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

A.①强②弱B.①强③弱C.③强④强D.②强④弱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西风带D.东南信风带3.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A.B.C.

D.

4.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B.驱寒保暖

C.接受“日光浴”D.穿着和运动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

6.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④<②

D.④>③

8.此季节( )

①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②我国南方地区多雷雨天气

③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④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如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 )

A.甲B.乙C.丙D.丁10.有关R、Q、P三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处为锋面雨

B.Q处为对流雨

C.P处降水少的原因是气流下沉增温

D.R处降水多的原因是受高气压控制

11.读“三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三个城市共同的气候特点 ( )

A.夏季高温多雨B.终年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温和湿润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③和⑤B.④和⑧

C.①和⑦D.②和⑥

13.对图示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B.城市出现晴朗天气C.②地气温未来会升高D.⑤⑧两地有连续性降水

14.图甲表示的锋面系统是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锋面气旋

读某种气压系统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近地面该气压系统分别属于( )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16.该种天气系统出现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1月地中海B.7月印度C.1月蒙古D.7月冰岛下图为我国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1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9.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是甲乙两地天气系统分别从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气压统计形成的图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甲乙两天气系统分别可能是( )

A.气旋冷锋B.气旋锋面

C.反气旋暖锋D.反气旋准静止锋

21.如果甲天气系统达到非常强大的程度,则会出现( )

A.暴雨B.干旱

C.寒潮D.地震

22.如果乙系统出现时天气表现为大风、降温特点,则该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

C.气旋D.反气旋

二、综合题

2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图,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那么B是____(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形成原因是______原因,②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气候是终年盛行②形成的。

(2)如果此图表示南亚季风环流,B处是印度洋,C处是南亚大陆,那么图中所示的是___

季,②的风向为____季风。该季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北或南)移,简述该季风②风的成因。

(3)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夏季的季风环流,那么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空),

②的风向为______季风。此季节_______气压带被出现在陆地上的_____(高压,低压)

切断,使该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

24.读12月16日14: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为_____(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气流作_____ (填“顺”或“逆”)时针________运动,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作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____天气。

(2)乙附近虚线处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乙附近为____(填“冷锋”或“暖锋”),此刻,A、B两地可能发生降水的是_____地。

(3)此时,郑州和西安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5.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21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西安市气候资料图。

(1)雅典的气候特征怎样,并分析其成因?

(2)古代乘船从广州到新加坡,选择哪个季节出发较合适?试分析原因?

(3)与西安(34°16′N,108°57′E)相比,鹿特丹(51°55′N,4°29′E)气候有何特征?鹿特丹纬度比西安高但最冷月气温比西安高,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特点和对人类的影响。学生要熟悉大气热量受热过程,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1.该地全年炎热干旱,说明晴天多,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②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强,地面升温快。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④弱,地面降温快。选择A。

2.从图和材料可以看出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影响该地区的风带和气压带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不能确定是东南信风带或东北信风带,选择B。

3.晴天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选择A。

4.宽松的长袍利于散热,白色反射太阳辐射强吸收太阳辐射小,热带沙漠气候风沙比较大,长袍和头巾有利于遮挡风沙,选择A。

5.D

6.A

【分析】

试题分析:

5.读图,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C,A错。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C,B错。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C,C 错。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C,D对。

6.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B错。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C错。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城市热岛效应,读图分析能力。

7.D

8.B

【分析】

7.考查热力环流,在高空,同一水平面对比,①等压面往上凸,为高压,②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气压值比较①>②。在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比较,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③该处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④处受冷空气收缩,形成高压,气压值④>③。不同海拔的气压比较,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最后四地气压比较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③①②。故选D。

8.根据海陆热力性质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可知该季节为夏季,我国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夏季我国南方地区午后多雷雨天气,西南地区的地震灾害跟季节关系不大,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我国台湾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B。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不同季节天气现象及影响。

9.D

10.C

【分析】

9.东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根据图中纬度,应位于0°-30°纬线之间,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丁,D对。A、B、C错。

10.读图,R处是赤道低气压控制,降雨类型为对流雨,A、D错。Q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有极锋天气,降雨类型为锋面雨,B错。P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降水少的原因是气流下沉增温,C对。

点睛: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根据纬度判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根据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特点,判断降雨特点,降雨类型。

11.A

【详解】

读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孟买最冷月气温大于15℃,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上海夏季高温多雨,最冷月气温大于0 ℃,冬季温和少雨。北京夏季高温多雨,最冷月气温小于0 ℃,冬季寒冷干燥。三城市共同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A对。B、C、

【点睛】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区域的气温、降水特征,判断气候特点。

12.C

13.A

14.A

【分析】

12.图甲中①在暖气团控制下,图乙中⑦⑧是在暖气团控制下。选C正确。

13.①地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高,②地处在锋面影响之下,气温下降,①地气温大于②地,A正确、C错;城市处在两个锋面的中心,应是低气压中心,是阴雨天气,B错;⑦在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多晴天,D错。选A正确。

14.读图甲可知,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为冷锋天气系统,故选A。

【点晴】

冷锋过境前是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冷锋过境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前是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晴朗;暖锋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锋面过境时,降水的区域都在冷气团一侧,即冷锋后、暖锋前。

15.A

16.C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高压天气系统。

15.图中近地面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因此为高压中心,且呈顺时针旋转,故位于北半球。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16.由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是位于北半球的高压系统。1月地中海受盛行西风控制,A错误;7月印度受印度低压控制,B错误;1月蒙古受亚洲高压控制,C正确;7月冰岛受西风影响为主,D错误。

17.C

19.B

【分析】

试题分析:

17.从图中看,4—6日有降水过程,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为冷锋过境,C项正确。反气旋影响是晴朗天气,气压先升后降。A项错误。气旋影响产生降水过程,气压先降后升。B项错误。暖锋产生连续性降水,气压降低,气温升高。D项错误。故选C。18.本次降水过程是冷锋造成的。反气旋气流下沉。A项错误。气旋气流上升。B项错误。暖锋暖气团主动沿锋面向上爬升。C项错误。冷锋暖气团被迫抬升。D项正确。故选D。1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A项错误。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是冷锋过境造成。B项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C项错误。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造成的。D项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天气系统与天气

【知识拓展】冷、暖锋的比较方法

1、平面图判断方法:①根据符号来判断。冷锋用线条加(黑)另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暖锋用线条加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②根据冷暖气团和移动方向判断。在锋面气旋图中,若冷气团的移动箭头指向锋面,而暖气团背离锋面,则为冷锋,反之为暖锋。③根据雨区的位置来判断,雨区若是在锋后为冷锋,若在锋前则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①锋面坡度。冷锋坡度比暖锋陡。②冷气团的移动方向。冷锋图中,冷气团的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图中,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③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暖气团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倾斜。

20.B

21.A

22.A

【分析】

20.读图,甲天气系统从两个垂直方向剖面,气压变化特点相同,都是两侧气压高,中间气压低,甲可能是气旋,C、D错。乙从两个垂直方向做剖面,一个气压变化不大,一个气压下降,乙可能是冷锋或暖锋的锋面。甲乙两天气系统分别可能是气旋、锋面,B对。不能确

定是冷锋,还是暖锋,A错。

21.甲是气旋,如果甲天气系统达到非常强大的程度,则会形成台风,出现暴雨天气,A对。台风特征是形成暴雨天气,不会出现干旱,B错。台风来自热带、亚热带洋布,没有寒潮灾害,C错。台风是气象灾害,不会带来地震,D错。

22.乙是锋面天气系统,如果乙系统出现时天气表现为大风、降温特点,则该天气系统是冷锋,A对。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B错。乙是锋面,不是气旋或反气旋,C、D错。23.(1)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西南风温带海洋性

(2)夏西南北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成西南季风。

(3)B 东南副热带高低压

【分析】

该题考查三圈环流,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

【详解】

(1)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上升气流近地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下沉的近地面为副热带高气压,所以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是大气运动形成的。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是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形成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气候。

(2)如果此图表示南亚季风环流,B处是印度洋,B处是高气压,C处是南亚大陆,气压为低气压,说明印度洋温度低,大陆温度高,是北半球夏季,②的风向为西南季风。该季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成西南季风。

(3)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夏季的季风环流,那么气温低的气压高的是海洋,表示海洋的是B,②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风向为东南季风。此季节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出现在陆地上的低压切断,使该气压带留在了海洋上。

24.反气旋(高压) 顺辐散下沉晴朗冷锋 A 西安西安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分析】

【详解】

(1)根据等压线数值,图中甲处为反气旋或高压,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水平方向气流作

顺时针辐散运动,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作下沉运动,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晴朗天气。

(2)乙附近虚线处为锋面系统,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则可判断乙附近为冷锋,冷锋降水在锋后,此刻,A、B两地可能发生降水的是A地,位于冷锋锋后。

(3)此时,郑州和西安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西安,判断理由是西安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25.(1)亚热带季风 (季风性湿润)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3)④;年温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原因:因为甲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使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解析】

整体分析: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位置范围。根据图示海陆轮廓,判断气候类型及成因。区域气候特征,主要表现的是气温、降水的特征,根据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及特征。

(1)根据图示分布位置,该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

(2)该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压中心,夏季大陆是低压中心,冬季大陆是高压中心,海洋上正好相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随着季节改变风向,形成季风环流。亚热带大陆东岸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3)乙地是岛国,受海洋影响大,加之沿岸暖流影响,虽然纬度较高,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④。这表明乙地的气候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 图中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低5°左右。因为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更低,使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所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的纬度较高。

26.(1)夏炎热干燥,冬温和多雨。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2)冬季。此时盛行东北风,顺风顺水,能节约能源,加快航速(3)特征: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原因:鹿特丹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受暖流和西风控制,因而冬季温和。西安冬季受冬季风影响,离海远,大陆性较强,因此冬季较冷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安气候资料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与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影响气候特征、风向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雅典的气候特征需要结合气温、降水图,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回答,其成因可以从气压带、风带、地形等方面回答。

古代乘船从广州到新加坡,多选择冬季出发,主要原因是此时盛行东北风,顺风顺水,能节约能源和加快航速。

(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鹿特丹位于亚欧大陆西岸靠近海洋,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受盛行西风控制,西安冬季受冬季风影响,离海洋较远,大陆性特征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