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模版范本

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模版范本
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研究模版范本

项目名称: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功能

研究

首席科学家:郭亚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总后勤部卫生部上海市科委

一、研究内容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

1. 抗体研究平台的系统性

抗体分子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系统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抗体研究平台。目前采用生物学方法结合原子层面的结构分析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如何建立一个可针对多状态(静态与动态)、多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和多角度(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的系统研究平台是本项目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采用结构生物学结合计算生物学和功能验证的策略,建立抗体“虚拟设计预测和验证”研究体系,发展和完善已建立的抗体研究生物技术平台。

2、抗体抗原特异识别的可模拟性

免疫识别和结合是发生在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特定位置、特定片段之间的互相匹配和吻合的过程。这种特异性相互作用是完全基于一级序列折叠后的三级结构,对应的蛋白质空间表面特征是揭示分子识别规律的基础。在已构建的抗体-抗原复合物库(平台)和前期973所建立的技术平台基础上,跨生物学、计算机、统计、数学等学科,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对抗原抗体分子识别进行分析与模拟,并结合其它子课题进行生物学试验验证。

3. 抗体抗原分子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分子识别必然存在着其普遍意义上的规律,在遗传密码之外还应该存在着“结构密码”,对分子识别规律的了解将能够大量获得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抗体分子的一系列重要生物学功能均与抗体分子特异性识别有紧密关系,对抗体分子识别规律的阐明,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重要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已建立的各种生物抗体库和抗体虚拟设计平台,通过抗体的虚拟设计抗体分子的结构,预测抗体功能,结合生物手段和生物信息技术,解析抗体分子的识别规律。对抗体分子识别规律的阐明也将为其它生物大分子识别规律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我们已有的晶体结构明确的抗原表位为研究模型,在虚拟设计和生物验证的研究平台上采用从生物——虚拟——模拟——生物的策略才有可能准确、全面地研究抗体分子识别的规律。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寻找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

在生物信息大规模抗体虚拟库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上,统计抗体抗原结合界面两侧的空间信息特征和特征,建立基于空间特征的蛋白质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进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发展空间比对技术,寻找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

2.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结构学基础:

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以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为研究目标,构建抗原和抗体分子结构测定平台,抗原表位测定的技术平台,以及抗体生物学功能机制的分析平台。综合运用X-射线晶体学、溶液核磁共振、冷冻电镜、X-射线小角散射等多种结构生物学手段测定抗体和抗原分子以及它们的复合物的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上和不

同测定方法基础上的三维结构信息,确定抗原分子上具有重要活性的功能表位,揭示抗体特异性高效识别靶标抗原的结构基础,阐明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理。

3. 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

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对单个抗原抗体在细胞表面的动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及数量化分析,结合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和原子力显微成像术对抗原抗体分子间结合,解离的动态过程给以精细探讨。进一步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修正已建立的数学理论模型。

4.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设计及功能进化规律研究

基于分子动力学(牛顿力学)和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密度泛函理论(量子

力学)探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式,建立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为新型抗体分子功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5、抗体分子识别的功能进化规律:

利用现有的人源Fab抗体库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与分子对接矩阵模式,结合人—人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小鼠杂交瘤技术,进行基于抗体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收集所产生的功能性抗体分子数据,建立充实“生物抗体数据库”,结合结构生物学的数据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对抗体分子识别特点进行研究,寻找抗体分子识别和发挥功能的规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对通过计算生物学获得的抗体分子进行克隆和表达,在细胞或动物模型上研究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对抗体分子识别的作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以建立“抗体结构和功能”的创新研究体系、寻找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作用规律为研究目标,本着“突出我国优势领域、着重解决符合重大需求的关键问题、瞄准国际基础理论前沿”的原则,在上一个973计划项目中所建立的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抗体分子功能研究等技术平台上,建立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创新体系,探讨适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发现的通用性规律,争取获得源头创新性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学的衔接和交叉,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各学科交叉型学术研究梯队。

五年预期目标:

1.建立抗体分子识别及作用规律的系统研究平台,开发并丰富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新算法,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进程,发现抗体分子识别及发挥作用的规律。

2.结合与交叉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通过“表位预测与验证-抗体分子模拟-结构解析-分子设计及预测-生物功能验证”这一流程,建立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研究系统。

3.基于已建立的生物信息数据库,通过理论模拟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抗体分子设计及功能预测。采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系统和计算生物学等方法抽提推导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规则或模式,从而虚拟设计出与抗原结合的抗体分子结构,推测其功能,并用可视化手段进行动态检测和验证。

4.对“虚拟设计”所得抗体分子采用生物技术实验手段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抗体分子与功能性抗原表位相互作用方式,在细胞和(或)动物模型上研究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对抗体分子“虚拟设计预测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找出抗体分子识别的通用性规律。

5.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以上, 30篇以上发表在相关领

域的国际权威刊物;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学术成果4-8项,申报发明专利20项。

三、研究方案

1.学术思路:

本研究以阐明“抗体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与作用规律”为目标,采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平台和扫描探针/量子点标记技术,结合已拥有的抗体生物功能分析系统,组织计算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等优势力量,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力图通过对抗体分子识别机制与作用规律的发现,为快速寻找满足人们需要的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抗体)奠定理论基础。

2.技术途径:

本项目基于前一个973计划项目已建立的抗体虚拟筛选技术平台、晶体结构解析平台和高通量抗体功能验证平台,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抗体数据库,总结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特征,预测参与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进行抗体分子模拟,采用多种结构生物学手段,在不同层面和角度解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生物学的技术途径进行分子设计及预测,最后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技术手段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进行功能验证,寻找适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识别和作用的通用性规律。

3.创新点与特色:

1)在前一个973计划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建立可针对多状态(静态与动态)、多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和多角度(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的抗体结构与功能系统研究平台。

2)在已建立的“抗体生物信息库”的基础上,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对抗原抗体分子识别结构进行分析与模拟,并对功能进行预测。

3)采用结构生物学并结合计算生物学以及功能验证的策略,建立抗体“虚拟设计预测和验证”研究体系,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

4)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对单个抗原抗体在细胞表面的动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及数量化分析,结合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和原子力显微成像术对抗原抗体分子间结合,解离的动态过程给以精细探讨。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

5)本项目可为已立项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如免疫学、蛋白质组学、肿瘤学、干细胞研究和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等以及其他前沿技术领域提供有利的支持。

4.可行性分析:

1)研究目标明确:在前一个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已建立的生物信息学、生物

大分子立体结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抗体分子功能研究等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分子与功能研究的创新体系,找出适用于功能性抗体分子识别的通用性规律,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它的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争取获得源头创新性研究成果,加快我国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免疫学、蛋白质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衔接和交叉,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各学科交叉型学术研究梯队。

2)研究队伍:本项目的科研队伍主体均为来自国家及部门重点实验室的优秀中

青年专家,团队成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总后科技金星和新星、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上海市“曙光计划”和“浦江计划”人才,还拥有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组在计算生物学、机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抗体分子功能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五年来在前一个973项目的支持下,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工作基础与积累

为协作攻关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抗体信息数据库和结构分析及大规模筛选的技术平台,尤其是利用抗原表位与抗体共结晶进行立体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制备高亲和力功能性抗体分子。

应用抗体抗原共结晶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两种重要的单抗药物“Rituximab”和“Efalizumab”的晶体结构,并比较了不同抗体亲和力差异的结构学基础;阐明了“Rituximab”与CD20、“Efalizumab”与CD11a 结合的结构与作用机制,文章分别发表于JBC和PNAS。在此基础上,设计表

达了全新结构和高效功能的抗CD20四价抗体。文章发表于Cancer Res.。以上成果为功能性抗体分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技术方法。这些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为本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也相继投入经费用于本项目相关基础

设施的建设。本项目的研究单位均具有优良的研究条件,并在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及抗体分子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基础。在前一个973项目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了“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及硬件设备上的支持。通过多方面协作攻关,形成了一支各学科配置合理,组织协调得力,攻关能力较强的科研队伍,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5、课题设置

课题1、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原抗体分子识别与系统模拟

预期目标:

在已经建立的生物信息大规模抗体虚拟库和已知抗原信息的基础上,解析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和特征,结合计算生物学、分子动力学技术,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来扫描提炼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实现蛋白质抗原的空间表位预测以及抗体结合位点模拟预测。

研究内容:

1.抗体抗原结合界面两侧的空间信息特征统计研究

外界抗原千变万化,但是抗体在几个氨基酸上的变化就能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抗体识别抗原空间结构的策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抗体-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多集中于对抗体和抗原结合位点一级序列以及二级结构特征的提取,往往对蛋白质表面三维空间信息特征描述不够充分,影响进一步的抗体抗原相互作用本质研究。我们将跨学科收集所有可能的空间结构描述特征,在前期抗体结合界面的统计基础上,重点开展结合位点两侧的三维界面微环境分析,包括凸凹性,相邻性,构象性,结合片(patch)的化学和物理特征等,结合不同种属,不同抗原类别,与非免疫复合物相互作用界面的分析特征进行比较,得出抗原抗体界

面三维特异性.

2.基于空间特征的蛋白质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

基于上面抗原一侧空间表位的特性,从中提取出分辨效果较好的特性,用于不连续表位的计算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将特征进行量化和程序化,并与现有的各种线性表位特性,包括氨基酸倾向性、疏水性、表面可及性等化学性质结合,建立新的B细胞不连续抗原表位预测方法。交给其它课题验证.

3.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统计研究

蛋白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在溶剂环境下的柔性吸引与对接,抗体抗原的识别与相互作用其实就是抗原抗体的相互接近与选择,我们将采用多轨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抗体抗原全原子的溶剂模型,通过长时间的模拟,然后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界面每一残基在三维空间的疏水与氢键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出现的几率,从而确定稳定抗体抗原识别的一系列关键残基。此外我们将采用高温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抗原表位与抗体的结合如何影响抗原的折叠,通过动力学与等高线图分析确定抗原折叠的时间尺度以及可能的折叠路径,从而阐明抗体与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动力学基础。

4.抗原空间表位相似性搜索,以及与抗体结合界面的空间比对与模拟

免疫识别和结合是发生在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特定位置、特定片段之间的互相匹配和吻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间,化学性质的匹配和结构特征的匹配起着主导作用。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抗原空间表位与相似抗体虚拟识别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没有人做过抗原空间表位的相似性搜索分类,也没有人做过抗原空间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界面的空间比对。我们计划在对抗原抗体结合位点结构信息量化,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发展空间比对方法,通过对抗原表位空间结构特征的相似性搜索,在虚拟抗体库中进行配对筛选与亲和性改造. 综合上述的模拟结果,找出对应识别位点附近的更多特征和规律,结合一维二维结构和其它生物特征, 提炼抗原-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5.虚拟筛选和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与改进

选取一些重要的蛋白质抗原及对应抗体(例如HER2及抗体、EGFR及抗体等,以及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抗体,如SM5-1、anti-CD20、anti-CD25、anti-HIV、anti-HBV等抗体),通过虚拟表位预测、空间表位相似性搜索,以及结合界面的

空间比对及虚拟配对筛选,研究其识别和结合的结构基础,交由实验室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改进模拟方法。

经费比例:15%

承担单位: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课题负责人:曹志伟

学术骨干:黄金艳、杜嘉木、朱瑞新

课题2、抗体抗原相互作用规律的结构生物学基础

预期目标:

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以一些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这些特异性抗体及其相应抗原分子在不同分辨率水平上的三维结构模型以及功能表位信息,与其他分题协同合作,从多个层次和方位揭示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阐明抗体分子特别是功能性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

研究内容:

(1)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的原子尺度结构研究以一些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和抗体分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抗原、抗体以及抗体-抗原复合物的结晶和结构解析工作。在获得晶体的基础上,解析它们的三维空间结构,分析原子尺度上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基础。根据结构分析选择参与相互作用的潜在关键氨基酸,与第4、5分题合作进行突变并对进行功能验证,从而最终锁定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中的关键氨基酸,阐明抗体分子高亲和力专一性识别对应抗原分子的分子机制以及特定功能表位的生物学功能。对于分子量不大而又难于结晶的抗原分子,用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来测定其溶液状态下的三维结构。将所获得的结构信息作为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设计的模板,完成抗体分子的优化改造,为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的规律奠定基础。同时将结构信息提供给第一分题,用于抗原-抗体结合界面的空间信息特征的统计及抗体识别分子动力学模拟,总结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的作用规律。

(2)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抗原-抗体大分子复合物的分子尺度结构研究一些新型抗体(比如双功能抗体、多价抗体等)和病毒中和性抗体功能的发挥不仅与其在原子尺度上的识别机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它们在分子层面上的结合模式以及空间效应有关。通过冷冻电镜和X-射线小角散射等结构生物学手段对抗体在分子尺度上对抗原的识别机制和空间效应进行研究,揭示这些抗体分子在整体上发挥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结合局部原子分辨率水平的结构模型,能够得到整体复合物在多个层次上更全面的结构信息,为更详尽地揭示抗原-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提供结构生物学的实验依据。

(3)抗原抗体识别机制的动态结构研究

抗原-抗体的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复杂的分子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变化过程。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抗原抗体识别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变化;用等热滴定方法检测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热力学效应;用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来研究抗原(或者抗原表位肽段)在被抗体识别过程中各个氨基酸的变化情况,得到抗原-抗体识别在溶液生理状态下的动态信息。结合静态晶体结构信息,阐明抗原被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机制。与第五分题合作,通过点突变反映抗原或者抗体上各个氨基酸对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贡献和热力学贡献,从而获得更为详尽的结合参数。实验数据可以为计算生物学基础上的分子设计和结合规律的探讨提供有价值的修正参照。

(4)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功能表位的研究

抗原上不同的表位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活性位点,对于线性表位的抗体的共结晶实验,可以采用抗原表位肽段来模拟整个抗原,而简化结晶和分析过程,因而我们还计划开展针对重要抗原分子上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抗原表位的搜索。我们将采取传统的截断体构建、噬菌体展示等免疫学方法对线性抗原表位的搜索;对于难以用传统免疫学方法鉴定的空间表位,我们计划采用生物物理学核磁共振技术,蛋白质组学氕氘交换质谱技术,与第4分题合作采用计算生物学分子模拟和分子对接等新型技术,一起完成重要抗原表位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多肽模拟抗原表位,进行抗体-多肽复合物的结构研究、抗原表位的生物学

功能的研究以及用核磁技术进行抗原在抗体结合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可以与第1分题进行抗原空间表位相似性数据的汇总分析。

(5)抗原抗体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结果的验证

第4分题涉及用计算生物学分子模拟和分子对接方法得到的抗原-抗体结构模型,运用冷冻电镜或者小角散射等方法得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低分辨率结构模型对复合物的计算模型开展整体框架上的筛选和验证,用核磁共振方法来验证表位的正确性和动态过程。

经费比例:27%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

课题负责人:刘一苇

学术骨干:陈勇、李博华、马颖、周旭宇

课题3、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

预期目标:

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对单个抗原抗体在细胞表面的动态分布状态进行可视化研究及数量化分析,结合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和原子力显微成像术对抗原抗体分子间结合、解离的动态过程给以精细探讨。进一步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建立抗体分子识别的数学理论模型。

研究内容:

1.应用原子力显微成像技术对抗原抗体分子进行单分子探测及可视化研究,获取抗原抗体分子在生物膜上的超微形貌,探讨生理条件下抗体分子识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

2.应用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结合量子点标记技术,对细胞表面抗体分子的分布状态进行超高光学分辨率的荧光成像、偏振光成像,深入探讨分子分布状态的生物学功能并确定抗体分子的空间取向;

3.结合针尖化学、单分子力谱测量技术探测单个抗原抗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

离解力,在皮牛顿力量级上精确量化抗原抗体间的作用力,对抗原抗体间的结合、解离过程进行实时分析,建立抗体分子识别的数学理论模型;

4.在近场光学显微成像平台上结合量子点标记技术、电子调谐技术实现对单细胞表面多种抗原抗体分子高区分度的并行探测,对分子分布状态在外界条件刺激下的动态变化进行可视化研究和数量化分析,进一步阐明抗原抗体分子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作用机制。

经费比例:14%

承担单位:暨南大学、南开大学

课题负责人:蔡继业

学术骨干:陈凌懿、潘运龙、杨培慧、周立新

课题4、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设计及功能进化规律研究

预期目标:

基于分子动力学(牛顿力学)和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密度泛函理论(量子力学)探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式,建立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为新型抗体分子功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

1. 通过计算生物学方法合理模拟在考虑溶剂效应下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式;进而借助量子化学方法下的密度泛函理论及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合理设定,对牛顿力学下确定的抗原表位关键位点的电子结构特征、热力学参数及振动光谱的变化进行探讨,确定抗原表位构象及理化性质。

2. 通过模拟体内微环境,合理判定抗体与抗原作用过程中影响复合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抗原构象的关键结构域,为抗体分子模拟设计及功能进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通过位点生长、连接方法获得相应的抗体模拟多肽。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多肽结构,并利用分子对接、牛顿力学优化获得多肽抗原

作用模式,在确定抗体模拟多肽生物学功能基础上,设计构建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

4. 结合本项目其他分题得到的抗体结构数据及生物信息数据库,对抗原-抗体作用及解离模式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

经费比例:16%

承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课题负责人:张毅

学术骨干:冯健男、毛宁、吕明

课题5、基于功能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及功能研究

预期目标:

利用课题组现有的大型人源Fab抗体库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与分子对接矩阵模式,结合人—人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小鼠杂交瘤技术,进行确定抗体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收集所产生的功能性抗体分子数据,建立充实“生物抗体数据库”,结合结构生物学的数据和计算生物学手段对抗体分子识别特点进行研究,寻找抗体分子识别和发挥功能的规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对通过计算生物学获得的抗体分子进行克隆和表达,在细胞或动物模型上研究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对抗体分子识别的作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

1、利用大型人源Fab抗体库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结合经典的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利用亲和层析或表位芯片等方法,采用路标选择和平行筛选等策略,高通量筛选表位特异的单克隆抗体;采集抗体分子数据,建立并完善“生物抗体数据库”。所收集的数据反馈给第一分题进行空间比对和模拟,并可为第四分题提供计算生物学的原始序列。

2、根据生物抗体信息库和计算生物学得到抗体分子序列进行全基因合成、克隆和表达,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活性,并对抗体分子的亲合力常数进行测定。所制备的抗体为第二分题提供抗原抗体共结晶结构

分析的原始材料,并为第四分题计算生物学和第一分题生物信息学为基础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规律提供印证数据。

3、在细胞模型上对基于计算生物学设计合成或模拟筛选获得的抗体分子进行功能活性检测,分析它们具有的激动、中和或是抑制功能,结合分题三抗体在生理状态下的分子识别规律,印证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功能模拟预测。通过动物模型对抗体的体内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从而对基于“抗体分子识别规律”的抗体结构与功能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抗体分子识别的作用机制。

经费比例:28%

承担单位: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课题负责人:郭亚军

学术骨干:戴建新、任彩萍、王皓

6、各课题间相互关系以及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在前一个“973项目”取得的进展和建立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围绕抗体分子识别与作用规律这个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免疫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和量子化学等基础和前沿交叉学科的优势力量,进行系统的研究。项目共设置五个课题:课题一“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原抗体分子识别与系统模拟”是在前期生物信息大规模抗体虚拟库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结构基础上,统计抗体抗原结合界面两侧的空间信息特征和特征,建立基于空间特征的蛋白质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进行抗体抗原分子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与模型分析”功能,发展空间比对技术,寻找抗体抗原表面结合位点识别规律,并对抗体分子识别的关键位点和能力进行预测。所建立的抗原抗体数据库,可在本项目各课题组之间共享,所编制的表位预测软件、空间构象模拟软件及预测结果,可为第5分题构建高亲和力抗体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可为第4分题的抗体分子功能进化提供生物信息学参考。课题二“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结构学基础”,在前期已经建立的抗原和抗体分子晶体结构测定平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X-射线晶体学、溶液核磁共振、冷冻电镜、X-射线小角散射等多种结构生物学手段测定抗体和抗原分子以及它们的复合物的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上和不同测定方法基础上的三维结构信息,确定抗原分子上具有重要

活性的功能表位,揭示抗体特异性高效识别靶标抗原的结构基础,验证课题一提出的抗体分子识别规律和关键位点。课题三“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利用近场光学显微术结合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及功能识别基础,以阐明在生理条件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机制;在上述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四“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抗体分子功能进化研究”,建立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虚拟突变技术并用于抗体分子的功能进化,利用De novo建模、微观组态相互作用理论获得抗体模拟多肽结构,设计全新功能性人源抗体分子及双功能多价抗体分子,在此基础上探讨抗体分子功能进化规律,为新型抗体分子功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的相关靶蛋白高亲和力抗体可提供第五分题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同时相关的模型可提供给第一分题用于抗原表位预测模型的进一步优化,相关的抗原、抗体结构信息可以与第二分题进行理论与实验的相互叠合,进一步优化结构,确定的抗原-抗体作用的微观结构信息可对接第三分题,进一步探讨其规律性。最后通过课题五“基于功能表位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及功能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方法,对抗体分子体内外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进行验证。收集获得的生物功能数据,结合课题4计算生物学、课题2、3结构生物学的信息,通过课题1的生物信息手段的汇总和分析,总结抗体分子识别规律。上述五个课题,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相互交叉为用,结合与交叉,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通过“表位预测与验证-抗体分子模拟-结构解析-分子设计及预测-生物功能验证”这一流程,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研究系统。

四、年度计划

第一年研究内容:

(1)利用传染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分别建立

人源抗体库。抗体库包括全人全抗体细胞库和噬菌体抗体库。同时收集100例左右典型的肿瘤组织,进行组织培养,为下一步的抗体筛选提供抗原载体。

(2)利用已知结构的病毒、毒素肿瘤相关抗原(HA1, E PROTEIN, SEB, RICIN, Her2,

EGFR, CD20、CD25)分析其抗原表位,制备抗原肽,免疫小鼠,制备出一系列识别相同抗原表位,但具有不同结构和亲和活性的抗体。

(3)对我们现有的特异性抗体及抗原对(抗OPN、抗SEB、抗ricin、抗登革热E

蛋白抗体等)及相应抗体分子的制备,开始其第一批晶体生长和条件优化工作和结构分析;开展冷冻电镜样品的制备工作。

(4)收集项目所需要的数据,主要从结构数据库,实验室和文献里收集已知的

抗原抗体结合位点结构信息,以及对应抗原,抗体功能等其他信息;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各种结构特征参数,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5)在金膜上修饰CD3, CD25, CD69抗原,摸索并优化针尖修饰技术将上述抗原

对应的特异性抗体修饰在针尖上并测量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CD4+ T 细胞的膜蛋白CD4进行在体纳米尺度光学成像,研究CD4在CD4+ T细胞上的分布情况。

(6)利用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以及第二分题的结构,对靶蛋白(BLyS、Her3、

TNF、Her2)空间构象进行理论模拟;借助第五分题获得的相应功能抗体(抗TNF、Her2)以及本分题通过免疫小鼠获得的鼠源抗体(抗BLyS、Her3),通过序列分析、结构模拟获得其空间结构;利用分子对接、力学优化及动力学模拟确定抗原-抗体作用的动态模式,初步判定相互识别的关键位置,并通过点突变以及缺失突变技术对确定的靶位进行实验验证。

第一年预期目标:

(1)制备库容达到105的全抗体细胞库和108的噬菌体抗体库,同时具备一定的

多样性。获得8种抗原的表位,并建立表位特异的特殊免疫小鼠;完成现

分子的立体构型(高考总复习)

分子的立体构型 写出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根据键角确定其分子构型: 分子类型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分子立体构型 三原子分子 CO2O==C==O180°直线形 H2O105°V形 四原子分子 CH2O约120°平面三角形 NH3107°三角锥形 五原子分子CH4109°28′正四面体形 (1) 分子类型键角立体构型实例 AB2 180°直线形CO2、BeCl2、CS2 <180°V形H2O、H2S AB3 120°平面三角形BF3、BCl3 <120°三角锥形NH3、H3O+、PH3 AB4109°28′正四面体形CH4、NH+4、CCl4 (2)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C2H4、苯(C6H6)、CH2==CH—CH==CH2(1,3-丁二烯)、CH2==CH—C≡CH(乙烯基乙炔)等都是平面形分子;C2H2为直线形分子。 例1(2017·衡水中学高二调考)下列有关键角与分子立体构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为18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 B.键角为12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C.键角为60°的分子,立体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形 D.键角为90°~109°28′之间的分子,立体构型可能是V形 【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题点】键角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答案B 解析键角为180°的分子,立体构型是直线形,例如CO2分子是直线形分子,A正确;苯分

子的键角为120°,但其立体构型是平面正六边形,B错误;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立体构 型为正四面体形,C正确;水分子的键角为105°,立体构型为V 形,D正确。 例2下列各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4、CS2、BF3 B.CO2、H2O、NH3 C.C2H4、C2H2、C6H6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41312.html,l4、BeCl2、PH3 【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题点】常见分子立体构型的综合判断 答案C 解析题中的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NH3和PH3为三角锥形分子,这几种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S2、CO2、C2H2和BeCl2为直线形分子,C2H4为平面形分子,C6H6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这些分子都是平面形结构。故选C项。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由于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2.价层电子对的计算 (1)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2)σ键电子对数的计算 由分子式确定,即中心原子形成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如H2O分子中,O有2对σ键电子对。NH3分子中,N有3对σ键电子对。 (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 2(a-xb) ①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主族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对于阴离子: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②x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③b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其他原子=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实例σ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价层电 子对数 电子对的排 列方式 VSEPR模型 分子的立体 构型 BeCl2、CO2202直线形直线形 BF3、BCl330 3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SO221V形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剖析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抗体: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 20世纪40年代初期,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证实了抗体活性与血清丙种球蛋白组分相关。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后可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然后加入相应抗原吸收以除去抗体,将除去抗体的血清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发现丙种球蛋白(γ-G)组分明显减少,从而证明了抗体活性是存在于丙种球蛋白内。 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 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一)重链和轻链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 1. 重链 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故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的同种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链内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功能区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同一类Ig根据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如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IgM、IgD和IgE尚未发现有亚类。 2.轻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分子量约25 kD,由21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轻链可分为两型,即κ(kappa)型和λ(lambda)型,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两型轻链的功能无差异。不同种属中,两型轻链的比例不同,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κ:λ约为2:1,而在小鼠则为20:1。κ:λ比例的异常可能反映免疫系统的异常,例如人类免疫球蛋白λ链过多,提示可能有产生λ链的B细胞肿瘤。根据λ链恒定区个别氨基酸的差异,又可分为λ1、λ2、λ3和λ 4 四个亚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分析不同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现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ariable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2.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模型演示,让学生对增强配合物感性认识。 2.通过随堂实验、观察思考、查阅资料等手段获取信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具备 1. 多媒体教学投影平台,试管、胶头滴管 2. ①CuSO4②CuCl2·2H2O ③CuBr2④NaCl ⑤K2SO4 ⑥KBr ⑦氨水⑧乙醇 ⑨FeCl3⑩KSCN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什么是配位键。 放影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归纳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1.配位键 共享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享的共价键叫做 配位键。(是一类特殊的共价键) 如NH+ 4 的形成:NH3+H+ ====== NH+ 4 氨分子的电子式是,氮原子上有对孤对电子。当氨分子跟氢离子 相作用时,氨分子中氮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氢原子共享,形成了配位键。 配位键也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做给予体; B是接受电子的原子,叫做接受体。 可见,配位键的成键条件是:给予体有孤对电子;接受体有空轨道。 把抽象的 理论直观 化 给予学生 探索实践 机会,增 强感性认 识。 对上述现象,请给予合理解释图片展示,视觉感受,直观理解。阅读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定义演示实验 2-2 看图解释配位键的形成。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第43页,归纳:(学生代表回答) 实验证明,上述实验中呈天蓝色的物质是水合铜离子,可表示为 [Cu(H2O)4]2+,叫做四水合铜离子。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 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对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 对电子形成的,这类“电子对给予-接受键”就是配位键。如图2-28: 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见上右图) 2. 配位化合物 (1)定义: (2)配合物的形成{以[Cu(NH3)4]2+的形成为例}: 课本第44页[实验2-2],学生完成。(略) 向硫酸铜溶液里逐滴加入氨水,形成难溶物的原因是按水呈碱性,可与Cu2+ 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铜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铜: Cu2++2OH-======Cu(OH)2↓ 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深蓝色晶体是[Cu(NH3)4]SO4·H2O。结构测定实验证明, 无论在氨水溶液中还是在晶体中,深蓝色都是由于存在[Cu(NH3)4]2+,它是 Cu2+的另一种常见配离子,中心离子仍然是Cu2+,而配体是NH3. Cu(OH)2+4NH3====[Cu(NH3)4]2++2OH-蓝色沉淀变为深蓝色溶液,在[Cu(NH3)4]2+ 里,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对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 [Cu(NH3)4]2+(图23—29); 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以配位键形成的配合物还有:、。 加强学生 的自学能 力和组 织、推断 能力。 培养阅读 能力 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 维。

模板工程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 一、填空题 1.模板施工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需审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模板的设计技术资 料一般应包括: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模板设计图、模板设计中的措施。 2.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3.模板拆除作业之前,应确认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要求,应对作业区进行围圈,设置明显示标志或监护人员。 4.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必须采取下层支搭等可靠防坠落措施。 5.装配式吊环与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采用。 6.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模板安装过程中,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7.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吊钩,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8.大模板施工中操作平台、上下梯道、、支撑等作业系统必须齐全有效。 9.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 10、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模板结构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11、模板设计的原则有、和。 12、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不大于,相邻两模板错台不大于,连接组装缝隙,模板轴线不得大于,模板高程要控制在之内。 13、箱梁模板由、、和组成,模板均采用整体钢模板,面板材料采用。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及。 14、箱梁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底模平整度不大于,板面平整度小于,底模错台不大于,内模直线段内错台不大于,变截面段错台不大于,内模平整度不大于。 15、拆模应遵循,原则,从上到下顺序进行。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nce Jones, BJ)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筏板基础模板施工方案

久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万吨/年甲醇项目 贮煤仓工程 筏 板 基 础 模 板 专 项 方 案 编辑人: 审核人: 济南建工总承包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4日

一、材料要求: 本工程采用模板、方木、钢管组合形式。模板具有幅面大,拼缝少,面平整光滑,容易拆模,强度大,韧性好,耐水性好,制作轻,安装方面的优点。 组合模板的材料要求: 1、采用胶合板建筑模板的规格920mm×1830mm×14mm、用方木 50mm×100mm钢钉拼制成型。 2、螺杆采用Φ12、支撑工具,钢管顶撑、钢管斜撑、方木等。 3、钢管采用Φ48*2.75脚手架加固。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手电钻、圆锯机、电焊设备等、 2、主要工具:钉锤、铁水平尺、钢尺、扳手、铁桶、撬杠、起子、 经纬仪、水平仪、塔尺、刷子、线坠等。 三、作业条件: 确定模板平面位置,钢管方木规格,排列组装形式,支撑系统的形成、间距和布置,验算方木和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备齐模板连接件及支撑工具,运进现场进行整修,按区段编号, 分规格整齐堆放。 2、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及控制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3、检查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完检验手续。 四、基础模板安装:

(一)基础筏板模板安装: 1、铺设模板尽量减少拼缝,如果有不足一块模板尺寸的,但拼缝要严密。 2、模板铺完后,应用卷尺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同时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模板之间拼缝是否严密,如有,应及时纠正。 3、标高校正完后,应及时清理基础内的杂物。 (二)基础后浇带:后浇带两侧用2层铁丝网Φ5@30*30、10*10网支设,用立筋Φ20@500,拉撑Φ16@150、水平筋Φ16@200做辅助加固。 (三)沉降缝:1#-2#筒仓筏板沉降缝处采用模板支设钢管加固、支撑,浇筑3#-4#筒仓时沉降缝处采用泡沫板,泡沫板尺寸满足图纸要求。 五、基础模板拆除: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要求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它建立在共价键的分类、键参数、 电子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之上,来预测AB n 型共价分子的立体构型,使学生对已有认知中 “CO 2分子为直线型、H 2 O分子为V型、CH 4 分子为正四面体型”等知识有更深层的认识。 第一节的共价键为其做铺垫,而后面的杂化轨道理论又可以与之相辅相成的共同解决分子立体构型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共价键》的学习,同学们对共价键分类、键参数、电子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对“由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构型有很大差异”的疑问是其学习价层 电子对互斥理论的驱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 2.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利用分子的微观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引入】展示教材图片——形形色色的分子。为什么这些分子会有如此的立体构型呢?而同 样是AB 2型分子,为什么CO 2 为直线形,H 2 O为V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价层电子对互 斥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环节二:以NH 3 为例,演示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构型的步骤,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模型。 【教师活动1】以NH 3 为例,演示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构型的步骤:①确定中心原子(分子中原子数少的为中心原子)②确定σ键电子对③确定孤电子对数④确定中心

2.2《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人教版选修3)

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主要知识点: 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结构式和电子式;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例如,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如C02分子呈直线形,而H20分子呈V形,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 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C02、CS2等,V形如H2O、S02等。 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例如,甲醛(CH20)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角约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107°。 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20)分子等,三角锥形:如氨分子等。 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结构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形如甲烷、P4等 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肉眼不能看到分子,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知道分子的形状的呢?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行推测,如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测定

分子结构的现代仪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的一种。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所谓分子立体结构其实只是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模型。当一束红外线透过分子时,分子会吸收跟它的某些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外线,再记录到图谱上呈现吸收峰。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得知各吸收峰是由哪一个化学键、哪种振动方式引起的,综合这些信息,可分析出分子的立体结构。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在1940年,希吉维克(Sidgwick)和坡维尔(Powell)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用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这种理论模型后经吉列斯比(R.J,Gillespie)和尼霍尔姆(Nyholm)在20世纪50年代加以发展,定名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VSEPR(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 1.价层电子互斥模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成键原子的价电子有关。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应用这种理论模型,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1).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小,排斥力越大。 2).由于成键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吸引,所以电子云比较紧缩,而孤对电子只受到中心原子的吸引,电子云比较“肥大”,对邻近电子对的斥力较大,所以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顺序如下: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成键电子—成键电子 3).由于三键、双键比单键包含的电子数多,所以其斥力大小次序为三键>双键>单键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包括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和没有成键的孤对电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以下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02、CH20、CH4等分子中的碳原子,在这类分子中,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它们趋向于尽可能的相互远离,成键原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排斥最小的那种结构。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n来预测,概括如下: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如H2O和NH3,

基础模板制作与安装

技术交底记录

架子工 3.1 一般规定 3.1.1 建筑登高作业(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架子工的徒工必须办理学习证,在技工带领、指导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经同意不得单独进行作业。 3.1.2 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于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架设作业。 3.1.3 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紧身紧袖),在高处(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与已搭好的立、横杆挂牢,穿防滑鞋。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 3.1.4 班组(队)接受任务后,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领会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研讨搭设方法,明确分工,并派1名技术好、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搭设技术指导和监护。 3.1.5 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强风和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风、雨、雪过后要进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合格后方可使用。 3.1.6 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搭设未完的脚手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和不安全隐患,确保架子稳定。 3.1.7 在带电设备附近搭、拆脚手架时,宜停电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得小于表3.1.7的数值。 表3.1.7 在建筑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 3.1.8各种非标准的脚手架,跨度过大、负载超重等特殊架子或其他新型脚手架,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批准的意见进行作业。 3.1.9 脚手架搭设到高于在建建筑物顶部时,里排立杆要低于沿口40~50mm,外排立杆高出沿口1~1.5m,搭设两道护身栏,并挂密目安全网。 3.1.10 脚手架搭设、拆除、维修和升降必须由架子工负责,非架子工不准从事脚手架操作。 3.2 材料 3.2.1 钢管:钢管采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的管材。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并严禁打孔。 脚手架钢管的尺寸应按表3.2.1采用,每根钢管的最大重量不应大于25kg。 3.2.2 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新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2.3 脚手板:脚手板可采用钢、木材料两种,每块重量不宜大于30kg。 冲压新钢脚手板,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板长度为1.5~3.6m,厚2~3mm,肋高5cm,宽23~25cm,其表面锈蚀班点直径不大于5mm,并沿横截面方向不得多于3处。脚手板一端应压连接卡口,以便铺设时扣住另一块的端部,板面应冲有防滑圆孔。

【原创】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_1

教学目标 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教学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 [展示甲烷的分子模型] [创设问题情景] 碳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样的?甲烷的分子模型表明是空间正四面体,分子中的C—H键是等同的,键角是109°28′。 说明什么? [结论] 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师: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为什么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 为了解释这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三、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 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与交流] 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轨道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讨论交流]: 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完成下表。 [讨论]: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提示:原子个数) [结论]: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数之和,就是杂化轨道数。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120°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109°28′的正四面体构型。 [科学探究]:课本42页 [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 CH2O中含有3σ键和1个π键

分子的立体构型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目标定位]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1.写出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并根据键角确定其分子构型: 2.归纳总结分子的立体构型与键角的关系:

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不同的原因:共价键的方向性与饱和性,由此产生的键长、键角不同。 (2)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测立体结构相似的分子,如CO2与CS2、H2O与H2S、NH3与PH3、CH4与CCl4等;CH4和CCl4都是五原子型正四面体,CH3Cl、CH2Cl2、CHCl3是四面体构型但不是正四面体,而白磷是四原子型正四面体,它与CH4等五原子型正四面体的构型、键角是不同的(P4分子中的键角为60°)。 (3)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立体结构:C2H4、苯(C6H6)、CH2===CH—CH===CH2(丁二烯)、CH2===CH—C≡CH(乙烯基乙炔)等都是平面形分子;C2H2为直线形分子。 1.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H—S键夹角都接近90°,说明H2S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二氧化碳(CO2)分子中,两个C===O键夹角是180°,说明CO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四氯化碳(CCl4)分子中,任意两个C—Cl键的夹角都是109°28′,说明CCl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 答案V形直线形正四面体形 解析用键角可直接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三原子分子键角为180°时为直线形,小于180°时为V形。S、O同主族,因此H2S和H2O分子的立体构型相似,为V形。由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可判断CCl4的分子构型。 2.下列各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CH4、CS2、BF3B.CO2、H2O、NH3 C.C2H4、C2H2、C6H6D.CCl4、BeCl2、PH3 答案 C 解析题中的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NH3和PH3为三角锥形分子,这几种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S2、CO2、C2H2和BeCl2为直线形分子,C2H4为平面形分子,C6H6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这些分子都是平面形结构。故选C项。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 (1)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为使价电子斥力最小,就要求尽可能采取对称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 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 an tibody, Ab )。 1937年,Tiselius 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a 1、a 2、B及丫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丫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丫 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丫球蛋白外,还存在于a和B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 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 Ig )。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 nee Jon es, BJ )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lg,Slg )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 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I 丨总血清 -------- igG -------- IgA --------- IgM 一电泳迁移率十 (igES极少、不能定曲表示) 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 heavy chain , 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 , 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 )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 "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 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授课人:龚韦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②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③理解分子的杂化轨道概念的基本思想及三种主要杂化方式 2、能力培养:①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②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并提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纲要求: 1、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2、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三、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学案 六、教学过程 【情景再现】CH 4分子形成 【考点解读】 考点一. 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原子轨道组合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3、杂化轨道类型 C H H H H 109°28′ C 的基态 2p 激发态 2p 杂化3sp

杂化 类型 杂化轨 道数目 杂化轨 道间夹角 空间构型实例sp 2 180°直线形BeCl2 sp2 3 120°平面三角形BF3 sp3 4 109°28′正四面体形CH4 例题:蛋白质由多肽链组成,其基本单元如下图 (1)指出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及数目? (2)在图中用小红点标出孤对电子。 (3)在此基本单元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为,采取SP2杂化的原子为; 【总结】 要判断杂化类型必须要知道原子价层电子对的情况,即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思考】如何判断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经验公式(对于ABm型分子) σ电子对: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个数——m 孤电子对数= (a-bm)÷2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m)÷2 【练习】 1、《高考365》P84 考点例析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A NH3 B CH4 C CO2 D H2O 2、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几何构型不为四面体的是() A、NH4+ B、SO2 C、SO42- D、OF2 价层 电子 对数 杂化类 型 σ电子 对数 孤电 子对 数 价层电子对空 间构型 分子空间构型实例 2 SP 2 0 直线形直线形CO2 3 SP2 3 0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BF3 2 1 V形SnBr2 4 SP3 4 0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CH4 3 1 三角锥形NH3 2 2 V形H2O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Porter等对血清IgG 抗体的研究证明,l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 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l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 本结构。l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 端)和羧基端(C端)。 图2-3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一)轻链和重链 由于骨髓瘤蛋白(M蛋白)是均一性球蛋白分子,并证明本周蛋白(BJ)是lg分子的 L链,很容易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分离纯化这种蛋白,并可对来自不同患者的标本进行比较 分析,从而为lg分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1. 轻链(light chain,L )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链含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内二硫所组成的环肽。L链共有两型:kappa(与lambda(入)同一个天然lg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正常人血清中的K入约为2:1。 2. 重链(heavy chain,H链)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5或75kD。每条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不同的H链由于 ?戰水化合韧

氨基酸组成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们置、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卩链、丫链、a链、3链和£链,不同H链与L链 (K或入链)组成完整Ig的分子分别称之为IgM、IgG、IgA、IgD和IgE。Y a和3链上含有4个肽,□和&链含有5个环肽。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不同骨髓蛋白或本周蛋白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端(N- 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 1.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 (约含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 (约含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 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V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 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由于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为排列顺序千变万 化,故可形成许多种具有不同结合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休程度,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在V区 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面和排列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fuamework rugion )。VL 中的高变区有三个,通常分别位于第24?34、50?65、95?102位氨基酸。VL和VH的这 三个HVR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经X线结晶衍射的研究分析证明,高变区确实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位置,因而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 ntarity-determi ning regi-on,CDR)o VL 和VH 的HVR1、HVR2 和HVR3 又可分另U称为CDR1、CDR2 和CDR3 , 一般的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高变区也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idiotypic determ inants 主要存在的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基础模板安装和拆除方案

十户滩110kV变电站二期改造工程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 天富水利电力工程责任有限公司 十户滩110kV变电站二期改造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8年04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1) 2. 编写依据 (1) 3. 作业流程 (1) 4. 作业准备 (2) 4.1人员配备 (2) 4.2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2) 5.作业方法 (2) 5.1模板设计 (2) 5.2弹位置线 (2) 5.3模板安装 (2) 5.4模板拆除 (3) 6.安健环控制措施 (3) 6.1控制措施 (3) 6.2危险点辨识 (3)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4) 7.1质量控制措施 (4) 7.2质量检验标准 (4)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十户滩110kV变电站二期改造工程的现浇混凝土基础、框架、楼板、墙体(防火墙)、水池、沟道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 3. 作业流程

5.作业方法 5.1 模板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 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连接 节点大样。 5.2弹位置线 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检查并校正,柱脚模 板用的定位锚筋已预埋好。 5.3模板安装 5.3.1 基础模板安装 5.3.1.1模板根据具体模数采用水平或竖向组合,用120×120mm方木或槽钢作主档、 横杆,按模板拼装长度而定。无台阶独立基础模板安装,则在基坑底垫层上 弹出基础中线,根据弹出的模板线,在模板两侧主档牵杆1.5m左右设定一 道,高大基础宜用对拉螺栓或对拉箍筋加固,间距按计算确定。 5.3.1.2 对于有台阶独立基础模板的安装,则在测量放线后,对第一阶模板组装,同

最新医学免疫学: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医学免疫学: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 能

医学免疫学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 Porter等对血清IgG抗体的研究证明,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组成的。轻链与重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Ig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命名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 图2-3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一)轻链和重链 由于骨髓瘤蛋白(M蛋白)是均一性球蛋白分子,并证明本周蛋白(BJ)是Ig分子的L链,很容易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分离纯化这种蛋白,并可对来自不同患者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Ig分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1.轻链(light chain,L)轻链大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分子量约为24kD。每条轻链含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内二硫所组成的环肽。L链共有两型:kappa(κ)与 lambda(λ),同一个天然Ig分子上L链的型总是相同的。正常人血清中的κ:λ约为2:1。

2.重链(heavy chain,H链)重链大小约为轻链的2倍,含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55或75kD。每条H链含有4~5个链内二硫键所组成的环肽。不同的H链由于氨基酸组成的排列顺序、二硫键的数目和们置、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相同,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不同H链与L链(κ或λ链)组成完整Ig的分子分别称之为IgM、IgG、IgA、IgD和IgE。γ、α和δ链上含有4个肽,μ和ε链含有5个环肽。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对不同骨髓蛋白或本周蛋白H链或L链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氨基端(N-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约含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V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随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由于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可形成许多种具有不同结合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休程度,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在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面和排列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fuamework rugion)。VL中的高变区有三个,通常分别位于第24~34、50~65、95~102位氨基酸。VL和VH的这三个HVR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经X线结晶衍射的研究分析证明,高变区确实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位置,因而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和VH的HVR1、HVR2和HVR3又可分别称为CDR1、CDR2和CDR3,一般的CDR3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高变区也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 (idiotypic determinants)主要存在的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分子的立体结构 说课稿 教案

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阅读课本P37-40内容; 2、展示CO2、H2O、NH 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 3、提出问题:⑴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 ⑵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 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讨论交流] 1、写出CO 2、H2O、NH 3、CH2O、CH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2、讨论H、C、N、O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 3、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2、H2O、NH3、CH2O、CH4的分子结构。 [模型探究] 由CO2、H2O、NH3、CH2O、CH4的球辊模型,对照其电子式云哟内分类对比的方法,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 [讲解分析]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如图)课本P40。 [应用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