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2010年11月10日 0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2010年11月10日 0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2010年11月10日 0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2010年11月10日05:41北京青年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

■研究当前社会阶层的两大重要意义

如果对于农村调查、社会分层的调查比较全面,有区别、有的放矢地对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著名社会学家评述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

■中国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雏形刚刚形成

■经济发展上去了,但如果社会结构调整跟不上,也会有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实现全国人民的和谐,也就是要实现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和谐。

今天重点讲关于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问题,重点讲阶层,深入认识分析阶层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1998年秋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任务,当时我任所长,主持了这项工作。在全国十个县市、十二个省市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写了两个报告:一是2002年初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说中国现在已经有十个社会阶层。二是2004年7月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第一本书认为现在已经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已经分化为十个阶层,第二本书内容主要是讲这十个阶层是如何由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演变而来,而且将往哪里变,以及将来阶层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景等。

■演讲者:陆学艺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演讲话题: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等

■演讲者小传

陆学艺,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

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起兼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社会阶层结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国情、基本地情,研究阶层结构本身是研究基本国情,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怎么样,社会怎么样。以前往往从经济结构来说,经

济发展情况,人均GDP多少,一二三产业多少,大致比例怎么样,通过这些数字大致知道这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其实同样也可以从国家社会阶层结构来判断,比如这个国家的上层阶层、中间阶层、底层的比例,工人阶层、农民阶层有多少,通过对他们的状况分析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国情、地情。

第二,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所有制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发展到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新的阶层,一些社会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有些社会阶层的地位下降。当今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已经不是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对于这些新情况,由于过去对阶级阶层方面的研究不够,又没有提到应有的认识上,所以现在对社会阶层结构的认识基本上是笼统的。

我们第一本书出来以后,去开了一些调查会,当时福建省福清市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在会议上说过一段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实际上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就应该对阶级、阶层状况有很详细的研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现在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就不能有的放矢。一个省有几千万人,到底工人多少,农民多少,科学技术人员多少,干部多少,他们各自的状况怎样?研究的不是太清,所以制定政策就很难落实,往往是事倍功半。

2004年,国家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而且国家对种植粮食的农民进行现金补贴,这个政策十分正确,花了一百多个亿,而且产生的效果也好,也增产了粮食。但是仔细研究一下,能不能改进得更好一点,效果更好一点?譬如,去年政策下来以后,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反响。

政策出台以后,我给老家兄弟打了一个电话,说最近农村有一个好政策,你们知道吗?种一亩地可以补贴三十块钱的粮食政策。无锡的农民真正靠农业为生的已经很少,我的弟弟主要靠二三产业的收入来维持家用,只种口粮田,他说家里三口人种一亩多地,是四十来块钱,一亩地不就是一包烟钱吗!所以这种政策对于这样的农民作用不是太大。

不久前,我到黑龙江五大连池农村调查,一南一北差距很大。那里的农民人均有六亩地,我去调查的那户农民,五口人,他告诉我是种两垧地三十亩。一亩补助三十块钱共九百块钱,而且当年黑龙江省还免了农业税,所以一进一出就增加一千八九百块钱,他们对中央支农的政策反应就非常好。

所以我想如果对于农村调查、社会分层的调查比较全面,有区别、有的放矢地对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分为十大层次

如果对于农村调查、社会分层的调查比较全面,有区别、有的放矢地对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在国内对于社会结构研究的说法,从大的框架来说有这么三种:第一种还是用两个阶级的标准。现在说是演化为两个阶级,若干个阶层。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技术人员阶层等等。第二种是进行阶级分析,这种小范围研究还是有的,把

现在中国分成7个阶级、6个阶级的都有,但公开的书和文章不多。第三种主张搞阶层分析,我们就是属于这一观点,认为现阶段,进行社会阶层分析比较好。我们的两本书的观点就是这样。

我们这个课题组就是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人群已经分化为十个阶层。现在划分阶层跟阶级划分不一样。首先现在我国是工业化、市场化的国家,所以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接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首先要看职业,不同职业的人,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是不同的。

根据这个理论框架我们现在把全国7亿多就业人员作一个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划分成十个阶层。这里说明一下,这主要是根据全国抽样,抽了12个省市72个县市6000户,这跟统计局做的数据不完全一样,但基本接近。

第一个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具有实际行政职权的干部,不是所有的干部,是实际负责的干部,他们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1%,这是2001年的数字。主要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员。

第二个阶层是经理人员,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国家公有制企业的老总、经理、中上层的干部,第二部分是三资企业的中上层管理干部,第三部分是现在私营企业的经理人员。他们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6%,这个队伍还在扩大。

第三个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现在私营企业主接近千万户。

第四个阶层叫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包括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工程师、医生、律师、文化工作者或者叫白领,这个队伍比较大,占全国就业人数的4.6%,实际上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超过10%,但农村、县以下较少。

第五个阶层是办事人员阶层,是跟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相对应的,包括办公室主任、秘书、会计、出纳,还有电脑工作者、统计人员等等,当时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2%。

第六个阶层是个体工商户阶层。我国把雇工7人以下的称为个体工商户。

第七个阶层是商业服务人员,实际上也是第三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但是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人员还很少。现在这个队伍也是在扩大,将来要比第八个阶层大,现在是占11.2%。

第八个阶层是产业工人阶层。制造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人,是体力和半体力劳动者,现在在不少行业里,如纺织、服装、电子、玩具、塑料制品等行业里,第一线工作的已经是以农民工为主,产业工人阶层占21.7%。

第九个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据2001年的调查,这个队伍占42.9%。这个数字已经够大,现在社会结构不合理主要在这里。

第十个阶层是城乡的失业者和半失业者,统计数字2001年是4.8%,这里讲的是城镇的。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总体特点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接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不同职业的人,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是不同的。

与国际相比,中国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对此,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中国已经形成一个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而且还正在发展变化之中。首先国际上一些国家的阶级阶层的基本成分,比如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企业主阶层我们国家都有了。这些阶层以前很少或者没有,现在都有了。跟国外现代化国家的阶层结构相比,差别在于结构比例还不合理。

其次,十个阶层的排序是已经确定了,排序不是随意搞的,是按照拥有三种资源的多少来排列,不是任意的,而且基本上一个阶层是一个台阶。

我们研究所每年会接待一些外国朋友,他们常常问,农民工这么多,干最苦最累的活,同工又不同酬,时间这么长,待遇这么差,为什么没有闹意见?不能说没有事,但可以说农民工同城里人基本上相安无事。为什么?农民工跟他在老家的农民生活比,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了。农民工这个大群体实际是上了第八和第九之间的半个台阶。他在城里能找到一个岗位,能够站住脚的话,他是满意的,他不是跟上面比,而是跟老家的农民比。农民工问题是国家要解决好的大问题,不能长此以往存在的。

第二,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讲的是社会的流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在由先赋型社会转变为后致型社会,农民可以进城来打工,年轻人通过学习、努力,可以上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当教员、当国家干部,上升了,所以现在是一个开放、有活力的社会。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个开放、流动畅通、公正的社会,现在我们已经往这个方向走,正在发展。但是现在的户口制度、有些人事制度、有些社保制度还没有完全改,还不能说已经是完全开放的社会,但是总的来说,社会流动已经畅通了,社会流动机制已经改变了,现代社会结构包括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

第三,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的背景下,自然、自发形成的,还不合理,还在发展变化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不适应。

现在的阶层结构还不合理,不合理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该大的社会阶层没有大起来,二是该小的没有小下去。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正常的话,社会中间阶层(国外叫中产阶级)的规模要比现在的大。该小的没有小下去指的是农民,现在已经到社会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变成制造业大国,但是农民在户口上还占70%,从业劳动力还占50%,而每年创造的GDP就占14.6%。

社会中间阶层从阶层分析方面来说,首先是个职业概念。其次所谓中间阶层不是一个阶层,在十个阶层里面,前六个阶层里面有很大部分都是中间阶层,是若干个阶层的总称。

如果按照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发展,如果社会流动是开放的,社会政策能够到位,中间阶层到2020年应该接近40%,社会要比现在稳定得多。

第四,一个国家要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活力的社会阶层结构,不仅要靠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带动,靠“无形的手”的推动使之自然地演变和成长,还要靠国家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社会政策,也就是还要靠“有形的手”加以调控和引导。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的前景分析

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正常的话,社会中间阶层(国外叫中产阶级)的规模要比现在的大。该小的没有小下去指的是农民。

首先,从国际的经验来看,现在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好。第二,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领导人反复讲,如果搞得好,就能够顺利进入中等发展国家,如果搞不好,或者严重失误,就可能出现社会停滞、甚至倒退。对这一点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国际上做过一个研究,现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搞成发达国家、现代国家、比较稳定的国家不超过30个。不是搞了市场经济都能进入现代化的,现在只是西欧一片,北欧有一些,然后就是北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能够说得上已经进入现代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不超过30个。

为什么说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到了关键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的“四小龙”和拉丁美洲发展得都很快。“四小龙”的经济、社会政策正确,人均GDP很快越过3000美元,达到7000美元,甚至到了1万美元,新加坡更多,而且社会比较稳定、和谐。但是紧跟着美国走的拉丁美洲国家,有的经济甚至上到人均5000、6000美元,但是社会结构没有变,产业政策也不对,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一个金融危机,经济就崩溃了。有一段时间把拉美的经验吹得很重,后来不行了。它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就是经济发展一度上去了,但社会结构没有调整。

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看来,在经济上已经有经验,发展速度保持在7%、8%,2020年达到3000美元,已经问题不大。但是比较难的是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如果社会体制方面不改革、社会建设上不去,社会结构改不过来,该大的大不起来,该小的小不下去,农民还是占总人口的60%、70%,那肯定无法实现现代化。

所以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预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前景有三个,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统领构建和谐社会,真正这么办了,进行社会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社会结构的调整,形成该大的大起来,该小的小下去,形成中产阶层比较大的一个社会结构,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公正公平的、有活力的、开放的、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这样现代化就实现了。

二是如果改革下不去,那么即使经济上达到3000美元,社会结构还是这样,拉丁美洲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因为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从收入结构说也是这样,不能像现在富的都富到这样程度,穷的穷成这样,一些社会政策就是出不来。比如累进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就是出不来,户口制度就是改不了,农民工的制度就是改不了。发展下去,社会结构保持现在这样,底层比较大,上面比较小,还是保持洋葱形状,到不了橄榄型。

三是我国的发展遇到阻碍。现在看,我们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大好的机遇期。但是同时要看到,一些超级大国不希望我们强大。如塔里木油的成本当年是2.2美元一桶,而国际油价已卖到56美元一桶,有人在操纵国际油价。另外,今年铁矿砂一下涨了71%,有人在算计我们。所以国际局势不是大好,国际环境有恶劣的一面,如果上述国内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可能出问题,像拉丁美洲那样,社会结构就可能从现在的洋葱型变成烛台型。中下层变得越来越大,中间阶层可能反而缩小。

中央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大的转变,是一个大的战略决策。如果按照这个去做,我想会逐步地解决上述问题,所以下面的预测比较乐观。

■设想中的五个变化

如果社会体制方面不改革、社会建设上不去,社会结构改不过来,农民还是占总人口的60%、70%,那肯定无法实现现代化。

西部城市跟南方的城市差别并不大,但当地的城乡差别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那里的农村跟东部的农村不能相比。

我们设想,如果今后继续深化改革,继续按照中央的部署去做,今后15到20年可能发生以下变化:

一、城市化的步伐会加快,改变现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2003年的城市化率是

40.5%,今后每年能够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市化率能够达到55%-60%。

二、调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举例说,2003年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占14.6%,但是就业的劳动力占49.1%,差35个百分点,这是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如果今后第一产业的劳力能够平均每年减少1-1.2个百分点,使农业劳动力降到30%左右,我想这个社会结构方面该小下去的就有可能小下去。三农问题根本点是解决农民问题,现在有关方面只注意解决农业问题,但是现在这么多农民的问题却不重视,这是不行的。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农民问题,世界上都是这样。

三、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会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际上也是城乡差别表现的一个方面。

现在我们到西部的城市去,可以感到它们跟南方的城市差别并不大,但当地的城乡差别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那里的农村跟东部的农村不能相比,要缩小这一差距。

2003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年收入比例是1∶3.23,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则比例约为1∶5.6,这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据国际经验,大致是农民收入100,城市居民收入150,1∶1.5比较合理,像日本是1∶1,我们这样是不行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个问题十六大就提出来,但是这几年没有缩小,而且在加大。这是体制问题,不从体制上改解决不了。如果改革了,能每年缩小0.1-0.2个百分点,缩小到1∶1.5-1∶2之间,就合理了。

四、贫富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22,这几年急剧拉大,现在为0.458。在0.4以内是正常的,0.2以下是平均主义。所以要制定新的政策,每年能降一点,要降到0.4以下。

五、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扩大。中间阶层2004年约占全社会的20%,今后每年能扩大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38%左右,如果能达到40%,就进入现代化社会。有了这样一个社会阶层结构,国家社会就可以比较稳定。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当今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层由以前的的简单到现在的多样和复杂无不体现了国家的富强和崛起。这里我就当代中国社会复杂的阶层进行简单的剖析。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对旧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及阶级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梳理,并提出了中国革命所要依靠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及打击的势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急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和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趋向于简单化。到文革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阶层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即农民、工人和干部。农民占了人口的80%,生活在城市中的工人及干部,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当时的干部除公务员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及文艺工作者等。工人中还包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当时的人们几乎无私有财产,均属工薪阶层。干部和工人之间收入差别也很小。处级干部的工资和六级技工差不多。城市

是因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引入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得到高速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转型期法律,法规不建全,加之官商勾结使一些人快速致富的结果。这个群体富裕之路无外乎有下几个方面: (1)八十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一大批农民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后来成为农民企业家。 (2)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时期,部分政府官员的子女和亲属利用权力,在价格双轨制中掏足了第一桶金,资本的积累使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 (3)九十年代,干部下海经商潮,也造就了一批富翁。 (4)九十年代在国有企业改制,破产,工人下岗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通过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相当有远见有分析能力的领导人,能够正确掌握当时中国的国民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一个方面正确。 毛泽东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分析得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法。毛泽东根据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别国情,灵活的运用了阶级分析法。他并不是注重各阶级的生产关系的属性,然而却突出了内外民族矛盾、贫富阶级矛盾,以分析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尤其是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划清了敌我友界线,从而确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政治策略。正是因为运用了这种独特的分析方法,毛泽东才能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当时各阶级做出正确而明智的分析,为党当时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最终得出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反动的知识阶级所谓中国大资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敌人,乃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无须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敌人一一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不远其左翼可以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朋友——但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们的阵线。 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农民问题的分析。因为中国拥有数量广大的农民,他们长期受压迫,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动力,但是却没有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毛泽东在文章中对农民

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 阅读《中国非营利评论》2、4、5期上的“公民社会”的连载文章。复印出来提供给大家。 第一部分公民社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先由公民社会的NGO式界定开始,分析其原因,再为下一步的拓展与对话做出准备。 第一次课公共领域及其三种主导力量 要点:三个部门、三种机制 一、热身性讨论 1.公民社会是什么 你对公民社会的理解是什么? 你如何看重这一领域? 为什么?它与什么现象有关? 2.公民是什么? 你的理解与救灾志愿者的理解有什么区别? 公民与公民社会的关联是什么? 二、市场逻辑与公共空间 问题讨论:土地、森林与水资源私有化:你赞成吗?——它提升了效率,却消失了人们议事的空间与建构SC的基础。 市场正在消失公共空间。原因:商业化的逻辑与力量,人们不得不被卷进去而没有时间、精力来生活;市场逻辑的入侵、游说,以及按照这套逻辑产生产品(如媒体利用人们的下意识欲望……)、市场在解体道德…… 阅读与讨论“曹操墓造假.doc” 于是,市场逻辑渗入公共空间。 阅读:人们有关市场经济与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讨论 三、政府逻辑与公共空间 市场剩下(没渗入)的公共空间,又进入到权力控制的范畴。 四、NGO与公共空间 NGO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秩序、公共生活的提供者。 五、三套逻辑,你喜欢谁? 你选择谁?

三者的边界你愿意确定在什么地方(谁大一些、谁小一些)? 这就是公民社会理论要研究的。 六、公民社会的通常界定 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空间,为NGO所占据,这就是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的既有界定:NGO为主体,结社、公益、利益群体,也包括社会运动。私人与国家之间。家庭的过渡性质(鱼与文化有关)。 第二次课从公共领域到公民社会的逻辑 要点:从建设性的角度,将NGO与公民社会深度链接起来。这些学习公民社会理论的人,更关注的是NGO如何。 一、公共领域、NGO与公民社会 1.一个基本的表达式 表达式:公共领域(三种主体)→被三者之一的N G O占据→公民社会呈现。 所以,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 ①为什么把NGO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 ②公民社会为什么被认为是理想的社会? ③为什么公共领域如此重要? 答案都在于上面的公式中:公共空间如此重要!而如此重要的公共空间被押宝在NGO 身上;又体现为公民社会。 2.第一个问题的展开 为什么把NGO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就像那一问题问到的,文明社会、被人喜欢的社会,为什么非要是NGO主导的社会?答案就在于三个部门的三套逻辑,其中只有NGO的逻辑能避开另外两套逻辑。 NGO的四种重要类型: ①集体事物的自我提供(互益组织) ②公共事物的自我提供(慈善-公益组织) ③游说组织(狭义的利益集团) ④社会运动组织 互益组织:自我治理的“精致雕刻”(自我创造的集体与事物),自我选择的进入。微观层面上的最完美的民主形式。 公益组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观场面。慈善助人的默默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 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 署、整体推进。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书报告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当时为了实施大革命,国共两党已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在这个政治背景下,党内有些同志受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共产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是与国民党所代表的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存在着根本性的斗争。还有些同志在当时工人运动日趋高涨的形势下,受左倾机会主义影响,只注意了工人运动,忽视了农民运动。这两部分同志都是在革命形势表面大好的情况下麻痹了思想,分辨不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为解决党的真正敌友问题写下了这篇著作。 这篇重要论著,集中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通过这样的阶级分析,毛泽东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争取中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黄思明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治理科学研究所 一、引言 目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态毕竟如何?前苏联和苏共什么原因会垮台?列宁主义什么原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文革什么原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中国现在到底是姓社依旧姓资? 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突破在哪儿?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现在的一些乱象,均和这些理论问题有关。这些理论问题甚至涉及到我国宪法中的全然问题,例如我们现在实行的到底是无产阶级专政依旧资产阶级专政?过去我们〔包括前苏联〕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认识的肤浅,走了许多的弯路,假如我们现在还不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包括指出它的不足〕,我们很可能还要走弯路。 中国在21世纪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最强国,也有可能象前苏联那样垮台, 我们将以怎么样的社会制度来保证中国的强盛能够

连续几百年,而不是象前苏联那样垮台? 不谋万世者, 谋不得一时。我们的理论工作者现在就要开始讨论和研究,做好理论和思想上的预备。什么样的思想和想法都能够拿出来讨论,只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 我们将从社会中每个人效用优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况,同时对上面所提的问题给出回答。 效用函数的定义: 设u(x1,x2)为效用函数, ?u(x1,x2)??x1》0;?u(x1,x2)??x2》0; H(u(x1,x2)) 《0。 效用函数对每个变量是单调增的, 整体上是凹函数。 例如: u(x1,x2)=ax1 +bx2。 假如用效用函数u(x1,x2)来表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效用,那么他(她)一生的奋斗目标能够用下面的优化模型来刻画: Max u(x1,x2) s.t. (x1,x2) ∈ D; 其中 x1=有型资产,x2=无型资产,D为约束集合。 从那个效用优化模型我们能够看出,给

公民社会理论

基本概念辨析 公民社会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语的Civ il So ciety翻译过来的一种译法。在汉语学术界,Civil Societ y有三个流行的译名,即/公民社会0、/市民社会0和/民间社会0。仔细分析其内容,就会发现,这三个译名分别指明和强调 了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现实的 /Civ il Society0的不同侧面,在汉 语世界里不仅没有与Civ il Soc-i et y正相对应的概念,也很难找到 Civ il Societ y的对应事物。 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 林毓生教授的研究,公民社会是 /Civil Societ y0的本意,源自希腊 雅典的/城邦政治0。因为雅典公 民的社会范围与城邦政治的范围 重合,公民社会其实是城邦政治 的同义反复。雅典公民不可能在 城邦之外发展自己的公民性格、 村级如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0的程序性法律、法规方面,基本上是空白。 因此,要把立法建制摆在政府主导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首位,切实抓好。这是关系到基层民主能不能扩大,能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大问题。基层民主的立法建制,要体现社会基础性权力结构的特点,有利于扩大民主,要与代议制上的基层民主有所区别,遵循直接民主原则。 在机构设置上,要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把分散的条条中的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力统起来,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机制。目前,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职权过于分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与监督机关,却从1983年起承担了行政执法任 务,即承担了县、乡人民代表大会 直接选举的领导与组织工作;民 政部在县、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直接选举工作移交全国人大常委 会后,只负责5村委会组织法6、 5居委会组织法6的贯彻落实以及 乡镇、街道建设的立法调研工作; 农业部负责乡、村两级集体经济 组织民主管理工作;全国总工会 承担了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制度的建设工作;党务部门负责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内民主工作。 由于条条分割,各部门基本都是 从本部门的业务性质和行业利益 出发,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指导 性法规与政策,造成相互掣肘,政 出多门,没有形成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上的合力。基层干部普遍反 映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0, 遇到政策上的矛盾下面便无所适 从的问题,切中要害。 从有利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出发,这种状况应当加以改 变。首先,应当将县、乡、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工作和村级 直接民主工作,划归政府部门统 一管理组织。因为这两类工作尽 管有些区别,但都是直接民主的 范畴,行使权利的主体相同。其 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起 统一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委 员会,以统筹规划,交流各个领域 基层民主发展的经验。第三,地方 各级法院相应增设选举法庭,以 强化司法监督。u (詹成付民政部基层政权 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 白钢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所研究员。) 公民社会理论 田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旳总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1.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已经被社会发展实践所检验,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由于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化色彩依然比较严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行政色彩将被逐渐打破,发挥空间进一步增大。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多数社会组织形式上独立的,实际上一般都挂靠政府或事业单位,其主要作用是服务政府而难以在社会建设中起到独立发声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自治程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政社不分、政社混同的传统机制。它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建设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己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政社不分的思维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破除,在经济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民众对于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是定位逐渐清晰,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淡化。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公益性质。但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部分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地位时,过于强调市场化却淡化了公益性质。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医疗卫生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等以盈利为目的的倾向尤为严重_。因此,社会组织在明确自身定位,行使自身使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社会组织应基于其自身的公益性,服务于社会。克服社会组织的趋利化倾向,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自身定位,不能违背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原则,才能有效的发挥其社会建设主体地位的功能。 三是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健全。目前由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社会组织基本的登记注册手续缺乏,致使不少社会组织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应当看到,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社会组织实际功能有效发挥的成本,他们的很多实践活动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或限制,因此,要破除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破除社会组织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困境。 作为社会组织开展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界限应当明确,使得社会组织自身能够实现独立的运转,尤其是涉及人事、财务、运营等问题应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自我管理的权限。而相关主管部门同样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建章立制等服务监督工作,确保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 通过读完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之后,使我对中国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各阶级层次的划分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首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里针对当时在革命中、在党内存在的问题,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他从各阶级的利益角度出发将中国社会的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五个层次。并且对各个阶级的性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找出它们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及它们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性质。准确回答了“谁是我们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 在这里边,毛泽东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他们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中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它们既可以成为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员,也可能成为反革命成员;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阶级,他们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及大资产阶级剥削的程度不同,而对革命的热情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它们还是比较支持革命的;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道路中的领导力量。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为“谁是我们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详细的总结。那就是: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革命的成功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也都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的正确性。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性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它们层次的明确划分,才使中国在最初的革命道路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悲苦命运。

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理实-赵权 1840-1905年,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仍以科举制度为主,但此时由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量传播,科举制度的僵化和不公引起了绝大部分人们的不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很大程度就是由于洪秀全4次科举考试失败导致的。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统治阶级中的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引进西学,建立新型学校,改变以儒家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此期间,清政府开始创立京师大学堂,并规定全国建立的各小学、中学、大学,以学习西学为主。逐步改革科举制度。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读书人只有科举一条单一的出路,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只能说是一个依附于权力的阶层,无法成为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19世纪末之后,由于新式企业的出现,特别是那些文化企业的出现,大学、中小学等新式学堂的出现,一个读书人可以不再去寻求做官、做记者、做编辑、做教师照样能生活下来。此时,科举制度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直到1905年9月2日,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的一纸谕令所终结。 统治阶级废科举是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维持清王朝统治。但废科举也等于卸掉了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动机。知识分子的产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经济上的相对独立,独立于权力之外的一些新生事物——银行、书局、报馆、工厂、学校……的出现,他们才有生存空间。在未创立替代制度的情况下仓促废除科举,对准备科举者的士人出路缺乏妥善安排,教育与考选体制的衔接不畅,直接导致人心急速涣散。传统士大夫阶层分崩离析,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导致了社会势力的重组,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土崩瓦解。 而此时的中国,仍以农民阶层为主,同时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期,由于新兴的军阀、官僚地主和工商地主的大批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大量的土地被兼并。于是自耕农迅速减少,无地农民迅速增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民在农村无以为生,被迫离乡背井。其中,一部分进入城市或矿山,转为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企业中。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国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到194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总数达到200万人左右。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此时的

评《中国各社会阶层的分析》

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严铭 阶层是对人群的划分,同阶级、等级一样,不是对人群横向的划分(如对牧人、渔人、农人、工人的划分,它表现为劳动者分工,即人与某种劳动职能的固定结合关系),而是对人群纵向的划分。人群的横向划分决定着人们怎样互相交换其活动,反映着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群的纵向划分决定着人的高低差别,反映着人对人的压迫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既有阶级概念,又有阶层概念。当这两个概念并用时,阶层通常是阶级的组成部分,表示阶级内部次一级的划分,隶属于阶级,有时也包括其阶级归属尚不明朗的过渡性成份。 由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如实地指出了当代中国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社会,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高低差别的社会;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群的这种差别,为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调查材料;在对人群分层时,指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处于社会上层,产业工人处于社会下层,中间隔着6个社会阶层,从而使读者可以看出前者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者,而后者则不是主导阶层(第105页),自然不再属于领导阶级,正在逐渐滑向弱势地位;正确指出“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第16页)此外,还对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的两极分化做法表示了义愤(见此书第96-97页),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此书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现象时,旗帜鲜明地用阶层论代替了阶级论。自然,它就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阶层进行阶级归并,正确揭示我国当前的阶级状况。 之所以如此,是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革命党而是执政党,“目标”应当“变化”为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第7页),通过广泛妥协和“合作”实现各阶层的“共赢”(第99页,第108页),即用阶级阶层合作来代替阶级斗争。认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分层状况“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第99页)。这里所说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显然特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者认为它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已经“过时”,因而应当予以“扫除”(第104页)。 然而,在“扫除过时意识形态的障碍”(第104页)的同时,此书又想表白自己所用的阶层论并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5页)。为此,它求助于英文词汇。说,在“大多数”英文文献中,并不存在“阶级”与“阶层”两个概念的明显区别,“大多数”理论家都采用同一个词汇:“class”,它既可以被译成“阶级”,也可以被译成“阶层”(见此书第5-6页),并就此写了一大段说明。这段文字似乎是想让一部分赞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读者感觉,此书所说的“阶层”同“阶级”本是同一个概念,此书所用的阶层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把“阶级”改称“阶层”。但为什么又改了呢?此书说:“在中文中,情况有所不同,‘阶级’这一词汇往往是指传统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概念——即由生产资料占有来进行划分的、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立、斗争关系的群体,这一词汇让

公民社会建设引领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研究

公民社会建设引领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研究 摘要:志愿服务常态化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本 文从公民意识的内涵入手,对公民社会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常 态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优化的路 径,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民社会;志愿服务;常态化 1673-1069(2016)13-78-2 0 引言 志愿服务常态化是公民社会重要的元素,是公民社会成 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公 民意识得到增强,为成长为公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学生 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提供了有利 的契机。 1 公民意识与公民社会 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是 随着“公民”概念的兴起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民众意识,是 公民自身对于在国家中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社会地位的 种自觉认知。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意识集 中体 现了公民对于国家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它是 中图分类 t=r. 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社会意识多层面的统一,包括独立的主体意识、传统与现代结合 的公德意识、完备的法治意识、合理的民主平等意识、法律赋予 的权利和义务意识等。 1.1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公民对他在所在的政治生活和公共 生活中 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 的政治权利主体加入到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程序中的意识, 标志着公民个体对人格独立性的觉醒。[1]具有独立人格和自 由的意志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个体的要求。 1.2法治意识法治是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保障,也是现代社会 发展的 要求。与市场经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治意识表现为的法律观念、法律素养、法律精神。它既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又是法律规范化的前提条件。它不仅是法律规范设立的质量标准之一,而且制约着法律制度执行的全过程,从而 决定制度建设的成功与否。它要求是公民特别是权力的执行 者要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无禁止即可为”,拥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并切实遵守、执行。 1.3民主平等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把“民主” 、“平等”写 入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传统中国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观念,人与人之间有着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意识固化了人的社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们对社会阶层的分析和定位,其目的是要反映社会现状、阶层结构,使其成为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对当前社会阶层的分析,应当尽可能地综合反映出各阶层具有的不同的共性、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各阶层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化解这些冲突、解决这些矛盾提供必要的依据。要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正视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化解这些矛盾。 一、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和构成特点 社会阶层是对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群体的称谓,阶层不同于阶级,但是和阶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一阶级内部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基层,不同阶级的成员也可以组成同一个阶层。 建国以来,我国曾存在四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剥削制度也自此消失。由此我国只存在着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也属于工人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分配方式的变化,一部分生产资料占有者逐渐脱离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正常且符合我国现实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阶级消亡创造条件,必须废除某些制度,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部分的保留某些阶级和制度,或者说,在新制度的绝对控制下容许旧制度的某些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以使和它能满足其要求的那部分生产力相适应。”[1]对这部分脱离基本阶级的人来说,尽管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剥削阶级、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但是他们毕竟是现阶段保留下来的旧制度和旧阶级因素的集合与体现,相别于社会基本阶级。 因此,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或者说,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再不会只来自于这两个基本阶级,而必须考虑到发生的新的变化。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革,我国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特点为: 1,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内部,阶层分化日益加大。在同一阶级内出现了具有相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利益归属、价值取向、认同感的不同社会阶层。 2,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因为其相近的经济景况、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等而可以成为同一阶层的成员;同一阶层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阶级。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 3,出现了不是来自于社会基本阶级的新的社会阶层。其成员构成包括如我国现在的各私营企业主等。这一类社会阶层和阶层成员是游离于我国社会基本阶级之外的。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自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各个阶级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剧烈演变。直到改革前夜,当年的中国各阶级演变成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四个群体,这四个群体又可进一步合并为农民和非农两个大群体。改革二十多年来,上述四个群体抑或是两个大群体又进一步演变为6个阶层。即官权阶层、富豪阶层、中产阶层、平民阶层、贫困阶层、知识阶层。从阶级──群体──阶层,反映了三个时代三种不同的社会组合,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社会组合的不同认识。那么,当代这6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生存态度和价值取向又是怎样的呢?(https://www.360docs.net/doc/7f14479600.html,) 官权阶层。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官本位国家,历代的官员不仅数量大,而且地位特殊。但当代中国官员阶层的特殊性不仅在于他数量空前庞大,还在于他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突出、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他担当着改革推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他又有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事实上在不断膨胀。大大小小握有实权的官员从公开的收入看虽然并不很高,但由于享受着汽车、房子、电话、医疗等一系列优厚待遇,以及其他种种无形的待遇,所以实际收入、消费水平比较高。这是明面上的。如果考虑到相当一部分权官存在这样那样并不违法的灰色收入,这部分官员的实际收入还要高。如果再考虑到还有一部分权官利用手中权力捞取黑色收入,比如受贿、贪污、化公为私等,那末这部分人的收入就难以计算了。当然,一旦东窗事发另当别论。近年官权阶层又出现了五个倾向:一是讲究排场、享受的攀比之风趋于厉害,即所谓轿车越坐越好,越坐越专;房子越住越大,越住越阔;招待越来越讲究档次。二是中高级官员卷入腐败的增多,大案要案明显上升。三是塌方式腐败趋于严重,即“一窝黑”、“一班蛀”的案件增多。四是颓废空气正在弥漫开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奉行“不捞白不捞”、“不乐白不乐”的哲学,及时行乐且唯恐不及。五是傍“大款”风方兴未艾,一些官员只对财大气粗的私营企业主感兴趣,对外商感兴趣,而对小老百姓的疾苦包括受中外老板们欺凌的普通员工的疾苦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但与此同时,这个阶层中不少有识之士深深怀有危机感和改革的紧迫感,迫切希望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摆脱困境,改善和加强对社会的领导。但由于权力运行规律使然,他们又很难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推进改革,而在维护权力和改革的平衡之间小心翼翼地寻求着出路。毫无疑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的继续变化,官员阶层所处的矛盾地位还会进一步突出。能否在推进社会发展中改善自身和变化自身,将是这个阶层越来越面临的难题。能否解开这道难题,既取决于这个阶层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推动和支持程度。(https://www.360docs.net/doc/7f14479600.html,) 富豪阶层。这是改革以来出现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阶层。这个阶层人数很少,不超过总人口的0.3%,即350万人左右(包括家庭成员,下同)。但控制的财富已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其银行存款大约占全部居民存款的1/3以上,家庭收入估计也占全部居民收入的30%以上,这些人的私人资产一般都在3百万元以上,有的达到几亿元甚至更多。这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最大受惠阶层,大约构成如下:①借助权力利用体制空隙暴富起来的。这部分人包括官权阶层的亲属、下属、朋友以及那些通过种种手段和官权阶层建立关系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末和90年代初期,利用价格双轨、利率差档、房地产批转租等体制空隙,大肆参与紧缺物资、批文批件、贷款、地皮的倒腾,转眼之间就聚敛起大量的财富。②直接运用权力化公为私暴富起来的。这主要是一些腐败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和掌握大量资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研究 受左倾意识形态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公民社会提出了一些否 定和质疑的观点,认为公民社会是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是新自由主义编造出来的粗糙神话,担心公民社会容易变成西方反华 势力干涉内政的工具和手段,会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对公民社会本身存 在误读和误解,有必要加以辨析和澄清。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 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公民社会本质是一 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有公民社会,社会主义也会存在公民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中国公民社会的本质属性 是社会主义。中国从来没有建成西方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因此不能按 照西方语境来理解和权衡刚刚兴起的中国公民社会。当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公民社会的定义和分析仍旧深受西方语境的影响,因此,认真 思考洛克、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葛兰西、哈贝马斯等理论家对市民社会的分析,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理论渊源 非常必要和重要。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 保障构成的整体,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个体及自治性团体,市民社会由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三个体系构成,政治 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在批判继承洛克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科学界定了市民社会的定义,指出市民社会是“物质生产关系

的总和”,“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市民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政治国家反作用于市民社会。论证市民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矛盾解决方案是将市民社会建设成共产主义社会,建构成有共产 主义觉悟的“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个人自由发展。恩格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的贡献在于进一步论证“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私有制是市民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葛兰西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体现在从文化视角分析市民社会,强调从暴力革命转向非暴力的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在于提出政治国家-经济基础-市民社会三分法,将市民社会区分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概念,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列宁生前并没有专门就市民社会理论做出深入阐述,但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联系,列宁主张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强调需要发挥人民群众作用,坚持依法治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和公民素质培养。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渊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本文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是“物质生产关系总和”这一核心观点,借鉴葛兰西的文化视角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合法性概念,参考了邓正来、俞可平对社会自主领域的定义。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是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介乎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社会自主领域。这一概论它包括四

公民社会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造成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转变,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社会的培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说到公民社会,首先涉及到“公民”概念。最早的公民产生于古希腊城邦国家。因此,在拉丁语中,“公民”的本意是“市民”。但古希腊时代的公民,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还是有区别的,可以说是一种“不完全”的公民。因为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公民代表着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种特权地位,奴隶、妇女和外邦人不能成为公民。显然,当人民的一部分在国家中享有特权,而另一部分被列为奴役的对象的时候,公民的身份就不具有普遍性。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产物。到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再度崛起,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新生力量。在中世纪一些欧洲城市中,公民概念被重新启用,但在当时实际上是指自治城市的市民,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家赋予公民概念以新的含义,使之与封建社会的臣民概念区别开来。首先,资产阶级国家用法律确定了公民这一概念,指的是国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人只要在一国之中生活,取得该国的国籍,就成为该国公民,而不再需要其他条件,这样就把公民的概念推及到所有国民。其次,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公民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而不应像封建时代那样,在政治上处于从属或被动地位。这一看

似简单的观念,后来却成为各国宪政精神的最根本的要义。人们认为,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而公民又是平等的,所以国家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没有哪一个人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政治权利。 在现代社会,公民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意味着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在宪法学上,公民的含义是:第一,作为统治的主体和主权的所有者,是国家权力的来源;第二,作为最基本的政治权力的行使者,享有选举、罢免和修宪等项权力;第三,作为构成国家的个人,受国家的统治与法律的管辖,是统治的客体。 公民社会是从英语的Civil Society翻译过来的一种译法。在汉语学术界,Civil Society 有三个流行的译名,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 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林毓生教授的研究,公民社会是“Civil Society”的本意,源自希腊雅典的“城邦政治”。 市民社会则是西方十七世纪以来发展出来的概念,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经社会契约论的推导,社会与邦国才会出现对位而立的状态。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佛格森意识到市民社会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能确定社会相对于国家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个人不仅能确保自由,而且能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财富的增加刺激了市民的物欲,而物欲的泛滥又会侵蚀维系传统政治的公民道德。 民间社会指的是西方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伴随着国家与社会逐步分离而出现的个人在其中以私人身份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考试复习资料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层:依据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或现象。 2、社会地位:指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具体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阶层、阶级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具体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权力、财富、声望、受教育机会等)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4、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也称作社会流动。 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 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 5、官本位制:在改革开放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干部的分层是一个核心内容,人们常把它称为官本位制。以干部和官员级别的垂直分层作为大陆社会的分成体系的基础,并由此派生出全社会的分层体系。 二、简答题 1、社会学家考察社会不平等的两种范畴 1)第一对范畴: ①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具体指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社会的公认。 ②事实上的不平等: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律上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各自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手段上存在差异,从

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的差异。 2)第二对范畴: ① 稳定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以及社会成员长时期停留在同一阶层当中。 ② 暂时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短暂的、临时性的联系,社会成员有可能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影响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的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现在西方对于分层的研究名目繁多,但都溯源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特点有: 1) 都采用多元的分层标准。常用的有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 2) 都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权力、声望等都是可以量化的标准。 3) 引进了主观分层的标准,声望、地位的划分都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主观法、声誉法等都受韦伯理论的影响。 3、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英 非精英 执政 ↑ ↓ 非执政 解读:箭头指向即精英的循环路线。 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个社会,只有执政阶层的能力、才干的平均值高于非执政阶层时才是稳定的。要保持这一点必须借助于精英循环,即非执政阶层中的精英人物上升到执政层,执政层中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层。A 执政精英 C 非执政精英 B 执政层的庸才 D 芸芸众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