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叔本华的世界

--------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摘要:叔本华认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叔本华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主义、邪恶、同情,其中利己主义和邪恶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1] 然而这门简单的学科,却可以清晰透彻的概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冲突。解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切行为。

关键字:叔本华伦理学利己主义邪恶同情

叔本华的伦理学理论,在思想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它一反西方伦理学的学

术传统一为“人之应当如何”制定准则,而把主要兴趣集中在为道德奠定基础之上;它用经验的方法追溯人的行为动机的终极来源,提出了“道德的基础是同情”

这一核心论旨。直至去世前不久,叔本华还以断然的口气说道:“读过我的伦理

学的人都知道:对我来说,道德是以这一真理为基础叔本华伦理学的宗旨不是为

人的行为制定道德原则,而是为道德奠定基础。他认为“为了公认的道德需要提

供一个能证明的基础”。

叔本华很重视自己伦理学体系的构建,伦理学问题是他哲学的中心部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它一开始就可宣称为最严肃的一部分,因为伦理学所涉及的

是人的行为,是和每个人直接有关的题材,没有人能够对之漠不关心。叔本华认

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物自体(意志)为前提,都是意志的表象。人类永远

会被意志做趋势,所以人的任何行为如果没有一个充分的动机便不能发生;而人

类行为可归结三个基本源头:利己主义、邪恶和同情;一切可能的动机都是产生

于三个基本源头之一,其中只有同情才是唯一真正的道德动机。

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三个动机。

一、利己主义

叔本华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利己主义使人们努力去谋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当然不管是出于个人名誉还是法律规范,所作出来的行为按照叔本华的道德准则,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出于个人名誉的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叔本华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一个行为的动机有自私的目标,那么不能给予它任何道德价值;如果一个行为具有道德价值,那么,任何自私自利的目标,无论直接的或间接地,近的或远的,都不可能是它的动机。[2]但是利己主义却是最可信的一个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并且是生命意志最为明确和强烈的表现。利己心没有限度,巨大无比,压倒一切。假如让一个人在自己遭受到毁灭和其他人遭受毁灭之间做出选择,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按照叔本华伦理学的解释,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的中心,是真正实在的,其他人不过是虚幻的影像,因此,自我的利益是优先考虑的目标。

在叔本华看来,自我和利己之心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是人们总是想办法掩饰自己的这一本性,比如礼貌就是人们在交往中有意识的掩饰自己的利己心。他认为利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因为其结果并不必然有害,从最坏的角度看,利己主义通常使人们对他人的祸福表现出冷漠,然而有时候他也可以带来尊重,并为他人服务。

二、邪恶

邪恶被叔本华认为是不道德的真正基础,并且他指出仇恨只在人类的本性中存在,在其他生物中看不到这个东西。因为,邪恶源于人们各自按照利己的心态,不可避免的会互相碰撞和冲突,还有就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来的恶行、错误和愚蠢、缺点、缺陷等等在客观上刺激我们的邪恶。虽然在自然界我们随处可见痛苦,但是我们只是在人那里看到,痛苦本身被当做目的。在人那里,邪恶成了有意识的并且和私利无关的东西,也就是说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好处而去做。对于恶毒和卑鄙的人来说,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本身就是他们所要的目的,他们在对别人的伤害中收到快乐。而当一个人把他人的痛苦当作自己意志的目标时,我

们总是表现出强烈的愤慨,说这个人是恶魔,因此,邪恶和残忍就构成了最为严重的道德劣行。

三、同情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是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超脱了我们的认知和理解范围。同情是一个人能够感受到他人正在经历着的苦难并同他们一起痛苦和忧伤,这样,利己主义和仇恨的动机就会被克服或者削弱。他指出,只要我们能够明确所有做出的公正行为,出自真心的仁爱行为的确是出在同情。叔本华认为,同情是产生出具有道德价值行为的唯一源泉,也是解除邪恶的唯一方法。

叔本华认为所谓同情,就是不伤害他人而是尽量去帮助他人,不以一切隐秘不明的考虑为转移,直接分担另一个人的患难痛苦,并且为努力排除和阻止这些痛苦而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所以同情是这个世界上得到幸福和快乐所依赖的最后手段。[3]

同情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也更为高尚。如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种都是极为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使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两者。

公正是同情的消极表现,他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引起了他深深地同情,不论是否去帮助对方,但不会去刻意增加他人的痛苦,这就是公正的德行。它的基本原则是“不要伤害任何人”。叔本华指出在人的本性中都有不公正和暴力倾向,公正的美德使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去侵害别人。

公正与正义一样都是消极的,可以通过强制来实现。国家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强制而出现的。但是在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行为,是出于对法律的恐惧或者是对自身利益因不遵守而可能会丧失,所以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利己行为。

仁爱指别人的痛苦不只是让我不去伤害,而且还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去减轻他的痛苦,而这种帮助并不是基于自身可以得到什么。仁爱是同情的一种积极特性。叔本华曾说,这种仁爱的行为,不需要任何动机去解释,绝非基于任何论据,它

的行为规则是“尽你所能去帮助一切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行为毫无自私自利时,就真正是道德的,是仁爱的。

那么人与人之间所表现的巨大的道德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叔本华以人的性格永恒不变来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的性格是意志的客体化,是永恒的,从生到死一成不变的。虽然在每个人的性格中都存在同情和利己主义以及邪恶三种品质,但是这三种品质在每个人中所占的比例却是不同的,这就造就了人的道德差异。由于意志是一种天赋,是天生的,所以意志所现象的三种品质,自然也不发改变。因此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我们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此一部分或彼一部分成为他的一切行为的根源和原则”,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时道德还是不道德的。对于三种品质,叔本华曾说“忌妒在你与我之间构筑了一道愈加厚实和牢固的高墙。而同情却使得这道高墙变得脆弱和透明,甚至有时候它还会彻底摧毁这道墙,那时,自我和非我之间的差别亦将消失殆尽。”[3]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1]

附录:

[1].https://www.360docs.net/doc/7d6694949.html,/view/8384.htm

[2]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第19卷第4期2004年12月

[3][德]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M]. 范进,柯锦华,秦典华,孟庆时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08.

叔本华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的差异

一位在西方哲学史上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其形成可以说主要是受了东方的思想。这种说法好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是 事实。随着东方哲学在西方传播的历史史料的不断挖掘,对叔本华本人思想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东学西渐的苗头在其后的一些哲学家那里表现的愈来愈充分,这使得人们有可能突破过去狭窄的视野和抛弃固执的学术偏见,承认这些东西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历史事实及其价值。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柏拉图、康德和称作"远古印度智慧" 的印度宗教哲学。这三者虽然都是叔本华哲学的生长点,但他们在叔本华哲学形成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能够从根本上规定叔本华哲学特质,使其具有区别和超出前人并对后世具有开拓性、决定性影响的东西,不是西方哲学提供的,主要是受到了东方思想的影响。这里所说的"东方思想",不限于印度宗教,还包

括中国哲学和西亚的伊斯兰文明,但以印度宗教为主。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中提到了"《易经》中的中国哲学" ,并且在《自然的意志》(1836)中,竟专辟一章讲"中国学",介绍了中国的道、孔、佛三教。他的文章还时常触及"波斯人"的文化。本文只探讨东方思想中对叔本华起着重要影响的印度宗教与叔本华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叔本华是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融汇、打通东西文化的人物。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理应予以积极而适当的评价。当海德格尔在台湾学者箫师毅帮助下研译东方圣书――老子的《道德经》并向东方寻找智慧之路而引起世人关注的时候,叔本华这位现代人本主义的大宗师早已默默无闻地开始了援东入西的工作。所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领域里,叔本华同样是一位具有开拓影响的伟大人物。

叔本华哲学思想述评

叔本华哲学思想述评 王铁,孙潇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包括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生存意志的本体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以及独特的宗教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包含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其对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叔本华;哲学思想;人生观;宗教观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08)01-0007-02 作者简介:王铁(1983———),男,回族,河北涿州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收稿日期:2007—04—14 2008年第1期(总第101期) No.1,2008General.No.101 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叔本华对整个20世纪的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作为非学院派哲学家,引起了西方哲学的巨大变革;开拓了正统哲学以外的新的思想话语,是一个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于当时的西方哲学乃至现当代的西方哲学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 阿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是西方近代哲学史 上第一个以唯意志论著称的大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他 1788年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的德国人家庭,后进入柏林大 学学习哲学,此后一生研究哲学,其在世时声名寥落,直到 1860年他在德国逝世时才迎来了哲学名誉的登峰造极。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同当时德国的社会环境所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如此,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在19世纪 40年代后开始深受欢迎。在此之前,德国资产阶级向往革 命,崇尚理性和进步,当时流行的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包含辩证法的理性派哲学,而叔本华却敌视理性和进取,他的哲 学批判理性主义,宣扬悲观主义,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出版后甚至无人问津,他只好自我解嘲说自己的著作是为后人而写并相信它们很快会受欢迎。后来,德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急剧变化,叔本华所预言的时代来临了。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仅一年的时间便遭遇了失败,德国资产阶级灰心失望,工人运动高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使他们的革命软弱性进一步暴露,于是对理性的不信任,对现实的逃避成了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流行的思想风尚,他们抛弃了理性向上的黑格尔哲学,转向了与 其心境相适应的反理性的、悲观的叔本华哲学。 叔本华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西方许多哲学史、科学史和艺术史的著作中,他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提到,他的思想经常被人们引用。代表着现代西方科学与文化思潮的一些大学者如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詹姆士、萨特、弗洛伊德以及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等人,都曾经把叔本华奉为自己的启蒙先师或思想同道;在中国文化界,王国维、鲁迅等许多学界巨擘,也曾经受到他的思想的启发或引导。叔本华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关注,就在于他是近代西方文化精神的第一个批判者,也是现代西方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引导者。 二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宣扬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生存意志的本体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以及独特的宗教观著称于世。 第一,相对主义。叔本华为现代西方哲学打通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颠覆了在传统哲学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绝对观念。他认为,世界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本源,事物根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人也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本性。一切都处在相对的关系之中,而这种相对的关系是无法用绝对来解释的。叔本华把世界的本源、人的本性归结为盲目的、任意的意志,其目的就是针对传统哲学的绝对观念而发的。 第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世界是我的表象”是叔本华哲学的出发点,他不同以往哲学将主体与客体分离,而是把主客体联系起来的表象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故作为表象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 7——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反传统主义者尼采,其学说的影响无论是在世界各国还是在中国都很强烈的。从近代起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尼采热”(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抗日战争时期,1985一1989年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尼采的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尼采的思想深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他先是追随叔本华,后是扬弃了叔本华,以自己的“强力意志说”来代替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活力和生命本能。他高呼“上帝死了”主张“用铁锤从事哲学”。他提出“打倒偶像”,反对以苏格拉底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欧洲理性派哲学传统,及其孕育的“强力意志”相悖的“奴隶道德”(全增瑕主编《西方哲学史》第417页)。他大胆提倡“重估一切价值”,以使人的生命充盈的“主道德”代替以往的使人堕落、屠弱的“畜群道德”或“奴隶道德”,以现实世界的“超人”代替彼岸世界的“上帝”或“救世主”以及个性被泯灭的“末人”。 一、强力意志 尼采强力意志论一直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但是尼采扬弃了叔本华全面否定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强力意志实现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生存价值的认可,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特性。生命意志的目标不是求生存,而是求强力具有强力意志的人是自由之人、智慧之人、自主之人。人在创造中成其为人,只有具有强力意志的主体才是自由的艺术创造的主体,才是生存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命是一种自我扩张、自我延伸、不断上升的过程,强力意志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意愿,一种自我超越的意愿,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命运的主宰,就必须有强力意志。人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这是人的宿命的悲剧,而通过艺术创造可以实现对这种宿命苦难的升华,可以避免这种痛苦,从而拯救人类悲剧性的命运,这是一种古希腊式的逃避痛苦、消极对待的方式,而尼采认为,强健的生命渴求痛苦,从生命本体的高度和不可知的悲剧命运力量的抗争,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生充满了痛苦,最重要的是理解痛苦的意义,痛苦提升了生命的状态,显现了生命意志本身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及生存的乐趣,在悲剧现象背后是生命永恒的欢乐,生命的最高状态是包括了痛苦在内的。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同时,却勇敢直面生命的整体,连同它的苦难和悲剧,尼采对生命的肯定,即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存多么艰辛,人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就像酒神一样迷醉似地执着于它,这无疑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二、关于“超人”的观点 关于“超人”的观点尼采以“权力意志”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超人”学说,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超人”是衡量一个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他指出,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不能不首先评定其价值,凡是能统治、征服他人的,并使他们的邻人畏惧和嫉妒的,便被看作是高超的人,是“第一的、标准的,是一切事物之精义”。但是,有谁能成为统治者和征服者,即谁是“标准”和“精义”呢 尼采认为,只有“超人”。 第二,“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在尼采看来, 历史上一切存在物都创造了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人也是一种被超越的东西,所以他一再指出,目标不是

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的比较

比较尼采和叔本华思想的异同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二人的思想存在着共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把意志看做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用意志解释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精神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否认了人类意志的客观物质根源和生理基础,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以上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下面谈谈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不同之处。 叔本华认为的意志是生命意志,即求生的意志。尼采认为的意志是权力意志,即求发展、壮大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在宣传其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的同时,叔本华极力抨击乐观主义。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但这种肯定又无异于痛苦,因此要解决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他认为既可以通过艺术来达到暂时的解脱,也可以通过禁欲来达到永远的解脱。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欲之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确立了意志却又扼杀了意志,确立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又泯灭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学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观厌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摆脱痛苦的愿望,而没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盖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尼采极其赞赏希腊悲剧精神,他认为希腊悲剧精神有两个,一个是日神(阿波罗)精神,一个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学的酒神哲学。尼采认为不仅人的生命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过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在人类社会中强力意志主宰着一切。强力意志是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由强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动的世界的永远“流传”、“永久循环”的,是沿着螺旋形变化的。万物皆变,唯有意志永存不变。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学——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疯狂主义的,人称狂人哲学。他认为超人就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超人创造着社会历史,推动着社会前进。

评点叔本华欲望与匮乏的思想

评述题:评点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一书中的一段有关匮乏和欲望满足的论述;“欲望,也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所以,所谓心满意足不过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某种需要的满足”。 在看到“欲望”、“痛苦”、“匮乏”这些字眼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即“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中摆荡”。叔本华断言: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和名利)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在叔本华眼中,人的本质便是痛苦,因为人类无法逃避死亡,而人们最大的忧虑就来源于此。这里的“痛苦”和叔本华他的“钟摆理论”中的“痛苦”是同一个词语,这痛苦根源于意志,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制的冲动。 什么是“欲望”在叔本华的论述中,人们的欲望来源于“可望而不可及”,你有这个需要,你内心想要得到某些你没有的东西,只有你缺少了、匮乏了,你才会无比的想要得到。 人所有的需求来源于欲望,只有达成欲望,才会有快感。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只有先有了欲望,才会有之后的一系列痛苦的拼搏之后的满足欲望而产生的快感。所以说“欲望,也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 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沉浸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往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说在通往心满意足、抵达欲望“终点”(某一个欲望的终点)的过程中,总是痛苦的。而这里的“心满意足”是人经历过痛苦之后好不容易达成了欲望、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后的短暂激情。它只是在欲望满足之后,感到无聊之前的那一小段稍稍幸福的时光,并且这种这种满足的程度往往与痛苦的程度紧密相连,你愈加痛苦,自我满足的程度便越高。因为满足是需要痛苦来为之衬托的。没有痛苦,就没有满足。为了得到满足的快感,人们就必须不断地经历痛苦。所以,这词语的静态解释中已经包括了一个动态的“痛苦——满足——痛苦”的循环过程。 一旦人们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原先的欲望、需求由于被满足,其价值大打折扣,已经不再具有魅力,人从而感到无聊,并且有了新的欲望,开始又一轮痛苦的循环。因为人类欲望的没有极限,一个欲望的满足也许会牵引出十个新的欲望,所以人总是不断地痛苦,不断地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 浅析叔本华得人一辈子哲学得教育意义 一、叔本华得人一辈子哲学 叔本华(1788-1860)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特别成功得商人,后自杀.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得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得关系一直不行,隔阂特别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得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得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叔本华是德国闻名得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论文联盟 二、叔本华人一辈子哲学得重要内容 人一辈子哲学中凝聚了叔本华为人处世所应有得道德准则.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地位和财宝等得不同,展示得生命内容也不尽相同.然而不管人们得环境如何地不同,每个人得生命终其一生基本上具有相同得性质.“集忧患困厄于一身,悲伤兮兮地活到死而已”.尽管如此,人也应该拥有健全得人格,人格所具备得一切特质是人得幸福与欢乐最全然得和直截了当得妨碍因素.这些人格包括“高贵得天性、精明得头脑、乐观得气质、爽朗得精神、健康完美得体魄”,这是人自身得福祉,是幸福得第一要素,因此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地促进和保存这类使人幸福得特质,而不是外界得财宝与地位. 关于财宝,叔本华认为它既不是自然得又不是必要得需求.关于财宝,不能用理性定义它得范围,然而要真正地认识到是否拥有财宝跟幸福与否是没有关系得.假如人们有钞票了,他应该把这笔钞票当做他可能遭遇得祸害和不幸得保障,商人拥有了非常多得钞票之后.他只能把钞票当做工具,当做资本,灵活运用这些钞票以增加更多得财宝.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叔本华接下来又论述了了解自己与了解他人.叔本华论述了人如何做到认识自己.人们应该必须熟稔自身得技艺,他必须明白,生活中最要紧得、最真实得目标是什么,也确实是讲,为了得到幸福,他最需要得是什么以及在他得思想中依次占第一、第二位得目标是什么.他必须发觉,总体上,他得天职是什么,他应尽得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与世界得一般关系是什么. 关于爱得话题非常多学者都论述过,叔本华认为,恋爱是一件特别严肃得情况.人人都关怀这件大事,却总要避开人家得耳目、偷偷摸摸进行,显得有点可笑,这全然是徒劳得.叔本华认为性爱驾驭着恋爱,“性爱才是那个世界上得真正得世袭君主”,性欲是生存意志得核心,是一切欲望得焦点,因此他把生殖器官命名为“意志得焦点”.性欲是求生意志最完全得表现和最明确得形态.性欲是最激烈得情欲,是欲望中得欲望,是一切欲求得汇合.关于恋爱,叔本华认为两性之间强烈得吸引力和紧密得连接,确实是各种生物得种族求生意志得表现.“恋爱得本钞票是青春”,吸引异性得首要条件是健康、力和美. 在论女得中,叔本华借用朱伊(法国)写得诗“假如没有女得,在我们生命得起点将失去扶持得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安慰.”女得非常少表现强烈得悲伤、欢喜等情绪,她们只是祈求恬静、平稳地度过一生.“女得本身就像个小孩”,因此最适合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得工作.女得比男人更具有怜悯之心,但是女得更善于虚伪和佯装,这是她们得天性.女得只是为种族得生殖而生存,她们得天职也在于此,她们情愿为了种族生命得连续而牺牲个体. 三、叔本华人一辈子哲学得教育意义 1忍受孤独 有人讲:“孤独是一个人得狂欢,狂欢是一群人得孤单.”正如叔本华列举得伟人,非常多伟人基本上在孤独中成才得,“在成功得道路上,只有孤独得人”.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得时候出现得,那种感受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 2不汲汲于名利 忙于名利、疲于钞票财、争取地位,是现实中得非常多人得写照.但他们忽视了自己得生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思想随笔 译者序:据叔本华认为,意欲是构成这个世界一切事物内在的、真正的核心是“自在之物”,属于形而上;我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基本生命力、自然力,亦即意欲的载体;丰富多彩的现 象世界是意欲在各个级别客体化的结果。我们人类则是意欲最高级别的现象。智力则是派生的,是为盲目的意欲配备的、帮助其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在本质上与动物的爪牙、翼没有区别。 意欲是这一世界的主人,是君王;而智力永远只是为这个君王服务的仆人,是为意欲的奋斗找到目标和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的向导、顾问。 既然我们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神经、细胞为着我们机体的生存而相互密切合作,其精妙,默契之 处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那么把我们只是构成其中一部分的世事人生看作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在这一更大的整体之中,我们在不明最终目的的情况下通力合作,达成一个超乎我们智力所能理解的 目的——在这两种相似的情形里,难道后一种情形比前一种情形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吗?我们既然可 以把前一种情形视为理所当然,那么,后一种情形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吗?之所以这一问题存在认识 上的困难,仍然是我们习惯于过分强调人的谁知作用的缘故;不知天高地厚达到了可笑的地步。 不仅《意欲》一文的确像叔本华所说的包含比许多系统的心理还要多的心理学知识,就是篇幅最小 的《论教育》,他对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几十字的阐述难道是某些洋洋洒洒、不得要领的大部头 教育学着作可以相比的吗?真正的思想天才与只是博闻强记的学者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而是致力于把别人的现成的思想、观点填塞进 小孩的脑袋。在以后的日子里纠正这种由于运用概念不得法所导致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亲身历练才行。这种纠正很少能够完全成功。因此,很少有学究具备健康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这些东西通常连一个文盲都会有的。 伟大就是表明这些人违反人的本性,并没有追逐自己个人的利益;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来了所有人而活着。不过,虽然绝大多数人明显地始终是渺小不堪,永远无法成为伟大,但反过来的说法却 是不可以的,亦即一个人是彻底的伟大,也就是说,在每一刻都是那样伟大; 、为人是用泥土做成,习惯是他的乳娘。——席勒:《华伦斯坦之死》 无人在自己的贴身仆人面前是一个英雄。——歌德 价值并不在于名声,而在于获取名声之物。 天才从根本上就是孤独存在的。天才人物太过稀有了,他很难碰上自己的同类,而太过与众不同又 使他无法成为大众的伙伴。 “没有哪一样罪恶太过伟大的品质那样成功地阻挠一个人拥有朋友。”——尚福尔 天才出现在他的时代就像彗星闯进了行星的轨道——彗星古怪的运转轨迹对于行星那、井然有序的轨道而言是奇怪和陌生的,天才很难与他同时代的文化步伐协调一致。相反,他把自己的作品远远地抛在前路。而时间只有在随后才赶上他的步子。 “我的时候还没到来;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圣经·新约》《约翰福音》 能人能够取得其他人无法取得的成就,但他们的成就不会超越常人的理解。这样,这些成就马上就能找到常识者。相比之下,天才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超过其他人的能力所为,而且还超乎他们的理解。其他人也不会直接意识到这种成就。能人就像一个击中了无人能及的目标的弓箭手;天才也击中了他的目标,但这目标距离之远是其他人甚至无法看见的。 “仿效别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性,但我们并不容易找到要仿效的对象。优秀的东西甚少被发现, 它们得到别人的赏识则更是少有的事情。”——歌德 “人的价值就跟钻石的价值一样:钻石达到一定的体积,纯度和完美度以后会有一个确定的价格; 但超出这一范围以后,它就是没有价格的了,也再不会找到买家。”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今天我讲的是叔本华,叔本华呢,我们都知道他的哲学是悲观主义,那么他的悲观主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生就是痛苦”,那么为什么会“人生就是痛苦”呢?这我们就得从最初讲起了。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就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通俗点来讲就是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对欲望的不断追求,所有的生物中人的需求最多。叔本华把意志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追求目的是总是会受到挫折的,追求这个没遇追求那个也会遇,所以在追求目的时是痛苦的,而就算某个目的达成了,又会有新的欲望席卷而来,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 以上可以算是叔本华哲学最基本的理解了吧,不过上边的这种说法也算是稍稍有点欠缺的,在上面的说法中,幸福虽然短暂但终归还是有的,可事实上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幸福被他给消除了,幸福是不可体验以及不可被检验的。叔本华哲学中有个特有的问题——苦闷,在他看来,是由苦闷中产生了世界以及人类生活(上帝的苦闷产生了人类,封建主义的苦闷产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督教的苦闷产生了异教徒),尤其是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安排”;也是苦闷启发了思想本身,从而决定了一种哲学,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在这里,我们我们不纠结于前者外部世界的问题,我们挽留于此的是一种“主观性”的传承。 叔本华的哲学来自于对苦闷的体验,所以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苦闷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不过事实上也给不出什么定义来,如果我们愿意,

苦闷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它是一种完全特殊的体验,一种人们希望能够有所体验却什么也体验不到的体验。苦闷因此是一种缺失的体验,一种人们希冀、甚至从某一固定时刻起开始等待,却始终未曾来临,也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每当人们获得一次满足,苦闷就会随之而来。叔本华认为,苦闷揭示了不同于痛苦的、无法证明的满足的表现。终于与我们一开始的痛苦说到一块去了,这儿的苦闷体验说的有点玄乎了,其实它也没那么玄乎的。 有个叫保罗·瓦莱的诗人在《海滨墓园》中写道,“如同果子被吃完,变成饱胀的快感,如同它将消失化为快乐……”这个诗人其实是个幸福的诗人,他认为欲望之终和厌倦之初是体验幸福之时,在这短暂的时段中,果实化为快感。这欲望之终即是我们达到目的之时,很简单,在四级成绩刚出来知道我们不仅没挂还过考不错时,我们的欲望达到了,当初可能有过一丝淡淡的喜悦,可是再过了没两天后这种快感就消失了,这就开始厌倦了,所以说在这个欲望之终与厌倦之初中间的这点小小空隙就是我们体验幸福之时。但这也仅仅是这位诗人这样认为,所以说他还是幸福的,到了叔本华这儿,他把本来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幸福的权力也给剥夺了,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灰暗。在他看来,不仅变为“快乐”的果实消失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快感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了。换句话说,在世界的秩序中,也就是意志和时间的秩序中,幸福从未得以预见。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四级过了的时候好像有过的那点幸福事实上是虚假的,是没有被存在过的。 是不是有些难以理解,确实,好像是进入了一个悖论,但这个悖论其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思想随笔》作者是德国叔本华,由韦启昌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虽然讨论的话题众多,但里面贯穿着的基本思想主线清晰可辨。叔本华这位“语言艺术家”(弗兰茨?卡夫卡的赞语)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朴素的语言外衣,从而让真理直接发挥其必然具备的震撼力。因为深刻,所以朴素;因为朴素,更见深刻。 内容简介 本书虽然讨论的话题众多,但里面贯穿着的基本思想主线清晰可辨。叔本华这位“语言艺术家”(弗兰茨?卡夫卡的赞语)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朴素的语言外衣,从而让真理直接发挥其必然具备的震撼力。因为深刻,所以朴素;因为朴素,更见深刻。尼采形容阅读叔本华的著作犹如抵达了“一处森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 机”(《不合时宜的思想》)。这组代表性的论文只占叔本华全部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但这些论文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性学、美学、教育学、玄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叔本华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尔斯泰语)的思想魅力。不仅《意欲》一文的确像叔本华所说的包含比许多系统的心理学还要多的心理学知识,就是篇幅最小的《论教育》,他对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几千字的阐述,难道是某些洋洋洒洒、不得要领的大部头教育学著作可以相比的吗?真正的思想天才与只是博闻强记的学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

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 他的所有作品中都弥漫着的一个核心理论:人类有三种基本生理能力,可以带给我们乐趣——一是吃喝睡等满足生存的能力,二是体育活动能力,三是情感能力,即观察、思考、感觉、阅读、默想、写作、发明、弹奏音乐、思考哲学等。每一种能力都代表一个等级的意欲,依次递增,带给我们的乐趣也是真实度和持久力也是依次增强。最高贵的快乐源于自身的最高级的需求(意欲),即能够真正学习、观察、研究、默想、实践、领略大自然美、艺术美和思想美;最强悍的人生是独立的享受于闲暇,即便没有任何娱乐。 他直透事物本质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协,与常人肤浅、颠倒、虚妄的世界观格格不入。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常人只是一厢情愿、出于个人喜好而主观地粉饰、美化生活及其目的。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严肃、深刻的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哲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到处弥漫着肤浅的乐观主义。人们对人的完美、科学的进步深信不疑。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完全地打碎了那些空洞的美好愿望和令人陶醉的乐观主义。除了盲目的思想被无情的事实明显击破的非常时期,人们的眼睛仍然是短视的,思想仍旧懈怠。他们不愿也不能够深思。所以,叔本华的哲学在平常时期注定就是曲高和寡,它只在少数思想深远的人们的脑中扎根和传播。 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

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

叔本华的世界 --------浅析叔本华伦理学思想摘要:叔本华认为伦理学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叔本华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主义、邪恶、同情,其中利己主义和邪恶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1] 然而这门简单的学科,却可以清晰透彻的概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冲突。解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切行为。 关键字:叔本华伦理学利己主义邪恶同情 叔本华的伦理学理论,在思想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它一反西方伦理学的学 术传统一为“人之应当如何”制定准则,而把主要兴趣集中在为道德奠定基础之上;它用经验的方法追溯人的行为动机的终极来源,提出了“道德的基础是同情” 这一核心论旨。直至去世前不久,叔本华还以断然的口气说道:“读过我的伦理 学的人都知道:对我来说,道德是以这一真理为基础叔本华伦理学的宗旨不是为 人的行为制定道德原则,而是为道德奠定基础。他认为“为了公认的道德需要提 供一个能证明的基础”。 叔本华很重视自己伦理学体系的构建,伦理学问题是他哲学的中心部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它一开始就可宣称为最严肃的一部分,因为伦理学所涉及的 是人的行为,是和每个人直接有关的题材,没有人能够对之漠不关心。叔本华认 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物自体(意志)为前提,都是意志的表象。人类永远 会被意志做趋势,所以人的任何行为如果没有一个充分的动机便不能发生;而人 类行为可归结三个基本源头:利己主义、邪恶和同情;一切可能的动机都是产生 于三个基本源头之一,其中只有同情才是唯一真正的道德动机。 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三个动机。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 一、生平及著作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出身于但泽(当年德国的但泽市,现为已成为波兰的格但斯克了。)的一个大银行家家庭,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l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跟G·E·舒尔曼研修柏拉图和康德著作。 他为了向费希特学习,由哥廷根大学转到了柏林大学。l811年向柏林大学提交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逻辑必然性,根据认识的充足根据律,一旦我们承认了前提,那么我们必然绝对地承认其结论。2.物理必然性,根据因果律,只要出现原因,结果肯定毫无疑问地随之而来。3.数学必然性,根据存在的充足根据律,在正确的几何定理中所陈述的任何一种关系,都确实是该定理确定之关系,而且每一个正确计算也是不可辩驳的。4.道德必然性,根据这种必然性,每一个人,甚至每只动物,只要产生一个动机,就得被迫去做符合个体生来具有且不可改变的特征的事情。)由这篇论文,他1812年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24岁。 后来在魏玛他母亲的文学沙龙里结识歌德,非常崇敬歌德。而且在F·迈耶尔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尤其受到印度哲学典籍《奥义书》中悲观厌世思想的影响。 从1820年起,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讲师,讲授“整个哲学或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中间有一个趣闻,就是曾经公开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争学生,但听课者从未超过三人。1822年被聘为副教授,因为当时的影响力确实赶不上黑格尔,所以一愤之下就辞职了,因为是祖上是大银行家出身,所以后来就靠着丰厚的遗产来生活。从l831年开始定居于法兰克福,直到逝世。 叔本华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文论思想反映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他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14) 、《视觉和色彩》(181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等。 二、意志论思想 叔本华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从黑格尔的对立面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的。 我们知道,黑格尔把理性推向了极致,并且建立了体大思精的理论体系。他的名著包括《精神现象学》(1807),此书标志着黑格尔从谢林的追随者到独立创立哲学体系的转变;《小逻辑》(1812-1816),在这部书中他系统地阐明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在三卷本的《美学》讲演录中,表达的也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主题和价值取向。黑格尔成为西方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 而叔本华则认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理性所不能达的境界,而且这种理性不能达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如何来命名呢? 叔本华把它归结为“意志”,强调以“意志本体”取代“理性本体”。 也就是说,黑格尔将理性、理念作为世界的本原或最高形式的存在;而叔本华则认为意志才是存在的本质,是第一位的。 实际上,对于叔本华的观念,并不难理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叔本华生活的十九世纪,西方哲学美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经历了一统天下的辉煌之后,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理性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已渐渐地暴露出它的弊端,西方社会日益暴露出理性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与道德水平下滑的矛盾。人们对理性主义的观念开始动摇。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累积的矛盾加深,理性的力量也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一点认识与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一点认识与评价 XXX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南充 摘要: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一切事物都经常维系着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他把意志看成是世界的本质,认为意志是自由的,是不可抑制永不满足的欲望的冲动,因其欲望无法完全满足,所以人生是痛苦和无聊的。当然,他对人的认识在某一程度上却有着现实且符合实际的一面,这对人看清自己、发展自己有着很强的指示作用,特别是对于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人来说,具有不可小觑的引导力。因此,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思想,我们应科学的从中吸取其精华部分,扬弃不合理成分,最终为我们人生的发展抛砖引玉,力求人生的最佳完美。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欲望痛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指出“人生是痛苦的,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冲动’,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欲望因其某些原因是不能完全满足的,所以一旦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痛苦心理。追求欲望时,人生就

是一部惨剧,一个悲剧,人生就是痛苦的”。根据他的这些思想,我们不难看出,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着喜剧的影子。比如说,若按照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思想来看待当今高校的大学生,我们充满着太多的欲望,如好的工作、好的成绩、好的证书,包括好的恋爱等等,言之不尽,但在追求这些欲望的同时,总有人会成为牺牲品或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基于这种情况,在叔本华看来,高校的大学生的人生就是痛苦的,是充满着悲伤的人生旅程。快乐只是暂时的欲望的部分,一旦快乐之后,欲望随之放大,人生就充满了烦恼与不快,人生也就有了缺陷。快乐是要以牺牲痛苦为代价的,快乐之间意味着烦恼、痛苦随之而来,从而打破欲望的暂时的部分满足。 叔本华认为人们消除痛苦的最好的捷径是实行禁欲,对人们的欲望进行禁止,尤其是对个人的爱情、名利、权力、财富的欲望。这种思想如果消除了欲望又显得无聊,随之而来的便是无聊滋生出痛苦,因此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竭力反对乐观主义,认为乐观主义是对人生不完美的解释。在此,那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对于这个问题,叔本华揭示了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现实原则。所以,这对于我们运用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去认识现实生活,使我们更能够客观的认识人生、享受人生、批判人生注入了新的元素。 另一方面,叔本华也认为,人生还是利己的。人类为了利益,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或幸福,凡是阻碍欲望满足的因素,人类就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法政学院 13思政1班 2013644170 摘要: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以其悲观主义闻名,他把世界的本质看着是意志,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他的思想中透露着对人类自身的反省,但是我们在了解叔本华的时候,他的晦暗宿命论是不容小视的,我们要本着一种科学的批判精神来学习。本文将从叔本华悲观主义产生的背景、涵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等几个方面来浅析,论述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理解。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悲观主义 The analysis of Schopenhauer's pessimism Huang Fei Lingnan Normal college, Thammasatcollege, Class 1, 13 ideological instruction, 2013644170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Schopenhauer is known for its pessimism, he thinked that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is the will, he believes the essence of life is suffering And his thoughts revealed a reflection of human beings, but we learn Schopenhauer, his gloomy fatalism can not be overlooked, we must be based on a scientific critical spirit to lear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paper will produce pessimism of Schopenhauer, meaning,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etc,discussion of Schopenhauer's pessimism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Schopenhauer; pessimism 一、叔本华思想产生的背景 1.时代背景 叔本华生于波兰,那时正是爆发法国大革命和连绵不断的欧洲战争的时代,欧洲各国人民受到拿破仑新秩序的压迫,同时他们也深受俄罗斯人民反波拿巴的卫国战争胜利的鼓舞,奋起反对侵略者的民族抵抗运动层出不穷。政局混乱的时代,又是德国哲学繁荣的时代,康德完成了批判哲学,黑格尔在柏林大学主张“合理就是存在”的旗帜,这些对叔本华影响深远。 2.个人经历 叔本华的父亲去世对年幼的叔本华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他敬重父亲对自己各方面的教育。在过往的岁月里, 叔本华一直对父亲表示怀念和爱戴。另外,叔本华跟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这些经历成为叔本华抹不掉的阴影。 叔本华周游列国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欧洲各国连年战乱后的萧条让他产生了极端悲观的情绪,他深深感受到了生灵涂炭的大灾大难,陷入毁灭感而不能自拔,人间的痛楚和牺牲折磨着他。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 1.人生就是痛苦 叔本华致力于对人生诸多问题作哲学思考,试图对所谓形而上学问题和伦理

叔本华哲学思想

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 叔本华名言语录: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我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欲求某个事物的种种理由才去欲求这个事物,而是因为欲求某个事物采取寻找欲求它的种种理由。……所以逻辑是无用的,没有人靠逻辑说服任何人;连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一个来源而已。 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敌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牺牲生殖来击败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体的最终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因为热情依靠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把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对个人也有价值,所以在达到种族的目的之后,造化的骗术必然消失。个体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种族欺骗的对象。 种族的事务,即受精一旦完成,对每个动物而言,接踵而来的是一切能力瞬息的涸竭和衰竭,对大多数昆虫而言,甚至继之以迅速的死亡。

一个众人和万物都不曾在 他眼里时时显得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没有哲学才能的。 肉欲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 在文学中,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谷物,使它们枯死。它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他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d6694949.html,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作者:刘萱仪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叔本华意志主义 一、王国维的哲学思想背景 贯通中西的学术成就反映了西方哲学对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其中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为甚。王国维对叔本华思想的认识来自于他在东文学社时期的哲学涉猎。他本拟赴日本学习理科,却因病回国,弃科学而专力于哲学之研读,后又转及于文学和美学。而他对叔本华哲学的理解又与他忧郁悲观的天性不无关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中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这无疑也是他对叔本华哲学有深刻理解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先生曾在其早期的杂文《评论》中以叔本华的哲学评论《红楼梦》,这篇文章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为依据写的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他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认为“欲”是生活的本身,先于人生存在并且永恒,《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无独有偶,王国维不唯用叔本华思想指导其对《红楼梦》的研究,在研究词的时候也用到了与叔本华齐名且哲学体系相同的尼采的思想,《人间词话》中评李后主词时就直接提到了尼采。此外,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悲剧论”,而他的诗词更是体现了深刻的西方哲学思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评论》作于1904年,而《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1909年的《国粹学报》上。这个期间正是王国维的阅读及研究经历了哲学,教育学,伦理学而转向文学和诗词的过程。《人间词话》的写作,发表,整理正是这一阶段的后期。笔者以为,人间词话中广为人知的“三种境界”尤其体现了叔本华哲学对于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三种境界”的意志主义发微 本文拟讨论的“三种境界”出自《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此“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