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完整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考 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 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整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 ①外患: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忧: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 济形势。 (2)内容????? ①农业:实行 ,余粮低价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 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 ”的原则。 (3)评价????? ①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 想以此 到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 ①国内战争胜利后,必须恢复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 ③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__________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 粮由农民自由支配。 ②工业:大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21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3)能力目标: A: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深入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正确分析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并因此分析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这要求教师准备充分的补充材料,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难点来处理。二:板书框架: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课): (1)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程序)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大类三班 蔡典辉 10909201516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极具指导性,值得深入考究。以下为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著。如导致国民经济比列失调,忽视农轻重平衡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 紧接着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农工并举,垦荒种玉米让人记忆犹新。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苏联与东欧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改革未取得成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其摇摆不定,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积极冒进,最终收效甚微。其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其主要原则与目标为:一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但改革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到后期更处于停滞状态。最终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到了后期,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苏共分裂,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总结前苏联7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基本制度后,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即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尤为重要的还有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同时本课内容较为枯燥,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达到课标要求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评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8页第一段结合以下材料找出改革原因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自读课文和材料,组内交流答案,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1、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4、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17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背景、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学习任务】 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 简述苏联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目标检测】 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3.“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 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7.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2010岳麓版教案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了解历史上苏联的经济概况和经济改革的主要历程,包括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苏联的改革及其失败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值得深刻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大事,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分析和认识它对我们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探讨的是二战以后苏联相继进行的三次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对于每一次经济改革,基本上是从经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改革的局限性和失误(经济结构问题更趋严重,宏观决策缺乏配套措施,企业自主权未能实现),转向政治改革,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苏联改革的背景,过程; 难点:苏联改革的评价,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板书: 一、改革的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内容(农业、工业)、评价(积极意义、局限性及其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背景、内容(工业、农业)、局限性及其失败(理论认识和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军备竞赛的影响) 3、戈尔巴乔夫改革 三、改革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探究、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言: 1917年11月,伴随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了。1922年苏联成立。苏联,曾用20年时间完成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这引起了西方的广泛关注,前去取经,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但当红色的年轮刻写到第74圈,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苏联解体了。 苏联的经济改革是怎么一回事?苏联解体与苏联的经济改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留下了哪些启示?带着上述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8 课 https://www.360docs.net/doc/7d9970933.html, 教师:苏联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改革?首先让我们来回顾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 教师总结:斯大林经济体制弊端: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过快,轻工业、特别是农业无从发展;农业全盘集体化;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特别是二战后,弊端日益暴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DOC)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袁万书 听课要求:带着问题和思考来上课——做一个有“问题”的学生。 导言 一、概念解析——何为经济体制? 定义: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经济体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还包括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交通运输等各自的管理体制,此外各个不同企业的企业管理体制也属于经济体制的范围。经济体制的不同,体现在社会制度的不同,而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经济体制不同。 二、必修一知识回顾——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推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即将面临一系列更加复杂而艰巨的问题。

材料一:列宁的困惑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十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一个是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一个是现实问题:就是“生存斗争”,在列强包围下的苏维埃政权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如何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当时包括列宁在内的人们都满腹疑惑。 怎么办? 怎么办?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对于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祖师爷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的呢? 材料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见自教材P64 根据材料,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第二,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的这段话最早出现于《共产党宣言》中。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年?

2020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对点练习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二战”结束之后,首先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 A.列宁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解析赫鲁晓夫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改革,是“二战”后首先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故B项正确。2.下图中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 ) 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解析图中场景反映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大规模垦荒。 3.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脱鞋敲桌子被罚而成为笑谈,他鲁莽的改革举措是( ) A.恢复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B.创办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C.20世纪50年代苏联推广玉米种植 D.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 C 解析20世纪50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忽略了自然环境的限制,故C项正确。 4.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 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 )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B.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的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5.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B.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揭露斯大林错误引起了国内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 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是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6.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答案 D 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 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7.某书在评价一位苏联领导人时提到:“在他的统治时期却算是整个苏联70多年历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时光: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国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国力强盛堪与美国相提并论,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目中“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可知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前期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故D项正确。 8.下列历史人物与苏联解体直接关联最大的是( ) A.叶利钦B.亚纳耶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故D项正确。 9.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C 解析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10.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 应该把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特点、作用。应该把他们与中国的改革进行比较以搞清楚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成效显著而苏联的改革失败。 【考试大纲】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弊端日益暴露。2.措施: ①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 ②工业方面:将部分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等权力;尝试推行“ 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 ③思想意识上: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 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 失败原因:改革在没有实现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具有很大的。 4教训: ①改革要有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旧的模式的束缚。 ②改革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忽视客观规律,而应实事求是,稳步前进。 ③不要全盘否定领袖和历史,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①经济方面: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的限制等政策。 ②工业上:推行,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 2.结果: ①前期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 ②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 3.原因: ①1975年以后,与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②改革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 4.教训:①改革必须对国情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地分析和判断。 ②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②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措施: ①经济方面:初期主要在经济领域进行,对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 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经济存在。 ②政治方面: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改革,国内政局逐渐失控。3.结果: ①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②政治改革导致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 4.教训: ①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 ②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③改革步伐要稳,不能急于求成。

第三单元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_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 (1)农业改革: 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自留地和饲养牲畜。 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改革: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2)局限: 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 (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2.结果 (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 2.过程 (1)改革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代替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改革效果不佳。 3.结果: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轻巧识记]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易错提醒] 1.新经济体制不同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实行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只是对其造成一定的冲击。新经济政策是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对应的,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名师点拨]全面认识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对苏联末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对苏联解体影响的分析

对苏联末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对 苏联解体影响的分析 国民经济管理曹粤2013202940 前苏联的解体是由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本文则将着重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和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苏联在产业结构上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导致苏联的经济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使得人民的基本生活物质长期短缺,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戈尔巴乔夫召开了苏共二十七大,提出了要进行经济改革。 然而,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却提出了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希望通过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解决当前问题,而不是调整已然扭曲的经济产业结构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且,这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战略仍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重工业上,导致经济产业结构更加失衡。直接结果就是食物、衣物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短缺,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消费品市场变得越发紧张,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甚至连温饱都不能满足。 直到1989年的苏共中央三月全会上,苏共中央才提出了要进行农业改革。而这个滞后的农业改革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民众对政府改革的信心不足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年均增产速度为2.6%,而1987-1989

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四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3430吨。1这种增速下降,进口攀升的局面使得农产品供应紧张的社会严重经济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民众的不满也日益增强。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真正切合到苏联当时经济衰退的要害,它也最终没有突破长期的斯大林模式,仍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此外,国家对资源的高度集中管理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凡此种种,还有长期的决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地方和企业没有了活力和动力,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令苏联经济发展缓慢。 虽然后来苏共中央通过了企业法,让企业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管理,希望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当时苏联的很多企业都是垄断性质的,它们有了自主管理权后便借助自己的垄断地位,肆意提高物价挣取高额利润。有的企业甚至放弃生产本已短缺的且利润率较低的日用消费品,使得消费品市场中日用消费品的供应更加短缺。长此以往,不但物价高速上涨,通货膨胀急剧上升,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甚至超过80%的人民处于贫困线以下。 综合以上分析,戈尔巴乔夫领导的在苏联末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失败的。它最终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同时也没能调整扭曲的经济产业结构,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民众逐渐对政府失去了信心,也间接地导致了戈尔巴乔夫的离职和苏联的解体。 1 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1期作者:陆南泉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xx的经济改革 一.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对照 课程标准 概述xxxx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 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课本内容 xx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 xx改革失败的原因和xx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 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xx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1831必修二第14、17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17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学习目标】 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实质与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评价两项政策的作用。 2.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全面、公正的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感悟高考】 1.(2017?海南高考?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 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4.(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预习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