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沙尘暴警世录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卢琦杨有林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北京

特别鸣谢

ACKNOWLEDGE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

提供研究和出版资助

T HIS R ESEARCH AND P UBLICATION IS FUNDED BY M INISTRY OF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UNESCO B EIJING O FFICE,

AND T HE S ECRETARIAT OF UNCCD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编写人员

主编:卢琦杨有林

编写(译)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F ADHIL A. H. A L-F ARAJII L EAH O RLOVSKAYA N IKOLAI O RLOVSKY V ICTOR R.S QUIRES

王森王式功卢琦田裕钊

任国玉吴波杨有林杨根生

肖洪浪陈惠忠尚可政拓万全

林光辉赵爱云贾晓霞董光荣

慈龙骏鞠洪波

序言

本书研究的对象——旱地,约占地球表面的43%左右。其特征可用降雨稀少且变异明显,人类活动影响巨大来概括。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应运而生并有120多个国家、地区和区域性组织签署了该《公约》。《公约》的任务就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尽力遏制荒漠化的扩展。

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城镇所遭受沙尘暴袭击的普通经历已成为荒漠化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并由此成为政府和公众采取治理行动的动因。

沙尘暴是广泛发生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自然事件;在中纬度的旱地区域更是家常便饭。但更多情况下沙尘暴发生在受人类干扰严重的干旱地区。一旦长期干旱导致表土干化,大风一刮沙尘暴必起无疑。

土地管理与沙尘暴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覆盖的减少同样可以通过植被重建和其它补救措施得以逆转。该书记述的许多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通过良好的土地管理实践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地最低限度,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事例。

这本重要著作中记录的许多事实源自中国科学家,这是由中国的沙情所决定的:中国作为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58%的土地归属于干旱、半干旱类型,几乎1/3的国土遭受荒漠化影响;其影响形式包括耕地或草场遭到沙埋和侵蚀、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华北和西北地区大面积遭受沙尘暴侵袭等。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65亿美元以上,占全球经济损失的16%。

50年代以来,中国沙化面积扩展已经吞噬掉70万公顷农田、235万公顷草牧场、640万公顷林地。现有荒漠化土地超过260万平方公里,且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同7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和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相比,扩展速率明显加快。由于沙漠蔓延和风沙尘暴的威胁,为数不少的村庄(估计达24000个)受到流沙埋没,1400公里的铁路线、3万公里的公路、5万公里的灌渠、引水渠等时常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风沙尘暴埋没了众多村社,袭击了城市,广大公民受害非浅。荒漠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可持续的人类活动,诸如过度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加剧了荒漠化发生和扩展的速度。

令人欣慰的是,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地区所做的一些实例研究表明,人类在防治荒漠化领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协助各国政府扭转荒漠化扩展的趋势正是《公约》的职责。本书的编辑出版恰恰适逢了秘书处希翼交流全球各地防治荒漠化经验的契机。

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惠及全球的旱地居民,而且对旱地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有所裨益。

哈玛·阿巴·迪亚洛(Hama Arba Diallo)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常设秘书处执行秘书

2001年5月于波恩

目录

序言页码引言

第一篇沙尘暴机理、过程研究

第 1 章全球沙尘暴研究进展评述 1 第 2 章荒漠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17 第二篇北美黑风暴:两个具有警示意义的故事

第 3 章美国30年代的黑风暴和90年代的沙尘暴31 第 4 章挑战沙尘暴:加拿大大草原地区的经历41 第三篇澳洲、非洲的沙尘暴实例研究

第 5 章干旱大陆上最干旱省份-南澳洲的沙尘暴71 第 6 章非洲大陆萨赫勒地区的沙尘暴与人类活动79 第四篇来自中亚的沙(盐)尘暴报告

第 7 章中亚地区六十年代的白色盐(沙)尘暴105 第 8 章伊拉克防沙止漠、减尘降暴的经历和举措137 第五篇中国搏击风沙灾害及防尘减暴的战斗历程

第 9 章河西及阿拉善地区沙尘暴频发的原因与对策145 第 10 章中国西北地区5·5特大沙尘暴实例分析157 第 11 章2000年环北京沙尘暴成因、过程及其影响分析185 第六篇中国荒漠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与防治对策

第 12 章中国强沙尘暴灾害及其荒漠化的未来扩展趋势199第 13 章中国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与防沙止漠科技对策207

附录:1、20世纪下半叶中国西北地区主要沙尘暴事件纵览235

2、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5次强沙尘暴天气状况及危害244

3、涉及沙尘暴和荒漠化的部分互联网资源(INERNET WEB SITES)245-275

引言

沙尘暴作为发生在沙漠及其邻近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沙暴(sand storm)和尘暴(dust storm)两者兼有的总称,是大量沙尘物质被强风吹到空中,致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8级以上的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面大气层所形

成的携沙风暴;尘暴则是指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微颗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1993年5月5日,中国西北地区发生了有史以来罕见的特大沙尘暴(亦称黑风暴),席卷了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四个省、自治区的18个地(市)的72个县(旗);直接影响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7.3万公顷,死亡和丢失牲畜12万头(只),受灾牲畜73万头(只);区域内受影响人口1200万,其中伤亡380多人;仅甘肃、新疆两省、区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4亿多元。

2000年的春天,一个不安份的沙季。黄沙翻滚,尘埃弥天。风起3·17,吹沙扬尘13场,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还飘洋过海,远走太平洋。

2001年的元旦,不甘寂寞的沙尘暴早早地就吹醒了尚在冰雪覆盖下冬眠的兰州大地,再次向世人警示它的存在。

1979年的早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风沙紧逼北京城》1的记者来信,文中记述了北京春天的风沙肆虐:“在北京,大风一起,大街小巷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白昼如同黄昏。”

20年后,人民日报再次刊发文章说《风沙依旧紧相逼》2:“我国北方地区又连续发生大风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其中北京和天津等地先后遭受 12 次沙尘袭击,其发生的时间之早、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近50年来所罕见。”

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着实幽了一个大黑默。

如果说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是弹指一挥间,且仅仅中国的典例有以偏盖全之嫌的话,让我们回溯到20世纪100年的时间隧道,遍查世界四大洲的历史典籍,试看沙尘暴曾经“风”狂到了“极点”?

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

1935年4月14日(黑色星期天):“在数周沙尘暴发生之后(包括发生在3月底那场摧毁了 500万英亩麦田的沙尘暴),人们终于感激地看到太阳出来了,纷纷外出打工、上教堂、出门野营,或是在蓝天下沐浴阳光。下午时分,气温骤然下降,鸟不安地啼鸣。突然,一股黑云出现在地平线上,急速翻滚涌来。路上的行人在沙尘中搏击着赶回家,有些人则不得不在半途中停下来,在废城旧址中寻找藏身之地。就这样在漆黑中静坐了4个多小时,时刻担心会窒息而死;之后,继续上路…….”。

1李一功、黄正根等,风沙紧逼北京城。人民日报,1979年3月6日

2丁伟,风沙依旧紧相逼。人民日报,2000年6月19日

发生在这个“黑色星期天”的沙尘暴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沙尘暴之一,以至于它造成的损害在过了很多年以后还不能完全估算出来。阿卫斯·卡尔森在他《新共和国》杂志的文章中写道:“就像用铁锹往脸上扬沙一样”。“人们在自家庭院赶上沙尘暴,都得摸着台阶进门。行进中的汽车必须停下,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只车灯可以照亮黝黑的沙尘漩涡……。这次沙尘暴是所有沙尘暴中最为可怕的一次梦魇,但是在偶然的晴朗白天和平常的阴沉天气,我们都无法摆脱沙尘恶魔的纠缠。我们整天与沙尘生活在一起,呼着灰气、吃着尘埃,天天看着沙尘剥夺我们的财产,使我们发财的希望变得渺茫、化为沙尽。诗情画意般的春天变成了古代传说中的幽灵,噩梦变成了现实。”

由于沙尘暴,几百万公顷的农田废弃,几十万人口流离失所。当看到旱灾和沙尘暴没有暂停的迹象,众多人口抛弃了他们的土地,其他滞留下来的人,在丧失了银行抵押土地的返还权时,也被强迫迁出家门。总计有1/4的人口,卷起所有行头,乘着各种大小机动车,向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迁移,相当数量的地区几乎成了“荒芜人烟的空城”。

“黑风暴”引起的大量人口迁移在美国历史上是最大的一次人口移民,到了1940年,大平原几个州共有250万人口外迁,其中有20万涌入加利福尼亚州。正如1935年《矿工杂志》中所描写的那样,当这些“生态移民”来到边境时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一位开着破车的当地司机,挺直腰板歇斯底里地狂叫,就像一部失灵的机车上每一个铰链、轴承,连接部位都在发出刺耳的怪叫声一样:‘加利福尼亚的救济名单现在严重满员,再来已无济于事’,而几乎崩溃的逃难者却不管他在说什么,只管左顾右盼地照看着自己庞大的家庭成员,紧随其后。他们人挨人,几乎水泼不进,挤进去后再想挤丢都是不可能的事。实际上洛杉矶警察局长不得不动用125名警察,在州界充当人墙,劝阻‘这些不受欢迎的人’”。

20世纪50年代,中亚哈萨克斯坦。

1955年4月,伏尔加河下游发生了又一次密集强烈的白色盐(沙)尘暴,当年第一次盐(沙)尘暴于4月10日,发生在里海-咸海盆地整个地区。东风和东南风风速达到15~20米/秒,在3000米的高度,风速达50~60公里/小时,气流卷起地面的粉尘和盐尘,并搬移、漂浮到伏尔加河的中游、下游地区。好几个气象台站记录了4月11日和12日两天粉尘、盐尘弥漫的干旱阴霾天气。在卡尔梅克加盟共和国的埃利斯塔城,4月11日上午6时出现了盐(沙)尘暴,下午4时达到最高锋,直至次日下午5时停止。迎风面地面物体和植被上落了0.1毫米厚的一层灰白色粉尘。经化学分析得出结果,47.4%为可溶盐沉降物,52.6%为不可溶残积物。总盐量中,硫酸盐高达90.6%,氯化物7.4%,重碳酸盐2%。据初步估计,每一公顷土地沉降了25公斤的硫酸钠。1955年4月18~22日,再次发生更强的风沙盐(沙)尘暴,根据强度与范围来看,这些盐粉沉降物属于罕见现象。4月18日这一天,哈萨克斯坦西部风速达到15~20米/秒,有些地段高达20~25米/秒,几近飓风风力。风卷盐(沙)尘暴形成巨大的沙尘云团直袭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北部地区和伏尔加河流域中上游地区;4月19日,盐(沙)尘暴抵达高尔基市,形成阴霾天气,能见度1000米。

根据航空观测,盐(沙)尘云团高达3000~4000米,当干热盐(沙)尘暴出现在东南方向的刹那间,地面、物体、植被以及牲畜身上覆盖了一层略苦味道的白色沉降物,沉降物厚度达1~2毫米,有些地段达到2~4毫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沉降物主要是硫酸钠、氯化钠、镁盐、石膏颗

粒和硅石颗粒物。如前所述,曾经发生过白色盐暴,但是,1955年4月18~22日的盐粉尘暴影响极大,危害范围达到5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30~80年代,加拿大。

1996年,哥雷用下面生动的语言描述了30年代发生在加拿大大草原地区的尘暴:“大风卷起表土,就像大雪般弥漫了艾伯塔的铁路,尘暴将萨克其万贫瘠地上的表土吹蚀、搬运、堆积到了万顷良田上。里贾纳、穆斯乔和斯威夫特卡伦特等三个城市里里外外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温尼伯金黄的外衣受到了沙尘的洗礼。冬季降雪使得道路无法通行,而夏季风沙尘暴使得道路又一次瘫痪。风沙流埋没了居民的院墙和篱笆,阻塞了防风林带,压埋了菜园、果园和花园。沙土漫过了鸡舍,撕裂窗户,家家室内灌满了尘土沙子,门前堆积了黄沙,使得人们出不了门,离不了村,走不了路。真可谓,风沙迷漫出门难,一场风沙毁家园”。

20世纪整个30年代,风蚀和干旱极为严重。就这一段时间来说,大草原地区的250个城市、700多万公顷土地受到了旱灾的影响。风蚀到底摧毁了多少农田,没有准确的记录。当时,土地表土被剥蚀的局面用“失控”形容一点不为过。20世纪30年代的这场大风和干旱也带来了蝗虫灾难。艾伯塔发生蝗虫的第一年,受到严重袭击的面积大约4100平方公里,到1939年,蝗虫袭击面积达到15.5万平方公里。萨克其万受到中度袭击的面积由1931年的4000平方公里,增加到2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40%。

沙尘暴和干旱摧毁了城镇和粮田,给人们的财产和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1988年的沙尘暴和干旱为例,直接生产损失估计达到18亿加元。加拿大政府花在这次灾难中的保险和补助金达14亿加元。各省政府也由于沙尘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遭受了粮食损失的巨额费用。平均来算,萨克其万省损失最为惨重,每年超过1.3亿加元(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马尼托巴的粮食损失费用每年大约在3000千万加元。据估计,大草原地区三省每年因风蚀花在农场上的开支大约为2.49亿加元。

加拿大沙尘暴/干旱最为严重的灾害及其费用(加元)

日期灾害地区经济损失(按89年不变价计算)

1936年尘暴、干旱、热浪所有各省小麦损失5.14亿元

1961年沙尘暴、干旱大草原三省小麦损失6.68亿元

79~80年夏沙尘暴、干旱大草原三省 25亿元

1984年尘暴、干旱、热浪西部各省 10亿元

1988年夏尘暴、干旱、热浪大草原三省+安大略省18亿元的产品损失、40亿元出口

损失

20世纪70年代,非洲大陆。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1968~1973),发生在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苏丹-萨赫勒地区的干旱和荒漠化生态灾难,是除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外,近百年人类史中最悲惨的灾难:损失了一半家畜和200万头游牧牲畜,600万以上的生态难民流离家园,造成了几十万人死亡。

英国牛津大学地质学院的研究记录表明,自1900年以来,英国共经历过17次撒哈拉沙漠降尘。一次降到英国的来自撒哈拉沙漠的降尘量可达1000万吨。这是一些直径仅有1%毫米的红色

尘埃,呈碱性,在空中飘移距离达1200英里。埃尔·巴兹认为,撒哈拉尘暴搬运的微细颗粒集中于大气层中1.5~3.7公里的高度上。每年有2500~3700万吨尘埃输送到赤道以北的大西洋地区,有的穿过西经60°线沉降。有人研究发现,海底沉积物中风吹来的沉降粉尘占20~75%,陆地上有大面积的黄土及类似黄土的覆被层,证明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不仅是沙尘暴的形成地,也是粉尘、盐分向外输出的源产地。Duce (1983)、Martin & Gordon (1988) 和 Barrow (1991) 等人进一步确认,每年参与地球化学循环的106吨磷元素中有一半以上是从撒哈拉沙漠以浮尘传输形式输送到北大西洋的,而北太平洋95%的可用铁元素是通过大气环流过程从中国中部沙漠传输到海洋。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最为频繁,每年平均达5次以上。沙尘暴的发生还表现为鲜明的季节性,晚春(9月或10月)和夏季(2 ~3月)最为显著;在南澳旱农耕作区及其毗邻地区,冬雨降临之前的晚秋也会发生沙尘危害。沙尘暴的影响范围水平可达数百公里,垂直距离高达上千米。1993和1994年发生在澳大利亚最严重的沙尘暴给东部沿海城市以及周围的城镇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1993年,南澳东部的平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沙尘暴。大量的土壤被大风吹蚀,降尘覆盖了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绵延1800多公里。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卷入大气,导致尘土随着气流围绕地球环绕了三圈。1994年也有类似现象发生。沙尘暴席卷了西澳、南澳和新南威尔士西部。据估算,这几个州的农业主产区大约损失了1000万到1500万吨表土,这些表土被大风席卷,以沙尘暴形式殃及澳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南澳平均每年8.5天的沙尘天气,空气中的浮尘量足以引发哮喘病的爆发,据估计南澳20%的哮喘病问题与空气中的浮尘有关。

大量研究业已表明,沙尘暴与土地荒漠化密切相关,全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即中亚、北美、中非和澳洲)无一不是荒漠化重灾区。中国的沙尘暴多发区属于中亚沙尘暴区域的一部分,主要位于北纬35°~49°度、东经74°~119°度的广大北方地区,东西绵延4500公里、南北跨越600公里。西北地区最大的强沙尘暴出现区域,一个是西起吐鲁番、哈密地区,东接绵延千余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北连内蒙古阿拉善盟,东扩外延到河套地区;另外一个是北疆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及青海西北部地区的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

触目惊心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由此可见,人类可以跨越技术的束缚,但终将摆脱不了自身的羁绊。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类就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其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在整个自然界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土地,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技术进步为人类开发资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伴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土地的索取已大大超出了土地本身的承载能力,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土地的退化,长此以往,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最终毁灭人类自身。

历史学家曾一度悲观地断言:“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的必将是一片片荒漠。”而人类的可悲之处恰恰在于被历史学家一次又一次不幸言中!

5000年前的古埃及,这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滔滔尼罗河滋润万物,人民世代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然而仅仅600年的文明好景,换来的却是近3000年的无尽荒凉和贫穷,至今仍蹲在金字塔旁的司芬克斯面挂风尘和忧伤,那深陷的眼窝中闪烁着凄然的泪光,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询问另外一个谜——“埃及文明的遗物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在现今伊拉克的地方,曾经诞生过另一个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与埃及文明交相辉映,共同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正是这块土地曾经诞生过一个强盛的帝国––––古巴比伦王国。苏美尔人世代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积平原上农耕劳作,几经沧桑,几度兴衰,最后留下的却只有两河流域的不毛之地——伊朗沙漠。那座曾为历史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最终默默地长眠在茫茫流沙的怀抱,成为留给考古学家研究的遗迹。

在中国的北部疆土,有一条脊背隆起,昂首欲跃的巨龙,是它的乳汁孕育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这就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上起殷商,下至北宋,长达3000年的时间跨度,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片黄土地上,先祖们向世界贡献了印刷、造纸、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进步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培根语)。正是那片黄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灵气和睿智——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农业,并一直是林木茂密、麦浪翻滚的富庶之乡。

然而,今天的黄土高原却是一片瘦骨嶙峋,黄沙肆虐,干涸贫瘠的疆土。昔日的茂林密草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那每年16亿吨向黄河输送的滚滚泥沙,其中4亿吨粗沙因太重而无法伴水入海,造成下游河道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促使黄河长成了一条高挂半空的地上“悬河”。

再看看西北的楼兰、罗布泊、居延海…等一个个近代文明的沙埋和消亡,已经为世人立下了一座座历史明镜。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和目的,我们邀请了世界四大洲对沙尘暴感兴趣的十几位同行,共同完成了这本记录地球自然灾难和人类奋斗历程的书稿。今天奉献在各位面前的就是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继续关注沙尘暴,将是我们长久的使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为在地球上及早遏制并最终消灭沙尘暴而努力。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请允许我们代表全体编写和翻译人员,借此机会向所有对沙尘暴研究和专著出版提供资助和支持的国内外机构和友好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驻华代表处何贝尔(Axel Hebel)博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执行秘书哈玛·阿巴·迪亚洛(Hama Arba Diallo)先生、郑瑞先生。愿将感激之意化做奋进之心,惠存永远。

本书的出版仅属沙尘暴研究的部分阶段性成果,其中涉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时间仓促,错误和疏漏再所难免,恳切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卢琦杨有林谨识

辛已年初夏于北京

沙尘暴的作文

沙尘暴的作文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quot;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现氐奈鞑抗纹鹄矗 芸炀头⒄钩梢惶醭?400公里⒖?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

《沙尘暴》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尘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现氐奈鞑抗纹鹄矗?芸炀

头⒄钩梢惶醭?400公里⒖?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的含义。 罪魁祸首: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孙然好1刘清丽2 (1.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福建师范 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email:sunra02@https://www.360docs.net/doc/7e5479934.html, 摘要:沙尘暴是一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地关系恶化的体现。根据对甘肃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强沙尘暴区和内蒙古中部北京沙尘天气的尘源区作出科学分析,以此来研究近期我国沙尘暴频频发生的原因,追寻沙尘暴的源区,提出减轻沙尘暴危害的对策。 关键词:沙尘暴沙尘源区现状对策 1 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1.1 沙尘暴定义与等级划分 沙尘暴(Sand-dust storm)是沙暴(sand storm)和尘暴(dust storm)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人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面气层所形成的捎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对沙尘暴强度的等级划分,一般采用风速和能见度两个指标。我国对沙尘暴的划分为:4级<风速<=6级,500m<=能见度<1000m,称为弱沙尘暴;6级<风速<=8级,200<=能见度<500m;称为中等强度的沙尘暴;风速>=9级,能见度<200m,则称之为强沙尘暴,在强沙尘暴的等级范畴内,又划分出了特强沙尘暴,即50m<=能见度<200m时,称为强沙尘暴,当其达到最大强度(瞬时最大风速>=25m/s,能见度<50m,甚至降到0m时,称为特强沙尘暴)。[1] 1.2 我国沙尘暴出现的特征 根据沙尘暴发生频率、强度、沙尘物质组成与分布、生态现状、土壤水分含量、水土利用方式和强度,结合区域环境背景将中国北方划分出4个主要沙尘暴中心和源区:1)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2)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3)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4)蒙陕宁长城沿线。上述沙尘暴多发地区的沙尘也常随西风和西北气流输送到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形成沙尘天气。 沙尘暴的发生一般需要强劲的风力、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的空气层结三个条件。裸露地表富有松散、干燥的沙尘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和不稳定的空气层结是沙尘暴形成的必要气象动力和热力条件。 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的3~5月,以午后为多,其伸展高度一般为1000~2500米,严重时可达2500~3200米。 上述源区是生态保护、防沙治沙、沙尘暴监测和预测的重点地区。春季和午后应是监测 - 1 -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沙尘暴问题越来越严峻,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众已经意识到了沙尘暴所带来的危害。本文主要讲述了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我国沙尘暴的现状、危害以及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沙尘暴原因现状危害防治措施 前言: 沙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形成需具备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大风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条件。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并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近几年,春季频繁发生的沙尘暴给我国工农业生产、航空、运输、公路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事沙尘暴的远距离传输现象尽达东亚的韩国、日本远及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和加拿大,已发展成为区域性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正文: 1、沙尘暴天气行程的原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总之,沙尘暴的形成需要这三个条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

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过度放牧、开荒破坏草场、破坏绿化,无法有效的阻挡风沙,也是沙尘能够形成沙尘暴的原因之一。 2、我国的沙尘暴现状 根据沙尘暴发生频率、强度、沙尘物质组成与分布、生态现状、土壤水分含量、水土利用方式和强度,结合区域环境背景将中国北方划分出4个主要沙尘暴中心和源区:1)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2)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3)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4)蒙陕宁长城沿线。上述沙尘暴多发地区的沙尘也常随西风和西北气流输送到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形成沙尘天气。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的 3—5 月, 以午后为多,其伸展高度一般为 1 000—2 500 米, 严重时可达2 500— 3 200米。 3、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

狂沙来袭——1935年美国沙尘暴事件

1927年6月,美国中部堪萨斯州,天空湛蓝,草原青翠。一只草地鹩从过膝高的草丛中窜出,擦过几朵淡粉浅紫的白头翁和野马鞭草花,越过大片金黄色的麦地,掠过一幢当地石灰石垒砌的三层房屋的烟囱,飞向高远处的几缕游云。一阵嘹亮的新生儿啼哭声,让院子里水井边打水的父亲猛地扔下水桶,飞跨过门廊,掀开白色木门后的白门帘,抢步进入室内,余下一桶清凉的水晃荡着金色的阳光。 1935年3月15日上午,同样的地点,一场沙尘暴遮天蔽日,席卷而来。当年的小婴儿,没有迎来他的八岁生日。他在黑色尘暴中迷了路,被打着手电的搜索队找到时,他已在狂泻而下的尘土里窒息而死。他没像后来《绿野仙踪》里堪萨斯大草原上的桃乐丝小姑娘那样幸运地劫后余生。他死的时候绿野无仙踪,他最后一眼没见到天使,见到的是恶魔。而这还只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灾难高潮的前奏。此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他一样,被沙尘暴恶魔疯狂袭击。 白天比夜晚要黑 1935年4月14日上午,堪萨斯州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感受阳光,庆幸肆虐数周的沙尘暴终于停止,可以大口呼吸下早春的气息。他们没想到,就在几小时后,气温骤降,狂风大起,美国30年代最可怕的一次沙尘暴降临在他们身上。 高达几千米的黑色尘暴,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快速吞噬蓝天白云(数据来自《气候的历史》一书)。真实的蒙太奇快切,超过了《木乃伊归来》中沙尘暴的电影特技。几秒之内,昼夜颠倒,刚刚还明亮清新的世界瞬间变得比夜晚还黑暗窒息。 风中的沙尘劈头盖脸地倾泻而下,就像用铁锹直接往脸上扬沙一样。户外的人们,脸被沙砾打得直疼,眼睛根本不敢睁开,鼻腔很快被尘土塞满,胸腔中也好似涌入大量沙土,呼吸成为一种巨痛。人们深恐窒息而亡,急匆匆地寻找藏身之处。在自家庭院的人们,漆黑之中,找不到几米之外的自己的家,得匍匐爬行摸着台阶进门。 一篇文章中写道:“行进中的汽车必须停下,世界上没有一只车灯可以照亮那漆黑的沙尘漩涡……” 这场巨大的“黑风暴”,在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内布拉斯加、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及德克萨斯六个州的部分地区,形成一个9700多万英亩大、3千多米高的移动尘土带,宛如恶魔撒旦大施魔法,在高空用一个巨大的“灰碗”,扣住美国中南部的广阔地区(灰碗,Dust Bowl,记者罗伯特·盖格,在报道中为沙尘暴重灾区赋予的名字)。灰碗之下,万物如刍狗,命运飘零。 被沙尘毁掉的生活 美国人用“黑色星期日”(Dimanche nior)来特指这一天。实际上,自1930年9月14日得克萨斯州大斯普林沙尘暴起,此后十年间,很多美国人很多次经历这种“黑色的日子”。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风潮波及范围非常广。南部平原1934年5月12日的沙尘暴甚至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尘土最远落到了距离美国东海岸800公里、航行在大西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成因 一、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着巨大的破坏力。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气象上将浮尘、扬沙、沙尘暴统称为沙尘天气,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以能见度和风力的大小来区分。浮尘指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扬沙是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10km;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局部区域能见度小于200 m,不小于50m时称强沙尘暴;当能见度小于50m时称特强沙尘暴。 二、沙尘暴的时空分布 1.沙尘暴的时间分布特征 (1)地质历史时期 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沙尘暴也显示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在气候比较暖湿的时期,地面植被生长茂密,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就低;反之在气候冷干的时期,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就高。 (2)近代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变化特点是:20世纪50年代沙尘暴发生的日数最多;60年代前期略有降低,60年代后期降至最低;之后70年代稍有增加,80年代又处于逐渐减小的趋势,90年代又有明显的增加。 我国沙尘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春季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一半,夏季次之,秋季(新疆地区为冬季)最少;按月份来看,一年中3、4和5月沙尘暴发生次数偏高,尤其以4月份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5月份以后沙尘暴发生次数急剧下降,9月和10月为最低。 另外沙尘暴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至傍晚,夜间至午前相对较少,这与近地层大气层结稳定度状况有关。 2.沙尘暴的空间分布特征 沙尘天气是干旱及半干旱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全球有四大沙尘暴高发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 我国的沙尘暴区就是中亚沙尘天气高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北方地区。总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地区,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及边缘多于其它地区。 我国沙尘暴存在两个多发区:一是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其次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在北疆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和青海的西北部地区是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 三、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沙尘暴的发生有其自然原因。首先,我国西北部有浩瀚的沙漠。加之那里干旱少雨,土地裸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沙源;其次是要有蒙古气旋的存在,能将大量沙尘卷入高空;三是要有能将卷入高空的沙尘输送到远方的冷气流。这三个条件缺一个就很难形成大范围的沙尘暴。 沙尘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一方面春季风速较大;另一方面雨季此时尚未来临降水稀少,而气温已开始回升地面开冻融化、蒸发变得强烈,使得裸露的沙土逐渐变得松散,一旦遇有较强的天气系统活动就很容易产生沙尘暴。夏季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高,沙尘

灾害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学习知识重点-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自然灾害基本概念 灾害:是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或现象的总称。一般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与自然现象的区别)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或一系列自然事件。(对人类和人居环境没有造成破坏的自然现象不能称为自然灾害) 1.1 自然灾害的内涵与本质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两个属性: 一是其自然属性,就其本身而言仍然是自然界部分物质以特殊方式进行的自然运动,这种特殊方式的自然物质运动可称为事件; 二是其社会属性,上述事件会对它所及范围内生存和活动的人员、生物和已存在的资产产生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被称为“灾害”。自然灾害发生基础 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也即部分自然界物质进入急剧位移运动的发生(或变异),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和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能量积累的过程和所达到的程度则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我们把自然灾害的发生所必须具备的能量积累的条件和发生能量转换的条件合

称为自然基础。 发生滑坡事件的自然基础是比较陡的地形坡和坡地组成物质的结构构造特征,也即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 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与灾情共同组成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面系统,灾情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 孕灾环境是由地球几个圈层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作用环境,它对灾害系统的复杂程度、强度、灾情程度以及灾害系统的群聚与群发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 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是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变异因子,指造成灾害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

沙尘暴资料查询方法

一、如何采集该类数据,这类数据是随时间改变的吗? 沙尘暴(sand duststorm) 是沙暴(sandstorm) 和尘暴(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1)沙尘暴监测网络 中国是一个沙尘暴多发的国家。每年春季,长江以北地区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中国近年来大大加强了防治沙尘暴的努力。不仅遍及全国各地的3000多个气象站被用来协助监测沙尘,而且通过卫星和雷达系统来搜集数据资料。 通过几年的监测研究,中国已基本摸清了沙尘暴分布地域、影响范围和时间,以及主要影响路径、危害形式等。目前,随着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中国的沙尘暴监测水平逐步增强。即将出台的“国家沙尘暴技术规范”,将进一步统一规范各地对沙尘天气的监测技术要求及数据统计处理,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 沙尘暴监测网络运行是通过网络内各监测站不间断地采集沙尘天气各时段的相关监测数据,然后在最短时间内汇总到国家沙尘暴监视网络中心,由网络中心分析沙尘的粒度、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生强度和规律、传输途径等基本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沙尘暴的形成、传输机制、辐射强迫特征及演化规律,揭示沙尘来源和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沙尘天气的预防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已建成的沙尘暴监测网络,能够实时获取沙尘暴形成、移动、分布及有关环境变化的数据,从而有效监测、准确预警、客观地定量分析评估沙尘暴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它还可为全国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三北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作为一个深受沙尘暴之害的国家,中国最近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沙尘暴监测站。这个监测站位于中国西部省份宁夏,占地2平方公里。据称,这个监测站将在沙尘和沙漠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地球日警世-1934年持续长达3天美国的“黑风暴”事件

世界地球日警世-1934年持续长达3天美国的“黑风暴”事件 世界地球日警世-1934年持续长达3天美国的“黑风暴”事件 世界地球日 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美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的辽阔土地。风暴从美国西部土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文秘 114,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移动尘土带,当时空气中含沙量达4O吨/立方千米。风暴持续了3天,掠过了美国2/3的大地,3亿多吨土壤被刮走,风过之处,水井、 溪流干涸,牛羊死亡,人们背井离乡,一片凄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黑风暴”事件。“黑风暴”也称沙尘暴或沙暴,在美国发生过若干起,主要是由于美国拓荒时期开垦土地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 可悲的是人类的拓荒并没有因为沙尘暴的发生而偃旗息鼓,沙尘暴也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前苏联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都因毁林垦荒、植被破坏而屡次受到过风蚀的侵袭。 近年来,沙尘暴又在中国肆行无忌,屡有发生。1993年5月,一场罕见的沙尘暴袭击了中国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沙尘暴经过时最高风速为34米/秒,最大风力达12级,能见度最低时为零。这场风暴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踪,264人受伤;12万头(只)牲畜死亡、丢失,73万头(只)牲畜受伤;3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433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7.25亿人民币。此后几年,沙尘暴就像看上这里了一样,不断地骚扰中国西北部和内蒙一带。1994年4月,河西走廊上空发生强沙尘暴;1995年3月甘肃敦煌市出现沙尘暴;1995年5月16日,沙尘暴袭击了银川市;1995年5月30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了敦煌、金昌等10多个县市;1998年4月,沙尘暴席卷了新疆阿尔泰、塔城、昌吉、吐鲁番、哈密等地,农作物损失惨重。此外,2000年春,沙尘暴竟又12次袭击了北京。 沙尘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更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它是按漠化加剧的象征。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单一耕种,这些现象必然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使草原萎轨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由于这种造沙的速度远快于人们治沙的速度,无疑为沙尘暴形成提供条件。 沙风暴的发生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沙尘暴的肆虐在向人类挑战,也在向人类报警;如果人类不能控制发展,如果人类的无边欲望和地球的有限资源互为抵牾,如果人类不能与大自然相濡以沫的话,最终要败在自己手下。

如何治理沙尘暴

如何治理沙尘暴 沙尘暴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频繁发生的强灾害性天气,它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治理沙尘暴呢? 一、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屏障。在每个城市的周围植树造林,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建立生态屏障,有效地防止沙尘暴的入侵! 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生态保护带。沙漠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有自己的独特的适应在沙漠环境的生存能力,是防御沙尘暴的有效屏障,所以我们人类不能随意改变它们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得到恢复。 三、控制草原上居民发展畜牧业。目前有许多草原居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急剧退化和减少,所以应该控制草原上居民发展畜牧业,让草原得以修养生息,减少土地沙漠化。 当然,防治沙尘暴的办法不能只靠这些防治技术以及植树造林,我们更需要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唤起全民全社会的忧患意识、防护意识。只有每个人都进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才能最有效的防止沙尘暴的袭击!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当然,防治沙尘暴的办法不光是靠这些防治工程技术以及植树造林,我们更要加强科技教育和法制教育,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纳入科技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唤起公众的忧患意识,加强全民生态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意识。 沙尘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沙源, 二是要有强冷空气即大风, 三是要有冷暖空气相互作用。 沙源来自于沙漠,退化的林草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干松土地以及城乡建筑工地的泥沙。气旋和低压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天气。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的差别在气象上是以能见度加以区分的: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的为扬沙或浮尘天气。出现浮尘天气时,空中弥漫的是一些细小颗粒物,沙尘多由外地而来;扬沙天气卷起的尘土是一些较大的颗粒物,它们基本是本地产生的。而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就是沙尘暴天气,它属于灾害性天气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气象专家介绍,由于沙尘暴起因包括了风力、高空大气强对流和地表状态三方面因素,而前两者属气候因素,人力不可抗拒,因此,根除沙尘暴目前尚无可能。 沙尘暴引起的风灾、沙积、风蚀,使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沙漠化程度加剧。气象专家提醒,人类对风沙天气最积极、最有效的行为是:首先要加强对大风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前期干旱的情况更要重视。其次,对于西安这样一个旅游大都市来讲,在突发性灾害来临之前,要有相当有效的应急对策,加强管理和强化预防措施。对全省而言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综合治理工作。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建设。每个公民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应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真正做好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特别是我们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应当把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为主要措施,争取早日实现米粮下川,林果上山,草场满坡,使三秦大地山绿、水清、人富。逐渐恢复自然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这样,也许再过几十年,沙尘暴将淡化为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的将是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沙尘暴的发生是有一定条件的,沙尘暴是大风与沙漠、沙漠化土地及松散地表沉积物作用的产物;风是产生沙尘暴的动力,毫无遮掩地松土是产生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因此每当春季强冷空气南下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沙尘暴天气。对季节变换的这个外因,目前人类是无法改变的,而对地表状况这个内因,我们则是可以有效控制的。但问题也恰恰出在内因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人口过快增长、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局部地区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所以才接连不断地发生沙尘暴天气。 黄沙在步步进逼,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我真想大声亟呼:请记住沙尘暴给我们的警告吧,要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再也不能乱砍、乱挖、乱采、乱开荒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沙尘暴的形成原因、特点和防治措 施 摘要:本文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沙尘暴的定义和地理分布,从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选择宁夏的理由,简要分析了宁夏地区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和近年来的时空分布、传输路径及变化趋势,并以沙尘暴预警机制和综合治理方式为纲展开对于沙尘暴防治措施的讨论。 关键词:宁夏沙尘暴形成机制预警措施综合治理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andstorms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echnology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 Hangzhou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chooses Ningxia Hui Autonomous as a study object ,and clarifies the reasons from perspectives of geography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 definition of sand-dust storm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lso,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paths ,trends and ways to form of the sandstorms in the area. At last, we make a discussion over the early warning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controlling sandstorms. Key words: Ningxia sandstorm formation mechanisms early warning measure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北美、澳洲、中亚、中东

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北美、澳洲、中亚、中东 目前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遭到沙漠化的危害,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中亚以及中东地区。北美洲的沙漠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墨西哥的北部。在与沙漠接壤的荒漠干旱区,沙尘暴时有发生,甚至在大平原上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黑风暴。北美洲沙尘暴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当、持续干旱等。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沙尘暴,被称为黑风暴,在这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沙尘暴中,大平原损失了3亿吨的肥沃土壤。浩劫之后,几百万公顷的农田废弃,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众多城镇成为了荒无人烟的空城。许多人被迫向加利福尼亚迁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澳大利亚是个干旱国家,陆地面积的75%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区沙尘暴最为频繁,每年平均有五次之多。由于许多地方气候干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导致了土地的逐渐沙化,一旦刮起大风,沙尘暴就会发生。亚洲中部的荒漠区也在不断扩大,中亚五国是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总面积有近400万平方公里。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为过量灌溉用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漠化十分严重。中亚地区盐土面积非常辽阔,达到15万平方公里,所以造成了沙尘暴和盐尘暴的混合发生。中东地区的沙尘暴主要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由于连年旱灾以及过量放牧和开垦,造成草场退化,田地荒芜,沙漠化土地蔓延,

沙尘暴加剧,人们的生活环境急剧恶化。频繁的沙尘暴还殃及其他地区,有的沙尘被风带过大西洋到达了南美洲亚马逊地区,还有的沙尘被吹到了欧洲。

防沙尘暴应急处置预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适用围及组织领导 (2) 四、预警和监测机制 (3) 五、保障措施 (4) 六、应急处理程序 (5)

沙尘暴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突发沙尘暴灾害的预测、预报、预防和灾后救援的组织管理和紧急处置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防突发重大沙尘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防沙治沙法》 《中华人民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国气象法》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家林业局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三、适用围及组织领导 (一)本预案适用于发生重、特大沙尘暴灾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1、发生特大沙尘暴灾害(I级)时 2、发生重大沙尘暴灾害(II级)时 3、发生较大沙尘暴灾害(III级),需要上级协助指导救灾时。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人员(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如

下: 组长: 工区经理 副组长: 安全总监、副经理、总工 成员: 各部室负责人、架子队队长、专职安全员 2、职责: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局指挥部和甘青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完善重大沙尘暴灾害的应急机制,组织制定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负责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指挥和协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等。 四、预警和监测机制 1、预警预报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的原则,应急小组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沙尘暴灾害的预报信息的收集,掌握沙尘暴发生源地、强度、路径、影响围等,及时提供沙尘暴情况及其相关资料,为应急决策服务。 2、险情响应措施 当气象部门做出重、特大沙尘暴预警后,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作出响应,抓紧做好防灾工作,以确保员工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3、灾害应急措施 灾害发生后,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现场监理组,事故发生时不能有隐报瞒报事故现象存在,然后立即组织做好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并立即将沙尘暴情况及灾害情况报上级部门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同时向沙尘暴移动前进方向的兄弟单位通报情况。现场处置应按照统一领导、处置果断,依

浅析历史时期中国的沙尘天气

浅析历史时期中国的沙尘天气 刘洋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2班吉林四平 136000) 指导教师:夏宇旭(副教授) [摘要] :沙尘天气在我国古代曾多次出现,很多史籍有相关记载,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发生的特点与原因的初步研究,我们发现它主要发生在春季,并且,它的集中区域在北方,主要是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历史时期的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与人类的破坏活动有一定的关联,它会加速沙尘天气暴发的频率,加重它的发生程度。 [关键词] :历史时期;沙尘天气;成因;分布特点 Analysis of dust weather in China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Liu Yang (Class2 Grade2008 in History Culture School,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Jilin,136000,China) Directive Teacher: Xia Yu-xu (Vice-professor) [Abstract] Sand-dust weather has appeared many times in ancient China, many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records, it can be said that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of sand-dust weather in history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causes and, we found that it mainly occurs in the spring, and it concentrated region in the North, mainly in the Yellow River and haihe basin. History of sand-dust weather is a natural phenomenon, but also some of the sabotage activities of human Association, it will accelerate the outbreak of sand-dust weather frequency and extent increased it. [Key words] Historical period;Sand dust weather ;Genesi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气象学知识整理

气象学知识整理 ㈠名词解释5×2′㈡填空20×1′㈢判断10×1′㈣选择10×1′㈤填图2×5′㈥简答3×5′㈦计算2×5′㈧论述1×15′ 名词解释 1.气象学: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就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 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广义农学(含农、林、牧、渔、农经等)与气象学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 3.大气污染: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的净化能力,以致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称大气污染。 4.黑体(绝对黑体):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为黑体。如果有一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入射辐射能的吸收率都等于1,即对投射于其上的辐射能全部吸收,这种物体就成为绝对黑体,简称为黑体。 5.灰体:如果一个物体的吸收率为小于1的常数,并且不随波长而改变,这种物体称为灰体。 6.*太阳常数: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入射光线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建议取值1367±7W?m﹣2,通常采用1367W?m﹣2.

7.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易于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大气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不易逸出大气,大气还以逆辐射返回地面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地面的失热,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暖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习惯称“温室效应”。 8.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9.*逆温现象:在对流层中,总的看来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但就其中某一层而言,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可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叫做逆温现象。按形成原因分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10.三基点温度:温度对于植物生命、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影响,从其生理过程来讲,都有3个基本点温度,简称三基点温度,即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11. “温周期现象”: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温周期现象”。 12.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称饱和差。单位hPa d﹦E-e d越小,空气越接近饱和即越潮湿d=0时空气达饱和 13.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通过降低温度,使未饱和空气达饱和时所具有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气压一定,水汽越多,露点越高;反之越低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卢琦杨有林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北京

特别鸣谢 ACKNOWLEDGE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 提供研究和出版资助 T HIS R ESEARCH AND P UBLICATION IS FUNDED BY M INISTRY OF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UNESCO B EIJING O FFICE, AND T HE S ECRETARIAT OF UNCCD

《全球沙尘暴警世录》编写人员 主编:卢琦杨有林 编写(译)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F ADHIL A. H. A L-F ARAJII L EAH O RLOVSKAYA N IKOLAI O RLOVSKY V ICTOR R.S QUIRES 王森王式功卢琦田裕钊 任国玉吴波杨有林杨根生 肖洪浪陈惠忠尚可政拓万全 林光辉赵爱云贾晓霞董光荣 慈龙骏鞠洪波

序言 本书研究的对象——旱地,约占地球表面的43%左右。其特征可用降雨稀少且变异明显,人类活动影响巨大来概括。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应运而生并有120多个国家、地区和区域性组织签署了该《公约》。《公约》的任务就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尽力遏制荒漠化的扩展。 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城镇所遭受沙尘暴袭击的普通经历已成为荒漠化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并由此成为政府和公众采取治理行动的动因。 沙尘暴是广泛发生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自然事件;在中纬度的旱地区域更是家常便饭。但更多情况下沙尘暴发生在受人类干扰严重的干旱地区。一旦长期干旱导致表土干化,大风一刮沙尘暴必起无疑。 土地管理与沙尘暴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覆盖的减少同样可以通过植被重建和其它补救措施得以逆转。该书记述的许多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通过良好的土地管理实践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地最低限度,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事例。 这本重要著作中记录的许多事实源自中国科学家,这是由中国的沙情所决定的:中国作为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58%的土地归属于干旱、半干旱类型,几乎1/3的国土遭受荒漠化影响;其影响形式包括耕地或草场遭到沙埋和侵蚀、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华北和西北地区大面积遭受沙尘暴侵袭等。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65亿美元以上,占全球经济损失的16%。 50年代以来,中国沙化面积扩展已经吞噬掉70万公顷农田、235万公顷草牧场、640万公顷林地。现有荒漠化土地超过260万平方公里,且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同7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和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相比,扩展速率明显加快。由于沙漠蔓延和风沙尘暴的威胁,为数不少的村庄(估计达24000个)受到流沙埋没,1400公里的铁路线、3万公里的公路、5万公里的灌渠、引水渠等时常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风沙尘暴埋没了众多村社,袭击了城市,广大公民受害非浅。荒漠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可持续的人类活动,诸如过度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加剧了荒漠化发生和扩展的速度。 令人欣慰的是,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地区所做的一些实例研究表明,人类在防治荒漠化领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协助各国政府扭转荒漠化扩展的趋势正是《公约》的职责。本书的编辑出版恰恰适逢了秘书处希翼交流全球各地防治荒漠化经验的契机。 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惠及全球的旱地居民,而且对旱地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有所裨益。 哈玛·阿巴·迪亚洛(Hama Arba Diallo)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常设秘书处执行秘书 2001年5月于波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