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湖北师范大学 美国文选论文 从18世纪的美国文学看“美国梦”的特点

从18世纪的美国文学看“美国梦”的特点“美国梦”从广义上讲,指作为”民主,平等,自由”国家的理想;从狭义上讲,指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梦想。”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 美国梦作为美国特有的精神追求,作为美国人民特殊的精神力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美国文化、历史、社会、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是贯穿美国文学始终的重要的主题。 300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般而言,“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这些要素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也必须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看。 18~19世纪的欧洲,贵族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等级森严、财富分配不公、宗教歧视严重……孟德斯鸠、笛卡尔等启蒙运动的先驱,开始对美国这块神奇的土地赞颂不已,这也燃起了弱势群体的“美国梦”。 18世纪来到美国的移民都是欧洲的弱势者,当他们来到还是殖民地的美国时,政治平等的要求就格外强烈,也自发地落实了民主。于是,“平等权利”成了“美国梦”的一个内涵。 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开始了工业化。欧洲来的移民更多地进入纽约、芝加哥、底特律等新兴的工业城市。从此,“美国梦”有了新的内涵。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奋斗起家的工商业巨子。比如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采石油的洛克菲勒,搞银行的摩根,发明汽车生产线的福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起家寒微,但通过勤奋终于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业,成为传奇人物。 到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以及GOOGLE的三个创立者变成了“美国梦”的新偶像。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年纪轻轻就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资产。他们活生生的故事似乎表明,只要有智慧,有天才,在美国就可以成功。 乐观主义与《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乐观主义" 选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为代表.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北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他在家中的17个孩子中排行15,父亲是从事蜡烛和肥皂制造的小商人。富兰克林少年时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困顿,被迫辍学,12岁时,父亲让他到哥哥的印刷铺里当学徒。学徒的日子是艰难的,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地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富兰克林既相信社会秩序又信奉人有自然赋予的权利, 既渴望社会安定又向往为革命

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调研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多元发展为原则,以引资上项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在“转型”中实现了“跨越”,在“机遇”中实现了“崛起”。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根据临农居办发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宣传和调研工作的意见》,县农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人居办专门组织人员对此进行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汾西县基本情况 汾西县地处山西省中南部,西依吕梁,东临汾水,国土面积880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一个社区,总人口14万,汾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师家大院清代民居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晋商文化又一村的美誉;姑射山真武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休闲、养身、观光的天然“氧吧”;威风锣鼓气势恢宏,享誉华夏,坝系农业稳产高产闻名全国。 二、“四大工程”概况及现状 20xx年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四大工程”计划总投资万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万元,投资完成率为43%。所确定的22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的单位是:林业局实

施的“汾西大道”公里的路旁绿化;僧念、南庄、神符三个村的道路绿化,佃坪乡—邢家要乡的公路绿化;卫生局总投资140万元的永安镇卫生院改造项目和7个村级卫生所建设;文体局总投资36万元的8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全部到位;城建局实施的全县农村40辆垃圾清理车,8720个垃圾桶全部配发到村,配齐了327名乡村保洁员。正在实施的项目是:交通局总投资1900万元的细上村与和平镇公路硬化,现已完成600万元;水利局总投资220万元6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土建开工,4个村的管道铺设完工;教育局总投资408万元的和平中心幼儿园建设,已完成投资166万元;总投资315万元的僧念小学教学楼,已完成投资285万元,该教学楼主体已完成,附属工程包括门房、厕所、围墙等正在施工中。发改局总投资30万元的刘家庄红色教育基地修缮工程,现已完成25万元;卫生局总投资140万元的`7个村的乡村医疗提质工程已完成,勍香中心卫生院的污水治理正在实施中。 8月20日上午,汾西县召开了“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会上,政府副县长赵志红通报了全县“四大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张安文县长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项目工程进展情况与各成员单位进行面对面汇报、质询、答疑、互动,会议要求抓住有限时间,保证工程项目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稳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

美国文学的“美国梦”情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5968731.html, 美国文学的“美国梦”情结 作者:杨君 来源:《消费导刊》2009年第22期 [摘要]本文就“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国梦”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从历史与文学角度对“美国梦”的演变过程作一番追溯与总结。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文学情结 每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情结。对于美国文学来说,这个情 结就是“美国梦”。本文就“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国梦”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从历史与文学角度对“美国梦”的演变过程作一番追溯与总结。 一、金色“伊甸园”中玫瑰盛开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理想主义信念,是对机会均等、人人都有成功希望和创造奇迹可能性的乐观自信。它像是神圣的伊甸园中盛开的绚丽的玫瑰花,令人们无限向 往。300多年前,一群饱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离开了世袭制度盛行的欧洲大陆,将自己放逐到了 美利坚,想要在这块美丽的“新大陆”上建立一个完美的“伊甸园”。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西部“淘金潮”的出现,也为“美国梦”抹上了浓厚的金黄色彩。人们越发相信: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人人都可以获取成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外交家和文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用自己的怀揣一元钱独闯天下艰苦创业的成功经历完美的阐释了美国文学中“从破衣烂衫到腰缠万贯”的“美国梦”的实现。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强调的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现代精神,构建了美国人自我奋斗的传统。这种精神恰好符合当时美洲新大陆的需要,它驱使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凭借个人奋斗的魔力去创建美洲土地上的“伊甸园”。19世纪中后期,以惠特曼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粗犷的豪情和热烈的梦想歌唱美国。其代表作《自我之歌》全篇歌 颂的“自我”既是诗人又大于诗人,是具有美国民族特征和民主理想的巨人形象。这些作品向世人宣告:只要勤奋、乐观、有志向、有信心,任何人都可以在美国获得成功。 二、“镀金”时代里的玫瑰“褪色”

最新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1.2 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新建 1.3 项目建设单位 **市**镇人民政府 1.4 建设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 **镇**村 2、建设内容 **市**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内容包括: (1)主干道围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市**镇**村国道2边住户住家采用围墙围护美观。 (2)亮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村主干道上安装路灯,共安装45盏。 3、建设期限:半年 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7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分2部分,其中,申请财政拨款67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万元。 本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为半年,安排投资使用计划为半投入70万元。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6-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市**镇政府工作报告; 3.**市**镇**发展规划; 4、**市**镇村镇建设规划; 5、**市**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6、**市**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8 结论 **镇**村周边地区位于敦白公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化**村的环境,是**镇政府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本项目建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村屯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村的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市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从现时利益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本项目对**镇和**市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奥特莱斯零售业研究分析知识讲解

奥特莱斯研究 1、奥特莱斯的概念 奥特莱斯零售业指专门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合,被称为“品牌、工厂直销购物中心” 。奥特莱斯商业形态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 ,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大型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零售业态。进入20 世纪70 年代,奥特莱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供货商从过去单一的商品工厂发展为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的专门供货渠道;其功能更加齐全,发展成为休闲购物一体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并向城市靠近,这种直销中心渐渐发展成为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 2、奥特莱斯的经营特点 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一般位于市郊,在远离城市的地带能吸引大量的顾客群体,其经营模式具有其他零售业态无法比拟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有:第一,经营的产品均为世界级品牌。奥特莱斯的商品都是名牌下架商品、过季商品及断码商品。这些全新商品,由高档专卖店或商场下架后直接转到奥特莱斯销售。第二,超低的价格折扣。由于奥特莱斯的中间环节、地价、店堂装饰、销售人员等成本因素都被严格控制,其商品价格比所有的零售业态都低,能够吸引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满足了部分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追求名牌的消费者对名牌商品的购物需求。 第三,便利与舒适的购物环境。奥特莱斯中心的购物面积一般很大,以美国为例,奥特莱斯中心的面积由几万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不等。同时,奥特莱斯购物中 心由于配套的服务设计和便捷的交通,成为人们购物休闲的理想场所。2奥特莱

斯的商业环境分析 3、奥特莱斯经营模式 1、联营模式 奥特莱斯联营模式借鉴的是百货核心合作模式,这种模式采用统一收银方 式,奥特莱斯商场按照合作扣率比例收取销售提成,扣除销售提成及必要费用后余款按合同约定日期返还厂商,合作双方签订的是联营合同。这种模式在大卖场式奥特莱斯以及百货式奥特莱斯运用比较普遍。其优势在于便于奥特莱斯商场迅速汇集大量现金流,合作双方风险共担。其劣势是运营管理压力比较大,运营成本也比较高。 2、租赁模式 奥特莱斯租赁模式借鉴的是SHOPPINGMALL购物中心操作模式,将一个个店铺租赁给品牌厂商,以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得营业收入。这种模式在庄园式奥特莱斯以及城堡式奥特莱斯运用比较普遍。其优势在于一旦招商成功,后期运营成本以及运营管理压力不大;其劣势在于商场前期运作资金压力比较大,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对厂商的管理和控制力不强。 3、自营模式 奥特莱斯自营模式一般属于辅助性质的模式。很多奥特莱斯商场在开业招商初期为降低招商难度会采买一些国际大牌服装作为标杆性品牌,以此吸引中高档 品牌的入驻。奥特莱斯商场往往也会自行代理或买断一些品牌的库存商品,一般所采买的商品要么用于补充招商品牌空缺,要么是预期毛利较高的库存商品。这 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拥有自主定价权以及灵活的调动能力,是填补空缺以及制造促销热点的佳品。其劣势是对商场业务买手眼光要求较高,管理事务繁琐。在国内这种模式所占

美国文学与美国梦

徐佩岚2012213068 Since I took the English literature course last semester, I realize that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a work, one should know about the writer; and to understand the writer, one should look to a larger background--the history. Therefore, literature is to some extent connected with the history. In other words, literature reflects and sometimes reviews history. America is a country established after struggling for independence. At that time, they value private judgement on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issues, and self-knowledge and self-expression. They want to get rid of Britain's governance, and they began to propaganda the value of 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 In this way, an essential part of American Dream--individualism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ir mind when the county was bor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one can always catch a swift of American dream, sometimes a bunch of. As American Dream changes from time to time, it has been reflected on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And of course, different write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attitudes towards American Dream. Here, I will primarily focus on three writters—Washington Irving, Walt Whitman, and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In Washington Irving's Rip Van Winkle, one can feel the embryo of American Dream and how it changed Americans. From the contrast of the villag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dependent War, the power of struggling for 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 is evident. "Instead of the great trees that used to shelter the quiet little Dutch inn of yore, there now was a naked pole, with something on the top that looked like a red night-cap, and from it was fluttering a flag, on which was a singular assemblage of stars and stripes- all this was strange and incomprehensible.”“‘What brought him to the election with a gun on his shoulder, and a mob at his heels, and whether he meant to breed a riot in the village?’- ‘Alas! Gentlemen,’ cried Rip,somewhat dismayed, ‘I am a poor quiet man, a native of the place, and a loyal subject of the king, God blesses him!’ Here a general shout burst from the bystanders- ‘A tory! A tory! A spy! A refugee! Hustle him! Away with him!’" what’s more, they regard General Washington as a kind of hero (this might b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ir heroism). From those descriptions of the changed appearance of the hotel, the people in front of the hotel inspecting and talking austerely to Rip Van Winkle, and the beautiful picturesque village and tranquil life before the War, I feel that aspiration for 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 drove the establishment of America, and consequen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merica convinced them that their pursuit of 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 is the right path to go. American poet Walt Whitman is apparently a supporter of 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poem “I Hear America Singing”, he described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in America—the carpenter singing, the mason singing… The theme of the poem is a eulogy to the thriving American nation, to the proud and strong love for country contribution, the laboring people and the poet’s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and life. In another poem “There Was a Child Singing”, the “child” in the title represents a young and growing America. “And the ?rst object he look’d upon, that object he became, And that object became part of him for the day or a certain part of the day, Or for many years or stretching cycles of years.” In my opinion, this means that America is aa young and progressive country that actively learn thing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His admiration for American is most distinct in the poem “Song of Myself”. “I celebrate myself, and sing myself, And what I assume you shall assume, For every atom belonging to me as good belongs to you.”This is a strong declaration of the value of individualism and democracy. He went through the Civil War, and experienced the nation hero Abraham Lincoln’s assassination. With the unity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black convinced him “An individuality is as superb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文坛。他们不仅年龄相仿,而且经历相似,思想情绪相近,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点,逐渐形成一新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1899—1961)、福克纳(1897—1962)、约·多斯·帕索斯(1896—1970)、菲兹杰拉德(1896—1940),和诗人肯明斯(1894—1962)等。 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1900~1938)等。特别是菲兹杰拉德,对战争所暴露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通过对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的描写,表明昔日的梦想成了泡影,“美国梦”根本不存在,他的人物历经了觉醒和破灭感中的坎坷与痛苦。沃尔夫的作品以一个美国青年的经历贯穿始终,体现了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的激动和失望,是一种孤独者的迷惘。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意象派诗歌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作者:李伯华, 曾菊新, LI Bo-hua, ZENG Ju-xin 作者单位:李伯华,LI Bo-hua(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衡阳,421008;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曾菊新,ZENG Ju-xin(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 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英文刊名: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9,25(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7条) 1.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2008(05) 2.NUHC Cities-engines of rural development 2004(03)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2001 4.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 2005(03) 5.李雪铭.姜斌.杨波人居环境:地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000(06) 6.AITKEN S C Person-environment theories in contemporary perceptual and behavioral geographyⅠ:Personality,attitudinal and spatial choice theories 1991(02) 7.刘金海社会化小农的历史进程:中国经验 2007(04) 8.李伯华.曾菊新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 2008(05) 9.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1998 10.詹姆斯 C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2004 11.冯娟城市化进程中的村镇主题空间行为研究 2008 12.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2006(05) 13.郝亚光社会化小农:空间扩张与行为逻辑 2007(04) 14.D J 沃姆斯利.G J 刘易斯.王兴中.郑国强.李贵才行为地理学导论 1988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94 16.联合国21世纪议程 1992 17.人居议程 1996 相似文献(1条) 1.学位论文李伯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2009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40671050)”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结构与村镇布局研究(05JJDZH232)”,尝试从农户空间行为演变视角介入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贯穿全文的一条逻辑主线是:“问题背景分析--空间行为变迁--人居环境效应演化--优化路径选择”。本文基于农户空间行为的微观分析,试图从农户空间行为的视角构建一种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统计数据以及调研数据,着重探讨了农户空间行为的演变过程和环境效应,为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8章: 第1章为绪论,重点分析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认为从农户空间行为视角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路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目前 ,国内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城市主义”倾向,而有关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明显缺乏针对性。此外,本章还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为全文后续研究奠定了学术规范。 第2章为农户空间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本章将农户空间行为纳入到历史进程中加以分析。首先对当代农户性质进行了认定和解读,认为当代农户具有过渡性特征;其次,确定了农户空间行为的理论假设,即假设农户是有限理性的。最后,本章总结了农户空间行为的理论基础,认为行为地理学中居民空间行为决策和区位选择理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分析了制度对农户空间行为的影响,引入制度的变量是分析农户空间行为及其效应的前提。 第3章为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整体透视。本章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影响因素、变迁过程和人居环境效应。其基本的逻辑路线是“外部环境变化--空间行为响应--人居环境效应”。本章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第二章的理论分析,从宏观上梳理了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原因、过程和人居环境效应,下面几章内容都是基于此宏观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微观研究。 第4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户空间行为与乡村人居环境。本章研究了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户的各种空间行为特征,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农户空间行为的乡村人居环境效应。认为国家制度的变迁是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主要驱动力量,新中国成后的国家政权通过土地改革、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一系列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了对乡村和农户的全面控制;制度约束下的农户空间行为总体表现为被动性和有限性。最后,分析了制度约束下的

商业地产奥特莱斯模式分析

房地产微学院:MSO行业:商业地产奥特莱斯模式分析 导读: 奥特莱斯(Outlets)这个舶来品在国外发展了几十年,在中国仅有十来年的历史。自2002年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开业,中国首个正式的奥特莱斯开始诞生,至今已经发展到拥有200多家已经开业的奥特莱斯项目。奥特莱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运营困境,货源不稳定、折扣有限、体量过大、选址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国内已开业奥特莱斯200余家为何经营陷入困境? 近年来,奥特莱斯因其成熟的商业模式,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认可,一个个奥特莱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奥特莱斯如何应对消费淡季: 提升、谋变、整合 商场橱窗内款式不一的长裙,似乎正在讲述着裙边理论:女人们的裙子越长,经济形势越差。今年将成市场消费低谷期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七八月又是零售商一年一度的消费淡季。在“金九银十”到来之前,奥特莱斯应如何应对销售谷底。 一、奥特莱斯发展历程: 诞生 奥特莱斯(Outlets)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Outlets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虽然Factory Outlet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100年的历史,但真正有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 阶段一

1970年-1987年:一些大型服装工厂和日用品加工企业利用工厂的仓库销售订单尾货开始在他们的仓库建立起Outlet Store,基本上是一家工厂一个Outlet Store,所集商品既是优质品牌又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大批顾客。 阶段二 1988年-1996年:Factory Outlet开始繁荣起来并有大的发展,去工厂直销店购买商品的顾客越来越多,因此,很多工厂就把直销店集中在一起开设,这时的购物中心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厂直销”,虽然以名牌和低价吸引顾客,但没有形成规模销售。而且离城市较远,一般在60-80英里(100-150公里)左右,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阶段三 1997年-2001年: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Outlets业态在美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截止1996年,美国境内已经建立了300多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并且有了奥特莱斯开发商的加入,这种营销形态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首先是供货商从过去单一的商品工厂发展为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的专门供货渠道。其次是功能更加齐全,休闲购物一体化。最后是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并向城市靠近。因此这种直销中心渐渐发展成为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特别是近两年,销售额屡创新高。据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有275个大型奥特莱斯中心,销售增长率逐年大幅递增。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甚至东南亚国家,均已出现这种业态并蓬勃发展。 中国 从2002年北京燕莎集团建立中国第一家奥特莱斯至今,全国共有200余家奥特莱斯开门营业,以“奥特莱斯”命名的折扣卖场则多达400家。但同时,各种运营困境也开始出现。企划3人不变,招商一名经理两个主管,至少每楼层3人,设楼层经理一人,楼管2人。 二、奥特莱斯模式升级: 传统模式 简易型的品牌折扣店 2.0版版本 附带有餐饮和休息娱乐的消费场地的品牌购物商场。 3.0版本 类似于商业综合体,基于奢侈品牌折扣衍生,更多的消费贡献来自于生活化的需求,包括一些 三、OUTLETS三大吸客法宝: 驰名世界的品牌——荟萃世界著名或知名品牌,品牌纯正,质量上乘; 难以想象的低价——一般以低至1-6折的价格销售,物美价廉,消费者趋之若鹜;方便舒适的氛围——远离市区,交通方便,货场简洁、舒适。 四、中国奥特莱斯的三大特点: 1、品牌度高:奥特莱斯不同于一般商场,它卖的是库存货和折扣货,一般的国际顶级品牌是不打折的,打折影响其形象,但是好牌子一样有库存,而奥特莱斯的特性决定了奥特莱斯是国家大牌消除库存的最好场所,比如上海青浦和张家港香港城的奥特莱斯都是大牌云集。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

2008年7月第29卷第4期 外语教学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July.2008 Vol.29No.4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 廖永清,张跃军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摘 要:对于美国人而言,上路旅行不仅是自由和美国梦的隐喻,而且是实现“显明的命定”(Manifest Destiny)的物质手段和方式。本文以惠特曼的《草叶集》和克鲁亚克的《在路上》等作品为例,说明旅行以及过路仪式表现了典型的美国经验,表达了对美国梦的追寻、实现和传播,成为美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旅行;美国梦;《草叶集》;《在路上》 中图分类号:I7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8)0420062204 Abstract:For the Americans,travel not only i m p lies freedom and the American D ream,but is als o a material means t o a2 chieve Manifest Destiny.This article takes as exa mp lesW hit m an’s L eaves of Grass,Ker ouac’s O n the Road and other texts, t o show that travel and ritual of passage rep resent typ ical American experience,exp ress the pursuit,realizati on and s p read of the American D rea m,and become part of the American cultural traditi on. Key words:travel;American drea m;L eaves of Grass;O n the Road 一 道路将人们从一地引向另一地,它是不同地点彼此沟通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原本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两地因而被连接起来,,拥有了更加丰盈的生命。几乎所有的文化都赋予道路以特别的价值,对之倾注了连绵不断的情感。在美国,道路四通八达,如同一张网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而由于美国人生性“不安分”,不愿久居一地,加上酷爱户外活动,上路旅行便成了美国生活的一种实现方式,同时也成为美国文化的一大隐喻。这一隐喻对于美国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美国毕竟是由旅行者创建的:当初,清教徒远离家国,跨越大西洋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后来,他们从偏居美利坚东北一隅的新英格兰逐步西进,扩展畛域,奠定今日美国之格局。毫不夸张地说,道路在美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此外,美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加上经济繁荣,汽车工业发达,美国成为举世闻名的车轮上的国家。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美国人花费不少的时间“在路上”,驱车出行几乎成为他们的必需。 旅行不仅是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跨越,而且常被视为对某种历程的经历,例如,它可以象征性地指代个人的成长,或者是对某种信仰(如宗教信仰)的追寻。穿越全美、尤其是跨越大片未开发地区的旅行,是勇气和冒险精神的体现,这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伴随着美国向西部的扩张而被放大甚至神化。“在路上”之于美国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它包括美国梦的发现、追寻、实现和拥有。自早期的清教徒开始,美国人便一厢情愿地、虔敬地相信脚下这片富庶的土地是天意所赐,他们以宗教的虔心笃信“显明的命定”(Manifest Destiny)。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这种观念让他们毫不怀疑自己“有权利极度扩展并拥有上天赐予我们的整座大陆,以发展自由的伟大试验,以及联邦政府的自治”(这是历史学家John L.O’Sullivan早在1845年的说法,参见Stephans on,1995)。在宗教般先验的逻辑之下,疆域的扩张、政权的发展与天意的召唤巧妙地实现了结合与置换,这是信仰之作用于物质以及政治行为的一个多么令人信服、同时又令人心悸的例证! 该历史学家在同一篇文章中声称,美洲“整座大陆”都是上帝赐予美国人的礼物,而他们扩张疆域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由的准则。美国人深信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第一个建立于自由准则之上的国度。于是,“显明的命定”仿佛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为独特的美国哲学。也曾有过其他国家打着种种旗号侵略邻邦、占领异域土地的举动,但冠冕堂皇地以自由、自治为名实现扩张似乎只是美国佬的行为。有些人,例如美国本土的印第安人,或许会说“显明的命定”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然而,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将“显明的命定”理解为将自由的理念推向整个美洲大陆甚至全世界的使命感。事实上这是宗教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使命感,它激励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作家,使他们与之产生共鸣。此外,“显明的命定”是与美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美国梦最早的清晰描写,或许出自阿吉尔(Horati o Alger, 183421899)笔下具有美国意识的几乎超人般的人物。阿吉尔的那些虽然文学价值一般但情节生动感人的小说(di m e no2 vel)多围绕着青少年的形象展开,与美国梦似乎并无直接和具体的联系。然而,这些作品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任何美国人都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只要他或她愿意“动身上路”。因此,不妨说,旅行内在于阿吉尔对美国梦的刻划(Gable&

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 中文 熊斌 张兆瑜 湖北大学0705班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姓名张兆瑜学号 2007221103100006 专业年级英语2007级 指导教师常娟职称讲师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

The Reflection of American Dream in the Literature 2)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美国文学中一个个的文学形象代表了各种各样的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梦就以不同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本文选取《愤怒的葡萄》、《红字》、《穷小子狄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作品分析了美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美国梦的表现形式,解释了美国梦从兴起走向衰落的原因,剖析了美国梦的本质内涵。而本文则从论述美国文学中美国梦的演变过程入手,以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为对象,论述了”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不同表现,旨在对美国文学中体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梦进行分析,使得我们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American Dream; literature; Reflec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族裔中,”美国梦”有着不同的表现,它是始终贯穿于美国文学之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达到成功。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有的作品反映美国梦的开拓精神,有的体现美国梦的实现,有的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有的是在解构美国梦。美国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美国梦,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国文化。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从产生到当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又是与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研究不同时段美国梦变化的原因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揭示美国梦的本质,从而了解美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 2. 总述美国梦的基本内涵以及历史背景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江南镇土腰子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1.2 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新建 1.3 项目建设单位 敦化市江南镇人民政府 1.4 建设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 江南镇土腰子村 2、建设内容 敦化市江南镇土腰子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内容包括:(1)主干道围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敦化市江南镇土腰子村国道两边住户住家采用围墙围护美观。 (2)亮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土腰子村主干道上安装路灯,共安装65盏。 3、建设期限:半年 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67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申请财政

拨款67万元。 本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为半年,安排投资使用计划为半投入67万元。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6-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 2.敦化市江南镇政府工作报告; 3.敦化市江南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4、敦化市江南镇村镇建设规划; 5、敦化市江南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6、敦化市江南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8 结论 江南镇土腰子村周边地区位于201国道公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敦化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化土腰子村的

环境,是江南镇政府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本项目建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村屯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土腰子村的农村环境治理,推动敦化市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从现时利益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本项目对江南镇和敦化市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