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左翻译

申左翻译
申左翻译

申左

古代谈论《春秋》三传的人很多,在战国,这样的事还很少。西汉时,《公羊传》很流行,汉宣帝以后,《榖梁传》又被立为学官。到了汉成帝时,刘昕开始重视《左氏》,但终究没有列入学官。大概自古重视《公羊》和《谷梁》,而轻视《左氏》的,不是一二个赞美《左氏》,而贬低《公羊》、《榖梁》的,也不只一二个。他们互相攻击,利用各自集团,吵吵嚷嚷,辨不清是非。然而儒家学说,如果认为他从专精为主,那么,在深求章句意思,疏通解释疑难方面,是可以这样认为的。但如果从宏观上看,纲举目张,就做不到,它很少能兼顾全篇,思想抓不住要害。所以,使古今的人们对《春秋》的疑难之处,不能得到说明。

一定要大致排列顺序的话,三传中应当以《左氏》为首。但是自古学习《左氏》的人,谈论它,又不得要领。比如贾逵作《左氏长义》,说刘氏的祖先是尧。这只是为了取悦当政者,不足以采用。又考察桓谭《新论》中说:“《左氏传》和《春秋》的关系,就像衣服的里子和面子。”,但《东观汉记》中记载陈元的奏言却说:“汉光武帝时,立《左氏》于学官,但桓谭、卫宏共同诋毁《左氏》,所以就中途而废了。”班固《艺文志》中=说:左丘明与孔子阅读鲁国史书后,作《春秋》。《春秋》删减鲁史,《传》则详细记载,害怕因为时政而遭遇迫害,所以隐藏起来。周朝末年,口述历史流行,于是就有了《公羊》、《榖梁》、《邹氏》等传。但《班固集》又搜集了谴责《左氏》的九条三评的材料。这些都是班固一人说的,且前后矛盾,不足以作为证明。

解答疑问,以义理为根本。如果没有什么道理,想有才能的人心服,不是很难吗?今天把疑惑的地方,列之于后。

《左氏》在义理方面有三个优点,《公羊传》和《榖梁传》有五个缺点。考查《春秋·昭公二年》:韩宣子访问鲁国,在太史氏处看书,说:“周礼都保存在鲁国。我今天才知道周公的品德,和周天子能够称王的原因。”《春秋》书,从周公旦时开始写作,到孔子时完成。左丘明的《传》增加、删改和发凡起例,都符合周代的礼法,继承孔子的思想,所以能成为有权威的史书,为以后史书写作提供原则。这是第一个优点。又考查鲁哀公三年,鲁国司铎官着火,南宫敬叙命令周人把御书抢救出来,子服、景伯命令宰人把礼书抢救出来。当时,鲁国的文献典籍是最完备的。左丘明身为太史,广泛地搜集书籍,像梼杌、纪年、《郑书》、《晋志》这类史书,没有不读完的。《左传》的内容包罗其他国家,每件事都很详细。这是第二个优点。《论语》中孔子说:“左丘明认为可耻的,我也认为可耻。”孔子和左丘明都是有才德的人,亲授孔子之托,为《春秋》作传,再加上有才能的孔子弟子七十人,普通弟子三千人,散居在四方同居在鲁国,这样左丘明上能向孔子征求意见,下能询问孔子弟子。所以,凡是他采用择取的材料,都能增长我们的见闻。这是第三个优点。

榖梁赤、公羊高,都出生在别国,在左丘明时代之后。谈论的地域和左丘明

时代的鲁地不同,谈论的时政也和孔子所说的相异。怎么能用传闻,和左丘明的亲见亲闻相争呢?这就好比,汉史由汉代人写,晋史由晋人写,才被称为“正史”。而之后的《先贤》、《耆旧》、《语林》、《世说》,则尽相瞎编乱造,强书它事。这些史书的内容,大多来自街谈巷议和访问老人所得,要和》班固、司马迁、干宝、孙盛的史书相提并论,是很难的。用《公羊传》、《榖梁传》和《左氏》相比。难道不是和上面的一样吗?这是二传的第一个缺点。《左氏》记载臧哀伯劝谏鲁桓公不仅接受郜鼎,周内史官赞美他正直的话;王子朝叛乱,失败逃往楚国,向诸侯解释,闵马父表面是为他辩解,实际是批评他的谋逆。像这类的语言,《左氏》记载的有很多。大概当时人们说的话,都被史官记录,言语没有被磨灭,并流传到他国。左丘明仍依照原话记录,只不过编排一下顺序。这和近世的《史记》记载乐毅、李斯的文章,《汉书》记载晁错、贾谊的文章是你一样的。这些文章,哪里是司马迁和班固随意删改的呢?再看《公羊传》、《榖梁传》所记载的,和这个就不同。它们记录的语言,不协调的很多,文章也很琐碎。为什么会这样呢?《左氏》的记载来源于各国史官的史书,而《二传》都是根据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详细、简略、高下的意识程度不同。这是二《传》的第二个缺点。《左氏》中记载的大夫的词令,使者的应答,都是文辞典雅优美,内容丰富,含义深远的。叙述远古的谈话,委婉含蓄,如身临其境,征引近世人的谈话,循环往复,始终围绕中心。料想,这种有深厚造诣、意志深远的记载,绝不是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琢磨润色,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是因为当时各国有成文的史书,左丘明不过是重视编排顺序,使之与《春秋》一一相对而已。至如二《传》,记言载事,都失去精华部分;探寻事情、言论的起因,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这种以自我为主,没有推测的记载,导致义理迂腐怪僻,文字鄙陋,与《左氏》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第三个缺点。考查二《传》虽然以解释《春秋》为主,但它们缺漏的地方,不胜枚举。例如,《春秋》上说:“楚子麇死了。”《左传》中解释说:楚子麇被公子围杀死。到了《公羊传》、《榖梁传》,它们引用《春秋》原文,没有注解,依旧而已。这是第四个缺点。《汉书》中记载,成方遂诈称是戾太子,到了京城。隽不疑说:“昔日卫国的蒯聩得罪了他的君主,想要回国,但他的儿子太子辄拒绝让他回来。《春秋》认为辄是对的。”于是就命人拘捕成方遂,交给官署。霍光也因此开始重视儒学。考查隽生所引用的典故,是《公羊传》的正文。《论语》记载:冉有说:“先生您要帮助卫国吗?”子贡回答:“孔子不会。为什么呢?卫国父子争夺权位,像枭獍一样,这样礼法不能容忍的,也是名教憎恨的。”但是《公羊传》中对这件事的注解,反而认为辄是贤明的,这种理解违背了父子伦理,丧失了圣人意旨,鼓励了恶人,迷惑耽误后人。这是第五个缺点。如果用《左氏》的三个优点,和这五个缺点相比,胜负一幕了然。

如果一定要引用二《传》中的材料,唯一可取的是,它完全按照《春秋》的内容注解。《春秋》在内为鲁国隐恶,在外则只记载被告之的事情,追溯事情的本原,大半与事实不符。这些在《惑经》篇已有详细论述。探寻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孔子因袭周礼旧法和鲁国的史书,修改而完成《春秋》,并保持了旧的体制。这样的所谓“实录”的《春秋》。交给了左丘明,让他作传,使好的、坏的、真的、假的一起呈现出来。假如孔子的《春秋》单独流行于世,《左传》不作,那么当时的历史,岂能详细了解?有人说:孔子修《春秋》,使逆臣贼子感到害怕。探寻《春秋》记载的内容,兼顾这方面的意义,但《左传》记载的内容,无

愧于此。这就是《春秋》和《左传》是一体,不能偏废其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又有谁能说它们是劝善劝恶的史书呢?

儒家学者讥讽《左氏》,多叙述《春秋》中没有的事。比如楚、郑、齐三国国君被弑,《春秋》只记“卒”,鲁隐公、桓公、昭公、哀公被篡位,或死、或被逐,《春秋》却记“薨”或“逊位”。对外,只记载别国使者告之的事,对内则如此隐讳。如果没有左丘明的《传》,这些事就没有办法知道。假设世上的人学习《春秋》只参考《公羊传》和《榖梁传》,那么《春秋》所记240年间的事情,就会因缺乏记载,而茫然不知了。使后世的学者成了瞎子、聋子。

秦汉时期,《左氏》还不流行,使得《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各家讲述历史浮夸,不知道要听从哪个的。他们记事比如晋景公称霸时,王室的势力强大,却说有屠案攻打赵,程婴、杵臼救孤的事;鲁侯抗击宋国,得到儁地,却说鲁庄公的战骑中了流失,战败;邲战中,楚、晋两国军队相遇,,却说两国交战,布兵与两棠;子罕帮忙治理宋国时,宋、晋和睦,却说晋国将要讨伐宋国,还派人偷偷查看,子罕因守阳门人的死而伤心;鲁国灭掉项,晋国扣留鲁僖公,却说是齐桓公灭了项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春秋》“为贤者讳”;鲁哀公三年时,各诸侯国再次会盟,君臣和睦,却说各诸侯失去权力,大夫开始掌握国家权力。他们记时间,秦穆公是春秋初年的人却说他的女儿是楚平王的夫人;韩、魏处于战国时期,却说他们的国君陪同楚庄王埋葬自己的马;《列子》书中还谈论孔子,却说列生在郑穆公时期;扁鹊曾为虢公治病,却说当时是赵简子执政;栾书曾经在周朝为官,却说他在晋文公打猎的时候,犯颜直谏;荀息在奚齐时期就死了,却说他观看晋灵公作高台,累棋子来劝谏灵公。这些记载,时间顺序颠倒。但自古以来的君子,没有怀疑过。等到《左传》流行,这些错误才显露出来。《左氏》带来的益处,不是很大吗?但世上的学者,还没有醒悟到这点。这就是所谓的“忘了我的大恩,天天受益却不知道。”

然而,从左丘明到三国魏灭亡。一千年的时间,《左氏》一直不被重视。到了太康年间,汲冢书被发现,记载的史事和《左氏》一样。所以束皙说:“如果《汲冢书》在汉代被发现,刘歆就做不成五原太守了。”自此,挚虞、束皙、王接、荀顗都引用《汲冢书》,佐证和丰富《左氏》,使其更加清楚明白,杜预又为它作注释,干宝把它作为修史的榜样。此次以后,世人都说《左氏》是一部真实记载的史书,不再说他的坏话,《左氏》就慢慢地流行起来,对他的评价不再有异议。

所以孔子说:我的道德思想在《春秋》中体现,行为规范的准则在《孝经》中。所以他把《春秋》传授给左丘明,授《孝经》于曾子。《史记》说:孔子西去访问周室后,论述史书和旧闻,编成《春秋》一书。孔子七十个得意弟子,向人们口授《春秋》,因此《春秋》中讽刺、褒奖、避讳的微言大义的文章,人们不能从书上看到。鲁国左丘明害怕他们各有自己的观点,失去《春秋》本来的意

思,所以根据孔子的《春秋》,具体的论述其内容,成《左氏春秋》。如果学者能重视孔子和司马迁的说明,用它们来考查三《传》,足以断定谁是谁非,明辨真伪。又何必去阅读汲冢书后才相信《左氏》呢?从此可知,三《传》谁优谁劣。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面对同等学力考试,相信每一位考生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相信每一位考生的心中各不相同。但是提醒考生切勿兴奋过头,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冷静答题。尤其是英语考试,考生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不要“抢”答,要做好答题前的准备 按照英语考试的组织规程,考试两个阶段正式开始答题前几分钟,同学们就会拿到英语试卷。首先要快速地整体浏览一下试卷,大致判断一下对于自己来说试卷的难度。这里要特别注意留意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阅读理解,第二个是看一看书面表达题目 二、不要“长”答,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在第一个阶段的英语考试中,控制好答题节奏,合理利用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在一道试题上耽误太多时间。阅读理解部分由于语篇多,词汇量和阅读量都大,因此比较耗时,但千万不能在这里“恋战”。 三、调动语感做到“一答”准确 英语考试考查语言的运用,因此,考试中有没有语感,就变得非常重要。答题时,不要一味地想语法,想考点,要把考试变成“调动语感”和进行“语言交流”。要自觉运用平时训练所形成的答题技巧。对应试卷各个题型,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

(1)单项选择; (2)完型填空; (3)阅读理解; (4)翻译的重要一步就是一定要理解原文,然后在用自己的语言通顺的表达出来,英语重在意合,英语重在形合;(5)书面表达 四、仔细填涂答题卡避免“非能力失分” 英语考试不仅检验平时训练是否“有素”,“功力”是否“完满”,也体现临场发挥的程度和水平。 温馨提示:考试们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不用有太多的担心,这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其实英语考试除了考查学生英语知识,也是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一个稳定的心,希望同学们关注考试注意事项,注意答题的每一个细节,稳定心理,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以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第九讲高中英语翻译技巧与能力训练(上)[讲义]

高考英语翻译技巧与能力训练 高考英语中的翻译(中译英)题要求考生能应用所学过的语法和词汇来准确地表达思想,是一种要求相当高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把中文的句子译成通顺的、语法结构正确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句子,并能准确地传达中文句子中的每一个信息。该题型全面地考查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对学生的动词时态、语态、名词的单复数、冠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应用能力,还对学生的词组、句型、句子结构等进行了全面考查。翻译不仅在高考英语主观题中占不小的比例,而且翻译能力还直接影响考生在作文中的表现。 高考评分标准: 1.每题中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错误每两处扣一分;2.语法错误(包括时态错误)每处扣一分;3.译文没用所给的单词扣一分。 如何才能提高中译英水准,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呢?考生除了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外,关键还在于学会总结规律,找准中译英的切入点。 一、分析句子结构、寻找合适的句型 中文必须仔细读,一定要看的就是题目给我们的关键字或关键的词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ey words。尤其是最后两句翻译句子,它们大都在句子结构上提高了难度。读什么?读出句子结构:对于简单句,辨别出主谓宾,分清定语、同位语和状语;对于并列句,记住两个语法意义上独立的分句,须由连词连接起来;对于复合句,须区分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状语从句。一般来说,中译英的句型可分为三大类:1.简单句;2.并列句;3.复合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非谓语动词及其他一些特殊结构。回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时,也不难发现试题中考了一些特殊句式。如:It句型(近几年考得较为频繁)、倒装句、with结构。 例1: 昨天我的电脑坏了。(wrong) 解析:本题考查:1)简单句There be结构;2)wrong的用法;3)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译句: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computer yesterday. 例2: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彼此埋怨,而是互相帮助。(not…but) 解析:本题考查:1)复合句: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2)not…but结构;3)“彼此埋怨”的英文翻译。 译句:When(we are)in difficulty/When we meet with difficulties/When we have difficulties ,what we need is not to blame each other but to help each other. 例3:我们能做什么来阻止这种疾病蔓延呢?(prevent) 分析:如果有学生没有读全中文原句的话,就很有可能看成是以前所做的“我们要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疾病的蔓延”,而译为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扣分,就太不应该了。 译句: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is disease? 例4:他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驾驶执照。(likely) 译句:He is likely to get the driving license with his own efforts. 分析:有些学生一看到有可能,就会想到自己比较熟悉的possible,想当然地翻译成It is possible that…的结构。其实,学生对likely这个key word的使用也是会的,完全能够使用be likely to do或It’s likely th at…的结构。 例5:上海近几年经历了许多变化,如今已成为世界闻名的经济中心。(go through) 分析:乍一看,学生很容易轻易下笔,Shanghai has gone through…,it has become…,这已成为很多学生的一个习惯,句子和句子中随便用逗号隔开,英语不像中文,必须要考虑到句子的结构,逗号也不能随意使用。而此句中,就要想到用并列句中的连接词and来连接两个成分。

同等学力翻译与作文

Part VI Translation (10 points) Being unhappy is like an infectious disease. It causes people to shrink away from the sufferer. He soon finds himself alone and miserable. There is, however, a cure so simple as to seem, at first glance, ridiculous: if you don’t feel happy, pretend to be! It works. Before long you will find that instead of pushing people away, you attract them. You discover how deeply rewarding it is to be the center of wider and wider circles of good will. Then the make-believe becomes a reality. Being happy, once it is realized as a duty and established as a habit, opens doors into unimaginable gardens filled with grateful friends. 不快乐就像传染病,它使得人们都躲避不快乐的人。不快乐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于孤独与悲惨的境地。然而,有一种简单得第一眼看上去近乎荒谬的治病良方:如果你不快乐的话,就假装你很快乐! 这种治病良方很有效。不久你就会发现,别人不再躲着你了,相反,你开始吸引别人了。你会发现成为广结善缘的中心人物,是很有回报的事情。 然后假装就变成了事实。你拥有了使心灵平静的秘密,会因帮助他人而忘我。 Part VII Writing (15 points) Directions: Write a composition of at least 150 words about the topic: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mobile phone to study English (or any other subject). You should write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 我认为手机(不)可以用来学习英语或其他知识。 2. 理由是…… 3. 结论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Mobile Phone to Study English Wherever you are, you can see many people equipped with mobile phones. 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a daily necessity as well as a useful tool for communicating, working and learning.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e can use mobile phones to study English or any other subject.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come up with some factors to account for my viewpoint. To begin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ccustomed to using the handset to access the internet. The bulks of information are resourceful for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or any information. Secondl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people can download some soft wares, like online-dictionary, words-memorization, audio and video soft wares, which can facilitate learning English mor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They are able to look for some new words or read some English passages. Additionally, mobile phones are portable, we can make use of the fragmented time for learning. In my view, mobile phones, rather than being just simple communicative tools, enable people to easily get access to any information they need. It is mobile phone that makes instant learning, effectiv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possible.

2015同等学力申硕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1)

2015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试卷一、卷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考试分试卷一和试卷二两部分。试卷一满分75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9:00开始,10:40结束:试卷二满分25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10:40开始,11:30结束。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和考号填写在本页方框内。 3.请将试卷一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试卷一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代表答案的字母上划线,如[A] [B][C][D]。 5.监考员宣布试卷一考试结束后,请停止答试卷一,将试卷一和试卷一答题卡反扣在自己的桌面上,继续做试卷二。监考员将到座位上收取试卷一和试卷一答题卡。 6.监考员收卷过程中,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Paper One (100minutes) Part I Oral Communication (15 minutes,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two incomplete dialogues and each dialogue has three blanks and three choices A,B and C,taken from the dialogue.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choices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Dialogue One A. Do you know what a handicapped space is? B. The signs always tell you how long you can park there and on what days. C. Then you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time limits on the street signs. Student: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park? Clerk: Are you driving a motorcycle or an automobile? Student: I drive an automobile. Clerk: Fine. You can either park in the student lot or on the street. 1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pots. Clerk: Well, when you see the blue spots with the handicapped sign, do not park there unless you have a special permit. Are you going to be parking in the daytime or evening? Student: I park in the evenings. Clerk: 2 Have you seen those signs? Student: Yes, I have seen those signs. Clerk: 3 .

论文:浅析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策略

论文:浅析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策略摘要:翻译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要全面提升英语翻译能力,需要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掌握熟练的翻译技巧。 关键字:英语翻译能力;提升;障碍;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除了文化因素外,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的展开叙述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及其相应的策略。 一、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 1.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误会 英语翻译就是汉语和英语相互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体现了跨文化现象。具体来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而这些层面的差异性往往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的误会。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信封的写法,在中国,习惯的书写顺序是国名,省、市、县、街道,最后才是收信人姓名。而在西方国家信封的书写顺序恰好相反。因此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注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 英语翻译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翻译者要正确地领悟原文的意思,其次要通过译文将原文确切的表达出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因此翻译者需要牢固地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翻译者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翻译者的词汇量太少,经常背了忘,而又不重视巩固复习,或者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此外,语法掌握也不扎实,对一些基本的句型模棱两可,不能正确理解更不会运用。 二、提升英语翻译能力的具体策略 1.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英语的学习中,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不仅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的学习获取英语文化知识。 首先,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知识。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词汇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词汇正确的拼写和准确的发音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恰当的运用词汇和组织词汇。因此,在背诵英语词汇意思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词汇产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了解习语、谚语和成语这一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感情色彩以及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备考经验汇总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备考经验汇总 一、复习方法篇 1、如何高效增加词汇量 1)不要背书 大部分人背书都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正襟危坐几个小时,其实记住的单词没几个,为什么?因为人的瞬时记忆力只能记忆5-7个东西,比如你妈妈叫你去买菜,七样以内你能记住,要是十几样你就得用笔记了。因此背书没用,那怎么办?就是分组背,记一组,测试一组,再记下一组。(刘毅的背单词的书就是按照这个原理来设计的) 2)不要用整段时间来背单词 我看过很多人的每日计划,什么几点到几点是背单词时间。这个没用,你花几个小时光背单词,记忆效率绝对很低,脑袋都木掉,合上书一个字也想不起来。一些英语牛人就一个背单词方法——小卡片。每天没事就拿出来看一下,坚持不懈,效果绝对好。 3)在遗忘临界点复习 有个伟大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非常厉害,只要按照那个曲线在遗忘临界点复习,5次复习就可以终身不忘。可以在第1、2、5、15、30、60天把单词再重复看一遍! 4)语境记忆 背单词绝对不能没有例句,中文的一个词你可以对他有很多种解释,英文也一样,如果没有例句帮你体会单词用法,光背词意在真正阅读的时候一定会抓瞎。(刘毅的背单词的书每个单词都有例句) 5)巧用学习工具 现在科技发达,学习工具很多,巧加利用才能事半功倍。我用的是Nokia N73手机,里面有英汉词典,遇到不懂的单词随时用来查,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单词作为提示有空的时候拿来看。 6)背记单词必须和做真题结合起来 因为单词必须得放到文章中能够认知才叫记住了单词这样单词的记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每天只是拿着单词书死记硬背是不科学的也是效率最低的。

在单词有了进步之后,你会发现不管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不在害怕。但是前提仍然是,多多练习。熟能生巧,翻译多了,跟好的翻译答案对照之后,你会发现好多“的字结构”“使字结构”“无主句”等等之类的句子其实翻译方法是很有章可循的,翻译多了,你会知道什么情况下用被动结构,什么情况下用强调结构,这些能力的前提是必须得多多练习。 2、疯狂做往年的真题并且做后花长时间认真分析 认真做每年的真题,尤其是一些有考验经验的人推荐的真题。争取三天一套,做的时候要卡着时间。做完后要理科对照着正确答案认真分析。做完一套真题可能只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做完之后的分析却需要6个小时。所以按照在职学习人的时间来算,三天做一套真题节奏刚好。即便是你做过一遍之后,答案已经背下来了,也仍然要认认真真地做真题,把真题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作为精读的材料去认真详细地分析每一个句子,攻下你在真题里碰到的每一个生词。 做真题有几大好处,一是通过反复做真题,你可以记住大纲里80%的单词;二是通过反复做真题,你可以熟悉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文章风格和真题出题思路,到考试的时候才不会不适应,尤其是近5年的试题;三是真题的阅读理解其实就是很好很地道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熟读之后你会发现里面有好多很精美很地道的句子,拿来用到自己的作文里非常的出彩。三是通过精读真题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基本上你第二卷的英译汉已经不成问题了。(第二卷的作文和英译汉通过做真题完全可以搞定了)。 3、针对09新大纲复习对策 今年的英语考试大纲试卷一考试内容与以往相比,去掉了辨识错误部分,保留了会话技能、词汇、阅读理解、综合填空4部分内容。也就是说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考试内容减少,试卷难度也就相应降低,对考生而言是好消息。以往,辨错题是试卷中唯一直接考查语法结构题目,新大纲调整后,考生就不需要记忆细小语法知识,更利于考生的英语复习。 专家认为辨识错误部分的5分可能会加到阅读理解部分或词汇部分。根据新大纲中的样题看,2009年英语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分值预计会增加,由25分变成30分,题目数量也相应从25个增至30个。同时,新大纲删除500多个旧词增加1220多个新词和50个常用词组。词汇量要求提高预示着今年的英语水平考试难度可能比以往会加大。 面对新大纲词汇量增加的问题,考生可以采用像滚雪球一样的方法记忆。在复习词汇时,首先从掌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求的词汇入手,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背诵内容,第二天,将学过的单词默写几遍,以加深印象。这个阶段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然后进入背诵考研词汇阶段,考生可选择一本考研核心词汇作为辅助记忆参考书。但是不要认为单词一遍就记住了,记单词的关键是重复记忆。按照记忆曲线,记忆7次一般就差不多记住了,但是还有很少的一部分单词不能记住。他在记完7次以后,把仍然记不住的单词抄在卡片上。正面写着英文单词、词性、音标;背面写着意思、助记法等。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如何有效进行复习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如何有效进行复习? 近些年随着十月联考取消,报考同等学力申硕的人越来越多了,同等学力考试内容简单,但是英语很多人都不会复习,也不知道难度,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难度如何? 同等学力申硕的英语考试难度与四六级相当,所以是大家很容易通过的,但是也要注意对在职研究生英语单词的复习,首先大家要了解考研英语与四六级对词汇的要求不同。四六级考试是水平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测验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直白的说,这种考试,是为了让大多数考生通过的,因此,词汇的复习要有针对性,把考研大纲5500个单词划分出个三六九等来,区别对待。对于你认为熟悉的初高中词汇,要重点记忆它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你不熟悉的意思。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该如何复习? 每次都背单词 对于在职研究生英语单词,我们每天一百个是最低限,其实背到后来你会发现这个要求并不高,一个月后,你可能自然而然地就背到三百或者五百,时间上可以平均分配开来,第二天早晨复习以前没背下来的词。大家要一边看一边读每个词的读音,默读也成。看完后回忆一遍,回忆不起来的再看。 多和单词“约会”

对于在职研究生英语单词是否“一见钟情”都是无所谓的,关键在于有更多不同类型的见面机会,因为一个单词能不能记住,取决于和它在不同场合见面的频率,不在于每次看着它的时间长短。一般想记住一个单词,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场合见三到四次面,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另外,大家在背单词时,还要把握住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词根,对付这些词根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简单的初级听力练习。因为阅读材料中,还有百分之二十其他词汇,所以光凭这个等级的词还看不懂那些阅读材料。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一)确定主语, 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 主语突出, 除省略句以外, 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 句法重形合, 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 以免结构混乱, 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 主题突出, 主语不突出; 句法重意合, 指代关系在形 式上不明显。在篇章中, 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 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 需要读者用心识别。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 确定主语, 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例如: (1)Nightfall found him many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作主语, 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 不自然。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 因而正确的翻译是: 夜幕降临时, 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又如: (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 '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这句话可译为: 众所周知, 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原文主语是“ 2003”, 但译文没有以“ 2003”作主语, 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 作主语。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 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 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英美人强调客观, 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 语气较为委婉、间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点, 强调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常用人作主语, 主语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英汉翻译时, 所确定的主语是否恰当, 必须考虑译文是否符合汉族人民的思维模式。例如: (3)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这位曾使全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自己却饱经辛酸。) (4)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从来没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例 3 英文用抽象名词bitterness 作主语, 汉语却用“这位曾使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作主语; 例 4 英文用形式主语it 作主语, 汉语用“她”作主语,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例 4 意思是: 这种念头从来没有闪过她的脑际。原句当然可以说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t he is a dishonest man. 但

浅议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文档资料

浅议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很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学生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p广博的文化知识?p熟练的翻译技巧?p正确的翻译观念和严谨的翻译态度。因此,要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p掌握好汉语和英语的基础知识 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从根本上讲,这个过程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深刻地理解原文;二是如何用译文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译者要较好地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条件。 从语言学角度讲,英语和汉语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形合和意合的区别。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即英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连接词来完成。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即汉语中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主要依靠语义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成。例如“他今天没来,母亲住院了”(Hedidnotcometodaybecausehis mother was hospitalized),在这个例子中,汉语原文在表达因果关系时,没有使用任何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但是读者一看就能理解。然而,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必须加上连接词because,否则就会出现语法错误。二?p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翻译材料涉及面极广,学生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具体来说,文学性的翻译需要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科技翻译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样在翻译时才不会被句子的字面意义所迷惑。如“I decidedto sit at his feet”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决定坐在他的脚上”,但实际上,“sit at his feet”是一个习语,表示“拜他为师”。 三?p培养严谨的翻译态度 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复杂,词汇意义也复杂多变,在翻译中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尽量避免错误,避免粗枝大叶,望文生义。此外,学生在翻译时还应多关注细节,如单词的拼写?p标点符号?p小词等。例如,“中国政府”应该翻译成Chinese government还是the Chinese government这

同等学力英语阅读理解七(附译文和答案)

同等学力英语阅读理解七(附译文和答案) A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liberator. It can free people from poverty, giving them the power to greatly improve their lives and take a productive place in society. It can also free communities and countries, allowing them to leap forward into periods of wealth and social unity that otherwise would not be possible. For this reas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committed itself to getting all the world's children into primary school by 2015, a commitment known as Education for All. Can education for all be achieved by 2015? The answer is definitely “yes”, although it is a difficult task. If we now measure the goal in terms of children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a minimum of five years of primary school, instead of just enrolling for classes, which used to be the measuring stick for education, then the challenge becomes even more difficult. Only 32 countries were formerly believed to be at risk of not achieving education for all on the basis of enrollment rates. The number rises to 88 if completion rates are used as the criterion. Still, the goal is achievable with the right policies and the right sup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59 of the 88 countries at risk can reach universal primary completion by 2015 if they br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ir education systems into line with standards observed in higher-performing systems.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英语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来源:智阅网 语序调整是翻译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中,我们将为您详细解析翻译中的语序调整,希望对考生英语复习有所帮助。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例如: (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又如: (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 载人宇宙飞船。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

考研英语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考研英语: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在英语翻译备考中,许多人总想一步登天,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的孟老师在此着重强调,须知任何能力(包括英语翻译在内)的提升必定要经过反复练习的过程。当然,练习是有方法可循的,比如系统学习翻译的方法、原理、固定句式和译法、多学习比较优秀的译文等等。 要做好翻译其实并不是机械地在大量的词库句库中搜求配对,片面追求字面的精准,而是对信息的传达。这就要求译者不仅对源语言有准确的理解,并且对于目标语言也要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很多时候你能明白一整段的意思,却觉得不能自如组织成书面汉语,是因为其实你的汉语表达能力也不够。 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建议可以从经典作品的译本和各大电影字幕组的翻译作品中学习。前者的翻译作品比较严谨传神;后者则生动俏皮,富有时代气息。在学习这些资料时,并不是说某句英文只有资料里的一种翻译方法,以后碰到这句话就直接照搬照抄译文,资料只是辅助,要学习的是其中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不要太拘泥于所谓的翻译理论。语法和理论都是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更新的,比如当下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词汇,必须与时俱进。 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要彻底读懂文章想表达的思想,甚至尝试去体会原作者的想法,才能翻译出更贴切、更符合原文的译文。 所以,总结起来,你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语法学好,能正确理解句子; 第二,接受系统的翻译训练,学会翻译方法; 第三,就在提高汉语能力形成地道的表达 你可以一边学习方法和原理、多加练习,一边做语言功底上的积累,才谓标本兼治的“有效”;至于“快速”,其实是你有多勤奋的问题——假设可以使你熟能生巧、从量变达到质变的那个量是一定的。 现在的你达到那个阶段了呢??? 综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高分技巧,技巧就是牢固的知识点和强悍的答题思路,预祝所有

(完整版)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例如: (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又如: (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英美人强调客观,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常用人作主语,主语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英汉翻译时,所确定的主语是否恰当,必须考虑译文是否符合汉族人民的思维模式。例如: (3)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这位曾使全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自己却饱经辛酸。) (4) 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从来没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例3 英文用抽象名词bitterness 作主语,汉语却用“这位曾使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作主语;例4 英文用形式主语it 作主语,汉语用“她”作主语,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例4 意思是:这种念头从 来没有闪过她的脑际。原句当然可以说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t he is a dishonest man. 但两相比较,前一句强调“他是个不诚实的人”是客观事实,字里行间显露出她对这事感到惊异,后一句只强调了主观印象。译文清楚明白地写出了“她”对“他为人不诚实”这一点的认识。 (二) 突出信息焦点,调整语序。 信息焦点即信息单位的焦点所在,是信息单位内在主重音或调核体现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信息高峰值的单元。语言现象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其实这远远不够,还要进行交际分析或实义分析, 即主述位分析。主位是陈述的对象(或称话题) ,是谈话的出发点,也是读者从上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第六版)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用英语传递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篇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译汉能力和写作能力。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是否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和具有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语言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本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口语交际、阅读、语篇完形处理、英译汉和写作等技能(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本考试暂时取消听力测试,口语交际技能的测试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考生听力能力的测试由各院校在考生学习期间进行)。考生应在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口语交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篇完形处理能力、英译汉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一)词汇 掌握约6 000个英语词汇和约700个常用词组。对6 000个词汇中的2 800个左右的积极词汇要求熟练掌握,即能在口语交际和写作中准确地运用;其余词汇则要求能在阅读、语篇完形处理和英译汉等过程中识别和理解。 (二)语法 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常用句型和结构,能正确理解包含这些知识、句型和结构的句子和语篇。 (三)口语交际 能用英语进行日常口语交流。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常见英语交流,能理解交流情景、说话人的意图和会话的含义,并能运用相应的知识和判断进行恰当的交流。能正确理解英语口语中常见的习惯用法。 (四)阅读 能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读懂一般性题材的文章、广告等应用性文本和博客及跟帖等互动形式的阅读材料。要求能抓住大 意,读懂细节,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能领会和分辨作者或话语参与各方的主要意图和态度及其异同等。 (五)语篇完形处理

同等学力英语真题高频词汇详解

同等学力英语真题高频词汇详解一 来源:更新:2009-3-2 14:31:10 点击次数:5226 同等学力英语真题高频词汇详解一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考试1995-2006真题高频词汇详解 考前突破词汇难关之对策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要想把英语学好,词汇掌握少了是不可能的。为了帮助考生在考前有效突破这一难关,特提出如下对策: 一、区别不同要求,各个击破“堡垒” 同等学力考试分为口语交际、阅读、翻译、写作、词汇等专项测试。这些专项测试对词汇数量、类型和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求也是差别很大的。口语交际所要求的词汇量不大,但要求熟练程度高。其中对人文教育、科学技术、生活口语、习语谚 38

语等,必须做到“眼熟”。翻译和写作涉及的词数量也不大,但多数是正规的大词,尤其连接词汇、句法结构功能词等要用得熟练。辨错改错、综合填充用词数量均有限,主要考运用技能。相比之下,阅读词汇数量最大,几乎涉及到全部《大纲》词表,不过其中许多词只要能认识即可。“词汇”考项涉及的词群已如前所述,不仅要求认识,更要求掌握其用法及细微差别。针对这些不同的要求,考生不可仅靠“背词”一招取胜,而应采取如下方法各个击破:(1)先快速背诵本系列丛书的《大纲词汇板块速记》一书,不仅可一举突破阅读的词汇难关,也可对听力等其它考项词群认识在先。(2)在背上述词汇其间,重在“听”配套的磁带,以听熟“听力”词群。(3)对写作、翻译涉及的词群,通过动笔“写”熟。(4)对其它词群则主要靠在练习中巩固与消化。 二、集中精力于难点,复用词汇靠题练 《大纲》规定同等学力应试考生最低应掌握5,300个英语词汇和300个左右的常用动词词组。对其中的2,500个带星号的复用词要求熟练掌握。其学习重点已很明确。且在这2,500左右带星号的复用词中,其中中学学过的词就有1,500多。要考的复用词中真正生疏的也只有1,000个左右。下面把1995~2006这11年考题中经常考到的词汇列示如下: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