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_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_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_困境与未来

第28卷第11期2008年11月

生态学报ACTA ECOLOG I C A SI N I C A

V o.l 28,N o .11

N ov .,2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资助项目(kzcx2-yw-4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21061;30570319)收稿日期:2007-11-19;修订日期:2008-08-29

作者简介:陈利顶(1965~),男,河南辉县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E-m ai:l L i d i ng @rcees .ac .cn

Founda tion ite m:Th e p rojectw as fi nan ci ally supported by K ey Pro j ect of CAS Kno w l edge Innovati on Progra m (No .kzcx2-y w-421),and N ati on al Nat u 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Ch i na (No .40621061;30570319)Received da te :2007-11-19;A ccep ted da te :2008-08-29

Biography :CHEN L-iD i ng ,Ph.D .,Professor ,m ai n ly engaged i n l 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 og i cal processes ,l and use c h ange and i ts environm en tal

eff ect ,and regi onal eco -securit y .E-m ai:l L i d i ng @rcees .ac .cn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陈利顶1

,刘 洋2,3

,吕一河1

,冯晓明1

,傅伯杰

1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 361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作为景观格局分析的重要手段,景观格局指数的提出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但是由于众多景观格局指数在指示生态学过程方面的不足,近年来景观格局分析已经走入困境。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分析的现状、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景观格局分析仍然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方面,景观格局指数仍然是景观格局分析的主要手段。但是如何建立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分析方法,如何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以及如何将/基质)斑块)廊道0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是目前景观格局分析面临的主要困境。基于对景观格局分析现状及困境的认识,提出了景观格局分析未来的5个发展方向:(1)景观格局分析应该从目前的静态格局描述发展到对动态格局的刻画,只有找到刻画动态格局的方法,才能将格局和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2)通过对多种景观格局指数的联合应用,发掘景观格局指数集合体对生态过程的解释能力;(3)发展基于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分析方法;(4)通过多维景观格局分析,定量研究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5)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将为解决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提出有效手段。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景观格局分析;困境;发展方向

文章编号:1000-0933(2008)11-5521-11 中图分类号:Q143 文献标识码:A

Landscape pattern anal ysis i n landscape ecology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C H E N L-i

D i n g 1

,LI U Yang 2,3

,L B Y -i H e 1

,FENG X iao -M i n g 1

,F U Bo -Jie

1

1S t a t e K e y La boratory o f Urban and R e g i ona l E col ogy,R ese arc h C e n ter for E co -Env ironm e n t a l Sciences ,Ch i ne se A c ade my of Sc ie nces ,B eiji ng 100085,

C hina

2In stit u te of Urban E nviron m en t ,Ch i n ese Acad e m y of S cie n c e s ,X i am e n 361003,China 3G raduate University of Ch i ne se A c ad e my of Sc i ences ,B eijing 100049,China Act a Eco l og ica Sini ca ,2008,28(11):5521~5531.

Abstract :L a ndscape pattern metrics ,as m i portant mea ns i n landscape ecology ,has resulted in the pr osperity of landscape eco l ogy .Ho w ever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was criticized recently for its poor correlation w ith ecolog i cal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 on and challenges in landscape pattrn analysisw as elabor ate d ,and f uture of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w as d i scusse d .W e believe l andscapem etrics are st ill the m ai n method in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and m i portant f or la ndscape ecology .H o w e ver ,three c hallenges are faced i n l andscape pattern a nal ysis .H o w to develop ne w m et hods by i ntegrati ng explicit ecolog i ca l sense in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Ho w to li nk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H o w to apply the theory of /m atri x -patc h -corri dor 0i n practice ?I n f uture ,five areas are to be addressed ,(1)to devel op a

5522生态学报28卷

m ethodo l ogy to descri be landscape pattern fro m stat i c to dyna m ic;(2)to explore t he ecologica l se nse of l andscape pattern by usi ng a seri es of landscape m etrics;(3)to fra m e ne w landscape metri cs by i nte grating an explicit eco l og ical mean i ngs;

(4)to c onduct landscape patter n analysis at mu lt-i dm i ensi ons;(5)to explain the relat i onshi p bet 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og i ca l processes by mult-i scale patter n ana l ysis.

K eyW ords:landscape m etrics;landscape pattern a nal ysi s;c hallenge;perspect i ves

景观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1],景观要素的组成和构型是其基本特点[2]。景观要素组成是指景观格局的要素类型以及各类型在景观中所占的比重,而景观要素构型则是指不同景观要素的空间排列方式[2]。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格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3],即景观要素的组成和构型在时空上的变化。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有时会被作为同义词而相互替代[3]。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研究景观的结构组成特征及其空间配置关系[4],并借助一定的手段(如文字、图表、景观格局指数等)对其进行描述。格局分析的目的是从看似无序的景观要素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并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和机制[4~6]。

景观空间格局、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7,8],而对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则是研究格局与过程相互关系的基础[9],也是研究景观动态和景观功能的关键[10]。此外,景观格局分析还在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也正是这些原因,使景观格局分析自1980s以来在北美乃至全球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11]。然而,由于多年来景观格局分析一直停留在景观格局特征的描述方面,未能深入反映研究的生态过程,目前受到了非议。但是作者认为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景观生态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在深化景观生态学发展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现有的景观格局指数,来揭示生态过程。鉴于景观格局分析的重要性,本文系统分析了景观格局分析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1景观格局分析的现状

目前景观格局分析可分为两种:泛泛的景观格局分析和针对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所谓泛泛的景观格局分析是指针对一定的研究区域,利用传统的景观格局指数,描述该区域的景观类型组成和结构特征。这类景观格局分析在早期的研究中占优势,绝大多数的景观格局指数都是在这种景观格局分析过程中提出来的。针对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是在景观生态学家充分认识到格局-过程关系的重要性以后被提出来的,是景观格局分析的更高层次,它将在当前及未来的景观格局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

1.1景观格局的指数分析方法

现代景观生态学包含了一系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方法[12],如文字、图表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等[4,13,14]。其中,景观格局指数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15~19]。Turner[11]认为,研究景观空间异质性的成因及其生态学含义首先需要对景观格局进行量化,而景观格局指数是反映景观结构组成、空间配置特征的简单量化指标[20],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此外,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还可以实现景观空间格局同时异地、同地异时及异地异时的比较研究[19]。

(1)景观格局指数类型

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分为描述景观要素的指数和描述景观水平的格局指数。对描述景观要素的格局指数而言,依据指数功能可分为斑块面积指数(如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等)、边界形状指数(如边界密度、平均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等)、邻近度指数(如斑块平均邻近距离)和构型指数(如聚集度指数、蔓延度指数);景观水平的格局指数除以上4类外,还包括多样性指数,如斑块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等。随着GIS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景观格局指数不断产生[21,22],如孔隙度指数[23]、聚集度指数[24]、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25]等。

表1 景观格局指数在中文文献使用的频率分析

Table 1 Statisti c ana l y sis of the lands cape indices used i n the

referenced Ch i nese litera ture

类型

Type 指标Index 次数T i m es 频率

Frequen cy(%)面积指数P A 295.06

A rea Index

NP 406.98P D 406.98M PS 406.98LPI

172.97合计total 16628.97形状指数A WM SI 81.40Shap e Index

M SI

152.62A WM PFD 132.27M PFD 193.32F D I 295.06LS I

203.49P AFRAC 61.05合计total 11019.20多样性指数S H DI 345.93Divers it y Index

SIDI 50.87H i 376.46S H E I 172.97E v

183.14合计total 11119.37空间构型指数

PC I 50.87Spati al Con fi gurati on D I 325.58Index

CO 61.05C I 101.75Is

213.66CONTAG 172.97A I

152.62合计total 10618.50破碎化指数

ED 234.01Frag m entation Index

F N 345.93SL

50.87PL AND 183.14合计Total 8013.96总计Total

573

100.

00

P A:斑块面积Pat ch A rea ;NP :斑块数Nu m ber of patch es ;PD:斑块密度Patch dens i ty ;M PS:平均斑块面积M ean patc h area ;LPI :最大斑块指数M axi m um patch i ndex ;AWM S I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A rea -w eighted patch s h ape i ndex ;M S I :平均斑块形状指数M ean pat ch shape i ndex ;A WM P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 rea -w ei ghted m ean patch fract al di m en sion ;M PFD :平均斑块分维数M ean patch fractal d i m ens i on;FDI :分维数F ractal d i m ension i nd ex ;LSI :景观形状指数Landscape shape i ndex ;PAFRAC :面积/周长分维数Peri m eter -area fractal d i m ens i on;S HD I :Shannon 多样性指数Shannon d i versity;S I DI :S i m ps on 多样性指数S i m p s on d i vers it y i ndex ;H :i 多样性指数Landscape d i versity ;S H E I :Shannon 均匀度指数Sh annon evenn ess ;Ev :均匀度指数Evennes s i nd ex ;PC I :斑块连通度Pat ch coh es i on i ndex ;DI :优势度D i versity ;CO:结合度C ohesi on i ndex ;C I :复杂度Co m p l ex i ty i ndex ;Is :分离度Landscape i sol ati on ;CONTAG:蔓延度C ontag i on;AI :聚合度Aggregation i ndex ;ED :边界密度Edge den sit y ;F N:景观破碎度Landscape frag m en tati on ;SL :内部生境面积破碎化指数Inner hab i tat area index ;PLAND :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Percen t age of l and scape t ypes

表1列出了1979~2008年发表的100篇中文文献中使用的主要景观格局指数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主要集中在斑块面积、形状、多样性、空间构型和景观破碎化几个方面(图1)。除了面积方面指数用的稍多(28.97%)外,其他3个方面的指数被使用的频率比较接近。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可知,目前景观格局指数在命名上十分混乱,表1仅仅列出了使用次数超过5次的指数,出现在中文文章的景观格局指数名称多达100余个。

(2)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

景观生态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景观格局指数,尽管表现形态不同,但是有许多景观格局指数所表达的含义类同。如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及景观多样性指数,均表达了景观中各种类型在格局中所占的优势或平均程度;平均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与边界密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等等皆表达了相类似的含义。许多研究表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由此导致在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时,需要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筛选,客观反映景观格局的特征。

R iiters 等

[26]

以85张土地利用图为基本数据,采

用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55个景观指数进行了计算,最后筛选出平均周长面积比、蔓延度、相对斑块面积、分维数、斑块类型数5个格局指数作为反映景观格局特征的指数集。Lausch 和H erzog

[27]

分别用相关

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分类树法对德国E spenhain 和Leipzi g South 两个地区景观水平的格局指数进行了筛选,由于两个地区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等的差异,最终得到的景观格局指数集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利用遥感影像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的标准步骤

[28]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格局指数进行筛选,以避

免信息重复,在格局分析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22,27]

而同时,L i 和W u

[15]

也指出,在格局指数与生态过程

的联系以及格局指数的尺度敏感性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用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指数集,其生态学意义常常并不明确或难以解释。

(3)景观指数与生态过程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3]

,而深入了解和

把握这种关系则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议题[29]

景观格局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刻画格局与过程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5]

。如果一个格局指数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且能反映景观格局的部分重要特征,那么

5523

11期 陈利顶 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图1 景观格局指数使用频率统计

F i g .1

Percentage of l andscape i nd i ces used i n referen ced

Ch i n ese paper

ArI :面积指数Area i ndex ;Sh I :形状指数Sh ape i ndex ;DoI :景观多样性指数D i versity i ndex ;CoI :空间构型指数Spatial

con figurati on

i ndex ;

L fI :景观破碎化指数

Land s cape

frag m entation i ndex

通过它就可以建立起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动态链接

[15,30]

。可惜的是,景观格局指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数

量多、类型少、生态学意义模糊的程度[22]

,很多景观指数

的结果难以进行生态学解释

[19]

,导致许多景观格局分析

未能从客观上反映待研究的生态过程。

T ischendorf [9]

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刻画虚拟景观和现实景观,用扩散成功(d ispersal success)、搜索时间(search ti m e)和单元迁入(ce ll i m m i g rati o n)3个指标作为生态过程(物种迁移)变量,通过模拟4个不同物种在不同景观格局中的迁移扩散,并对不同模拟过程、不同景观的格局指数和生态过程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格局指数对生态过程的反映能力。结果显示,单个格局指数无法充分解释生态过程,格局指数与生态过程变量的相关关系随着过程变量的不同而不同,用相同的变量描述同

种生态过程可以实现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对比。但是试图用单一格局指数来描述与某一特定生态过程相关的景观格局特征,并预测这一过程作用下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如Verboo m 等[31]

创建的连通度指数(connectiv ity i n dex),通过测量斑块间的连通性,极大地改善了对欧洲五子雀(nuthatch)斑

块占有率的预测效果。陈利顶等[25]

以非点源污染作为研究的生态过程,建立了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用来

描述景观格局对非点源污染过程的影响。实际应用表明,该指数对流域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的指

示作用

[32]

。这些指数针对特定的生态过程,能够较为有效地预测有关生态过程的特征。(4)景观格局指数与尺度效应

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强烈的尺度依赖性。尺度的存在根源于地球表层自然界的等级组织和复杂性,尺度本质上是自然界所固有的特征或规律,而为有机体所感知

[33]

。因而尺度可分为测量尺度和本征

尺度。测量尺度是用来测量过程和格局的,随人类感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本征尺度是自然现象固有而独立于人类控制之外的。只有当测量尺度与所研究现象的本征尺度相符时,格局或过程才能被可靠地揭示

[34~36]

。景观格局指数对尺度敏感性的原因就在于取样尺度(测量尺度)与研究对象的本征尺度存在差异。

因而,使测量尺度不断接近于本征尺度是深刻而准确地揭示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必然选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 I S)的发展为景观生态学家提供了便利而有效的技术手段[11,27]

,在这些技术方法的支持下,近年来,已有

许多生态学家对尺度问题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探究特征尺度的方法。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自相关分析

法、半方差函数法、孔隙度指数法、尺度方差和小波分析法等[33,36]

尽管尺度分析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多数研究都侧重于景观的空间尺度辨析,而忽略了时间尺度。同

样地,绝大部分景观格局指数也忽略了景观的时间异质性

[3]

。事实上,不同等级层次的景观不仅对应着不同

的空间尺度,其时间尺度也不尽相同。景观格局是不同景观单元和生态过程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相互作用的表现,它在空间或时间单方面表现出的特征都不能代表其本质的规律性。判别景观格局的特征尺度是进行格局分析的前提

[3]

,而这个特征尺度不仅包括空间尺度,还应包含时间尺度,二者缺一不可。

1.2 景观格局分析的特点

从/斑块、廊道、基质0理论出发,景观格局分析的内容可划分为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分析、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和景观要素的空间构型分析三方面

[8]

。目前景观格局分析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从一维分析到多维分析

单纯的时间或空间特征都不能全面反映景观格局的整体,因此景观格局分析已经从单一维度(单纯的时间维或空间维)的分析转变为时空结合的多维景观格局分析。这一方面受人类认识规律的影响,即人类对任

5524

生 态 学 报 28卷

何事物的认识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一维到多维的规律;另一方面则得益于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使同时异地、同地异时等海量景观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而地理信息系统则为处理海量数据提供了技术依托。

通常情况下,这种对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异分析会与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结合起来,探究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机制,以对景观格局形成更深刻的了解。W ang 等

[37]

借用一系列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景观类型

百分比(PL)、斑块数(NP )、平均斑块面积(MPS )、斑块面积分异系数(PSCV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 S 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WM PFD )和香农多样性指数(SDI),分析了青藏高原杜兰县(青海省)1990~2000年之间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容易带来较高经济收益的景观类型(如耕地、密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水池及建筑用地等),其面积在1990~2000年期间有所上升。这些景观类型多属于人工景观,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适宜的气候条件加深了这种格局的变化。而对灌木林地、疏林地及中低覆盖度草地等景观类型而言,其面积在1990~2000年期间有所下降。这些景观类型多属于自然景观,自然气候条件是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类似的研究还有许多,如L i u 等

[38]

、W ard 等

[39]

、Xu 等

[40]

、Ba ,kent 和Kad i o %g u llari

[41]

等,分别以不同的研究区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景观的时空变异特点,并对其驱动力因子作了分析。

对景观格局的多维分析更能揭示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不足之处在于对驱动力的分析还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有时甚至难免有牵强之处。未来研究中应加强对格局变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并建立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调整驱动力系统中的可控性因子来实现景观格局的优化,或者对特定因素影响下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

(2)基于整体格局的重点样带分析

生态过程对景观格局的作用经常通过景观的局部地区(如一条样带或者河流、道路两侧一定距离内的缓冲区等)就可以得到显著反映。这样,通过对景观的局部地区(或样带)进行分析,即能体现出景观的主体特征,且更易于分析与解释。这种对局部景观格局进行的分析多见于城市景观生态学,且常常与多维分析相结合,通过剖析城市主导梯度上景观的时空变异特征来反映城市化对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

/梯度范式0的概念最早由M c Donne ll 和P i c kett [42]

引入城市景观研究。所谓梯度,是指土地利用程度和

人类干扰活动等的变异程度

[43]

。Luck 和W u

[44]

将梯度范式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相结合,研究了美国亚利桑

那州Phoen i x 城区一条/城市-乡村0样带上的景观格局特征,是城市景观格局分析中将梯度范式与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典型案例。近年来,采用这种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的工作逐渐增多,并呈现出与多维分析相结合的趋势[43,45~47]

。景观格局的梯度分析并非仅局限于对城市景观的分析,它在研究

河流、道路等带状景观要素对周边的影响,或对沿带状地物分布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时尤其有用。如毕

晓丽等

[48]

对泾河沿岸10km 缓冲区范围内的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卜心国等

[49]

对东莞市轻轨沿

线500m 缓冲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评价了东莞市轻轨线路规划的合理性。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的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部景观必须能够充分反映景观格局的显著特征或生态过程对景观的主导影响。

2 景观格局分析面临的困境

2.1 建立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迅速发展初期,景观格局指数在景观格局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们可以将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用一些简单的数值表示出来,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同时由于有了简便易行的景观生态学指数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的出现,才使得景观生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可以说,景观生态学的特色正是在于提出了一系列的景观生态学指数和发展了景观格局分析的软件。然而,随着景观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景观生态学家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景观格局刻画,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格局与过程相互作用关系的探讨方面,并希望能够用一系列景观格局指数来表现这种相互关系。遗憾的是,目前绝大部分的景观格局指数还是在景观生态学发展初期创立的,它们大部分来自

5525

11期 陈利顶 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5526生态学报28卷

于数理统计[21]和几何特征与空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如斑块面积指数、边界形状指数等,指数本身并没有生态学意义[15,22]。它们所能描述的也只是景观的现状和总体特征,无法反映具体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的相互关系,不能满足更高层次景观格局分析的要求。如何建立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或者挖掘现有景观格局指数的含义,成为目前景观生态学工作者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2.2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联系

在同一研究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过程[15],如水土流失、物种迁移等。不同的生态过程会与不同性质的景观要素发生作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探讨不同生态过程与格局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一系列针对特定生态过程且具有明确指示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如针对水土流失的景观格局分析,需要能够反映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及其海拔高度和坡度的景观格局指数;而针对物种迁移的景观格局分析,则需要能够反映物种食物的分布、栖息地面积及其连通性的景观格局指数。然而,由于大部分现存的景观格局指数都缺乏明确的生态学意义,使得这种针对特定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在现实中较难实现。

另一方面,景观格局指数的数理统计特性,决定了部分格局指数只能反映景观格局的数量变化而不能反映其质量变化。如当某一区域内景观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发生变化而要素类型及面积保持不变时,景观的斑块面积指数、多样性指数均保持不变,而此时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农业景观对非点源污染的作用为例,耕地一般被认为是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的/源0景观,而林地通常被认为是该过程中的/汇0景观[18]。当二者保持面积不变而位置发生相互对换后,景观的斑块面积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仍然保持不变,而此时景观格局对非点源污染的作用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准确反映格局与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是景观格局分析面临的又一难题。

目前在我国开展的大量景观格局分析中,更多的侧重于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和分析[10,48,50~52],将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过程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仍有大量的景观生态学工作者作了很好的尝试,如:傅伯杰、赵文武等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建立的多尺度景观格局评价指数[25,32,53,54];曾辉等通过分析斑块边界特征来研究山地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过程[,55];李阳兵等针对我国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56~57];李秀珍、刘红玉等分别研究了湿地景观格局在污水净化方面的作用和湿地景观破碎化对珍禽栖息环境的影响[58~59]。所有这些工作为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探讨景观格局指数的生态学意义上还有待深入。

2.3/基质-斑块-廊道0的格局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基质-斑块-廊道0的格局理论是景观生态学最初提出的经典理论,也是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但是如何将/基质-斑块-廊道0理论更好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截至目前仍然缺乏好的实例。与此同时,不同的基质、斑块、廊道的面积比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仍然缺乏强有力的实例研究。在将/基质-斑块-廊道0理论应用到实际中之前,需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1)每一个景观类型在特定生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2)不同景观类型作为基质、斑块或者廊道,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3)不同景观类型作为基质、斑块、廊道在空间上的组织形式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到底如何?如何将/基质-斑块-廊道0和特定的生态过程联系在一起?(4)针对特定的生态过程,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的/基质-斑块-廊道0模式?如何寻找这样的模式?

3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景观格局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5,10],景观格局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研究不同尺度上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选取一系列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来描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异性,并使之与一定的生态过程相联系,解释格局与过程在该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景观生态学家的重要任务。此外,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19],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都可以拿来为景观生态学服务。同样,作为景观生态学核心内容的景观格局分析,合理引入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推动其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今后的景观格局分析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3.1 从静态格局描述到动态格局刻画

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固然是景观生态学关注的焦点,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格局和过程特点迥异。通常所说的景观格局是静态的,无论是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还是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景观类型图,所获得的结果往往是某一瞬间地表覆被的信息特征,由此计算出来的各种景观格局指数只是反映了这一瞬间的格局信息。然而人们所关注的生态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发展的,延续了一个季节、一年或者一个时段。试图将计算出来的静态格局指数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联系在一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

动态变化过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了将格局与过程联系在一起,需要在格局分析上进行改进。既然生态过程是动态的,能否将静态的格局分析赋予动态变化的属性,使之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格局分析与生态过程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静态格局动态化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1)静态格局的序列组合:可以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组成一个序列,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时间动态;(2)静态格局与生态过程关键影响因子的组合:不同景观要素(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平台,这个格局仅仅是反映了生态过程发生的初始状态,如果在研究过程发生的时段内,将一些关键因子的时间动态变化附加在初始的静态格局上,由此对格局赋予动态的属性。由于在进行格局分析时,除了考虑影响过程的基本格局外,又考虑了生态过程的关键影响因子,这样的复合格局为与过程联系提供了基础;(3)建立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动态变化图谱,构建新的格局:这是一个新的格局分析方法,可以借用图谱识别方法,如植被指数季节变化、气温(积温)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变化,组成一个系列图谱,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图谱格局,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找到不同格局的范式或数学表达方式,由此来研究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3.2 多种景观格局指数的联合应用

景观指数的联合使用对景观格局特征的描述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这些研究多是在未考虑生态过程的情况下,针对具体的景观格局进行的,且针对不同景观格局所得到的指数集也并非完全一致

[27]

。未来的

景观格局分析需要既能全面反映景观格局特征,又可与具体生态过程相关联的景观格局指数集。针对不同生态过程研究指数集内不同指数的数值范围,建立不同指数值的组合与不同生态过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构造指数集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套利用遥感图像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的标准步骤

[28]

多种景观格局指数联合使用的基础是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反映了景观格局的不同侧面。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一个景观格局的特征,可以有目的地从几个方面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如反映景观类型数量的指数,反映景观格局形状的指数,反映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指数。在进行比较研究时,通过几个方面格局指数的集合特性来反映一个地区景观格局的特征。在此,需要对筛选出来的格局指数集合,进行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首先找到几个格局指数的集合特性到底指示什么?具有何种意义?3.3 发展基于过程的格局分析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景观格局分析仅仅是对一个现状的景观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未能客观反映一些典型景观因子,但是作为生态学过程,不同类型的过程受到的影响因子不同,往往具有一些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将一个泛泛的反映景观格局特征的指数和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生态过程联系在一起是不现实的。为此需要针对特征生态过程,通过考虑影响该过程的一些主导因子,结合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建立基于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

针对特定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在景观生态学界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如针对物种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等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分析逐渐增多。然而,在分析方法方面,将格局与过程相联系的景观格局指数还较少,目前仅有连通度指数

[31]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25]

等。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构建基于不同生态过程

的景观格局指数,并不断改进,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针对不同尺度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基于景观生态

5527

11期 陈利顶 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5528生态学报28卷

学的/尺度-格局-过程0原理,在考虑土地利用、地形、土壤、降雨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尺度转换的方法,构建了不同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提出了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适用于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评价和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研究,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设计和多尺度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3.4多维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并非静止不动,生态过程也是如此[3]。以往生态学家所分析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中在某一时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除了开展的水平和时间维的分析外,很少考虑其他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实际上,景观格局的分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是垂直方向。无论是研究水土流失,还是研究动物迁移,地形高度、坡度对它们的影响都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时也需要考虑垂直方向上的景观信息。

开展多维景观格局分析,需要考虑两个方面:(1)同一景观要素随着垂直方向的变化,如土地利用类型/覆被类型、叶面积指数随着地形高度的变化。在景观格局分析时,不考虑各种景观要素随着地形高度、坡度的变化,计算出来的景观格局指数将缺乏说服力,也很难和相应的生态过程联系在一起;(2)需要考虑垂直方向上不同景观要素的组合,目前人们所说的景观格局往往局限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一种要素,其实影响生态过程的要素除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外,基岩、土壤、地形等要素也会对景观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多维分析框架下,研究垂直方向上各种要素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3.5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

尺度选择是景观格局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步[3],是进行格局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任何系统的描述都依赖于特定时空范围和组织水平的选择[60]。只有选择了适宜的研究尺度,对景观格局的分析和过程的研究才有意义。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就是要找到与生态过程相对应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分析方法,找到研究生态过程的最佳渠道。开展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1)利用多尺度遥感信息源解析景观格局的特征。不同分辨率的遥感信息,反映了景观格局不同尺度的特征,如果将不同遥感信息源解译出来的景观格局指数组成一个系列,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景观格局随着尺度变化的特征,从而可以找出研究生态过程的相应方法;(2)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粒度分析方法,利用同一信息源,通过变化粒度的大小来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随着粒度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揭示这种景观格局指数随着粒度变化特征所指示的生态学现象;

(3)通过变化研究地区的幅度大小来寻找景观格局指数随着幅度变化特征所代表的生态学意义。总之,通过多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构建一个景观格局指数随着尺度、粒度和幅度变化的特征曲线,从而将特征曲线与相应的生态过程相对应。

总之,景观格局分析成为景观生态生态学发展的驱动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发景观格局分析及其格局指数的潜力是摆在众多景观生态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上述五个方面,即/从静态格局分析到动态格局刻画0、/多种景观格局指数的联合使用0、/发展基于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0、/多维景观格局分析0和/多尺度景观格局分析0,将是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进一步开挖景观格局分析潜力的着力点。

R eferences:

[1]H an M,Sun Y N,Xu S G,e ta l.S t udy on changes ofm ars h landscap e pattern i n Zhalong w etl and ass i s t ed byRS and G IS.Progress i n Geography,

2005,24(6):42-49.

[2]W agnerH H,Forti n M J.Spatial analys i s of l and scapes:concep ts and st ati sti cs.Eco l ogy,2005,86(8):1975-1987.

[3]Gu staf son E J.Quantif yi ng landscape spati al p attern:what i s t h e state of the art?E cos yste m s,1998,1:143-156.

[4]C ao Y,OuyangH,X iao D N,et a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scape patterns an al ysis based on APACK for E ji n n atural oasis.Journa lofN aturalResou rces,2004,19

(6):776-785.

[5]Fu B J,Ch en L D,M a K M,et al.Theory and app li cati on of landscape ecol ogy.Beiji ng:S ci en ce Press,2001.

[6] Xiao D N,Li X Z ,Chang Y ,et al .Landscape ecology .B eiji ng :S ci ence Press ,2003.[7] W iens J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scape ecology :the sci en ce and t he acti on .Landscape E col ogy ,1999,14:103.

[8] Chen W B,X iao D N,L iX Z ,et a l .The characteri s tics and conten ts of landscape s pati al ana l ysis .Acta E col ogica S i n i ca ,2002,22(7):1135-1142.

[9] T i schendorfL.C an l and s cape i nd i ces pred ict ecol og i cal process es cons i sten tly ?Land s cape E cology ,2001,16:235-254.

[10] ZhangM Y ,W ang K L,L i u H Y,et al .Study on t he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w it h el evati on i n Ba i yangd i an W atershed .J ournal ofArid Land

Resou rces and Environm ent ,2005,19(4):75-81.

[11] Tu rnerM G .Landscap e eco l ogy i n North Am erica :past ,presen t ,and f u t ure .E col ogy ,2005,86(8):1967-1974.[12] H aase D .Devel op m en t and perspecti ves of l andscape ecol ogy .L andscape Ecol ogy ,2004,19:567-569.[13] H u l shoffR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 scape i nd ices descri b i ng a Du tch landscap e .Landscape E cology ,1995,10(2):101-111.

[14] Chen W B ,X iao D N,L iX Z .C lass ificati on ,app lication ,and creati on of landscap e i nd ices .Ch i nes e Jou rnal ofAppli ed E col ogy ,2002,13(1):

121-125.

[15] L iH,W u J .U s e and m i suse of landscape i nd ices .Land scape E cology ,2004,19:389-399.

[16] Fu B J ,Lu Y H.The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landscap e eco l ogy i n Ch i na .Progress i n Phys i calGeography ,2006,30:232-244.[17] Zh ang S ,Zhang J ,L i F ,et a l .Vector anal ys i s theory on landscape pattern (VATLP).E cologicalM odelli ng ,2006,193:492-502.

[18] Chen L D,Fu B J ,Zh aoW W.Sou rce -si nk l andscape t h eory and i ts ecol og i cal s i gn ifican ce .Acta E col ogica S i n i ca ,2006,26(5):1444-1449.[19] Lv Y H,Chen L D,Fu B J .Analys i s of t h e i n tegrati ng approach on landscap e pattern and ecol og i calp rocesses .Progres s in Geography ,2007,26

(3):1-10.

[20] Zh ang Q J ,Fu B J ,Chen L D .S everal prob l e m s about landscap e pattern ch ange researc h.Scienti a Geograph i calS i n ica ,2003,23(3):264-270.[21] L iX Z ,Bu R C,Chang Y ,e t al .Th e res ponse of l and scape m etri cs agai n st pattern s cenari os .Acta E cologica S i n i ca ,2004,24(1):123-134.[22] Bu R C,H u Y M,Chang Y,et a l .A correl ati on an al ysis on l andscape m etri cs .A cta E cologica S i n ica ,2005,25(10):2764-2775.[23] S c hum aker N H.U si ng landscap e indices t o p red ict h ab i tat connecti vity .E cology ,1996,7:1210-1225.

[24] H e H S ,D eZon ia B ,M ladenoffD J .An aggregati on i ndex (AI)to quan tify s pati al patt erns of l andscapes .Landscape Ecol ogy ,2000,15(7):591-601.

[25] Ch en L D ,Fu B J ,Xu J Y,e ta l .Locati on -w eighted landscape contrast i ndex :a scal e i ndependen t approac h for l andscape pattern evaluati on bas ed

on /Sou rce -S i nk 0ecol ogi cal processes .A cta Eco l og i ca S i n ica ,2003,23(11):2406-2413.

[26] Rii ters K H,O c Neill R V ,H unsack er C T ,et a l .A f actor anal ysis of l andscape pattern and struct u re m etrics .Landscap e Eco l ogy ,1995,10:23-39.

[27] Lausch A ,H erz og F .App li cab ilit y of l andscape m etri cs f or t h e m on i tori ng of l and scape change :i sssues of scale ,resol u tion and i n terp ret ab ili ty .

E col og i cal Ind icat ors ,2002,2:3-15.

[28] H erzog F ,Lau sch A.Supp le m enti ng l and -sue statistics w it h l andscapem etrics :so m e m 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 on s .En vi ronm entalM on it ori ng and

A ssess m en t ,2001,72:37-50.

[29] Forti n M J ,Agra w al A A .Landscape ecol ogy com es of age .E cology ,2005,86:1965-1966.

[30] W i ens J A,Sten s eth N C ,Van H B,et a l .E col ogicalm echan is m s and l andscape ecol ogy .O i kos ,1993,66:369-380.

[31] V erboo m J ,Opda m P ,M etz J A J .Eu ropean nu t hatch m etapopu lati on s i n a frag m en ted agri cu lt u ral landscape .O i kos ,1991,61:149-156.[32] Suo A N,W ang T M,W ang H,et a l .Em p i rical st udy on non -poi n t sou rces poll u tion b ased on landscap e pattern &eco l og i cal p rocesses theory :a

cas e of soilw ater l oss on t h e Loess Plat eau i n Ch i na .Environm en t a lS ci en ce ,2006,27(12):2415-2420.

[33] L Y H,Fu B J .E cological scal e and s cali ng .A cta E colog i ca S i n ica ,2001,21(12):2096-2105.

[34] U rban D L ,O c N eillR V,ShugartH H.L andscape ecol ogy :a h i erarch i calperspecti ve can help scienti sts understand s p ati al pattern s .B ioScience ,

1987,37:119-127.

[35] W u J .E ffects of changi ng scale on l andscape pattern an al ysis :scali ng rel ati ons .Land scape E cology ,2004,19:125-138.[36] Zh ang N.Scale i ssues i n ecol ogy :concep ts of scale and scale anal ys i s .Act a E col ogi ca S in i ca ,2006,26(7):2340-2355.[37] W ang X ,Zheng D,Shen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 use ch ange and its d ri vi ng forces on t he T i bet an Plat eau du ri ng 1990-2000.Catena ,2007.

[38] L i u J Y,Zhan J Y,D eng X Z .Spatio -te m poral pattern s and dri ving forces of urb an expan si on i n Ch i n a du ri ng the E cono m ic Refor m E ra .Am b i o ,

2005,34(6):450-455.

[39] W ard K ,Krom roy K,J uz w i k J .T ran sf or m ation of t he oak forest spati al struct u re i n theM i nneapoli s /S t .Pau lm etropoli tan area ,M i nn esot a ,USA

over 7years .Land scape and U rban P l ann i ng ,2007,81:27-33.

[40] Xu C,L i uM,Zh ang C,e ta l .Th e spatiot e m poral dyna m i cs of rap i d u rban grow th i n t he Nan jingm etropoli tan reg i on ofCh i na .Land s cape E col ogy ,

2007,22:925-937.

5529

11期 陈利顶 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5530生态学报28卷

[41]Ba,k ent E Z,Kad io%g u llari A I.Spatial and te m poral dyna m i cs of l and use pattern i n Turk ey:a case study in?Inegê.l Landscape and U rban

P l ann i ng,2007,81:316-327.

[42]M c DonnellM J,Pickett S T A.E cos yste m stru cture and f un cti on al ong urban-rura l grad ients:an un exp l o i ted opportun ity for ecol ogy.E col ogy,

1990,71(4):1232-1237.

[43]W eng Y C.Spatiote m poral ch anges of landscape patt ern i n res ponse to urb an i zati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scape and U rban Plann i ng,2007,81:341-353.

[44]Lu ck M,W u J.A grad i en t anal ys i s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 n:a cas e study fro m t h e Phoen i x m etropolit an regi on,Arizona,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 scape

E col ogy,2002,17(4):327-339.

[45]S eto K C,Fragk i asM.Qu antif yi ng s pati ote mporal pattern s of urban land-use change i n four citi es ofCh i na w i th ti m e l andscapem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 scape

E col ogy,2005,20:871-888.

[46]K ong F,Nak agos h iN.Spati a-l t e m poral gradient analys i s of urb an green spaces i n Ji n an,Ch i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scape and U rban P l ann i ng,2006,78(3):

147-164.

[47]Yu X J,Ng C N.S pati al and te mpora l dyna m i cs of u rban spra w l along t w o u rban-ru ral tran s ects:a case st udy ofGuangzhou,C h i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 scape

and U rban Plann i ng,2007,79:96-109.

[48]B iX L,Zhou R,Li u L J,et a l.Grad i en t variati on s i n l and scape patter n a l ong t h e Ji nghe R i ver and t h ei r d ri vi ng forces.A cta Eco l og i ca S i n ica,

2005,25(5):1041-1047.

[49]Bu X G,W ang Y L,W u J S,et al.Rationality of ci ty rail w ay plann i ng b ased on l and u s e:a case study i n Dongguan cit y,PRC.Resou rces

S ci ence,2006,28(2):47-53.

[50]W ang G X,L i u J Q,Ch en L.Co m pari son of SpatialD i versity ofLand U s e Changes and the I m pacts on Tw o T yp i calAreas ofH ei he R i ver Basi n.

A cta G eograph ica S i n i ca,2006,61(4):339-348.

[51]Peng J,C aiY L,W ang X C.A ssess m en t on land u s e/cover c h ange i n K arst areas bas ed on landscape ecology.Carsol ogica S i n ica,2007,26(2):

137-143.

[52]Zhang G K,Deng W,L X G,et a l.Th e Dyna m i c C hange ofW etland Landscap e Patterns i n X i nka iR i ver B as i n.J ournal ofN atura lResou rces,

2007,22(2):204-210.

[53]Fu B J,Zhao W W,Ch en L D,et al.A mu lti scale soil loss eva l uati on i nd ex.C hinese Science Bu lleti n,2006,51(4):448-456.

[54]Zh aoW W,Fu B J,L Y H,e t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 use and soil erosi on at mu ltiscale.Progres s i n Geography,2006,25(1):24-33.

[55]Zeng H,Kong N N,L i S J.2002.A Frag m en tati on Study ofM oun tai n Forest Landscape B ased on Boundary Ch aract eristics.A cta E ecologica

S i n ica,2002,22(11):1803-1900.

[56]L iY B,T an Q,BaiX Y,et a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553116.html,ndscape pattern vari ati on and i ts ecological effects ofKarst area.Science ofS oil andW ater Conservation,2006.

4(3):42-47.

[57]L iY B,Ba i X Y,Zh ou G F,et al.Th e Rel ati onsh i p of Land U s e w it h Karst i n a Typical K arst A rea,Rocky Desertification Ch i na.A cta

Geograph ica S i n ica,2006.4(3):42-47.

[58]L iX Z,X i ao D N,H u Y M,et al.E ffect ofW etland Land scape Pattern on Nutrient Redu cti on i n the L iaohe Delta.Aata Geograph ica S i n ica,

2001,56(1):32-43.

[59]L i u H Y,Li Z F,L i X M.E ffects ofW etland Landscape Frag m en tati on on H ab itats of OrientalW h i te Storks-A Case S t udy on Northeastern

San ji ang Plai n,C h i na.Journ al ofNatural Resou rces,2007,22(5):817-823.

[60]Chen L D,L Y H,Fu B J,et a l.A fra m ework on landscape pattern anal ys i s and scale change by us i ng pattern recogn ition app roach.A cta

E col og i ca S inica,2006,26(3):663-670.

参考文献:

[1]韩敏,孙燕楠,许士国,等.基于RS、G I S技术的扎龙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5,24(6):42~49.

[4]曹宇,欧阳华,肖笃宁,等.基于APACK的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4,19(6):776~785.

[5]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肖笃宁,李秀珍,常禹,等.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生态学报,2002,22(7):1135~1142.

[10]张明阳,王克林,刘会玉,等.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随高程分异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75~81.

[14]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21~125.

[18]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0/汇0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生态学报,2006,26(5):1444~1449.

[19]吕一河,陈利顶,傅伯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途径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7,26(3):1~10.

[20] 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地理科学,2003,23(3):264~270.[21] 李秀珍,布仁仓,常禹,等.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生态学报,2004,24(1):123~134.[22] 布仁仓,胡远满,常禹,等.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生态学报,2005,25(10):2764~2775.

[25] 陈利顶,傅伯杰,徐建英,等.基于/源-汇0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生态学报,2003,23(11):2406

~2413.

[32] 索安宁,王天明,王辉,等.基于格局-过程理论的非点源污染实证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为例.环境科学,2006,27(12):

2415~2420.

[33] 吕一河,傅伯杰.生态学中的尺度及尺度转换方法.生态学报,2001,21(12):2096~2105.[36] 张娜.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内涵与分析方法.生态学报,2006,26(7):2340~2355.

[48] 毕晓丽,周睿,刘丽娟,等.泾河沿岸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报,2005,25(5):1041~1047.

[49] 卜心国,王仰麟,吴健生,等.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轻轨线路规划合理性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资源科学,2006,28(2):47~53.[50] 王根绪,刘进其,陈玲.黑河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影响比较.地理学报,2006,61(4):339~348.

[51] 彭建,蔡运龙,王秀春.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评价.中国岩溶,2007,26(2):137~143.

[52] 张国坤,邓伟,吕宪国,宋开山,李恒达,张洪岩.新开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7,22(2):204

~210.

[53] 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吕一河,王德.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科学通报,2006,51(16):1936~1943.[54] 赵文武,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24~33.[55] 曾辉,孔宁宁,李书娟.基于边界特征的山地森林景观碎裂化研究.生态学报,2002,22(11):1803~1900.[56] 李阳兵,谭秋,白晓永,王世杰.黔中喀斯特地区的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

[57] 李阳兵,白晓永,周国富,兰安军,龙健,安裕伦,梅再美.中国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关系.地理学报,61(6):624

~632.

[58] 李秀珍,肖笃宁,胡远满,王宪礼.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对养分去除功能影响的模拟.地理学报,2001,56(1):32~43.[59] 刘红玉,李兆富,李晓民.湿地景观破碎化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817~823.

[60] 陈利顶,吕一河,傅伯杰,等.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生态学报,2006,26(3):663~670.

5531

11期 陈利顶 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公司未来发展与展望90360

公司未来发展与展望 未来展望: 其实就我现目前的工作岗位与职务,对整个公司发展的信息 获取量是不够的,我没有办法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说出什么规划,但 是我所能看到的就是股份公司的高管和各子公司的高管的敬 业精神和付出精神,我也相信我们在董事长和各位高管的带领下 一定会让公司达到千亿产值和百年鑫泰的双重目标。 但是我们现在最紧要的就是人才的缺失,特别是复合形的管 理人才。人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文化建立的践行者,百年 鑫泰,一定要有的是流传下去的精神和文化。 针对裕荣公司现状,出现了矮子里拔将军的现象,现在不是 人才能不能用,而是有没有人用的问题。 针对人才我个人不觉得非要高精尖,而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公司前景的动察力和超强的思维导向能力,还有就是革命 性的执行力。 但是要求一个人同时具备这些能力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公司的后备干部储备和人员培养上,我个人觉得用人不用满,应该从被培养人的潜力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达到 60%就可以培养,因为他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关于人才培养,公司其实可以建立商学院、培训中心等形式,利用休息时间,股份公司各职能部门针对各专业都可以针对被培养 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请兄弟单位专业人

才或者专业老师来公司进行培训与探讨,这就是一个选人、用人、留人的平台。 公司今年是上市后的第一年,纵观各大上市公司,每一个企 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就管理来说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案,只有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内控制度也就是我们鑫泰的宪法,但现在至少在裕荣公司还没有真正完全的落 实到位。 在9 个月的 5+2、白 +黑的工作时间里,我发现了在工作中 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 一、工作流程不畅通 1、公司现目前来说分为行政部、工程部、运行部等几大部门, 各部门各自为阵; 2、在工作中只为自己部门考虑,不为别的部门思考工作的便利 性和合理性; 3、推诿问题严重,没有担当; 4、解决问题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欠缺,缺少监督机制。 建议: 1、尽快实行事业部改革试运行,找到最适合裕荣公司的方案; 2、在公司所属片区内形成片区负责制,从合同签定完毕后一套 人马立即开展工程建设工作,工程建设合格完成验收后直接就地 转为运行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设计不合理、后期大面积整改等问题发生。

浅析淘宝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

浅析淘宝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模式 摘要:2008年以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深化的影响,我国多数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包括网络零售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却一路繁荣,成为危机背景下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本文以淘宝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浅析目前淘宝网的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而后提出我们对于淘宝未来发展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淘宝网,网络购物,C2C模式, 一.引言 在国内C2C网络购物网站中,以淘宝网发展最为迅猛,《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到1034.6亿元,其 中,淘宝网交易额达到827.6亿元,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80%,位居第二的是拍拍网,市场份额占整体市场份额的8.1%。可以看出,淘宝网的运营模式可以代表国内C2C网购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研究淘宝网的运营模式对准确把C2C电子商务现状和走势,解决C2C电子商务今后发展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电子商务的内涵 电子商务:从广义上说,是指以电子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从狭义上说,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报告中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上的。 三.网络购物概念 网络购物: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网络的参与,都称之为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分类见下图: 四.淘宝的市 场份额 目前,我国网 民的大部分网购 商品网络购物交易 集中于平台式购物 网站,,而其首选购物网站则是淘宝网。淘宝网用户市场份额达84.6,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公司前景与员工发展

[公司发展前景展望]公司前景与员工发展[公司发展前景展望]公司前景与员工发展篇一:公司前景与员工发展公司前景与员工发展 **国际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高级情趣用具、情趣内衣、情趣药品和人体润滑剂运营商之一。 未来几年,公司将在全国各地大量设立零售分店,平均每个店的投资额将达到10万元,所有的零售分店都将依托社区开展业务,根据社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灵活地展开经营。 每个零售分店都需要一个分店创建人,负责新分店的组建、招聘、管理、经营等全方面的工作。所有的员工都有可能成为分店创建人、店长,即是公司员工又分店创建人的你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公司承担新分店初期的全部投资,同时公司有专业的人员帮助新店选址、价格谈判、办理各种相关证照,新分店将统一店面装修、统一经营流程、统一人员培训,你也不需要为货源操心,**保证充足的货源,并优先提供热销产品。所有的一切,公司都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分店创建人同时享受公司正常员工的工资、奖金、提成待遇。做为店长,你可以任命一名助手负责分店的日常营业,所负责分店正常运行并赢利后,根据自愿原则,优先在盈利的新店入股,入股比例在1%,49%之间,可自行决定。凡持有公司股份的员工,根据所持股份与公司分享入股分店的零售利润。创建人创建的第一家分店实现 赢利并正常运转后,可以继续开设第二家、第三家……更多的新分店。 连锁零售分店实现盈利后,公司会公开分店的财务状况,使之完全透明。执有股份的员工可以在任何时候查询财务相关的报表与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作为**新分店创建人的你要做的工作是只是全心全意地拓展销售渠道、扩张销售市场、维护售后服务,成为一个合格的、有能力胜任新分店的全部日常工作的新分店创建人,能够按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对新分店的形象宣传和产品推广,保证新分店与社区居民的和谐相处,在全国化的网络化的运营体系中拓展新分店的业务,并保证新分店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中国路灯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路灯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一、目前全国公路的分布与建设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2009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万公里,按公路技术等级分,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一级公路5.95万公里,二级公路30.07万公里,三级公路37.90万公里,四级公路225.20万公里,等外公路80.46万公里。 公路桥梁、隧道总量继续增加。2009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62.19万座、2726.06万米,全国公路隧道为6139处、394.20万米,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 二、我国公路未来5年的发展 1、公路公路建设方面 我国现在在二级以上的公路建设(不包括高速公路)投入发展规划,每年约以12万公里的速度递增,未来5年将增加60万公里的公路交通枢纽。 2、高速公路建设方面 关于高速公路的网点建设方面,《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据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表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未来30年静态

投资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投资的力度随计划建设的进度而变化。2010年前,每年的年均投资大约在1400到1500亿元人民币,每年增加3000公里左右。2010年以后到2020年之间,年均投资大约在1000亿元人民币,每年增加2000公里左右。至2015年,我国高速公路将增加1万公里,总长度预计达到7.51万公里。 3、隧道建设方面 随着公路网点的建设,我国未来五年在隧道建设方面预计将会增加300公里。 三、我国路灯的分布与发展 中国在2006年具有1500万盏路灯,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也就是每年新增的路灯数也有300万盏。至2010年,中国路灯的现存数量已经达到2700万盏。 在桥梁、隧道灯方面,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设计标准,隧道照明每10米按装一盏照明灯具(两边共2盏),目前我国现存隧道灯数量达到624万盏。 在未来5年的道路建设发展规划和发展速度计算,我国将新增道路照明灯具共1500万盏(按照年增加300万盏计算),隧道灯将增加6万盏(按照总长增加300公里计算)。 四、关于路灯方面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道路照明、

浅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浅谈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向: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三、安全技术发展方向: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 1886 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 21 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 .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 4、虚拟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造型中应用,使得造型设计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色彩、纹理、质感、背景、阴影及运用三维视觉效果生成虚拟汽车车身造型并实施漫游。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岗和失业人员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可能对其专业素质期望太高,也不能指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因此,小企业成长需要政策和体制上的帮助。在小企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克服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点,即小企业做大了就是成功。报告认为,小企业是一种企业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规律,从国内外历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证明小企业有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只是一种变化,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志,大企业也有倒闭的,企业的规模与其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 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

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 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 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动荡,作为实体的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介绍了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前两个季度的汽车产销情况,反映了中国当前的汽车市场的现状,同时结合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中国汽 车市场在未来一年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一、世界和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总体情况 1.世界汽车产销情况 德国大众集团 2012年1-8月 大众全球汽车销量出色中国销量居首 为了追赶丰田汽车的全球销量,大众集团今年推出了许多重磅车型,严重刺激了全球市场的销量。2012年8月份,大众集团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销量约为23万辆,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9万辆,同比增长约21%,达到两成以上的同比增幅,在7月增长速度放慢之后回归5、6月份的水平。今年1至8月份,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总销量为174万辆,而去年前8月累计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17.9%。 在中国等市场的支撑下,亚洲市场前8个月销量同比增幅同样达到17.9%,从168万辆增长到198万辆。德国本土市场,大众前8个月累计销量为792,300辆,较2011年前8个月的761,100辆同比增长4.1%,和此前基本相当。德国以外的西欧地区仍然为下降趋势,从133万辆同比下跌5.8%至125万辆。 中东欧区域增长依然强势,由340,800辆增加25.2%到426,800辆。欧洲整体销量为247万辆,比去年同期的243万略增长1.7%。大众集团在北美市场前8个月从429,800辆同比增长24.5%至535,200辆。其中380,000辆来自于美国市场,较之去年同期的285,000辆同比提高33.3%。南美市场去年前8个月619,600;辆,今年同期678,600 辆,同比增9.5%。 2012年1-8月在中国销量174万辆,中东欧区销量426,800辆,德国本土销量79万辆,拥有如此销量业绩的大众,取代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奔驰 根据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9月份奔驰品牌在美销量为23,156辆,同比增长7.0%,去年同期销量为21,645辆。2012年1-9月,奔驰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191,618辆,同比增长12.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70,037辆。 梅赛德斯9月在美销量(包括精灵smart和凌特Sprinter销量)共计25,980辆,同比增长8.7%;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214,331辆,同比增长16.7%,去年同期销量为183,690辆、

公司未来工作展望范文

公司未来工作展望范文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让我们XXX公司的未来精彩而有激情!! 营销部成立以后,必须经历半年的时间历练,其建立初期可能有部分行业外的业务精英组成,需要经过公司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与配合,营销部的业务人员水平才可以不断提高,团队建设才可能相对牢固,有了营销部之后,可跟进的信息量也会加大。 当营销部成立半年之后,业务人员就会有流动,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包括隐形的),其中会有不少业务人员存在着很大的机会主义导向,这时候,作为领导者就必须思考!绿化公司要想取得长足的进程与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营销部自身说起首先是引导业务人员的价值观,其次就是业务技能,从而转换其对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成本、营销和技术的认识。 目前公司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公司有一个团结实干,勇于开拓的领导层!?没有?!!)XXX公司创建以后,怎样才能以超常的速度在发展?是领导层的思想高度统一,再加上自身技术的优势,在未来百年,仍将持续发展! 通过对同行业的营销分析和对2018年行业市场的预测分析以及营销工作的回顾,我对XXX公司的营销市场非常乐观并有信心实现以下主要营销目标。(第一年度的营销目标) 一、核心业务工程合同签约额:15000万元(深圳8000万元,惠州3000万元,东莞3000万元,其它城市1000万元以上)。核心业务签约工程量:35万平方米。 二、核心业务工程合同回款额: 12000万元。

三、核心业务工程合同毛利率:20%。 四、多渠道,多方式突破与万科、招商、金地、中海、中信等品牌开发商的合作,力争在2018年品牌开发商所建楼盘项目工程占签约总量的5%以上。 上述营销目标,须通过以下途径和切实措施来实现: 第一、整合组织机构 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建议营销部组织机构相应作出调整,使得机构指挥管理更加集中,职能职责更加明确和清晰,管理人员更加精练,运转更加高效,支持服务更加到位。营销部下设商务部(预结算、投标)、业务部和售后服务部以及办事处。 商务部负责市场调研、工程结算、报价、合同、样品样板,审核和配合工程结算,设一专职人员负责外围业务服务,下单跟单等。 业务部负责业务人员管理、培训、招募、调配、业绩考查评估、拓展核心业务、提供业务支持、服务、结算回款及销售渠道和客户的管理。 售后服务部负责工程维修、保养、客户回访、客户投诉、客户满意度调查、少量样板施工、公司完工支付后的延伸业务等等。 营销中心配一助理,全面负责公司营销目标的实现,负责营销策划、市场分析、制订销售计划、确定销售策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商务部、业务部管理人员不设经理,可设兼职经理或主管各一人)。 将原先的业务部、预算部、营销部合并为营销中心,便于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目的。 第二、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年内对现有业务人员业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后保留业务骨干,淘汰一批发展潜

市场分析一体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市场分析)一体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标题:壹体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资料信息: 壹体机是什么呢?它就是集成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里俩种或俩种之上功能的办公设备。因为壹体机除了于速度、分辨率等性能上和单壹设备不相上下之外,最主要的是于功能集成、外观体积等品质上要优于单壹功能的办公设备,它倡导了符合当今集成化,简约化的办公潮流。简言之,壹体机就是壹个“N”(N≥2),N的结果将是“远远大于1”! 信息化时代产品的更新换代之快可用“壹日千里”来形容,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互为动力,为我们平凡的生活谱写了美丽的乐章。近年来大规模出现的“壹体机”就是这些乐章的壹个重要音符。随着办公设备向自动化、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用户们为了进壹步完善办公环境,开始使用代表这种发展方向的壹体机设备。由于其具有操作简捷、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很快便赢得了我们办公者的青睐,赢得了部分办公设备市场。 从技术方式上来见,壹体机能够分为碳带热转印壹体机、喷墨壹体机和激光壹体机。从它们的市场地位而言,壹体机可分成激光型、喷墨型俩大类。喷墨壹体机凭借色彩处理和价格优势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激光壹体机则凭借其优秀的输出质量和数码技术,于壹体机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办公需求的增加以及激光打印技术的进壹步发展,激光壹体机很大程度上将成为未来壹体机市场的主导产品。 1998~2001年中国多功能壹体机市场功能组合方式构成 传真、打印和复印的功能组合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组合形式,而全方位集成的产品也有壹定的规模。 实际上,不管是喷墨壹体机仍是激光壹体机,它们且不是多个设备的简单叠加,而是采用了完善的集成技术,将复印、打印、扫描、传真等众多功能有机集于壹身,既节省空间,又经济高效。虽说这些功能能够同时工作,但每款壹体机仍是有不同的主导功能,有的以打印为主,有的以扫描为主,有的以复印为主,有的以传真为主等,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导向的壹体机市场环境。 而当下不论于办公室仍是家庭,最常用的仍是打印和复印功能。不少厂商推出的壹体机大多是由传真机或打印机脱胎换骨而成,此种机型于传真或打印方面功能突出,而于复印方面表现平平。多功能壹体机的复印功能是数码复印,同普通复印机相比有许多优势。它利用缓冲技术,可实现壹次扫描、多次拷贝,使复印速度和打印速度相当;有些复印导向壹体机仍具有数码编辑能力,能实现去除复印件边框、预留装订区等功能;重要壹点是数码复印的质量比普通复印有质的飞跃,多数喷墨打印类的壹体机仍能轻松实现高品质的彩色复印。由于复印导向壹体机技术复杂,所以于这个领域仍有待进壹步发展。 1998~2001年中国多功能壹体机市场功能输出方式构成 激光输出以其优秀的输出质量和真正的数码技术,于多功能壹体机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而喷墨输出凭借色彩处理和价格上的优势也占据着相当的份额。 从发展趋势来见,喷墨输出方式于最近俩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正是喷墨输出的多功能壹体机的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和适合中国经济情况以及用户购买力的表现。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学号:114305244 姓名:徐超专业:旅游管理班级:2 摘要: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成为各大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不一而足。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企业与国外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

公司展望未来范文

公司展望未来范文 xx年即将过去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首金玉普惠公司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风风雨雨,我们有过挫折,有过困惑,有过喜悦。今天,我想感谢和金玉普惠公司一路走来的每一位员工,为了工作,很多员工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甚至通霄达旦的工作;就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让金玉普惠公司在金融理财上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感谢你们的努力和坚持,也感谢所有的员工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很多时候,我们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艰苦程度,往往是超出我们做领导的估计和想象的。在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拥有你们,我感到非常地骄傲! 所以说,进入金玉普惠公司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金玉人。只有 当你真正地融入金玉普惠这个大家庭,把这个公司当成你自己的公司,把金玉普惠公司的荣辱看作你自己的荣辱,把这个梦想当成你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一个金玉人。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重视人才,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是我们金玉普惠坚定不移的用人方针,努力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实现员工价值是金玉普惠公司始终如一的追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金玉普惠公司将创造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环境和条件,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广阔的平台;构建同员工利益和价值追 求相一致的企业共同愿望,让员工在为企业奋斗的同时实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的成功。

金玉普惠公司是我们所有金玉人共同的家园,是我们每个员工生活工作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依托。可以说金玉普惠公司的利益是每个员工至高无上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要以公司大局为重,精诚团结,密切协作;忠诚奉献,拼搏实干,不负使命。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通过艰苦创业、奋发拚搏,为社会、为国家创造利税,为市场、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流先进的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这一价值观,将自己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为社会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倡导和弘扬先进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把企业做大做强中,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扎实工作、创新拚搏来实现。需要我们创造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品牌,一流的效益,一流的企业形象,一流的发展速度,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流的企业管理,一流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向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xx年,是崭新的一年,在这一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让我们每个人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我们需要有着眼于未来的战略眼光。“挑战未来”,我们需要勇气、胆略和意识。我们需要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我们需要更多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需要创新,不断突破陈规;需要实干,把目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基 2保有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60万辆,即使按每年增长10%的保守估计,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13年也要超过2000万辆,一个国家的市场总规模与人口有密切关系,比如,中国有7亿部手机,钢铁产量为世界的48%,有近4亿网民,这些都是别的国家无法超越的。汽车产销量2010年将达到1500万辆,相应的汽车后市场也将呈现巨大的社会需求。 1、汽车市场发展潜力 (1)、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汽车量情况(1.86亿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86580658辆,与2008年相比,增加16692914辆,增长9.83%,增幅上升3.5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保有量为76193055辆,摩托车保有量为94530658辆,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40.84%、50.66%,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 (2)、全国机动车驾驶员1.88亿人 其中汽车驾驶员:1.3亿人, 2009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199765889人,与2008年相比,增加19105153人,增长10.58%,增幅上升0.2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驾驶人为138203911人,占驾驶人数的69.18%,是汽车保有量的1.81倍;与2008年相比,增加16111779人,增长为13.20%。 (3)、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1360万辆的水平,意味着今后几年也将维 持这一水平,或继续增长,它将带来迅速扩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 2、汽车售后服务高新技术化 目前,属于汽车工业本身制造的价值,在整个汽车成本中所占比例在减小,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像奥迪A6这样的产品其电子产品部分的成本,已经占整车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的材料、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在此基础上,消费者追求时尚化、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加装和改装日益普及,包括高保真数字音响、无线通讯、网络电脑、GPS导航、DVD及电视等娱乐系统。 3、从修理为主向维护为主转变 目前,美国的汽车养护业,已经占到美国汽车保修行业的80%,年均收入超过数百亿美元。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车坏了才去修理的观念已经转变为,保正常使用,保性能优良状态,售后服务的重点转向了维护保养。 4、售后服务的远程化和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外汽车厂家开始提供远程诊断服务。

支付宝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支付宝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

支付宝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08722117 朱艳)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网络消费者的欢迎,本文主要对支付宝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现状挑战发展趋势 正文: 一、支付宝的由来 传统的电子商务通过汇款、转账等方式进行结算,然而,这种结算方式往往费时、费力。 又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原因,中国网上购物面临巨大的阻碍。直到2003年10月,由马云创办的支付宝网站首先在淘宝网推出,长期困扰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瓶颈才获得了重大的突破。2004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独立出来,成立了支付宝公司,实现了独立运营。目前,支付宝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支付宝发展现状 2011年1月19日,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增幅48.6%,是增幅最快的应用。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使用率迅速提升。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010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00.1%,而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更为重要的是,最新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现有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8亿,支付宝对于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 2.1支付宝支付流程: 支付宝主要是为网上交易的双方提供“代收代付的中介服务”和“第三方担保”,即以支付宝为信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宝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使用支付宝进行网上购物的具体流程如图1 所示: 2.2支付宝的特点与优势: 为买家提供简单、安全、便捷的购买和支付流程,极大限度地减少买家的流失。同时支付宝以稳健的作风、先进的技术和敏锐的市场预见能力,赢得了银行、国际机构和合作伙伴的认同。国内各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等)及中国邮政、VISA国际组织等各大机构均与支付宝在电子支付领域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使支付宝成为电子支付领域最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网购电子支付方式前五位: 从上表不难看出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网络购物者首选的支付方式,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1)独立于商户和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支付宝不属于任何一家银行,且独立于其服务对象——商户和消费者,是相对 公正的第三方。 (2)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小额支付工具

公交车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公交车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交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口的膨胀,公交车的作用日益突出。公交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现阶段的公交车是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但现在,公交车上经常出现找不到零钱、没座、拥挤~~~~等情况。而公交车在消耗能源的同时,又排放出对人们有害的气体。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更对人类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公交车的未来发展路线上,智能化 ...的公交车会逐渐取代现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的 ...,环保化 ...,人性化 公交车,并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引言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既然公交车的作用是如此重要,面对目前公交车的状况,科学家们不得不创造出能够与时俱进的公交车。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公交车在这些方面的缺陷几乎都表现出来。21世纪意味着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哪么未来呢?公交车在未来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拭目以待。 1.公交车的节能环保化。 公交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节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但是面对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人们是怎样面对的呢?下边的图反映了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二氧化 碳每天的排放量。根据科学家们的预 测,2010年世界各地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如下图。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环境问 题十分突出的。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使人们不得不转变观念, 因此在公交车环保理念上要有质的突破。目前在杭 州有4辆公交车是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新型环 保公交车。开车的公交司机作了演示,并且重踩油 门时发动机声音不大,不是“轰、轰”的吼叫声, 只是“嗡、嗡”声。而在行车途中,天然气公交车 要比普通车稳,还有车的最大特点就是环保、低噪 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液化过程中大部分硫化物、炭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杂质已经被过滤掉了,因此,燃烧后只产生大量的水、二氧化碳以及微量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这比燃油车的正常标准要低。

公司未来发展与展望

公司未来发展与展望

公司未来发展与展望 未来展望: 其实就我现目前的工作岗位与职务,对整个公司发展的信息获取量是不够的,我没有办法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说出什么规划,但是我所能看到的就是股份公司的高管和各子公司的高管的敬业精神和付出精神,我也相信我们在董事长和各位高管的带领下一定会让公司达到千亿产值和百年鑫泰的双重目标。 但是我们现在最紧要的就是人才的缺失,特别是复合形的管理人才。人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文化建立的践行者,百年鑫泰,一定要有的是流传下去的精神和文化。 针对裕荣公司现状,出现了矮子里拔将军的现象,现在不是人才能不能用,而是有没有人用的问题。 针对人才我个人不觉得非要高精尖,而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公司前景的动察力和超强的思维导向能力,还有就是革命性的执行力。 但是要求一个人同时具备这些能力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在公司的后备干部储备和人员培养上,我个人觉得用人不用满,应该从被培养人的潜力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达到60%就可以培养,因为他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关于人才培养,公司其实可以建立商学院、培训中心等形式,

利用休息时间,股份公司各职能部门针对各专业都可以针对被培养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请兄弟单位专业人才或者专业老师来公司进行培训与探讨,这就是一个选人、用人、留人的平台。 公司今年是上市后的第一年,纵观各大上市公司,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就管理来说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案,只有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内控制度也就是我们鑫泰的宪法,但现在至少在裕荣公司还没有真正完全的落实到位。 在9个月的5+2、白+黑的工作时间里,我发现了在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 一、工作流程不畅通 1、公司现目前来说分为行政部、工程部、运行部等几大部门,各部门各自为阵; 2、在工作中只为自己部门考虑,不为别的部门思考工作的便利性和合理性; 3、推诿问题严重,没有担当; 4、解决问题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欠缺,缺少监督机制。 建议: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系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

智能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汽车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 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目录 1概述 2基本结构 3特点 4发展现状 5阶段层次 6国内进展 7国外进展 8未来预测 9商业模式 10体系架构 概述 所谓“智能车辆”,就是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 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 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 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有所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 种服务设施 (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 )的信息资料;其次是 GPS 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道路状况信息系 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车 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 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 指挥中心进行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 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通常对车辆的操作实质上可视为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多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