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24、(2分)①即使②代词,那③代词,这④都

25、(2分)28、(4分)

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2分)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三峡》历年中考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 (一)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阻断,隔断;有的 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山险水急三峡景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二)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译文: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带有春冬的气息。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山松说:“常听说峡中水流湍急,记录下来的或口口相传的都是拿恐惧相警戒,不曾有人称赞山水的美丽。等到我来到这个地方,并感到欣喜以后,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重重叠叠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构造怪异的形状,本来就难以用语言来描绘。林木阴森肃穆,郁郁葱葱,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2)常闻峡中水疾.(3)每至晴初霜旦.(4)泠泠不绝. (1)阙:通“缺”,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三峡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 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甲】(《三峡》) 【乙】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②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注释:①结约:盘曲。②堮堮:山崖高峻的样子。③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④滹滹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⑤怒狞健鸷:凶猛刚强。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三峡》比较阅读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峡比较阅读 (一)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ft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 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或大或小 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ft。这是诗人李 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二) 【甲】(《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ft水纡曲②,而两岸高ft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 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ft谷传响,泠泠不绝。”所

谓三峡,此其一也。ft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ft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2)常闻峡中水疾 (3)每至晴初霜旦(4)泠泠不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8.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10.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三)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ft,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ft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ft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

《三峡》比较阅读与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 (一)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 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3. 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 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 4.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高地厚华夏情。 5. 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甲】(《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闻峡中水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泠泠不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 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5. 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一句的含义。 一.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10分)

古诗文阅读《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及 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 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 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下面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 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2011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三峡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三峡》【甲乙文】 【甲文】《三峡》原文略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长193公里。 略无:毫无。阙(que):通“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天大水涨上了之上。襄,上。陵,大的,这里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王命:朝廷的。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 江陵:今湖北省。 奔:奔驰的快马。:驾风。 以:认为 素湍:湍:急流的水。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 飞漱:急流冲荡。漱,喷射。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峻,高而陡峭 良:实在,的确 晴初:秋雨初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zhuàn)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绝,停止,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奉节一带。 沾:打湿。 :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哀转久绝(转同啭婉转) : 1、或王命急宣(:有时;今义:常用于的) 2、至于(: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 1、虽,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传响(,在空荡的山谷里) 一词多义: 1绝 *(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乙文1.)(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2019整理《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 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溯:___ _____(2)属引凄异属:__ 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_____ 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_____ ___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 一幅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 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 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 理由。(3分) 三、【福州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8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三峡对比阅读题大全

三峡比较阅读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节选(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 ..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二) 【甲】(《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 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 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三峡》阅读练习及答案(广西南宁市2017年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阅读练习及答案 (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2017年中考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隐天蔽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 沿溯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良多趣味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 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至于夏水襄陵皆以美于徐公 B. 春冬之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飞漱其间其如土石何 D. 故渔者歌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5.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 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 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16.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 13. (2分)B 【解析】A项中两个“日”,前者是“太阳”的意思,后者是“日子”的意思;B项中两个“绝”都是“隔绝”的意思;C项中两个“良”,前者是“实在,的确”的意思,后者是“忠良”的意思;D项中两个“属”,前者是“连接”的意思,后者通“嘱”,“嘱托”的意思。故答案选B。 14. (2分)D 【解析】A项中“于”,前者与“至”连用,译为“到”;后者表比较,译为“比”;B项中“之”,前者是助词,可译为“的”;后者是代词,他,代指“曹刿”;

最新三峡对比阅读

[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

《三峡》比较阅读两篇带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两篇带答案 一、《三峡》《与顾章书》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1-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注释]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2)清荣峻茂荣: (3)与之俱使高丽俱: (4)船欲倾覆欲:

《三峡》《水经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三峡》《水经注》阅读练习,完成10~14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疾:快 C.迳黄牛山迳:经过 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 C.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 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13.【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这在写法上都属于描写。(3分) 1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5分) 10.D评分:共3分 11.C评分:共3分 2.(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湍急纡回(深)侧面评分:共3分。每空1分,第一空意思对即可。 1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评分:共2分。只答出“热爱”或“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1分

三峡对比阅读(整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 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 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 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 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甲】(《三峡》) 【乙】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②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注释:①结约:盘曲。②堮堮:山崖高峻的样子。③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④滹滹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⑤怒狞健鸷:凶猛刚强。

《三峡》历年中考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卷 (一)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解释沿溯阻绝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阻断,隔断;有的 2.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 3.用原文句子填空。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山险水急三峡景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二)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译文: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至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或夜半,看不见日月,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带有春冬的气息。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山松说:“常听说峡中水流湍急,记录下来的或口口相传的都是拿恐惧相警戒,不曾有人称赞山水的美丽。等到我来到这个地方,并感到欣喜以后,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重重叠叠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构造怪异的形状,本来就难以用语言来描绘。林木阴森肃穆,郁郁葱葱,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1)略无阙处(2)常闻峡中水疾(3)每至晴初霜旦(4)泠泠不绝 (1)阙:通“缺”,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2.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夏天: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水清山绿;秋天:猿鸣凄异 5.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②百闻不如一见 1.选段中说西陵峡“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来,不见日月。”在课文《三峡》中也有类似描述,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良:确实,实在) (2)林寒涧肃(肃:清冷) (3)属引凄异(属:接连)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快) (5)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一样) (6)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书中记载) (7)目所履历,未尝有也。(全部) 3.“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在课文《三峡》中有着同样的描述,请写出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及余来践跻此境”中的“余”是指谁? “我”(作者) 5.翻译: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 6.填空:原文中用“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来,不见日月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注意看题目啊)“每至……久绝” 三: 【乙】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②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译文:大江从三峡流出,沿途所遇到的无非就是石头,水势常常因此而盘曲不能舒展。到了西陵峡以下,两岸大多都是沙石泥土,挡在水的面前就显得没有多大用处,水自此才得以显出其剽悍的性情。像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数百里,都不敢和它进行争夺,但是在这个地方忽然遇到了石头。水势汹涌而下,激射到石头上,山崖高峻,

《三峡》中考课内外中考比较阅读精选

编辑整理: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5分)(2018年滨州市)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疾:快 C.迳.黄牛山迳:经过 D.犹.望见此物犹:好像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 C.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 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侧重写水的; 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这在写法上都属于描写。(3分)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1.D评分:共3分 2.C评分:共3分 3.(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形状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4.湍急纡回(深)侧面评分:共3分。每空1分,第一空意思对即可。 5.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评分:共2分。只答出“热爱”或“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1分 参考译文: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山下有石滩,名叫“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面的高崖间,有一山石很像人的样子,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已经很高了,又加上江流湍急,纡回曲折,即使沿途经过,住上两夜,还是能够望见此物。所以在这里行走的人有歌谣唱道:“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这样说正是因为江水纡回幽深,回望山崖就像没有前行一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2017年福建省)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