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 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
艺术的超越和升华, 是有较强的绘画性、
雕塑性和可读性, 给观众以凝固感、立体
感和陌生感。寓意深刻, 联想丰富、内涵充
实, 艺术冲击力强, 并与声音相结合, 构成
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
1、观念造型语言。通过屏幕的造型语
言, 深蕴含蓄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观
念, 称之为观念造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
的运用范围较广, 凡主观的、表现性的造
型, 均可纳人观念造型语言之列。例如电
视专题片《西藏的诱惑》, 开端部分就是三
代僧侣跋涉在朝圣路上的独特屏幕造型,
它并非单纯的客观纪实, 而是一种观念造
型语言的运用。通过这种造型语言, 主要
表现的是“ 心中真神, 不是真神不显圣, 只
怕是半心半意的人”这一重要的观念。并
进而赞颂一种可贵的“ 朝圣精神” 。
2、心理造型语言。通过特定的屏幕造
型语言, 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复杂的
内心世界, 这种造型语言, 谓之心理造型
语言。电视专题片, 不仅需要有声语言和
画面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而县可以
通过造型语言, 从视听结合的直观角度表
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恰恰构成了电视专
题片重要的语言形态。
3、象征造型语言。通过屏幕上特定的
景物或物体, 寄寓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促发
观众的联想和想象, 深悟像征物本身所蕴含
的意念, 谓之象征造型语言。象征造型语言,
实际上是创作者一种“ 自我意识的外化” 。电
视专题片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艺术手段,
均具有某种象征性。电视专题片《沙与海》,
大量地应用了象征性造型语言那浩瀚的沙
漠造型, 象征着牧民顽强的生存意志那沸
腾的海洋造型, 象征着渔民宽阔的胸怀那
荒漠上几株孤独的沙枣树, 象征着沙漠上的
牧民有如沙枣树一样, 不管生活的空间多么
严酷, 他们仍在顽强地生存, 并绵延着自己
的后代子孙。
4、模糊造型语言。造型语言在思想内
涵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给观众以
朦胧的意识, 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
引发观众再创造能力的屏幕造型语言。
以上是我们对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结
构谈了一点粗浅的看法。随着社会的不断
发展, 人们素质不断提高, 欣赏水平也在
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电视工作者在拍摄电
视声题片时, 一定要熟练掌握、运用电视
专题片的语言结构, 并创造由画面语言、
有声语言以及造型语言所构成的全部电
视语言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拍出符合电视
文化要求的、使观众满意的电视专题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