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同时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及

家长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三联单(即山东省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上做好登记。

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严格“一人一

针一管一苗”制度。

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无菌开启安瓿,注入专用注射用水,

摇动安瓿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准确吸取0.1ml。

五、选接种儿童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酒精常规消毒,与皮肤呈

10~15度角刺入皮内(严禁注入皮下或肌肉中),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头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拔出,勿按摩接种部位。

六、在三联单(即山东省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

记卡)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及家长签名等。

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

后方可离去。

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卡介苗接种成功要点

卡介苗接种成功要点 -----产三区 一、护士素质要求: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接种护士必须经过严格考核方可上岗,做到相对固定为重。 二、卡介苗保存方法: 1.无论在日常保存或在运输途中,避光冷藏是重要原则。 2.放在冷藏箱中不可直接接触冰或水,以免结冰或污染。 3.运输或外出接种时,放在冷藏环境中。 4.接种工作应在室内进行,不能在室外。 5.菌苗安瓶打开一小时废弃不用(夏季为半小时)。 6.因疫苗中的活菌菌量在规定范围内越多,免疫效果越 好,而菌苗的活性数可因储存时间延长而下降,为确保 疫苗有较高效能,即使在有效期内也要保证尽早用完。 三、卡介苗管理及影响接种质量因素 1.菌苗:包括菌种、制备技术、活菌苗(20-80万个/0.1ml)。 2.菌苗的运输和保存:保持在2-8°C、避光保存。热度、 结冰、阳光照射可明显减少活菌数和时菌苗活性下降或被污染。

3.有效期、菌苗活菌数与保存时间成反比,冻干菌苗一年 内保持较高活菌数的水平。 四、卡介苗接种方法及程序 1.接种前核对药物品名、剂量、批号及有效期,如无瓶签、 已过期或安瓶有破损等情况不得使用。 2.溶药时必须反复抽吸10次以上后,建议使用一次性自毁 式注射器抽取0.1ml,现抽现用,停放五分钟后必须再次抽吸5次后,方可继续注射。(最长停放时限不得超过30分钟) 3.为避免环境、温度、光线影响卡介苗,将卡介苗放在避光的治疗盒内,并将治疗盒放于冰排上。 五、卡介苗接种要求: 1.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肤经75﹪酒精消毒后皮内注射。 要求注射局部可见凸起的5-8mm皮丘,转动针头斜面朝下退出。 2.在注射过程中如出现漏药情况,可另换注射器在原针眼 处注射补足漏出的剂量。

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及处理

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及处理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时常会发生一些预防接种反应,现就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的常见反应和异常反应症状和处理方法做简要介绍,供参考,请根据临床症状结合临床医生处理。 1、一般反应 临床表现:接种后2-3天,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凸痕,约30分钟后消失,为非特异性反应。后2-3周局部发生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成白色脓包,可自行破溃,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痂脱落后可在局部留一永久性凹陷性瘢痕,此为特异性反应。一般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无全身反应。 治疗:一般不需处理,注意局部清洁,防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龙胆紫。 2、加重反应(强烈反应) 临床表现:局部脓肿直径大于10mm,并且大于12周不愈,或接种处形成直径达10mm以上较深溃疡。临床表现基本上与一般反应相似。 治疗:(1)小水泡小脓疱涂抹龙胆紫。 (2)大水泡或大脓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渗出液,涂龙胆紫,不可切开引流。 (3)溃疡;用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涂撒溃面,无菌纱布包扎。 3、异常反应 1】、卡介苗引起的瘢痕疙瘩(瘢痕瘤) 临床表现;为结缔组织增生,纤维组织过度增长,病程缓慢,在接种后1月或数月缓慢发生,也有在接种后2-6年发生的,早期病变呈蜘蛛痣样的毛细血管增生,逐渐扩张增多,局部红肿显著,纤维性瘢痕逐渐高出

皮面,瘢痕疙瘩大小不等,有小于10mm×10mm者,也有大至10mm×20mm 者,极个别可大至30mm×40mm或更大。高出皮肤1-5mm或更高,坚韧而有弹性。如瘢痕疙瘩较小(10mm以内)其颜色与正常皮肤无差别,此多属静止期,达到一定大小不再生长增大。卡介苗瘢痕疙瘩禁忌手术治疗。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下方法可供参考,或咨询临床医生: (1)、静止期用含普鲁卡因的0.5%氢化可的松乳剂做贯穿注射,每周一次,3-10次为一疗程。 (2)、异烟肼液100mg/2ml或300mg/6ml,加氢化可的松12.5mg/0.5ml 和0.5%普鲁卡因混合做瘢痕疙瘩内注射,每周2次,10-60次不等,4-5个月。 (3)、曲安奈德(确炎舒松-A)注射液0.5-1.0mg,加入异烟肼液50-100mg及适量普鲁卡因混合后注入瘢痕疙瘩内,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 (4)、得宝松(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注射液1ml加2%利多卡因0.1ml,在瘢痕疙瘩内环形封闭注射,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 (5)、5 %异烟肼注射液、2 %利多卡因注射液和醋酸确炎舒松 -A注射液 ,配制方法为 2 (异烟肼 ) :1(利多卡因 ) :1(确炎舒松 )。注射剂量视其疤痕疙瘩的大小和注射次数的多少而定,一般1-4ml。每周一次,10次一疗程。 注射局部稍有疼痛,无不良反应。 其他异常反应此略。 2012.6.18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上岗穿戴工作服、帽,接种疫苗时戴口罩。 二、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工作日全程服务。 三、履行告知义务,接种服务须经对象知情同意并签字认可。 四、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五、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注射原则。 七、疫苗、冷链设备专人专管,帐物清楚、登记齐全。 八、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科学告知,避免与服务对象争执。 九、保持接种现场环境整洁,接种现场所需药械、物品配备齐全。 十、接种疫苗后,注意观察接种对象,预防异常反应发生。 十一、体检、知情同意告知、接种疫苗等环节有详细记录。

疫苗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专人负责。 二、疫苗领发、出入库有详细的时间、数量、标示记录。 三、疫苗运输、储存符合温度条件。液体疫苗防治冻结。 四、按效期长短整齐存放疫苗,距离冰箱壁≧2㎝。 五、保持疫苗存放冰箱内清洁,不存放其它药物或杂物。 六、进购疫苗要索要批签发合格证明 七、使用疫苗前检查疫苗是否合格并在使用记录上详细记录疫苗的批号、效期、生产厂家。 八、及时清理过期失效或或因其它原因失效的疫苗。 九、建立疫苗接种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十、疫苗开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应当废弃。

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 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 出生时诊断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产宝贝,不能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应尽早主动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 2.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 3.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及时补办。国家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 4.儿童监护人有义务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禁忌情况。 5.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接种单位(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6.无论是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您均可按时携带孩子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 7.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孩子,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8.预防接种如孩子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9.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提供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 10.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及肌肉注射 2卡介苗注射器专用,不得用作其他注射 3开启疫苗和注射时,切勿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 4疫苗有裂纹及标签不清或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不能使用 5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放置2----8℃半小时内用完,剩余废弃。6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发生过敏时使用。 7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到当地防保所接种。 8如果喷到眼中,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同时汇报疾控防疫科。 常见反应及注意事项 1接种2—3天后局部出现红肿,2---3周局部出现红肿硬结溃疡,随后化脓。2—3月结疤。一般不需要处理。保持局部清洁。 2局部脓肿大于1厘米,3个月不结疤,及时到疾控中心诊治。 3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不超过1厘米。1—2月后消退。如果化脓及时到疾控中心防疫科诊治。 4接种后可有一过性发热,多数为轻度,1—2天后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发热超过38.0℃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可给予对症处理。 5如果不结疤,不需要补接种。也不需要再来询问。 6罕见不良反应有:严重淋巴结反应,骨髓炎,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紫癜。

接种流程 1接种前测量体温,超过37.5℃暂缓接种,待体温正常后接种。 2核对医嘱,如果没有医嘱不接种。(及时和医生联系,加强沟通)核对接种登记本,核对新生儿接种转移卡,核对家长姓名等信息。三者信息统一后确定接种名单,把床号,母亲姓名,性别填写好,接种时按照表格叫号核对接种。 3取出卡介苗,核对疫苗。0.25mg为五人份。每人次接种0.05mg,用1毫升注射器抽取0.5毫升注射用水,充分摇匀。用专用注射器抽取0.1毫升,抽取时针头坡度向下完全浸入在液面下,以防空气进入注射器中,(自毁型注射器不能排气)如果空气进入注射器中废弃重新开启另外一注射器。 4抽取好的疫苗放在冰排上半小时内用完,如果用不完废弃。 5叫家长把宝宝左侧袖子脱掉,同时注意保暖。注射部位为左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6用75%酒精消毒后待干,皮内注射0.1毫升。注射时确保针头坡度完全进入皮肤,如果接种过程中有一点漏出,在针眼原处稍进入一点再退。漏出的液体用干棉签吸掉。吸掉的棉签和安瓿放一起。拔针头前针头稍旋转后再拔出,防止药液漏出。 7观察半小时,做好登记工作。在疫苗接种登记本,转移卡,保健手册上登记,家长在登记本上签字,发放转移卡。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常规及流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一)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产生抗体,防止结核杆菌感染。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冰盘、皮肤消毒剂、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干粉及溶媒、利器盒、手消液、卡介苗接种卡。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新生儿记录单信息,将接种日期、批号、接种单位、接种人、记录在接种证及入室大本上。 2.7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准备治疗盘,冰盘,溶药,反复抽吸药液10次以上,抽取0.1ml 卡介苗放入治疗盘中备用。 4.备齐用物,推治疗车至新生儿床旁。 5.向产妇解释卡介苗的接种目的。 6.核对产妇腕带、新生儿腰牌及脚条相关信息无误(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时间)。 7.显露并固定新生儿左臂三角肌外下缘,用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卡介苗。 8.处理用物,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接种者签字,将卡介苗接种卡交给家属并签字。 9.向产妇宣教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0.手消推车回治疗室,垃圾分类处理。

11.7步洗手法洗手。 (四)注意事项 1.卡介苗是活菌苗,应保存在冰箱(内2℃~8℃)。 2.接种时注意“三查七对”,溶药时反复抽吸10次以上。 3.配好的卡介苗应在30分钟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避免影响效果。 4.卡介苗为低毒性活结核杆菌,剩余菌苗应先用75%酒精灭活再送高压灭菌,不可随意丢弃。 (五)操作流程 洗手,戴口罩 物品准备,将卡介苗溶液充分混匀,用1ml注 射器抽取0.1ml药液 携用物至新生儿床旁,严格“三查七对” 显露新生儿左臂三角肌外下缘,常规皮肤消毒待 干后皮内注射0.1ml。 接种后按要求处理药液及用物,手消 正确填写接种卡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为何要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需要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结核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至今在我国仍时有流行。结核病通常传播比较隐蔽,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内脏器官都比较娇嫩,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较差,因此,很多新生儿、婴儿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染的,如果患儿抵抗力下降时会出现很严重的症状,如结核性脑膜炎,不但会威胁患儿的生命,甚至还可能遗留下痴呆后遗症。结核菌感染后即使没有当时发病,也可能成为以后发病的隐患。而卡介苗是抵抗结核病的强有力的武器,所以新生儿出生后一定要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即可开始接种卡介苗。第1针为皮内注射,在上臂三角肌中央,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一般在产院都接种了卡介苗,在家生的也应到保健门诊接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等全身性反应,1个月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化脓、结痂,不需处理,痂皮脱落后留下瘢痕。接种后是否成功可到保健站或医院检查,不成功者还需要重新接种。在3个月时,到结核病防治站或保健站进行结核菌素试验,48小时或72小时看结果。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直径为~1厘米的红肿硬斑,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如果注射部位无任何反应,则说明接种失败,需要重新接种。有个别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异常反应,要高度重视。 如果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局部出现溃疡面,持续半年也不愈合,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或处理。另一种异常反应是发生在异常体质的新生儿、或因进行皮内接种过深,或注射剂量偏大,主要表现在接种卡介苗后1~2个月时,新生儿的颈部、腋下、锁骨下淋巴结肿大,约大于1厘米,似花生米大小。也可能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化脓,破溃,形成溃疡,有的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此时应尽早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此外,在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可暂缓接种卡介苗:(1)体温超过℃者。(2)早产儿及难产儿。(3)具有先天畸形、皮肤病(脓疱病、全身湿疹)等的小儿禁忌接种。 出现以上情况暂时没能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在适当的时间,由医生制定补种卡介苗的时间。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的反应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的反应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的反应 一般接种卡介苗后三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包,脓包穿破结痂,痂脱落后留下一个小疤痕,还有的伴有腋窝淋巴结轻微肿胀。这是正常过程,一般持续约二个月。 有极少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局部脓肿和溃疡长期不愈、接种处附近淋巴结明显肿大甚至破溃等异常反应,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极个别人可能出现瘢痕疙瘩、骨髓炎和全身性卡介苗感染等并发症。 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与一般的.预防注射不同。通常在接种后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后,脓汁排出,经过1-2周才结痂,愈合后可留有圆形瘢痕。上述过程一般要持续2个月左右。接种卡介苗后还会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这是正常反映,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如果有脓疡形成,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促进愈合,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两至三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把它抠去。 反应1 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为非特异性反应,会很快消失.大约2个星期后.局部有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有时软化为白色小脓包,以后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历时2-3个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 反应2 另外,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⑴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⑵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⑶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上岗穿戴工作服、帽,接种疫苗时戴口罩。 二、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工作日全程服务。 三、履行告知义务,接种服务须经对象知情同意并签字认可。 四、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五、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注射原则。 七、疫苗、冷链设备专人专管,帐物清楚、登记齐全。 八、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科学告知,避免与服务对象争执。 九、保持接种现场环境整洁,接种现场所需药械、物品配备齐全。 十、接种疫苗后,注意观察接种对象,预防异常反应发生。 十一、体检、知情同意告知、接种疫苗等环节有详细记录。 疫苗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专人负责。 二、疫苗领发、出入库有详细的时间、数量、标示记录。 三、疫苗运输、储存符合温度条件。液体疫苗防治冻结。 四、按效期长短整齐存放疫苗,距离冰箱壁≧2㎝。 五、保持疫苗存放冰箱内清洁,不存放其它药物或杂物。 六、进购疫苗要索要批签发合格证明 七、使用疫苗前检查疫苗是否合格并在使用记录上详细记录 疫苗的批号、效期、生产厂家。 八、及时清理过期失效或或因其它原因失效的疫苗。

九、建立疫苗接种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十、疫苗开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应当废弃。 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 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 出生时诊断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产宝贝,不能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应尽早主动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 2.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 3.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及时补办。国家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 4.儿童监护人有义务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禁忌情况。 5.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接种单位(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6.无论是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您均可按时携带孩子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 7.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孩子,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8.如孩子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9.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提供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

卡介苗接种规范-终

卡介苗接种规范 卡介苗是一种活菌体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一般在结核病病例较多的国家,主张新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种卡介苗,以增强新生儿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尤其是大大降低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卡介苗保护率约在80%。 一、接种程序:出生时接种一剂。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者可补种,4岁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二、接种方法:接种部位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用0.1ML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三、接种禁忌:1、对于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能接种;2、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以及患有湿疹或其它皮肤病的儿童暂时不接种卡介苗。 四、注意事项: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2、疫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个别接种者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 长期不愈(大于12周),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 作流程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卡介苗接种要点一、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及肌肉注射。 2.疫苗开启后30分钟内用完,剩余废弃。 3.只允许左上臂皮内注射。 4.只允许持证操作。 二、接种流程 充分稀释药液抽吸8-10次静置药液60秒酒精消毒皮肤左侧三角肌中下处皮内0.1ml旋转针头再拔出漏出液体用干棉签吸掉观察20分钟 三、登记 1.《卡介苗接种登记本》 2.《浙江省杭州市扩大疫苗进出登记本》 3.产时系统 四、宣教 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但很快就会消退,四周左右时,局部逐渐发红出现白色小脓疱内有脓液,之后自行破溃后逐渐结痂,痂脱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时间约为2~3个月。(接种部位不需消毒及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即可),如破溃严重去疾控中心看诊。补种同样去疾控中心。 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要点

一、注意事项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新生儿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30分钟 后接种乙肝疫苗10ug,正常产妇新生儿只注射乙肝疫苗10ug。 2.乙肝疫苗只在右上臂肌肉注射。 3.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外侧肌肌肉注射。 4.疫苗开启后立即注射。 5.乙肝疫苗遵医嘱注射(分进口和国产)。 二、接种流程 酒精消毒皮肤右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大腿外侧肌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三、登记 1.《乙肝疫苗接种登记》 2.《浙江省杭州市扩大免疫疫苗进出登记本》 3.《杭州市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使用登记表》 4.产时系统 四、宣教 出生时未接种的请到社区医院补种。 听力筛查要点 一.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生满48小时后筛查。 2.听力筛查时保持房间安静。

产科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制度

产科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制度 1、负责接种的执业医师、助产士或护士应具有预防接种知识培训合格证和预防接种资质认证。 2、产科按照“谁接生、谁接种”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 3、在接种前应向新生儿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情况,请新生儿家属及监护人仔细阅读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填写相关信息、签名。知情同意书附病历后。 4、对出生后因特殊情况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的新生儿,签发未接种告知单,告知家长出院后到其所属住地的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 5、产科应及时对住院分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后,认真填写乙肝疫苗、卡介苗首剂接种登记表及接种登记卡(三联单),并在儿童预防接种证内填写接种记录。 6、产科应建立疫苗出入库记录,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配备专用冰箱,将疫苗置于2-8℃恒温环境下存放,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温度监测并记录,如发现冰箱温度异常应及时维修。 7、接种操作:接种操作过程必须符合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和安全注射要求,皮肤消毒均用75%酒精,接种后疫苗按规定处置,对使用过的接种器械按要求回收、处理。 1)卡介苗:要求对住院分娩新生儿在无接种禁忌症的情

况下,由产房接种人员及时实施接种,接种剂量为稀释后摇匀每人0.1毫升,接种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外侧中部皮内注射,严禁将疫苗注入皮下或肌内,严禁超量接种和重复接种。 2)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接种于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第2、3针由预防接种门诊负责接种)。 3)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卡介苗在开启瓶后30分钟内用尽,最大程度用一支疫苗实施多人份接种,超过30分钟必须弃用销毁,不得再用于接种。 4)接种禁忌症: ①早产、难产、体重在2500克以下、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 ②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患儿。 ③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者。 泉州市第一医院 - 2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版)终稿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 年版) 2016 年11 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 年版)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 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 1 剂:出生后24 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 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 3 剂、脊灰疫苗第 3 剂、百白破疫苗第 3 剂、 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 1 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 2 剂:<12 月 龄完成。 4.A 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2 剂:<18 月龄完成。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 1 剂、百白破疫苗第 4 剂:<24 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 2 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 3 剂、甲肝灭活 疫苗第 2 剂:<3 周岁完成。 7.A 群 C 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1 剂:<4 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 4 剂:<5 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 群 C 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2 剂、乙脑灭活疫苗第

4 剂:<7 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 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 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时间标准表格免费接种.doc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时间表(免费接种) 年(月)龄 出生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8 月 18 月 18- 2 3 4 6 周疫苗名称时龄龄龄龄龄月龄龄24 周周周岁 龄月岁岁岁 龄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麻疹)√ 麻腮风疫苗(麻腮、麻疹)√ 乙脑减毒活疫苗√√ A 群流脑疫苗√ (间隔3个月)√ A+C 群流脑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说明:√代表一剂次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 疫苗接种对象月接种 接种部位(年)龄剂次 乙肝疫苗0、 1、 6 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卡介苗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脊灰疫苗2、3、4 月龄, 4 4 周岁 百白破疫苗3、4、5 月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18- 24 月龄 白破疫苗 6 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麻风疫苗 8 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疹疫苗) 麻腮风疫苗(麻腮 18- 24 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疫苗、麻疹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8 月龄 ,2 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A 群流脑疫苗6- 18 月龄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A+C流脑疫苗 3 周岁 ,6 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甲肝减毒活疫苗18 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出血热疫苗(双价)16- 60 周岁 3 上臂外侧三角肌 炭疽疫情发 生时,病例或 1 炭疽疫苗病畜间接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者及疫点周 围高危人群 8 月龄( 2 剂 乙脑灭活疫苗次),2 周岁 ,6 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周岁 甲肝灭活疫苗18 月龄 , 2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24- 30 月龄 接种 接种剂量 / 剂次备注 途径 肌内 酵母苗 5 μ 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第 1 剂次,第 1、 2 剂 g/0.5ml ,CHO苗 10 注射次间隔≥ 28 天 μ g/1ml 皮内 0.1ml 注射 口服 1 粒第 1、2 剂次,第2、 3 剂次间隔均≥ 28 天 肌内 0.5ml 第 1、2 剂次,第2、 3 剂次间隔均≥ 28 天 注射 肌内 0.5ml 注射 皮下 0.5ml 注射 皮下 0.5ml 注射 皮下 0.5ml 注射 皮下 30μ g/0.5ml 第 1、2 剂次间隔 3 个月 注射 皮下 100μ g/0.5ml 2 剂次间隔≥ 3 年;第 1 剂次与 A 群流脑疫 注射苗第 2 剂次间隔≥ 12 个月 皮下 1ml 注射 肌内 1ml 接种第 1 剂次后14 天接种第 2 剂次,第 3 注射剂次在第 1 剂次接种后 6 个月接种 皮上 0.05ml (2 滴)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 划痕 皮下 0.5ml 第 1、2 剂次间隔 7- 10 天 注射 肌内 0.5ml 2 剂次间隔≥ 6 个月 注射 注: 1. CHO 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 g/ml 。 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1.0 目的:按质量完成卡介苗接种。 2.0 适用范围:使用于进行此项操作的护理人员。 3.0 操作步骤: 3.1 评估、告知:核对医嘱,评估新生儿一般情况,向新生儿监护人告知疫苗的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及相关事项,取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单》上签名确认。 3.2 掌握接种时间及禁忌证:新生儿生后至出院前接种。卡介苗接种并无绝对的禁忌证,除非儿童伴有免疫缺陷病,或因恶性疾病而致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皮质激素者。有接种禁忌证的新生儿暂缓接种(接种禁忌证:有严重窒息及其他严重疾病、早产儿,体重<2.5KG,APGAR评分<8分者; 【卡介苗禁忌人群: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2、发热(>37.5℃)、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映者。】 3.3 疫苗稀释:取保存在2~8℃冰箱内冻干卡介苗1支,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稀释,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充分混匀,发现有不可摇散颗粒,安瓿标签不清或药品过期都应废弃。安瓿打开后应在半小时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 3.3 接种方法:注射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0.1ml,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用75%的酒精棉枝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

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将0.1ml疫苗注入皮内使注射部位形成约2~3mm直径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接种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多余菌苗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分类处理。 3.4 宣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应对产妇及家属再次说明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告知在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化脓,可形成小溃疡;8~12周后结痂痊愈。极少数受种者可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化脓、溃疡。极为罕见有诱发疤痕疙瘩、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异常反应者,应及时就诊对症治疗,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3.5 流程图 用物准备—评估、告知—查对—接种—宣教—记录 3.6 记录:《新生儿临时医嘱单》、《爱婴区母婴入区登记及预防接种登记》、《儿童预防接种证》、《广东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出入库帐簿-卡介苗》、《广东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出入库帐簿-注射用水》、《广东省国家免疫规划用注射器出入库帐簿》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一、皮内接种法 (一)适用疫苗:卡介苗。 (二)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处下缘皮内。 (三)操作方法: 1、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2、用iml-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 80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二、皮下接种法 (一)适用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麻风减毒活疫苗、麻腮减毒活疫苗(麻风腮)。 (二)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 (三)操作方法: 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座位,儿童应座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2、接种人员用i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0-40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 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三、肌内接种法 (一)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 (二)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三)操作方法:

1、家长取座位,儿童应座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座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 2、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四,口服法 (一)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种 (二)用消毒的药匙将脊灰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四)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灰疫苗时可将糖丸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晾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预防接种证、卡管理使用办法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各接种单位必须按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 一、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建立 1、预防接种证,卡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2、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3,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预防接种证卡。 4、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要向流动儿童监护人宣传,及时到寄居地接种单位办理接种卡和接种证。 5~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使用管理 1、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在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2、预防接种证,卡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栏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卡介苗接种流程.doc

卡介苗 操作流程 核对: 医嘱、新生儿、疫苗 评估: 1疫苗接种的适应症,新生儿有无禁忌症 2确认注射部位组织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告知: 疫苗的作用、副作用’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环境 ; 注意保暖,适合无菌操作 3用物:按医嘱备疫苗、 75%酒精、消毒棉签实施: 1消毒、稀释、吸取疫苗 2协助新生儿取左侧体位,充分暴露左三角肌3定注射部位,消毒皮肤 4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5绷紧皮肤,针头斜 5°刺入 观察与记录 1观察注射过程中新生儿面色变化,用药后的 疗效何不良反应 接种流程要点说明 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1核对执行单、卡介苗登记本、疫苗接种证新生儿 识别带、床号、住院号、性别等信息是否一致 1 适应症:出生24 小时吴禁忌及暂缓接种体 征的新生儿 2 禁忌症及暂缓接种体征:新生儿HIV 阳性、 产妇 HIV 阳性,新生儿需HIV 初筛。新生儿 体重低于205KG,早产儿、窒息等生活能力不 够成熟者产伤并有显着临床症状④急性感 染、发热⑤病理性黄疸⑥明显先天性畸形何 先天性疾病⑦有皮疹及脓皮病者暂不接种 3 质量:安瓿破裂,瓶签不清楚或过期者不 如无特殊,接种部位取上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疫苗稀释溶解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 混匀,吸取 0.1ml 置于有冰块的无菌治疗盘内,半 小时内用完 3严格掌握卡介苗的接种部位、方法 4注射部位要远离神经血管,不可在炎症、瘢痕、 硬结皮肤受损处进针 5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6严格掌握进针深度,避免药液内渗或外漏 双人在注射单,疫苗接种登记本签全名集日 期,填写儿童预防接种本,交家长保管并交代 注意事项( 2-3 周后注射部位形成红肿,逐渐 软化形成白色脓疱,可自行穿破并结痂,注意 保护好痂皮,等其自然脱落,痂皮脱落后形成 一肖凹陷的疤痕)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

卡介苗接种要点 一、注意事项: 1严禁皮下及肌肉注射。 2.疫苗开启后30分钟内用完,剩余废弃。 3.只允许左上臂皮内注射。 4.只允许持证操作。 二、接种流程 核对医嘱、新生儿信息无误查看左上臂皮肤完整性 充分稀释药液抽吸8-10次静置药液60秒酒精消毒皮肤0.1ml 旋转针头再拔出漏出液体用干棉签吸掉20分钟 三、登记 1.《卡介苗接种登记本》 2.《浙江省杭州市扩大疫苗进出登记本》 3.产时系统 四、宣教 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但很快就会消退,四周左右时,局部逐渐发红出现白色小脓疱内有脓液,之后自行破溃后逐渐结痂,痂脱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时间约为2~3个月。(接种部位不需消毒及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即可),如破溃严重去疾控中心看诊。补种同样去疾控中心。

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要点 一、注意事项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新生儿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30分钟后 接种乙肝疫苗10ug,正常产妇新生儿只注射乙肝疫苗10ug。 2.乙肝疫苗只在右上臂肌肉注射。 3.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外侧肌肌肉注射。 4.疫苗开启后立即注射。 5.乙肝疫苗遵医嘱注射(分进口和国产)。 二、接种流程 核对医嘱、新生儿信息无误查看右上臂皮肤完整性 酒精消毒皮肤右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大腿外侧肌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三、登记 1.《乙肝疫苗接种登记》 2.《浙江省杭州市扩大免疫疫苗进出登记本》 3.《杭州市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免费使用登记表》 4.产时系统 四、宣教 出生时未接种的请到社区医院补种。

听力筛查要点 一.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生满48小时后筛查。 2.听力筛查时保持房间安静。 3.在新生儿安静睡眠,或者吃奶的情况下操作,必要时清理双耳。二.听力筛查流程 核对医嘱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新生儿信息无误查看新生儿双耳道是否清洁酒精棉片消毒探头分别放置新生儿的左右耳朵如果未通过避免反复测试。三.登记 1《杭州市听力筛查登记本》 2.产时系统。 3.未通过者请儿科医生填写《杭州市婴幼儿听力筛查转诊联系单》 四,宣教 初次听力筛查和复筛的结果将用“通过”和“未通过”来表达,“通过”者说明听功能基本正常,但不能排除因筛查方法的局限性及筛查后出现迟发性或突发性耳力损失;而“未通过”的新生儿说明可能存在听力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诊断,转诊到杭州市妇产医院复诊(满月后)。

卡介苗接种工作流程

卡介苗接种工作流程 评估 L 婴儿目前的健康状况(体重、胎龄,体温情况,是否异常产、畸形、有 无新生儿黄疸、过敏史、皮肤病等) 药物:性质、剂量、储存冰箱内的温度 十 L ?操作部位皮肤情况 护理问题 —目前婴儿存在的护理问题 厂^ 操作者: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准备一?用物:治疗盘、治疗巾、1ml 注射器、75 %酒精、棉签、卡介苗、 注射用水 和 「查对:医嘱 —?解释,查对厂?核对胸牌及手圈的床号、姓名、性别、药名 家属解释注射目的、可能出现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 消毒:摆体位,用75%酉精消毒左手臂三角肌外侧下缘 ,待干 严 注射量每婴儿为 0.1ml ,剂量要准确 —?皮内注射要浅、缓慢注入,出现 6? 8mm 大小圆形小 丘,见毛孔为准,如针头在注射途中脱出或漏液时, 应在 原注射针眼处补足 0.1ml —?注射完毕,旋转拔出,以免药液漏出,不能用棉签压住 —? 菌苗打开超过卞小时不能使用 f 登记:填好各种登记卡,以便上报 ―k 整理 ~?病人:助病人整理衣服 婴儿床单位:整齐、清洁,用物妥善清理、归原 宣教:针对护理问题进行宣教 效果评价 *新生儿:无不良反应 *评估家属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没掌握再次宣教 使用方法: 5人份/支卡介苗抽吸0.5ml 注射用水,10人份/支卡介苗抽吸1ml 注射用 水溶解,耍将菌苗充分摇匀,稀释后摇,杣菌液前摇,注射前摇。每次抽取 0.15ml,排尽空 气。 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禁忌症:新生儿体重不够 2.5公斤,胎龄不足37周,体温不升或体温超过 37.5 C, 异常产、畸形、新生儿黄疸、患冇过敏史、皮肤病等都不宜接种卡介苗。 2. 注射过程中不慎将菌谊射入眼内,应及时用盐水或消水冲洗,以免发生意外。 3. 严禁皮下注射,若误将菌苗注入皮下,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口服异烟肼剂量按 8毫克/公 斤体重,每日一次,连续服一周。 4. 局部溃疡不愈者,可用异烟肼片研粉,撒于溃疡面上,也可用龙胆紫外擦。 5. 没经过卡介苗接种专门技术培训人员,不得从事接种工作,卡介苗必须由专人保管。 实施f 操作 注射: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附件一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1 皮内注射法 1.1 适用疫苗:卡介苗。 1.2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1.3 操作方法 1.3.1 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1.3.2 用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待乙醇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2 皮下注射法 2.1 适用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钩体疫苗等。 2.2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2.3 操作方法: 2.3.1 若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或两腿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2.3.2 接种人员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长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栓,回抽无血,缓慢推注疫苗,注射毕,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3 肌内注射法 3.1 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出血热疫苗等。 3.2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 3.3 操作方法 3.3.1 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或两腿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 3.3.2 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以执毛笔式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长度约为针头的2/3,放左手,回抽无血,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毕,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 口服法 4.1 适用疫苗:口服脊灰疫苗。 4.2 操作方法 4.2.1 用消毒的药匙将脊灰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4.2.2 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灰疫苗时可将糖丸疫苗放在消毒的小药袋中,用手碾碎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 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4.2.3 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