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思考题及习题

混凝土思考题及习题
混凝土思考题及习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 素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各有哪些特点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2, 钢筋混凝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 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思考题

1,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二者的强度取值有何不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中将建筑结构用钢按强度分为哪些类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征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

2,解释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术语:比例极限、屈服点、流幅、强化阶段、时效硬化、极限强度、残余变形、延伸率。

3,什么是钢筋的冷加工性能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两种冷加工后钢

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4,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5,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低于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立方抗压强度比有何关系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抗压强度有何关系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些级

7,某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浇筑后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根据约束混凝土原理如何加固该柱

8,单向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一次短期加载时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征常用的表示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有哪几种

9,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是怎样确定的

10,什么是混凝土的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时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11,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徐变

12,混凝土收缩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收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减少收缩

13,什么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有哪几部分组成哪一种作用为主要作用

14,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第三章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思考题

1,结构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结构超过极限状态会产生什么后果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安全等级如何体现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

2,“作用”和“荷载”有什么区别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结构构件的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构件的抗力是一个随机变量3,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哪两类,其含义各是什么

4,建筑结构应该满足哪些功能要求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如何确定结构超过其设计使用年限是否意味着不能再使用为什么

5,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有哪些数字特征这些数字特征各表示什么意义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有何特点

6,材料强度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x ,其概率密度为 f(x) ,怎样计算材料强度大于某一取值的概率

7,什么是保证率什么叫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对结构可靠度是如何定义的

8,什么是结构的功能函数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功能函数 Z>0 ,和Z=0 时各表示结构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1,什么是结构可靠概率和失效概率什么是目标可靠指标可靠指标与结构失效概率有何定性关系怎样确定可靠指标为什么说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近似概率设计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规定的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采用何种形式说明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及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取值原则。式中可靠指标体现在何处

11,什么是荷载标准值什么是活荷载的准永久值什么是荷载的组合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对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为什么要区分荷载的标准组合和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如何考虑荷

载的标准组合和荷载的准永久组合

12,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按什么原则确定的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和强度设计值是如何确定的

13,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是如何确定的分别说明钢筋和混凝土,它们的强度标准值、平均值及设计值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思考题

1,为什么要了解梁的工作阶段的截面应力状态适筋梁从第Ⅰ阶段过渡到第Ⅱ阶段、从第Ⅱ阶段过渡到第Ⅲ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画出各阶段应变和应力分布图。为什么把梁受力的第Ⅲ阶段称为屈服阶段它的含义是什么

2,超筋梁和适筋梁、少筋梁和适筋梁的破坏各有何特点试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什么是界限破坏决定梁截面破坏形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什么是延性破坏什么是脆性破坏工程中为什么要设计成适筋梁4,受弯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5,为什么要规定梁的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6,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是根据什么条件,如何从混凝土受压区的实际应力图形简化得来的特征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各与那些因素有关

7,什么是相对受压区高度什么是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画出界限破坏时的应变分布图,写出的表达式。

8,画出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的计算简图。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如何建立的写出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为什么要规定适用条件说明适用条件的意义。

9,什么是受弯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什么叫最大配筋率什么叫最小配筋率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10,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哪两类问题有哪两种解法一般假定的未知数是哪两个

11,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2,条件说明什么

13,受压钢筋在梁中起什么作用受压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是什么

14,根据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思考题

混凝土思考题 1、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中,如何判定拌合物的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抗离析性? 2、写出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各种材料的称量偏差要求 3、简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强度值的确定方法 4、总结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结果的确定(平均值、中间值。。。。) 5、拌和站和试验室原材料的称量偏差的要求 6、简述混凝土静压弹性模量的试验过程以及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 7、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怎样完整地记录和描述混凝土坍落度试验结果 9、为确保含气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0、混凝土的强度与龄期的关系符合对数规律吗? 11、混凝土静压弹性模量的结果如何评定? 12、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中,抗压强度很离散,如何分析? 13、混凝土扩展度试验在施工中有什么意义 14、含气量的测定中为什么要减去骨料的含气量? 15、压力泌水的意义何在? 16、制取混凝土试件如何选择试模尺寸?我们实际选的于规范要求是否一致? 17、混凝土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在水中养护,需要在氢氧化钙饱和液中养护? 18、静压弹性模量试验步骤,先对中再预压2次,目的是什么 19、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如何评定? 20、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21、混凝土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影响因素?、 22、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是?与高强度混凝土有何区别 23、已知一批C35的混凝土强度分别为35.0、39.8、42.8、44.8、34.9、37.6、38.8、40.8、 41.4、45.5、44.8、43.2、42.1、40.5、42.2、35.6、35.2,试对强度进行评定。 24、简单列出混凝土抗压试件、轴心抗压试件和静弹性模量、抗折强度试件、抗冻试件 的标准试模的尺寸及相关的修正系数 25、混凝土的稠度试验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26、简述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的标定方法 27、简述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方法 28、简述混凝土抗压试件、轴心抗压试件和静弹性模量、劈裂抗拉试件试验数据的计算 及处理方法 29、从实验角度分析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30、已知某组标准轴心抗压试件强度为62.3,现进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测量标距 为150mm,两侧的千分表读数在F0时分别为0.310、0.428,Fa时分别为0.230、0.341,请计算该试件的静压弹性模量。 31、分析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32、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因素 33、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有什么区别、 34、混凝土含气量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传感器本》试题整理(附参考答案)

《传感器本》试题整理(附参考答案)

上海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测试基础》复习 1. 课程教材:《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梁森(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网上课堂:视频资料,课程ppt资料,李斌 教授主讲 3. 主持教师联系方式: 25653399(周二、五);xudanli@https://www.360docs.net/doc/7e9878924.html, 4. 期末考试比例(大约):单项选择20分;填 空20分;多项选择12分;简答题26分;分析 设计题22分。 5. 复习样题 一、填空题 1. 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有 动、静之分。静态特性指标的 有、、、 等。(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迟滞误差、 稳定性) 2.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测量结果的显示方式,可以分为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 3.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是否在工位上测量可以分为在线测量和离线式测量。 4.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测量的具体手段,可以分为 偏位式测 量 、 微差式测量 和 零位式测量 。 5.某0.1级电流表满度值100m x mA ,测量60mA 的绝 对误差为 ±0.1mA 。 6、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如下性质 集 中性 、 对称性 、 有界性 。 7. 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当负载短路时,光 电流在很大范围内与照度与呈线性关系。 8. 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 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 变压器 的基本 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 差动 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9、霍尔传感器的霍尔电势U H 为 K H IB 若改变 I 或 B 就能得到变化的霍尔电势。 10、电容式传感器中,变极距式一般用来测量 微 小 的位移。 11. 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 点,但不适宜测量 频率太低 的被测量, 特别是不能测量 静态值 。 12、差动电感式传感器与单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相 比,线性 好 灵感度提高 一 倍、 测量精度高。 13、热电偶冷端温度有如下补偿方法: 冷端恒温法(冰浴法)、计算修正法、电桥补偿法和仪表

混凝土简答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主要优点和缺点? 优点:取材容易;合理用材;耐久性较好;耐火性好;可模型好;整体性好 缺点:自重较大(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来改善);抗裂缝性较差(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来改善);施工复杂工序多隔热隔声性能较差。 2.结构有哪些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安全性:建筑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性,建筑结构应能承受正常施工和使用时的各种荷载和变形,在地震爆炸等发生时和发生后能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适用性: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变形以及不发生过宽的裂缝和振动等。 耐久性: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性能不发生严重恶化腐蚀脱落碳化,钢筋不发生锈蚀,达到设计预期年限。 3.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和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如何确定的? 立方抗压强度:以边长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3)°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 轴心抗拉强度:采用直接受拉的试验方法测定。 4.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徐变? 徐变: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 对混凝土影响:有利的:防止结构物裂缝形成(某种情况下);利于内力重分布;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不利的:使构件变形增大;导致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混凝土中);受压区变形增大导致构件承载力降。 对其影响因素:混凝土的组成、配合比、水泥品种、水泥用量、骨料的特性、骨料的含量、骨料的级配、水灰比、外加剂、掺合料、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养护条件、加载龄期、构件工作环境、受荷后应力水平、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荷载作用时间等。 减少: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选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增加骨料含量、提高混凝土养护的温度和湿度、延长受荷龄期、加大构件的体表比、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可减少徐变。 5.收缩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收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减少收缩? 对混凝土影响:当混凝土受到各种制约不能自由收缩时,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甚至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收缩会引起预应力损失,收缩也对一些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与哪些因素有关:水泥用量(用量越大,收缩越大)、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水泥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越高,收缩越大)、水泥品种(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收缩量)、混凝土骨料的特性(弹性模量越大,收缩越小)、养护条件(温、湿度越高,收缩越小)、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质量好,密实度高,收缩小)、构件尺寸(小构件,收缩大)。 减少: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适当降低水泥强度等级、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品种、选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成型质量、提高混凝土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适当加大构件尺寸等可减少收缩。

混凝土思考题答案23345

第十一章思考题答案 11.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主梁按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 1)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 ( 2)支座为铰支座--但应注意:支承在混凝土柱上的主梁,若梁柱线刚度比<3,将按框架梁计算。板、次梁均按铰接处理。由此引起的误差在计算荷载和内力时调整。 ( 3)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 4)在传力时,可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反力。 ( 5)大于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大10%时,可按五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11.2 计算板传给次梁的荷载时,可按次梁的负荷范围确定,隐含着什么假定? 答: 11.3 为什么连续梁内力按弹性计算方法与按塑性计算方法时,梁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 答:两者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以中间跨为例,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梁内力时其计算跨度是取塑性铰截面之间的距离,即取净跨度;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连续梁 内力时,则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作为计算跨度,即取。 11.4 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和理想塑性铰的区别。 答:1)理想铰是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则能承受弯矩(基本为不变的弯矩); 2)理想铰集中于一点,而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3)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能无限转动,而塑性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作一定限度的转动,是有限转动的单向铰。 11.5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比按弹性方法设计节省钢筋? 答:不是的 11.6 试比较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 答:适筋梁的正截面应力状态经历了三个阶段: 弹性阶段--砼应力为弹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带裂缝工作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破坏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塑性。 上述钢筋砼由弹性应力转为弹塑性应力分布,称为应力重分布现象。由结构力学知,静定结构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得,故同截面本身刚度无关,故应力重分布不会引起内力重分布,而对超静定结构,则应力重分布现象可能会导: ①截面开裂使刚度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②截面发生转动使结构计算简图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11.7 下列各图形中,哪些属于单向板,哪些属于双向板?图中虚线为简支边,斜线为固定边,没有表示的为自由边。

现代混凝土思考题123

现代混凝土技术思考题 1、水泥的品质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 水泥和混凝土的关系,前者是后者产品质量的赖以生存的根基。 2、集料的作用是什么?集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 集料起到骨料作用。集料的作用:骨架作用,传递应力,抑制收缩,防止开裂对细骨料质量要求:有害杂质含量、砂的粗细程度、砂的级配 砂中有害杂质危害:云母:与水泥粘结性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对水泥有侵蚀作用;有机质:影响水泥的水化硬化;粘土、淤泥:粘附在砂粒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增大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增大混凝土的干缩;海砂:含的氯化钠等氯化物对钢筋有锈蚀用,因此,对使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其氯盐含量不应大于0.1%,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不易采用海砂 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在相同用砂量条件下,细沙的总表面积较大,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用水泥浆包裹,赋予流动性和粘结强度,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用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大,除不经济外,还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大、收缩应变大、易开裂等。 在砂中含有较多的粗颗粒,并以适量的中粗颗粒及少量的细颗粒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种砂是比较理想的,不仅水泥用量少,而且还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 对粗集料品质要求: 洁净、坚硬、表面粗糙、级配合理、粒径合适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受力时易折断,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会增大骨料的孔隙率 骨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孔隙特征影响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性能,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良好的级配可以减少空隙率,增强密实性,从而可以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混凝土的强度 骨料如页岩、砂岩等由于干湿循环或冻融交替等风化作用引起体积变化而导致混凝土破坏时,体积稳定性不良

传感器简答题

1:简述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主要测量电路种类及其应用情况 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将测量物体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中。 一工作原理 (一)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如图2-1所示 设有一根长度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金属丝,在未受力时,原始电阻为 (2-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Δ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ΔS,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Δρ,故引起电阻值变化ΔR。对式(2-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则有: (2-2) 式中的Δl/l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用ε表示,常用单位με(1με=1×10-6mm/mm)。若径向应变为Δr/r,电阻丝的纵向伸长和横向收缩的关系用 泊松比μ表示为,因为ΔS/S=2(Δr/r),则(2-2)式可以写成 (2-3) 式(2-3)为“应变效应”的表达式。k0称金属电阻的灵敏系数,从式(2-3)可见,k0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1+2μ),它是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另一个是Δρ/(ρε),是材料的电阻率ρ随应变引起的(称“压阻效应”)。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以前者为主,则k0≈1+2μ,对半导体,k0 值主要是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实验也表明,在金属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成正比。通常金属丝的灵敏系数k0=2左右。 (二)应变片的基本结构及测量原理 各种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大体相同,以图2-2所示丝绕式应变片为例,它以直径为0.025mm左右的合金电阻丝2绕成形如栅栏的敏感栅,敏感栅粘贴在绝缘的基底1上,电阻丝的两端焊接引出线4,敏感栅上面粘贴有保护用的覆盖层3。l称为应变片的基长,b称为基宽,l×b称为应变片的使用面积。应变片的规格以使用面积和电阻值表示,例如3×10mm2,120Ω。 用应变片测量受力应变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表面上。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表面产生微小机械变形时,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根据式(2-3),可以得到被测对象的应变值ε,而根据引力应变关系 б=Eε(2-4) 式中б——测试的应力;

混凝土简答题

1.常见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楼面荷载的传递途径是怎样的? 肋梁楼盖和无梁楼盖。肋梁楼盖的特点是:用钢量低,梁格布臵灵活,但支撑复杂。 无梁楼盖的特点是:板受力复杂,板厚且用钢量大。结构高度小,房屋净空大,支模简单。 2.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在设计时如何区分单向板肋梁楼盖和双向板肋梁楼盖? 当lo2/lo1大于等于3时,荷载主要沿短跨方向传递,可忽略荷载沿长跨方向的传递.因此称 lo2/lo1≥ 3的板为单向板,即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 lo2/lo1小于等于2的板为双向板,即在两个跨度方向上弯曲的板, 对于2< lo2/lo1<3的板,可按单向板设计,但应适当增加沿长跨方向的分布钢筋,以承担长跨方向的弯距. 3.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单向板和双向板的计算简图有什么不同? 4.在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臵时,主梁次梁和板的经济跨度在什么范围?梁的界面尺寸和板厚如何选取? 板:1.5-3.0m.板厚:不小于跨度的1/40(连续板),1/35(简支板),1/12(悬臂板) 次梁:4-6m h=(1/18-1/12)l,b=(1/3-1/2)h

主梁:5-8m h=(1/15-1/10)l,b=(1/3-1/2)h 5.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在确定连续单向板和次梁的计算简图时,将次梁看作板的不动铰支座,把主梁看作次梁的不动铰支座,这样假定与实际结构的受力情况有什么差别?在内力计算式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a忽略了主梁变形将导致次梁跨中M偏小,主梁跨中M偏大,当主梁线刚度大于次梁时,主梁变形对次梁内力影响较小.次梁变形对板的内力影响也一样.(一般不考虑) b梁板整浇,板发生扭转,次梁也扭转,次梁的抗扭刚度将约束板的扭转,主梁也一样.次情况通过折减荷载方式来弥补. 连续板:g/=g+q/2 q/=q/2 连续梁: g/=g+q/4 q/=3q/4 6.主梁作为次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什么条件?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什么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如何确定? a.板,主次梁的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 b.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5 c.应按梁柱刚接的框架模型计算 7.为什么要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臵?试说明各控制截面最大,最小内力时最不利活荷载布臵的原则。 活荷载时有时无,为使在设计连续梁板时在其某一截面的内力绝对值最大. a.求跨中+M最大,本跨与隔跨布臵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问答题 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计算有何联 系? 1.答: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混凝土开裂前的未裂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的裂缝阶段和钢筋开始屈服前至截面破坏的破坏阶段。 第Ⅰ阶段的特点是:1)混凝土没有开裂;2)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是直线,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在第Ⅰ阶段前期是直线,后期是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基本上是直线关系。I阶段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a 第Ⅱ阶段的特点是:1)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推出工作,拉力主要由纵向受拉钢筋承担,但钢筋没有屈服;2)受压区混凝土已有塑性变形,但不充分,压应力图形为只有上升段的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是曲线关系,截面曲率与挠度的增长加快了。阶段Ⅱ相当于梁使用时的受力状态,可作为使用阶段验算变形和裂缝开展宽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的特点是:1)纵向受拉钢筋屈服,拉力保持为常值;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已退出工作,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曲线图形比较丰满,有上升曲线,也有下降段曲线;2)由于受压区混凝土合压力作用点外移使内力臂增大,故弯矩还略有增加;3)受压区边缘 时,混凝土被压碎,截面破坏;4)弯矩—曲率关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实验值0 cu 系为接近水平的曲线。第Ⅲ阶段末可作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与匀质弹性材料梁有何区别? 2.答: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与匀质弹性材料梁的区别有: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第Ⅱ阶段开始,受拉区混凝土就进入塑性阶段,梁就开始带裂缝工作,受拉区拉力都由钢筋来承担,直到第Ⅲ阶段末整个梁破坏,而匀质弹性材料梁没有这两个阶段,始终是在弹性阶段内工作的。

混凝土思考题及习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 素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各有哪些特点?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2, 钢筋混凝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 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发展,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思考题 1,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二者的强度取值有何不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中将建筑结构用钢按强度分为哪些类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征?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 2,解释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术语:比例极限、屈服点、流幅、强化阶段、时效硬化、极限强度、残余变形、延伸率。 3,什么是钢筋的冷加工性能?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两种?冷加工后钢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4,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5,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混 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低于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立方 抗压强度比有何关系?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抗压强度有何关系?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些级?

7,某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浇筑后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根据约束混凝土原理如何加固该柱? 8,单向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一次短期加载时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征?常用的表示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有哪几种? 9,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是怎样确定的? 10,什么是混凝土的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时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 11,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徐变? 12,混凝土收缩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收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减少收缩? 13,什么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有哪几部分组成?哪一种作用为主要作用? 14,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 第三章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思考题 1,结构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结构超过极限状态会产生什么后果?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安全等级如何体现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 2,“作用”和“荷载”有什么区别?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结构构件的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构件的抗力是一个随机变量? 3,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哪两类,其含义各是什么? 4,建筑结构应该满足哪些功能要求?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如何确定?结构超过其设计使用年限是否意味着不能再使用?为什么? 5,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有哪些数字特征?这些数字特征各表示什么意义?正态分布概率

混凝土设计思考题答案

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超静定结构只减少一个多余约束,既减少一次超静定,但结构还能继续承受荷载,只有当结构出现若干个塑性铰,使结构局部或整体成为几何可变体系时结构才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 1-9何谓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铰的部位及塑性弯矩值与塑性内力重分布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梁,板时为什么能节省钢筋?结构内力分布规律相对于弹性内力分布的变化称为内力重分布。 当支座B出现塑性铰时,此时跨中1,2弯矩为M1,2=1.15F’l0=0.117Fl0

传感器考试题简答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30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共性及组成。 301答:①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岀信号的器件或装置;②传感器的共性:利用物理定律和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转换为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 ③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主要由敬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302、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 302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它在稳态(静态或准静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一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岀关系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 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 303、简述在什么条件下需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是什么? 303答: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是 幅频特性:AW)二|H(jco) | =A(常数) 相频特性:6(3)二-3t(线性)° 304、什么叫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04答:材料的电阻变化是由尺寸变化引起的,称为应变效应。 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 力矩或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形变,变换成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将引起应变敏感元件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岀。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了被测物理量的大小。 303、试简要说明使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并说明有哪儿种补偿方法。 看:温度误差产生原因包括两方面:305. 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试件材料与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应变。 温度补偿方法基本上分为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大类。 311.根据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311、答:根据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3种:变极板间距的变极距型、变极板覆盖面积的变面积型和变介质介电常数的变介质型。 变极板间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电容量与极板间距成反比,适合测量位移量。 变极板覆盖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特点是电容量与面积改变量成正比,适合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的特点是利用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各不相同,通过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实现对被测量的检测,并通过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量的变化反映出来。适合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的场合。 313.试说明什么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如何消除?

混凝土简答题

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2.1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 些?什么样的混凝土强度属于高强混凝土范畴?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 我国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 C50---C80属于高强度混凝土范畴; 2.2某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浇筑后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根据约束混凝土原理如何加固该柱? 根据约束原理,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要对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加以约束,从而限制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展。因此,工程上通常采用沿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高度方向环向设臵密排矩形箍筋的方法来约束混凝土,然后沿柱四周支模板,浇筑混凝土保护层,以此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的目的。 2.3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通常认为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 小徐变? 结构或材料承受的荷载或应力不变,而应变或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徐变对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它会使构件的变形增加,在钢筋混凝土截面中引起应力重分布的现象,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会造成预应力损失。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1)时间参数;2)混凝土的应力大小;3)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4)混凝土的组成成分;5)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养护条件;6)构件的形状及尺寸;7)钢筋的存在等。 减少徐变的方法有:1)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2)采用较坚硬的骨料;3)养护时尽量保持高温高湿,使水泥水化作用充分;4)受到荷载作用后所处的环境尽量温度低、湿度高。 2.4光面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变形钢筋的粘结机理与光面钢筋的有什么不同? 钢筋和变形钢筋的S-i关系曲线格式怎样的? 光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作用组成部分: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得胶结力;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力; 光圆钢筋的粘结机理与变形钢筋的主要差别:光圆钢筋的粘结力主要来自胶结力和摩擦阻力;变形钢筋的粘合力主要来自机械咬合作用; (附图) 钢筋混凝土受力后会沿钢筋和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剪应力,通常把这种剪应力称为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横向配筋及侧向压应力、钢筋表面形状以及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臵等。 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的构造措施有:1)对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和钢筋,要保证最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2)为了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必须满足钢筋最小间距和混凝

混凝土思考题答案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章思考题答案 11.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主梁按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1 )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 (2 )支座为铰支座--但应注意:支承在混凝土柱上的主梁,若梁柱线刚度比<3,将按框架梁计算。板、次梁均按铰接处理。由此引起的误差在计算荷载和内力时调整。 (3)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 (4)在传力时,可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反力。 (5 )大于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大10%寸,可按五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11.2计算板传给次梁的荷载时,可按次梁的负荷范围确定,隐含着什么假定? 答: 11.3为什么连续梁内力按弹性计算方法与按塑性计算方法时,梁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 答:两者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以中间跨为例,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梁内力时其计 算跨度是取塑性铰截面之间的距离,即取净跨度"=;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连续梁内力时,贝U取支座 中心线间的距离作为计算跨度,即取+ b。 11.4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和理想塑性铰的区别。 答:1)理想铰是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则能承受弯矩(基本为不变的弯矩); 2)理想铰集中于一点,而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3)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能无限转动,而塑性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作一定限度的转动,是有限转动的单向铰。 11.5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比按弹性方法设计节省钢筋? 答:不是的 11.6试比较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 答:适筋梁的正截面应力状态经历了三个阶段: 弹性阶段--砼应力为弹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带裂缝工作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破坏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塑性。 上述钢筋砼由弹性应力转为弹塑性应力分布,称为应力重分布现象。由结构力学知,静定结构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得,故同截面本身刚度无关,故应力重分布不会引起内力重分布,而对超静定结构,则应力重分布现象可能会导: ①截面开裂使刚度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②截面发生转动使结构计算简图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11.7下列各图形中,哪些属于单向板,哪些属于双向板?图中虚线为简支边,斜线为固定边,没有表示的为自由边。

混凝土思考题简答题

ultimate limit state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Truss 。 bond stress ? serviceability safety durability 1试简述0b x h ξ≤和' 2s x a ≥的物理意义以应用。 前者保证钢筋受拉屈服(受弯构件受拉区,大偏压构件远侧,大偏拉构件近侧),后者保证钢筋受压屈服(受弯构件受压区,大偏压构件近侧,大偏拉构件远侧) 2.简述弯剪扭构件设计计算步骤 1按公式00.250.8c c t V T f bh W β+≤确定截面尺寸。2按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抵抗弯矩所需纵向受力钢筋 ,s m A 和',s m A ,3,考虑剪扭相关性,计算抵抗剪力所需箍筋,/sv jian jian A s 4考虑剪扭相关性,计算抵抗扭矩所需箍筋,/sv niu niu A s 5.计算抵抗扭矩所需纵向钢筋stl A ,并将stl A 分配到各边。6计算各边纵向钢筋用量,据此选择直径和根数。7计算构件箍筋总用量,据此选择直径,间距和肢数。 3如果增加受拉纵筋使适筋梁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该梁是否满一定满足挠度验算要求,原因? 不一定,增加受拉纵筋,适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增长较快,而抗弯刚度增长较慢,如果梁跨高比较大,则通过增加钢筋其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时挠度验算可能仍然不能满足。 4桁架模型描述。 In applying the analogy ,it is assumed that: 1. Diagonal cracking occurs along planes inclined at 45 degrees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2. Compression diagonals are formed in the concrete between the cracks; 3. Tension reinforcement provides the tension chord of the truss; 4. Compression chord is provided by the top compression reinforcement and the compression zone in the top of the beam. Stirrups provide the tension diagonals and are inclined at an angle of degrees. 5.设计使用年限:按规定指标进行设计的结构或构件在正常施工、使用和维护下,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达到预定目标的使用年限。承载力:结构或构件发挥最大承载功能的状态。正常使用: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者耐久性的某项指标。结构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为可靠性。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条件下,完成与其功能的概率。 6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依据哪一种破坏形态建立的?公式的适用条件有哪些?为什么要有这些限制条件?剪压破坏;025.0bh f V c c β≤(防止斜压破坏); yv t sv f f 24.0min =ρ(防止斜拉破坏) 。 7. 试简述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以及分类原则。 根据远侧纵向钢筋是否受拉且屈服分类。是,则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破坏);否,则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受压破坏);大偏压:远侧钢筋受拉先屈服,近侧混凝土后压坏;小偏压:远侧钢筋受拉或受压,但不能受拉屈服,近侧混凝土后压坏。判断条件:o b h x ξ≤,成立则为大,否则为小。 8.试简述超静定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及过程 由于超静定结构的非弹性性质而引起各截面内力之间的非线弹性关系,称塑性内力重分布。

传感器技术期末考试简答题

传感器技术期末考试简 答题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四、简答题(4题,共18分) 30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共性及组成。 答:①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②传感器的共性:利用物理定律和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转换为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③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302、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 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它在稳态(静态或准静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 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 304、什么叫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答:材料的电阻变化是由尺寸变化引起的,称为应变效应。 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形变,变换成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将引起应变敏感元件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出。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了被测物理量的大小。 306、在传感器测量电路中,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有什么不同,如何考虑应用场合用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半桥、全桥电路与单桥相比有哪些改善答:直流电桥适合供电电源是直流电的场合,交流电桥适合供电电源是交流的场合。半桥电路比单桥电路灵敏度提高一倍,全桥电路比单桥电路灵敏度提高4倍,且二者均无非线性误差。 311、根据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根据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3种:变极板间距的变极距型、变极板覆盖面积的变面积型和变介质介电常数的变介质型。 变极板间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电容量与极板间距成反比,适合测量位移量。 变极板覆盖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特点是电容量与面积改变量成正比,适合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的特点是利用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各不相同,通过改变介质的介电常数实现对被测量的检测,并通过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量的变化反映出来。适合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的场合。 316、何谓电涡流效应怎样利用电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答::电涡流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通过导体的磁通将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在导体内产生电流,并形成闭合曲线,状似水中的涡流,通常称为电涡流。 利用电涡流效应测量位移时,可使被测物的电阻率、磁导率、线圈与被测物的尺寸因子、线圈中激磁电流的频率保持不变,而只改变线圈与导体间的距离,这样测出的传感器线圈的阻抗变化,可以反应被测物位移的变化。 317、试比较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答: (1)不同点: 1 )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自感系数的变化; 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 (2)相同点:两者都属于电感式传感器,都可以分为气隙型、气隙截面型和螺管型。 323、什么是正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什么是纵向压电效应什么是横向压电效应 答:正压电效应就是对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施以外力使其变形时,其内部将产生极化现象而使其出现电荷集聚的现象。 当在片状压电材料的两个电极面上加上交流电压,那么压电片将产生机械振动,即压电片在电极方向上产生伸缩变形,压电材料的这种现象称为电致伸缩效应,也称为逆压电效应。 沿石英晶体的x轴(电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沿石英晶体的y轴(机械轴)方向受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 331、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其实用价值。 答:1、中间导体定律;2、标准电极定律;3、连接导体定律与中间温度定律 实用价值:略。

混凝土简答题

混凝土简答题 第一章 1.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 2.配筋作用与要求:在混凝土中配置适量的受力钢筋,并使得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作用;要求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必须可靠地粘结,保证共同变形、受力;受力钢筋的布置和数量都应由计算和结构要求确定,施工正确。 3.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取材容易、耐久性好、耐火性好、合理用材、可模型好、整体性好;自重比较大、抗裂性差且带裂缝工作、施工复杂且工序多、隔热隔声性差。 4.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结构的承载能力可靠)、适用性(使用中不产生过大变形或裂缝)、耐久性(耐腐蚀、脱落、碳化)。 5.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者变形达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中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称为正常用极限状态。 第二章 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150x150x150)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没有设计值),C50-C80属于高强度混凝土范畴。 2.轴心抗压强度中,棱柱体(150x150x300)下比立方体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抗压能力. 3.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k=0.88[ac1][ac2]Fcu,k。 4.受力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长期加载和多次重复荷载作用都会产生变形。体积变形:混凝土的收缩以及温度和湿度变化产生的形变。 5.结构或材料的承受应力不变,应变随着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混凝土的徐变特性主要与时间参数有关。 6.影响徐变因素:混凝土龄期越早,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受到荷载作用后所处的环境温度高、湿度低,以上均使徐变增大。骨料越硬,弹性模量越高,养护时温度高、湿度大使水化作用成分,以上均使徐变减小。 7.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水泥品种强度高,水泥用量多,水灰比大,以上均使收缩增大。骨料弹性模量大,结硬过程中周围温、湿度高,混凝土越密实,使用环境温、湿度大,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大,以上均使收缩减小。 8.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9.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钢筋的强度、可焊性、延性,机械连接性能,施工适应性,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1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是指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沿钢筋长度的粘结和钢筋端部的锚固两种情况。 第三章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P(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正截面上纵向受拉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比值,对梁的受力性能有很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2.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防止纵向钢筋腐蚀,火中钢筋受热缓慢,使纵向钢筋与混凝土较好

最新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1.5 ) 倍左右为宜。 3.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4. 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中各种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5.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细分)技术。 6.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7.传感器静态特性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性能指标来描述。 8.电容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型。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并联)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串联)起来 10.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顺压电效应)。相反,某些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11. 压力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型. 12.抑制干扰的基本原则有(消除干扰源,远离干扰源,防止干扰窜入). 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D.热电偶 2、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C.压电效应 3、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C.温度 4、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固有频率 5、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C.尽量高些 6、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干扰的原因是( )C.干扰的耦合通道 7、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C、热电偶 8、莫尔条纹光栅传感器的输出是( ).A.数字脉冲式 9、半导体应变片具有( )等优点.A.灵敏度高 10、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C.弹性元件 11、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B.迅速下降 12、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13、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ABD 随便选一个)不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14、(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1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16、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B.压电式 三、简答题(30分) 1.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框图?画出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并指明传感器在系统中的位置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