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仓库管理标准

仓库管理标准

一、库存区的管理原则

1、对应原则:商品的库存存放与商品的陈列原则上要相互对应,即某一货架的商品库存应存放在该商品陈列位置的附近。如货架上方的库存区。

2、分类原则:商品库存的存放符合商品分类的原则,与商品陈列的分类原则相同。

3、唯一原则:商品库存的区域原则上维持唯一区域的原则或某一小范围内唯一区域的原则。

4、标志原则:商品库存区的所有库存都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包括品名、数量等重要内容。

5、安全原则:商品库存的存放必须符合安全原则。如堆放的高度和稳定性等。

6、调整原则:商品库存区的各种商品库存是不停变化的,必须定时进行调整,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维持统一的库存管理原则和方法。

二、库存区管理要求

1、每部门在指定区域摆放库存商品,以分类来进行管理。

2、库存商品的陈列,参照卖场商品陈列原则。

3、建立库存卡(品名、条码、数量)掌握仓库库存状况。

4、无仓库货架之区域或货架底层,需堆放商品必须在商品下面垫有栈板。

5、保持走道通畅、干净。

6、液压叉车存放在便于拿取和不妨碍通道之区域。

7、注意仓库日常消防,灯光维护。

8、除特殊情况外,库存商品不允许在A商品后面放置B商品。

9、不允许在一个包装箱内存放两种商品。

三、库存区的规范整理

1、排面整齐、安全。高度平整,叠放层数不应高于其商品外包上的标准。

2、前后一致、上轻下重。

3、归类、分区存放,责任到人。并在各区域张贴区域名及负责人。同类商品须存放于同一个区域,同一

个商品必须存放于同一个地方(数量极大的除外)。

4、要有专门的赠品区、退货区、报损商品区,严禁混放。

5、仓库内不可以存放购物车,不可以有散货。

6、散货入库时必须装箱,如果不是原装箱则必须在包装箱上张贴“装箱标签”。

装箱标签

7、

8、保持通道顺畅,通道转角处要注意防撞。货梯口不宜存放物品。

9、商品与资产(货架组件&价格牌)应分开存放,资产应统一存放在一个区域。

10、小体积,高单价、易损耗的商品应优先存放于专门仓库中。如烟酒、巧克力、胶卷、小家电、高

档保健品、化装品等。

11、单箱商品或是少量的商品应尽量存放于卖场货架加高层。

12、食品不可以直接放置于地面,保鲜库/冻库中更须注意。

13、包装破损的湿性食品须在两天内处理完毕,以免引发质变,如果汁、八宝粥等。

14、过期等待处理的商品必须张贴“过期商品”标签,专区存放,以免再次混入卖场。

四、库存区的商品存放标准

1、寄仓的存放标准

(1)充分利用库存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空间压力。

(2)商品外箱要有库存单,各项内容齐全,外箱有加存单的一面朝外。

(3)商品库存与商品陈列位置原则上做到一一对应,库存布局与卖场布局要相对应,库存清晰。

(4)库存分类码放,单品库存尽量采用先纵后横的码放方式。

(5)商品库存设置要便于补货等营运操作。

(6)商品码放不能超高、超重,受力要均匀,考虑安全系数。

(7)所有库存区的纸箱要封箱、封底。

(8)高货架上的库存商品,须严格遵守安全码放原则。

(9)高货架上的库存商品采用交叉码放原则,并全部码放在卡板内。

(10)高货架上的商品在卡板上码放不许超过1.6m高度。

2、各处存货区的存放标准

(1)库存分类码放,单品库存尽量采用先纵后横的码放方式。

(2)商品外箱要有库存单,各项内容齐全,外箱有库存单的一面朝外。

(3)商品库存设置要便于补货等营运操作。

(4)所有库存区的纸箱要封箱、封底。

(5)易燃性商品要单独在特别区域存放。

(6)库存码放的重要准则是安全,任何时间、地点,商品不能从库存区上掉下来。

(7)货物不能超高度码放(具体高度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货架上,适当进行货架分层,要考虑承重和受力。

(8)商品离灯源须保持消防规定的距离(50cm以上),同时不能阻碍消防喷淋头和其他电子设施。(9)库存商品不能放在地上,必须存放在货架或卡板上。

(10)仓库内必须留有通道,保证商品进出通畅。

(11)不能占用库存区消防器材的位置存放商品。

(12)特殊、贵重商品的库房必须有上锁的门,并有专人管理。

3、周转仓的标准

(1)周转仓不能存放任何生鲜类食品,所有生鲜类食品,无论是收、退货,一律存放在楼面。

(2)周转仓只在规定的区域内存放大家电商品或单品量大的特价商品。除退货外,收货部门原则上不能让任何属于超市正常销售的商品在周转仓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

(3)食品与非食品的存放区域分开。

(4)周转仓存放的商品必须分类存放,只能放在货架上、卡板上,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优先放在货架的二层以上,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5)周转仓存放的所有商品都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同一卡板尽量码放一种商品,两种以上的商品采取纵向码放方式。

(6)周转仓存放的商品不得超高,卡板类商品最多不超过三个卡板商品的叠放。

(7)周转仓存放的商品符合消防的标准。

(8)周转仓要留有叉车通道,保证货物流通的畅顺。

五、退货区管理要求

1、每个部门有指定区域摆放退货商品,退货商品15天之内退给厂商。

2、退货商品每部门在指定区域以厂商来分类管理。

六、赠品区管理要求

每个部门库存区需设一个赠品区,以存放体积较大之赠品。

七、备货区管理要求

家电部门需专设一个备货区域,备货之商品需贴上送货单。

八、生鲜处仓库管理

1、生鲜处仓库的环境标准

(1)湿度、通风符合商品储存条件。

(2)照明、防火设施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3)灭虫、杀虫符合卫生防疫标准。

(4)地面无垃圾、积水、油迹,货架无散开货、未封商品、灰尘等。

2、保质期控制:限截止最后销售日(有效销售期)

1—3天保质期最后一日

1—4天保质期前一日

8—5天保质期前两日

16—30天保质期前五日

30天以上保质期前十日

备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出售,只能作退货或报废处理。

接近保质期限的食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降价、促销等。

3、蔬果(商品与自用品库存)库存的控制与周转

(1)订货时,每一种水果的库存的周转期限在三天以内;

(2)发现某种商品的库存过大时,要采取必要的促销、降价的手段清除库存。

4、肉科(商品、自用品、原料库存)库存的控制与周转

(1)订货时,每一种保鲜的库存的周转期限制在两天以内;

(2) 发现某种保鲜商品的库存过大时,要采取必要的促销、降价、转货的手段清除库存;

(3)冷冻商品与原材料的库存,要与订货周期内的使用数量相匹配并有少量余货为最佳。

5、鱼科的库存管理

(1)水质、水温、氧气、清洁度等要求必须符合要求,水循环、氧气循环、清洁程序必须时刻保持畅顺;

(2)冰鲜商品陈列必须有足够的冰覆盖以保持温度始终如一;

(3) 保证冷冻商品、海鲜干货销售在保质期内,并及时将腐烂变质冰鲜及反肚、死掉的活鲜、破包装的冷

冻品、发霉潮湿的干货挑出。

6、面包的仓库管理

(1)分类存放,依次考虑的原则有商品分类、岗位分类、供应商分类。

(2)先进先出的原则,不仅有明确保质期,先到货商品存放在最外面。

(3)整齐、安全、拿取方便。

九、库存控制的措施

1、商品订货的控制,特别是对不能退货商品的控制。

2、做好节假日销售的预算,特别是特价商品和节日商品,以避免存货量过大。

3、减少积压库存、滞销商品的库存。

4、改变商品的行列。

5、对商品进行促销。

6、加强对季节性的过季处理。

7、对新商品采取谨慎订货的方式。

十、高库存异常的处理

1、库存过大的不利因素

(1)导致超市的库存空间被占用,不利于库存空间的周转;

(2)导致资金的周转下降;

(3)导致浪费更多的人力来进行库存维护和整理;

(4)导致商品可能被损坏的程序加大;

(5)导致商品被清仓销售而造成损失。

2、库存过大的原因

(1)系统的库存数据不准确,导致订货不准确而造成库存过大;

(2)楼面人员的实物库存管理不当,未找到库存,造成重复订货;

(3)商品促销的预计数量与实际销量相差比较远,导致商品库存过大;

(4)季节性商品过季后滞销;

(5)商品属于滞销商品;

(6)商品的陈列空间与商品的周转不成比例,导致商品库存数量过大;

(7)商品的最小订货数量与商品的周转不成比例,导致商品的库存数量过大;

(8)商品的陈列存在缺陷,导致商品的库存过大。

3、库存过大单品的控制

(1)库存过大的定义:正常情况下,对于销售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的超市,若基本的送货周期可以维持在每周一次,干货食品以及百货(季节性商品除外)商品的库存不能超过三周的销量,否则为库存过大,周转时间超过90天的为异常库存。

(2)库存过大处理:将所有库存过大的商品列出清单;分析库存过大原因,如商品滞销、订货过多、过季等;采取降低库存的措施,如退货、降价、改变陈列位置等。

十一、库存区的调整

1、将货物数量不足的两板或几板货并在一起。

2、将大小分类的或相关类别的货物进行归类码放。

3、各商品各大类的库存采取终始点界线分隔。

4、补货频率高的商品优先放在低位库存区。

5、商品体积大的优先放在高层库存区,商品品项较多的类别优先放在低位库存区,零星商品放在库存外

面。

6、部门之间的调整由楼面主管提出计划,楼面经理批准,即可执行。楼面经理监督调整目标的达成。

7、整个店内调整由楼面主管提出调整计划,处长审核,店长批准后,组织人力,叉车进行调整,处长负

责调整目标的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