外是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保证。 优秀的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以教授级高工、博士为首的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精设计、通施工的优秀人才;拥有熟练的设计、生产、管理团队;从总经理到项目总监,从项目经理到现场经理,从电气专工到控制专工,从冷调专工到热调专工,均有多年的电站工程安装调试管理经验,有能力保障项目顺利、安全、高效投产。 高效的合作机制: 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本着“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理念,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路线。坚持引进“尖端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用户不断更新的要求,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公司设立了技术研究所,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同成立了研究中心,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投资兴建风洞实验室,不断开发高效传热片形及传热系统,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多样的服务范围: 公司专注于为电站、石化、冶金等行业提供节能技术的研发、设计、制造、

氯化钠蒸发结晶器

氯化钠蒸发结晶器 项目设计咨询:安工 QQ: 蒸发结晶而获得纯度较高的固态氯化钠产品。其生产过程一般有下列四大工序组成: (1)原水的制备; (2)原水精制; (3)蒸发结晶; (4)氯化钠晶体的分离、干燥、包装。 根据蒸发结晶方式,目前世界上精制盐的生产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多效蒸发结晶法,蒸汽压缩法(热泵法)及多效闪急蒸发法。其中,多效蒸发法应用最为广泛,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多效蒸发结晶系统一般采用四至五效,因通常有数效蒸发器处于负压状态操作,又称作“多效真空蒸发法”. 蒸发与氯化纳结晶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非常小,因此以水溶液为原料生产精制盐的过程是通过蒸发使溶剂(水)汽化,料液不断浓缩,氯化钠浓度不断增大,直至达到过饱和而结晶析出。即氯化钠结晶所要求的过饱和度是通过蒸发水分而获得的。这个过程涉及到传热与蒸发,结晶,相平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是真空制盐生产的最主要的工序。 1.多效蒸发流程 在单效蒸发器中每蒸发1kg的水要消耗比1kg多一些的加热蒸汽。在工业生产中,蒸发大量的水分必须消耗大量的加热蒸汽。为了减少加热蒸汽消耗量,可采用多效蒸发操作。多效蒸发时,要求后效的操作压强和溶液的沸点均较前效为低,因此可以引入前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热介质,即后效的加热室成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仅第一效需要消耗生蒸汽。一般多效蒸发装置的末效或后几效是在负压(真空)条件下操作 由于各效(末效除外)的二次蒸汽都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故提高

了生蒸汽的利用率,即经济性。表3-3列出了最小的(D/W)min。 表中:D—生蒸汽量 W—蒸发水量 真空盐多效蒸发系统通常由4~5台蒸发器及真空系统组成,按蒸汽流向,依次为I效,II效,III效……蒸发器。 锅炉蒸汽(生蒸汽)通入首效(I效)蒸发器的加热室,通过加热管与卤水进行热交换。加热蒸汽释放热量被冷凝为液态水,由加热室下部排出,返回锅炉。蒸发器内的卤水则在加热室被加热至过热状态后进入蒸发室。 过热的卤水在蒸发室内急剧沸腾汽化。卤水部分汽化,产生的蒸汽称作“二次蒸汽”,引入II效蒸发器的加热室,作为热源使II效蒸发器内的卤水被加热,部分汽化,产生II效“二次蒸汽”,用作III效的热源,依次类推直至末效蒸发器。末效二次蒸汽则有真空系统引出。 按卤水加料方式不同,常见的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以下几种: 1)并流(顺流)加料法 图3-14 并流加料的四效蒸发装置流程示意图 并流(顺流)加料蒸发流程的原料液与蒸汽的流向相同,都由第一效顺序流至末效。原料液进入第一效,浓缩后排入第二效,依次流过后面各效,被不断浓缩。完成液由末效取出。并流加料的四效蒸发装置流程见图3-14。 当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时,根据具体情况,晶体可与料液一起输送流动,

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处理技术

多效蒸发废水处理技术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盐废水,而且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该部 分含盐废水不能直接去生化处理池处理,废水中的盐分过高,会导致微生物死亡。 为使废水能够进生化处理,必须将废水中的盐分去掉。多效蒸发是化工、医药、 食品、环保行业高浓度有机和无机废水处理的蒸发浓缩装置。该装置可有效的去 除废水的盐分,去除盐分的废水可直接进生化处理池进生化处理。多效蒸发装置 只在第一效使用了蒸汽,故节约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热 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技术背景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盐废水,而且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该部分含盐废水不能直接去生化处理池处理,废水中的盐分过高,会导致微生物死亡。为使废水能够进生化处理,必须将废水中的盐分去掉。现有蒸馏、多效蒸发、MVR蒸发等工艺。蒸馏工艺耗能很高,MVR蒸发工艺装置一次性投资较高。在企业蒸汽富余,且要求一次性投资较低的情况下,多效蒸发工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二、技术简介 多效蒸发是化工、医药、食品、环保行业高浓度有机和无机废水处理的蒸发浓缩设备。多效蒸发工艺是由多个蒸发器组合而成的操作过程。多效蒸发时后效的操作压力和溶液的沸点均较前效低,引入前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热介质,即后效的加热室成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多效蒸发流程只在第一效使用了蒸汽,故节约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热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按照操作流程,多效蒸发可分为并流加料流程、逆流加料流程、平流加料流程。按照效数可分为双效蒸发、三效蒸发、四效蒸发等。

三、工艺简图 下图1是以三效蒸发为例的一个三效蒸发工艺简图。 图1 三效蒸发简易流程图 四、技术优势 我公司在含盐废水多效蒸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有效降低热能用量,能量利用率高; 2、在蒸发防堵方面拥有特殊设计,针对易堵物料的浓缩有丰富设计经验,通过改进设备能够有效防堵,提高设备的连续运转周期; 3、针对热敏物料可实现高真空操作,蒸发温度低,可保证物料在浓缩过程中不发生变性或失活; 4、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操作,装置人员需要量少,工作环境好; 5、根据不同工艺物料,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类型; 6、针对不同物料选用不同材质,在设备防腐方面经验丰富,设备使用寿命长。

硫酸钠蒸发结晶工艺计算详情

650m3/d硫酸钠蒸发结晶工艺计算 1、进料条件: 原料:650m3/d 原料的质量流量:702t/d 原料密度:1.08g/ml 原料温度:40℃硫酸钠质量为9% 操作压力为70.136kpa 2、降膜蒸发器计算: 2.1、降膜蒸发器蒸发量计算: 原料先通过降膜蒸发器蒸发浓缩浓缩至25% 蒸发量W1=F*(1-0.09/0.25)=702t/d*(1-0.09/0.25)=449.28t/d=18.72t/h 完成液的质量流量为702-449.28=252.72t/d 2.2、降膜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 在70.136kpa时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0℃,90℃是饱和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值为2283KJ/Kg 比容为2.3m3/kg 沸点进料,热损失忽略, Q=2283*18.72t/h= 42737760KJ/h=11871.6kw 取传热系数1100w(㎡.℃),由试验可知9%硫酸钠溶液沸点升高约4℃,故沸点t=90+4=94℃,压缩机温升为14℃,则出压缩机后的二次蒸汽的温度为104 算数温差△t=104-94=10℃ 传热面积S=Q/(K*△t)= 11871.6/(1100*10)=1079㎡ 矫正后传热面积S'=S*1.1=1187㎡ 采用Φ38*1.5、长9m的管为加热管,其中管程:TA2 壳程304 ,则管数N= 1187/3.14/0.038/9=1105根,

3、强制循环蒸发器计算: 3.1、强制循环蒸发器蒸发量计算: 原料蒸发结晶后完成的浓度为100% 蒸发量W2=F'(1-0.25/1)=7.9t/h 3.2强制循环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 在70.136kpa时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0℃,90℃是饱和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值为2283KJ/Kg 比容为2.3m3/kg 沸点进料,热损失忽略, 取传热系数900w/(㎡.℃),二次蒸汽释放的潜热Q'=7.9t/h*2283KJ/kg= 18035700KJ/h= 5009.92KW/Kg 假设物料在强制循环加热器的温升为1.7℃,则物料出强制循环加热器的温度为95℃,二次蒸汽进强制循环加热器的温度为104℃,二次蒸汽出强制循环加热器的温度为104℃, 热侧104℃----104℃ 冷侧94-----95.7℃ 则物料在加热器里换热过程中的对数平均温差 △Tm=(104-95.7)-(104-94)/ln[(104-95.7)/(104-94)]=9.49℃ 加热器换热面积S'= Q'/900/9.49=586㎡ 矫正面积s= S'*1.1=556㎡ 采用Φ38*1.5、长12m的管为加热管,其中管程:TA2 壳程304 则管数N= 556/3.14/0.038/12=388根 轴流泵的流量=388*2*0.035*0.035/4*3.14/3600=2072m3/h

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处理技术

高盐废水多效蒸发处理 技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多效蒸发废水处理技术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盐废水,而且废水中含有有机 物,该部分含盐废水不能直接去生化处理池处理,废水中的盐分过高, 会导致微生物死亡。为使废水能够进生化处理,必须将废水中的盐分去 掉。多效蒸发是化工、医药、食品、环保行业高浓度有机和无机废水处 理的蒸发浓缩装置。该装置可有效的去除废水的盐分,去除盐分的废水 可直接进生化处理池进生化处理。多效蒸发装置只在第一效使用了蒸 汽,故节约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热量,降低了 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技术背景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盐废水,而且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该部分含盐废水不能直接去生化处理池处理,废水中的盐分过高,会导致微生物死亡。为使废水能够进生化处理,必须将废水中的盐分去掉。现有蒸馏、多效蒸发、MVR蒸发等工艺。蒸馏工艺耗能很高,MVR蒸发工艺装置一次性投资较高。在企业蒸汽富余,且要求一次性投资较低的情况下,多效蒸发工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二、技术简介 多效蒸发是化工、医药、食品、环保行业高浓度有机和无机废水处理的蒸发浓缩设备。多效蒸发工艺是由多个蒸发器组合而成的操作过程。多效蒸发时后效的操作压力和溶液的沸点均较前效低,引入前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加

热介质,即后效的加热室成为前效二次蒸汽的冷凝器。多效蒸发流程只在第一效使用了蒸汽,故节约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热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按照操作流程,多效蒸发可分为并流加料流程、逆流加料流程、平流加料流程。按照效数可分为双效蒸发、三效蒸发、四效蒸发等。 三、工艺简图 下图1是以三效蒸发为例的一个三效蒸发工艺简图。 图1 三效蒸发简易流程图 四、技术优势 我公司在含盐废水多效蒸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有效降低热能用量,能量利用率高; 2、在蒸发防堵方面拥有特殊设计,针对易堵物料的浓缩有丰富设计经验,通过改进设备能够有效防堵,提高设备的连续运转周期; 3、针对热敏物料可实现高真空操作,蒸发温度低,可保证物料在浓缩过程中不发生变性或失活; 4、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操作,装置人员需要量少,工作环境好; 5、根据不同工艺物料,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类型; 6、针对不同物料选用不同材质,在设备防腐方面经验丰富,设备使用寿命长。

硫酸铵废水MVR蒸发结晶

石家庄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含硫酸铵废水蒸发浓缩结晶分离 技术方案 编制: 校核: 审核: 批准: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含硫酸铵废水蒸发浓缩结晶分离技术方案 一、蒸发器选型简述 本设计方案针对含硫酸铵废水,采用MVR蒸发装置。硫酸铵废水要求蒸发结晶,装置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用降膜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第二部分采用抗盐析、抗结疤堵管能力强的强制循环蒸发器。 由于硫酸铵具有强腐蚀性,长期运转考虑,与物料接触部分采用316L不锈钢,其余采用碳钢。 二、计算依据 含硫酸铵废水处理量及组分:含硫酸铵废水处理量h,其中硫酸铵6%,其余成分为水。 三、主要工艺参数

四、工艺流程简介 原液准备系统 工厂产生的含盐废水流入原液池,原液池起到储存、调节原液的作用,满足废水蒸发处理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原液池配备有原液提升泵,原液提升泵将含盐废水均匀输送至蒸发处理系统,调节原液泵后的控制阀门保持原液提升量与蒸发量的平衡。 二次蒸汽及压缩蒸汽系统 经开始生蒸汽在加热室经过加热直至产生足量的二次蒸汽后关闭生蒸汽阀门,降膜蒸发器与强制循环蒸发器加热室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蒸汽压缩机压缩后产生温度及压力都提高的压缩蒸汽。压缩蒸汽分配到降膜蒸发器和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加热室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压缩蒸汽形成的冷凝水进入预热器对原液进行预热。 料液系统 含盐废水经预热器加热后进入降膜蒸发器蒸发浓缩到45%后进入强制循环蒸发器蒸发结晶然后经出料泵抽出料液进入旋液分离器中浓缩分离,然后排入储料器中收集,最后排入离心机离心分离。 事故及洗罐 系统工作出现事故及运转过程中洗罐时,首先停止进料,将蒸发设备中的母液排净。洗罐水用冷凝水储池的水,洗罐完毕后,将洗罐水排掉,初次洗罐水排入原液池,排空蒸发罐后,首先将部分母液通过原液泵进入蒸发罐,然后通过原液泵补充加入原液,使蒸发罐中的液位满足工艺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