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探析

摘要: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自20世纪90年代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日程,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抗震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震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地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轻质高强的开发及新的设计计算理论的发展,抗震理论的不断完善,加之新的施工技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用以及结构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为迅展高层建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一、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①结构构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原则。②对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③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2、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①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②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

浅谈高层建筑抗震

浅谈高层建筑抗震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对中国来说无不是沉重的打击,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心痛的是有那么的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在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倒塌了,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破坏和倒塌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内国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攀升,就在2010年正式开放的哈利法塔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828米,而且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复杂,不规则结构越来越多,这对于结构的抗震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保证高层结构的抗震安全,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统一,有必要对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和抗震技术进行探讨。 1.地震导致建筑破坏的原因 根据地震经验,地震期间导致高层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地陷、地面裂缝或错位等地面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的直接危害; (2)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基失效,对上面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 (3)建筑物在地面运动激发下产生剧烈震动过程中,因结构强度不足、过大变形、连接破坏、构件失稳或整体倾覆而破坏; 2.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依此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科技论文。 3.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3.1、静力理论阶段 水平静力抗震理论始创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震度法”的概念。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收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乘以一个系数。 3.2、反应谱理论阶段 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本质上都采用了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用规范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结构线弹性分析。 (2)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所作的结构线弹性计算通过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内力进行设计。 (3) 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结构体型的规则性及结构的整体性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使结构能可靠地发挥非弹性延性变形能力。 3.3、动力理论阶段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避免抗震安全隐患,同时又促进高层建筑技术发展。 阐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与常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较;针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提出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性能水准以及实施性能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性能水准判别准则、性能目标的选用及结构计算和试验要求。文中还列举了应用性能设计理念和要求的部分工程实例。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自世纪年代在美国兴起,并日益得到工程界的关注。美国的ATC40(1996年)、FEMA237(1997年)提出了既有建筑评定、加固中使用多重性能目标的建议,并提供了设计方法。美国加州结构工程师协会SEAO于1995年提出了新建房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1998年和2000年,美国FEMA又发布了几个有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文件。2003年美国ICC(Internation-alCode Council)发布了《建筑物及设施的性能规范》,其内容广泛,涉及房屋的建筑、结构、非结构及设施的正常使用性能、遭遇各种灾害时(火、风、地震等)的性能施工过程及长期使用性能,该规范对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重要准则作了明确的规定。日本开始将抗震性能设计的思想正式列入设计和加固标准中,并已由建筑研究所(BRI)提出个性能标准。欧洲混凝土协会(CRB)于2003 年出版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报告。澳大利亚则在基于性能设计的整体框架以及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筑规范(BCA1996)。我国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面也发表了不少论文加以研究和探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抗震设计中更强调实施性能目标的深入分析和论证,有利于建筑结构的创新,经过论证(包括试验)可以采用现行标准规范中还未规定的新的结构体系、新技术、新材料;有利于针对不同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及建筑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这一方法是一种发展方向。目前,这一方法在工程中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改进,诸如: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结构分析模型和参数的选用存在不少经验因素、模型试验和震害

高层建筑设计规范

核心筒的内容是什么? 除必要的疏散楼梯及消防电梯在规范里很明确地说清楚:就是要两个防烟楼梯,其前室面积是6平米,每1500平米要一个消防电梯,前室也是6平米,当两种前室合并的话,其合用前室是10平米, 写字楼的使用面积,大致是70%, 30%的核心筒 二、写字楼的客梯数量 粗略统计的平均数字是5000平米/1台,但由于书本、杂志的比例不清楚,不知1台是多少重量的。但客梯大多在1000-1600kg之间,而高层写字楼的柱网也大多是8-9M之间。反算的话,是5000平米/1吨-5000平米/1.6吨之间。为什么我用“5000平米”及“1吨”这两个数字为基础呢?是为了容易记住。用1000kg-1600kg反算的话即是:5000平米/1吨-3125平米/1吨之间。这是非常宏观的数据,但已很清楚地说明写字楼的等级就在这几个简单数据之中,没什么好神秘的。 由此得出一般写字楼5000平米/1吨客梯。 高级写字楼4000平米/1吨客梯。 超级写字楼3000平米/1吨客梯这个宏观数据的规律。

公寓在10000平米/1吨-6000平米/1吨之间,也是普通、高级及豪华公寓之分。 对旅馆客体的数量是每100间客房/1000kg-1600kg之间,也就是三星、四星及五星之间的区分。 而商住楼虽是居住建筑,但作为小公司办公者居多,所以用写字楼的下限5000平米/1吨为好, 三、高层写字楼电梯的服务面积 写字楼由于下面经常有商业裙房,所以计算面积的时候,要将裙房的面积扣掉,首层不用电梯的面积也扣掉。即使用电梯的面积来计算,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一栋40000平米写字楼,首层加裙房商业10000平米的话,我们算电梯时,就依30000平米来计算,一般写字楼用6台1吨,或4台1600kg的客梯就基本正确。 四、客梯厅的理想布置 客梯的安排,最好是一对一对的,因为如果遇到检修,不至于没有电梯用.当然一对以上,如3台为一组也可以,但横向最好不要超过3台,超过后会看不见信号,而在电梯厅里挤来挤去也不是办法.如果面积偏大,也可以用1吨以上的电梯来调节,如1150kg、1350kg、1600kg 等来调节。 电梯群控能充分发挥电梯的效能,我的经验是群控不要超过4台,而4台最好用各两台双双面对为好,横向一排4台很不理想。因为群控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它的抗震问题的研究,其中又以中短柱问题为最主要的问题。现在首先介绍一下抗震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全。有的在扩初设计阶段还缺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的勘察资料,有的在扩初设计会审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有的在规划设计或方案设计会审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缺少了必要的依据。 结构的平面布置。外形不规则、不对称、凹凸变化尺度大、形心质心偏心大,同一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平面长度过长等。 一个结构单元内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受力体系。如一半采用砌体承重,而另一半或局部采用全框架承重或排架承重;底框砖房中一半为底框,而另一半为砖墙落地承重,这种情况常发现在平面纵轴与街道轴线相交的住宅,其底层为商店,设计成一半为底框砖房(有的为二层底框),而另一半为砖墙落地自承,造成平面刚度和竖向刚度二者都产生突变,对抗震十分不利。 底框砖房超高超层。如1996年,对在杭设计单位作的一次专题普查,发现有69幢底框砖房超高超层。新项目亦普遍存在此现象,1999年某地块住宅竣工交付使用验收中发现有三幢底框砖房超高超层,甚至有超三层的。

抗震设防标准掌握不当。有一些项目擅自提高了设防标准,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划分应属六度设防的,但设计中提高了一度按七度设防,提高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将会增加工程投资;有的项目严格应按七度采取抗震措施的,但设计中又按六度设防,减低了抗震设防标准,不利抗震。 结构的竖向布置。在高层建筑中,竖向体型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立面收进部分的尺寸比值b1/b不满足≥0.75的要求。 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 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抗震构造措施不到位。砌体外围护墙砌筑在框架柱外又没有设置抗震构造柱,框架间砌体填充墙高度长度超过规范规定要求又没有采取相应构造措施。 结构其他问题。有的底层无横向落地抗震墙,全部为框支或落地墙间距超长;有的仅北侧纵墙落地,南侧全为柱子,造成南北刚度不均;有的底层作汽车库,设计时横墙都落地,但纵墙不落地,变成了纵向框支;还有的底框和内框砌体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断设计,其中几乎很少有纵墙。不少地方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柱来承重以代替砖墙承重,实际上将砖混结构演变为内框架结构,这比底框砖房还不利,因内框砖房的层数、总高度控制比底框砖房更严,因此存在着严重抗震隐患。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并未引起目前大多数结构工程师的重视。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设计原则及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设计原则及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城区范围越来越大,人口逐渐增多,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限制性。在这种背景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建筑设计中,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首要任务就是结构选型,其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质量、功能以及与城市的协调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与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要点。 标签: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原则 近些年,为了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必须科学选择设计方案,保障高层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特点 1.1结构平面布置 结构平面布置应该以简单、规则、对称为主要原则,尽可能使质心和钢心重合。如果结构偏心较大,那么相应的扭转效应也大,造成端部构件位移增加,导致应力集中,因此,结构布局中平面突出部分不宜过长。在结构计算中,判断扭转是否过大,可以使用概念设计方法近似计算钢心、质心及偏心距,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另外,也可以计算结构最远边缘处的最大层间变形和质心处的层间变形,如果两者比值大于1.2,则扭转太大而结构不规则,应该对平面布置进行优化。最后,高层建筑应该避免使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布置,如果使用功能与建筑的要求、结构平面布置严重不规则时,应该将平面分割成若干个简单、规则的独立单元。 1.2结构立体布置 同样的原则,结构立体布置应该规则、均匀。规则主要是要确保体型规则,如果出现变化,也应该是有规则的渐变。如果在竖向上发生剧变,那么在地震发生时很容易出现变形集中,引起某一楼层的倒塌;均匀是指上下体型、刚度、承载力及质量分布均匀或者变化均匀。在竖向结构中,刚度应该遵循下大上小的原则,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如果设计中下层刚度小,那么变形将会集中在下部,形成薄弱层,一旦出现突发的外力作用,比如地震,就会造成高层建筑的整体坍塌。同样的,在体型尺寸上,也应遵循下大上小、逐渐变化的原则,不能出现体型的突变。上不楼层收进使得体型较小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是对于收进的尺寸应当限制。收进的部位越高,收进后的平面尺寸越小,高振型的影响明显加大。如果上部楼层外挑,那么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就会增大扭转反映,大大增加竖向地震影响。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在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而高层建筑结构又在抗震方面尤为重视。高层结构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和高层结构的增多,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国,高层结构抗震设防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高层结构的抗震仍然是结构物安全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对提升高层建筑抵御地震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同时高层建筑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我们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对高层建筑所处的地质和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选用适合的抗震结构,注重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减小地震的作用力,增强地震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高层建筑抗震的目的。 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是指通过地震时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结合建筑结构工程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形成的一种基本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思想,也是进行建筑与结构整体布置并且确定细部构造措施的一个过程。地震动理论上来说就是一种随机的振动,它具有人们难以把握的随机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想很精确地预测某建筑物可能遭遇的地震的特性与参数,就目前来说我们还很难有更好的方法。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这个方面,由于我们不能够很充分地考虑建筑结构的空间作用、建筑结构的性质、建筑的材料以及外界引起變化等等很多种不同的因素,因此有着一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不能够全部的取决于计算结果,更应该以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经过长时间建筑工程抗震经验所能够总结出来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方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而更好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2 抗震设计目标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家为了规范建筑的抗震设计,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的抗震设防烈度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对于规范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抗震设计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小震效应对建筑的各个构建的承载能力进行科学的计算,从而了解高层建筑在小震情况下的结构弹性形变的情况。第二,计算大震情况下的建筑弹性形变,从而确保设计能够达到第三水准的抗震要求。抗震设计目标是整个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大方向,所有的抗震设计工作都围绕着抗震设计目标而进行,因此对于建筑的抗震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层建筑抗震论文.

浅谈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工艺 摘要: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 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震;加固;砖混结构 近几年来的大地震导致了民用多层砖混结构破坏十分严重。事实再一次证明:做好现有的未经抗震设计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是十分必要的,保证现有的砖混结构民用住宅、重要建筑在地震中不倒是工程界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1 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 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发表时间:2016-06-27T14:51:54.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隆凡梅 [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摘要: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目前我国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是对于较重要的、超高的、超限的建筑物则需要进行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计算。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震设计概念;地震影响系数;荷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下简称《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行《抗规》存在几个问题: 1规范未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并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2在中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的抗震设计方法; 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决定工程????造价、破坏损失、震后修复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建筑物体型复杂,结构新颖,超高超限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对结构进行中震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2 中震设计 2.1 为何要进行中震设计呢? 《抗规》条文说明1.0.1条指出,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但前提是建筑物的体型常规、合理,经验上一般能满足大中震的抗震要求。反之对于一些体型很不好的甚至超限的建筑物,在大震下的结构反应和小震完全不同,不进行相应的中震和大震计算是没法保证结构安全的。 为达到各阶段抗震要求,须对于上述体型异常、刚度变化大、超高超限等类型建筑物进行中震抗震设计,其余类型建筑物建议可按中震抗震进行验算。 2.2 中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不同频数和强度的地震时,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中震设计就是为了使建筑物满足该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即能够抵抗50年限期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计和大震设计都可称为性能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规范指定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而不仅仅是按现行规范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粗略、定性的手段来满足中震和大震的设防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超限结构而言,利用这些指标能更合理地判断整体结构在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给超限设计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2.3 中震设计的分类 中震设计就是结构在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75倍(αmax=0.23)取值下进行验算。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首先明确一点,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设防目的均不相同。中震弹性设计,设计中取消《抗规》要求的各项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保留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仍属于弹性阶段,属正常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中除了地震内力不作调整,同时也取消了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不考虑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已经处于弹塑性阶段,属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中震弹性设计接近于平常的小震弹性设计,而中震不屈服设计则与大震设计同属于基于性能的设计。 3 基本方法及应用 根据中震设计的分类,以下分别阐述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的具体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在satwe、etabs、midas等软件中实现中震设计。 3.1 中震不屈服设计 3.3.1 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各级屈服控制 若场地安评报告提供实际的地震影响系数,则应取用所提供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下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屈服判别地震作用1、2 的地震影响系数可相应插值求得。 3.3.2 SAWTE计算:地震信息中抗震等级均为四级;αmax按表3取值;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勾选地震信息中的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选项;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3.3 MIDAS/Gen计算: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四级;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在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值按表3计算所得;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0;其它同小震。 3.3.4 ETABS计算:选项→首选项→混凝土框架设计→定义抗震设计等级:四级;定义→反应谱函数→Add Chinese 2002 Spectrum→定义中震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值,其余参数按《抗规》;静荷载工况中不定义风荷载作用;定义→荷载组合→各项荷载比例系数均取为荷载分项系数1.0x荷载组合系数φ;定义→材料属性→填写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其它同小震。 4 工程算例 4.1 示范算例 4.1.1 基本参数:二十二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层楼面转换,无地下室,首、二层4.5米,标准层3.5米,总高79m。结构平面布置如图一所示。结构高宽比3.76,长宽比1.22;抗震参数,7 度,第一组,0.10g;场地II类;风荷载100年一遇为0.9kN/㎡。

探析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点

探析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及要点 摘要: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 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迅速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也存在着一些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在建筑 中存在着一些风险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存在;问题 1.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我国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高层建筑对 城市的整体面貌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在城市的整体面貌中,高层建筑物的作用十 分明显。因此其布置原则应该遵循有机统一的原则,各种高层建筑应该集中布置,从而形成城市“冠”,当然这一过程中要防止互相影响和干扰。可以通过调整高度 和间距来避免不良影响。如果是单栋高层建筑可以建设在道路转弯处,增加城市 风景美感。新时代高层建筑的顶端应该尽量避免相同建筑,避免对城市美感造成 影响。在相同高层建筑中,尺度要有序,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 的尺度和街道尺度等等众多因素,避免多种尺度混用,确保高层建筑物和城市整体、局部之间的不协调,促进城市建筑和城市环境保持有机统一。高层建筑由于 自身高大的尺度,可识别性很高,因此要有局部的尺度形象,使得人们能够估计 其整体大小,例如可以使用一些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建筑来表示建筑物规模。对于这些尺度建筑的使用不能任意的增大或缩小,避免导致任职错觉,不过 有时也可以利用这些错觉制造特殊效果。 2.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 2.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 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 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 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 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 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 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自我夸耀,唯我独尊,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 比例关系。 2.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 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 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对一栋建筑物时,人 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该栋建筑物的秩序或规律,如果得到这一点,就会认为这一 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这一点,人对该建筑物的感知就会是一些毫 无意义的混乱和不安。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 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①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18-11-14T09:06:52.0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关晓[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提升,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大,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提升,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大,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本文从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若干问题出发,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抗震性能的调整、抗震设计方法等内容作了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结构;抗震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106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速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高层建筑的广泛出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与其他的普通工程相比,不仅房屋的高度以及工程施工的复杂度已经超出了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中抗震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结构的具体要求依旧是按照《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具体执行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其理念最早是由美国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提出来的,其最早在桥梁的抗震设计中进行应用。之后逐渐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其主要的思想理念就是,能够满足被设计的建筑物在进行使用的期间内的预定功能或者是性能达到目标要求。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1、结构高度问题 我国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有不同的规定,根据国内已有的《建筑抗震设计规定》的相关规定,常见钢结构民用房屋都有其最大适用高度。比如,框架结构的民用高层建筑最大适用高度为110m;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民用高层建筑最大适用高度为220m;巨型框架结构的民用高层建筑最大适用高度是300m。这些数值不只是由力学结构决定的,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发展水平以及设计技术等许多方面也影响着民用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最大适用高度的规范给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最大适用限值,让设计师们更加简便、有效地掌握限值。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建筑结构有关规定,但是还是有很多建筑高度过大的现象。比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虽然是组合型建筑结构,但是实际高度有492m之高,再比如广州电视塔,高度达到了450m。这些超高层建筑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引起了很多结构工程师们的注意,对于这样的建筑要保持严谨的态度,防止建筑变形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此外,据调查,在上海有1000多幢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28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就可以称之为高层建筑,超过100米就属于超高层建筑。对于这些超高的建筑,我国的相关规定还没有完整的参数要求,而且现代建筑越来越朝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 1.2、结构振型与自振周期 设结构不同振型下的位移形式和它的振型形状相类似,求取不同振型在特定性能下的实际位移目标值,其中应以振型形状的正确选定为前提。就目前来看,高层建筑对应的结构设计,可采用计算机完成,极大地简化了设计和计算的过程,并很好地保证了精度。基于此,本次也采用相应的设计软件实施建模与分析,以获取抗震要求的振型与自振周期。 1.3、强剪弱弯、强柱弱梁 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原则,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考虑,从而使建筑结构能够更加趋向于合理化,与此同时,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断地进行增强,也可以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2、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要点 2.1、高层建筑中的适用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知道,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是对高层建筑的上限所做的一个规定,也是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最低标准。高宽比则是从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形式提出的要求,在满足最大适用高度的情况下,调节设计建筑的高宽比就能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使高层建筑更加牢固可靠。当高宽比较大时,就会发生水平位移和沉降量增大的现象,这是由于建筑物承受了很大的轴向力。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对最大适用高度和最大高宽比一定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 2.2、保障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对于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设计的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物的性能进行结合考虑,并根据高层建筑在实际使用中所要满足的需求,以及设计的相关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虑,以此对建筑工程的平面进行规划。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工程现场的地理因素进行考虑,并将业主的需求作为重点对相关工作进行完善。对于超限高层建筑而言,其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以上要求,因此,在具体设计以及实际施工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保证建筑的扭转刚度不能够超过规定的设计要求,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防止结构发生扭转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性以及安全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一定要保证其结构的对称性以及均匀性,这就要求对于剪力墙的布置要更加的合理,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建筑物结构中存在的弱点,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特殊情况时建筑结构受到损坏,或者是坍塌。 2.3、对高层建筑结构布置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也是建筑抗震、抗变形能力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布置设计的方法主要是最优化法。国内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主要用于降低建筑的设计成本和工程造价,提高建造的工作效率和建筑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会对建筑的设计、方案决议、施工等阶段进行宏观调控,结构工程师们也会熟练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结构设计上进行最优化处理。与传统的房屋结构设计比较,现代的建筑在采用优化设计方法的优势下会相对节省10%-35%的工程造价,工作效率会提升一倍以上,工期也相应地缩短,给投资商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尽早地投入使用也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住房问题的解决。因此,对结构布置的设计也是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之一。

土木工程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郑州xx学院 《建筑结构抗震》 结课论文 题目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姓名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2013年12月3日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摘要:随着地震的多发,房屋抗震的设计显得至关的重要。房屋的建筑要按照抗震的要求来进行 合理的设计,我国建筑的标准规范在保证房屋的安全这一方面是起到了根本性作用的。大量的体 系与结构都非常的合理,同时按照我们国家抗震的相关标准做设计并施工房屋,完全可以实现“小 震震不坏、中震亦可修、大震震不倒”这一设计目标。而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 工的重点,概述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抗震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从而来探索高层建筑的设计 理念、方法,从而采取必须的抗震措施。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关键字:高层建筑;抗震;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Seismic Design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es Abstract:With multiple earthquakes,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seem crucial importance. Housing construction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ational seismic design standards in our building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in this regard is to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A large number of systems and structures are very reasonabl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tandards in our country to d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arthquake-resistant houses, can achieve "small earthquakes is not bad, the shock can repair, a large local earthquake did not fall," the design goals.In order to avoid short columns with the brittle fracture occurred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 believe, the first to correctly determine the short column, and then take structural measures or treatment on short columns to improve ductility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hort columns. key words:High-rise buildings; Earthquake; The Basic Principles 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从而经济地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但是,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循环、往复荷载,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存在着许多模糊和不确定因素,在结构内力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计算方法还很不完善,单靠微观的数学力学计算还很难使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真正确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1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

抗震材料论文

浅谈高层抗震材料 摘要: 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概述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抗震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从而来探索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方法,从而选取必要的材料。 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从而经济地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但是,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种随机性很强的循环、往复荷载,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十分复杂,存在着许多模糊和不确定因素,在结构内力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计算方法还很不完善,单靠微观的数学力学计算还很难使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真正确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因此, 高层建筑物必须特别注意结构的设计原则,为了发挥结构构件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就必须重视材料的选择.在近些年材料方面的发展很快, 所以在选材的同时可是当应用新型材料.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材料 正文: 一,高层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 市区地价日益高涨,促使近代高层建筑的出现,电梯的发明更使高层建筑越建越高。宏伟的高层建筑是经济实力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宣传效应,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从1886 年世界上第一栋近代高层建筑——美国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HomeluranceBuilding , 10层,高55m)建成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高层建筑不仅在材料和结构体系上逐渐多样化,而且在高度上也有大幅度增长。而一次又一次地震灾难及教训,警 示人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刻不容缓。 从上个世纪开始,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抗震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进入90年代,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历史日程。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烈度6 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0%,高层抗震设计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的任务。作为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高层建筑中常采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框架- 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等几种体系,这也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但国外,特别地震区,是以刚结构为主,而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几混合结构却占了90%.如此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国内外都还没有经受较大的考验。钢结构同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优越的强度、韧性和延性,强度重量比,总体上看抗震性能好,抗震能力强。 震害调查表明,钢结构较少出现倒塌破坏情况。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 核心筒体系,因其比钢结构的用钢量少,又可减少柱子断面,故常被业主所看中。混合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内往往要承受80%以上的震层剪力,有的高达90%以上。由于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值为基准。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加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 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 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此外,在结构体系或柱距变化时,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加强层和转换层都在本层形成刚

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抗震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目前抗震设计中的设计要求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abstract: in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content,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 building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近几年来,各国历次地震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灾害,通过总结大量的经验教训,促使结构抗震设计不断发展。在我国,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对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抗震规范,要求设计人员注意抗震概念设计。合理、全面的设计有助于明确设计思想,恰当、灵活地运用抗震设计原则使设计人员不致陷入盲目的计算工作,从而做到比较合理的抗震设计。 一、目前我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来看,首先,与国外规范相比,我国抗震规范在对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ubc规范按同样原则来划分延性等级,但在高烈度区推荐使用高延性等级,在低烈度区推荐使用低延

中大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及其构造措施探讨

中大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及其构造措施探讨 摘要:对于超高层建筑或者超限结构来说应当对结构采取中、大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本文通过结合某高层结构设计实例,除了对该结构采取小震弹性分析外,还将增加“中震不屈服”、“中震弹性”等方法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设计,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中、大震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可行的抗震构造措施,为同类结构提供指引。 关键词:结构设计;超高层结构;抗震分析;抗震构造措施 Abstract: For tall building or overrun structure for ought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quake, tak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 high-rise structure design example, in addi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small earthquakes to elastic analysis outside, still will increa se “the shock of do not yield”, “the shock of the elastic” method of key component structure design, control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aseismatic performa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and analysis the feasible seismic structural measure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similar structure. Key words: Structure design; Super-tall structures; Seismic analysis; Seismic construction measures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定位为创造高品质的、包含超高层超甲级写字楼及商业性办公楼,形成新型的商业聚落空间及城市综合体。塔楼由一栋超高层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为94532.54㎡,地上层数为32层,地下为2层。结构类型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由于主楼结构布置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对其采取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2.中、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根据按照《抗规》1.0.1条规定及条文说明,抗震设防性能目标主要通过“两阶段三水准”的设计方法和采取有关措施实现。结合本高层结构实际情况,除了对该结构采取小震弹性分析外,还将增加“中震不屈服”、“中震弹性”等方法对结构关键构件进行设计,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本高层结构中的节点,按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性能要求设计。针对中震以及大震抗震目标,笔者总结了高层结构中大抗震设防性能目标细化见表1所示。 表1高层结构中大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地震烈度中震(设防烈度地震) 大震(罕遇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