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热稳定性、与盐酸的反应等化学性质。[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说明]

本堂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不同性质和鉴别方法。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与碳酸氢钠于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大家观察她们外观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 表格一(表格见最后) 碳酸氢钠为白色细小粉

末固体。

意。

[讲解] 1.看来妹妹碳酸氢钠要比姐姐碳酸钠面相上

要细腻一些,这呢是从她们的外观上的区别。我再跟这两姐妹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分别在试管中加入5滴水,观察现象。

2.嗯,看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要大一些,看来呀妹妹要合群一些。再请同学们触摸一下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呢?

3.碳酸钠试管底部发热,说明碳酸钠溶解在水中是放出热量的,看来呀姐姐还是要比妹妹热情一些。

[板书] 讲解并补充表格一1.学生观察并回答:

碳酸钠加水结块变

成晶体,碳酸氢钠

加水无明显变化。

2.碳酸钠试管底部有

些微热,碳酸氢钠

试管底部没感觉。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讲解] 我们在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0mL的水,观察她们溶液的怎么样?

[板书] 补充表格一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全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讲解] 1.看来呀姐姐虽然外观没有妹妹细腻,但是

溶解度大,溶解时放热,显然要比妹妹更合群、活泼一些。我们再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滴酚酞溶液,测测她们的酸碱性的强弱。

2.碳酸钠跟碳酸氢钠都虽然都是盐类,但是她们都显碱性,这也是为什么她们会被当做食用碱的原因。小结一下呢:Na2CO3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解度比NaHCO3大,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板书] 补充表格一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遇酚酞溶液颜色变

红;碳酸氢钠遇酚酞颜

色变粉红色。碳酸钠的

碱性更强些。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讲解] 1.我们从外观、溶解度、酸碱性方面分析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一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那么两

姐妹的热稳定性如

何呢?关键时刻,她

们谁更HOLD住呢,

我们接着进行更深

入的分析:Na2CO3与

NaHCO3的热稳定性

探究。老师已经连接

好了实验装置,我们

各称取5g的样品进行加热,并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受热没有明显现象不

发生反应;碳酸氢钠加

热后试管中有水滴产

生,分解了,并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实验探究,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一些用途。 2. 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既能加深对前面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也能为以后要学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学生对两种物质的观察,设计的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归纳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与目标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初步掌握设计探究实验的技能,对比学习法,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通过化学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用具 碳酸钠(固体和溶液)、碳酸氢钠(固体和溶液)、澄清石灰水、药匙、铁架台、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火柴 六、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在蒸馒头时用来发面的发酵粉,小苏打吗?两外还有我们平时喝的苏打水,建筑物里放的泡沫灭火器,等等都有小苏打的身影。碳酸钠简称苏打,碳酸氢钠简称小苏打或苏打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两者的一些性质。 【授课】这节课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观察,归纳,总结。我们常用的研究物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法,等等。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实验法的定量分析法,和对比法探究。下边每四个人分一个小组,进行设计实验。

2014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第2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第2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考试说明】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课前检测】 如图中A 到F 是化合物,且A 、B 、E 、F 均含钠元素,G 是单质。 A(固体)――→加热 ① B + C + D +E +E B +G F +G A(溶液) +F 溶液② +C +D ③ B(溶液) (1)写出A 、B 、E 、F 的化学式:A ,B ,E ,F 。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梳理】 一、氢氧化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俗名 ,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____,易溶于水并____热,水溶液有涩味,有强腐蚀性,属于可溶性 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通性。 2.化学性质 ⑴碱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SO 2、酸及酚、盐等发生复分解反应) ⑵与某些有机物的反应(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酯类的水解与皂化) ⑶特殊性(与某些非金属单质氯气、硫、硅等反应;与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反应) 【例题1】(2010上海卷)将0.4gNaOH 和1.06g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 -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 【思考交流1】 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 钠溶液中,其溶液中的溶质的可能组成: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水溶液酸碱性 色态 溶解性 与盐酸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与BaCl 2溶液反应 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稳定性 课堂记录 课堂记录

高中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创新教案】

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 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Na2CO3、NaHCO3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介绍苏氏两姐妹的用途 引入课题

了解Na2CO3、NaHCO3性质、 鉴别(讨论应用) 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知识面仍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②学生大多是个别化学习,没有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和协同讨论学习的习惯。 ③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还有许多问题。 ④6-8人为一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①通过探究性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实验设计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②能够熟练书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组成上相差不大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性质千变万化的道理。 ②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两种重要的钠盐——Na2CO3和NaHCO3 导学案 学生版

宜春一中化学学科金属及其化合物—两种重要的钠盐:Na2CO3和NaHCO3第一课时导学案学生版 审核:高三:化学备课组学生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1、掌握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2、学会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 3、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碳酸钠的俗名;用途 二.自主学习: 1.Na2CO3与NaHCO3的鉴别与除杂 (1)鉴别

(2)除杂 233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的混合溶液中逐 233 (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 (2).利用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 (3).利用阴离子的不同 (4).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四.检测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2)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3)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4)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6)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7)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8)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9)可用Ca(OH)2溶液鉴别区分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10)Na2CO3(s)混有NaHCO3(s)时可用灼烧方法提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强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CO2多 C.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的CO2一样多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的盐酸多 1.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CO3比NaHCO3的热稳定性强 B.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离子的种类不同 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 2.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下列与碳酸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稳定性介于Na2CO3·10H2O和NaHCO3之间 B.“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NaHCO3 C.可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D.纯碱有时可代替烧碱使用,比如溶解石英、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等 3.[2016·泉州模拟] 下列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 实验,如图6-4所示。 (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填化学式)________。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人教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海安县立发中学陈海明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内容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和物理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等的反应以及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 这部分知识内容放在这一章中是作为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来供学生学习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原理之后,结合已经的化学知识进行这两种化合物性质的探究,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金属化合物性质、用途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享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材信息的传递形式有三种:通过阅读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用途;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掌握它们与水作用情况和热稳定性;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它们与盐酸反应等其它的化学性质。 二、学生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具有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条件;学生已经掌握了无机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初步了解同类无机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学生已经有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知识,具备分析溶液中微粒以及会预测微粒之间所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了化学计量学,有一定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但学生缺乏应用这些已经知识、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学习探究的体验,并没有形成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2.学生认知习惯: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到一定的高度,他们不喜欢单纯记忆知识,对分析规律性知识、本质的知识有极大的兴趣;他们不喜欢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更喜欢找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俗名、用途;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和原理分析掌握碳酸钠和碳酸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由性质理解两种化合物的用途。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导学案

32CO Na 与3NaHCO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鉴别。 重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规律、鉴别。 一、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1..二者溶解性及水溶液的酸碱性: 步骤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滴入几滴水,手摸管外壁 加10ml 水,用力震荡 滴入1~2滴酚酞 初步结论 2.热稳定性: 3.与盐酸反应: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为什么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更剧烈? ? 问题思考: 1、你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还能与那些物质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你能用几种方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和溶液)?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如何相互转化? (1) 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的相互转换: (2) 碳酸氢钠固体转化为碳酸钠固体: 二、小结并填写下表: 物质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碳酸钠 澄清石灰水: 碳酸氢钠 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部: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称 化学式 色、态 水中溶解度大小(同浓度) 水溶液中碱性强弱(同浓度) 热稳定性方程式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 快慢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与某些盐(氯化钡)反应 现象 离子方程式 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相互转化方程式 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 织等 发酵粉、灭火器、医用等 三、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热时Na2CO3比NaHCO3稳定 B.相同温度时,在水中Na2CO3比NaHCO3溶解度大 C.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与NaHCO3分别溶于水后,Na2CO3水溶液的碱性较强D.相等质量的Na2CO3与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2CO3放出CO2比NaHCO3的少 2.除掉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固体的最佳方法是(),除掉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盐酸B.通入CO2C.加热D.加入NaOH溶液 3.可用于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实验方法是() A.将固体加热B.将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C.向固体中滴加盐酸D.将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4.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是() A.分别加热B.加入澄清石灰水 C.滴加盐酸D.加入氯化钡溶液 5.可以肯定溶液中存在大量碳酸根离子的理由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加入氯化钙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D.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6.完成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人教版高一化学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一、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已学习过的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学习它们的碱性、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性质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使学生学会鉴别它们的方法。 (3)利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载体探究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性质的异同。 (2)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得榜对世界制碱工业、中国化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对比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四、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五、教学用具: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火柴、 钥匙、Na2CO3固体、NaHCO3固体、Na2CO3溶液、NaHCO3 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酚酞试剂、气球等。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学习法、交流讨论法、归纳法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投影“杭州保姆纵火案”和“北京大兴11.18火灾”图片 。 【问题】火灾出现了,可以怎样灭火? 【讲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的泡沫灭火器。大家知道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吗? 【趣味实验】模拟泡沫灭火器灭火 【讲解】灭火器中采用了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它的兄弟叫碳酸钠,又叫纯碱或苏打。碳酸钠是工业三酸两碱之一,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可是在解放前,碳酸钠的生产工艺却掌握在英美帝国主义手中,被他们用来榨取我国的经济,后来一位民族英雄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垄断,为我国及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板书】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及用途 【实验探究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理性质探究 1、实验目的:对比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理性质 2、猜想和假设: ①颜色、状态 ②溶解性 ③酸碱性 3、实验设计(见教材56页)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 2CO 3和NaHCO 3固体各约1g (约1/4钥匙),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 (2)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 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3)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么现象? 4、学生活动: 对比操作完成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 5、实验结论归纳:(学生归纳) (1)颜色、状态: Na 2CO 3 白色粉末状固体 NaHCO 3 白色晶体 (2)溶解性:Na 2CO 3>NaHCO 3,且Na 2CO 3溶于水放热,NaHCO 3溶于水吸热 (3)酸碱性:两水溶液都呈碱性且Na 2CO 3>NaHCO 3 【思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推测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碳酸钠为正盐,碳酸氢钠为酸式盐,请问二者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实验操作,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关性质,并进行性质对比。 【实验探究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探究 -++=23 32a 2a CO N CO N -++=3 3a a HCO N HCO N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 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 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 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 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2、教学重点: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3、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学习中学生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现象的本质分析。 (四)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始终围绕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五)仪器、用品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碳酸钠(s)、碳酸氢钠(s)、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1、环节一: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环节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及碱性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教学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教学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部分内容,其性质并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且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特点,我淡化了Na 2CO 3 和NaHCO 3 化学性质的教学,将本节的教学目 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探究精神融入教学当中。从生活引入,以实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展开,特别是设计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习题巩固。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的教学方法进行边讲边实验教学。这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三、教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热稳定性、与盐酸的反应等化学性质。[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说明] 本堂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不同性质和鉴别方法。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讲解] 1.看来呀姐姐虽然外观没有妹妹细腻,但是 溶解度大,溶解时放热,显然要比妹妹更合群、活泼一些。我们再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滴酚酞溶液,测测她们的酸碱性的强弱。 2.碳酸钠跟碳酸氢钠都虽然都是盐类,但是她们都显碱性,这也是为什么她们会被当做食用碱的原因。小结一下呢:Na2CO3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解度比NaHCO3大,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板书] 补充表格一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遇酚酞溶液颜色变 红;碳酸氢钠遇酚酞颜 色变粉红色。碳酸钠的 碱性更强些。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讲解] 1.我们从外观、溶解度、酸碱性方面分析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的一些物理性质与 化学性质。那么两姐 妹的热稳定性如何 呢关键时刻,她们谁 更HOLD住呢,我们 接着进行更深入的分析: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探究。老师已经连接好了实验装置,我们各称取5g的样品进行加热,并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大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是为什么。 2.看来呀姐姐碳酸钠热稳定性要比妹妹碳酸氢钠好的多,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 3=Na 2 CO 3 +H 2 O+CO 2 ↑ 这个方法呢,也是我们最常用来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方法,请同学们记下来。 [板书] 讲解并板书表格二(见最后页)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受热没有明显现象不 发生反应;碳酸氢钠加 热后试管中有水滴产 生,分解了,并产生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思考并重点笔记。 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胡国良)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碳酸钠、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胡国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准确的描述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状态)。 (2)正确书写Na2CO3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准确判断能否与盐酸、石灰水、CaCl2反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 (3)准确描述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正确书写Na2CO3转化为NaHCO3的方程式。 (4)归纳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结构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科学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先观察外观,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 (2)通过Na2CO3、NaHCO3、H2CO3组成对比,理解NaHCO3的两性,并归纳出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性质。 (3)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预测和实验探究结果产生矛盾,感受化学魅力,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HCO3-的性质、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三、本节承载的化学核心观念、化学思想和方法 微粒观:盐是由离子基本微粒构成的,盐的性质应该更多的从离子角度思考。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加深对宏观实验的认识。 对比法:将结构相似的物质从相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使共同点和差异更加突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方法: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是由外观观察,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具体物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导学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学生姓名:完成时间:分钟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导学, 形成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并深入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导学] 阅读课本P64,了解含碳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1.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可以形成有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可以形成无机化合物,如大气中的_________,多种碳酸盐像大理石、方解石(化学式_________)、白云石(化学式_________)、菱锌矿(化学式_________)、菱镁矿(化学式_________)和菱铁矿(化学式_________)等。 3.理论预测: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属于哪类物质? 预测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哪些化学性质?(结合课本方法导引内容)

[课堂探究] 根据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填写实验记录: 探究实验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试管口,将气球内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与碱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两支各加入3 mL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入足量氢氧化钙(Ca(OH)2)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能否与盐发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两支各加入3 mL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氯化钡(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4: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的热稳定性 实验步骤:把少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分别放在试管里,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学设计参赛: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必修1 §3-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化学1(必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二课时) 面团变馒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是这样陈述的: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叙述中强调了两个侧重点:(1)课堂设计要贴近生活;(2)要开展实验探究。 【教材分析】 一、本课时内容源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二、教材的地位: 1、初中化学介绍了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本课时要求学生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碱性的强弱;在后面的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1中:有要求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操作;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要重点学习盐溶液的酸碱性,本课时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初中化学有溶解度、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的介绍;本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别在1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和10毫升水时的现象区别,这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 3、第一章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本课时的学习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具体的认识材料。 4、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本课时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分类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同时与“离子反应”相互衔接,教材要求学生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更关键的是:元素化合物本身就是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同时本课时学习中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课时教材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能力培养,还是认识世界等各个方面都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热稳定性、与盐酸的反应等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采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说明] 本堂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不同性质和鉴别方法。 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 大家已经知道化学物质中有“苏苏两姐妹”苏打-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在厨房里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他们的学生回忆并 思考初中学 习的有关碳 酸钠与碳酸 通过知识回 顾和创设学 生熟悉的生 活情景,拉近

踪影。那么姐姐苏打和妹妹小苏打她们的性格有什么差异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板书标题]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氢钠的知 识。 学生与新知 识的距离激 发学生对新 知识的兴趣。 [讲解]我们常言观人观面向, 初始伊人,我们先来看看苏苏两姐妹面向如何。我们分别取一小平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于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大家观察她们外观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 表格一(表格见最后) 学生观察并 回答:碳酸 钠为白色粉 末状固体, 碳酸氢钠为 白色细小粉 末固体。 通过教师演 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 意。 [讲解]1.看来妹妹碳酸氢钠要 比姐姐碳酸钠面相上要细腻一些,这呢是从她们的外观上的区别。我再跟这两姐妹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分别在试管中加入5滴水,观察现象。 2.嗯,看来碳酸氢钠的溶1.学生观察 并回答: 碳酸钠加 水结块变 成晶体, 碳酸氢钠 加水无明 通过教师演 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 主吸取新知 识,培养学生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图文稿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 设计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教学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教学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这部分内容,其性质并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且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特点,我淡化了Na 2CO 3和NaHCO 3化学性质的教学,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探究精神融入教学当中。从生活引入,以实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展开,特别是设计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导学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考点剖析 一、两个角度认识Na2CO3与NaHCO3 1.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化学式Na2CO3NaHCO3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水中易溶,但比Na2CO3的溶解 度小 32323 晶体析出。 2.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1)Na2CO3 写出上述序号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Na2CO3+BaCl2===BaCO3↓+2NaCl (2)NaHCO3

写出上述序号①、③、④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②Ca(OH)2过量:HCO -3+OH -+Ca 2+===CaCO 3↓+H 2 O ; Ca(OH)2少量:Ca 2++2OH -+2HCO -3===CaCO 3↓+CO 2-3+2H 2 O ; ③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④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3)相互转化: Na 2CO 3CO 2+H 2O 固加热/液NaOH NaHCO 3 3.Na 2CO 3的制备及用途 (1)Na 2CO 3的工业制备——侯氏制碱法 ①制备原理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b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2)Na 2CO 3、NaHCO 3的用途 ①Na 2CO 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②NaHCO 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二、明确Na 2CO 3、NaHCO 3、NaOH 及其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4类图像 1.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 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图文稿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 教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讲课教案 一、基本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分析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 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在这一节内 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 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 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

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2、教学重点:Na 2CO 3和NaHCO 3的化学性质及鉴别方法。 3、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学习中学生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现象的本质分析。 (四)设计思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 计始终围绕“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四要素展开,希望通过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促成师生的有效协作会话,从而实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意义构建。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 结论——总结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五)仪器、用品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碳酸钠(s )、碳酸氢钠(s )、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多媒体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学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探究学习 [知识疏理] 1.平常生活中是否有接触到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请你说出它们的用途。 碳酸钠俗名是,碳酸氢钠俗名是。 2.通过预习和观察,你能说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吗? 3.如果给你两瓶固体,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你能想出多少种鉴别的方法? 4.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1: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碱性。 探究实验2: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探究实验3:探究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 继续思考:往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和往稀盐酸中滴入Na2CO3溶液,现象一样吗? 动动手:

5 [学习训练] A.基础训练 1.请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 2.有两包白色粉末,只知分别是Na2CO3和NaHCO3,请你尽可能多的写出鉴别方法? (1)。 (2)。 (3)。 3.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4.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 C.与酸反应的速度:Na2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