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形象分析与策划2000年

重庆市旅游形象分析与策划
一.文化背景:
长江,嘉陵江两江汇聚孕育出有着3000多年开发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重庆,是我国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重镇,也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旅游名市。
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红岩革命文化,抗战陪都遗迹,三峡工程竣工后形成的高峡平湖世界级自然山水风光。重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优势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巴文化渊源流长,周武王灭殷后封其宗族于此,建立了巴子国。其间发生了许多象巴蔓子献头拒楚的动人故事。此后,形成了重庆地方文化的主体,倔强不屈的巴文化正是今日重庆的生命精髓。1986年,重庆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有各类文物、遗迹、遗址12212处,内容十分丰富。重庆抗战文化亦是都市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中国的首都和盟军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而蜚声海内外,这种带有历史烙印的知名度,令许多城市望尘莫及。各界名流和文化人士汇聚重庆,留下了许多旧居(如蒋介石宋美龄旧居、宋庆龄旧居、冯玉祥抗倭楼等)和可圈可点的大后方文化。许多欧美知名人士在战争期间都有独特的重庆经历,也留下了许多遗迹(如史迪威故居、罗斯福图书馆、美国大使馆等)。他们的访谈和回忆录,如同《马可波罗游记》一样,吸引着外国游客了解中国,了解重庆。抗战文化是开启港、澳、台及欧美市场的一把钥匙。除了上述两个核心内容外,重庆都市旅游文化还涵盖了闻名全国的红岩革命文化,以“重庆火锅”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及山城登高文化和节庆文化等。

重庆在现代城市发展方面的特点:集江城、山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于一体的现代山城都市。

受众基础分析:
台湾,-抗日文化,国民党的陪都,
国外,山城和雾都的神秘,抗日总部的历史,远古历史,挫败蒙古帝国——联系抗日。
总体水平较低,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重庆200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840万美元,全国第17位,远远落后于另三个直辖市:北京276880万美元,上海161267万美元,天津23176万美元。甚至不及一些地级市如福建泉州(25428)、广东中山(14692)。
游客停留时间短,多为过境中转除了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入境客人多半借道重庆,乘船下三峡。入境游客在重庆平均停留时间约为3.24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天(2000年)。重庆市旅游产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极大制约了海外市场发展。

国内及周边: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山区的度假养生旅游
云贵川等周边省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更大知名度,西部大开发又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势必与重庆抢占市场,瓜分客

源。另外中国入世,旅游业进一步开放,会冲击尚不健全的重庆旅游业。



重庆旅游形象现状调查分析
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放大。到2001年底,全市已拥有国际、国内旅行社203家,其中,重庆海外旅业(旅行社)集团等5家旅行社跻身2001年度全国“百强”国际社之列,有12个区县(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区”称号。
2001年获“全国假日旅游突出贡献城市”称号。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标志重庆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中国旅游名市”的历史性跨越。


国际
国内

5、重庆市旅游形象的定位
重庆口号:
吸引旅游观光--山中雾都,
对外国:“上帝折鞭之处”的合川钓鱼城古迹;
对长江三峡:结合三峡工程,有次活动搞砸了,全是凑烂船

吸引外资投入--启动的中国备用心脏

当初刚直辖,只是个“新重庆”的提法太一般化,错失良机。



6、重庆市旅游形象策划要素的设计
1)人-地感知形象设计,视觉符号识别系统
a)旅游地名称
b)旅游地标徽
c)旅游地标准字体
d)旅游地象征性吉祥物:
e)旅游地象征人物:蒋介石,红岩人物,抗日战争总部,帮帮军
f)旅游地纪念品:红岩的手铐脚镣,火锅地料,陪都的没想好
g)旅游地交通工具:水路为主,以长江为依托,打造三峡黄金水道,抓好朝天门码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综合整治。陆路通过轻轨和跨江大桥畅通市内交通,全面开通至各旅游景区的旅游专线,把高速公路向渝东长江三峡,渝西成都,渝南渝黔,渝东南渝怀辐射。江北机场从2000年8月1日起可办理入境落地签证,争取与更多欧美国家直航。
特色:索道
h)户外广告:注意高度的层次性
i)旅游地人的视觉形象:朝天门-船
其他感觉形象
a)听觉:“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境宣传
b)味觉: 川味,麻辣烫滑酸,饮食文化,重庆火锅闯九州-重庆人的火暴脾气,敢闯。(全国火锅店统一营销策略,统一广告)
c)嗅觉:江水,湿润的空气和山的气息

2)人-人感知形象设计,服务行为形象:
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外语水平:都较低,尤其重庆火暴脾气,不利于旅游,小偷较多全国文明,
居民形象:”到了重庆嫌结婚太早”已经成为顺口遛。但是文化上没有突出火暴,耿直的特点“因为水气重,多吃麻辣的原因:)”

3)感知形象设计与建设的重点
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八大特色旅游区
“一个中心”,即建设山城都市旅游中心。重点是“壮美的山水城市,迷人的山城夜景”、“红

岩革命精神”、“抗战陪都文化”三个旅游主题。全力塑造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于一体的重庆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增强主城区都市旅游的吸引力,强化其对全市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对西南地区旅游集散的口岸功能。
“一条主线”,即建设和突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重点推出“重新发现三峡、万古三峡对比游”的旅游主题概念。重庆己有12个区县(市)被纳入由国家旅游局、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办等六部委局办统一组织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做好移民新村新品。
“八大特色旅游区”,即建设大足石刻艺术旅游区、四面山/金佛山生态旅游区、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旅游区、芙蓉洞/仙女山观光休闲旅游区、三峡腹地科考探秘旅游区、巫山小三峡旅游区、黔江/乌江画廊民族民俗旅游区、近郊温泉湖泊度假旅游区。重点打造渝西、渝北、渝南、渝东南4条特色旅游走廊。

第一印象区:朝天门码头造型,山城夜景,山城层层叠叠的建筑群
线条印象区:经水路所见,需要水路的景观规划

4)值得注意的环节
(a)环境污染:山城峡谷,通风不好,黑雨酸雨,绿化
(b)卫生环境差:市民素质,普通话,英语
(c)拥挤,道路崎岖,交通安全

7、北京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
(1) 形象广告:
对内:
用红岩精神,造成对拜金,腐化等的对比
用三峡工程,吸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他们现在在哪里?”等新闻报道要大力进行
用山水城市,打好“山水”的城市这张牌,针对一般大城市在平原,突出有山有水,建设奇迹
在历史文化上,宣传抗日总部的历史作用,联系抗元,纠正金庸(正好利用射雕播出:),说山城很好保持了历史文化,有道是:
蒙古游牧族横扫欧亚,折鞭钓鱼
日本法西斯侵我中华,难陷陪都
——山城千古屹立

在山城对养生疗养的作用宣传不够:科学证明山区多长寿,我的家乡名字就是长寿,可是却不利用来做农家游的广告。
(2) 公共关系:如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
火锅饮食节,重大校庆千人火锅,觉得宣传不够,遍布全国的重庆火锅没有统一商标,塑造品牌,志为可惜,有时候政府可以扶持引导。
三峡大工程,利用三峡工程不同阶段,大力宣传“最后一眼”,工作做得不够,甚至有失败和草率的例子。
农业旅游新概念和移民工作结合,和山地修养结合

联合:重 庆-长江三峡-宜昌-张家界七日游;重庆-大足-长江三峡-宜昌五日游;“回到拉萨”双飞四日游 附录:重庆市旅游资源:
巴山,渝水,巴渝文化、

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
夏禹王“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涂山旧痕, 大宁河千古悬棺真貌,
国共两党众多名人名事遗址;
“上帝折鞭之处”的合川钓鱼城古迹;
长江三峡,
大足石刻,
组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城都市风光”、“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和“八大特色旅游区”
重庆还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吃”与“游”相得益彰。
古老的重庆旧貌尚可辨。
渝中区的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八一路好吃街、朝天门广场、人民广场仍是都市旅游的最热点,而近郊的永川野生动物世界、南岸的“农家乐”、北碚缙云山等旅游区也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