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导游词

月牙泉导游词

【篇一:甘肃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甘肃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

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

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

文化瑰宝。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

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

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

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

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

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

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

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

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

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

设和保护措施,

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

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篇二:导游词】

莫高窟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

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

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

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

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

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画

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

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

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

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

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

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

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

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

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

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

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

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

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

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

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

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

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

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

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

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

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

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

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

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

这一事实。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

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

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

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05年沙皇俄

国的奥勃鲁切夫

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

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

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

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

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

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

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

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

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

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那么藏经

洞是什么时候、为何密封的呢?一说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侵入敦

敦煌时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神圣经典

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坏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

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纪初

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下面我带大家去参观328窟,这个洞窟的精彩所在为塑像,在进入

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几种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

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头搭架,上面缠上麦秆、谷草、芦苇、麻丝等,然后用特制的粘涂塑,整形雕刻,最后上彩绘画的。

塑像主要有四大类:(1)佛像,包括释迦、弥勒、药师、阿弥陀以

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萨像,包括观音、文殊、普贤及供养菩

萨等;(3)弟子像,包括迦叶、阿难;(4)尊神像,包括天王、

力士、罗汉等,另外还有一些鬼神、神兽等动物塑像。由于制作年

代不同,风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吴带当风”等风格,充分地体现了当时的艺术

巨匠超凡的想象和高超的思维。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多为1佛2菩

萨的组合,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变到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

了一铺七身或九身的群像,也出现了大的造像,如148窟和158窟

的两身长16米多的涅盘像、96窟高3405米的北大佛和130窟高

26米的南大佛,都是一时期的作品,其艺术风格也趋向雍容华丽,

特别是唐代的许多优秀作品,那注入的感情和技巧,给人的印象就

像真实的生命体。

285窟是莫高窟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建筑形式为覆斗顶方形禅窟,内有西魏大统四、五年,造像题记,是莫高窟最早的一个有记年的

洞窟.南壁禅窟上面绘有《五百强盗在佛因缘》故事,讲的是:在古

印度有五百人造反为盗国王派军队捕获,挖去双眼,放逐山林,他

们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唤佛的名号,佛听到后,大发慈悲,用

神通力使他们恢复光明,并现身说法,终于使五百强盗皈依佛门。

画面非常写实,每个环节都作出细致的描绘,这则故事对今人同样

教育意义,只要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

220窟是初唐开凿的洞窟。这个洞窟南北两壁面,原来被宋代的壁

画覆盖,1948年已残损的千佛画被剥掉后,下面露出了初唐时代的

壁画,色彩如初,非常清新鲜丽,保存状态极其完好,而且是非常

精美的作品。南壁是根据《佛说阿弥陀经》绘画的“阿弥陀净土变”,中间是栏杆环围的宝池,沙罗双树下的莲花台上坐着阿弥陀佛,以

胁侍菩萨为中心,诸菩萨、飞天、伎乐天等众圣云集,场面非常壮观。宝池前有红、绿、黑、白颜色的瓷砖铺设的平台,正面舞台上

乐师们在演奏各种乐器,平台中央有两个舞姬,在圆形的地毯上踏

着音乐节奏立着脚尖跳舞,羽衣飘动,激烈欢快。英建筑艺术主要

指洞窟的形制。石窟本身就是具有立体空间的建筑。前期的洞窟以

中心塔柱式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既开凿时就在洞窟的中央留下一

个方柱,在柱子的上面开龛,龛内塑像;中期开凿的洞窟相对较大,中心塔柱式被庙堂式即伏头号代替,多数是在洞窟正面墙壁上开较

大的

佛龛,塑造多身塑像。窟顶为覆斗式,天井彩绘精美的图案,后期

开凿的洞窟都比较大,纵深二三十米,称殿堂窟。洞窟中央高有佛坛,佛坛上面塑造多身较大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

同进,融化、成为本民族的东西。另外莫高窟还保存着宋代木结构

窟檐五座,以及散布其周围造型独特的舍利塔十几座。加上壁画中

彩绘的亭、台、楼、阁、殿、寺院、城池、民居、茅巷、野店等等,构成了莫高窟无比丰富的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一部敦煌建筑史。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导游词

想知道鸣沙山为什么叫做鸣沙山,月牙泉为什么叫做月牙泉吗?望

文生义是老师不允许的,但是在这里呢,大家可以小小的破一次例。还是先听一个故事吧。话说在long long long long ago,八仙中的张

果老听说这一带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就想下凡来瞧一瞧,看

一看。于是乎就倒骑着毛驴,下凡来了。毛驴上还驮着两大袋沙子,您可别小瞧这沙子,这可是镇压鬼怪的宝物那。有一天呢,张果老

骑驴到了鸣沙山脚下,正在欣赏风景的时候,一个淘气的小孩子把

毛驴上的沙袋给扎开了!这可了不得了,毛驴受了惊吓弯弯曲曲的

狂奔起来,沙子也随着毛驴奔跑的路线源源不绝的流出来,而毛驴

的脚印踏过的地方,都会有水源出现。等到毛驴停止的时候,沙子

也流完了,把这里的鬼怪全给镇压住了。从此以后啊,只要一起风,这里的鬼怪就会呜呜哭,在反思自己的罪过。现在明白了吧,鸣沙

山的响声就是鬼哭狼嚎的声音,月牙泉就是毛驴奔跑过得地方。开

玩笑,只是个神话故事。鸣沙山就是因为山上的积沙骚动有声而大

名鼎鼎,月牙泉则是因为形似弯弯新月而芳名远扬。“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千百年来,鸣沙山月牙泉已经俨然成为了大漠戈壁

中的孪生姐妹。不过现在呢,咱们得让她俩先分开一会,为什么?

因为要一个一个给你们介绍啊!

先说鸣沙山。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

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面积

约200平方公里。它处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整个山体都是由红黄

绿黑白五色像米粒一样的沙粒堆积而成的。五色沙粒细软滑圆,手

感非常好。不信,不信一会您亲自彭一把试试!鸣沙山的山形也是

相当美观的,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道道沙脊就呈现出波纹状,一会儿湍急,一会儿缓慢,一会儿还自己打转儿,明暗相见,层次

分明,远看连绵起伏,就像一条龙一样。人们登山下滑的时候啊,

常常会觉得两肋生风,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史书记载啊,天

空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平沙静,这里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这就

是敦煌八景中的“沙岭晴鸣”了。今天天气不错哦,看来大家很有运

气啦。鸣沙山的鸣响之谜,古人理解不了就用传说故事来解释,但

是我们得从科学的角度推究啊。现在成型的解释大概有这么三种:一、静电发声。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

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

集就大如雷了;二、摩擦发声。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

度增高,稍有摩擦就可能发出爆裂声,众声汇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轰

轰隆隆的鸣响;三、共鸣放大。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

的共鸣箱。流沙下泄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天然

共鸣箱的共鸣,放大了音量,形成了巨大的回响声。如果您对这三

种解释都不满意,一会可要仔细研究了,说不定能提出更合理的解

释呢。

接下来就是月牙泉了。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称沙井,又

名药泉。为什么叫药泉呢?相处泉内生长有铁背鱼和七星草,专治

疑难杂症,食之还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就被称为药泉了。月牙泉面

积13.2亩,长240米,宽39米,平均水深4.2米。这里水质甘冽,澄清

如镜。说来也怪,月牙泉在沙子堆里躺了几千年,却始终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下雨天不溢,大旱也不干涸,遇到烈风泉水不会被流沙

淹没,地处戈壁泉水始终不浑浊,不能不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也难怪有人把它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了。这“月牙晓澈”自然也成为

敦煌八景之一咯。

好了,现在该让这对孪生姐妹见面了。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

风景名胜区,还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呢,很厉害吧。一会下

车了,大家可以光着丫丫爬山、滑沙、骑骆驼、登山丘,也可以滑

板滑沙、跳牵引伞、滑翔伞。只是有一定可得注意了,别乐不思蜀

不想回家了!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导游词

(重点:墓群出现的原因、壁画墓的五个特点、六号墓的主要内容、魏晋壁画墓的艺术价值)

游客朋友们,在距离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东北2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宝地被人们称为“大戈壁里的地下艺术宫”,那里分

布的1700多座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中,以简洁生动、粗旷活拨的现实

主义壁画,为人们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民俗生活,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它东西依酒泉市的果园乡,西北靠新城乡。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

多的墓葬呢?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的

起点,是九边重镇之一,归肃州卫所辖。后汉时,这里是玉石障,

五代称天门关,是历代的军事必争之地。到了魏晋时期,战争越发

频繁,特别是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先大闹蝗虫,后发

生瘟疫、战争。人饿得吃光了草根树叶以至牛马毛,饿死病死的尸

骨填塞河流,遮蔽田野,惨不忍睹。这处墓群就是这个时期(公元220年)到南北朝(公元589年)的三百六十多年中建造的。嘉峪

关市文物部门于1972-1979年的七年间先后发掘了13座墓,从墓葬看是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其中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共出土壁画

砖700余块,现有六号和七号墓室对游人开放。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群是三到四世纪的魏晋时期形成的大型家族合葬

墓群。那时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中原文化和西域

文化交融荟萃的地方。大汉王朝“列四郡、拒两关”的不朽政绩,给

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踵而至的三国两晋使有“天府”之称

的中原地区战火纷飞,而河西走廊却似一处安定富饶的世外桃源,

吸引着爱好和平的中原人士纷纷携家带眷而来,由此而形成的稠密

的人口和繁荣的文化终究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所掩埋,沉默的古墓葬

以他庄严肃穆的方式成为了古代文明的载体。在1972,这个长埋在

地下1700多年的古墓葬,偶然地被一个叫张树信的地方农民在放羊

的时候发现了。从1972年到1979年,甘肃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对

这一片空旷而沉寂的戈壁滩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研究,有13座古

墓葬被成功的挖掘开来,其中的8座古墓葬中所保存的颜色鲜艳的

砖壁画令考古专家们惊叹不已,更在中国的墓葬史界和美术史界引

起了不小的轰动。原来,由于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动荡,使魏晋时

期中国的绘画文献记载非常的零星、简略,绘画的事物资料更是凤

毛菱角,这一个古墓葬群的发现,正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这个缺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发现和补充。它的建筑和艺术具有与众不

同的显著特点,主要由五个方面。第一,其墓葬形制具有中原和江

南罕见的墓葬形制,其墓葬是由干砖垒砌而成。多为一砖一画

第二,砖画内容取材广泛,民俗内容相当丰富,被称为地下民俗画

第三,砖画画法简练,色调明快

第四,描绘的事物由简到繁,由粗到细。达到以形写神的境界

第五,嘉峪关壁画墓中的神话题材会画,为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的前身,两者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也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空白,成为

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发现

和补充。

魏晋墓的建筑艺术也令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现代人为古人的聪明才

智而赞叹不已。六号墓由前室、中室和后室组成,分别代表墓主人生

活的寝室和宅院,前室两侧还有象征牛羊圈、炊房和仓舍的耳室。三

室以高达11米的照壁为墓门,照墙上镶嵌有形象生动的托梁力士、雷公、托梁兽、鸡首人身和牛首人身等建筑型砖;还彩绘有象征天门

的星云纹饰阙门、镇墓的兵卒和青龙、白虎、朱雀、麒麟等仙灵异兽。整座建筑的每一处都经过精巧的力学和用料计算,以干砖垒砌

而成,每一块砖上都有一副完整的壁画。墓室覆斗型的藻井顶部所呈

现的大小不等的等腰三角形显示了古人对几何学的深刻研究和利用。一条由墓门照壁通向地面的斜坡状的墓道把阴阳两界连接起来,中室

顶部悬挂的油灯为墓主人照亮了通向未来的道路。油灯最终燃尽了

墓室中的氧气,使墓室成为自然真空的状态,从而为现

代人保存了由此而没有被氧化的清晰的砖壁画。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壁画,目前只有6号墓对观光客开放,在这一

座墓中所保存的136块彩绘画像砖,反映了非常广泛的民俗生活,

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内容。主要内容有三类:首先是描写生产

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狩猎、商贸等内容。画像砖

表现了从犁地、播种、耙地、打场、到扬场的一系列农作活动。壁

画中出现的两种农具耱和耙是这两种农具最早的形象资料,比记载

农作物栽培、育种的古农书《齐民要术》的记载还要早。河西自古

草原广袤,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彩绘砖中有大量的牛、马、羊、鸡、骆驼、猎鹰等画面,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墓中

前室北壁的《牵驼图》是丝绸之路上商贸驮运者的生动写照。东壁

的《采桑护桑图》中一位婀娜贤淑的女子提篮采桑,一位英俊年少

的男子拉弓射箭,保护桑林,生动地描绘了魏晋时期男耕女织的安

定生活。

第二类砖壁画是奴婢们从事屠宰、炊庖和主人们宴饮娱乐的场面,

每一个画面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和今天的生活十分相似。画面中有持锤击牛、宰猪、杀羊的场景,有案上切肉、灶下烧火烹

食的炊事细节,有奴婢俸方案递食,主人们围坐享用的生活场面,

令人倍觉熟悉,倍感亲切。前室和中室还绘有烤食羊肉串的场景,

可见西晋时,河西人已知用三股铁叉串肉在碳盆上烤食了,这比

南朝后期食谱中的记载要早200多年。

第三类砖壁画描绘了墓主人中年时平步青云、身为达官显贵时奢侈

豪华的享乐生活,那些乐师奏乐图、舞女献舞图展现了墓主人歌舞

生平的享乐生活;而威

武壮观的出巡图更显示了墓主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豪迈气概。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精美的砖壁画,我们的参观就结束了。现在大家出

墓室回

到车上我再给大家讲几个故事(不是导游词内的,只是大家参考的

资料)

魏晋壁画墓

说起来就自豪,咱们甘肃啊,不仅土地上物产丰饶,旅游资源丰富,就连地底下也不甘示弱。这不,咱们今天要去的魏晋壁画墓,就被

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地

【篇三:济南月牙泉的导游词3篇】

济南月牙泉的导游词3篇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

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

光之一绝,下面是济南月牙泉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济南月牙泉的导游词

想知道鸣沙山为什么叫做鸣沙山,月牙泉为什么叫做月牙泉吗?望

文生义是老师不允许的,但是在这里呢,大家可以小小的破一次例。还是先听一个故事吧。话说在long long long long ago,八仙中的张果老听说这一带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就想下凡来瞧一瞧,看

一看。于是乎就倒骑着毛驴,下凡来了。毛驴上还驮着两大袋沙子,您可别小瞧这沙子,这可是镇压鬼怪的宝物那。有一天呢,张果老

骑驴到了鸣沙山脚下,正在欣赏风景的时候,一个淘气的小孩子把

毛驴上的沙袋给扎开了!这可了不得了,毛驴受了惊吓弯弯曲曲的狂

奔起来,沙子也随着毛驴奔跑的路线源源不绝的流出来,而毛驴的

脚印踏过的地方,都会有水源出现。等到毛驴停止的时候,沙子也流完了,把这里的鬼怪全给镇压住了。

从此以后啊,只要一起风,这里的鬼怪就会呜呜哭,在反思自己的罪过。现在明白了吧,鸣沙山的响声就是鬼哭狼嚎的声音,月牙泉就是毛驴奔跑过得地方。开玩笑,只是个神话故事。鸣沙山就是因为山上的积沙骚动有声而大名鼎鼎,月牙泉则是因为形似弯弯新月而芳名远扬。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千百年来,鸣沙山月牙泉已经俨然成为了大漠戈壁中的孪生姐妹。不过现在呢,咱们得让她俩先分开一会,为什么?因为要一个一个给你们介绍啊!

先说鸣沙山。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它处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整个山体都是由红黄绿黑白五色像米粒一样的沙粒堆积而成的。五色沙粒细软滑圆,手感非常好。不信,不信一会您亲自彭一把试试!鸣沙山的山形也是相当美观的,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道道沙脊就呈现出波纹状,一会儿湍急,一会儿缓慢,一会儿还自己打转儿,明暗相见,层次分明,远看连绵起伏,就像一条龙一样。人们登山下

滑的时候啊,常常会觉得两肋生风,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史书记载啊,天空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平沙静,这里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这就是敦煌八景中的沙岭晴鸣了。今天天气不错哦,看来大家很有运气啦。

鸣沙山的鸣响之谜,古人理解不了就用传说故事来解释,但是我们得从科学的角度推究啊。现在成型的解释大概有这么三种:一、静电发声。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就大如雷了;二、摩擦发声。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就可能发出爆裂声,众声汇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轰轰隆隆的鸣响;三、共鸣放大。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泄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天然共鸣箱的共鸣,放大了音量,形成了巨大的回响声。如果您对这三种解释都不满意,一会可要仔细研究了,说不定能提出更合理的解释呢。

接下来就是月牙泉了。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为什么叫药泉呢?相处泉内生长有铁背鱼和七星草,专治疑难杂症,食之还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就被称为药泉了。月牙泉面积

13.2亩,长240米,宽39米,平均水深4.2米。这里水质甘冽,澄

清如镜。说来也怪,月牙泉在沙子堆里躺了几千年,却始终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下雨天不溢,大旱也不干涸,遇到烈风泉水不会被

流沙淹没,地处戈壁泉水始终不浑浊,不能不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也难怪有人把它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了。这月牙晓澈自然也成

为敦煌八景之一咯。

好了,现在该让这对孪生姐妹见面了。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

风景名胜区,还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呢,很厉害吧。一会下

车了,大家可以光着丫丫爬山、滑沙、骑骆驼、登山丘,也可以滑

板滑沙、跳牵引伞、滑翔伞。只是有一定可得注意了,别乐不思蜀

不想回家了!

看你那迫不及待的样儿,不是到了吗?下车!

篇二:济南月牙泉的导游词

今年五一,妈妈带我坐火车去敦煌,既见到在外地出差的爸爸,又

游遍了敦煌,这真令我高兴!

敦煌火车站到了,这里的天气格外晴朗,我下车见到了爸爸,我们

找好宾馆后,就租车前往月牙泉,到了地方,咦!应该是一个泉,怎

么不见泉呢?我问爸爸,爸爸告诉我:月牙泉在鸣沙山的中央,我们

先要经过鸣沙山。我们骑上骆驼就进了沙漠,爬过一个小沙山后,

远远看见一片绿洲。

在那片绿洲中,我找到了月牙泉,只见月牙泉在鸣沙山的环抱中,

形状像一弯新月。月牙泉被鸣沙山环绕着,浅蓝的泉水像是她明亮

的眼睛,清澈见底,水中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在月牙泉旁还有

好几棵高大的胡杨树。在月牙泉边,我和妈妈用湿润的沙子堆了一

个蛋糕和一朵花,意思是让月牙泉像花一样美,像生日蛋糕一样漂亮。

回到了宾馆,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月牙泉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

拉着我的手飞向天空,她还说如果人们不爱护她,她就会从地球上

消失,所以我做了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让我们大家节约用水,

不要浪费水资源,保护我们的月牙泉。

我希望每个去敦煌的人都能多节约一滴水,让我们的月牙泉更加美。篇三:济南月牙泉的导游词

金秋十月,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西部之旅,先后游览了敦煌莫高窟、

鸣沙山月牙泉、雪山天池和葡萄沟。我们被这美丽的异域风情深深

地吸引住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神奇美丽的月牙泉。

我们一到那里,只见到处是金色的沙山,一阵风吹来,沙子就像赛跑一样散开来。好几次,我们只能眯着眼睛前行。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我们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沙漠中的一方绿洲,一弯月牙形的清泉静静地卧在其中。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月牙泉了吧。导游的解说证实了我的想法。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的北边,东西长三百余米,南北宽五十余米,水深约

五米,泉形酷似一弯新月,故名月牙泉。泉水好清啊!像一面镜子,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站在泉边,倒影清晰可见,舀一瓢泉水品尝一下,凉凉的,甜甜的,舒服极了!

快看,鱼!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循声望去,真的看见有一群小鱼摆着尾巴游动着,我来不及向它们打招呼,它们已经游到了远处。导游不失时机地向我们介绍:月牙泉有一种鱼叫铁背鱼,可以治疗疑难杂症。我惊奇极了,真想找找有没有这种鱼。

我们跟着导游在月牙泉边观赏。只见白杨亭亭玉立,垂柳舞带飘丝,

沙枣花香袭人,丛丛芦苇摇曳,对对鸟儿飞翔,风景如诗如画。泉南岸台地上还有娘娘殿、龙王宫、荡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大片古建筑群。

游着游着,我们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在沙漠中游览。沙漠中的绿洲真是令人诧异啊!自古来水火不能兼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却能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文摘:月牙泉导游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