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

*****中学校本教材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 录

第一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

第三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四课 我国公民的价值感

第五课 中国梦 我的梦

社会主义价值观记心中

富强民主腰杆硬,文明和谐气象新。

自由平等不可欺,公正法治是天平。

爱国敬业守本分,诚信友善莫忘本。

学 童 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是一个好公民

祖国妈妈四胞胎,

能文能武个个乖,

“富强”“民主”冲在前,

“文明”“和谐”跟着来。 社会是个大家庭,

相亲相爱一家人:

壮哉中国,富强兴旺,荣辱沉浮,民主富强, 中华文化,文明共享,十亿民众,和谐所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帮助全党和全国人民 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 的冲击提供了强

大理论武器。

第三,“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提出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

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 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

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

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

纷呈。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只有大力提

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

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

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

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

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

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价值观——爱国

爱国故事分享: 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

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

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 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

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

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

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

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

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

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

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

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过零丁洋》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的是: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爱国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起码的价值遵

循。它是基于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

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