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知识点整理

城市道路与交通知识点整理

1.交通:人和物在两地间的位移过程(广义还包括信息的传递).即人和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变化.

2.城市交通:承担城市所需的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各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与协调配合,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3.城市交通的分类

市际交通:城市与该城市以外的地区之间的交通,如铁路站场、港口码头等。

城市内部交通:人和物的运动的发生于终止均产生于城市内部的那部分交通,右各种城市交通设施共同组织承担完成其运输要求。

4.根据运输对象的不同,城市交通包括:

客运交通(路面公共客运交通、私人个体交通运输、轨道交通)

货运交通(专业运输、单位运输、私人个体运输)

5.城市道路:右城市专业部门建设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交通服务的各类各级道路的统称,它是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6.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7.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

8.交通流特性: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

9.交通参数: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物理量。

10.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横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Q=N/T

11.交通量的表示形式

机动车交通量:包括各类指定类型的机动车、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

非机动车交通量:包括各种指定类型的非机动车,如自行车、人力车、兽力车等。折算交通量:将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换算成某种标准车型的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秒交通量、5分钟/15分钟交通量、信号周期交通量等。平均交通量:取某一时间间隔内交通量的平均值作为某一期间交通量的代表。平均日交通量:任意期间的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

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一个小时的交通量。

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从第1到第30位左右的小时交通量变化(减少)比较明显,即曲线斜率大:而从第30位以后,小时交通量减少的很缓慢。即曲线率小。若以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则既满足了一年中99.67%时间内的交通需求,将交通拥挤时间控制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又可大大节约道路建设投资,合理又经济。

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道路设计标准而确定的交通量,即预期到设计年限将使用的设计道路交通量。

12.交通量的变化规律:

(1)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一天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又称时变,常用时变图表示。

B高峰小时交通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日交通量之比,是反映高峰小时交

通量集中的程度。

C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

D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把连续5分钟或15分钟累计交通量最大的时段,称为高峰小时内的高峰时段,以该时段的交通量扩大而算得小时交通量。

交通量日变系数=年均日交通量/日交通量

=周平均日交通量/日交通量

交通量月变系数=年均日交通量/月均日交通量

(2)交通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交通量的空间变化:同一时间交通量在不同路段、不同车道、不同方向上的变化。A路段分布:由于车辆行驶的随机性,反映在一个城市各条道路上的交通量是不同的,同一条道路不同的路段上,交通量也是不同的。

B车道分布:当同向车道的车道数在两条以上时,由于受到纵向及横向交通的干扰,车道的通行能力不同

C方向分布:道路同一断面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一定的时段内总会有差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方向交通量不均匀的影响。

13.车速的分类与定义。

地点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

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不包括停车损失时间)之比所得的速度。

区间车速:又称行程速度,是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所用总时间,(包括有效行程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之比。

临界车速: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之用。

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型设计所依据的车速,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

14.交通密度: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一条车道或一个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

K=N/L

15.车头间距: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

16.平均车头间距:观察时间内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

K=1000/hd

17.车头时距: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则为车头时距。

18.道路通行能力: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通行能力是指在现行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在已知周期中,车辆或行人能合理的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路段所能达到的最大小时流率。

19.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安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

20.流量导向图

流量导向图用来表示交叉口各向车辆的运行情况。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通常根据高峰小时的当量交通量绘制。

21车速调查:地点车速调查、行程车速调查。

22.中位地点车速:表示在该车速下行驶的车辆与在该车速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

23.85%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85%是在此车速下行驶。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限制最高车速。

24.城市交通规划:经过对城市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调查,预测城市在未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条件下对交通的需求,规划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对拟建立的交通网络体系编制实施建议、进度安排、财务预算和进行经济分析的工作过程。

25.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包括:道路网系统、客运交通系统、货运交通系统、自行车交通系统、行人交通系统、快速交通系统

26.起迄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一项为了解交通的发生和终止在有关区域所做的调查。

27.OD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目的: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交通现状;人、车和货物出行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基本概念:

出行: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分别有个人出行、车辆出行和货物出行。

出行的特点;

1.出行必须是有目的的;

2.一个单程为一次出行,即一次出行必须有且仅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讫点;

3.不受换乘影响,即一次出行可能包括几种交通形式(如步行、自行车及乘车)内容:

客流调查:1.起讫地点,2.出行目的,3出行时间,4.出行方式,5.出行次数,6.出行距离

货流调查:1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分布,2货流分类数量与比重,3货运方式分配OD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划分交通小区并编号

1)小区的划分要充分利用河流、铁道等天然或人工屏障做边界,同时注意最好结合行政区划来划分;

2)考虑到干道是汇集交通的渠道,因此一般不以干道作为分区界线,道路两侧同在一个交通区也便于资料整理;

3)对于已经做过OD调查的城市,不宜改变原来已经划分的小区,

4)一个小区内的出行次数(区内出行)不超过全区域出行总数的10%-15%(2)确定调查抽样率

(3)制备调查表格

(4)调查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5)典型区域试点

2实地外业调查

(1)家庭访问法

(2)发收表法

(3)单位访问法

(4)从电话簿上随机选取调查对象

(5)路旁查询法

3调查结果汇总

28.出行产生:某区域人或车的出行总量。

29.出行分布: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出行数。

推算方法见书P61页

(1)现在模式法:

1)均衡增长系数法

2)平均增长系数法

(2)综合模式法

30.居民流动强度:全市居民一年内出行次数总和除以全市居民总人口数。

31.居民乘车流动强度:全市居民一年内乘公共交通出行次数总和除以全市居民总人数。

32.居民出行时间:他出门活动时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

33.货运量:单位时间内,计及重复运输系数后的被运货物的数量。

34.货运周转量:货运量与其运距的乘积来表示。

35.运送速度:车辆从起点站到达终点站的平均速度。

36.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

37.道路面积密度: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包括广场公共停车面积)

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总是之比

38.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

39.车道:道路上供一纵列车辆行驶的部分,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40.车行道:由若干条车道组成的道路空间

41.机动车道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设计和车道条数设计

42.车道宽度取决于: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及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的要求。

43.车道条数取决于: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及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有关系

44.设计车辆:作为道路几何设计依据的车辆

城市道路一条车道宽通常采用3.5m.当车速大于40km/h时,车道宽为3.75m 45.路拱:道路车行道断面由两侧向中央逐渐拱起的形状,其作用是保证道路表面的横向排水流畅,路面中部高出两侧的高度称为路拱高度,由中间向两侧的倾斜率称路拱坡度,也称路拱横坡度。

46.路侧带: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范围,通常包括人行道,设施带和绿化带三部分。

47.人行道宽度:路侧带内铺设专门人行道步砖、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的部分。

48.设施带宽度: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交通设施提供的设置安装地带

49.绿化带宽度:绿化带若用作植树则其最小宽度为1.5m,若用作值草皮、花丛或常青灌木丛为0.8~1.5m

50.路侧带总宽度: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三个部分,其宽度也就是这三部分宽度之和。

51.分车带: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有设在道路中央的机动车分车带和设在道路两侧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车带两大类型

52.路肩:硬路肩是路肩中靠近车行道加铺路面结构层的部分与路缘带之和,其功能是供偶然停车和少量行人交通。

53.缘石:也称路缘石,道牙,为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物分界处的标石。

54.人行道铺装:通常为5cm厚的预制普通水泥或彩色水泥砖

55.道路设计车速: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也就是当路段上各项道路设计特征符合规定时,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人员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56.直线

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大于或等于设计车速数值的6倍

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大于或等于设计车速数值的2倍

一次直线最大长度以小于180s行程为限比较理想。

57.圆曲线:圆曲线设计的主要内容便是合理确定圆曲线半径和圆曲线长度

58.弯道超高:为了减小离心力的作用,弯道上的路面通常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横向力系数越大,汽车在圆曲线路段上的稳定性越差,反之,稳定性越好。59.缓和曲线:汽车由直线进入圆曲线路段或由圆曲线驶入直线路段时,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线,它的形式和长度视行车速度、圆曲线半径和司机转向的快慢而定。

60.行车视距:从驾驶员视线高度能见到汽车前方车道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内,沿车行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计算单位常用米。

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61.停车视距: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司机从发现前方障碍物。紧急制动,到停车后且与障碍物保持一定安全间距,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62.会车视距:当两辆车在同一条行车道上相对行驶,发现时来不及或无法错车,只能双方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在未相撞之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

63.超车视距:汽车行驶时为超越前车所必须的视距。

64.平曲线最小长度: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一般平曲线由两端缓和曲线和中间的圆曲线段组成,其最小长度应为不设圆曲线时两端缓和曲线相连接时的长度,即为最小缓和曲线长度的2倍。

65.圆曲线最小长度:3s行程。

66.弯道特殊设计:弯道加宽设计与弯道超高。

67.中心岛的形状应根据交通特性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卵形,最小半径应满足环道计算行车速度和最小交织长度的要求

68.交织长度:最小交织长度不应小于以环道计算行车速度行驶4秒的距离一.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

2.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3.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

4.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

5.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二、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

1.从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入手,处理好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按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指导城市发展。

2.适应于引导新形势下城市交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布局。

4.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5.进一步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6.积极开展交通理论研究,研制新型交通工具。

三、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1.交通规划。

2.道路设计。

3.交通管理。

4.交通事故评价。

5.经济分析。

四、车速资料的应用

1.交通规划。

2.道路几何设计。

3.经济效益分析。

4.交通管理。

5.道路现状评价与改善。

五.交通密度的应用。

1.根据交通密度的大小,可以判定交通拥挤程度,它是交通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

2.交通密度是划分道路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3.车头间距或车头时距是道路通行能力计算的主要参数之一,同时,在交通流计算分析,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设计等方面,也是不可少的。

六.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间的关系。

Q=K·V

当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也小,而车速很高。

随着密度逐渐增加,交通量也逐渐增加,而车速逐渐降低,当车速降至V0时,交通量达到最大。

当密度继续增大时,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和车速都降低,当密度达到最大时,交通量与车速都降为0,此时的交通状况为车辆首尾相接,赌塞在道路上。

最大流量Qmax.临界车速V o和最佳密度Ko是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当QKo,V

七.评定服务水平的高低的因素有:

1.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

2.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

3.行车受阻或受限制的情况。

4.行车的安全性。

5.行车的舒适性和乘客满意的程度。6。经济性

八.服务水平分级

由A-F依次为(自由流,稳定车流,仍为稳定车流,接近不稳定车流,不稳定车流,强制车流)

九.交通量调查

1.交通量调查的种类: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路网交通量调查、

2.调查地点:典型路段、主要交叉口、大型建筑设施出入口、特别指定的地点、

3.调查时间:24小时昼夜测量、昼间12小时测量、高峰小时观测、

4.调查方法:路旁侧记法(人工计数、自动侧记法)、流动车测定法

十.交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分析和模拟规划区域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预测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依据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的要求,设计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低公害和经济的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以便为未来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并作为规划决策和政策制定的依据。

意义:

1.是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基础

2.是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手段

3.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基本措施

4.是获得交通运输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

十一、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1.总体设计、2交通调查、3交通需求预测、4方案制定、5方案评价、6、信息

反馈与方案调整

十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程序

1.出行产生:预测远景年限各小区的出行量;

2.出行分布:计算各小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

3.交通方式的选择:预估各小区之间将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其所占比重;

4.交通量分配:将区间交通量分配到相关道路上去作为交通、道路网规划的依

十三、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影响因素

(1)出行特征

(2)个人及家庭特征

(3)地区特征

(4)时段特征

(5)交通方式特征

十四、道路网交通量分配的方法

1.最短路径分配法

(1)全有全无法

1.计算路权,即确定路段行驶时间;2确定各区间的最短路径;3.按全有全无法

分配:4.求每一段各OD点对分配交通量之和。

十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

1.公共客运交通体系

2.自行车交通体系

3.步行交通体系

4.货运交通体系

十六、城市客运交通按其形式可分为街道上的客运交通和街道以外的客运交通。十七、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规划主要问题

确定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数和客运交通路线网。

十八、决定公交路线上的行驶车辆数有两个条件:

1.能完成客运人物

2.能按行车间隔时间在路线上周转。

十九、公共客运交通路线规划原则

开辟公交路线时,应该分清服务对象的性质、不同出行目的的流量和流向。尤其对近期开辟的路线,应首先满足主要出行目的的乘车需求,在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尽可能开辟直接的公共交通路线来沟通,同时应注意路线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最好使整条路线客流量分布均匀,并与路线的运载能力相适应。

二十、自行车交通的优缺点

优点

1.自行车是门到门的连续性交通工具。

2.自行车是一种机动灵活的个体交通工具。

3.自行车是一种无环境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

缺点

1.速度较慢,载客少,效率低

2.缺乏防护设施,易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

3.如若组织管理不当,自行车交通与机动车交通及行人交通之间将产生严重

的相互干扰和影响,以致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交通延误

二十一、步行交通规划

步行交通规划系统应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流向为基本依据,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满足行人活动的要求,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

步行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街等。

二十二、商业步行街区规划主要考虑的问题有:

1.步行街区内步行系统、道路横断面组合要适应步行交通需要

起疏导作用的支路间距不得大于160m,步行主街的路幅宽度一般可采用10~15m,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人计算,商业步行区内可借后退红线等措施来布置小型广场。

2.与周围服务地区应有便捷客运交通相联系

商业步行街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步行街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

3.停车场的合理布置。

二十三、货运交通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中的货物由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运进或运出城市的货物在市区各地与对外交通运输枢纽点之间的运输。

二十四、城市货物的分类

1.同工业生产有关的货物(工业生产的原材料、燃料、产品和工业废料等)

2.同居民生活有关的货物(生活必须品食物、日用品等)

3.同基本建设有关的货物(城市建设用的建筑材料与建筑垃圾等)

二十五、轨道交通的分类

有轨电车:电力驱动的车辆在敷设于市区街道中的轨道上行驶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点是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行驶。

地下铁道:载客量大、快速准点、舒适安全的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一种中容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介于有轨电车和地铁之间,其覆盖范围较大,灵活性也大。

独轨交通:全线高架的轨道交通系统

自动化导向交通:一种无人驾驶。全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在专门制作的混凝土通道内行驶。

磁悬浮交通系统:利用电磁力作用使车轮浮在轨道上行驶的客运交通系统,其驱动方式采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利用感应原理推动车辆前进。

二十六、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1.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线路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

要求。网络布局必须与城市用地布局密切结合,与城市发展形态相一致、

2.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应符合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通常是连接一些重要

的客流集散点。

3.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

的骨干,需要其他方式的交通互相配合。

4.为了缓解市中心的交通拥挤,更要鼓励外围地区的乘客使用私人交通工

具,再转乘轨道交通进入市区。

5.随着生态城市群的出现,快捷便利的轨道交通可以增加卫星城与中心城

之间的吸引力。

二十七、城市轨道交通的组合形式

单线型、环线型、十字形、三角形、辐射形、网格形。

二十八、城市道路网的特点

1.城市道路网构成城市用地的基本骨架,城市规划中各地块的使用和发展将不

可避免的受其影响。

2.城市道路网功能多样,道路组成多样。

3.景观艺术要求高。

二十九、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3.城市道路的布局应考虑结合城市的通风和日照,并尽可能使建筑用地取得良

好的朝向

4.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三十、城市道路的功能

1.交通功能a 道路交通b.沿路利用

2.公共空间功能a保证通风、日照、采光b.城市景观c.市政工程管线布置d.

重大活动

3.防灾救灾功能a.保证消防、救援活动b.避难道路c.防火带

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a.形成城市用地结构的骨架b.组成邻里居住区

三十一、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

目的: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病史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分类:

城市快速路:为机动车辆交通服务的,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的汽车专用道路。城市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

城市次干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及集散交通的作用。

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直接与两侧建筑物,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

三十二、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城市道路网的平面投影几何图形

基本类型

1.方格网式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它划分的街道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

2.放射式路网:由市中心四周引出若干条放射干道,并在各条放射干道间连以若干条环形干道。这种路网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间的交通联系,在明确道路功能上有其优点。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灵活性不如方格式路网、

3.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变化不规则形状而形成的,

主要优点是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线型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少,节约工程造价。缺点在于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4.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好像脊骨一样联系着各类较小范围的道路网而形成。

三十三、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方法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2.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

3.对干道主要控制点,横断面形式,干道竖向布置等具体问题提出方案

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

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方案说明书

三十四、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内容与原则

1.技术性能评价

2.经济效益评价

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原则: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

三十五、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英语城市景观系统相结合,把城市道路空间纳入城市景观

系统中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详细规划设计应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

成为继承和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重要公共空间

3.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应与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规划相结合,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和

功能协调

4.……应做到与动态规划设计相结合,创造既优美宜人又生动活泼、富于变换

的城市街道景观环境

5.……充分考虑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三十六、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主景要素和配景要素。

主景要素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起中心作用、主体作用的视觉对象。包括(山景,水景古树名木,主体建筑)

配景要素是对主景要素起烘托、背景作用,创造环境氛围的视觉对象。包括(山峦地形,水面,绿地花卉,雕塑,建筑群)

三十七、道路景观系统规划思路

1.确定道路景观要素

2.确定景观环境气氛

3.景观系统的组合

三十八、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2.横断面设计应远近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

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

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三十九、城市横断面布置类型

1、单幅路

双向不分离,机非不分离

占地少,车道使用灵活

通行能力低,安全性差

单幅路适用于车流量不大,非机动车少,建筑红线较窄的次干路,支路,以及拆迁困难的地段或商业性路段,有某些特殊功能要求的路段也可采用此形式

2、双幅路

双向分离,机非不分离

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为行人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机非混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且车道使用灵活性降低。

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二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路段、快速路多是此形式。横向高差较大的路段也可使用此形式。

3、三幅路

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道路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减弱了交通公害的影响。

占地多,投资大,在公交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和影响三幅路适用于机非车辆多,道路红线较宽的城市主干路

4、四幅路

双向分离,机非分离

兼有二三幅路的优点

与三幅路相同,且所需占地与投资更大

适用于机非车辆多的城市主干路

四十、不对称路幅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地形限制,交通特点,交通组织等,可以将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等不对称设计。

沿江大道、山城道路、大型立体交叉设计中常采用不对称路幅

四十一、路拱坡度确定原则: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保障行车安全平稳。

1.路面种类:车行道面层越粗糙,雨水流动越迟缓,路拱坡度就要求大一些,反之,路拱坡度可以小一些

2.道路纵坡:如果道路纵坡较大,则路拱坡度宜小。

3.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则路拱坡度应选择得平缓一些,不然路拱高度太大,会影响车行道和道路断面的观瞻

4.车速:为保证行车安全,在交通量大、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但应保证排水要求

四十二、路拱曲线的类型

直线型、抛物线型、屋顶型、折线型、

四十三、非机动车的一条车道宽:

车身长度和车辆两侧横向安全净距来确定的

自行车1m.三轮车2m,畜力车2.5m,板车1.5~2.0m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度应为4.5m-8.5m

四十四、横断面布置形式(P153-P155)

1.道路沿坡地布置的横断面

2.道路沿谷底布置的横断面

3.道路沿台阶布置的横断面

4.道路沿天然水体布置的横断面

四十五、标准横断面图:指道路各路段的代表性横断面图,内容包括道路总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缘石、绿化等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尺寸,以及地下,地上管线位置间距等。

四十六、平面设计的原则

1.道路平面设计应遵循城市道路路网规划

2.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结合起来进行,并应该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的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保证。

4.应根据道路级别、等级合理的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四十七、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1.平面线型设计、

2.弯道部分的特殊设计、

3.沿街桥梁、隧道、道口、交叉口、广场和停车场的平面布设,还有分隔带及其断口的平面布置、路侧带缘石断口的平面布置、公交站点的平面布置等

4.道路照明及道路绿化的平面布置

四十八、确定缓和曲线的标准

1.曲率逐渐变化,乘客感觉舒适

2.行车时间不宜太短

3.超高的过度宜平缓

四十九、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内容:

道路中心线,规划红线,车道线,人行道线,分隔带,树池,绿化带,沿街建筑及其出入口,交叉口以及各种地上地下市政管线,尤其是道路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等,道路中心线上应标注里程桩号。

五十、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物立面布置及沿线范围内地面的排水

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3,山城道路及新劈道路的纵坡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平衡,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4,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应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道路纵坡

5,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五十一、决定竖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因素

1.限制离心力过大

2.限制行程时间过短

3.满足视距要求

五十二、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

1.应以保障交通安全为前提,使交叉口车流有序、畅通、舒适、并兼顾景观

2.应兼顾所有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3.应符合相关规划条件,满足交通功能需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并考虑近远期结合

4.应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几何设计,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内容

5.分析相邻或相关交叉口的影响

6.考虑原有交叉口情况,合理确定改造规模

五十三、道路平面交叉口包括: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有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环形平面交叉口、高架路下的平面交叉口

五十四、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1.平面设计: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形式

2.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3.竖向设计:合理的确定交叉口的标高,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五十五、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原则

1.平面交叉口的位置宜选择在相交道路的直线段上,并且交叉口范围内不宜设

置曲线端点、桥梁或隧道端点

2.不宜设置错位或四路以上交叉的平面交叉口,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改善措施

3.应尽可能正交,斜交时不应小于70度,进行局部改善时应考虑朱交通流优先

4.交通组织和渠化方式应根据相交道路等级、交通量、交通管理条件等因素确

定。

5.主干道交叉口范围内不应设置街坊出入口,交叉口附近的公交车停靠站可结

合渠化段设计。

五十六、交叉口竖向设计时相交道路纵横坡度的处理原则

1.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时,其设计纵坡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应随主要道

路的横断面而变,其横坡应随主要道路的纵坡而变

2.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两相交道路的纵坡保持不变,而改变他们的横坡。一般

应改变纵坡较小的道路横断面,使其与纵坡度较大的道路纵坡一致。

3.为保证交叉口排水,至少应使一条道路的纵坡坡向离开交叉口

五十七、交叉口竖向设计一般要求

1.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通畅、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协调等因素,合理确

定交叉口设计标高

2.相交道路纵横坡度处理原则

3.宜采用设计等高线法

4.应合理布设雨水口

五十八、交叉口拓宽渠化设计原则

1.应根据交通流量及流向,增设交叉口进口道的候驶车道数

2.进出口道分隔带或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渠化要求布置,做到导向清晰,避

免分流,合流集中于一点,造成相互干扰

3.无汇合和交织的穿越人流,应以直角或接近直角相交叉,汇合和交织交通流

的交叉角应尽可能小

五十九、进口道专用左转车道的设置,可采用以下方法

1.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2.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一条专用左转车道,但缩窄后的中央分隔带的

宽度至少大于0.5m,其端部宜为半圆形

3.进口车道中线向左侧偏移,新增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4.加宽进口道,以便增加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六十、人行横道的布置应考虑一下方面的要求

1.人行横道应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的地方横

过车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

2.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行人过街距离短,使行人尽快地通过交叉口,符合行人

过街的心理要求

3.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口的面积,使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减少车辆

在交叉口内的通行时间

4.设置在驾驶员容易看清的位置,标线应醒目

六十一、环道的布置和宽度

1.根据交通流的情况,环道可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或分行两种形

式。分行时所设分隔带宽度不应小于0.5m~1m

2.环道的机动车道宜为3~4条,最内侧车道作环绕作用,最外侧为右转车

道,中间为交织车道。每条车道宽度应包括弯道加宽宽度。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的最大非机动车行道宽度,也不宜超过6m

3.中心岛上不应布置人行道,环道外侧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中的

最大人行道宽度

4.环道外缘石不宜设计成反向曲线。出口缘石半径应大于或等于进口缘石

半径,进口缘石半径的要求同一般平面交叉口

5.环道纵坡度不宜大于2%,横坡一般宜采用双向坡

6.环境上应满足绕行车辆的停车视距要求

六十二、道路立体交叉: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按交通功能划分,立交分互通式立交和分离式立交两大类。

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及其直行车流、转向车流的行驶特征和非机动车对机动车交通有无干扰等情况划分为枢纽立交、一般互通式立交、简单立交及分离式立交四个等级。

六十三、互通式立体交叉按几何形状分类

苜蓿叶形、喇叭形、迂回式、定向式、组合式、菱形和环形立交等形式

六十四、互通式立体交叉按车辆交通组成分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立体交叉的立体交叉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立体交叉六十五、互通式立交匝道型式分为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两大类

六十六、道路立交设计步骤

1.初拟方案

2.确定比较方案

3.确定推荐方案

4.确定采用方案

5.详细测量

8.3立交匝道没有总结。看书自行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反义词 大——小多——少来——回高——矮上——下里——外早——晚 远——近来——去黑——白笑——哭出——入天——地水——火 开——关东——西来——去长——短好——坏冷——热前——后 黑——白左——右东——西南——北高——低是——非远——近 外——内无——有慢——快老——少爱——恨有——无弯——直 降——胜圆——扁死——生反——正外——内古——今私——公 熟——生歪——正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冷淡——热情黑暗——光明失败——成功安全——危险 二、多音字组词 长zhǎnɡ(长大) 乐yuè(音乐) 行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shǎo(多少) 着zhe (看着) 都dōu(都是) 只zhī(一只)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 (首都) zhǐ(只要)

三、同音字练习 1、公,工 ( )园( )人( )正手( ) ( )开 (1)我家有只大( )鸡。(2 )小明的爸爸是木( ) 。 2、升,生,声 ( )日( )旗上( ) 花( ) 笑( ) 大( ) (1) 在走廊(lánɡ)上要小( )说话。(2) 今天是妈妈的( )日。 3、做,坐,座,作 工( ) ( ) 业( )下( ) 位事( ) 让( ) (1) 我家门前有一( ) 桥。(2)我在家里写( ) 业。 (3) 我( ) 汽车时给老爷爷让( ) 位。 4、木,目 耳( ) ( )光( )头( )耳树( ) (1 )妈妈让我吃( )耳。(2)老师的( )光很慈祥(cí xiánɡ )。 5、字,子,自 写( ) ( )己孩( ) 舍( ) 为人汉( ) 猴( ) 爸爸说:“儿( ),你要学会自( ) 写( ) 。” 6、金,今,巾,进,近 毛( ) ( )天远( ) ( )入黄( ) 纸( ) (1).妈妈给我买了一条( ) 黄色的头( ) 。 (2). ( )年我在离(lí)家很( )的学校上学。 (3)、我最( ) ( ) 步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专题总结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 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 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B A B C 图1-1

计算机二级必备知识点

第一部分算法与数据结构(历年比例 41%) 1、算法◆问题处理方案的正确而完整的描述称为【算法】。算法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算法的基本特征是【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和拥有足够情报。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 ◆算法的复杂度是衡量算法好坏的度量,分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存储空间】。 ◆算法时间复杂度或空间复杂度中的一项的值,没有办法推出另一项的值。 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属于逻辑结构;顺序、链式、索引属于存储结构(物理结构)。循环队列属于【存储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又称为物理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一个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程序执行的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密切相关。 ◆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带链的队列属于【线性结构】。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主要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循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组织数据。循环队列是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数据的独立性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其逻辑结构可以不变,因此,基于逻辑结构的应用程序可以不用修改,称为【物理独立性】。 3、栈和队列★★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是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特点是FILO(FirstIn Last Out)。 ★★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栈具有记忆作用;对栈的插入与删除操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假定让元素1、2、3、A、B依次入栈,则出栈的顺序是:B、A、3、2、1。 ◆栈与队列都是线性结构,树是非线性结构。支持子程序调用的数据结构是【栈】。 ◆栈与队列的共同点是,都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栈只能顺序存储的描述是错误的。栈可以有【顺序和链式】两种存储方式。 ★★队列是允许在一段插入,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其特点是【先进先出】。 ◆循环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是由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共同决定。循环队列的头指针为front,尾指针为rear,容量为maxSize,则循环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是【(rear-front+maxSize) mod maxSize】。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详细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数10以内的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 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认识5以内数的顺序: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5以内数的分与合: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5以内数的加法的含义与计算: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5以内数的减法的含义与计算: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 0与5以内数的加减: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第四单元: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体的特征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正方体的特征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圆柱的特征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球的特征是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本章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性质与分类 1、常见几何体:圆柱、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棱锥、圆锥、球体。 2、性质:底面的个数与形状、侧面的个数与形状、是否含有曲面。 3、分类依据:底面数(柱体、椎体、球体);是否含有曲面;是否含有顶点等。总结时注意类比与对比。 4、棱体(棱锥)的命名以及N棱柱棱数、面数、顶点数求法(尝试总结N棱锥的棱数、面数、顶点数)。简单逆向思维应用,根据棱数、面数、顶点数判断是何种几何体(注意数学思想之分类讨论)。 第二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组成与形成 1、组成:点、线、面。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能说出常见几何体中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几条线,分别是什么形状。顶点处有几条棱,几个面。 2、形成:面的旋转。常见几何体可以看作哪些平面图形旋转得到。 第三大板块体与面之间的转化关系(体会数学思想之转化化归思想)。 1、展开与折叠: 一般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展开时注重动手操作到空间想象的转变,折叠时注意结合几何体的性质来判断。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对展开图的观察总结,掌握对面、邻面以及有共同顶点的几个面在展开图中的关系,并能利用逆向思维还原。 截面:截面的形成(面截体),截面的本质(面截面所得线围成的平面)。 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所能得到的截面类型并能通过空间想象做出截面,逆向思维通过截面判断是由什么几何体截得。 2、三视图:主视图(长与高)、左视图(宽与高)、俯视图(长与宽) 会画单独几何体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简单应用之求组合体面积。 根据数字俯视图画出主视图与俯视图(答案唯一),体会三视图之间的联系。 逆向思维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理解答案不唯一),从而得到简单应用之根据三视图推测组合体中小方块数目。 本章贯穿的几大思维: 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转化的思维 学习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1计算机概述 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计算精度高。(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2)过程控制。(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4)信息处理。(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1.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考点7 西文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码和ASCII码。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采用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一1111111B,共有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7位ASCII码表:p41 考点8汉字的编码 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 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有一级常用字3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一7E7EH。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 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 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360docs.net/doc/7e926473.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11、13、15、17、19 双数:2、4、6、8、10 、12、14、16、18、20 2、两位数 (1)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 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 第二位是什么位?(十位)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0 2 、任意取 以内的两个数 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读作:16大于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读作:9小于13(开口朝左> 是“大于”,开口朝右是“小于”) 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 比4多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计算机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知识点整理 一、 word高级应用 1、Microsoft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软件 2、制作使用文档的一般过程(简答) 文本录入、文本编辑、格式排版、文档修饰、图文处理、文档保存、 步骤一文本录入中,对于一些非常特殊的字符,可选择插入菜单中的符 号命令来输入 步骤3格式排版中,格式中的“字体”和“段落” 3、长文档制作的准备工作(简答) ●构思文档内容,准备所需的各种素材; ●草拟文档大纲,设置各级标题的文本内容及编号样式; ●在各级标题下添加具体正文内容、图形、表格、注释等内容; ●统一设置文档格式,设施页面、插入目录、编制页码、设置页眉 页脚、文档输出等。 4、页面视图其编辑排版、察看效果较好;各种特殊版式只有在页面视图 下才有效;大纲视图更适用于对标题结构的制作、组织及查看整体结 构;大纲视图中可进行书稿各标题级别的升降级处理、顺序结构的调 整。 5、关于插图的编号和交叉引用题注 引用说明文字和图片是相互对应的,称为“交叉引用” 右键单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题注”命令,打开“题注” 对话框 将一个文档的所有图片采用“题注”命令进行编号后,可使用“交叉 引用”命令为插图设置引用说明。 F9键可使word自动更新域 6、目录的作用: 方便读者可以快速的检阅或定位到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比较容易了解文章的纲目结构 (在制作时,按ctrl+enter键可插入一个分页) 7、邮件合并 ①邮件合并的概念(简答):在邮件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 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批量生成需要的邮件文档,从而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 ②邮件合并的特性中,文档内容分为固定不变部分和变化部分,其变 化的部分有数据表中含有标题行的数据记录表来表示 ③邮件合并的基本过程(简答):建立主文档、准备数据源、将数据 源合并到主文档中 ④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word域选择下一记录,目的是实现一页 中可输出多个记录 二、excel高级应用 1、excel提供了许多分析数据、制作报表、数据运算工程规划、财政运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z c s 翘舌音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日日字旁(明晚)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 雨雨字头(雪霜)冫两点水(次冷) 犭反犬旁(猪狗猫)扌提手旁(打把拉)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彳双人旁( 往)目目字旁(眼睛)

足足字旁(跳跑)亻单人旁(休体住)口口字旁(唱听叶)月月字旁(肚朋腿)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宀宝盖头(字家宁)土提土旁(地场城)王王字旁(球玩)石石字旁(砍码)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辶走之底(过远近)禾禾字旁(秋秒)八八字头(谷分公)饣食字旁(饱饭馒)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一条路一条毛巾一条小河 一条尾巴一条(架)彩虹一座桥一座山一座房一座城市一座天安门一只猫 一只猴子一只鹅一只耳朵一只鸡 一个家一个果子一个人一个故事 一个影子一个西瓜一个肚子一个朋友 一颗星星一颗宝石一颗心一群人 一群鹅一群猴子一块田一块面包一块草地一块西瓜一本书一本作业本一朵白云一朵花一片叶子一片风光一双手一双耳朵一双鞋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一头牛一匹马一阵风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或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运算 类型 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 于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的 交集.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A B={x|x∈A, 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 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并B’), 即A B ={x|x∈A, 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 S的一个子集,由S中 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 子集A的补集(或余 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 , |{A x S x x? ∈且 韦恩图示A B 图1 A B 图2 S A

2020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重点提纲(精华版)

2020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必 考重点提纲(精华版)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般来说,算法的工作量用其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来度量,而算法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是问题规模的函数。在同一个问题规模下,用平均性态和最坏情况复杂性来分析。一般情况下,用最坏情况复杂性来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的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逻辑关系,与在计算机内的存储位置无关) 一个数据结构中的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与逻辑关系有可能不同。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总结4word版本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总结4 1.先到先服务的作业调度:队列;函数的递归调用:堆栈;数据元素的引用、多重循换的执行:程序设计的技术。 2.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 白盒测试方法有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 3.数据库设计六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运行维护。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NC).(20世纪40年代) 5.1GB=10亿个字节。 6.在微机中,西文字符所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 7.若希望Word中所有超链接的文本颜色在被访问后变为绿色,最优的操作方法是: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主题”工具组单机“颜色”按钮,再从下拉菜单单击“新建主题颜色”,修改已访问的超链接的字体颜色。 8.需要同时选中所有工作表的同一区域最快捷的方法是:按下Shift键单击最后一张工作表标签。 9.在Word中插入一个利用Excel制作好的表格,并希望在Word 文档中的表格内容随Excel源文件的数据变化而自动变化,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复制Excel数据源,然后在Word右键快捷菜单上选择带有连接功能的粘贴选项。(链接与保留原格式)10.将一篇来自互联网的以.html格式保存的文档内容插入到Word

中,最优的操作方法是:通过插入—对象—文件中的文字功能, 将其插入到Word文档中。 11.在Word2010中设计的某些包含复杂效果的内容如果在未来经常需要使用,如公文版头、签名以及自定义公式等,最佳的操 作方法是:将这些内容保存到文档部件库,需要时进行调用。12.在Word中,docx格式是普通的Word文档格式,Word2007开始,格式由doc变成了docx,一直沿用至今。Dotm格式为启 用宏的模板格式,dotx格式为禁用宏的模板格式;dot是2003 版word的模板格式。 13.Word文档中有五种视图,即页面视图、阅读版式视图、web版式视图、大纲视图、草稿。 14.Word文档中有一个5行4列的表格,要将一个文本文件中的5行文字拷贝到该表格中,使其正好成为该表格中的一列内容, 最优的操作方法是:在文本文件中选中这5行文字,复制到剪 贴板,然后回到word文档中,选中对应的5个单元格,将剪 贴板内容粘贴过来。 15.算法的有穷性是指在有限的步骤一定会结束。算法与程序的区别在于:程序可以陷入死循环,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结束。 所以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16.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17.在程序流程图中表示逻辑条件要用菱形框,普通步骤用矩形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