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

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U3,过汉江地铁,建设中)

标识色:鹦鹉绿

线路走向:三金潭—沌口(一期工程),沌口—文岭(二期工程)线路长度:一期工程28公里,二期工程约10公里

站点个数:一期工程23个(地下站)

开工时间:一期工程2009年底

大规模开工时间:一期工程2011年底

预计通车时间:一期工程2015年

使用车型:B型车

车辆编组:6节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时

运营时间:5:00—23:00

全日开行列车数量:初期136对,近期178对,远期148对

投资:一期工程173.49亿元,全线204.2亿元

技术经济指标:6.2亿元/正线公里

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 总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东段正线长6.99km,车站6座。 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年8月28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 《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基本网 1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号线青山郑店46 6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57 18号线阳逻邾城26 19号线阳逻双柳16 20号线青菱金口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武汉市地铁总体规划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 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 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 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二期全长19.468公里,西段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车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至金山大道站止,全长12.478公里,设11座车站;东段自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起,沿解放大道向东,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至堤角站止,全长6.99公里,设6座车站。 ●2010年7月建成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 一期工程线路贯穿武汉市西北-东南,是武汉市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起点为汉口常青花园北侧的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鲁巷站,线路全长27.98公里,全线设21座车站。 分别为: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青年路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2012-2020上海轨道交通详细规划

上海市轨交最新规划图 轨道交通2012-2020年详细规划图,部分站点名尚未确定。 规划背景及概况 (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表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线路一览表 序号线路名称线路范围运营线路长度(km) 车站数(座) 1 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富锦路36.9 28 2 轨道交通2号线淞虹路—张江高科24.2 17 3 轨道交通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40.2 28 4 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33.8 17 5 轨道交通5号线莘庄—闵行开发区16. 6 11 6 轨道交通6号线港城路—灵岩南路31.1 27 7 轨道交通8号线市光路—耀华路21.9 21

8 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新城—宜山路30.5 12 合计235 161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 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表2 2012年形成的基本网络 线路起讫长度(km) 车站 (座) 1号线莘庄~富锦路37.8 28 2号线徐泾~浦东机场64.0 31 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40.7 29 4号线虹桥路~宝山路22.3 17 5号线莘庄~闵行开发区17.2 11 6号线港城路~济阳路33.1 28 7号线罗店~浦东博览中心45.0 33 8号线市光路~航天公园41.9 32 9号线松江新城~民生路46.3 23 10号线虹桥枢纽~新江湾城36.0 31 11号线北段嘉定~安亭~罗山路66.9 34 11号线南段龙阳路~临港新城59.5 12 12号线七莘路~上川路39.5 31 13号线一期华江路~南京西路16.3 14 合计567 354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 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 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长合计约310km,车站189座,见表3。至此,202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 877km,见图1。 表3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建设项目(2010-2020年)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 【发布部门】武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7.16 【实施日期】2008.09.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 (第188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已经2008年7月7日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阮成发 二00八年七月十六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运营秩序,维护乘客和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风亭、风井、车辆段与维修基地、车站设施、车辆及机电设备系统等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四条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管理、协调和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管工作。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项目报批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市国土房产、交通、公安、城管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有关工作。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 武汉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支点,面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创建公交都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顶层设计、地铁引领、独立成市”的要求,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隔一定时期修编轨道线网的经验,落实市领导“地铁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指示,我院开展了《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年)》的编制工作。 1、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架构 根据武汉2049提出的国家中心城市具备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要求,以及未来城市空间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开展规模匡算、客流走廊分析、国铁利用、快线运营实施规划、公交一体化等专题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在维持原线网方案总体架构稳定的基础上,与城市远景空间布局高度协调,确定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为“一环十射、三快穿城、环网交织、轴向放射”。市域快线编织结构外围,设置环线、实现了环线与快线之间的良好布局。环线串接多中心和对外枢纽,疏导核心区客流,强化主城功能和三镇沟通;市域快线引导新城发展方向。 图1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总体构架 2、线网方案

图2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远景年市域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线路数为25条,总长1100km,站点585座。其中主城区范围内线网规模533km,站点365座。 表1 武汉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线路一览表

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继承和发扬了上轮轨道线网确定的“环网结合、轴向拓展”的结构。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方案保留了上轮线网规划确定的3条市域快线,快速联系主城与六大新城组群,重点锚固城市重点功能区和对外客运枢纽,适应城市客运主要流向,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方案继承了上轮线网规划确定的9条市区线,加密主城线网密度,全面促进主城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实现主城用地的集约发展,切实起到了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的作用。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精编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X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武汉

1总论 1.1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壹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壹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壹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且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X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X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壹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上海地铁轨道交通三号线线路图

上海地铁轨道交通三号线线路图 上 海轨道交通3号线,又称明珠线,3号线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改造而成,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该线从徐汇区的上海南站站至虹口区江湾镇站再至江杨北路站,是一条环绕上海中心城区以架空为主的地铁线路。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40.3公里,共设29座车站,其中转乘车站12座(含与4号线共线区段转乘站),拥有石龙路停车场和江杨北路车厂 2个车基地。轨道交通高架相对于位于地下的地铁系统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也提高了建造速度,而北延伸段的 开通对缓解宝山地区居民的出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Array 1.由以上的线路可进行途径的商圈分析:3号线线路可达复旦、同济、上外、华师大、东华、华理等全国 重点高校,主要途径各大教育学区。 2.线路发展历程: 其中一期工程为上海南站站至江湾镇站,二期工程为江湾镇站至江杨北路站。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26 日建成试运营,是一条环绕上海中心城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二期工程的北延伸段于2006年12月18日开

通。 3.未来线路规划:“三四分线” 据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微博称,由于共线段严重牵制两线的运能提升,上海地铁3、4号线耗资28亿分离改造,有关部门计划将共线段全部让给4号线,而宝山路至上海火车站区间新建复线,供3号线使用。 申通集团向北车集团新购买35列列车,为3号、4号线增加运能。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3号、4号线已确定分线改造,并在2015年完成。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f17848955.html,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2013-2049 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个初步方案,2013 年8 月28 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武汉2049 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一】

初步方案二】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 )基本网 1 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 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 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 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36 5 号线青山郑店46 6 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 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 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 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 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 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 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 径河龙泉山68 17号线径河豹澥 57 18号线阳逻邾城 26 19号线阳逻双柳 16 20号线青菱金口 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 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展战略,全面构建“ 1+6 ”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武汉2049 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到2049 年,武汉人口到2020 年将达到1150 万-1200 万,到2030 年将达到1300 万-1400 万,到2049 年将达到1600 万-1800 万。届时,武汉将形成“大临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3标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临洮路站、嘉怡路站)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 临洮路站、嘉怡路站项目经理部 2015年11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管理目标 (2) 3.1安全目标 (2) 3.2文明施工目标 (2) 3.3环境保护目标 (2) 四、办公区、生活区规划 (2) 4.1会议室 (3) 4.2视频监控室 (3) 4.3宿舍 (4) 4.4食堂 (4) 4.5浴室 (5) 4.6停车位及晾衣棚 (5) 五、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 (6) 5.1大门 (7) 5.2门禁系统 (7) 5.3围挡 (7) 5.4临水临电 (9) 5.5洗车台、四级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10) 5.6现场图牌 (11) 5.7标养室、办公室、料库及应急物资库 (12) 5.8安全讲评台 (13) 5.9茶水休息室 (13) 5.10实物样板展示区 (14) 5.11渣土池 (14) 5.12水泥搅拌区 (15) 5.13氧气乙炔仓库 (15) 5.14钢筋存放区 (16) 5.15钢筋加工区 (16) 5.16木工加工棚 (17) 5.17刚支撑存放区 (17) 5.18基坑临边防护 (18) 5.19综合灯架 (18) 5.20广播及监控系统 (19) 5.21噪声、扬尘监控系统 (20) 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22)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包含两个地下车站,分别为嘉怡路站、临洮路站,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下方;两个车站工程概况如下: 嘉怡路站、临洮路站工程概况表 项目驻地 临洮路站 嘉怡路站

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设计 与施工新技术 【摘要】地铁4号线工程在上海轨道交通规划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结合该工程的建设情况,简单介绍了方案中线路设计、换乘方式和盾构穿越地下墙时所体现的新思路。详细总结了车站施工和盾构推进过程中为保护周围环境和控制地层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新技术和新措施。【关键词】地铁车站“八”字形线路换乘方式玻璃钢纤维(GFRP)冻结法施工盾构上下重叠推进远程监控系统1 前言 根据上海城市2050远景总体规划,最终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总长562Km,共21条轨道交通线,其中地铁11铁,轻轨10条。绝大多数成放射状,而明珠线二期(M4)与明珠线一期(M3)西部线路相结成环,是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的城市环线。它是联系其他线路的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将其他轨道线路联系起来,使整个上海轨道交通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现阶段来说,地铁4号线首先要与已建的1号线、2号线、明珠一期线西部线路接轨,形成“申”字形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本文将主要介绍地铁4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

设计及施工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技术特点,以供交流。2 地铁4号线工程概况 2.1 线路规模和走向 地铁4号线工程线路全长22.032KM,其中高架线1.25KM,其余均为地下线。共设17座车站,其中地下一层半站2座,地下二层站10座,地下三层站5座,平均间距为1.238KM。设停车场1座。M4工程线路走向为:M3宝山路站——溧阳路——临平路——长阳路——杨树浦路——浦东大道——张杨路——浦电路——蓝村路——浦东南路——南浦大桥——西藏南路——鲁班路——大木桥路——东安路——天钥桥路——上体场路——宜山路——M3虹桥路站。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轨道交通地铁4号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2.2 建设工期及工程筹划 本工程建设年限为2000年初~2004年底,2004年底建

武政规[2011]3号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使轨道交通与周边地区建设相协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包括地下、地面、高架部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轨道交通及与之相关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第四条 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土地等部门负责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应当配合做好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轨道交通及其周边地区建设规划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功能合理、集约土地”的原则。鼓励大型建(构)筑物与轨道交通有机结合,共同开发,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和城市功能综合效益,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第二章 规划编制 第六条 轨道交通规划体系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用地控制规划、线路综合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七条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轨道交通线路走廊、换乘节点以及车辆基地等重要设施用地进行控制,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建设。 第八条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的依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以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 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组织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近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协调,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近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审查。

武汉地铁规划图(应该是终极版)

武汉地铁规划图(应该是终极版)(2010-05-22 17:55) 标签: 分类: 卖楼故事 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我很满意,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 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12017年6条“巨龙”舞三镇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

上海地铁3号线车辆紧急制动的实现

上海地铁3号线车辆紧急制动的实现 摘要:本文介绍了紧急制动的作用,分析了上海地铁3号线地铁车辆所用KBWB制动系统空气制动控制单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论述了该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时的工作过程以及紧急制动时如何防止轮对滑行。 关键词: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紧急制动滑行 Abstracts:The function of emergency brak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KBWB brake system,that is using in the metro vehicle of shanghai metro line 3,the form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pneumatic brake control unit of which was analyzed.Working process of this brake system at emergency brake was discussed in a strong way,and how to prevent the wheel set slide as well. Key words:Metro vehicle;Brake system;Emergency brake;Slide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又称上海地铁明珠线1期。其上海南站至江湾镇段于2000年11月投入运营,北延伸(江湾镇至江场北路)于2006年12月投入运营。上海地铁3号线的车辆现为6节编组,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和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联合制造。车辆的制动系统采用的是由原来的英国Westinghouse公司(现已并入克诺尔制动机公司)设计的KBWB模拟式电气指令制动系统。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运营时刻表 站名④首班车发车时刻末班车发车时刻换乘路线⑤ 所 在 地 车站 形式 开门方向① 往江杨 北路 往长江 南路 往 上 海 南 站 往长江 南路 往江杨 北路 往 长 江 南 路 上海南站—05:25 —22:30 1号线、【15号 线】、22号线(金 山铁路) 徐 汇 区 地面 岛式 站台 左侧 石龙 路站②06:30 05:27 23:40 22:32 地面 侧式 站台 右侧 龙漕路站06:28 05:30 23:38 22:35 【12号线】 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漕溪路站06:26 05:32 23:36 22:37 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宜山路站06:23 05:34 23:33 22:39 4号线、9号线 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虹桥 路站 ⑥ 06:21 05:36 23:31 22:41 4号线、10号线 长 宁 区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延安 西路站⑥06:19 05:39 23:29 22:44 4号线 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中山 公园站⑥06:17 05:41 23:27 22:46 2号线、4号线 高架 岛式 站台 左侧 金沙 江路 站⑥ 06:14 05:43 23:24 22:48 4号线、13号线 普 陀 区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曹杨 路站⑥06:12 05:45 23:22 22:50 4号线、11号线、 【14号线】 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镇坪 路站⑥06:10 05:48 23:20 22:53 4号线、7号线 高架 侧式 站台 右侧 中潭路站06:07 05:50 23:17 22:55 4号线 高架 侧式 右侧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附件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2019-2024年) 一、线网规划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

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新港线工程自工业四路至桃桥湖,线路长30.2公里,设车站11座,投资176.8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等延伸线路与原线路设计标准一致,采用A型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12号线等新建线路研究采用A型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采用市域快线制式,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 (三)资金安排 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469.07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最新版】精编版

武汉规划部门公布 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两 个初步方案,2013年8月28日两套方案亮相市民之家。 (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 ) 《武汉2049年远景战略发展规划》 【初步方案二】 【初步方案 □ 武悝扌君團斷性辄 (0 iL 回 3 S □ 0離旬 —?—轨邁任非 --—柴斥铁路 0庇跻 鋼号 -1 / 至甫川

轨道线网方案一技术指标表 线路名称 起点 止点 线路长度(km ) 基本网 1号线径河汉口北40 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37 3号线文岭三金潭32 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36 5号线青山郑店46 6号线体育中心吴家山45 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85 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43 机场线金银潭天河机场20 武汉市轨道交逼蜒网規划修编 公众榕与 口] '? O 迥 a N 4K?tu □ Q * n. Til □/ .ffiS 武现市交通網凤堆繪研究1% 2013 00 至前川 初歩方案二

9号线磨山左岭39 10号线常福阳逻78 11号线蔡甸葛店70 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56 14号线走马岭后湖43 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29 16号线径河龙泉山68 仃号线径河豹澥57 18号线阳逻邾城26 19号线阳逻双柳16 20号线青菱金口22 21号线国博中心纱帽36 合计981 为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 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方案在市民之家亮相,广征民意。 ■深远意义 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次修编规划到2049年 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功能,实施“三镇三城”发 展战略,全面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门,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武汉市地铁规划线路图

武汉市地铁规划线路图 轨道交通1号线(轻轨):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位于汉口地区,东西方向横穿汉口,西起吴家山,东至堤角。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引桥后再转向解放大道,沿解放大道经二七路最后转向汉黄路至终点堤角。轨道交通 1 号线全线高架,全长 28.9km ,沿线设 26 座车站,是武汉市已规划的七条轨道交通线中唯一的一条轻轨线路(余均为地铁)。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黄浦路—宗关段于2004年7月28日开始观光试运营,09月2 8日正式开通运营。该段长10.234公里,总投资21.99亿元。 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 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由在建的一期工程(宗关至黄浦路)向东、西两端延伸,其中,东线由黄浦路东延至堤角,西线自宗关西延至吴家山,二期工程线路总长19公里。线路基本与规划道路走向一致,无需另控制轨道交通线路用地,局部在道路外的轨道交通线路用地按30米宽控制。预计2010年建成通车。 具体走向为: 东线:自黄浦路站穿过长江二桥、沿解放大道南侧过渡到解放大道中间后跨过京广铁路、在汉黄路路口向北沿汉黄路东侧北行至堤角,在二七路处与规划的7号线(汉口古田-武昌新武南)相交、在汉黄路与规划的6号线(汉口堤角-汉阳老关村)衔接,东线全长7.5K M,设站6座。 西线:线路在舵落口转向解放大道北侧、跨过汉丹铁路、从中环线额头湾立交北侧跨过、顺着107国道北侧机非隔离带向西至新城五路后北上、沿新城五路中央过渡至西侧机非隔离带、并跨过金山大道到达终点金山大道站,长11.5Km,设站10座。洪山广场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商业和非付费区通道;地下二层含括站厅和站台双重功能;地下三层为站台层。车站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采用明挖法施工,将在两年内建成。该地铁站建成后,乘客可在该站实现“同站台换乘”。地铁2号线与4号线在此相会,呈“V”字形。地下二层的地铁站,一侧是2号线,另一侧是4号线,乘客只需在同一站台步行上十米远就可在两条线之间换乘。地下三层的地铁站台也是如此,只不过乘坐方向与二层相反。与洪山广场站相邻的中南路站也为二、四号线的共用站,也可“同站台换乘”,只不过该站的四条地铁线并列在地下二层,而洪山广场站是地下二、三层各两条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