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及季节性与周期性

地理事物及季节性与周期性
地理事物及季节性与周期性

地理事物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当阳三高熊风华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解析】

例1:(04广东)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C )

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B )

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

〖解析〗:(1)资料中所给的是“利用风力航行”,所以应首先考虑风向的变化,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从甲地到乙地的航向基本上是自北向南,所以冬季出发正好顺着西北季风航行。

(2)这道题仍然考查的是本地区的风向变化。从乙地到丙地航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在北半球为夏季时,该地区盛行东南风;北半球为冬季时正好相反,该地区盛行西北风,所以应选择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从丙地到丁地航行在北印度洋海域,受南亚季风控制,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根据从丙地到丁地的方向应选择盛行东北风的冬季。

(3)根据前两题的分析从甲地冬季出发,到达乙地后等到北半球夏季出发,到达丙地后再等到冬季航行到丁地,这样单程就用了一年,返航时在北印度洋的航向是自西向东,在太平洋的航向是自南向北,所以选择夏季就都是顺风的,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返回。加在一起完成整个航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例2: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1)、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B )

A.23°26′ B.46°52′ C.66°34′ D.90°

(2)、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C )

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解析〗:(1)当太阳直射23°26′N时,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H1=90°-(40°-23°26′)=73°26′

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达到最小值16°34′;

当太阳直射23°26′S时,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H1=90°-(40°+23°26′)=26°34′

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达到最大值63°26′

因此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63°26′-16°34′=46°52′

(2)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当太阳直射23°26′S,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重难点剖析】

不同空间区域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半球季节变化差异也明显,通过对各地理环境季节差异认识,有利于培养好的空间观念,养成比较维习惯,强化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季节信息提取的目的是判断季节的性质,以定冬半年(季)、夏半年(季)为主,终端目标是推定给定的条件是“1月前后”,还是“7月前后”。

1、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信息:

(1)、公转的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认定来定季节

直射南回归线附近的是近日点,即处于 1月初(北半球冬至前后)

(2)、公转快慢定季节

地球处于公转快的位置,为1月初(北冬南夏);地球处于公转慢的位置,为7月初(北夏南冬)。(3)、正午太阳高度角定季节

(4)、昼夜长短信息条件提取:

因春秋分昼夜平分,故昼长于夜长为夏半年,昼短于夜长为冬半年。如下所述:

A、昼长于夜,昼长>12小时,为夏半年,北半球接近7月,南半球接近1月;

B、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北半球处于1月初前后;

C、日出早于6点(如5点),日落晚于18点(如19点)为夏半年;

D、日出晚于6点(如7点),日落早于18点(如17点)为冬半年。

2、气温反映季节信息:

①、太阳辐射引起的——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

②、海陆热力差异——海水热容量大,变温慢,表现为冬暖夏凉;陆地热容量小,变温快,表现为冬冷夏热。

③、就我国而言:

1月前后,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南北温差大;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影响大。

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全国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等温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大。

3、降水反映季节信息:

以夏季降水为主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这里应注意的是,在给定的文字、图象信息条件中,首先应应用有关方法判断其南北半球位置,否则答案将全部相反。孰记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或城市是应用此法的基础。以冬季降水为主的只有地中海气候。应熟记这几种气候区内的著名城市(定位城市)

4、灾害性天气反映季节信息:

就我国而言:冬半年常出现的有:寒潮、暴风雪、沙尘暴、冻雨,白灾。

夏半年出现的有:台风、暴雨洪涝、伏旱、梅雨。内陆地区易发生干旱。

5、盛行风向反映季节信息:

①、风力(风浪):冬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差异也大,风力也较大,风浪也较大。夏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也小,风力也较小,风浪也较小。如:英吉利海峡、风力风浪大的季节为冬半年。

②、风向:在季风区,盛行海风时为夏季,如当东亚盛吹东南风,南亚盛吹西南风,悉尼盛吹东北风为夏季。盛行陆风时为冬季,如东亚盛吹西北风,南亚盛吹东北风;悉尼盛吹西南风时为冬季。在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风时为冬季。在北半球吹西南风,在南半球吹西北风。风向的转换常引起洋流的方向变化,称为季风洋流区,在我国南海,北印度洋洋流冬夏季节流向变换最明显,1月前后向南向西流,七月前后向北向东流。

6、气压分布反映的季节信息:

从数值来看,因标准大气压为1013百帕,故一般地说:

冬半年时,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压中心气压一般高于1013百帕时,为高压区,性质属于冷高压,如亚欧大陆1月为西伯利亚冷高压(1040百帕);海洋上中纬度地区气压中心气压一般低于1013百帕,为低压区,性质属于暖低压,如北太平洋上1 月为阿留申低压(1000百帕)。

夏半年时,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压中心气压一般低于1013百帕,为低压区,性质属于热低压,如亚欧大陆7月为印度低压(996百帕);海洋上中纬度地区气压中心气压一般高于1013百帕,为高压区,性质属于凉高压,如北太平洋上7 月为夏威夷高压。

7、来自水文(河水补给)的信息:

① 我国河流的补给大多处于夏季。东部季风区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内陆盛夏高温季节处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期;东北河流春季为雪水补给季节;我国河流的枯水季节多数处于冬季。

② 、地中海式气候区,河流雨水补给期为冬季。 ③ 、地下水、湖水补给河水的季节大多为冬季(枯季);河水补给地下水、湖水季节大多为夏季(雨季)。见下图:

8、来自自然景观变化的季节信息:

植物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最大。植物景观变化,农事活动季节性明显,春花夏长秋实冬藏,冬夏季节变化分明。

(1)、植物景观:

夏半年,多数地区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草原一片葱绿,青天翠欲滴;亚热带树木枝繁叶茂,处于挂果期。

冬半年,多数地区水热欠缺,天寒地冻,植物生长量小,或处于休眠状态,草原一片枯黄,温带森林叶落皮枯,大多处于休眠期。

(2)、动物的迁徙:

受太阳直射点季节性南北移动的影响,动物南迁为1月前后,动物北迁为7月前后。 如:西伯利亚驯鹿由苔原带迁往亚寒带针叶林时是冬半年,为1月前后。坦桑尼亚热带草原羚羊、斑马大量北迁时,是7月前后。青海湖鸟岛赏鸟的季节是春季(3—5月),因北半球大陆自南而北逐渐变暖,北迁的鸟在此繁殖。鄱阳湖赏鸟的季节是冬季(10—来年2月),因水鸟类多在此越冬。

(3)、农业景观:

受气候的影响,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多以果树和大田农作物生产为例认识季节性变化特点。

小麦:播种期在秋季,收获期(忙碌季)在春末夏初。如:华北收麦季节在5—6月;澳大利亚在11—12月收割。 油菜:我国江南才是典型的区域,是越冬作物,不与粮棉争地,腊肥施用于冬初;春暖时节花开(2—3月)。 果业:苹果、柑桔收获在秋季;

蔬菜:茄果类为喜温作物,多在夏季;叶菜类为喜凉作物,多在冬季;夏季,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易落花落果,而北方光照充足,果菜生长良好,为北菜南运期; 冬季,我国北方天寒地冻,蔬菜生产成本高,而南方光照长,光质好,热爱量充足,为南菜北运期。

养羊:放牧业忙碌处为剪羊毛期,即春初换羊毛季节。

(4)、来自服务业活动的信息:

“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商家准确地把握气候的季节变化,为冬夏时令商品的生产、进货采购提供依据。

①、旅游业:北京的旅游旺季是夏季;海南的旅游旺季是冬季,庐山、峨眉山、九寨沟等到避

暑、水景区旅游旺季是夏季;鄱阳湖观鸟在冬季;东北观鸟在夏季;拉萨观光夏季是旺季。

②、商业:冬装生产夏季是忙季,冬季是销售旺季;制冷家电销售旺季是热季,中国食品销售

旺季是春节前。

潜水位

河水位水流运动

河水补给地下水(我国一般为夏季)

潜水位

河水位

水流运动

河水补给地下水(我国一般为冬季)

【知识拓

展】

【专题训练】

读甲、乙两图,已知甲河主要河段在80°E —90°E 、40°N 附近,据此完成1—2题。

地理现象

时 间 分 布

9.23-次年3.21 3.21-9.23

地球自转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背向太阳,北半球地区受热少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朝向太阳,北半球

地区受热多 地球公转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

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 正午太阳高度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

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晨昏线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 纬度增大而西偏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日出方位

东南出,西南落 南北半球相同

东北出,西北落 南北半球相同

等温线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气压带、风带 南移

北移

对流层厚度变化 对流减弱,厚度变小

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雪线

积雪,雪线下降

融雪,雪线上升

北印度洋洋流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臭氧层空洞 9—11月份,南极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臭氧洞)

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

酸雨及大气污染

太阳辐射弱,辐射逆温强,空气对流运

动弱,大气污染加重,酸雨几率大

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多,空气对流旺盛,大气污染较轻,酸雨几率小 长江口盐度 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 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 我国的降水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我国的河流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内流河囚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

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黄、淮、海、

长江等夏秋进入汛期 我国的渔场

带鱼汛

墨鱼汛

我国的农业生产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

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

气象灾害 寒潮、沙尘暴、暴雪 旱涝、暴雨、台风、冰雹、干热风 地质灾害

相对较少

滑坡、泥石流较多

1、有关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河流量最大都在夏季②甲、乙两河都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③甲、乙两河所在流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④甲、乙两河下游都是商品农业基地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③

2、当甲河进入丰水期时,下列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墨累—达令盆地农场牧羊活动的忙季

B.新西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期

C.江南桃花盛开时期

D.乙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减少

图2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3~4题。

3、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4、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读图(图3)回答:

图3

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7、读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位于近点附近,

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

(2)据图可以判断F地此时盛行偏南风,

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E地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

(3)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凸,C地以

西海上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凸。

(4)此时,非洲大陆南端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候具有高温少雨的特征。

8、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

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

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

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1)西风

(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流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夏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例谈高考地理试题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例谈高考地理试题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地理数据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等的数量化表示。通过地理数据的分析,可以解析其所表达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地理过程,进而了解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 境之间的关系。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分析类试题,其解析方法和技巧各不相同。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高考试题中地理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纵比法、横比法和联系比较法等。纵比法是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地理数据加以比较,借以揭示地理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横比法是将同一属性的不同地理事物加以比较,找出其在同一发展阶段在地理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异。联系比较法是联系相关地理事物进行比较,以利于探求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 例题1:图1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该题涉及了人口地理学的相关地理数据,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迁移率、总人口增长率。第(1)题的解题方法是典型的纵比法,可以将“1981~1990”和“1991~2000”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同类地理数据进行比较,排除A、C,由于总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所以B选项“总人口减少”是错误的,所以选D。 技巧:纵比法主要用于同一地理实体不同历史阶段气候资料、水文信息、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农业分布、工业产值等的比较,可以揭示同一地理事物属性特征的时间变化过程,利用纵比法进行比较时,一是要注意比较实体和属性数据的同一性,必须是同一地理实体不同时期的同类属性数据的比较。二是要注意将属性数据变化值与时间尺度联系起来分析地理实体的变化特征,不能夸大或缩小地理实体特征的变化幅度。横比法主要用于不同地理实体间同一历史阶段属性数据的比较,可以是国家间的作物面积的比较,可以是河流间水文特征的比较,也可以是功能区间属性的比较等等。利用横比法进行比较时,一是要注意所比较的地理实体间的同质性和层次性,例如,不能将城市功能区与农业规划区进行比较,也不能将国家的工业产值与城市的工业产值进行比

归纳整合|地理季节的判断解题思路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导致气温、气压、气候、水文、动物、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又导致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因此,有关地理季节判断的试题,推理性强,时空跨度大,综合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图文转换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 季节判断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第一步判断错误,后面的题就会全错,如果将这类问题进行归纳找出规律,就会尽量避免答题的错误。高考地理中给定的条件,往往隐藏着限制性的季节信息,如何准确的提取信息,是能否解题的关键,本专题就重点阐述季节信息的提取规律。

一,根据天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 1,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析季节——近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冬半年,远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 2,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地球在公转快的位置是1月初,地球在公转慢的位置是7月初。 3,正午太阳高度判季节——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 4,昼夜长短判季节——以北半球为例 (1)昼长于夜,昼长>12时,为夏半年,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 (2)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为冬半年。 5,太阳视运动信息条件的提取——以北半球为例(1)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3)春秋分;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二,根据气候变化信息提取季节 1,气温所反映的季节信息 (1)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 (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点北陆北,点南陆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突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3)我国的具体情况:1月前后,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温差大,东部的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东部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吐鲁番盆地。 2,水资源的利用——如我国水库冬春放水夏秋蓄水,水电站夏秋发电量大于冬春。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季节性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季节性 【考情分析】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主要侧重春、夏、秋、冬四季节发生的地理事象,试题一般提供可以判断季节信息,然后得出结论,再提供若干地理现象,需要确定与题干地理现象发生的季节相同的。考生需要注重在平时归纳同一季节的地理现象,把握基本规律。 这部分试题,相对比较分散,存在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但需要进一步转化题干的季节信息。考查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兼顾人文地理中的农业、游游等知识。 【重难点剖析】 不同空间区域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半球季节变化差异也明显,通过对各地理环境季节差异认识,有利于培养好的空间观念,养成比较维习惯,强化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各种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1、天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3、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好于其他季节;沼气利用夏季优于冬季(气温高);太阳能利用一般是夏季优于冬季,沼气也是夏季好于冬季;伏季休渔。夏季,一般在 6—9月左右,各海区不完全一致。

9、旅游 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春季,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夏季,气温升高,海边、高山是人们避暑观光的好地方。一般地说,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一些高山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鸟岛观鸟 5月是最佳时机;南方高山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多云雾;北方的园林宜夏季观赏;冰雕、雪景、雾凇宜冬季观赏。 【练习】请判断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出现在北半球的哪个季节 1、东北地区的河流在一年中首次进入汛期()3、尼罗河洪水开始消退() 6、南极考察一片繁忙() 7、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 8、索马里沿岸出现寒流()13、长芦盐场晒盐的佳期()15、青尼罗河河水量在一年中达最大值() 16、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19、硅谷地区天气干燥()23、北印度洋的洋流按顺时针方向流动()24、南极中山站白昼长于南极长城站()25、我国的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30、甜菜活跃生长期()31、舟山渔场出现墨鱼汛()32、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34、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放牧()36、一场雨后带来一场凉()37、开普敦多雨( 38、洛杉矶多雨()39、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布宜诺斯艾利斯高() 41、非洲北部草原正值雨季()42、从日本到波斯湾的航船在北印度洋顺风顺水() 43、北极圈附近的国家出现“白夜”现象()44、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51、影响我国天气的气团是极地大陆气团()53、好望角一带炎热于燥() 59、悉尼白昼比香港长() 【参考答案】1.春季 3. 秋季6. 冬季7. 夏季 8. 夏季13.春季15. 夏季16. 夏季19. 夏季20. 冬季23. 夏季24. 冬季25.夏季30.秋季31. 夏季 32. 夏季34. 夏季36、秋季37、夏季38、冬季39、夏季41、夏季42、冬季43、夏季44、春季51、冬季53、冬季59、冬季【季节判读方法】 1.了解图象载体,提升获取和解读季节信息能力 季节判读的图象载体主要有坐标图、示意图、等值线图、分布图等。要学会读图,养成析图习惯,经常提取图上的季节信息。例如,提取光照示意图上的季节信息,可以归纳为“切点法”、“交角法”和“直观法”。 “切点法”是指晨昏线切于极圈为冬夏二至,切于极点为春秋二分,切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 “交角法”是指晨昏线与经线间的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交角变化会带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进而带来其他相关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直观法”是指在太阳视运动图上要学会五看:一看太阳升落方向,二看正午太阳位置,三看正午太阳高度角,四看昼夜长短,五看直射点纬度。

地理如何把握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

地理:如何把握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分为三类:中心词(地理概念)、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词。准确把握试题中的关键词,是顺利解题的保证。试以下列试题为例分析。 例一、(09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令答题方式),回答下列问题。(题略) (3)指出(指令答题方式)三角贸易涉及海区(指定位置)的大洋环流规律(中心词),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指定位置)洋流的性质(中心词)。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指令答题方式)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指定时间),那里(指定位置)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中心词)。 例二、(09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36.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题略) (1)简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中心词)。 (2)说明(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有利于(限定方向)花卉生长(指定事物)的自然条件(中心词)。 (3)概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国(指定位置)发展花卉产业(指定事物)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心词)。 一、中心词 1、中心词往往是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上述两例中的中心词(大洋环流规律、洋流的性质、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区位因素)都属于重要地理概念。正确解题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地理概念,形成概念体系。例如: (1)“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要素分析。 (2)“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方面描述。 (3)“气候特点”可从气温(年均温、冬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气温的配合情况)、光照等方面去考虑。 (4)“自然资源”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察。(5)“自然灾害”可从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类型考虑。 (6)“位置特征”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来分析。 (7)“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2、有些试题会提出新概念,这就要根据试题材料,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去理解,准确把握其 内涵。

关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及思考.doc

关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及思考 曲延萍 做完今年的地理新课标卷 1 卷 II 卷,总体感觉试题难度不大,考查的内容也很基础,知识结构稳定,知识点分布合理,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目,整体难易适中,突出课上强调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出 “能力切入,能力考查 ”的高中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现谈一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思考。 一.大纲的变化 总体来看考试大纲只是个别语言文字有轻微变化,无实质内容的改变。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 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见下表) 目标 要求 Ⅰ Ⅲ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三.试题考点分析 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 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 准确地运用地理知 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 识和有关信息,认 的联系 识和说明地理问题 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 把握地理事物的本 能从地理角度对 时政热点问题、身 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 质和规律,并作出 边的现实问题作 理事物的特征 正确的阐释 出正确的解释、评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在 论 证 中 观 点 明 价,因此、因时制 宜地提出科学解 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 确、表述清晰、逻 决问题的方法与 地理问题 辑严谨 措施 我对近四年地理全国新课标卷 1 卷和 II 卷进行了对比。因为近年的地理卷基本体现了:知 识抽样,能力覆盖,重视图表考查等特点,所以我重点对比了考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图表能力等方面,现分析如下: (一) 考点分析 知识考点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地球运动 1 卷 6 题地理计 1 卷 3 题正午太阳高 1 卷 5 题区域定位 算 度的时空变化 1 卷 10 题地理计算 II 卷 8 题区时和 II 卷 3 题区域定位 地方时的计算 II 卷 4 题正午太阳高 度 II 卷 5 题地球地图知 识的应用最短航线问 Ⅱ 提炼地理信息的有 效内容和价值,并 对其进行分析与整 合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一、典例剖析 典例.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 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地势起伏状况 (2)该季节(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解法指导] 读:从图和材料可以看出,甲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此时该地盛行西北风。

提: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可以看出该气压为低压,说明澳大利亚大陆上 气温高;该西北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从沿海吹向内陆,其性质是温和湿润。 调:根据材料所示内容调取如下知识:气压带、风带对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冷暖干湿性质。 答案:(1)C (2)D 解析:(1)图中甲地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C对;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起伏状况对此处西北季风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2)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盛行西北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A错;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错;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C错;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D对。 [考法指导] 二、方法讲解 1.巧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依据时间判断: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气压带、风带因北移而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气压带、风带因南移而位置偏南。 (2)依据关键气压带的纬度位置判断:主要看气压带随太阳直射 点移动而移动后的位置特点。 (3)依据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现象判断:如地中海地区高温干燥时期,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等。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三、跟踪训练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地理知识:季节的判断

地理知识:季节的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导致气温、气压、气候、水文、动物、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又导致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因此,有关地理季节判断的试题,推理性强,时空跨度大,综合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图文转换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 季节判断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第一步判断错误,后面的题就会全错,如果将这类问题进行归纳找出规律,就会尽量避免答题的错误。高考地理中给定的条件,往往隐藏着限制性的季节信息,如何准确的提取信息,是能否解题的关键,本专题就重点阐述季节信息的提取规律。 一、根据天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 1、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析季节——近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冬半年,远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 2、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地球在公转快的位置是1月初,地球在公转慢的位置是7月初。 3、正午太阳高度判季节——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 4、昼夜长短判季节——以北半球为例(1)昼长于夜,昼长>12时,为夏半年,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2)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为冬半年。 5、太阳视运动信息条件的提取——以北半球为例(1)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2)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3)春秋分;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二、根据气候变化信息提取季节 1、气温所反映的季节信息(1)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点北陆北,点南陆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突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3)我国的具体情况:1月前后,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温差大,东部的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东部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吐鲁番盆地。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一、选择题 近几年旧衣物回收箱更高频率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般是通过市慈善总会在城市社区设立回收箱,志愿者对废旧衣物统一回收、分拣,较好的衣物经清洗、消毒、熨烫、包装后捐给公益组织,不能捐助的经分解处理后再次加工成拖把、毛毡制品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下图示意工业区位选择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属于图1中的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有 ①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臭氧层③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④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B 2.A【解析】第1题,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是旧资源的回收重新利用,不是原料重新加工;也不是重新回归市场销售;更不需要高科技重新加工;应是劳动力回收过程。第2题,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旧资源的回收重新利用,可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回收重利用没有污染,与保护臭氧层无关。 “空中菜园”是指利用楼顶或阳台为依托,建设出来的蔬菜种植园。在自家的楼顶、阳台利用泡沫箱或其他箱体种蔬菜,不仅能充分利用空间,还能在夏天获得降温防暑的功能。城市的“空中花园”发展为“空中菜园”,它既是放心食材的自供地,也是舒缓都市压力、回归绿色自然的快乐园地。读图,完成3-5题。

3. 在箱体底部铺上煤渣,然后在煤渣上再铺土壤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原因主要是( ) A.铺煤渣节约土壤 B.铺煤渣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C.铺煤渣增加土壤肥力 D.铺煤渣导水、箱底储水,实现储水自引功能 4.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5.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主要原因是( ) A.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 B.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 C.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D.为调节局地小气候 3.D 4.B 5.C 【解析】第3题,在箱体底部铺上煤渣,然后在煤渣上再铺土壤种植蔬菜,主要是为了导水、箱底储水,实现储水自引功能。煤渣不是土壤,不能替代土壤,因此不是为了节约土壤。煤渣位于土壤下部,不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煤渣不能增加土壤肥力。第4题,开辟城市“空中菜园”是在楼顶、阳台上,楼顶、阳台多为水泥面,因此限制性自然因素是土壤。第5题,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主要原因是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应以花园为主。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无关,与城市蔬菜价格高有关。将花园改变为菜园对调节局地小气候影响不大。 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图1示意宝胜村聚落。据此完成6-8题。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专题复习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专题复习 高考考点: 高考考点: ◆描述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时间:季节年际日) [空间:水平垂直纬度(南北)海陆(东西)] ◆阐释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例1:读图3,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 美洲)。 答案分析: 此题要求描述的是点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图 中给出的是海陆简图,不是地形图,不需要考虑 海拔差异。又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分布在陆地上, 也不必考虑海陆差异。所以只需纬度(南北)差 异。 例2: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 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 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 分)(08广东卷)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 答:地理分布特点: 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 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 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疏 密 方 位 叠 加

1、点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2.读图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多数分布在季风区内,沿河近海的平原地区; 多数 分布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人口、城市密集地 区。 3.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 问题:概括乙河南部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城市多沿河分布,较为均匀,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 少,且距离较远。

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跟踪训练含答案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经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每年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与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水均会发生,河湖关系非常复杂。左图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右图示意磅湛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一般发生在() A.3—5月B.5—10月C.7—9月D.10月一次年5月 2.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间倒灌与补水主要取决于() A.河湖水位差B.河床与湖床海拔C.流域面积D.洞里萨河落差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4.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胶布,再将其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水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发电、航运、防洪、挡潮等效益。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泸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泸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6.浐河和灞河修建橡胶坝拦水可使() A.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B.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D.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7.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 A.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B.悉尼日出东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逐渐变慢D.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北移 2019年10月20日凌晨到21日晚,广东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粤北、粤西、珠三角市县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多地出现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高考地理:山地坡向及其试题例析(高频考点)

【地理】高考地理:山地坡向及其试题例析 (高频考点) 坡向即地表坡面的指向或朝向。通常,在北半球,坡向指南,叫向阳坡,坡向指北,叫背阳坡。受空气流向的影响,一般还有迎风坡与背风坡之分。 一、山地坡向与太阳辐射 山地中朝向太阳的一坡日照多,一般称为阳坡,而背向太阳的一坡则为阴坡。由于一年中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多,所以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我国古语就有山之南为阳。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日照少,所以南坡是阴坡,北坡是阳坡。需注意的是,东西向山脉南北坡的阳坡和阴坡较明显,而南北向山脉可分为东坡和西坡,光照差别不是很大,其阳坡与阴坡就不明显。 【例一】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第1题,注意审题,强调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大小可通过图中曲线的弯曲程度来判断,弯曲度越大,说明影响越大。从图中四条曲线可以看出1月曲线变化幅度最大,故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因此D 项符合题意。第2题,a位于1月份的曲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从而可以得出坡面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反而多。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坡度变大,坡面获得太阳辐射将增大。故选项A正确。 【例二】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下图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3~5题。

高中地理如何判断季节

如何判断季节 一、判断季节的方法 以北半球为例,谈谈判断季节的方法。北半球的冬季以1月最为典型,夏季

二、综合练习 1、当地球运行到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附近炎热干燥 B.蒙古冷高压势力正强 C.阿根廷此时昼短夜长 D.塔里木河正逢汛期 2、当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 B.南极科考正处最佳时期 C.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 D.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开始强盛 3、当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时,一艘海轮从伦敦出发,按最短路线航行至新加坡。海轮航行的情况是() A.先顺航,再逆航 B.先逆航,再顺航 C.顺航→逆航→顺航 D.逆航→顺航→逆航 4、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河流封冻影响通航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成群北迁 D.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5、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的节气,地球公转到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逐渐。此日前后,中南半岛盛行季风,北印度洋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开普敦所处的季节气候特点是 ,北太平洋的高压势力日益增强,我国江淮地区出现 天气,长江口盐度较。 参考答案: 1、B(解析: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1月初,为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附近温和多雨,南半球的阿根廷此时昼长夜短,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塔里木河因气温低正值枯水期,甚至断流。)

2、D(解析:当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的夏季,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北太平洋受夏威夷高压控制。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3、D(解析: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当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靠近印度的洋流自西向东流。当海轮从伦敦出发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逆流,在进入地中海时为顺流,在红海进入印度洋时为逆流)。 4、D(解析:当我国南极中山站处于极昼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我国北方河流封冻影响通航,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往南迁。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为夏秋季节。澳大利亚种植冬小麦,收割季节为春末夏初。) 5、夏至远减慢西南顺温和多雨夏威夷梅雨 低

(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限时集训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季节变化

专题限时集训(十四) [专题十四地理事象季节变化]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图Z14-1),完成1~2题。 图Z14-1 1.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A.1月1日16:00 B.3月1日6:00 C.7月1日6:00 D.8月1日16:00 2.此时( ) A.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B.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 C.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D.从亚丁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轮船顺风顺水 图Z14-2为某时刻夜半球示意图,OP为地轴,P地是极点且位于海洋上。读图回答3~4题。 图Z14-2 3.该日,太阳直射( ) A.赤道 B.北纬20°纬线 C.南纬20°纬线 D.北回归线 4.图Z14-2所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夏威夷高压强盛 C.黄河水量大增 D.东北平原积雪覆盖 王教授于2012年7月到非洲旅游,图Z14-3是他于当地时间12:00拍摄到的赤道标志牌照片。分析照片完成5~6题。

图Z14-3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拍摄者位于北半球,标志牌影子朝正北 B.拍摄者位于南半球,标志牌影子朝正北 C.拍摄者位于北半球,标志牌影子朝正南 D.拍摄者位于南半球,标志牌影子朝正南 6.此照片拍摄地可能位于( ) A.埃及 B.南非 C.肯尼亚 D.埃塞俄比亚 图Z14-4为世界某区域某月份气压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7~8题。 图Z14-4 7.图示月份为( ) A.7月B.11月C.1月D.3月 8.下列与甲处天气系统一致的选项是( ) A B C D 图Z14-5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图Z14-6),回答9~10题。

高一地理专题一 季节、时间的判断

专题一 季节、时间的判断 一、季节的出现及影响 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太阳辐射强度(表现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日照时间(表现在昼夜长短上)。 夏季: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热带、寒带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使地理各要素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二、几组时间 夏半年、冬半年 夏季、冬季 7月份、1月份 8月份、2月份 夏至日、冬至日 三、季节、时间信息的提取 1. 气温的时空差异反映季节信息 同一地区,夏半年(夏季)气温高,冬半年(冬季)气温低; 同一纬度的大陆和海洋,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大陆。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小;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下图为某一季节的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季节 2. 降水反映季节信息 夏季降水多的气候类型有:季风气候、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降水多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熟悉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代表性城市) 注意点:季风地区,如果冬季风经过海域、水域后,变得湿润,在遇到地形的阻挡抬升后,也能形成较丰富降水。 海洋 陆地 赤道25℃ 21℃17℃ 17℃ 21℃25℃甲 乙 丙 丁

冬半年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低温冻害、寒潮、暴风雪、沙尘暴、冻雨、雾霾、华北春旱; 夏半年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江淮6-7月的梅雨、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台风、暴雨洪涝。 其他:夏季时候(水温高)容易爆发赤潮。 4. 风力、风向反映季节信息 一般来讲,温带地区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大。如西欧冬季风力大于夏季;东亚地区冬季风大于夏季风。英吉利海峡风力、风浪大的季节为冬半年。 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风(西南风)风力大于冬季风(东北风)琼海海峡夏季水流速度快。 5. 洋流的方向反映季节信息 风向的转换常引起洋流的方向变化,称为季风洋流区,在北印度洋海区非常明显。 注意点:索马里半岛沿岸夏季为寒流,冬季为暖流 6. 水文特征反映季节信息 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雨季; 靠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有一个小汛期。 注意点:山地的雪线有季节变化,一般来讲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西南季风 洋流东流 赤道 北印度洋夏季(7月)洋流流向 东北季风 洋流西流 赤道 北印度洋冬季(1月)洋流流向

丁洪涛+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问题专题复习

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 滕州三中丁洪涛 高考考点: ◆描述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时间:季节年际日;空间:水平垂直纬 度(南北)海陆(东西)) ◆阐释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中强调的能力之一。但在本文中只尝试讲解“描述地理事物特征。” 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 一、定性概括 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概括在教材里经常看到,如对某地理事物的定义。在考试中常见的定性概括有:地形特点、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气温特点等。 1、地形特点:地形种类、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地势特点)、分布特点,主要特征地形。 例1:简答德国的地形特点。 参考答案: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宽谷山地,北部为平原。 答案分析: 地形种类: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地、宽谷山地、平原; 地表起伏:地势南高北低; 分布特点:南部为……,中部为……,北部为…… 回忆中国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也有只考查地势特征的题目,地势特征应从“起伏(高差)、坡度”等方面描述。 例2:图1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1回答: 图1 c 、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答案分析: 地势起伏大→高差大→坡度陡; 地势起伏小→高差小→坡度缓 2、河流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例3: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参考答案: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季节判断在每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所以,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下归纳了10个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并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1.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是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等。 公转位置:夏至点(或远日点)附近——夏季;冬至点(或近日点)附近——冬季。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夏季;最小的季节——冬季。 日出方位: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南半球——夏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冬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夏季;昼短夜长——冬季。 2.气候:各种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向、气压等)、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⑴气温:夏高冬低;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等温线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 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相反 ⑵降水: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如:地中海气候区(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季森林火险等级高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⑶风: 风向:亚洲东部: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亚洲南部: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西北风,冬季——东南风。 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夏季相反。如英吉利海峡冬季风力大,风浪也大。 ⑷气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夏季气压低,冬季气压高;海洋相反。 (这种现象在季风气候区较明显) ⑸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春秋分位置相比) 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⑹雪线:一般地,受气温影响显著的山脉,雪线夏季高,冬季低。但如果受降水影响大 的山地迎风坡,雪线旱季高,雨季低。如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雪线夏季低(夏季 雨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雪线高。 ⑺山地景观:黄山旅游最好是夏季(降水多,多云雾,景色美)。 3.河流:水文特征(汛期、冰期及凌汛等)、河口海水的盐度(等盐度线的弯曲变化)、河流的补给、水库的蓄水与排水、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等。 ⑴汛期: 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如季风气候(如我国的松花江、长江,南亚的恒河等)、热带草原气候区(非洲的尼罗河等)。 冬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如意大利的波河。 ⑵冰期及凌汛:冰期发生在冬季;凌汛发生在初冬和初春。 ⑶河口海水盐度的变化:与河流的径流量有关。汛期时,河流水量大,河口海水的盐度低。

判断地理事象类

类型三判断地理事象类 判断类试题主要是判断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解答此类试题的主要思路是找依据。找依据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找:一找基本原理和规律,如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判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昼夜长短等。二找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的名称等。三找学过的基本方法,如利用判断地转偏向力的左右手定则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判断等压线上某点的风向等。 考向1自然地理事象的判断 [真题再现] (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答案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解析根据黄河的流向以及引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模板构建]常见问题的答题术语

[对点练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的说,A 地比B 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 气流与D 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 气流与D 气流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该气压带是________原因形成的。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 (2)丰富 A 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 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 气流,被迫抬升。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移向南半球,北半球应是冬季。A 地是盛行西风带,风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B 地是东北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难以成云致雨。C 是来自30°S 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 时向上爬升。C 与D 之间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考向2 人文地理事象的判断 [真题再现] (2011·安徽文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 1.地理原因(地理判断与比较及原因分析) 原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地理重在自然)(因素) 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 例1: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 ①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 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 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④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等排放加剧温度提高。 例2: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③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④沙漠广布,增温快 ⑤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 ◆分析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原因: 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类型及原因分析) 例4: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 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例5: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封闭的吐鲁番(塔里木)盆地,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气候成因分析: 例6:“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