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宗教哲学

茶与宗教哲学
茶与宗教哲学

第二节茶与宗教哲学

中国茶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其丰厚的思想基础,它是融合儒

家、道家的思想和道教、佛教的精华而形成的。宗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

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精神现象和

文化现象,TDK电容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和修养水准,以至成为意识形态的某种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国国民影响员为深远,对

中国国民性塑造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是儒、释、道三家的传统学说和宗教哲学思

想。至唐代,儒、道、佛三家已紧密相连,成为塑造中国国民的主导文化。饮

茶,在中国成为一种文化,正是形成于唐代,正是在上述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

的,即中国条文化是在儒、道、佛思想塑造下形成的,中国条文化承载了儒、

道、佛的思想,反映和表现了中国的核心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首先塑造的是中国文人,特别是唐代科举取士之后,强化了儒家

积极进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价值追求。中国条文化是由中国

的文人总结、规范出来的,中国的文人在位中国茶文化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必

然要融人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正说明了这一点。中国茶

学第一人陆羽,在整理和规范中国茶艺的过程中,即将儒家的修身养性、克己

复礼的道德追求融人了茶艺中,即提出了对品茶者的人品要求,“宜精行俭德

之人”。这一观点成为两干多年来中国茶人或茶学者普遍遵循、倡导和推祟的

个人品德追求。唐代诗人刘贞亮提出的“茶十德”更是明显的儒家的社会功利

追求。

道家思想所首先塑造的也是中国的文人那种随遏而安、消极无为的生活态

度,那种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都是道家思想所塑造。中国

的文人士大夫们在品茶、咏茶和创立茶学说、条理论的过程中,必然要将道家

的思想员注其中,从唐代的陆羽和唐代的诗人群休到宋代的文人群体和宋徽

宗,再到明代的文人群体,无论茶学说或条理论,还是茶诗词,都是以道家的

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为主旋律。

茶文化的形成和播衍与佛教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寺院的僧侣是中国较早

的饮茶群体,他们为了打坐不昏睡而饮茶。由寺庙而向社会播衍,这其中陆羽

起了重要作用,他从寺院学得茶艺再经过自己的潜心实践和总结,著书立说,

从而使条艺在社会各阶层传开。因而,中国条文化最早所承载便是佛教的审美

境界追求。而佛教的审美追求和道家的审美情感和人生态度是相通的,在中国

条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强化丁作为本土文化的道家的审美情感和人生

态度。

总之儒家的中商和谐学说、遭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道教长生观、养生

观以及佛教的普渡众生,修身养性精神互相渗透、互相统一,共同培育了传统

文化白花园中条文化这朵光彩夺目的花朵。

一、条文化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回时代,以儿子为代表,继之以孟子、苟子等人及

《易传》、《中庸》等经典.提出和倡导了成拳成贤的理想人格,积极向上、刚

健有为、努力学刁、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完善自我、修身养性的精神品格。

汉代,经过御用文人的改造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

治中国社会两干多年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即是由汉代的御用儒家所提出。自

唐代始,科举考试成为选拔窗员的重要于段,这为众多文人们提供了进入仕途

的途径,的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便是儒家经典,因而科举考试进一步强化了文

人士大夫们学习儒家经典的热情,儒家思想成为塑造中国国民性的主要思想。

儒家学说足中国条文化的核心。儒学讲先和谐,追求人格的完善,奉行积极

的、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KEMET代理商这三方而构成丁中国条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中庸和谐”与中国茶文化中的“和”之美

个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强调和谐统一的民族,处在春秋时期的儒家的代表人

物儿子就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和”的作用。所谓“和”就是恰到好处,

小高之道—“和”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是处在“礼崩乐坏”的

春秋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理想小拯救社会的一济良方。战国时期的儒者在《小庸》一45中则明确提出了和谐小府的思想:“喜怒哀乐末发谓之中,发而皆巾节谓之和。户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这些情绪在没有

发作起来的时候,人的天牛本性还没有受到干扰,因而能保持中正状态,这就

叫“巾”。然而人的情绪不可能完全不发作,关键要在它们发作时善于“中

节”,这就叫“和”。“中”是要天命本性永远保持原初的纯粹状态,“和”则要

求人的情绪与大生本性统一和谐。这样一来,人的性与情就不能相互乖房矛

盾。人的性与情苦能如此和谐,那么,人的—切思想行为也就不会走向邪恶

了。所以,《中庸》把“小”看做“大下之大本”,把“和”看做“天下之达道”。如果人们都能达到“小”、“和”的境界,这就叫做“致中和”,灭地万物

都要由“致中和”的人来安排了。

讲究个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一儒家思想经过秦汉和宋明时代

不断强化,已经深入了国民的骨髓而成为重要的国民性。中国条文化就是在中

庸和谐的环境中,由具有中庸和谐特性的中国国民培育、浇滔而成的,因而讲

究和谐己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被誉为茶圣的陆羽所创立的中国茶道,无论形式器物都体现了和谐统一。如煮茶用具风炉的设计,就采用了《周易》中的象数原理,风炉用钢铁铸之,如古鼎形。风炉的一足上铸有“坎上冀

下离于中”的铭文。坎、器、离都是《用易》中八封的封名,坎(三)为水,

男(三)为风,离(三)为火。陆羽还将这三封及其代表这三封的鱼(水

虫)、彪(风兽)、翟(火禽)绘于炉上。其“箕”主风,“离”主火,“坎”主

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五行和谐是中国人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理想,陆羽

把它引入茶道之中,认为水、火、风相结合才能煮出好茶。风炉的另一足上铸

的“体均五行去百疾”,达也是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的反映。“体”指炉

体。“五行”指金、木、水、火、土。风沪以钢铁铸之,得金之象;上有盛水

器皿,得水之象;中有木炭,得木之象;用木生火,得火之象,炉置于地,得

土之象。这五行相生相克,阴阳调和,从而可以达到“去百疾”的养生目的。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

消除人的烦恼,因而茶作为一种饮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唐人裴狡对茶性的

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沽,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即饮茶能乎和人的心情,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消之韵致”。宋微宗《大观茶论》则说:

茶因禁有山川之灵气,因而能“技襟涤滞,导清致和。”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中国古代调整人际关系的根本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理想的人生

状态。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身的要求,二是如何对待别人。每个人都能

按照扎的精神自律与待人,整个社会就会处于非常和谐融洽的状态。这就是中

国人所以重视礼的原因。礼的基本精神有哪些?的L记》云:“夫礼者,自卑而

尊人。”由此可见,礼就是要人以谦让的精神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把自己

放低一些,对别人尊重一些。这样,“虽负贩者必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者而

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是对人的尊重,不是对

等级或贫富的尊重,所以,负贩之人,耍尊重他,富贵之人,一样要尊重他。

富贵时要好礼,贫贱时也要好礼。好礼一方面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也能

调节自己的心情,做到不卑不亢,坦荡磊落,大大方方。

由于儒家的重视和提倡,中国人特别看重礼,言行举止都希望并力图讲

礼,合礼。人们总是自觉地以礼来要求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会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皿过礼,达到一种和谐rTl境界.因

此,中国被世界公认为是“文明七日”、。礼仪之邦”。

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的属性所能/;牛朗效果就是和谐。旧而讲究茶礼使成厂小国条文化的”个重要内存。如前所述客来敬荼。不分亲疏,不光是至

系好友朴至以香蓉招待.就是路人过客来到家早也会以条相持c在这里,茶是

相互交往、相互敬重,增进入边的象队。据有关专家考证:过去敬茶有走的

规矩,讲究所谓的“二迫茶”.即一道个饮,只以之迎客、敬客;二道则用来

畅饮、深谈;十道茶上米即表不送客之意。这其小报/1讲究:客韧至,淡未

深,茶尚淡,故仅以其尔敬恿而并非真饮。吹风洽。怕益驾,茶亦浓,故纫斟

慢抓,畅饮其尽其谊。淡既已尽火,茶亦渐薄,罢饮送客.也自在情理之小。

以茶文友也是——种追求和谐的方式。J L位知交好友相遇品苦而谈条艺、茶品,这是一种难得的和谐状态,故被人称为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用以与俗不可

耐的“小人之交”相K别。而一般平民白姓也用茶来相互请托.互致问候,来

农示和睦相处之情。以茶待客是传统的茶俗茶礼,昔客至未设条.则有轻怠之意。饮茶在交住户体现厂一种和谐状态.当人们在交往中和谐状态出现问题

时,茶又充当了调解员的角色,将当事人双方请到茶馆,在扶坊中“吃讲条”’

护盾就随—杯清茶入口而冰释了。此外,茶还被普遍用于婚礼和皮葬、祭化礼

仪中。可见,在我国占代,无论对人、钽电容对神或是对鬼都台要“草礼”而行。

以亡说叫在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中,处处有茶,处处用茶.有礼仪的地方就

打茶、茶已成为礼仪的一个组成出素。生活中礼仪的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足和谐

人际义系。而这一点正与茶的特性相吻合。wxq$#

哲学与宗教区别

科学研究的是具体事实的事理,它的对象是确定的,而结论也往往容易得到普遍的公认。例如,植物学家命名了一株植物,一般不会遭到异议;物理学的定律只要被实验和经验证实了,全世界都会承认和应用。但是,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告诉你事实是怎样的,因为它给出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它不会告诉你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人的实践,它更不能告诉你该如何行动、如何有意义地过一生,如何求得存在的价值。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足以说明科学的盲目性,假如科学掌握在愚昧、疯狂和残忍的人手中,它不仅不会带来福祉,反而会给人类招致灾难。科学犹如一本百科全书,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无人用它,它就是死的;只有被人翻阅利用,它才能活起来,才会成为人手中有力的工具,而掌握工具的人本身又受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驾驭。这些主宰人思维和行动的观点就是哲学和宗教所提供的。哲学探究的是所有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性的东西,例如,世界是什么组成的? 人本质是什么? 人类知识的基础是什么? 人的价值的形上依托在哪里?等等。由于这些东西并非实在之物,因此哲学的结论总是无法通过经验去检验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有限的,有限的人以有限的经验和知识怎能证明无限的世界呢? 所以,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哲学家都会得出不同的论断,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如此一来,哲学是否成了与宗教一样的主观臆断呢?话还不能这样说。宗教的历史比哲学要早,在还没学会逻辑地思考问题以前很久,人类就已经依靠宗教来满足自己心灵的追求了。宗教诉诸人的信仰,它将人求取人生意义的追求寄托在某种不可知的冥冥然的东西上面,使人沉迷于神秘的心理体验中,从而获得心灵的平衡。 哲学却不同,它总是建筑在每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上,利用所能得到的最先进的知识作为自己材料,充分发挥理性的思考功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一步步地接近自己设定的对象,从而给出综合了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人生智慧。正是这种智慧给人平静丰满的理智生活,因此可以说,哲学在智慧的基础上给人提供选择人生的自由。任何时代,相对于无限的时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了哲学,人就获得了掌握有限知识去为自己服务的主导权。 不妨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区别吧。在茫茫大海上漂荡着一叶孤舟,船上有一位科学家、一位神父和一位哲学家,他们是从一艘失事的轮船上下来的,他们盼望着尽快获得救援。 可是,四顾茫茫,既不见有陆地,又没有过往的船只,连唯一的一台发报机也在慌乱中掉进海里。 怎么办? 神父祭起了看家法定,双手划十字、喃喃然而语,祈求上帝开恩,创造奇迹,把他们救出困境。科学家对之不屑一顾,他根据自己的知识推算出陆地就在南方某处,建议三人合力把船划向那个地方,尽管他们的力气未必能坚持到底。 哲学家觉得,神父的盲目也许是可笑的,但怀抱希望总还是可喜的,而科学家的计划虽有根据,可盲目用力说不定会功亏一篑,因此,既要坚持希望,又要找出可行的办法去实践之。 他于是提议大家把衣服脱下来,和桨一起作成一面风帆,恰好风向正朝着南方,不知是对神父虔诚的回报,还是科学家的知识发挥了效能,或者是哲学家智慧派上了用场,他们总算得救了。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哲学家就比别人聪明,而是想说明他善于运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解决一些人生难题。所以我们不妨说,科学给人以知识、宗教给人以信仰,而哲学则给人以智慧。这种智慧当然不是教你去发财致富,去投机取巧学问,而是指导你理解人类、知识的由来,认识世界的可能结构,为你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奠定理智和信念的基础。 正因为哲学是具有这种功能,所以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希腊人会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千百年来,尽管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己的学说,给哲学下过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定义,然而,“爱智慧”这种意思始终包涵在哲学的理念里面。人高于动物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维、去改造世界和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处境。人不满足于天赐的地位,他时刻想要征服自然,提高自我,因此他不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且还要扪心自问、深入反思,在改变现实的同时改变自己,不断地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为人类的生存赋予崇高的意义。在这样做时,人就成了“智慧人”。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序 “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 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 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 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 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 她耐心地等了一会——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 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 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 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 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

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 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1929年9月于多塞特郡希尔费尔德 原序 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历史学家所讲的不外是战争、政治和经济;揭露原子秘密,在我们眼前揭开空间深度等活动,虽然使哲学思想起了革命并使我们有可能把物质生活提高到历代梦想不到的水平,但是关于这些活动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却没有讲到,或很少讲到。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不过,进化论的生物学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却一方面使科学思想臻于深邃,另一方面又迫使哲学家对科学不得不加以重视,因为科学现在对哲学,对神学,对宗教,又有了意义。与此同时,物理学本来有很长时间就一直在寻找,并且找到了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机械模型,这时却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新概念,在这些概念里,机械模型是不中用的,同时也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根本的东西,这些东西,用牛顿的话来说,“肯定不是机械的”。 大多数科学家一向朴素地认为他们所处理的就是终极的实在,现在,科学家们开始更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工作的真正性质了。科学方法主要是分析性的,要尽可能地用数学的方式并按照物理学的概念,来对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现在我们晓得,物理科学的根本概念都是我们的心灵所形成的一些抽象概念,目的在于给表面上一团混乱的现象带来秩序和简单性。因此,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了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不过,话虽这样说,就连哲学家现在也开始明白,在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实在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是现有的最好不过的证据,而一种新的实在论,如果可能的话,就必须利用这些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建立。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表现为不同。本文从背景、概念、本质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进行区别,以此来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是值得我们坚持的高尚的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背景;概念;本质 目前,各种各样的宗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迅速,都更有“市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天主教、佛教等宗教的新教徒近些年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党的各级干部都成为“地下教徒”,这都影响和削弱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这就使得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进行比较,以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背景不同 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产生,人类也拥有了信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发展,人类的信仰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类出现了对于自然物和图腾的崇拜,形成了初始形态有神论的信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早期的初始形态的信仰逐渐被更加成熟的宗教信仰所取代。虽然宗教信仰的本质上仍然是对于神灵的信仰,对至高无上的神灵的崇拜,但是宗教信仰与初始形态的

信仰相比,在形式和内在思想内容上都更加的完善。它将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灵和来世看作是最高的价值追求,逐步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可以这样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宗教信仰一度成为社会的主导信仰,并逐渐沦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的工具。因此,历史上的宗教信仰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当宗教信仰成为一种思想统治的工具之时,其社会地位就会更加的突出。这一点在欧洲的中世纪表现的尤为明显。在那个时期,基督教的神权高于王权,政权往往需要从神权那里寻找其存在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信仰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它为那些主张反抗,不甘堕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它通过这种心灵的慰藉,换取人们对现实的宽容和淡漠。但是,宗教信仰毕竟是一种非科学的信仰,它虽然有自己体系作为支撑,但却不能掩盖其自身的虚幻性。随着近代科技的发生和发展,以宗教信仰为代表的有神论的信仰逐渐在人们精神世界中失去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一批无神论信仰观念不断的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伴随着无神论信仰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随着无神论信仰的不断发展,在批判宗教信仰,追寻人类科学信仰的过程中,经过文艺复兴的讨伐,启蒙运动的震荡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使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已失去了历史的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信仰走向世俗化的过程,人们对神的崇拜变成

中国哲学的根

中国哲学的根 ——灵遁者 最近缠于俗事,许久没有动笔写一些东西。然一友人问我:“中国文化的根是什么?是道?还是周易?还是什么?” 我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相当之大,不敢轻易回答。但是这个问题,久久缠绕在脑海。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动笔写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哲学的根》。 为什么不用《中国文化的根》作为题目,是我觉得不够究竟和彻底。不如改为《中国哲学的根》为题,才够究竟。甚至一度想把题目改为《东方哲学的根》,以此来区别西方哲学。 首先大家跟我分解一下《中国哲学的根》这个题目。显然关键词是:中国,哲学和根。 我在上面说了一度想把题目改为《东方哲学的根》,细细一想,发现这是一个青年饱含着对中国哲学的极度自信的冲动使然。把“中国”换为“东方”必然将导致两个现象。其一是一片谩骂声和指责声;其

二是失去了方向,无法捕捉东方哲学的根。 中国哲学是东方哲学的典型代表,可是将中国哲学等同于东方哲学是错误的。毕竟东方国家众多,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所受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影响各有深浅不同,无法具体量化。所以我只能乖乖以《中国哲学的根》来作为我的题目。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我可以比较好的把我中国哲学的根,也能比较容易和西方国家哲学作对比。 再来看看”哲学“这个关键词。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哲学这个词,看着高大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的实践者。也就是”哲学者“。要不然毛爷爷也不会呼吁广大干部学习和实践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里不可避免的又要谈到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定义的是什么。显然有一千个哲学家,就有一千种定义。在古希腊文中哲学一词是指爱智慧。在教课书中哲学是这样的: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世界的各种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创立基本概念、发现世

宗教哲学

把重复的关键字换成成语或者同义词,把主动句换成被动句,把主语换成宾语,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分句,每个分句都加主语和宾语…… 罗森茨维格的宗教哲学的创立在西方宗教哲学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 其 被誉为西方“第二部圣经” 的《救赎之星》, 在宗教信仰领域,也体现着中西文化的差别。若对该差异进行定义的话, 借用海外新儒家的术语, 这样的差异即所谓外在超越性与内在超越性的差异。 就其基础特质而言, 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外在超越性的宗教信仰, 它把一种外在于人 的终极性客观对象, 也即西方新正统神学家巴特所谓的“绝对的他在” 看作是人类精神最高企盼的对象。 中西宗教哲学之要素对比 罗森茨维格认为宇宙是由上帝、世界、人这三种不可还原的要素组成的 话, 而中国宗教哲学则提出宇宙是天、地、人所构成这一的观点。 在阐释两者的相似前,为便于理解,有必要就罗的元逻辑学和元伦理学作出简单介绍。从两者相似之处看,正如张载所说, “阴阳天道, 象之成也;刚柔地道, 法之效也;

仁义人道, 性之立也” (《正蒙·大易》)。在“三才说” 里, “天” 代表着世间万物的孕育产生,这一点可与罗的形而上学的上帝类比;“地” 展现的是万事万物的必然趋势, 故可与罗森茨维格的元逻辑学的世界对应;而“人” 阐释了意志的无拘束性,因此最后这一要素可与罗森茨维格之的“人” 相匹配。 就这两个的区别而言,在罗的学说里,上帝、世界、人三要素的关联是以上帝对人类的启发,救赎的否定之否定这两点为媒介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在中国的宗教哲学里,通过大易的“兼三才而两之”来实现天、地、人三要素的关联。这里的“两”即天地地万物中的正面和反面的辩证。它在“天”这一要素里面指向阴面和阳面的对立,在”地”这个要素里面则由刚性与柔性阐释,道义和仁爱则是“人”这一要素的呈现。最后。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兼三才而两之”意味着天、地、人三者在《易经》中已不再是三个孤立的要素,而是在生命的肯定与否定之中一直贯穿着,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整体。 在罗森茨维格的学说里创造的世界代表了正题,启示的灵魂代表着反题,救赎的上帝代表了合题。在中国宗教哲学里, 地道、人道、天道三者也体现出一种正、反、合的关系。 同理, 正如在罗森茨维格的学说里, 上帝的天国不过是世界与灵魂的相互统一一样, 在中国的宗教哲学里, 超越的天道则不过是自然与人的相互统一。 中西宗教哲学之方法论对比 它们都坚持不是“独白” 而是“对话” 的方法才是宗教哲学的独 一无二的方法, 才可以作为神启的语言使我们出凡入圣地与神相会。 它由语言僵硬

哲学、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题目:哲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摘要:关于哲学、科学与宗教,或许我们之前并没有想过3者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但你细细想来,它们三个却是密不可分的。哲学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之中便充满了哲学。宗教和科学似乎就关乎信仰了,相互之间,争执不断。然而,这是21世纪,社会经济越发地发达,科学也越发地发达,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但科学无法解释的一切,始终有一群人以宗教的角度去理解。现如今宗教与科学既矛盾,又和谐地存在这。而哲学,掺杂其中,因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哲学。 关键字:哲学;宗教;科学;关系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关于科学 (2) 二、关于哲学 (2) 三、关于宗教 (3) 四、关于三者的关系 (3) 五、总结 (4) 一、关于科学 科学就是符合逻辑的事实。 科学在不断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似乎有所改变。以前的人们认为宗教就是迷信、愚昧、没有文化知识,大多数人是不信任何宗教的,甚至是排斥宗教的,他们认为宗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木的阿Q精神罢了,就算你信任何一种宗教,你很虔诚的祈祷你的生活还是原来的样子,并不会因为你的祈祷而有所改变。但客观的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宗教的正面作用。几乎所有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做事都比较尊从内心的想法,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并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因为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二、关于哲学 再说说哲学,哲学似乎跟自然科学的关系很密切,它们都是关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一种规律,跟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它本身就存在,并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改变,甚至是一种思想。是抽象的,精神方面的研究。哲学带给人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教会我们如何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能让我们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哲学是介乎与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哲学与宗教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为止认为确切的知识而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诸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或者是信仰的。哲学问题是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的,它永远研究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宗教是诉诸于权威,信仰,一切正确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出正确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宗教。自然科学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看永恒的现实性

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看永恒的现实性 摘要:现实是变化的,永恒似乎永不可能。而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具有它本身的理想性与现实性。首先,永恒是仅属于上帝的,是时间中的无时间者,而时间则是永恒的外在形象。其次,在现实当中人们可以通过无限地接近上帝触摸到永恒,虽然说人们得以接近上帝需要靠上帝的恩典,但从奥古斯丁的陈述看来,人的自由意志仍然可以起作用。自由意志使人们远离上帝,但同时它也是人们得以再次靠近上帝的动力因。人们因为自由意志获原罪而经受尘世之苦,认识上也受尘世之物的蒙蔽而过多地去追求可变的、有限的事物而远离常在的、无限的上帝。只有重新去认识自身,不断践行上帝对爱的要求,争取重新皈依上帝的怀抱,才能再次寻得永恒。 关键词:永恒;原罪;自由意志;自爱 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断在寻求变化中的永恒。现实生活讯息万变,让个体的存在时刻感受着变化带来的虚无感。个体拥有把控灵魂的能力,希望在时间流中感受永恒所带来的安全感,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虚无。 一、奥古斯丁对永恒的理想性阐释 其实永恒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早在奥古斯丁之前,就有不少对永恒的研究。如早期教父就有曾将上帝的永恒设想为时间的无限延伸观点。奥古斯丁强烈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如果用时间来衡量上帝的永恒性,那只会降低其作为永恒者的地位,而且也不足以说明上帝的神圣性。“‘永恒’在奥古斯丁那里不是指无限长地延续时间,而是指‘永远的现在’,即没有过去、将来,而只要现在。‘永远的现在’意味着没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上帝是不变的,不能设想上帝一会儿出生,一会儿又病死、老了、死了。与‘永恒’这样的存在方式相反的,是‘时间’。”[1]91所以,永恒并不能用时间来量度或者由时间来界定。“你是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在你,从不会有过去的今天,而在你之中今天则悄然而逝,因为这一切都在你掌持之中,除非你把持它们,便没有古今。你的年岁终无穷尽,你的年岁永远是现在:我们和我们祖先的多少岁月已在你的今天之中过去了,过去的岁月从你的今天得到了久暂的尺度,将来的岁月也将随前规而去。你却永不变易:明天和将来的一切,昨天和过去的一切,为你是今天将做,今天已做。”[2]9可以看出,永恒是上帝的存在方式。在奥古斯丁那里,上帝并非经验实体,他仅仅是作为精神体而存在的,这样才可能具备了所有的至善品质。而永恒仅仅属于上帝的,因为他是所有东西的创造者。他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时间,时间只是永恒的形象。人们自身仅仅是在时间中经验永恒,即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之永不消逝的永恒,永恒的事物就是时间中的无时间者,而这就是上帝的永恒。我们谈论时间,多是站在经验的角度而言,而既在时间中又不表现出流变的,则称为时间中的无时间者。时间总是代表着变化,而无变化则意味着静止,而静止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概念,它并无绝对只有相对的,事实上仍然是变化的。所以无时间者除了不表现为流变之外,它还应该是在时间之外的。只有在该物之上才能不受该物的制约。在时间之外的,只能是它的创造者———上帝。只有上帝才是永恒的,所以,时间中的无时间者称之为永恒。“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不能同时伸展延留,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而时间不能整个是现在,他们可以看到一切过去都被将来驱除,一切将来又随过去而过去,而一切过去和将来却出自永远的现在。”[3]在奥古斯丁看来,时间仅仅是体现永恒,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没到来,而现在也可以拆分为无数的过去与将来。所有仅仅是当下这一相对静止的时间才可能称之为永恒。而永恒的时间性也仅仅就表现为当下的这个刹那。永恒仅仅是属于上帝的,而上帝则是超越了世间万物的至高存在,永恒作为上帝的其中一种属性,同样表现出了这种特质。对于受造物而言,上帝并非是经验世界中可以触摸可以靠近的,它是非经验、非实在的存在。永恒也并非是经验的、实存的,它仅仅存在于灵魂层面,也仅仅在灵魂的层面上可以体验。所以,永恒应该是灵魂层面的存在。 二、奥古斯丁对永恒的现实性阐释:时间之内的受造物如何可以接近永恒 1.受造物为何会堕落:原罪与自由意志 原罪,它出自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它是专有的,是基督教徒解释人们为什么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得受难,就要寻求解救的专有术语。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引诱而犯下所谓的原罪,最根本的意思则是指上帝所造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艺术哲学统一 正文: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① 一、艺术与宗教 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音乐,这种看似娱乐的艺术,也是很早就参与到了宗教的辅助品中。例如西方教堂均有唱诗班,他们的音乐多用管风琴演奏,声音空灵飘渺。不仅仅与教堂的氛围相符合,更能让人的心灵感到超脱,而成为宣扬宗教神秘氛围的必备品。 同时宗教对艺术不仅是简单的利用,他也为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直接的参与到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之中。无论是东风还是西方,早期的绘画大多数都是宗教题材的绘画。

试论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及宗教的哲学功能

54 试论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及 宗教的哲学功能  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宗教与哲学,一如世界上所有矛盾着的事物一样,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片面地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而忽视乃至根本否认它们之间的统一。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本文在肯认二 者相互对立的前提下,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特别地论证和强调了宗教与哲学的统一性。一方面,我们 强调指出,自哲学产生之日起,它就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指出,宗教不仅对形 而上学或本体论有明显的助推功能,而且对人学或人生哲学和认识论也有明显的助推功能。 关键词: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宗教的哲学功能;宗教的哲学;宗教哲学 作者简介: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死亡哲学和宗教学。 收稿日期:2014-03-04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14)05-0054-08 一、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 “哲学乃是同宗教并无二致的活动”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态,宗教较之 哲学是时间在先的。不仅哲学的产生同宗教密 切相关,而且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同宗教结下 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态,哲学是在 宗教观念的基础上萌生出来的。就西方哲学来 说,这是相当明显的。著名的希腊哲学史专家 莱昂?罗斑在谈到希腊哲学的源头时,强调指 出,一部希腊哲学史,“首先是从要对公共思想 上的道德要求有明确的意识,或从宗教信仰中 抽出它所包含的关于宇宙过去或现在的历史的 各种观点的努力开始”。而这种思考的原始努 力,是一种“社会性”的事情,也就是说,它是以 一种“非个人的、不清楚的、继续不断的方式” 完成的,而且它总是“伴随着并表现着”“风俗 与宗教”的进程,以及力求“驾驭自然”的技术 的进程。这不仅可以从荷马的史诗中看出来, 也可以从赫西阿德的作品中看出来。赫西阿德 的枟神统纪枠提到了“一切事物”的“规则”,提到 了“一切事物”的“最初的始基”,提到了生养万 物的“大地和散布着星辰的天空”以及“含盐的 海洋”,还提到了由“混沌”而“大地”、星空、山 脉、海洋而宇宙万物的宇宙起源论。在奥非斯 教的枟创世记枠里,一方面把神看做“万物的安 排者”,另一方面又宣布水和一种泥状物质乃 万物的本原。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后来的自然哲 学[1]24-33。正因为如此,另一个著名的希腊哲学 史家昂利?贝尔明确地提出了“希腊哲学出于 道德和宗教”的观点;黑格尔虽然反对哲学始 自宗教和神话的观点,但是却并不否认哲学缘 于宗教和神话的观点,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按 “时间次序”“在先”的宗教或神话其本身即“潜 伏”有“完全普遍的对象”,即“实质的内容、思 想、哲学原则”[2]62-91。 哲学一经产生就同宗教建立了相当密切的 关系。就西方哲学来说,宗教不仅构成了古希 腊罗马哲学的起点,而且也同古希腊罗马哲学 的内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巴门尼 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同宗教有这样那样的关联,而且亚里士多德还 径直把他的“第一哲学”宣布为“神学”,他之后 的许多哲学家,如斐洛(约前25—公元40)、普 罗提诺(约204—270)等,更是使他们的哲学具 有鲜明的宗教色彩。由此看来,西方哲学史家 梯利的“希腊哲学以宗教始,以宗教终”这句名 言是颇为中肯的。在西方哲学后来的发展中,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宗教哲学论文

由佛教探讨宗教中个体与整体的意义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宗教看似脱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则是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宗教的存在实际是个人与整体的维系,本文从佛教内涵探讨宗教中个体与整体的意义。 关键词:佛教个体整体宗教的意义 一、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宗教的源泉 宗教的源泉是向往整全的渴望与厌恶个体的无力与卑微。由佛

教的世界观——“三科”“五位”“十法界”以及佛教的核心理论“缘起论”与“因果论”,我们可以发现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区别较大,佛教发展也趋向于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强调修持六波罗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菩萨十地的修正次第,以菩萨发菩提心救度终生之“利他行”,作为大成与小成的根本区分点。从佛教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由个人救赎转向整体救赎,个人救赎是对个体无力与卑微的厌恶,期待佛的救赎,并注重修持以成佛; 整体救赎是向往整体的渴望,整体的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所以佛教的本意是倡导人人发大愿救赎众人,以获得整体的救赎,这是对个体的无力与卑微的抵抗。 二、取消主体的共同努力:大我,小我,无我 “小我”是指个体的人,凡是先想对自己是否有利;“大我” 是指一个群体,与“大家”异曲同工;“无我”单从字面上看会理解为“没有我”,实际是“无限的我”。在大成佛教的“因果论” 与“缘起论”中都强调“无我”的境界。遇到问题时,“小我”会权衡自己对对方的利益,从而与对方争论,把事情结果扭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把责任推卸给对方;“大我”则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辩证对待,转换立场,不推卸责任;“无我”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错”,把对方的责任也承担起来,发愿力考研与磨砺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个人认为宗教是起源于对“无中生有”这个问题的思考。而科学是起源于对“如何把存在的归为自己所用”这问题的思考。 宗教的信仰跟“天地”或者说“神”有直接关系,或是使自己获得“神”的赐予,如智慧、食物等等;或是使自己成为“天地”的一份子,使自己的行为都符合自然的规律。是对无中生有的坚持。 科学的信仰跟“存在的”“合理的”“可以被证明的”挂钩。科学的信仰是对存在的即可被证明,存在的即可被计算的坚持。 这些朴素的信仰会被加之以各种人为的规则,统治者会为了自己的统治而对宗教或科学做出自己的定义,如“天子”“神子”这类的名称的创造,还有“封建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说法。 一提到信仰,人们凭习惯往往就会联想到宗教,在这种习惯性思维中,似乎只有信教的人才有所谓信仰。其实不然。信仰并非是宗教的专利品,在科学的范畴之内,同样有信仰的存在,只是其信仰具有不同于宗教信仰的特点罢了。 任何信仰都是一个体系,而大凡信仰体系都有两个子系统,即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信仰的价值系统,即是信仰者围绕着一定的人生目标而展开的人生实践;信仰的知识系统,则是指导信仰者进行人生实践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其人生目标的知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实质性的区别在于: 在宗教信仰体系中,其知识系统是外在于价值系统并且凌驾于价值系统之上的一种先验性的或超验性的知识体系,它是要求信仰者无条件地加以接受的东西,而不是有待信仰者在其人生实践中加以检验的东西,因而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知识体系,至于这个知识体系的真实性,则是由凌驾于信仰者之上的教主或由教主授权的神学权威来认定的,一经其认定,它就是不容信仰者怀疑的绝对真理,信仰者只须朝着由这个绝对真理为他设定和指引的人生目标不断向前迈进,至于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说到哲学,就必须谈到宗教,这样也就要明白什么是宗教?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释。这里讲的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宗教也和人生有关,每种宗教大多有一种哲学思想,而宗教则是以某种思想外加教条、组织等构成的。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它以反思也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我们自然应当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开始思想我们的思想,就有了思考宇宙的思想,得到了思想思想后的思想,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一切存在之全”,也相当于惠施所云的“大一”。只有反思自己思想后得到的思想才是知识,才是认知世界的能力。 关于中国哲学的地位问题,还要牵扯到“超道德价值”这个概念。所谓超道德价值,是高于道德价值的。比如说爱人是道德价值,而爱宇宙则是属于超道德价值范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道德价值就是对超乎现实的追求,中国人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的欲望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不是注重增加一个人的知识。道家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区分了为学和为道两个概念,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哲学是属于为道范畴的。

二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们力图要解决一些问题。其一:如果一个人要获得个人与宇宙的统一,那么是否要远离社会或是要否定“生”?这个问题,道家和佛家的观念是差不多的。佛家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所以必须要脱离尘网,脱离人生这个痛苦的根源。道家认为“以生为附赘悬疣”,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必要时可以放弃生。显然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有消极意义的。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圣人,即完成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统一,那么他们都会远离社会,这样和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他们的思想显得过于片面。还有一种哲学与这种所谓的“出世思想”相悖,即普通的入世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超道德价值论,而是普通的道德价值。然而,孔子无疑是持这种入世思想的,这也成为出世哲学者的批评理由,即太过于现实主义,太过于肤浅。其实,无论哪一派,中国的中哲学都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体,他们都会提到政治、道德。当然,中国哲学的关注点在于人伦日用,注重实际社会,而不是空泛的指天、宇宙。即使是宋代新儒学和明清之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也都是关注人的,如格物致知等,他都是为人服务的。总的说,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如此的,实际上,中国哲学很实用,但又并不肤浅。 说到入世与出世,就可以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联系。这两者是对立的,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要完成这两个对立

中西方宗教哲学比较

中西方宗教哲学比较 摘要:每一门哲学不一定是一种宗教,但每一宗教必定是一门哲学,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内人们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在各个宗教产生的初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局限,对自身及生存的环境缺乏整体的认识,而宗教的产生正是给人类在无知而萌生的恐慌中一种及时的情感依托。而后,由于宗教的迅速发展,它逐渐由被统治阶级迫害的地位上升成为一种统治阶级用以集中和麻痹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所要进行比较的是中西方宗教哲学思想上的异同,并取得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二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的对象。 关键词:历史,文化,影响 在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中,由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创立并信奉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由家业民族创立并信奉的宗教是佛教。宗教作为上层建筑,它的产生离不开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背景,在宗教的意义,礼仪和文化中,也必定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出所传播地区民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文化和哲学观念,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 佛教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印度的释伽牟尼创立,公元一世纪(西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开始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佛教的教义反对把人分成等级,反对不平等的现象,同情不幸的人。同时,佛教还宣扬因果报应,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用自我解脱的方法削除烦恼,而否定斗争。这是佛教消极的一面。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广泛宣扬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开始以一种融和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化的主体。佛教逐渐由“外来方术”变成了一支很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引起代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儒、道两教的关注。在不断的冲突当中,三者相互渗透,它们冲突的过程也正是融合的过程。 仅在北魏时期,全国的佛寺即从东晋时的1700余所一跃而达30000余所。佛教徒还开凿了云冈、龙门、巩义、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十几座著名石窟,雕塑的佛像和绘制的壁画不计其数。这些石窟的开凿使得中国的雕塑和绘画艺术得到很大推动。这一时期的画匠在遵循佛教图本的同时,不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想象,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其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延续和补充。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第一章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第一章古代世界的科学 文明的起源——巴比伦尼亚——埃及——印度——希腊和希腊人——希腊宗教和哲学的起源——古典时代的宗教和哲学——爱奥尼亚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物质问题——原子论者——希腊医学——从原子论者到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希腊化的文明——演绎的几何学--阿基米得和力学的起源——阿利斯塔克和希帕克——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炼金术的起源——罗马时代——学术的衰落 文明的起源 在历史的黎明期,文明首先在中国以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尼罗河几条大河的流域中,从蒙昧中诞生出来。在居住在这些流域的各民族当中,我们知道得 最多的是埃及的人民和巴比伦尼亚的人民,主要是靠了希腊历史学家著作中的记载。从这个来源得到的资料本来是极少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发现他们的许多建筑物,雕像和碑石的遗迹,由于发掘王室陵寝,得到很多家用物件、装饰品和铭文,资料来源又大大扩充了。这种资料当然是片断的,有赖双重机会,一方面要靠古代记录的保存和发现,另一方面又要靠现代研究家的正确解释;可是,这样得到的资料确也不少,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得到。 巴比伦尼亚 常识性的知识和工艺知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该说是实用科学的起源的最可靠的 基础。这种规范化的早期征象可以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的巴比伦尼亚国王的敕令中找到。当时,他们已经认识到固定的度量衡单位的重要性,于是就用王室的权威,公布了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标准。 巴比伦尼亚的长度单位是“指”,等于1.65厘米或2/3英寸左右; 一尺等于20指,一腕等于30指;一竿等于12腕,而测量者所用的单位绳则等于120 腕;一里是180绳,等于6.65英里。在重量单位方面,一粟等于0.046克;一舍克(Shekel)等于8.416克;一达伦(talent)等于30.5公斤,或67[1/3]磅。 在最早的有史时代,大麦似乎充当过交易的媒介。到公元前三千年,又采用了铜锭 和银锭,但是,大麦仍然在流通。黄金的价值为同重的白银的六至十二倍,因时代而不同。 巴比伦的数学和工艺的要素显然是从非闪族的萨马利亚人(Sumerians)得来的。 萨马利亚人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统治那个国家达一千年之久。在巴比伦人的碑石中发现 过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他们采用了十二进位制,使分数易于计算,同时还采用了从我们的手指得到启示的十进位制。为了把这两种制度结合起来,他们对六十这个数目特别重视。这种双重计算法的平行应用成为重量和度量——圆周及其角度的划分,噚,尺及平方尺,达伦和蒲式耳(bushel)——的基础。 几何学的起源也说明抽象的科学起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土地测量的基本公式和 数目里,就可以找到几何学的开端。由于有了田地的平面图,接着也就有了比较复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