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第二课时教案

糖类第二课时教案
糖类第二课时教案

糖类第二课时教案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

教学用具

板书设计一、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分子式是C

12

H

22

O

11

。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

12

H

22

O

11

+ H

2

O C

6

H

12

O

6

+ C

6

H

12

O

6

蔗糖葡萄糖果糖

2、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

12

H

22

O

11

,蔗糖分子结构中不含醛基,无还原性,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有还原性。

C

12

H

22

O

11

+ H

2

O 2 C

6

H

12

O

6

麦芽糖葡萄糖

二、淀粉与纤维素

多糖分类: 淀粉; 纤维素; 糖元,通式: (C

6

H

10

O

5

)

n

1、淀粉

(1)水解反应( C

6

H

10

O

5

)

n

+ nH

2

O nC

6

H

12

O

6

(2)淀粉的用途:制葡萄酒和酒精

2、纤维素

(1)物理性质: 白色、无臭、无味的物质,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2)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②纤维素硝化反应(3)

[(C6H7O2)(OH)3]n + 3nHO-NO2 [(C6H7O2)(O-NO2)3]n + 3nH2O

(3)用途

是非还原糖。所以蔗糖分子结构中不含醛基。而麦芽糖是还原性糖,具有醛基。

蔗糖不但有甜味,食用后还会在人体中的转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因而也是一种营养物质。

蔗糖、麦芽糖分子式是C

12H

22

O

11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化学方程

式:

C

12H

22

O

11

+ H

2

O C

6

H

12

O

6

+ C

6

H

12

O

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

12H

22

O

11

+ H

2

O 2 C

6

H

12

O

6

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是否是糖?它们有无甜味?

二、淀粉与纤维素

淀粉纤维素

存在

形成

分子式及相对分

子质量

物理性质设问

讲解

问题

练习(学

案)

分组讨论

讨论

回答

化 学

性 质

水解反应 有无还原性 用途

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1、淀粉与纤维素的水解 ( C 6H 10O 5)n + nH 2O nC 6H 12O 6

淀粉

(C 6H 10O 5)n + nH 2O nC 6H 12O 6 纤维素

怎样判断淀粉没有水解、部分水解或水解已完全?(淀粉无还原性且遇碘变蓝色,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具体见下表: 加入

碘水 银镜反应实验 结论

变蓝 无银镜 尚未水解 变蓝 有银镜 部分水解 不变蓝

有银镜

水解已完全

[讲]淀粉在人体内也进行水解: 唾液淀粉酶; 胰液淀粉酶

过渡 讲解

问题

本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2、淀粉的用途:制葡萄酒和酒精

纤维素无—CHO不具有还原性,是非还原性糖。可以发生水解,但比淀粉水解困难,用90%的浓硫酸作催化剂。

3、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纤维素的酯化反应(硝化反应)

[(C

6H

7

O

2

)(OH)

3

]n + 3nHO-NO

2

[(C

6

H

7

O

2

)(O-NO

2

)

3

]

n

+ 3nH

2

O

怎样制纤维素醋酸酯(醋酸纤维)?

4、用途: 人造丝(长纤维) 人造棉(短纤维) 玻璃纸(粘胶液通过狭缝压入稀酸,形成透明的薄膜)。阅读讨论

练习

教学反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表现美的。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 一、复习,了解“搭石”是普通的石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齐读课题。打开书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什么是搭石? 生回答,课件出示: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请同学们齐读句子,读的时候表示搭石特点的词适当读重音,让别人一听就知道搭石是什么样子的。(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什么是“搭石”,回顾上一节的内容,也引出本课的学习。】 二、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搭石是一些天然的石头,在农村实在是太普通了。然而,作者却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生接)一道风景。” 出示句子: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 “一道风景”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 出示2幅图(一幅景物风景、一幅人物风景),这就是一道道风景,美吗?(美丽的画面就是一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山水虫鱼、风花雪月,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让你读这句话,你会强调哪个词?(一道风景) 请学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本课的中心句,统领全文。在学生一向理解中,“风景”指风光景物,忽略了人物的风景,而这恰恰是本文的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要先打开学生的思维,为理解全文铺垫。】 读完了这句,你有疑问吗? 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设计意图: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重要,有疑才有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阅读,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感悟:“搭石”是一道风景。 (一)自由朗读。 师:是呀,这么普通的石头到底美在哪里呢?有疑则有进,请同学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画出体现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要舍得给时间学生进行个性阅读,从中获得感受。】 (二)分享交流。 师:搭石的美在哪?请你把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件做好超级链接,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关段落)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4.doc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 问题导学 一、糖的种类与功能 活动与探究1 填写表格内容 所有的糖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吗?请举例说明。 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试分析英原因。 3.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请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其原因。 4.完成教材“边做边学”中鉴定淀粉实验,思考在蔗糖和淀粉溶液中分别滴加碘液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5.完成教材“边做边学”中鉴定还原性糖实验,讨论如何鉴别果实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 迁移与应用1 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C.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糖原是植物细胞中重耍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名师点津 1.“鉴定生物组织屮的糖类”实验的儿个注意事项 (1)实验选材的原则 应含有较多的蛊要鉴定的还原性糖且材料本身不可有太深的颜色,因为颜色太深会遮蔽鉴定反应的结果。 (2)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1鉴左的原理是颜色反应即通过观察加入鉴泄试剂后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生物材料屮是否有所假设的糖的存在。 %1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性糖的试剂,由质量分数为0. 1 g/加厶的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05 g/〃也的C U SO Q溶液混合配制而成,真正参与鉴定反应的物质是C H(OH)2O C M(077)2 具有氧化性,可与具有还原性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C“2。。 2.糖类的特点 (1)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等都是还原性糖,多糖不具有还原性。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糖类和脂肪均由C、H、。三种元素组成,氧化分解产生CO?、血0,同时释放能量。但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是糖类的两倍多。 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活动与探究2 请填写表格内容

导学案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 第1课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主备人:张海龙审核人:程玉荣第1课时(总第7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的有关内容。 2.了解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及二者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配置培养基无菌技术微生物接种 三、自主学习 (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 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思考1〗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补充1】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总结:按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分类 (二)、无菌技术: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和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 2.灭菌是指。常用的方法有:、、灭菌。 分别适用于那些用具? 四、合作探究 〖思考2〗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教案教学设计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乡情。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是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轻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轻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 2、通过学习你对这篇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二、依标导学,深入探究课文 大家通过上节课的朗读对课文有了这么深的了解,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分析,大家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你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清楚什么是搭石么? 人们是怎么挑选,摆放搭石的? (理解“平整方正”“两尺左右”,体会人们的细心和爱心。)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一起来发现,感受这之外更感人的美吧! 1、请同学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朗读是安排三位学困生,这样便于掌握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请大家自己再来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生在谈自己发现的美时,会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师提示:你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锻炼孩子们概括能力。)

《糖类油脂》导学案(无答案)_3175

第8章第二节糖类油脂 【学习目标】 1. 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 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4.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的状态差异。 【学习重点】淀粉的检验; 【学习难点】葡萄糖的检验。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其中哪些属于有机物? 2.怎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糖类 1.淀粉和纤维素的来源 富含淀粉的食品有、、等。 富含纤维素的物质有、、等, 淀粉、纤维素中蕴含的能量来自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CO2、H2 O→葡萄糖→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2.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性质特点: ( 1)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组成都可以用表示,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葡萄糖 葡萄糖是一种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是。 葡萄糖对人的主要作用是。化学性质:(方程式)4.葡萄糖的检验:在待测溶液中滴加新制的,然后, 有生成,证明含葡萄糖。 淀粉的检验:在待测物中滴加,如果变,证明含淀粉 5、在有机物分类中,、、都属于糖类 6、乙醇和甲醇

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用于酿酒。酒中都含乙醇,乙醇俗称,酿酒中,淀粉先转化为,再发酵生成乙醇。乙醇化学式是。 工业酒精中含甲醇,甲醇有,绝对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 (二)油脂 1.油脂的存在: 2.油脂的组成元素: 3.油脂的作用: 讨论: (1)油与脂有什么区别? (2)怎样科学的“瘦身”? 4.观察与思考: 观看或阅读“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 (2)关于实验中出现的加热方式——热水浴,下列说法正确是: ①任何物质的加热都可采用热水浴() ②小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③小烧杯内试剂受热较均匀 ( 3)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上述实验可知,油脂可溶解在中,根据你的经验, 油脂还有溶解在中。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淀粉的检验? 2、葡萄糖的检验?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淀粉和油脂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2张图片,猜在哪里?外滩。这就是我们咸宁市的照片,有着高楼大厦,有着繁华的夜市,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超市,还有着便捷的交通。 生活在城市里方便吗?方便。 2.但有一个人,就是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他去了大城市之后,反而更喜欢他落后、不方便的农村了,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 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 二、精读课文: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 2.请大家自由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你认为美的“风景”,圈出你读来最有感觉的动词,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美。 (生默读时,师板书: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就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在阅读中要多运用。】3.生默读第2自然段后反馈: 先读一读你划的内容,再说说你圈出的动词,说说为什么圈这个动词,最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美。 (1)预设第2句: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①生反馈。说出“谴责”。 “谴责”是什么意思?严正申斥、严厉斥责。 ②乡亲们为什么会去严厉地斥责那些没摆搭石的人?【贴纸条:为什么】 因为他们怕别人踩凉水。 ③他们这样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贴纸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们有爱心、关心别人、无私、助人为乐、有正义感、为他人着想……【贴纸条:爱心、关心、无私、助人为乐、有正义感、为他人着想……】 ④这里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句的?我们来归纳一下方法。 【贴纸条:划“风景”、圈动词、体会美】 理解动词或其它字词哪些方法?(释义、想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还有哪些方法?【贴纸条:表演、想象、联系实际】

高中化学《糖类 蛋白质》导学案+课后提升练习

第4课时糖类蛋白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组成和应用。2.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一、糖类 [自主学习] 1.糖类的组成及分类 (1)组成:由□01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分类 糖类依据□02是否能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进行分类。 2.葡萄糖 (1)分子组成和结构 (2)主要化学性质 ①在人体中缓慢氧化,为生命提供能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C6H12O6+6O2―→6CO2+6H2O。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3.淀粉和纤维素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提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通式均为(C6H10O5)n,但n值不同,分子式

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点拨提升] 1.糖类通式C n(H2O)m中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式只反映出大多数糖的组成,不能反映它们的结构特点。 (1)糖类分子中的H、O原子并不是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 (2)多数糖类符合通式,但也有少数糖类不符合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 (3)有些物质虽然符合通式但不是糖类,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 2.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练习与活动] 1.乙醇、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A.金属钠B.石蕊溶液 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D.NaHCO3溶液 答案 C 解析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所以,金属钠均能与乙醇、乙酸和葡萄糖反应放出氢气;乙醇和葡萄糖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_教案教学设计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本文是关于《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六册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捧读《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城市的孩子几乎无人知晓什么是搭石,读悟、探究的兴趣应该更浓厚。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促动。同时,四年级学生已会运用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优秀教案-吕文凌《搭石》教案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新村同创国际小学吕文凌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乡土诗人刘章所作的一篇散文。走进这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副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秋凉以后,乡亲们不约而同摆搭石,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几幅画面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 教学目标: 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 2、通过对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理解,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情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围绕一道风景,层层深入地研读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搭石。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乐)上节课,孩子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知道了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很美。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以作者每

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 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它的平凡和美丽。(看板书——21 搭石,齐读) 2、孩子们,上节课学习的生词都记住了吗?我们有节奏的读,(两 个字的词)变换节奏(四字个词)真棒,读出了词语的节奏美。回忆一下,你都记住了哪些四字词语(生:我记住了….师:写下来,我也说一个, 说意思,根据这个意思应该写出哪个词语?写下来)(只出示听写的词语,自行改正)全对的举手,祝贺你们,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错误的马 上改正。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在复习生字新 词时让学生读出词语的节奏美,在听写本文体现美的词语时,让美在 无意中进入孩子们的大脑,同时巧妙地将根据意思写词语的方法在课堂 上渗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搭石 1、打开书103页,浏览一下,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浏览)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主要内容)(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2、孩子们,主要内容你们知道的很清楚,还记得上节课的疑问吗?(生:什么是搭石?师打问号,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打问号) (设计意图:思考从疑问开始,回忆上节课内容,以疑促思。) 3、要想解决这两个疑问,我们必须再次走进课文,静心阅读,认真 思考。首先解决第一个疑问(课件出示一自然段)来,一起读。(齐读) 什么是搭石?(生)真聪明,知道用书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什么是搭

人教版教学教案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导学案

即墨市第四中学高一生物导学案 撰稿人宋秀芝审稿人时间编号 【课题】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难点】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课前导学】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单糖 (1)特点:不能,可被细胞直接吸收的糖。 (2)实例:“生命的燃料”指,分子式为;常见的单糖还有、、核糖和等。 2. 3.多糖:指由许多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中的和,人和动物细胞中的。 (2)功能:和是储能物质,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 (3)特点:二糖和多糖必须分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思考:糖类物质都是供能物质吗? 二、细胞中的脂质 1.组成元素:主要有,有的还含有P和N 2.种类及功能

与糖类相比,H的含量更,O的含量更 ⑵共同特点:不溶于,溶于(脂溶性) 三、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1.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的组成单位称为。 2.多聚体: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 多单体连接成 。 【课堂导学】 1、看书P.30“平日膳食的几种主要食物”图,讨论下列问题: ⑴同质量的这些食物含有的热量一样多吗? ⑵消耗了大量体力后,能尽快补充能量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眩晕? 2、讨论下列问题: ⑴列举你所熟悉的糖的名称 ⑵下面是几种糖的分子式:葡萄糖:C 6H 12 O 6 ;核糖:C 5 H 10 O 5 ;脱氧核糖:C 5 H 10 O 4 ; 蔗糖:C 12H 22 O 11 ;淀粉:(C 6 H 10 O 5 ) n ——由许多单体C 6 H 10 O 5 组成 根据上述几种糖类的分子式,请思考:糖类由哪些元素组成?淀粉、纤维素并不甜,为什么也属于糖类呢? 3、请思考下列问题: ⑴人在患急性肠胃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液中含葡萄糖,为什么? ⑵为什么糖尿病人的饮食不仅要限制甜味食品,还要限制米饭、馒头等主食? 4、看书P.31图2-12,思考: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它们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产物,但却有很大不同,这是为什么? 5、思考:脂肪与多糖――淀粉、糖原等储能物质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 四、特别提醒 1.糖类物质按其归属分类

一轮复习学案第二章核酸、脂质、糖类

一轮复习学案第二章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 1.核酸由等元素组成,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2.比较DNA和RNA 根据五碳糖不同,核苷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 所以,组成核酸的核苷酸种类共8种,组成DN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有4种,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有4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 例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例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

碱基5种5种4种8种 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 五碳糖1种2种2种2种 例3、烟草、烟草花叶病毒、T4噬菌体这三种生物中() A.含核酸的种类依次为2、2、1 B.含核苷酸种类依次为8、4、4 C.含碱基的种类依次为8、4、4 D.含五碳糖种类依次为2、2、1 练习: P241第9题 9.(2014·天门市模拟)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原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______________使DNA呈现___________色,_________使RNA呈现____________。利用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___ ___的分布。 盐酸的作用:盐酸能够改变_______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____ __与_____________分离,有利于______________与染色剂结合。 方法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自己补充细化各步骤) 染色观察的结果是:(结构名称)呈绿色,(结构名称)呈红色。结论: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中,_______和_______内也含有少量;RNA主要分布在中 例题4、该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正确的是() 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活性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⑦ D、②⑤⑥ 二.细胞中的糖类 糖类的元素组成: 糖类分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的。 项目 概念种类分布主要功能类型 组成RNA 单糖 组成DNA

21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21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搭石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板书:搭石)谁来说说? (生1。2。3分别从什么是搭石、怎样摆搭石、搭石的作用三方面回答对搭石的了解。)师:大家都说得挺好的,可见上节课,你们学得挺认真的。 师:(指板画)瞧,这就是搭石,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石头组成。(板 书:平凡)但是作者却说它构成了——(生接: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请齐读这句话:“搭石,构成了……”(生齐读,师板书:风景)。 师:普通的石头而已,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的风景呢? (指名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些道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和作者 一起,走进小村庄,走近搭石去看看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把你觉得美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在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二、自读,寻找“美”。 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最能体现搭石美丽,是一道风景的句子或段落。 三、品读,欣赏“美”。 师:相信,一幅幅画面已在大家的脑海中呈现。为什么说“搭石,构 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搭石的美?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 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嗯,你找得好,读得也流利。说说看,这个语段中,哪些描写让 你感受到美? 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点击课件,两个词下出现着重号)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请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 么样子?谁能用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们? 生2:小溪潺潺地流着,人的影子在摇晃。 生3:清澈的溪水在荡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动,看不大清楚。 师: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3读得不是很好) 师:谁能读得让溪水动起来,让心中有清波在荡漾,有人影在晃动?(师比手势) (生4声情并茂地朗读) 生5:我还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感受到美。(点击课件,两个短语下出现着重号) 师:能通过朗读把这美妙的声音送给大家吗? (生5很认真地读) 师:谁能读得更轻快些? (一女生读得好) 师:踏踏,多么清脆。这踏踏的脚步声,是一串在搭石上跳跃的音符。 师:多美的画面啊!(课件出示配文画,文段打成诗的形式。)哪位

《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河镇磨盘小学雷亚教学目标: 1、理解“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作者的家乡,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尤其让作者难忘的,是小溪里那一排排,一块块的搭石。 3、前面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生词。现在来回顾一下,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是如何出行的? 二、研读课文,品读词句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 2、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摆搭石、写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交流。先说说第二自然段你划出来的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上了点年岁的人,这么急着赶路,肯定有什么急事,大家想想可能会是什么急事呢? (2)尽管事情紧急,但是,一旦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3)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 4、精读第三自然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想想一下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4)现在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来场接力读,老师读前面的,你们马上接上后面。老师读得快,你们也快;老师读得慢,你们也慢。 朗读指导:体会“协调有序”: 师生配合读:(节奏有快有慢)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5)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挥啊?对,其实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这段里,你能找到描写家乡自然风景的词语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看着这两个词,你仿佛想到了什么? (7)解释“绰”的意思。 (8)看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板书:画面美)

最新《搭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锦湖第三小学黄文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动作,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磁铁 教学课时:共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2张图片,猜在哪里?外滩。这就是我们瑞安市区的照片,是城市的风光。 出示一些城市图片。城市里有着高楼大厦,有着繁华的夜市,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超市,还有着便捷的交通。 生活在城市里方便吗?方便。 2.但有一个人,就是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他去了大城市之后,反而更喜欢他落后、不方便的农村了,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 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 二、精读课文: 1.搭石只是普通的、毫不起眼的石头,可在作者的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由搭石构成的风景,体会这风景中所蕴含着的美吧! 2.请大家自由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你认为美的“风景”,圈出你读来最有感觉的动词,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美。 (生默读时,师板书: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就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在阅读中要多运用。】3.生默读第2自然段后反馈: 先读一读你划的内容,再说说你圈出的动词,说说为什么圈这个动词,最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美。 (1)预设第2句: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①生反馈。说出“谴责”。 “谴责”是什么意思?严正申斥、严厉斥责。 【贴纸条:是什么(释义)】 ②乡亲们为什么会去严厉地斥责那些没摆搭石的人?【贴纸条:为什么】

高中化学《糖类》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1课时糖类 [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用途,知道其检验方法。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糖类 1.组成 糖类是指□01多羟基醛或□02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是由□03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分类 糖类 ?? ? ? ? ? ? ? ? ? ? 单糖 ?? ? ? ? ? ?结构:一般是□04多羟基醛或□05多羟基酮, 不能进一步水解 分类 ?? ? ?? 按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多少: □06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 按与羰基连接的原子团情况: □07醛糖、酮糖等 低聚糖:由不到□08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 类化合物 多糖:如□09淀粉和纤维素 二、单糖 1.分子结构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是□01C6H12O6。葡萄糖属于己醛糖,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02CH2OH—(CHOH)4—CHO;果糖属于己酮糖,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03CH 2 OH—(CHOH)3—CO—CH2OH,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燃烧生成□04CO2和□05H2O。

(2)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1 mol 葡萄糖需□ 065 mol 乙酸。 (3)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 07新制Cu(OH)2反应。 (4)与氢气反应生成直链□ 08己六醇。 三、二糖 1.形成 由两个单糖分子之间脱去一分子水形成。 2.常见二糖 常见的二糖有□ 01蔗糖、乳糖、纤维二糖、麦芽糖等,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 02C 12H 22O 11。 3.性质 (1)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常见二糖有□ 03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 (2)水解反应:蔗糖在硫酸催化下会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化学方程式为: □04C 12H 22O 11+H 2O ――→H 2SO 4△ 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麦芽糖水解后只得到葡萄糖。 四、多糖 1.组成 淀粉和纤维素组成都可以用□ 01(C 6H 10O 5)n 表示,淀粉分子中含有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纤维素分子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更多。 2.性质 (1)水解反应 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下,淀粉和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淀粉在淀粉酶催 化下水解生成□ 02麦芽糖,在酸催化下水解则生成□03葡萄糖。纤维素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04(C 6H 10O 5)n +n H 2O ――→H 2SO 4△ n C 6H 12O 6(葡萄糖)。 (2)纤维素的硝化 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纤维素硝酸酯(俗称硝化纤维)。化学方程式为:

21.《搭石》导学案

21 搭石 学习目标: 1.能认识“谴、惰”等7个生字,会写“暴、猛”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间隔、懒惰、平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 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学习难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资料链接: 搭石:大雨过后,路面上会有一些水洼,影响了路人行走。于是,总会有人默默地在水洼里添上一些砖和石块,方便人们行走;乡间的小溪流间,也有一些石块,方便人们过到对岸,这就是搭石。 学习方案: 预习过关 1.根据拼音正确、漂亮地写出词语。 kù zi píng héng yǒu xù měng zhǎng ()()()() shān hóng bào fā sú yǔ ()() 2.读一读,连一连。 相对人工 勤劳绝对 收工出工 天然失衡 平衡懒惰 3.句子加工厂。

(1)那次春游,同学们高兴快乐地玩了一整天。(修改病句) (2)妈妈经常给我们买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修改病句) 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课文通过写秋凉在即,乡亲们( )、( )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作者借搭石传达了(),赞美了()。我们要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美、()美的方法,并培养留心()、用心()的习惯。 二、品读课文 1.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读读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2.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这是()之美;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是()之美;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这是(谦让)之美;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这是(尊老)之美。 3.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许多感动我们的画面,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如果遇到,________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4.从“任人走,任人踏”可以看出搭石具有()的品格。从表面看,作者是在赞美(),实际上是赞美()的人。 主题链接 推荐阅读书目: 1.《温暖》 2.《让爱留下》

糖类1导学案

第二节糖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记住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 3.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4通过单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结构 预习案 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第79-81页,进行知识梳理;掌握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3、完成时间15分钟。 一、知识准备 1、乙醛的官能团是什么?能发生什么反应? 2、乙醇能发生什么反应,这又和它具有什么结构特点有关? 二、解读教材 1、糖的概念和分类 2、糖类都符合通式C n(H2O)m吗? 3、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

3、葡萄糖和果糖的关系: 三、预习自测: 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是具有Cn(H2O)m通式的物质 C、糖类是含有醛基或羰基的物质 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多个分子脱水而形成的高分子物质 四、我的疑惑: 探究案:合作探究 探究一: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有何异同?根据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 探究二:葡萄糖的还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写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方程式。 探究三: 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 根据所给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简写实验步骤。

实验验证。 结论: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用。 针对练习: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酒精、乙酸、葡萄糖,该试剂是,现象是 。 归纳总结: 当堂检测: 1、对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B、是一种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 C、不能跟酸起酯化反应 D、不能还原为六元醇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乙酸和甲酸甲酯 C、丙醛和丙酮 D、乙醇和乙醚 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蔗糖,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新制的Ca(OH)2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 Na2CO3溶液有错必改: 反思收获: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第二课时教案

《搭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的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刘章爷爷的家乡,领略了那里的风景。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最美的就是这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搭石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搭石》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发现美 1、师导: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美 师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1)预设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引: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预设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评: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板书:善良) 师引:理由呢? 预设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引: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师引: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预设生:第一句话更合适。 师引: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师引:“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评: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 师引: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生评:我觉得他读得一般。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糖类教案

糖类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糖类物质的比较学习,拓展对糖的认识,进而集中于葡萄糖来了解糖类的性质。 2.从丰富的糖类物质中认识糖对人体的重要,以葡萄糖的热化学方程式来显示其作为人体能源物质的价值。 3.学生在淀粉水解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密切化学与生活、人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了解自身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葡萄糖的检验。难点:淀粉水解产物检验及水解程度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设计思路 糖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无论从了解化学还是认识自身都表现出重要的地位。从各种糖的介绍中打破学生认为糖就是葡萄糖的错误概念,对糖类物质形成准确的理解。教材引入的关于葡萄糖的检验实验淀粉的水解实验,在整个烃的衍生物中都举足轻重。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开展学生的探究式实验,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谈到糖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生】甜,一些有甜味的食品,糖果、蜂蜜等。 【展示实物】糖果、蜂蜜、蔗糖、淀粉、棉花。 【师】淀粉、棉花有甜味吗?没有,可是它们也是糖,同学们所说的是生活中的糖,泛指那些能带给我们感官系统以甜味的物质,而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糖是从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出发所定义的糖,可见相同的物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们,得到的是不同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些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的糖类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请大家阅读课本74页了解常见糖的组成与存在,思考问题,完成学案;

【交流与讨论】 1.糖一定有甜味吗? 2.为什么人们曾把这些糖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3.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却具有不同的性质,试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 4.淀粉和纤维素是否属于同分异构体? 【活动与探究】实验 1 观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颜色和状态。分别取少量糖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填表 【过渡】图片“生命在于运动”,而生命活动的维持离不开能量,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它在人体内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我们的机体提供能量。 【生】书写葡萄糖的热化学方程式。 【师】正常人的血液里葡萄糖的含量约为0.1%,血糖太高患上糖尿病,太低使人头晕甚至是休克,所以血糖的高低是一个人健康与否重要参考,那么葡萄糖应该如何来检验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2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2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 结论: 实验关键: 实验3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2%的硝酸银溶液,振荡试管,同时滴加2%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澄清的银氨溶液),再加入1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在温水浴里加热3~5分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 结论: 实验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