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途径

浅析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途径
浅析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途径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析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途径

作者:王东升, WANG Dong-sheng

作者单位: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青海,西宁,810108

刊名:

甘肃冶金

英文刊名:GANSU METALLURGY

年,卷(期):2005,27(3)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3条)

1.杨重愚轻金属冶金 1991

2.邱竹贤铝电解原理与应用 1998

3.《轻金属》编辑部全国电解铝工业新技术应用推广交流展示会论文集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焦庆国.史志荣铝电解槽使用开槽阳极的研究与应用[会议论文]-2009

2.路忠胜.LU Zhongsheng降低炭阳极消耗对铝厂经济效益的影响[期刊论文]-轻金属2001(8)

3.王平甫阳极原料参数变化时的快速中试技术[会议论文]-2002

4.任必军.戴松灵.陈世昌伊川300KA电解技术指标如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思考[会议论文]-2006

5.李国军.陈海耿.LI Guo-jun.CHEN Hai-geng逸散系数及接受系数在求解辐射直接交换面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材料与冶金学报2009,8(3)

6.郭海东铝电解槽槽膛内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生产实践[期刊论文]-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09(z1)

7.信息动态[期刊论文]-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09(z1)

8.柴永成.周文田甘肃华鹭铝业210 kA预焙槽节能技术应用[期刊论文]-甘肃冶金2008,30(1)

9.肖述兵.XIAO Shu-bing筑炉工艺对铝电解槽寿命的影响[期刊论文]-甘肃冶金2005,27(4)

10.陈敏杰.许平.CHEN Min-jie.XU Ping180 kA中间下料预焙电解槽下料方式的改进试验[期刊论文]-甘肃冶金2006,28(4)

引证文献(1条)

1.陈辉.屈震.李世男.高章育.张彦杰.于凤梅.许伟.于陆宁外热式坩埚盐浴炉的设计与改进[期刊论文]-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5)

引用本文格式:王东升.WANG Dong-sheng浅析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途径[期刊论文]-甘肃冶金 2005(3)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行政效率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效率的高低总是动态的和变化的,提高行 政效率始终是相对的。在我国,行政效率的提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就当前而言,提高我国的行政效率,主要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 等都发生了变化,在此情形下,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在行政人员中要树立全局观念,减少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要树立人才观念,选好才用好才,从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才会有 高效率;树立时间观念,使人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才能重视效率,讲求效率。 行政效率与行政人员的素质优劣直接相关。因此,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 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还要注意把不同专业水平和素质的行政人员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这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二、优化行政组织 实现行政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合理划分权 限,妥善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其次,要按照精 简效能的原则和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机构,多余的要取消,重叠的要合并,精简人员,副 职和虚职数目要尽量减少。再次,健全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机构,改变目前机构设置 上执行系统过于庞大、信息反馈不畅、监督无力的状态。最后,实现决策中心一元化,避免政 出多门、议而难决、下级无所适从等现象。 三、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保证行政畅通,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主体必须具 备法制观念,行政人员具备必要的法律素质,依法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地位和职责权限,使法制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首要法则。只有依法行政,行政权力的行使得到法律的支持,才能—— ---------------------------------------1397 第十一篇行政管理现代化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使行政权力高效运行。 从严格依法行政的角度看,要提高行政效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依法加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各级政府必须将参与行政决策的实现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的决策原则和程序要由法律法规加以确认,从而赋予其强制性的普遍权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行政权力的法制化,使行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依法定行为模式合法运行。因此,要依法保证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做到“以法定编、以法定官”,防 止因权力的人格化倾向而出现的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要依法确保权限的合理划分;要建立权力滥用的救济机制,严格追究违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对受到侵犯的公民权利给予法律救济。最后,加强行政程序法制化,使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有法可依。严格依照程序来组织和实施行政行为是现代高效行政的突出特点,行政程序法是保证行政行为正确合法和灵活高效的基本手段。 四、强化行政监督 行政效率是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向和运行时效的反映,行政权力运行的状况直接决定 着行政效率的高低。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极易导致行政权力的异化和以权谋私的现象出

金属锰电解提高电流效率分析W

金属锰电解提高电流效率分析 金属锰电解是个高能耗的过程,提高电流效率(η c )是生产实践中最为关切的问题。电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金属锰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和产品品位的优劣。 工作人员通过Mn和H 2的同时电析,阐明了阴极液中调氨以及(NH 4 ) 2 SO 4 含量对阴极电流效率η c 的定量关系,并 论述了影响电流效率η c 的重要技术条件。 一、金属锰电解阴极Mn和H 2 的同时电析 前已述及电解锰阴极上进行着两个相到竞争的反应,析出金属锰的反应属于扩散控制反应,析氢的反应(H 2 )却 属于电化学控制反应。那么根据平衡反应原理,Mn2+和H+同时放电的必要条件应该是析出Mn,H 2 两反应的析出电势相等,即 (1)式中i d 和i d∞ 为锰析出扩散电流密度与极限扩散电流密度(A/m2)。 阴极电流效率,即降低析出H 2的电流密度i H2 是提高η c 的主要途径。 从(1)式可知,i H2是随φ值增大而增加,但随pH值和a H2 的增加而降低,反之亦然。 关于(1)式中i d∞ 值,我们取Mn2+的扩散系数D=10-5cm/S,[Mn2+]=1mol/L10-3mol/cm3,取扩散层厚度=0.025cm,则i°d∞ =0.0772A/cm2=772A/m2. i d∞=i° d∞ ,[Mn2+]取电解阴极液[MnSO 4 ]=[Mn2+]=0.5mol/L,则i d∞ =772×0.5=386A/m2. (1)式中a H2为塔菲尔系数,在0.05mol/LH 2 SO 4 溶液中金属Mn上的氢交换电流密度i =10-7A/cm2. H 2 在金属上的超电压是与pH有关的,25℃时为 η H2=a H2 +0.0591pH+0.1182lgi η H2=-0.1182lgi° +0.0591pH+0.1182lgi

锌电解工业实践中电流效率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锌电解工业实践中电流效率 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前言 在自由竞争市场中,经常会岀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某种商品过剩而引起价格下跌, 生产这种商品的厂家为了追求利润,就减少生产该商品,避免损失;或者加大该商品的生产量, 以求薄利多销,保住既得利益;二是商品需求旺盛而引起价格上涨,生产厂家就大量生产该商品,以求利润最大化。 在此讨论电解锌生产,设锌片价格为A,锌片产量尾C,锌精矿价格为B,锌精矿消耗量为F,制造成本消耗为G,电流密度为D,直流电能为W,电流效率为n,其它成本消耗H (包含除直流电能以外的生产物资、人工工资等),利润为E。不难得出公式: 式中:n为电流效率(%); q为锌电化当量,1.22g/A?h; I为槽电流强度(A); t为电 积时间(h); N为串联电解槽槽数,a为锌湿法直接回收率(%); B为锌焙烧直接回收率(%)。 将式(2)和式(3)代入式(1)后可得: E = qxIxNxtxr/x(A-Bx—-—) -W' — H式(5) a x

从式(5)中科看出:决定利润E 的变量有电流效率q 、锌片价格为A 、锌精矿价格为B 、 锌湿法直接回收率a 、锌焙烧直接回收率B 、直流电能为W 和其它成本消耗H 。其中通过锌湿 法直接回收率计算公式、锌焙烧直接回收率计算公式和直流电能计算公式我们不难得出:a 和 B 是关于n 的增函数f ( n), w 是关于n 的反函数f" ( n),代入式(5)后有: E = qXIXNXtXf ( H ) X [A~B Xf 1 ( q ) Xf _l ( n)] 一 尸(n ) —H 式(6) 通过式(6)可看出:电流效率对锌电积工厂的利润至关重要,无论产品与原料成本如何波 动,提高电流效率总是增加工厂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 2电流效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个炼锌厂当面积电流确定后,通过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便可根据电极面积和数目计算出。 通电一定时间后,也就可以按锌的电化当量计算岀锌的析出量,这就是锌电解车间理论上应该 产岀的锌量。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产出的锌量与通过同等电量理论上计算析出锌量之比,以百分 数表示便称为电流效率,其计算式为 式中:n 为电流效率(%);。为在时间t 内阴极实际析出锌量(g);q 为锌电化当量,1. 22g/A -h ; I 为槽电流强度(A); t 为电积时间(h); N 为串联电解槽槽数。 电流效率是湿法炼锌工业生产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1995年的调査统计平均电流是 89.2%,根据2000年世界各国炼锌厂的调查统计,波动在89%?92%之间。2000年各炼锌厂的平 均电流效率上升到90. 3%o 2. 1电解液中锌、酸含量 在电解液中一定的锌离子浓度是正常进行电解沉积的基本条件之一。若电解液的含锌过低, 则硫酸浓度相对增大,使阴极附近的锌离子浓度发生贫化现象,造成阴极上析出锌的“反溶”。 此外,氢的析出电位也随溶液中锌离子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使得氢可能在阴极上放电析岀。 〃= 实际析出锌量 x ] 00% _ G 理论上应该析出锌量 q-1-N-t X100% 式(7)

行政效率的提高及其重要意义

行政效率的提高及其战略意义 【摘要】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全部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都认识到行政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对于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目前,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行政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行政效率提高途径战略意义 一、行政效率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法律制度要以尽可能小的经济耗费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公正和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体系的两大价值目标,效率原则的提出导源于经济学方法对法律的渗透,揭示出法律内在的经济属性,行政主体实施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作一定的成本—效益分析,“效率表示使价值最大化的资源配臵”,“可能造成行政机构低效率的两种途径是:具有与促进效率相反的目标;不论其目标是什么,它没有将其追求目标的成本最小化。”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各种资源是指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果和无形的精神成果。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行政效率就是政府效率,政府效率就是政府生产力,它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综合生产力。行政效率可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效率(高级决策层所表现的效率)、管理效率(中间管理层所表现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的效率)。这三个层次的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二)行政效率的基本要素 1、行政行为速度 办事速度是效率的外在表现。但是,就行政效率而言,并不一定是越快越好,而是指时间使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的时间标准是指行政服务对象希望的“快”和可以接受的“慢”之间的结合。所谓希望的快,当然是越快越好,即时即刻。所谓可以接受的慢,是指行政服务对象的希望底线,即不因政府工作的周期破坏其原定的计划,或者付出额外的成本。 通俗地说就是不至于“坏事”。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政府机关不需要为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十分必要的速度而支付不合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不会对服务对象造成任何意义的延误。 2、行政行为的成本 政府处理问题的投入成本是一个很复杂的经济学问题,大致包括三个部分:行政设施成本、行政制度成本、行政人员成本。如果政府机关处理某个问题速度很快,具体的服务对象评价为效率高。但是由于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与处理该问题的最后社会效果不成比例,就不能认为该政府运作具有高效率。 例如,某地通往某旅游景点的公路年久失修,经常发生堵车和游客被围困在旅游景点的现象。当地政府于是派出专机免费疏散被围困的游客。如何评价当地政府的工作效率呢?对

浅谈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浅谈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发表时间:2018-12-17T17:18:01.1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刘立明 [导读] 摘要:电解过程反应机理复杂。 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青海西宁 810100 摘要:电解过程反应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参照上述分析,同时结合我厂生产的实际经验,在保持较高电流密度、低氧化铝浓度、适中的电解温度及适当偏高的铝水平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流效率。针对铝电解槽的物理场仿真和优化技术逐步精确,开发大容量槽、低电压技术是当今铝电解工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解铝;电流效率;影响程度; 降低电解槽电耗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方向就是改善铝电流效率,电流效率和槽电压能够直接影响吨铝直流电耗,吨铝直流电耗数值高低标志着电解槽是否运行良好。 一、概述 电流效率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电解铝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电流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实际产铝量。因为在电解过程中。一方面金属铝在阴极析出,另一方面又以各种原因损失掉,所以电流效率总是不能达到100%,即实际铝产量总是要比理论铝产量低。目前,国内先进铝电解技术的电流效率一般可达92%~94%,而国外的电流效率已高达95%。因此,加强铝电解工艺技术的研究,优化生产技术条件,减少铝的损失,是提高电流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实际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槽内部的阴极析出金属铝和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铝损失掉一部分是时刻同时发生,实际上产出的铝量总会低于理论量,故电流效率总是低于100%。通过淘汰老旧技术、引进新技术,可减小铝的额外损失,能够有效提升电解的电流效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有多种因素会影响铝电解槽电流效率,如氧化铝浓度、温度、电解质水平、极距、阴极电流密度、炉底压降、电解焙烧等。 二、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1.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一是电解槽工作电压的高低可以通过极距的高低来定性确定,虽然在一定的极距范围内,电解槽电流效率和极距成正比,但当极距超过一定值后,因极距增加而产生的焦耳热量将明显增加,电解温度提升,粘度也明显变小,加快了对流循环,促使铝的二次返溶增大,故电流效率几乎不再提高,电流效率随极距的增加变化不显著。经研究发现,极距的小幅变化就会引起槽电压较大变化,例如在大型预焙槽上,每缩短极距0.01 m,大约可以降低电压达0.30~0.33 V,电压降几乎占整个槽电压的1/3,低极距的节能潜力巨大,其他工艺技术条件(如:槽膛内形规整、两极状况良好、电解质水平和铝水平合理匹配)处于较为理想状态时,铝电解槽保持适当的低极距可以有效提高电流效率。极距过大,导致增高槽电压、增加电耗,增加热量,槽子转热而诱导病槽出现等,造成铝液波动;极距过小会引起局部短路,严重地拉低了电流效率。当前铝电解用极距一般为4.2~4.5cm。二是电解槽中盛装有铝液和电解质等成分,因各自成分具有不同的密度而导致出现溶液分层现象,各液层的厚度代表了其相应的水平。合理的铝液高度是电解槽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工作中电解质水平经常维持在20~25cm,大型预溶槽的铝水平一般维持在18~20 cm。电解槽稳定性和散热性也受铝水平的影响,铝水平会减小热损失,降低增强铝液的波动,提高槽内水平电流分量,电解槽的稳定性易被破坏,但炉底沉淀不易生成,因此保持铝水平的合理稳定是非常必要的。维持一定的铝水平、电解质水平的作用是:①形成了一层良好的散热通道,利用此散热通道,多余热量会被快速传到阳极四周,从而均衡了槽内各处的温度。②阴极炭块上不会因此放电析出铝离子,阻止了大量的碳化铝的产生,减小了炉底压降。③适当厚度的铝液层相当于一层缓冲层和保温层作用,可保证炉底温度不因骤热骤冷而致早期破损。④磁场作用可被适当厚度的铝液层大量削弱。⑤直接在炭块上放电析出会破坏炭块,铝水平、电解质水平阻止了放电,保护了炉底炭块。⑥维持一定量的铝液水平,磁场中的水平电流被减弱,减弱了铝液循环频率,使铝液不剧烈滚动。⑦炉底上的高低不平,铝液层可填充填平,有利于均匀炉底电流分布。⑧铝液的高度会影响伸腿的高度。因此,根据电解槽槽龄和电解工艺的技术条件保持电解槽内合理的铝液高度可有效提升电流效率,促进生产。 2.主要影响程度分析。电解槽的过热度、电解温度均可对电流效率产生严重影响,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的铝溶液的扩散速度均受温度影响,低温可以降低扩散到阳极氧化区的速度,减少电流效率的损失。①将会减小铝在电解槽中的溶解度,亦即减小。②会增大熔体的粘度,减小电解质的循环速度,导致扩散层的厚度变大。③扩散系数也减小。因此,降低电解槽中的电解温度后值减小,意味着减弱了铝的二次反应,减小了铝的损失,提升了电流效率。当电解槽运行稳定时,尽可能的维持较低的电解温度,一般可以获得最好的电流效率,有研究表明:电解时每降低10 ℃,将提高电流效率达1%~5%。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决定了电解温度的大小,并且要确保电解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电解质初晶温度与电解温度差值即为过热度,一般至少为5 ℃,否则就会导致电解质粘度和密度增大,电解质浓缩、氧化铝溶解度降低、导电率下降。这时会使电解槽内产生大量沉淀、槽底电压降增加。有可能会混淆铝液和电解质熔体相,加剧铝的溶解氧化损失,使电流效率急剧下降。因此,向电解槽内添加适量氟化锉、氟化镁,改善电解质的组成,均可降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进而维持电解槽在低温状态运行。 三、处理措施 1.通过改造阴极结构来降低水平电流。(1)变截面钢棒技术。变截面钢棒技术是对阴极钢棒进行改造,达到减小电解槽的水平电流,降低电解槽的垂直磁场,最终达到减小铝水波浪,降低电压、节能的目的。其变截面阴极钢棒结构。进行阴极组装后,对该结构的铝液体层水平电流进行计算,水平电流平均值相对于传统阴极结构下减少了70% 以上。(2)阴极钢棒组装斜扎技术。阴极钢棒组装斜扎技术在导流槽研究的基础上,在阴极钢棒组装时,留有一段斜面不扎,用绝缘材料进行填充,达到降低电解槽的水平电流,抑制电解槽的垂直磁场,减小铝液波动。其水平电流分布。进行阴极组装后,对该结构的铝液体层水平电流进行计算,水平电流平均值相对于传统阴极结构下减少了60% 以上。 2.提高电解槽筑炉技术和焙烧启动技术,降低电解槽早期破损几率。通过提高筑炉材料质量、提高筑炉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焙烧启动制度,并做好过程管理,降低电解槽早期破损几率。 3.加强电解槽生产工艺技术条件管理。优化工艺技术条件、加强电解槽的管理等措施,保持槽况的稳定;避免冷槽、热槽、破损槽的产生。优化计算机控制程序,保持合理的氧化铝浓度、合理的过热度,减少电解槽的波动,减少二次反应,降低水平电流的产生。

简析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简析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 发表时间:2018-08-13T09:40:20.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李恩涛潘怡玲 [导读] 摘要:所谓电流效率就是在电解过程中实际的铝产量与同样条件下(电流强度和时间相同)铝的理论产量之比的百分数,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电流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实际铝产量。 广西来宾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来宾 546119 摘要:所谓电流效率就是在电解过程中实际的铝产量与同样条件下(电流强度和时间相同)铝的理论产量之比的百分数,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电流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实际铝产量。电流效率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电流效率的高低与铝电解生产的各种工艺参数关系重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电解铝生产的技术水平。本文结合电解铝实际的成产过程中,然后对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升电流效率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解电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控制 引言 在进行电解的过程中实际形成的铝的产量与同样环境下铝的理论产量之间形成的比值被称为电流效率,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下,电流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决定了铝的实际产量。电解铝在生产的过程中,电流效率属于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出了电解铝生产的效率以及水平。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电解的过程中,金属铝需要在阴极条件下才能形成,同时其金属铝的完整性可能还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电流效率很难实现较高的比值,通常情况下,实际的生产总量一直要低于理论产量。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所采用的铝电解技术的电流效率可以达到 93 % ~ 95 % 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有效提高电解铝的电流效率,相关人员就必须加强对电解工艺的研究力度。 1 影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电解的过程中,影响电解铝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铝的溶解与再氧化性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二是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完全放电性;三是会受到外界离子放电的影响;四是水的电解影响。在实际的产出过程中除了机械的安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之外,铝的损失与电解条件之间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比如电解时的温度、电解质组成元素、极距、铝液以及电流的密度等,这样电解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关系到电解铝的产出状况。 1..1电解温度对电流效率产生的影响 电解铝在生产的过程中,除了直流电在经过回路的过程中会对电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外,还存在一部分补充电解在成产的过程中因为散热而造成一定的损失。剩余的部分可以使熔体中的 ALF4-离子产生一定的还原反应,其反应为 ALF4- + 3e = AL +ALF4-。 在实际的电解铝成产过程中,在相同的电解环境中,除了以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之外,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还有以下几种反应: 正是因为发生的这些反应,导致电流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这些反应会变得更加的剧烈,这就说明高温不利于电流效率的有效提升。另外,当温度比较高时,已经电解完成的原铝可能又会重新进入到电解质状态然后在形成第二次氧化反应,当电解出来的原铝开始在相反的方向发生反应时,就会导致电流效率开始降低。 目前,工业电解槽电解质的温度需要控制在 900 - 950℃之间,当电解的温度升高的时候会导致铝的溶解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在溶解完成之后扩散的速度也会加快,这就会导致电流的效率出现下降状态。根据相关的实践结果可以了解到,有效降低电解质温度的方法就是降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在对初晶温度进行降低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氟化镁、加氟化钙以及氟化锂等添加剂,通过添加可以实现对初晶温度的有效降低。 1..2分子比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分子比与电解质的温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当电解槽的温度呈现稳定状态的时候,初晶的温度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就代表反应的过热度开始上升,这样就可以为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当分子比开始降低的时候,与电解质的密度之间会呈现正比例关系,这就会使得电解质与铝液之间的差距开始不断的加大,可以为铝液的分离提供出有利的条件。当电解质的分数超出 3 时,不但会加强铝自氟化钠中取代钠的反应,同时还会因为氟化钠过多而加剧了钠离子放电的可能性,另外,当电解质的初晶温度达到了一定的数值之后,电流效率就会出现降低的现象。 1.3 铝水平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铝水平与分子比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电解槽热的平衡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在这个时候较高的铝水平就可以对磁场实现一定的稳定作用,对电解槽内部的不平整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电流以一种稳定的状态通过电解槽,有效减少对阴极的侵蚀性。因为铝的特性属于一种特性的导体,只有对铝的水平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为电解槽底部热量的平衡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底部热量的有效发挥,从而使电流效率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因为铝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能,所以在具有良好铝液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将阳极底部的热量有效的发挥出来,这对于降低电解槽的温度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对周围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从而使电力密度可以实现有效的提升,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实现都可以有效提高电流效率。但是如果要一直保持比较高的铝液水平,不但在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因为热量散发的较快会导致槽底结壳的厚度相应增加,这时炉底电压的温度就会升高,因此,一定要对铝液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电解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体现出了电解质量以及电解质水平的高低,当电解质增加的时候,热稳定性也会保持良好的状态。 1.4 极距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极距指的是阳极底掌与铝液镜面之间存在的距离,在极距比较小的状态下,溶解铝散布到氧化区的距离也会相应的减少,一般情况下阳极气体会直接将铝液表面上的铝进行氧化。在极距比较大状态下,熔体的对流搅拌作用就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散布过程中的厚度会开始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铝的受损程度。但是,当极距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之后,压降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上升现象,这时候就会产

电解铝指标计算方法及常用公式

电解铝常用计算公试 1 铝液直流电单耗 定义:铝液直流电单耗是指报告期铝电解过程中,每生产1吨铝液所消耗的直流电量。计算公式为: 铝液直流电单耗(千瓦.时/吨)=10000×报告期铝液直流电消耗量(万千瓦.时)/报告期铝液产量(吨) 说明:直流电总量通常是按照电压数值分配的,系列总电压可以区分为正常生产槽电压、停槽短路口电压和焙烧启动电压,所以直流总电量也应分为上述部分。也可以说报告期铝液直流电消耗量=直流电总量-停槽短路口分摊电量-焙烧启动用直流电量。 母项为报告期铝液产量。 2 铝液交流电单耗 定义:铝液交流电单耗是指报告期铝电解过程中,每生产1吨铝液所消耗的交流电量,既反映电解槽的技术状况和工艺操作水平,又反映整流效率,也称可比交流电单耗。计算公式为: 铝液交流电单耗(千瓦.时/吨)=10000×报告期铝液交流电消耗量(万千瓦.时)/报告期铝液产量(吨) 说明:报告期铝液交流电消耗量=电解用交流电总量(即输入整流器的交流电总量)-停槽短路口分摊交流电量-焙烧启动用交流电量。 注意式中各扣减部分的口径要与铝液直流电单耗计算式中的各扣减部分口径一致。 母项为报告期铝液产量。 3 单位重熔用铝锭综合能耗 定义:单位重熔用铝锭综合能耗是指报告期重熔用铝锭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重熔用铝锭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计算公式为: 单位重熔用铝锭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000×报告期重熔用铝锭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煤)/报告期合格入库的重熔用铝锭产量(吨) 说明:子项的报告期重熔用铝锭综合能源消耗量是报告期重熔用铝锭工艺能耗(直接消耗)量(吨标煤)和辅助、附属部门消耗(间接消耗)的各种能源消耗分摊量(吨标煤)及企业能源转换损耗分摊量与企业生产中能源正常损耗量之和,还应包括停槽短路口分摊能耗量和大修焙烧启动用能量,但不含新建电解槽焙烧启动用能量。 母项为报告期合格交库的重熔用铝锭产量,包括商品产量和自用量之和。 子项、母项统计口径必须一致。 4 电解槽平均电压

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行政效率内涵行政效率,一般意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实效的重要标准。追求行政效率的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即排除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障碍,降低公共政策的执行成本,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国在行政效率方面取得的进步我国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存在许多弊端,急待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我国加入WT之后日益凸显出来。这一改革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强国际交往,而且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环节,它对我们治理腐败,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廉洁、勤政、高效、服务、责任的政府,从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在行政效率现状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在现实中,目前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反映在诸多方面:其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困难,尤其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精简机构、安置和减少冗员的工作困难重重,至今仍难有大突破。这种

状况使得行政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其二,行政管理机构职能转变缓慢。不少政府机构虽然名义上称要转变职能,但是实际上依然照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有模式进行行政管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等不良现象依然严重。 其次,在理论上,影响我国行政效率实现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组织机构因素。行政机构的设置、结构、编制和活动原则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 三、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权力过分集中 在党的委员会内部,委员的民主权利缺乏制度保障,党内权力结构和领导体制关系不顺,就容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这是与党的集体领导体制和党内民主相违背的一种常见的个人集权现象,尤其是地方和基层的自主权过小,需要层层请示、层层汇报,这是产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不高的重要根源。 (二)不合理的组织机构。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重大困难,特别是机构臃肿、人 浮于事的现象十分严重;精简机构、安置和减少冗员的工作困难重重,至今仍难有大的突破。 四、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强化行政制衡机制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组织应该根据具体的任务来确定机构、人员和相应的职责,实现科学分工和协作,明确各级组织和干部

铜电解精炼——电流效率的测定

铜电解精炼——电流效率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铜电解精炼的基本原理; 2.熟悉铜电解精炼的实验方法及电流效率的测定。 二、 基本原理 铜的电解精炼,是将火法精炼的铜铸成阳极板,用纯铜薄片作为阴极板,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及硫酸的水溶解作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1.阳极反应 Cu-2e=Cu 2+ V 34.0εC u /C u 2=+ (1) Me-2e=Me 2+ V 34.0εM e /M e 2<+ (2) 2OH --2e=H 2O+O 2 V 59.1ε2 — O /OH 2= (3) SO 42--2e=SO 3+O 2 v 42.2ε2 — 24 O /SO = (4) 正常情况下,由于OH -及SO 42-的标准电位远比铜的电位正.(3)、(4)反应不可能进行;电位比铜负的贱金属将在阳极上优先溶解,但其含量很少,贵金属(如Au 、Ag 电位远比铜的电位正,不能进行阳极溶解)和某些金属(如硒、碲等和铜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不溶。成为阳极泥沉入槽底;因此,在阳极上进行的主要反应是铜以二价形态溶解。 2.阴极反应 ) 7(V 34.0εMe e 2Me )6(V 0εH e 2H 2)5(V 34.0εCu e 2Cu Me /2Me 2H /H 2Cu /Cu 22 2<=+==+==++++++ + 氢的标准电位较铜负,而氢在铜阴极上析出的超电压又很大,故在正常情况下,(6)式不可能进行,电位较负的贱金属不能在阴极上析出,留在电解液中,待电解液定期净化时除去。因此在阴极上进行的主要反应是二价铜离子析出,这样,在阴极上析出的铜纯度很高,称为电解铜,简称电铜(含铜量99.98%—99.99%)。 电解精炼时,各种杂质的脱除率均在90%以上。 铜电解精炼时的电流效率,一般系指阴极电流效率而言。它是电铜实际产量与按照法拉第定律计算的理论产量之比,而以百分数表示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影响铜电解精炼的电能消耗,电流效率愈低或槽最压愈高,电能消耗愈大,工厂中的电流效率,在一般情况下,约为95—98%。 三、 实验仪器及试剂

浅析关于铝电解槽电流效率的提高

浅析关于铝电解槽电流效率的提高 摘要:本文对于影响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电流效率的主要措施进行介绍,并结合现代铝电解工艺探讨了提高电流效率的主要途径,指出研发方向. 关键词:铝电解槽;电流效率;提供 1、前言 所谓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电解铝是高耗能产品.近年来电解铝发展迅速,经过技术进步,电能效率提升,每生产l t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大大降低,但是能耗仍然较大.随着国家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实施,铝生产应该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降低电耗的技术方法.近年来有色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发展,电解铝领域的技术也正在进行研究开发,促使我国铝电解水平提升.同时由于国内出现电力紧张的现象,用电形势不容乐观.电解铝等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取消优惠电价措施,使电解铝企业必须要增强电流效率,从而完成节能降耗、节约用电成本.但是由于(1)国内电解槽的设计经验不足,对于热平衡设计不够;(2)国内的半石墨质阴极阴极材料,导致压差较低;国内电解槽电流效率与国外相差2较大,直流电耗高;(4)国内铝土矿品位低,造成电流效率较低.因此必须针对以上因素,提升电流效率、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了铝电解槽单耗. 2、影响铝电解槽单耗因素 2.1工艺因素 2.1.1电解温度 铝电解温度是由初晶温度决定的,因为电解质成分不同,所以初晶温度并不相同,工业上常用电解质成分为NaF6+ A1F3+CaF+MgF2+ A1203,组分比例不同,导致初晶点变化.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电解温度每降低10℃,工业铝电解槽电流效率提升1.5%.而且电解铝的工艺也与温度有关.液态铝主要以4种方式存在于电解质熔体中包括物理熔解、化学熔解、置换反应以及电化学反应.随着熔体中氧化铝浓度的增加,铝的熔解度降低,而且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铝的熔解度有所增加.当达到溶解饱和后,由于电解过程熔体中存在有CO,熔解铝会逐渐氧化,点解平衡遭受破坏,导致电流效率降低.铝的熔解主要是:金属铝发生熔解反应;熔解铝扩散;熔解铝进入电解质;熔解铝被氧化.由于铝液和电解质交界面的浓度很大,因此溶解过程不可控制.而且熔解铝与CO反应速度快,影响了反应过程的控制性.温度升高时,引起铝损失增多,电流效率较低. 2.1.2氧化铝浓度 有关A12O3影响电流效率的机理研究中,低A12O3电解时,悬浮的A12O3颗粒,阻碍铝溶解,电解质的CO溶解度降低,表面张力增大,再氧化机率降低,

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提纲 一、前言 二、行政效率的作用 三、当前在行政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当前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五、结束语

前言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外国的先进经验,就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做了阐述。本文先讲述了行政效率的含义、作用及当前在行政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然后就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分七条进行了论述:一、改革机构,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 二、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三、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四、加强培训 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素质。五、实行激励原则,调动人的积极性。六、改善行政环境和工作条件。七、逐步实现管理技术和工具的现代化。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及作用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归宿。事必讲功效,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更要力求高效率。行政效率是衡量整个行政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行政工作的高效率,是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行政效率能否提高,直接影响企业、事业管理活动的运行,它制约全社会系统的整体效率。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一是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二是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三是行政效率关系到能否适应当代和学技术革命的新挑战;四是提高效率是行政改革的总体要求。 行政效率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 行政效率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行政效率要有定量分析。它的高低有一定数量比例,可以作定量分析对比。行政管理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花费,要力求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 第二方面行政效益应是在社会效益上,是效益的统一。企业管理的效率主要是体现为节省劳动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行政管理则不同,它是行政部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利民、利国的服务活动。评估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必须注意普遍的社会效益,不能简单的仅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分析来评价行政目标实现的程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对社会生活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平衡等等行政管理活动,要体现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稳定繁荣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评价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效率,就不能不评价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第三方面行政效率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各环节、各层次、是行政管理体系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要求。所有行政组织在全部行政运行过程都应讲求效率。行政效率概念是广泛的、全面的、多目标的。行政效率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效率和效果的统一。要把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结合起来评价行政管理的结果。 二、当前在行政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实践上看,我国行政管理的效率是不如人意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能的物质基础。行政管理体制的结构

浅析电解铝生产节能降耗措施

浅析电解铝生产节能降耗措施 惠应武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铝电解生产中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原材料消耗的可能性,并结合240KA铝电解槽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铝电解后产操作过程中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原材料消耗的一些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前言:众所周知,铝电解生产过程中,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即降低吨铝电耗与氟化铝、氟化盐、阳级等原材物料的单耗。 所谓电流效率即当电解槽通过一定电量(一定电流与一定时间)时,实际产铝量与理论产铝量地百分比,这是铝电解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涉及到铝电解的产量与电耗,而这二者又都对铝电解生产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 1.电流效率降低的原因 1.1 二次反应,即已电解出来的铝又溶解或机械地混入电解质中,并被循环着的电解质带到阳极空间或电解质表面,为阳极气体中的CO2或空气中的氧所氧化,造成电流效率降低。这一现象在压铝,两水平波动较大,电解质温度过高或低时最明显。 1.2 Na+等其它离子在阴极上放电耗电,这一现象在分子比较高时容易发生。 1.3 电流空耗,包括AL3+不完全放电,以及电解质时的V5+、、P5+、Ti4+等高价离子不完全放电生成相应的低价离子被电解质转

移到阳级空间后,又再氧化成高价离子,即: A L3+ + 2e = A L+(阴极上) A L+ —2e = A L3+ (阳极上) 如此循环,造成电流空耗。这种现象在阴极表面的电子密度(即电流密度)较小时,如AE过多,炉温过高、化炉膛时,或整流所突然限电时比较明显。 1.3.2漏电 通常是炉帮结壳熔化,并且电解质面上有大量炭渣时发生,即电流有可能连接槽壳与格子板之间,及铁渣箱体与槽壳接触等均可造成漏电损失。 在上述这些造成电流效率降低的原因当中原铝二次反应是电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2.提高电流效率的措施 既然电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熔解铝的再氧化(二次反应)损失,那么提高电流效率的措施可以从控制铝损失过程中探索。 首先铝熔解,即已电解出的原铝通过铝液(阴极)与电解质之间扩散层扩散到电解质中去的过程,根据{邱竹贤《铝电解》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推出来的公式: η(电流效率)=[1—KZF(COˊ—Cˊ)D/δD阳]×100 (1)可得出,凡是能够减小扩散系数D与铝的溶解度COˊ及增加阴极电流密度D阴与扩散层厚度δ的所有因素,均可使电流效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内容摘要】从制度、机构、人员、手段等方面着手,探讨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政府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办公平台/ 【正文】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公共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落后地区的一些基层部门)的办事效率低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越来越显现出来。我国的一些部门(特别是广大落后地区的一些基层部门)办事拖拖拉拉,互相扯皮,往往一项申请要跑十几个部门,盖十几个公章,而且还要看办事人员的脸色。这不仅损害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也违背了公共行政管理必须是高效的这一原则。 那么如何提高行政效率,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行政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无限责任政府”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过低,造成了“强政府,弱社会”。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工作效率大多不尽人意,其根源在于政府服务具有公共性、垄断性而缺乏竞争性。垄断消除了政府部门的外部竞争压力,与此同时也就抵消了政府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冲动和热情。政府也缺乏降低服务成本的激励机制,因为政府的钱来源于预算拨款,他们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衡量政府绩效的高低,首先要有一个政府职能的合

理定位问题。因为,有些本来就不应该由政府去做的事情,政府却硬要去管、去做,就根本谈不上绩效。例如,在我们的投资领域,本来不属于公共财政应该投资的项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硬要去投资,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重复建设,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调。可见,提高政府的绩效,首先必须在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方面,有实质性进展。政府职能经历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的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转变;经历了理顺政企关系、政社关系、政事关系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精简了机构,分流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成本。在转变职能的问题上进一步明确社会化取向,即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供社会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而不应该热衷于政府直接上项目、铺摊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满足社会和民众需求的程度,才是今后衡量其绩效的重要标志。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国家推行的公共服务改革以及公共企业民营化,与我国推行的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中,许多西方国家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服务性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即社会中介组织)和私人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对节约财政开支、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合理设置政府组织机构 合理的行政组织机构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行政组织的设置应与其所要完成的职责相适应。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的实际看,我国行政管理机构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职能交叉多。据统计,司局级业务交叉达30%,处级业务交叉达40%。其结果必然是机构

简述影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

、简述影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答:电解质温度,氧化铝浓度,添加剂,分子比,极距,阴极电流密度,槽龄,阳极效应系数,电解质内杂质含量,两水平。 2、简述压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槽膛内型、电解槽内沉淀的分布、电解槽内的结壳、铝水平低和电压低。 3、简述电解槽焙烧的目的? 答:使阴极底部炭块和侧部炭块烧成一个整体、排除内衬中含有的水分、均匀升高内衬温度。 4、低分子比生产有什么好处? 答:(1)电解质的初晶温度低,可降低电解温度;(2)钠离子(Na*)在阴极上放电的可能性小;(3 )电解质的密度和粘度有所降低,使电解质的流动性较好,并有利于金属铝从电解质中析出;(4)电解质同炭素和铝液界面上的表面张力增大,有助于炭粒从电解质中分离和减少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5)炉面上的电解质结壳松软,便于加工操作。 5、减少炭阳极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答:(1)提高电流效率;(2)提高炭素材料机械强度及抗氧化性能,减少氧化及掉块;(3)保持阳极工作正常,防止阳极过热,封好阳极保温料,防止电解质上面的阳极与空气接触,减少氧化;(4)加强对阳极的检查,防止过厚的阳极就换掉,保证阳极使用周期;在保证不涮爪头、不露大饼的条件下延长阳极使用周期。 6、什么叫压槽?压槽的处理方法?答:因极距保持过低,导致电解质不沸腾,或因炉膛不规整而导致阳极接触炉底沉淀或侧部炉帮的现象称为压槽。压槽的处理方法:(1)如果是极距过低造成,只须把极距抬到正常或比正常稍微偏高即可;(2)若不是因极距过低引起的压槽,应首先把阳极抬高,离开沉淀结壳或炉帮;(3)为使槽子尽快转入正常,可适当提高铝水平和电解 质水平;(4)为防止出现压槽,可在出铝 前扒沉淀,用钎子捅结壳等。压槽一般都出 现在出铝后或出铝时,此时要特别注意。 7、电流效率降低的原因是什么?其本质 和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引起电流效率降低的因素很多, 归纳起来,不外乎下列四种: (1)铝的溶解和再氧化损失;(2) 其它离子放电,主要是指钠的析出; (3)电流空耗,包括高价铝离子与 低价铝离子的循环转换、阴阳极短路和漏 电、电子导电等;(4)其它损失,包括槽 内生成ALC、熔盐中水分和杂质的电解、 出铝和铸造过程中的铝损失等。在这些因素 中,最主要的是铝的溶解与损失。 8、什么叫“铝的二次反应”,写出反应 式? 答:“铝的二次反应”是指槽内阴极 上已经析出的铝水,一部分又溶解到 电解质中,经扩散和转移到阳极附 近,被阳极气体氧化所造成的铝损 失,称为铝的溶解与损失即“铝的二 次反应”,这是电流效率降低的本质 与主要原因。其反应式为: 2A1 (溶解的)+ 3CO (气)=AI2 O3 (溶解的)+ 3 CO (气) 9、目前世界铝电解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什么? 答:目前世界铝电解槽的发展方向,是向着 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自动化 的现代化预焙槽方向发展。 10、什么是极距,有什么作用? 答:极距是指阳极底掌到阴极铝液镜面之间 的距离,它既是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区 域,又是维持电解温度的热源中心,对电流 效率和电解温度有直接影响,增大极距能减 少铝损失,提高电流效率。缩短极距可降低 电压,节省电能,但过低极距会造成铝的损 失增加,降低电流效率。 11、当电解槽发生漏槽后渗铝事故 时,将采取怎样的处理措施? 答:发现漏槽时,应首先向班长或车间值 班领导汇报,班长或车间值班领导接到通知 后,安排专人看电压、掀开槽盖板、风管冷 却、准备扎补漏槽部位的物料、通知天车 工、向调度控制中心汇报等准备工作。确认 漏槽的部位以及漏槽的程度,根据不同的情 况做相应的处理。用氧化铝粉对槽底着火的 部位进行掩埋灭火。当确认为是侧部漏槽 时,指挥天车扎漏炉处的边部,扎边时要边 加结壳块边扎边,烟道端侧部漏槽时要注意 保护好槽控箱的电缆,防止出现槽控箱失控 的现象,扎住后要用风管冷却漏槽处槽 壳,以便快速形成炉帮。一旦漏槽烧坏了槽 控箱的电缆导致槽控箱无法降阳极,应立即 采取紧急停电的措施。当确认为是炉底漏槽 时,要根据漏槽的程度进行处理,当出现渗 铝时,要先用风管冷却,并扎补边部,然 后提出阳极摸察破损位置,发现破损部位 后,根据破损程度用镁砂或镁砖进行修补。 如果未发现破损部位,可再提1 -2组阳极 查找破损部位进行修补,如果还未找到破损 位置,先将该处用结壳块扎补住,抑制漏槽 后利用以后的换极时来摸察破损部位。 当漏出的铝水和电解质较多时,要抓紧时间 提极并用天车扎补,并观察电解质与阳极的 接触情况,没有意外要继续扎补,直到堵住 为止。当漏槽速度非常快,阳极下降的速度 不及漏槽的速度时,要启动紧急停电,避免 阳极断路和短路口爆炸的事故。 12、突发效应发生的原因的原因有哪 些?简述当班做好哪些巡视工作可 以避免突发效应的发生。 答:突发效应的发生的原因有:(1)风压 低,低于0.5MP。(2)打击头磨损严 重,影响下料。(3)卡打击头,堵料,积 料。(4)槽上部溜槽出现问题,使下料减 少。(5)含氟氧化铝返回烟道中发生好二 次甚至多次循环吸附,使含氟氧化铝的流动 性差,造成走料不畅。(6)压风质量差, 含水分较多。(7)电解系列无计划停风。 改进现场的管理思路,加大对现场考核的力 度。在突发效应发生的原因中,现场的原因 占了多数,现场的管理人员要针对效应发生 的诸多原因开展工作,加强员工对电解槽的 巡视工作,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 通过现场的管理来降低阳极效应系数。 13、从哪些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确 定电解槽一定是发生了破损现象? 答:根据原铝取样分析报告确定:正常槽 连续五天取样,铁含量超过0.2% (非化爪 原因)或硅含量大于0.08% 以上,可以确认阴极破损(新开槽除 外)。当阴极底部碳块出现大面积、不规 则隆起k 15cm同时阴极压降k 500mV,可 以认定炭阴极块己严重破损。电解槽外壳严 重变形,槽壳向外鼓出k 15cm结合侧部 钢板的温度和槽壳发红,可以判定该槽有 破损的可能。阴极钢棒温度超过300 °C, 炉底钢板温度超过180C,散热孔温度超 过500 C的部位,并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时,可以判定该槽有破损的可 能。 14、电压摆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电压摆主要形成的原因有:槽内炉膛不 规整,水平电流大;换极作业不捞大块,没 有扒炉底沉淀,阳极设置太深;阳极下滑; 炉底沉淀或结壳过多;槽内缺铝等等。 15、阳极毛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答:阳 极毛耗指生产1t铝所需要的阳极碳素消耗 量。 M=333/电流效率X(1+k) M毬铝阳极消耗量;k=阳极碳素与二氧化 碳及空气的氧反应所消耗的总和;333=吨 铝消耗的阳极碳素理论值。 16、引起阳极多组脱落的原因主要 有? 答:阳极电流分布不均而引发的严重偏流, 当强大的电流集中在某一部分阳极上,短时 间内使炭块和钢爪接触处的磷生铁或铝-钢 爆炸焊熔化,阳极与钢爪与铝导杆分开,掉 入槽内,随后电流又偏向别的阳极,造成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