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摘要

语言迁移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倍受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汉语热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本论文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总结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交际等方面产生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研究,充分认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探索汉语习得规律,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从而推动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资料和例证。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言迁移影响因素策略

一、语言迁移理论

(一)语言迁移的含义

迁移是中介语的一个主要特点,语言迁移是中介语产生的重要根源。心理学范畴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的现象。而语言迁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这样一种现象。(二)语言迁移的发展阶段

1、对比分析理论阶段

语言迁移理论最早是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认为迁移是母语“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对语言迁移的研究是在对比分析领域展开的。对比分析理论的确立是以1957年Lado出版的《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该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刺激—反应,而在心理学上又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塑造靠反复的机械操练,Lado赞成二者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习惯的积累,对比分析是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层面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从而预测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或目的语是如何迁移的,确定教学中的难点,进一步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这一时期普遍认为第一语言转移对第二语言习得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受到了许多语言学家的质疑,认为这一理论并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单纯的对比两种语言间的异同,在实际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非一定能够引起迁移,对比分析理论所预测到的情况并不准确,一些真正的重难点并没有被预测到,而往往是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该出错的却没有出错。在这些所谓的错误当中,母语迁移所引起的错误占的比例很小,学习者的二语掌握程度越高,所犯的母语迁移的错误就越少。这一现象使人们逐渐忽视对比分析理论,而开始关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2、普遍语法理论阶段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规律如何,对比分析假设未能清楚阐明。八十年代初普遍语法的提出,使人们对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迁移作用研究有了新的视野,对母语迁移作用的规律有新的认识。(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刘东楼)80年代,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对比分析理论来研究语言迁移的方法受到质疑。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而这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同时也是婴儿在开始学习第一语言之前所处的“最初语言状态”,这些原则是天生的,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并将语法规则划分为核心语法和边缘语法。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而边缘语法是有标记的,在普遍语法框架下的标记理论在对二语习得研究方面受到关注,Ellis提出的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有助于语言迁移的研究,也较好的弥补了对比分析理论的不足。Ellis(1985)根据标记理论把母语迁移作用分为四种情况。

(1)当母语是无标记的,目的语也是无标记时,则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例如汉语中名词单数是无标记性的,英语中的名词单数也是无标记性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使用名词单数形式时不出词形变化的错误。

(2)当母语是无标记的,目的语是有标记性时,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例如,汉语中的名词复数没有屈折变化,而英语的名词复数有屈折变化。相对来说,对于名词复数形式,汉语是无标记的,而英语则是有标记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名词复数时经常出现词形变化错误,该用屈折变化时不知道用,这就是受汉语中无标记性迁移作用的影响。

(3)当母语是有标记性的,目的语是无标记性时,则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例如,汉语中主语常可省略,是无标记性的。而英语中主语不可省略,是无标记性的,英国人学汉语时,则能够正确判断出主语省略形式为可接受汉语,较少表现出母语(即英语)迁移的影响。

(4)当母语是有标记性的,目的语也是有标记性时,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便如法语中主语不可省略,是有标记性的,英语中主语也同样不可省略也是有标记性的,法国人学习英语时,则会出现主语省略的无标记性错误的句子。

从学生的中介语料分析结果看来,第一种情况已有实验可以证实(如竂非,1998)。但对结果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母语的规则迁移到中介语中(Towell&Hawkins,1994);其二,认为中介语是语言习得自然发展结果,与母语迁移无关,因为学生习得母语和外语都是先从无标记性学起,先掌握无标记性规则,后掌握有标记性规则(竂非,1998;Ellis,1985)。第二、三种情况也已被实践证实(见Eckman,1977;竂非,1998),而且这也解释了母语与外语语法规则差异很大时,为什么有时母语迁移现象显著,阻碍外语习得(如第二种情况),有时母语迁移不明显,不阻碍外语习得(如第三种情况)。上述第四种情况则存在着与实验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地方。依据该假设,英语和法语中主语都不可省略,属有标记性的,则法国人学习英语的不省略主语规则时,应该出现主语省略的错误。实际上,White(1986)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国学生很少错误地接受那些省略主语的英语句子,而且他们在接受英语中主语不能省略这一规则时很容易,也很迅速。

综上所述,当母语和目的语一者为有标记性,一者为无标记性时,运用标记理论研究母语的迁移作用很有意义。但当母语和目的语同为有标记性或无标记性时,运用标记理论就难以奏效。

虽突破了对比分析假设的局限,但又存在着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对母语和外

语都是有标记性时,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易预测的。以参数正负值设置理论来预测母语对外语习得的影响虽先进一些,但也有其不完备的地方。参数值设置的子集原则,在分析母语对外语习得的影响时,可以解决母语与外语语法结构相近时母语迁移作用的问题,有其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参数理论甚或普遍语法尚处在研究初期,其理论还未成熟。所以在外语习得研究中,参数理论的运用仍有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中介语理论

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两者强调的都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对目的语的消极影响,忽略了积极影响。在对二者否定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一个新的理论产生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关注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这一理论就是由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这一理论由五个心理过程组成,即语言的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与知识的泛化、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其中语言迁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涉及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语言,属于自然语言,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表明,在中介语发展的不同阶段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同的。中介语理论目前仍处于一种假设阶段,中介语假设理论有两种观点,即从语言学方面来解释语言习得和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来解释语言习得。其中,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中介语被认为是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假设:完全假设、最简树假设、特征值缺省假设。“完全迁移假设”强调母语的全部特征都会迁移到中介语中,“最简树假设”则认为只有母语的词汇范畴发生迁移,功能范畴不存在迁移现象。“特征值缺省假设”承认这两种范畴都会发生迁移,但却否认特征值发生迁移的可能性。其次,这三种假设都认为中介语的发展受普遍语法的制约,并最终与第二语言本族语语法出现趋同。上述三种假设均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考察母语迁移现象,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揭示了母语迁移的某些规律和特点,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来看,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起点是其母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目的语不断替代母语的过程,目前,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来研究语言的迁移现象,仍处于初步探索和发展阶段,但却为语言迁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对外汉语教学就是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教学对象包括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外国人。目前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主要对象是外国人。在教学和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语言迁移的现象,在语言迁移发生的不同层面上,根据母语的不同进行分析。

(一)学习中的迁移

1、语音迁移

汉语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些语言与汉语是同一语系,而有些与汉语又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教学和学习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在语音层面上的迁移。

汉语是声韵相拼的语言,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汉语拼音近似西方文字,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利用英语与汉语拼音相同的发音、字形来学习拼音及汉字,促进了汉语的学习。例如,英语中

有辅音[s],它也同样存在于汉语中,如赛(sai)。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汉语的学习中容易掌握一些汉字和词的发音,这种正迁移的现象是显而易见的,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另外,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拼音“r”时,显得尤为困难,因为在许多国家的语言的语言中没有[r]的发音,汉语的韵母[ü]、[ⅰ],声母zh、ch、sh等,都是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在学习中学习者会用他们母语中与之相似的发音来代替,这就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有些情况下,语音层面上产生的负迁移不影响交际。但对于能区别意义的音位与音位手段必须引起注意,否则也会对交际造成影响。

2、词汇迁移

学习汉语,使用汉语进行交际,都是由字词到句子,再由句子到整篇文章,所以在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学习中,词汇方面的迁移是十分常见的。

在汉日两种语言中,有些词是用相同的汉字进行标记的,不论他们所表达的意义是否相同。例如,手、口、山、火、丈夫等,汉日同形词无疑为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在理解和记忆汉字方面提供了方便,产生了正迁移现象。但是,这些同形词也给学习者带来了麻烦,主要表现在需要判定是否是汉日同形词,有些词的意义不能完全对应的把握,例如:

*夏假时,为了父母负担少一点,我每次都打工。

“暑假”写成“夏假,是因为“暑”在日语中的意义是“热”。

*但是,另一面方,在发达国正在发生什么呢?

在日语中,“国”就有“国家”的意义,所以,在汉语的学习中把母语的规则运用到汉语中,造成了负迁移。

*今天我们有汉语试验。

在日语中,“试验”有“考试”的意义,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考试”的意义。

*他承认这个条件。

日语中的“承认”有“同意或批准”之义,但汉语无此义,应将其改成“同意”。

上面的例子都是学习者把母语中的规则模式运用到汉语中,造成母语负迁移的实例

由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两种语言的词汇意义也有很大差异。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初学者单纯地以为英语里的某些和汉语代表同一概念的词义是可以一一对应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汉、英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但其中绝对等值的词除专用名词、科技术语等类(如philosophy哲学,peasant农民,cock公鸡,daydream白日梦)之外,是为数不多的。某些词汇在汉、英语中内涵或外延不一致而造成负迁移。同样的事物,在汉语和英语中却用大小或层次不同的概念来形成词义。比如,汉语里的“牛”在英语里至少有三个词:

bull(公牛),cow(母牛)和calf(小牛)。学习者很容易将英语中词义直接运用到汉语中,从而不能完全掌握汉语词汇的意义,造成负迁移。

3、句法迁移

当同一意义的母语和目的语句法表现形式相同或相异时,便会产生句法层面上的迁移。英语和汉语都有五种句型: 1 ) 主语+ 系动词+ 表语我们是学生We arest udent s. 2) 主语+ 谓语我起床很早I got upvery early. 3) 主语+ 谓语+ 宾语我吃了一个苹果I ate an apple. 4) 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

宾语我给了他一本书I gave him a book 5) 主语+ 谓语+ 宾语+ 宾语补足语我们选他为总统We elected him president。由于这方面的共同点,就使得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些基本句型的时候比较容易。这是正迁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迁移。比如说英语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定语从句等句式,而汉语中是没有类似的句式,所以对初学者来说,经常会出现语序上的错误。例如: *大学毕业以后,我两年多在上海精品大厦工作{了},卖东西。

*他们说是自己{的}权利要不要让客人在他们的店{里}抽烟。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一天想终于结婚的话,那么他必须开始找。

*这[這]时,孩子长[長]大后也会受到不断的环境[竟]变化{的影响},他也会受到别人的批评[,]因为他一切做的都是父母所教的。

日本和韩国的学习者,由于他们母语的句式是“S—O—V”格式,而汉语的句式是“S—V—O”格式,日韩学习者在用汉语表达时,常常把宾语前置。例如:*我曾经{对}您公司听说过{和}很{有}感兴趣。

(二)交际中的迁移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一部分是为了取得HSK等级证书,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交际,当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在教学与习得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因各国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交际中的迁移。

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着语言规则的异同,或者相同的言语行为在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实施原则的异同往往都会导致语言在文化等方面的迁移。而且这些方面的负迁移显得尤为重要。贾玉新(1997)指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常常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往往是因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而这些差异却十分顽固地表现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之为语用迁移的现象。”[3]这里面就提到了用“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来定义语用迁移,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交际中的迁移。交际中的语言迁移主要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套用了本族文化中不能为对方所接受的社会语用规则或语用参数而造成的。因此,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这种交际中的语言迁移会不同程度地发生,主要表现在称呼、问候、选择话题、邀请(提出邀请,接受或拒绝邀请)、祝贺、表示谦虚、提供帮助、道歉及告别等不同言语行为方面。

对于亚洲留学生来说,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文化内容比较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尤其是韩国,越南等国家,因为汉文化通过汉字、汉语影响到了越南等国家的的文化习俗、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至民族精神,有些至今仍在有些国家保留,在学习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时,他们会把自己国家中与中国相通的东西联系起来,所以一些交际中的文化、习俗等容易被学生掌握。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一些西方国家的学生在交际中容易对汉语的一些文化习俗、日常称谓、问候等产生理解和运用上的失误,通常用他们自己国家的习俗礼节来理解汉语,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

中国人在日常打招呼时经常使用“吃了吗?”“去哪儿啊?”等等,可对于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很突然,甚至不快,认为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在一些国家这些问题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把这种问候当成是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其实这都是中国人习惯用的客套话,体现出一种亲切感和关

_对外汉语教学_中的语法教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对外汉语教学0中的语法教学X 陆俭明 提要本文就以下三个问题用实例作了论述与说明:(1)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定位问题;(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应着重教什么0的问题;(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该怎么教0的问题。文章最后强调指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0中需要进行语法教学,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0中,语法教学应放在什么地位,具体应该教些什么,具体应该怎么教,大家的看法就不是很一致。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 所谓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是说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地位。这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语法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地位;二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教学阶段中语法教学应放在什么地位。 我们认为,语法教学,从总的方面说,是很重要,因为通过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准确地表达,尽量减少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毛病。不过,语法对学生来说,既可以看作是一项基本要求,也可以看作是一项高标准的要求。为什么呢?学生学了汉语,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句子,要基本符合汉语语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法对学生来说是个基本要求。要求外国学生学了汉语后,在说话、写文章方面能达到/文从字顺0,而且对所出现的语法毛病能自己发现,加以改正,并知道为什么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法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毋庸置疑,在/对外汉语教学0中语法教学是不可缺的。问题是应该怎么给它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现在一般认为要包括这样五个方面:语音教学、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语音教学和文字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其中语音教学是要解决学生听、说的问题,文字教学是要解决学生读、写的问题。词汇教学,应属于重点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初级阶段;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可惜现在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关于这个问题,我们 X本文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国际中文教学学术会议0(T he I nternat ional Confer ence on Chinese L ang uage T eaching and L ear ning,Columbia U niversity,1999.10.15-17)上宣读。

浅析索绪尔语言观.

应用语言学 期末作业 题目:浅析索绪尔语言观 学生姓名:温馨月 学生学号:15503001 学院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指导教师:于全有 二零一六年八月

浅析索绪尔语言观 摘要:索绪尔是一个敏锐的天才语言学家, 他通过自身的积累、思考, 并在与其他语言学家的学术交流中受到启发, 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观: 言语活动、言语、语言及其联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索绪尔语言学观的问世,不仅影响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人文学科研究。 关键词:背景;言语与语言;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影响

目录 引言 (1) 一、索绪尔语言观产生的背景 (2) (一)德克海姆的现代社会学 (2)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2) (三)惠特尼的语言学新认识 (2) 二、索绪尔语言观的具体内容 (3) (一)言语和语言 (3) (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3) (三)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4) (四)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4) 三、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 (5) (一)对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5) (二)深远的学术价值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引言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他提出的把语言当作一个共时的静态的符号结构系统来研究的语言思想,扭转了语言学的历史走向,开拓了现代语言学的新格局,从而使语言学在20世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观: 言语活动、言语、语言及其联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索绪尔语言学观的问世, 不仅影响了 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 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人文学科研究由他的学生根据他讲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部称之为语言学“圣经”的著作以它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索绪尔也因此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从事对外汉语老师的心得

从事对外汉语老师的心得 导语:学生在学习语言上时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给予恰当的宽容。下面是给大家的从事对外汉语老师的心得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几种语言之一,要想把汉语学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要想把汉语较好,跟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在这里希望与大家分享。 1.赞美学生的努力 在语言学习中,老师对学生的称赞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之一。然而,老师们必须技巧性地给予称赞。老师要基于学生的努力给予赞美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因为在语言学习中,天资是其次,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称赞一个学生聪明,他可能会因此而骄傲,导致不努力学习;相反如果你称赞一个学生学习很用功,有进步,会增加他的自信心,也会让他有成就感并积极努力学习。 2.避免负面评价 学生在学习语言上时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给予恰当的宽容。有些学生学汉语的时候,常常会忘记一些已学过的词,又或者是重犯一些简单的错误,如果这时候老师说“这么简单的字你应该要会”或者“你学这个学了很多遍”,这样不但没对学生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很挫败。老师更不能对学生说“你很懒”或者“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负面评价,对学生来说,学习语言重要的不是经历多少的失败,而是取得多大的进步。

3.反馈,反馈,反馈 老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记得有一次期末 考试,我的老师告诉我我常犯的一个错误,我觉得老师这样做对我很有帮助,可是如果老师能够早点儿告诉我更好,那我就可以更快地改掉这些错误,也可以更快地知道正确的说法。学生在学习新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所以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反馈是很重要的。 4.随机提问 老师们要怎样才能知道他的学生听懂了?老师要怎么发现其实 学生不明白课堂内容?老师要怎么才能让学生通过复习记住课堂内容?老师要怎么才能让学生专心上课?其实很简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提问。一般的老师都会以名单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另外,老师也可以把学生的名字写在卡片上,发问之前先洗牌,由学生随机抽出一张或几张卡片,让被抽到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每位同学都会觉得自己有可能被抽到,为了避免回答不出问题,他们会比较专心上课。这种抽卡片的方式透过学生的参与能让教学气氛更好一些。除此之外,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长时间传授新知识给学生,学生会吃不消,因此经过随机提问也可以检测学生的进度,调整教学节奏。 5.慢慢教 曾经有一个教加拿大华裔汉语的中文老师,当时有一个学生所 认识的词大概有150个左右,而她每堂课都不断地教很多生词,那个学生当时因为工作很忙复习的时间很少,结果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心里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课程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语言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 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课时、单元、阶段)、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基本原则:1、精讲多练 2、讲练结合

浅析英语借词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

浅析英语借词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 我们对现有汉语的研究,能清楚描述出汉语语言的结构,但是这种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语言并不是静态存在的,它的存在与发展往往处在动态之中,即:发展与衍生之中。本文将对汉语流行语进行研究,分析其灵活而又多变的社会体现。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手苏联老大哥的影响,政策向苏联“一边倒”的同时,语言也受到俄语的影響,产生出大量的借词现象,如“文化宫”、“集体农庄”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外政策逐步开放,英语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对各国语言影响重大。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汉语中的借词现象逐步以英语为主。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英语借词现象在汉语流行语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了解其形成因素,分析其形成的理论依据、语言价值,预测其发展方式及规律,更好的掌握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影响及渊源。 一、英语借词现象对汉语流行语的原因 每种文字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之中,记录历史事件的一种书写符号,只有适应历史的特点才能完成相应的语言交流、传承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新科技不

断出现,人们的认知不断被刷新,与此同时,文字或语言的发展也要随之发生转变,大众需求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发生改变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借词出现在汉语流行语中的必然条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就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1.发展的力量 什么是流行语?它是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中,被社会大众所广泛使用的某些词语。他们的出现往往与当前的社会现象、当前从事的特定职业、固有范围等有关。因此,汉语流行语往往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反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增多,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等知识,这就要求汉语与英语之间必须有所接触,有所影响等,这一系列的现象,就促成了汉语流行语中英语借此想象的产生。 2.外交的力量 任何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不可能是封闭的、独世而存的,只有与其他民族、国家进行交流、互通有无,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有点,摈弃吱声的不足,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强大。在此过程之中,民族间的往来离不开语言的交流与传播,这就促使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外交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接触的人群也就不断地增多,这就造成汉语与其他语言接触的频率逐步增多,范围逐步扩大。同时,传统汉语或固有的汉语流行语已经不能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孩子我注重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以下是这段时间教学的工作总结。首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展现中国老师的特色,获得学生的认可。老师的魅力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华裔后代基本上远隔了华文学习的环境。经过深入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事实上对华文没有特殊的感情,有的甚至讨厌华文。他们平时交流的语言基本上是英语,其次是华语。因此如何拉近学生与华语的距离,关键因素在于老师的作用。从年龄上讲,比较年轻,因此与我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太困难。其次,由于来自异国,这本身对学生就存在一种新鲜感,更能发挥优势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华语课堂。教师的魅力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与华语的距离。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搞好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对华语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寻找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他们开口说华语。比如学习《可爱的新加坡》,我找来新加坡各种水果的照片,新加坡各地方的美景以及中国的美景,新加坡人和中国人友好相处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讲了什么故事”等等。此外,在每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上黑板写字或者口头回答,并当场打分,这对于激励学生有重要作用。 第三,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中学学生的基本 特点是会写汉字,但不大愿意开口说华语,这是通病,好比中

国人在中国校园里说英语。我们应当知道,一种语言的习得,单纯掌握文字的书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换句话说,我们事实上更愿意看到学生说华语比写汉字好。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相当重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交流。很多学生喜欢跟中国来的老师交流,但往往碍于羞涩不大愿意用华语。因此老师要多鼓励他们,多与他们说话,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点十分重要。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以后,他们将加倍地敞开心扉面对你。这对于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学习华语的障碍将变得轻松许多。 第四,在无形中传播中华文化。这是高一层次的需求, 也是可有可无的标准。当学生在理解你的言语举止时,仍存在着一定困难时,你要把深厚的中华文化告诉他们,让他们理解,则显得笨拙。当然,既然无形,便意味着很多时候不需要什么难度。比如,讲《可爱的新加坡》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可爱的中国,让学生听中国音乐或者了解中华大地东西南北的地形地貌等,这些在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力下降的课堂后半部分是很有好处的。同时,课后交流也是十分重要,同时融合自己的游历,让学生比较接近地认识中国文化,同时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老师个人的魅力,这对于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中华文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观看一些优秀的中国影视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可可西里》、《士兵突击》等。总而言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得抓住特点,发挥老师优势,让他们主动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在新加坡华文学校有一段时日了,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在华文的吸收程度有明显的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方法汇总

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方法汇总 相比于初级词汇,中高级词汇的讲解和练习难点要更多,对老师教学技巧的要求也相对要高。所以,希望下面的这些经验之谈能给大家一些思路,帮助大家上好中高级的课程。(一)中高级词汇总体特点: 1. 生词量加大。其中,具体名词和简单动词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抽象名词和副词、连词的数量逐渐增多。 2. 生词难度加大。出现越来越多的近义词,造成学生对于词汇含义及用法搭配的混淆。 3. 对丙级词汇的记忆增强生词逐渐脱离日常生活最基础的频繁词汇范围,此类词汇一般在特定场合使用,这样就加强了记忆难度。(备注:中文词汇难度分为甲、乙、丙三级。) 4.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学习更有主动性。从最初对汉语的不认识不了解,经过一段系统的学习后,逐渐到认识、掌握及了解。学员对于汉语词汇的掌握及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样就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及主动学习能力。给更高级别的汉语学习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讲解词汇的方法基本不变;但是根据以上特点,教学方法还是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图示法的使用将会逐渐减少,而拆字、释意和举例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将会逐渐增多。由于这个阶段的课程难度和长度都有所增加,很难用单一的方法讲解课程,所以各种方法在使用频率上会相较之前有所不同。 (二)比较法: 一般多用于近义词比较。 近义词区分较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混淆。如:“凭”和“靠”,“一切”和“所有”,“暂时”和“临时”,“突然”和“忽然”等等近义词的区分。又如:“后来”和“以

后”的区分,“以后”能说过去的事情也能说将来的事情,但是“后来”只能指过去的事情。先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再加强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及运用。(三)话题引入法。 在教学中引入“找对象”话题,以话题“找对象”为主题,展开内容并向学生提出若干个问题,就可以引出部分生词,如:对象,结婚,条件,个子等等词汇。 话题:找对象 甲:我希望我的对象个子高高的。 乙:我的结婚对象是中国人。 丙:我还没有对象。 丁:你结婚了没有? ······ (四)中心语联想法。 就是抓住关键词,发散思维,进行联想记忆。在“我的爱好”此句中,“爱好“就是中心语。让学生们根据身边具体情况用“爱好”造句。又如:“我的爱好是写毛笔字”、“我喜欢写楷书”等等。 (五)上下文法。 若是课文中生词不多,那就直接读文章。根据上下文猜生词的意思,在文章当中进行理解和学习。文章读完后,再领导学生去学习生词。 (六)拆词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法 一、体演教学法 (一)概念 “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以演练文化为目标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将第二语言的学习看作是在目标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行为,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要体验并且演练这种文化行为。这种教学法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文化语言文学系研发出的一套专门针对语言教学的独特方法,吴伟克、简小滨等学者是该套新颖教学法的代表人物。这里的“体演”概念并不简单只是“表演”的意思,它包含了体会、体验、表演、演出等多种含义。而“culture”也不仅仅只是简单把它理解成“文化”这么简单,这里是指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和效果的“行为文化”,而不是一般对外汉语文化研究中的“成就文化”。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一个传统中日常行事的行为方法。 (二)理论基础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文化适应模式同样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都能融入到目的语群体之中。社会距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心理距离”是从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文化适应的程度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运用“体演文化”教学法进行教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轻松愉快的场景布置、生动活泼的体演活动,都将使学生消除心里紧张或是厌烦的情绪;此外通过设置目标文化环境进行体演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文化环境之中的沟通模式,从而使他们对汉语群体的文化行为持有一种认可的态度,进而拉近和目标文化群体的心理距离,为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准备了心理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通过一定的情景并且借助别人的帮助去获得相应的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 前言 一、本大纲的制定 对学习者来说,其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基本言语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高级阶段则是交际能力逐步熟练的过程,是使语言成为言语习惯、言语行为的过程。在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中,更需要课堂教学的交际化,这一认识是我们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总结。在20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缩写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仅理解和掌握某些词汇和言语知识是不够的,如:课文练习中的词语解释、理解重点词、近义词辨析、联词写话等练习对扩大词汇量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使用起来常常出现偏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语法、语义、语境的有机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编制了这部包括功能、意念、情景、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下称《大纲》),以作为对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和规范。 二、中高级功能顶目的分类及功能大纲的等级特性 《大纲》在选择功能项目时充分考虑了交际的普适性和通用性。汉语的功能项目浩繁、复杂,功能项目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因此,我们所选取的功能项目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筛选出来的。 《初级功能大纲》(杨寄洲主编)共选用121个功能项目。根据中高级阶段学习者的交际需

要,本大纲在《初级功能大纲》基础上有所增补,扩展为152项,归纳为7大类。这7大类是: l.社交活动中的表达功能; 2.对客观情况的表述; 3.对理性认识的表达; 4.对主观感情的表达; 5.对道德情感的表达; 6.表达使令; 7.交际策略的表达。 本大纲中的许多功能项目与《初级功能大纲》是共同的,其差别体现在言语形式的简单与复杂及出现的先后顺序上。有些较简单的言语形式,由于重音、语调乃至语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功能会产生变化。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语感能力增强,对这样的言语形式,只要教师稍加提醒和引导,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我们的大纲中没有将其全部列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行补充完善。 另外,许多功能项目用以表达的言语形式繁多,不能在初级阶段不加控制地给予学习者,需要合理地分配在不同阶段。我们的选择和分配依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超纲部分浮动在20%左右。 语段和语篇所表达的功能近年来在教学中引起普遍关注。我们在编写《大纲》的过程中力图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哪怕是点滴的,或许还没被语言学界普遍承认的,只要对教学有利,也编入了《大纲》。但语段的功能多数不是单一的,选择起来难度较大。我们的做法是确定其语义中心或焦点,以此定位其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再加以调整。

对外汉语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对外汉语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对外汉语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对外汉语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

对外汉语教学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填空·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功能派(或交际派)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听觉加工、译码加工、思维加工。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听说实践和分析理解。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应用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构建、执行。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人物特征。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分析、实施、反馈。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四个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七个中选择三个即正确)等。 ·20、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境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选择三个填写即正确)。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对话、语言实践、游戏、问答、表演、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小结、思考、归纳、复述、朗读、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听前预示、听时练习、听后检查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化试题。 二、选择 ·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B)。 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越南语词汇浅析_岑新明

2010年09月(总第169期) 今日南国 THESOUTHOFCHINATODAY NO.09,2010 (Cumulatively,NO.169) 中国汉字在越南曾经处于正统地位,可以说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极为深刻。现代越南语中存在大量源于汉语的汉越词。这些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范围广泛,遍及政治、经贸、文化、社会、宗教、文学、医药、教育等各个领域,是越南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十三世纪,越南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字叫喃字。 而今人们看到的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最早的文献,是法国人,法国基督教士亚历山大.得.罗(AlexandredeRhodes)编的《越南文~葡萄牙文拉丁文词典》一书。是Rhodes于1591年至1660年间在根据其创制的越南罗马字拼写原则的基础上整合而成,从此,标志著越南语罗马字记音系统修改整合的阶段性成功及越南国语字的诞生,越南文字的成功使用应归功于他。这种罗马书写体,起初只被天主教堂和殖民机构使用,20世纪初才得以广泛推广。1906年,在越南的中学里制定为必修课,两年以后,顺化的皇室宫廷完全用罗马体制定了一个新法规。1919年罗马体就成为了越南国家正式书面语言。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1986年开始实施革新政策,越南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南语言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随着越南革新政策的深入推行,外来词在现代越南语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有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越南语自身发展需要的原因。由于历史背景不尽相同和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越南语亦不断的融合与发展,它记录了越南民族和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本文仅从其词汇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越南语词汇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具有大约5000种语言。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并在词汇中很快反映出来,这也是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一种语言词汇的完善,仅仅在词语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丰富多样化的完善。词语的丰富和多样化要求其词汇本身应该包括大量的表现 概括、综合、具体、抽象等的词语。它体现出语言与现实社会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最直接的联系。 (一)越南语词汇当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 通过归类分析,我们总结出越南语词汇出现了以下五种新的变化形式。 1.一些新词汇(在南北统一后或者说革新以来才出现的)。如:anbum,bainhiem,banthao,baotieu,cankiet,doanhgia,diendom,doitac,giaoho,hanhxu,等等。 2.一些词存在于越南语词汇当中,曾经被一些资料所记载,但由于某种原因(如很少使用或者太地方化等)而未被收录到字典中。如:anuc,baoliet,banloan,camnhan,camthuc,caothu,chetai,chexuat等等。 3.一些词尽管曾经出现在字典当中,但是从字典第一次出版至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意思。如词chuyendich有如下意思:(1)thaydoihoaclamthaydoivitritrongkhoangngan.例:chuyendichbanghe;(2)thaydoihoaclamthaydoidantucainaysangcaikhacdekhonggayxaolonlon.例:chuyendichtuluasangcaigiongcaycohieuquakinhtecaohon。(3)chuyendichcocaukinhte;chuyendichruongdat等等。 4.一些词已经被收录到字典当中,但从字典出版至今在用法上已经有所改变。如在风格、使用范围或者使用的地理分布上有所到改变,例如:bocao这个词已经在报纸上得到普遍使用,使用范围已经不象过去字典所注释的那样了。同样,其他词如:duhoc,dungdi,dacnhiem,gachbong,等等用法都已有所改变。 5.一些简写字或缩写名。这些简写字或缩写名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是使用的几率很高。 如各个组织机关的名称:TW(trunguong),UB(uyban),BCH(banchaphanh),Cty(congty),TCTy(tongcongty)等等。或者是近阶段的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如:WTO(Tochucthuongmaithegioi),UNDP(chuongtrinhphattriencuaLienHopQuoc),EU(TochucLienminhChauAu),ASEAN(TochuccacquocgiaDongNamA)等等。在例如其他一些缩简形式:GDP(tongsanphamquoc 越南语词汇浅析 岑新明1吴丽华2 (1.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530006;2.广西东兴边防检查站助理翻译538100)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各语言之间的碰撞是在所难免的。语言干扰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词汇满足其民族交际之需要。因此各语言之间的接触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语言中出现借用现象亦是情理之中。借用是社会语言学最为普遍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是外来词。越南语主要与汉语、法语、英语、俄语等有着密切的接触。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对越南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其特点且在越南语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越南语词汇;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H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90-(2010)09-0098-04[作者简介]岑新明(1959-),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越南语言文化;吴丽华(1978-),广西北海市人,广西东兴边防检查站助理翻译,研究方向:越南语言文化。

论初级对外汉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初探 ——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习得顺序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客观认识医学院目的语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特点,吸收借鉴对外汉语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摸索适合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授课)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即以交际任务为中心,强调听说,先语后文,科学测评。希望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留学生早日、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实现方便留学生学习生活、辅助临床实践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先语后文字本位组合汉语 随着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不断加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所面对的学习群体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来华的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区域,而且在数量上也较少。现在来华留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国家内单一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来我校巴基斯坦学生来说,他们同为巴基斯坦人,同讲官方语言乌尔都语,都能熟练掌握英语,汉语基础都为零。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都不吃猪肉,有着相似的婚恋观……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客观认识医学院目的语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特点,吸收借鉴对外汉语已有的先进教学理念,摸索适合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授课)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即以交际任务为中心,强调听说,先语后文,科学测评。希望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留学生早日、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实现方便留学生学习生活、辅助临床实践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第二语言教学所面对的学习群体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一国家,同一母语背景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迅速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高度关注,国别化教材的编写、国别化工具书的编纂、国别化的教学词表的制定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但国别化教学目前还没有探索出好的方案。 就语言本身而言,语言是思想、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多项折射,包含着文化的深层奥秘,语言也是一种世界观的含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语言都要经历诞生、成长、兴盛、衰微、消逝的过程。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映,文化也正是由于有了语言而得以表达、保持、发展和传播。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就得用心帮助他们掌握好汉语,熟练掌握汉语发音、听写等基本技能。 在这一点上,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许多学者都达成了广泛共识。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罗常培先生已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写成《语言与文化》一书。美国语言教授萨丕尔也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近些年更是不乏对语言与文化二者关系的研究。比如,朱瑞平先生认为“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赖以构建和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形式,而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映像,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由美国教育部门以及多个外语教学协会共同研制的国家外语课程标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中更是提出5C的核心主题,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

汉语角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文档

汉语角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文档Experience docu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 nguage in Chinese Corner 编订:JinTai College

汉语角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这两次的汉语角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授课技巧以及课 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的教学对象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听力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能够比较流利的读课文, 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也很强,除了特殊的词组,基本上不需要特别的讲解。但是通过第一次上课我注意到学生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即使已经学完了上下两册的初级口语教材,对于书本中 涉及的日常用语,仍然不能熟练使用,比如我问“你姓什么”学生能回答,但我问“你贵姓”,学生则一脸的茫然,迟到也不会说“久等了”。而这些却是教材第一课的教学内容。甚 至学生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仍然停留在用两、三个词一句话的状态。

第一次课我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先讲生词,然后读课文,再就课文内容提问,最后设计场景练习对话。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担心课文的内容太深,还有一些特殊的内容,如“甭担心”“骗你干嘛呀?”等等,担心自己解释不清楚,所以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顺带也扩充了很多的生词,好在学生很配合,也完成的很好。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所以授课中常常被他打断,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讲课文以外的知识,以至于时间不够,最后的场景对话练习只能草草收场。所以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不仅需要成为一个“杂家”,更要有良好的课堂掌控技巧,否则会被学生牵着走,而与自己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以至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好像书上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反而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表示质疑。 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汉语角的实践,我觉得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只能自己理解自己背,到底自己能不能运用,怎样举例更清楚,学生能听懂吗?对方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只能靠自己想象。而在汉语角给学生上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马上开动脑筋思考,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在汉语角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拿回课堂上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所以汉语角对于授课方法的学习理解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在与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小结

一、最有效的利用教具 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节课的教具都能花样翻新也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量地创造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我们应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为通常而平实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体、板书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实;它常用于对陌生拼音字母或汉字的教学。我们利用卡片上单一的字母或汉字来吸引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集中关注,以便让他们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犹如一副扑克牌般小巧的特点,在复习字母或生词时可以不断地“洗”,即“闪卡”。老师迅速地更换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生字词,让学生逐一迅速地认读,老师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够既快又准确地认读的学生名字。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更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在快乐中学习汉语。 2、多媒体: 多媒体生动丰富的图片和动漫效果是吸引学生最大的噱头。图片的直观性能够更好地为生词、句子或文章释义。但孩子的趣味往往只在于图片本身,一阵嬉笑或一个顿悟后,汉语便抛之脑后。所以一般多媒体课后的第二节课前复习,我一般都简单描述每张图片,让孩子们回忆图片的过程中说出汉语,让他们“温故而记住”。 多媒体,也是我们传播博大的中华文化的便捷载体。一节成功的多媒体课需要我们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下载的图片、经典的视频和电影以孩子的眼光再权衡、筛选;美轮美奂的现代化建筑,“诡异”新奇的京剧脸谱,刚健煞爽的中华武术……凝固着厚重的文化气息的图片、课件,在孩子们诧异向往的表情里,已全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3、板书(“逐步擦拭法”背诵课文): 背诵汉语课文或简易的古诗对学生来说难度算是比较大的,所以老师的引导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当场记诵,对此我做了些不同的尝试,在一学长的点拨下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当场记忆,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小一《汉语》第三课《爸爸是老师》: 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医生,我是学生。弟弟、妹妹是学生吗?他们不是学生。 引导步骤:(1)、全文抄于黑板。处理生词“老师”、“医生”、“学生”、“弟弟”、“妹妹”,让学生能够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记诵引导。如:第一句:①读:老师带读——学生认读;②擦拭单下划线词语,将其换为简笔画(如:“老师”用“眼镜、三角板”代替,“医生”用“听诊器”代替,“学生”用“书包”代替等。);③学生看着带有图片的课文再读;④擦拭图片,学生回顾,最终记忆。其他各句方法类似。 运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导学生记诵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强迫记忆的紧张感,同时在③④环节中,学生回顾字词并争先恐后的抢答的良好气氛有助于提高他们记诵课文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记忆。 二、多管齐下的教学形式以稳定课堂秩序 1、花样百出的奖励机制 (1)及时表扬: 老师的表扬是最廉价的奖品,却能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向上。学生在学习上或课堂表现方面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应该随堂及时表扬,而且表扬时最好不要笼统地说大家都好,应“具体到人”(点出该学生的姓名)。这样不仅让受表扬的学生更自信,能够积极配合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