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苏东剧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题目:苏东剧变原因和教训的分析

学生姓名:胡现良

班级:11研7班

专业:结构工程

学号:2011105205

任课教师:刘顺英

成绩:

2012-6-5

苏东剧变原因和教训的分析

胡现良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1研7班,2011105205

摘要: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从而直接影响到冷战后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和变化。苏联剧变主要原因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惨痛教训十分深刻,值得认真总结汲取。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了苏联东欧的剧变。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经验教训

苏联东欧的剧变,给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训。但如何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苏联东欧剧变是大好事,它说明社会主义必然失败和灭亡,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而在世界进步人民和各国共产党人看来,苏联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灭亡,但它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善于总结教训,社会主义事业依然会发展壮大起来。我们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苏联东欧的剧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 苏联东欧的剧变的原因

1.1 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的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剧变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既有近因,又有远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以及理论、思想、外交、民族、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同时又要抓住关键,分清主次和深浅。现在看来,苏联剧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现在,学术界无论持何种观点,都承认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是苏联剧变的基本原因,而学术界不同观点的分歧在于,它们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人侧重于外部原因,认为西方从外部搞和平演变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因而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要位置。可是,事物的发展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我们不能

把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位,内因才是首要的。有的人侧重于戈尔巴乔夫本人,认为戈尔巴乔夫作为最高领导人,其所作所为是苏联剧变的最根本原因,因而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选好接班人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防止党内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戈尔巴乔夫当然应该对苏联改革失败负主要的直接的责任。然而苏共为什么有74年执政的经验,竞选不好接班人,而全党全国竟无法无力撤换他?可见苏共、苏联原来的体制大有问题,太缺少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有的人侧重于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认为这是苏联剧变深层次的最根本原因,因而得出结论认为,要把着力点放在改革苏联模式上。这种观点的本意是认为苏联模式并非无药可救,并非必死无疑,并非不改革只能是等死,要改革也只能是找死。这种观点的本意是强调,要对苏联模式进行体制内的根本改革,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去代替旧模式,然而改革苏联模式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困难性[1]。山如果是全面分析苏联剧变的基本原因,我们可以列举上述这三个方面的原因,这比较好办。但如果是分析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那么就会产生分歧,到底哪一个是苏联剧变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对这三个原因的侧重点不同,相应就会得出不同结论。我们认为,苏联剧变深层次的最根本原因,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不进行重大改革就无法避免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去,也无法选好党政接班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远因是通过近因起作用,近因是浅层次的表面现象,远因才是深层次的本质体现。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出路。

苏联剧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绝不只是戈尔巴乔夫个人改革路线错误的问题。戈尔巴乔夫所作所为绝不是孤立偶然的个人行为,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思潮。为什么“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会在苏联有那么大的影响,有那么多人拥护,会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应当承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实在严重,实在太不人道、太不民主。人道与民主本来是科学社会主义应有的内容,苏联模式在这个基本点上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

苏联模式的弊端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为社会长期存在三个矛盾。第一,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超前、僵化的生产关系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难以更快地提高。第二,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这个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广大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损害了人民的权益,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第三,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不满。这三大矛盾是执政的苏联共产党本身的错误制造出来的,再加上苏联还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等等,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可以说,凡是推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上述三大矛盾。这些矛盾最早是在30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时就已出现,经过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三代领导人搞三代终身制,这三大矛盾更加激化、更加严重了,而且随着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这三大矛盾也在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化、国际化了。如何解决这三大矛盾呢?苏联共产党后期党内形成的“左”、中、右三派都拿不出正确的路线来妥善加以解决。利加乔夫、亚纳耶夫等人的传统保守主义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在苏联社会也没有很大的市场,而叶利钦的自由资本主义则利用苏联共产党的四大矛盾(上述三大矛盾加上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把苏联共产党、苏联彻底搞垮了。东欧各国党内后期大体上也是存在“左”、中、右三派,只是民主社会主义在东欧各国有很大市场,所以东欧8国共产党都社会民主党化了。

由上述可见,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了。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主要是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各国共产党自己培植的官僚特权集团,它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代表先进的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不代表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因此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根本利益,结果终于被人民群众抛弃了。

1.2 民族原因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大俄罗斯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联邦制国家。联盟成立时,斯大林对南高加索三国采取的简单粗暴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强行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则导致民族分裂主义的恶性膨胀。名为联邦制实为集权制的政体,

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几乎没有自主权,导致产业结构畸形发展。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造成地区封锁,经济矛盾又加剧了民族矛盾,并互相交织,恶性循环,大大加速了联盟的解体。苏联领导人在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上所犯的错误为苏联解体留下了隐患。这些隐患由于强有力的苏共的控制,虽不时有所暴露,但对苏联政权构不成很大威胁;一旦苏共力量削弱,这些隐患便如火山一样爆发而难以收拾了。苏联民族问题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

1.3 体制原因

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消灭了个体农民和私有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再一次进入了军事共产主义模式时代。实践表明,这种背离国情、不顾民众利益、冷冰冰的社会主义,根本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苏联体制的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即已显现,苏联有许多叛国者为德国纳粹服务,其中很多人的动机是要摆脱斯大林体制。卫国战争中农业承包制发展起来了,战后又遭到扼杀。二战结束时许多到过西方的战士、难民看到西方并非苏联所宣传的那么落后,渴望苏联进行变革。为了消除这一影响,斯大林又搞了新一轮清洗。自冷战格局形成开始,苏联便强行在东欧国家推广苏联模式,而东欧各国那些反对照搬苏联模式、主张从本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人普遍受到镇压和迫害。各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斯大林模式不能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这种封闭式、靠行政命令建立和运转的体制,拉大了这些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摆脱和抛弃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人民的诉求。为此,他们不惜流血,从东柏林事件、波匈事件到 80 年代末期的人民运动,使他们终于摆脱了苏联的枷锁,开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斯大林体制有所改革和改良,经济有新的发展,民主也有某些扩大,但都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未能根本解决苏联的问题。特别是勃列日涅夫热衷于跟美国争夺势力范围,搞军备竞赛在国内重新斯大林化,积累了更多的问题和危机。

2.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是20世纪末震撼世界的最重大的事件,是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最严重挫折。根据以上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改革中必须从

中汲取以下三点主要历史教训。

(1)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病,是“左”的教条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相结合所形成的理论观念、具体体制和方针政策。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长期不能克服“左”的错误(如指令性计划经济,过度集权,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等),很容易滋生右的东西,造成先“左”后右合葬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前3年依然是固守“左”的一套,后3年走中间路线,他反“左”不得法又不得力,愈益向右倾斜,倒向右的一边,终遭失败。事实证明,借助于“左”的东西来反右,顶多一时管用,从长远来看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3]山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而且是对第三国际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重要总结。第三国际以来各国共产党长期都受苏联共产党“左”的路线的深刻影响,宁“左”毋右几乎成了绝大多数共产党的通病。当然,反“左”还要防右,不能调和折中,而是要真正站在不带引号的左派的立场上。

(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苏联东欧国家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它们的改革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而是取消、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它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而是放弃了社会主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认为,改革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最基本之点就是要在理论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首要的关键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进而按照这个特殊的基本规律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封建主义落后遗产厚重,二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稀少。因此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主要体现为:第一,彻底铲除封建主义落后遗产,不仅限于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而且更艰巨的还在于改造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清除君主专制制度影响(如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制、官僚等级制、官僚特权制等)、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主义等等。不清除这些渗透到

社会主义体制中来的封建主义糟粕,社会主义模式就不可能更新和创新。第二,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现代化大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民主政治范式、政治运行机制、政党活动规则、科学技术与学术文化成果等等,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定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急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三,要经历更长的过渡时期,不能急于过渡到一大二公三高四纯的社会主义。第四,更不能急于从社会主义过渡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正由于背离了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认清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就是要明确不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要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大力改革,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对传统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对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上而下废除各种官僚特权,真正贯彻1871年巴黎公社所开创的公职人员的普选制与限薪制;要以民族平等、尊重各民族权益、团结互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等原则,宋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只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就必能使社会主义取得成功。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来进行改革,还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是硬道理,提高经济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切都离不开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则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条件,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就无从谈起。二战后历届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都没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斯大林求发展与稳定,但是压制改革,赫鲁晓夫也想发展但是光顾稳定,盲目改革,勃列日涅夫只求稳定而少谈改革和发展,戈尔巴乔夫却是只讲改革而不顾稳定和发展。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来进行改革,还要正确对待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在改革的年代,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历史是完全必要的,改革就是要克服以往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消除原有体制的弊病。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敌对势力乘机歪曲和污蔑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也是不可避免

的。问题在于共产党本身采取什么态度。正确对待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对于历史问题,要宜粗不宜细,对历史上所犯的严重错误要心中有数,着眼于改革,不要引导人们热中于揭疮疤。苏联东欧剧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共产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丑化自己,结果为共产党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崩溃创造了条件。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戈尔巴乔夫等人站在错误立场上,采取错误做法,自己带头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对共产党的历史和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应该一分为二进行全面分析,绝不能在“公开性”旗号下,把过去的历史描绘成一团漆黑,把社会主义建设说成完全是灾难。这种做法违背了历史真实,彻底否定了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既搞垮了共产党,又摧毁了社会主义制度。

(3)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苏联东欧之所以发生剧变,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起了重要作用。这虽然不是导致剧变的决定性原因,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自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把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根本战略目标。当使用武力不起作用时,它们就转而采用和平演变的办法。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能否得逞,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态度,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为了防止和平演变而倒退到对外封闭、与西方国家冷战对峙的旧格局中去。在对外开放以及与西方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利益,不能迁就与退让,对西方腐朽、反动的思想与文化要进行抵制与批判。更加重要的是要加快内部体制的改革,避免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找到可加利用的突破口。从上述苏联东欧剧变的进程可以明显看出,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之所以能够得逞,是以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成就作为物质后盾,再加上运用商品市场经济、多党民主政治和多元自由文化三大武器。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防止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去,必须加快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尤其是西方长期宣扬的多党平等竞争、轮流执政的那种多党制在和平演变中起了重要的突破作用。它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一党制、缺少党内民主的弊病而起作用的。苏、罗、匈、南、阿五国是一党制,党内缺少民主,盛行个人集权制。可是东欧有四个国家(波、捷、德、保)本来不是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主义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然而民主党派缺少实权,不能对共产主义政党进行

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得逞,只有发展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在实行多党合作的国家还要发展党际民主,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其作用。这样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深切感受到在一党制或多党合作制条件下,也能对共产党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也能惩治共产党官员的特权与腐败,也能使共产党杜绝任人唯亲,真正做到举人唯贤,也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决策与管理。这样西方那种多党制在人民群众中就会失去吸引力和诱惑力,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江山才能固若金汤,愈益秀美。

参考文献:

[1] 高放.《纵览世界风云》.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675-754.

[2] 唐元昌.《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因素》,载《苏联东欧问题》1990. 第2期.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l版,第3卷. 375页.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 and the Experience for

the Soviet Union’s Shakeup

Hu xianliang

(He bei union university,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2011105205) Abstract: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drastic change makes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a low ebb,hence directly influencing the course of the world history after the cold war. The main cause for the Soviet Union’s shakeup is not unitary but many factors that function The profound and bitter experience is worth summarizing and learning. With Marxism as the guidance,we need to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is experience.

Key words:the drastic change of the Soviet Union; reason; experience

苏东剧变的历史反思

苏东剧变的历史反思 【摘要】:正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一时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弹冠相庆,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已经“大失败”,资本主义将重新“一统天下”。在我们内部,有少数同志,甚至有的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在挫折面前 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这种看法是短视的、浅薄的,缺乏历史的眼光和理论的分析。 【关键词】: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戈尔巴乔夫东欧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文: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第一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划时代杰作——《共产党宣言》问世了,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到1917年10月,仅仅70年后,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就取得了成功,世界上有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从此,世界进入了现代。20世纪40年代,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之后在欧洲、亚洲等地,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产生,世界迅速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阵营;真可谓社会主义是节节胜利。社会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光明,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和前途。 但是,历史车轮运转的轨迹表明:前进总是同曲折并存,直线总是同曲线共在。万马奔腾、一泻千里的滚滚长江也有著名的九曲回肠。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时,从1989年开始,首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东欧剧变”。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东欧六国在一年时间相继如一颗颗巨星在社会主义阵营纷纷陨落了,真好像《红楼梦》里讲的:“忽喇喇似大厦倾”,发生了“和平演变”,倒向了资本主义的怀抱。到1991年的秋冬,应该说是掀起这场席卷整个东欧和苏联的剧变之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随着12月25日圣诞之夜,戈尔巴乔夫总统“以不安的心情辞职”,苏联的国旗缓慢地降了下来。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代表们无可奈何地举手,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一个叱咤国际风云数十年的泱泱大国,如一颗更大的巨星可悲可叹地陨落和消失了。 无疑地说,随着苏东的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又一个低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包括学说、运动、制度三部曲。纵观国际共运的历史,已经有了两次大的低潮。第一次是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到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可以说这30多年是一个“沉寂”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力量的对比有利于资本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和困难,从而进入第二个“沉寂”期。以至最终爆发了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降到了又一个最低点。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摘要: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件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也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 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而且也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世界社 会主义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主要从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苏东剧变 的原因探究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对这一事件展开论述。 关键词:苏东剧变;斯大林模式;原因;教训 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在此后很长 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总结其深刻历史教训以启 示后人,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就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做了大量深入的专题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苏东剧变的相关问题,主要是针对自己对苏东剧变的若干思考展开相关论述。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解体。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开始,苏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制度 模式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上,独裁专制与任 人唯亲愈发明显。在官员作风上,腐败横行,官僚特权意识日益严重。在民生问 题上,人民长期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难以解决温饱。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长期 困扰着苏联的发展,才导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决意对苏联的传统 体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最初以经济为突破口,在遭受挫折难以取得明显成就的 情况下,经济改革又转向为政治改革。即以经济改革失败为导火索引发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是,随着改革局面的失控,戈尔巴乔夫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偏激,主张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最 终导致苏联亡国。 随后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抛 开中央正式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之后在12月 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告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 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取代它的是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失。 (二)东欧剧变。 在以前的改革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东 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虽不同程度触及了体制问题,但未能 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到80年代中期改革已经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1980年到1990年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种种压力下,向反对派 妥协,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地位。而反对派通过各种手段如大选﹑武装冲突等公开 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逐渐实现政权的更迭。东欧各国剧变之后,共产党执政变 成了社会党执政,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 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 (一)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苏东社会主义历史概论

苏东社会主义历史概论(韩欣达) 简介:开头介绍,“苏东地区”是一个不对称的合成词。“苏”指的是苏联,“东”指的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一个地缘政治名词。 一、苏东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渊。 (1)、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3、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 4、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3)、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萌芽和初步探索。 2、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3、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实践。 (4)、列宁之后苏东各时期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 1、斯大林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 2、战后初期苏东思想文化的建设。 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苏东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 二、苏东社会主义的历史简述。 (1)、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1、时代的变化与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2、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4、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1、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苏联模式及其局限。 3、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尝试。 4、苏东剧变及其历史教训。 结语: 当一种发展思想已经不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时候,仅仅对其小修小补,很难建构适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各国虽然对社会主义发展观作了这样那样的思考和探索,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适合“战争与革命”的苏联模式。要从根本上克服社会主义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以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的思想自觉,在本国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学员:赖国军学号:16000204 摘要: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件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也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而且也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主要从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对这一事件展开论述。 关键词:苏东剧变;斯大林模式;原因;教训 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总结其深刻历史教训以启示后人,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就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做了大量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苏东剧变的相关问题,主要是针对自己对苏东剧变的若干思考展开相关论述。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解体。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开始,苏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制度模式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上,独裁专制与任人唯亲愈发明显。在官员作风上,腐败横行,官僚特权意识日益严重。在民生问题上,人民长期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难以解决温饱。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苏联的发展,才导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决意对苏联的传统体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最初以经济为突破口,在遭受挫折难以取得明显成就的情况下,经济改革又转向为政治改革。即以经济改革失败为导火索引发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是,随着改革局面的失控,戈尔巴乔夫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偏激,主张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最终导致苏联亡国。 随后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抛开中央正式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之后在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告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取代它的是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失。 (二)东欧剧变。 在以前的改革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虽不同程度触及了体制问题,但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到80年代中期改革已经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1980年到1990年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种种压力下,向反对派妥协,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地位。而反对派通过各种手段如大选﹑武装冲突等公开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逐渐实现政权的更迭。东欧各国剧变之后,共产党执政变成了社会党执政,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

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浅谈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关键词:剧变原因教训 摘要:本文深究东欧剧变的历史,从苏联的影响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的国际环境,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改革的国内因素中找出原因,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思考和教训。 1989年秋冬发生的东欧政局的剧变,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的格局,是当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应当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中寻找,而应当从不符合东欧国家国情的苏联模式中寻找。战后东欧历次危机无不由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党的决策的失误以及领导人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所引起。从根本上来说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东欧国家的国情,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是催化剂,戈尔巴乔夫的对东欧的剧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的失败是导致东欧剧变的最终发生。 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斗争)。东欧的政局动荡,也首先源自于其经济基础。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进入80年代以来,东欧多数国家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波兰、匈牙利通货膨胀严重,80年代末期,波兰和匈牙利的通膨率常在两位数,人民生活降至70年代初的水平。虽然东欧各国经济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从主观指导的失误来看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一味追求高速度,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由此引发了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是大举借债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10年中,东欧各国急于用外国贷款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大借外债,以至到80年代进入还债高峰期后,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民苦不堪言,激起对政府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1987年开始,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东欧党内也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大批党员退党,使党丧失了战斗力。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结果是导致共产党的分裂,有的主动让权,有的被迫交权,使近半个世纪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第三,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二次大战后,他们把战略重点就逐渐移到“和平演变”上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和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加快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向东欧国家发动了“无硝烟的战争”。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摘要: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总的合力的结果。既有深刻而复杂的国际背景,又有苏联、东欧国家内部深层次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80年代现实存在的多种原因,既有政治的原因,又有经济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主义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趋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官员腐败,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成果;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繁荣发展现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社会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2] (3)、理论前提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产生于17世

“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

“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 孔寒冰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苏东地区”是由“苏东地区”演变而来的。“苏东地区”是一个不对称的合成词。“苏”指的是苏联,“东”指的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苏联是一个单一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时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12月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称苏联)。地缘政治上的东欧是一个国家群体,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地处中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和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八国组成。与同一时期的西欧或西欧国家一样,东欧或东欧国家表明的不是地理位置,而一样是受特定时空规范的政治概念。雅尔塔体系将欧洲一分为二,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而东欧就专指前者。也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苏联与东欧的社会发展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区域——“苏东地区”,它与美国和西欧的全面抗衡和对峙成为冷战的主要内容。 冷战后“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 在存续的四十多年里,“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概括地说,就是“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种制度”、“一种模式”。 “一个政党”指的是在原苏东国家执政的只是共产党,即使有其他的政党,它们也从属于共产党,而没有任何政治独立性。在不同的国家,共产党的具体名称不太一样,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工人党,有的叫社会党,还有的叫共产主义者联盟。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一个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在每个国家都有本土化的形式,只是程度上深浅略有差别。“一种制度”指的是这些国家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都强调同资本主义的不同甚至对立。“一种模式”就是苏东国家社会主义的类型,总体上说,也就是政治上过度集权、经济上过度集中、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过度控制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当然,由于国情不同,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的关系亲疏不同,东欧国家同苏联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比如,南斯拉夫搞的是自治和不结盟的社会主义,阿尔巴尼亚搞的是极左的社会主义,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曾在不同时期进行过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试验。但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里的国家相继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所谓的苏东剧变,其实质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些基本要素,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苏东地区”也就不存在了。不仅如此,在社会制度剧变之后,这里的国家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分裂成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5个独立主权国家。民主德国于1990年5月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合并成新的德国。南斯拉夫于1991—1992年间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则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2003年2月,南联盟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分手,成为两个独立国家。1993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离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至此,原苏东9个国家演变成了大大小小28个国家。 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和美国、东欧和西欧两极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四十多年的冷战也结束了。更为重要的是,剧变之后的国家或剧变之后新诞生国家都不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

浅谈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浅谈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给冷战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从此世界出现了一强独大的局面。如今我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苏联,东欧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迅速的崩溃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如错误的改革,领导集团的专断和腐败,对马列主义的抛弃及西方因素等。 关键字:苏联,东欧,腐败,专断,马列主义,西方。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以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被极大的削弱,世界格局重新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虽然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更有必要认真对待这一历史事件,汲取经验教训。 历史回顾 1990年12月14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 1990年,东欧国家和南斯拉夫的国内形势继续发生重大变化。多数国家政治上普遍实行多党制和议会制,经济上不同程度地向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过渡。原有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建成,各种新旧矛盾错综复杂。

1991年12月7-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 12月25日,苏联第8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把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12月26日,苏最高苏维埃举行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作为唯一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苏东剧变呢? 1.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和改革的方向。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巨的优势,创造了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成就,在推动苏联的工业化、打败德国法西斯、恢复国民经济等方面都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这种体制也有它的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很难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优化配置个方面生产资源等。斯大林的后继者没有及时和正确地领导改革,以克服这种体制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时期,苏联的改革浅尝辙止、徘徊反复,甚至出现过改革偏向的情况,结果延缓或干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改革又偏离方向、误入歧途,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而

苏东剧变与中国社会主义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 答卷纸 考试科目科学社会主义 院、所、中心文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级别09级 学年第一学年 学期第一学期 姓名郝春花 学号112008308990960 类别②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 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2010年 3 月 6 日 研究生院(筹)制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苏东剧变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在苏联东欧各国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严重和普遍的腐败、特权现象,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党风和社会风气日趋恶化,犯罪率不断上升,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使人民群众丧失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希望和信心,最终导致苏东剧变。我们应正确认识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关键字:苏东剧变、历史教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诞生的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照搬照抄了斯大林模式,从而使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相继产生了与苏联极类的难题和困难,先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有的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尽管原因不尽相同,性质也有差别,但同样都同一个问题紧密相关,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教训。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这是苏东剧变留给我们的教训。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 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挫折。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吸取社会主义在苏东兴亡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什么导致苏东剧变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力的作用的结果,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这就是历史事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作为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原因教训涉及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经济和政治、宏观和微观、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政策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长期潜伏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就需要我们用“合力论”来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然而,在全面的基础上,又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多重性原因的“合力论”,又要坚持“重点论”。用这种方法,我认为,苏东剧变是由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导致的。 深层根源一: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经济发展滞缓、社会主义形象受损。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二战结束后唯一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国民经济军事化,苏东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苏联那种计划到一颗螺丝钉的计划不再适应战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弊端日现,严重地阻碍了苏东的社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对此,从 赫鲁晓夫到勃日涅夫一直改革不力。戈尔巴乔夫上 台后,虽然首先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却没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把改革推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使原来就处于停滞状态下的国民经济进一步崩溃的边缘,从而严重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东欧国家长期受制于苏联,仍然套用苏联模式,或者即使有国家愿意走自己的路也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所扼杀。经济问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国内外、党内外主义 敌对势力的进攻及“和平演变”图谋得手提供了条件。 深层的根源二: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严重脱离群众、动摇了生存基础。苏东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最后是在戈尔巴乔夫一类人手里丢失的。他们推行的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左”的极端走向“右”的极端,自动取消了宪法中规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共产党最后失去了改革旧体制、实行模式转换的机会。戈尔巴乔夫实行的苏共党内民主化实际就是抛弃民主集中制,把民主普遍化、庸俗化、扩大化,这使苏共内部意见分歧、纪律松弛、离心离德、党派林立,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为以后苏共分裂,进而一部分派别变质从而从内部搞垮苏共种下了祸根。以至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直接原因一:苏联的“改革”变成“改向”。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初衷是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改革遇到挫折时,他们并不是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兴利除弊,而是使改革步入了歧途,即从纠正阶级斗争扩大化走向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从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走向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从实行党政分开走向取消党的领导、从改革高度集中的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王梓屹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本文章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导致苏东剧变产生的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教 训 【黑龙江史志2013.12(总第301期)】 83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浅析 一、苏联东欧剧变概述 苏联东欧剧变也被成为1989年革命,它是指从1989年到1991年左右,在苏联及东欧各个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的转轨。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1。 想要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首先不得不了解剧变前的世界局势。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昔日曾联合起来对抗纳粹的超级大国便开始了对对方的戒备,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威力来控制整个世界。而直接对战意味着全面核战争的爆发,这会带来可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危险,所以双方都选择了间接对抗的方式——军备竞赛、经济竞争、科技竞争。 自此开始,美国对苏联和其他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均采取了敌视态度和遏制政策,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再西欧及大西洋两岸成立,而为了与之形成抗衡力量,苏联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个组织默认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成员国遭到侵犯,就会被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而遭到挑衅的组织会立即对侵犯来源国发动反击。冷战局势形成。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民主化的思想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传入,共产党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他们一贯的专制政策在群众中也失去了支持力量。终于在1989年,剧烈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和东欧地区,(原)杰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原)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原)南斯拉夫、苏联这9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政局的交替。群众性的示威游行、罢工数不胜数,各民主政党步步威逼进行夺权,导致共产党在自由选举中纷纷倒台,甚至通过武力冲突,实现了政权的更迭。 面对如此剧烈的动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成了此次剧变,而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与经验。 二、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 要真正论起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1引自百度百科“苏东剧变”词条。https://www.360docs.net/doc/7d18017657.html,/view/502026.htm

苏东剧变的历史启示

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示

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示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发生使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 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 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 已经不复存在。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空前严重的大挫折,它如同一场 “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苏联的兴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 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但却事出有因。苏东剧变使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 家开始思考,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发展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会解体呢? 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教训与启示呢? 关键字: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和平演变 1.苏东剧变的原因 1.1内部原因. 苏联国内各种问题、矛盾层出不穷,而在所有的内部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其 它各种因素的基础,民族关系则是导火线,社会政治因素直接导致社会制度的急 剧变化,政治危机是各种危机的集中反映。“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 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 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取得短期内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然而这种体制严 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处于僵 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1.2 外部原因.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和平演变”就如同一种软暴力,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在政治上,美国和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自由、民主、人权观念,或明或暗地支持苏共的政治反对派,对苏联领导人的某些“不民主”做法指手画脚。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是东欧国家先于苏联而发生剧变,对苏联政治发展产生了强烈的 冲击波,也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与苏联展开决战的激进民主派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加快了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进程。 2.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示。 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但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也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

苏东剧变的教训

苏东剧变的教训 苏东剧变是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最严重的挫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空前严重的损害。一直以来, 人们对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及价值评判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之中。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我们要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以便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苏东剧变可以说是20 世纪的大事变。它对 整个世界的影响,对人们特别是搞社会主义的人们心灵的震憾是巨大的。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究竟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苏东剧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我想有以下几个。 第一,在经济建设上,在历史上苏东经济建设也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长期以来, 国民经济明显地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即由“发展速度比 较快一一比较慢一一停滞发展、零增长和负增长” , 到80年代后期, 苏东各国经济普遍出现大滑坡, 通货膨胀严重, 债台高筑, 人民生 活水平急剧下降。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国际背景, 则更加容易引发当地人民对共产党领导的不满和对社会主义的离心 倾向。 第二,在自身建设上,共产党的干部从上到下一形成了一个宝塔形结构, 加入这个结构的人往往不是由人民选举, 而是由党来一级一级 由上到下任命的。虽然不能说全部、但相当多的干部是能上不能下,

是为任命他的上级负责, 而不对人民负责。更有甚者, 利用手中的权力, 不是很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工作, 而是以权谋私, 假公肥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 把做人民的公仆逐渐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这样, 在苏东各国, 人民当家做主逐渐被任命式的、终身制的、能上不能下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所代替。这就是说, 长期保护着官僚主义者的苏东各国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最后作为重要原因导致了自己的垮台这不仅成为反对派和西方资产阶级多年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口实, 而且导致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 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 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苏东各国共产党不善于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建立起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中央集体领导核心, 党风严重不正、官僚主义盛行、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滋长, 等等, 从而使党组织逐渐失去了先进性, 并进而导致了共产党政权的自我毁灭。 第三,在民族关系上,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是苏东剧变的纽结。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种复杂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在苏联演变的过程中, 长期以来潜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 大俄罗斯主义与地方民族分离主义相互作用, 大大加速了苏联走向解体的进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其他多民族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情况。 第四,在意思形态上,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苏联东欧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是建立在高度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对意识形态严加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一、苏东剧变的经过 波兰1989年发生剧变后,紧接着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剧变。蒙古国于1990年发生剧变。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联邦三国领导人于1991年12月7日在明斯克秘密会晤,讨论了苏联的前途问题。并签署了著名的《明斯克协定》。同年12月21日,苏11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除外)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核武器控制权由叶利钦接管。同时,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代替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升起。最高苏维埃于12月26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了宣言。 二、苏东剧变原因 苏联的剧变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更是苏联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苏联的剧变并非偶然,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所以,总结苏联剧变的原因,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 1、旧思维和专制主义 俄罗斯在过去有过“直接民主制”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在后期,鞑靼蒙古人又对俄罗斯进行了200多年的漫长统治,这种“独裁传统”,主要表现为“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这使得俄罗斯人民和政府改良的社会实践性严重缺乏。俄罗斯历史的旧制度、旧习俗、旧思维对苏联的新体制、新制度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政府、决策层中存在严重的专制主义。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的强制性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越来越显现出来。这种强制性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时期,竟然还出现了赵神运动,他们把国家领导人当做神仙,盲目的崇拜。后来进行大清洗,稍有不同意见,即会被清理。好多先进和优秀的党员和干部群众被冤枉,社会惶恐。 2、领导人水平不高 前民主德国党的总书记克伦茨认为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水平不高。经常夸夸其谈,没有真正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致使苏联的改革方向偏离;戈尔巴乔夫有个人魅力,能够吸引电视、吸引年轻人,演讲功夫好,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致使许多人,包括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对他抱有很大期望。戈尔巴乔夫贪慕虚荣,非常注重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被人称之为历史之谜”的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近20年。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在未作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就自行覆灭了呢学术界有人把决定性原因归结为经济因素,有人断言政治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原因,有人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僵化的苏联模式的弊端是根本原因。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时,学术界同样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对此,我们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看待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 这篇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苏东剧变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发。 一、苏东剧变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 的结果。作为20 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苏东剧变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辨证的分析。当然,强调全面分析不是不分重点,强调诸因素综合作用,不是不讲主次,而是要分析其中哪一个是关键的、决定的因素,从中找出根本原因。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l、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 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护“人权” 为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大力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组织,支持他们搞动乱,乱中夺权;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的让步,等等。在上述手段中,最突出的就是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反对派。 东欧国家的反对派,从波兰的团结工会、匈牙利的民主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论坛和保加利亚的“生态公开性”组织,无一不是依靠西方的赞助和扶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