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及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节流阀和(),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

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临界温度要(),凝固温度要

()。(填高低)

R22,循

=55kw,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环的制冷量Q

(根据R22的热力性质表,查出处于饱和线上的有关状态参数值:

h1=401.555kJ/kgv1=0.0653 m3/kgh3=h4=243.114kJ/kgp0=0.3543MPa

p k=1.3548Mpah2=435.2kJ/kgt2=57℃)

五、画图及说明(共20分)

画出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及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压焓图,并说明其循环过程。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

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

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

液等。

(1分)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R22,循

环的制冷量Q

=55kw,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R22的热力性质表,查出处于饱和线上的有关状态参数值:

h1=401.555kJ/kgv1=0.0653 m3/kgh3=h4=243.114kJ/kgp0=0.3543MPa

p k=1.3548Mpah2=435.2kJ/kgt2=57℃)

解:该循环的压焓图如下所示:(图6分)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h

1

-h

4

=401.555-243.114=158.441kJ/kg(2分)

2单位容积制冷量

(2分)

3制冷剂质量流量

(2分)

4理论比功???? w

0=h

2

-h

1

=435.2-401.555=33.645kJ/kg(2分)

5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

0=q

m

w

=11.68kw(2分)

6制冷系数

(2分)

,并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氟利昂

⒉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⒊单位制冷量

⒋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⒌中间完全冷却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什么?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化学分子式相对应的符号规定式

(1)CCI

3F(2)CCIF

2

CCIF

2

四、计算题(共18分)

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

=-15℃,冷凝温度为30℃,工质为R12,

(根据

4分),

⒉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相互不形成共沸溶液(2分)的单组分制冷

剂混合(1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单位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1分)每输送1kg制冷剂(1分)经循环(1分)从低温热源中

制取的冷量(1分)。

⒋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是理论制冷循环中(1分)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循环净功(单位理论功)之比(2分),即理论制冷循环的效果和代价之比(1分)。

⒌中间完全冷却

中间完全冷却是指在中间冷却过程中(1分),将低压级排出的过热蒸汽(1分)等压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1分)的冷却过程(1分)。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以及溶

(3

m=2n=0x=4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1分)

m-1=1n+1=1x=4(1分)

F符号规定式为:R114(1分)

所以CCI

3

四、计算题(共18分)

=-15℃,冷凝温度为30℃,工质为R12,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

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R12的热力性质图表,查出有关状态参数值:

h1=345.8kJ/kgv1=0.09145 m3/kgh3=h4=228.6kJ/kgh2=375.1kJ/kgt2=57℃)

解:该循环的压焓图如下所示:(图6分)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h

1

-h

5

=345.8-228.6=117.2kJ/kg(2分)

2单位容积制冷量q

V =q

/v1=117.2/0.09145=1281.6kJ/M3(2分)

4单位理论功???? w

=h2-h1=371.5-345.8=25.7kJ/kg(2分)

5制冷系数ε=q

0/w

=117.2/25.7=4.56(2分)

4分),8.影响螺杆式压缩机的指示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附加功损失。

9.活塞式压缩机设置飞轮的目的是。

10.对单列活塞式压缩机而言,它的可用加平稳重的方法平稳掉。

1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中对输汽系数来说,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和

12.螺杆式压缩机机体内腔横断面呈形。

13.滑阀能量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在之间。

14.刮片式制冷压缩机无进汽阀。其转子回转一周,将完成上一个工作循环和及下一个工作循环的。

15.现在广泛应用的阳螺杆和阴螺杆,其面积利用系数的范围为。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正确画○,错误画×):

()1.冷凝温度越高其制冷量越大。

()2.月牙形齿轮油泵不分正反转。

()3.用顶杆顶开吸入阀的调节方法可实现无级调节。

()4.R717在标准工况下时的蒸发温度为10℃。

()5.活塞式压缩机润滑油的细滤油器安装在油泵的前面。

()6.一般不对称齿形的阳螺杆扭角、为270°、300°。

()7.螺杆式压缩机的附加功损失是由于内外压力比不相等造成的。

()8.离心式压缩机的末级不包括弯道和回流器。

()9.离心式压缩机在采用进口导流叶片调节和改变扩压器宽度调节装置时,可使机组的负荷

在30~100%的范围内进行高效率的调节。

()10.活塞式压缩机润滑油的细滤油器安装在油泵的前面。

A

4.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比较,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有哪些特点?

5.螺杆式制冷机组的辅助设备有哪些?

五、计算题(计14分):

1.某压缩机的相对余隙容积为5%,压力比为5,多方膨胀指数为1.25,试求其容积系数。(6分) 2.某压缩机的活塞组件的质量为15kg,连杆质量为35kg,曲轴简化至曲柄销处的质量为20kg,

试计算其总的往复质量和旋转质量。(8分)

《制冷压缩机》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计25分):

1.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蒸汽喷射式制冷机2.10~15%

3.簧片阀4.顶部、环部、裙部5.4.5米/秒

6.摩擦环式轴封7.矩形8.汽体流动损失、泄漏损失

9.控制主轴转速的不均匀性波动10.旋转惯性力

11.泄漏损失、吸汽压力损失、预热损失12.“∞”

13.10~100%14.压缩、排汽过程吸汽过程15.0.515~0.741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正确画○,错误画×):

1.(×)2.(○)3.(×)4.(×)5.(×)6.(○)7.(○)8.(○)9.(○)10.(×)

(2)

(4)

(1)

(3))。

(1)

(2)吸汽与排汽过程中没有压力损失;(1分)

(3)吸、排汽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机件间无热交换,压缩过程为绝热压缩;(1.5分)

(4)无漏汽损失,机体内高、低压汽体之间不发生窜漏;(1.5分)

(5)无摩擦损失,即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因而不消耗摩擦功。(1.5分)

4.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比较,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有哪些特点?

(1)由于螺杆式压缩机的转速通常在3000r/min以上,又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因而提高了经济指标。(1分)

(2)振动小,由于没有往复惯性力,动力平衡性能好,故对基础的要求可低些。(1分)

(3)结构简单,没有阀片、活塞等易损件,所以运转周期长,维修简单,使用可靠。(1分)

(4)对液击的耐受性高,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压缩机对湿行程和液击不敏感。(1分)

(5)运转时噪音较大,由于制冷剂汽体周期性地通过吸、排汽孔口,以及通过缝隙的泄漏等原因带

来的影响。(1.5分)

(6)辅助设备庞大:由于压缩机采用喷油冷却方式,需要大量的油,因而需要增设体积较大的油分

离器等设备,故使整个机组的体积和质量加大。(1.5分)

5.螺杆式制冷机组的辅助设备有哪些?

油分离器和油箱;油冷却器;二次油分离器;油过滤器;油泵及油压调节阀;油加热器;吸汽过滤

器和止回阀。(每项1分)

五、计算题(计14分):

1.某压缩机的相对余隙容积为5%,压力比为5,多方膨胀指数为1.25,试求其容积系数。(6分)

解:α=5%ε=5 m=1.25(1分)

1

51

220kg,

1

3

12

15.离心式压缩机的级间密封均为。

16.通常螺杆式压缩机阴阳螺杆的扭角系数的范围内。

17.刮片式压缩机在结构上比滑片式压缩机多了一个。

18.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组的能量调节方法有:、改变压缩机的转速、采用可转动的进口导流叶片调

节。

19.活塞式压缩机常用的能量调节方式有:间歇运行,,旁通调节,,吸汽节流等。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正确画○,错误画×):

()1.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的功耗大。

()2.滑阀能量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在可在0~100%之间实现无级调节。

()3.活塞式压缩机的一阶往复贯性力能用加平衡重的方法加以平衡。

()4.活塞式压缩机曲轴的质量在进行惯性力计算的转化时,其中与曲轴轴线对称部分的质量

也应向曲柄销处进行简化。

()5.离心式压缩机在采用进口导流叶片调节能量调节时,其调节范围在0~100%之间。

()6.活塞式压缩机润滑油的细滤油器安装在油泵的前面。

()7.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间级的主要作用是向汽体提供能量,并把汽体引入下一级。()8.对于正常运行的离心式压缩机,当冷凝器中的冷却水进水量持续减少,会引起压缩机的

喘振。

()9.刮片式压缩机无容积损失。

()10.与活塞式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不包括膨胀过程。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16分):

A

()8

A

4.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有哪些优、缺点?

5.活塞式压缩机在装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五、计算题(计14分):

1.某压缩机的相对余隙容积为5%,压力比为5,多方膨胀指数为1.25,试求其容积系数。(6分)

2.某压缩机的活塞组件的质量为15kg,连杆质量为35kg,曲轴简化至曲柄销处的质量为20kg,

试计算其总的往复质量和旋转质量。(8分)

《制冷压缩机》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计25分):

1.低温热源2.容积型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3.吸汽状态

4.导向、承受侧向力5.膨胀过程6.节流、阻(堵塞)7.叶轮

8.喘振工况、堵塞工况9.汽环、油环10.回转运动

11.阻力损失要小12.45°13.曲柄轴

14.飞溅润滑、压力润滑15.梳齿密封16.0.97~1

1..(○)1.(A)

(1)

(3)

(4))

(3)

缺点(1)因受到活塞往复运动地惯性力的影响,转速受到限制,不能过高,因此单机输汽量大时,

机器显得笨重;

(2)结构复杂,易损件多,维修工作量大;

(3)因受到各种力、力矩的作用,运转时有振动;

(4)排汽不连续,导致汽压有波动。

(优、缺点每项各1分)

5.活塞式压缩机在装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形状相似但规格有差别的零件一定要仔细分清,还能搞错。

(2)各摩擦表面在装配之前抹(或浇)上干净的冷冻油。

(3)定位要正确。

(4)防松装置要严格,某些限位垫圈的有关部位要砸成一定角度等。

(5)对石棉垫(或铝垫、紫铜垫)有的地方要注意厚薄;还应注意垫上的孔的有无位置不要搞错,以免

把该通的孔挡成不通的孔或引起串漏等。

(6)该热装的不能冷装。

(7)装缸盖时,一定要使所有的假盖弹簧全部装进缸盖相应的座孔里,不可支在孔外。

(8)所有螺栓、螺母,在上紧时要注意对称均匀分几次进行,以免造成零件的变形及损坏。

(9)尽量使用专用工具。

(10)尽量边装配边试验。

(11)有些零件要注意重量偏差。

(12)装配间隙是决定装配质量的关键,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将使机器还能正常工作。

(答对10项得满分7分)

1(6分) 220kg,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思考、练习题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一、判断题(71)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 属于HFC类物质。 (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1时进行压缩。 (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13.制冷剂R717、R2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制冷设备及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制冷设备及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制冷循环中,起到制冷作用的是: A. 蒸发器 B. 压缩机 C. 冷凝器 D. 膨胀阀 答案:A 2. 制冷循环中,气体从蒸发器进入压缩机时,其状态属于: A. 液体态 B. 液气混合态 C. 饱和汽态 D. 高温高压气态 答案:C 3. 制冷设备中的制热元件是: A. 压缩机 B. 冷凝器

D. 膨胀阀 答案:B 4. 制冷剂的选择应满足的要求是: A. 具有较小的容积,但比热大 B. 具有较大的蒸发潜热和冷凝潜热 C. 具有较小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D. 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答案:D 5. 制冷设备中,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 A. 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B. 调节制冷剂的压力 C. 改变制冷剂的工作状态 D. 保护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 答案:A 6. 制冷循环中,冷却剂用于冷却的是: A. 外部空气

C. 冷冻水 D. 制冷剂 答案:B 7. 制冷设备中,制冷量的单位通常是: A. 千瓦时 B. 卡路里 C. 焦耳 D. 十六焦 答案:A 8. 制冷设备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进行蒸发时会吸收热量,这个过程称为: A. 热交换 B. 冷凝 C. 蒸发 D. 压缩 答案:C

9. 制冷设备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进行冷凝时会放出热量,这个过程称为: A. 热交换 B. 冷凝 C. 蒸发 D. 压缩 答案:B 10. 制冷设备中,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 A. 压缩制冷剂 B. 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C. 调节制冷剂的温度 D. 调节制冷剂的压力 答案:A 11.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由高温高压气体变为低温低压气体的过程是通过下列哪个部件实现的: A. 蒸发器 B. 压缩机 C. 冷凝器

制冷原理及设备题库(含答案)

填空题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物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要实现必须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3.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4.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功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气化(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恒温热源间的理想制冷循环是由绝热膨胀、吸热膨胀、绝热压缩、放热压缩,四个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 已知氨制冷剂进行理论制冷循环(如图),其状态点参数如下: 161.6KJ/Kg ,制冷系数为6.66 5.吸收式制冷以消耗热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气化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6.小型氟利昂空调装置一般不单独设回热器,而是将供液管与吸气管包扎在一起,起到回热效果。 7.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8.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热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对压缩比的要求主要有压缩比:≥3 和不宜过大。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可分为无机化合物、碳氮化合物、氟利昂混合溶液三类。 1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R717,其中7表示无机化合物,17表示分子量(17);水的制冷剂代号为R718 。12.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ODP破换臭氧层潜能和GWP温室效应潜能两个指标表示。 13.根据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的型式有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两大类。 14.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15.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包括机体、活塞及曲轴连杆机构、气缸进排气阀组卸载装置等几大部分。 16.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活塞、汽缸套、连杆、曲轴和排气阀等组成。 1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卸载装置包括顶杆启阀机构、油压推杆和机构等三部分。 18.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及答案

采用回热循环的原因是为了使膨胀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温度降得更 低一点(即增大再冷度),以便减少节流损失,同时又能保证压缩机吸入一定过热度的蒸汽,进行干压缩; 液体再冷是单位质量的制冷能力有所增加,而压缩机的耗功量并未增加因此可以减少节流损失,制冷系数得到提高; 蒸汽过热是用干压缩过程代替压缩机的湿压缩过程,防止压缩机的损坏,采用过热时制冷量和耗功量都有所增加;制冷系数是肯定有所降低的,降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冷过程的冷媒的种类。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

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及答案

制冷原理考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节流阀和(),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临界温度要(),凝固温度要()。(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冷却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⒊载冷剂 ⒋热力完善度 ⒌一次节流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2)R134 四、计算题(共20分) 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0=-10℃,冷凝温度为35℃,工质为R22,循环的制冷量Q0=55kw,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R22的热力性质表,查出处于饱和线上的有关状态参数值: h1=kgv1=0.0653 m3/kgh3=h4=kgp0= p k==kgt2=57℃) 五、画图及说明(共20分) 画出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及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压焓图,并说明其循环过程。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建环《制冷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解答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 08年10月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制冷dgu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

金华市金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金华市金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部1 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1.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 2. 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 3. 制冷剂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4.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 5.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6.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 7. 试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lgp-h图并说明图中各过程线的含义。8. 已知R22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求该状态下R22的比焓、比熵和比体积。9. 已知工质R134a和下表填入的参数值请查找lgp-h图填入未知项。p/MPa t/℃ h/kJ/kg v/m3/kg s/kJ/kgK x 0.3 0.1 25 0.3 70 1.85 10. 有一个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高温热源温度为30℃低温热源温度为-15℃分别采用R22和R717为制冷剂试求其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11. 一台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在高温热源温度为40℃低温热源温度为-20℃下试求分别用R134a和R22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12. 有一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用于空调假定为理论制冷循环工作条件如下蒸发温度t05℃冷凝温度tk40℃制冷剂为R134a。空调房间需要的制冷量是3kW试求该理论制冷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0、制冷剂质量流量qm、理论比功w0、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0、制冷系数0和冷凝器热负荷Qk。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 14. 什么叫有效过热什么叫有害过热有效过热对哪些制冷剂有利对哪些制冷剂有利 15. 什么是回热循环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16. 压缩机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和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17. 试分析蒸发温度升高、冷凝温度降低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18. 制冷工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一台制冷机如果不说明工况其制冷量是没有意义的制冷剂与载冷剂思考题1. 制冷剂的作用是什么 2. 按ASHRAE的规定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 3. 什么是共沸制冷剂 4.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命名是怎样的 5. 选择制冷剂时有哪些要求 6. 家用的冰箱、空调用什么制冷剂 7. 常用制冷剂有哪些它们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怎样 8. 为什么国际上提出对R11、R12、Rll3等制冷剂限制使用 9. 试述R12、R22、 R717、R123、R134a的主要性质。10. 使用R134a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1. 试写出制冷剂R11、R115、R32和R11、R12、Rl2B1的化学式。12. 试写出CF3Cl、CH4、CHF3、C2H3F2Cl、H2O、CO2的编号。13. 什么叫载冷剂对载冷剂的要求有哪些 14. 常用载冷剂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适用范围怎样 15. 水作为载冷剂有什么优点16. “盐水的浓度愈高使用温度愈低”。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7. 人们常讲的无氟指的是什么意思 18. 共沸混合物类制冷剂有什么特点金华市金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监理公司金华市金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部2 19. 简述R12、R22、R717与润滑油的溶解性。20. 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氟利昂制冷剂中的含水量双级蒸气压缩式和复叠式制冷循环思考题1. 为什么单级压缩制冷压缩机的压力比一般不应超过810 2.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形式有哪些 3. 一级节流与二级节流相比有什么特点中间不完全冷却与中间完全冷却相比又有什么特点 4.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剂与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答: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120k以上,普通制冷120-20K深度制冷 20-0.3K低温制冷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2.了解各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答:1、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2、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 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4、磁制冷:利用磁热效应制冷 3.液体气化为什么能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哪一种制冷方式? 答:液体气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吸收的热量是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4.液体气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 5.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答:热泵:以环境为低温热源,利用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供热量,将空间或物体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机器。用作把热能释放给物体或空间,使 之温度升高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作热泵。(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热量时, 系统称为热泵。)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Qa/W供热量与补偿能之比。 6.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答:1、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说明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热力完善度愈大,表明该实际制冷循环热力学意义上的损失愈小,因此循环的经济性 必然俞高。 定义: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可逆循 环的性能系数之比COPc 0< ∩=COP/COPc <1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制冷原理与装置二思考题(带答案-排版)

制冷原理与装置二思考题 第一章 1 制冷与空调装置由几部分组成?试举例说明。 答:P1制冷与空调装置是将制冷设备和耗冷设备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它除了制冷主机、辅机及由连接管道组成的制冷系统外,还包括与建筑、结构相适应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机械传送、电力照明及自动控制等系统。举例说明:空调制冷装置由制冷、冷风或冷水系统等组成。 2 制冷与空调装置中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答:P2可以采用的新能源: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举例说明: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所谓太阳能制冷,就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亦称COP)越高,这样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也越高。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主要由太阳集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两部分构成;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吸收式制冷是利用两种物质所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来进行的,这两种物质在同一压强下有不同的沸点,其中高沸点的组分称为吸收剂,低沸点的组分称为制冷剂。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降温后凝结;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浓溴化锂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由溶液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 3 何谓冷藏链?组成食品冷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答:P2冷藏链是指食品从产地进行冷加工后冷藏运输至冷藏库贮存,然后通过冷藏销售柜由市场进入家用冰箱。 组成环节:采集、加工、冷冻、运输、贮藏、零售到消费者等环节。 第四章 1简述食品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 答:P39食品低温贮藏基本原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微生物正常活动的温度范围为0-80℃,高温或低温都可以抑制或终止微生物的繁殖,甚至灭菌上述温度效果同样适用于酶。因此,用人工制冷的方法降低食品的温度或使食品冻结,就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保证食品长期存放而不变质。 P42气调贮藏保鲜原理:在冷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贮藏温度的相对湿度,并人为地造成某种特定的气体成分,在维持水果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呼吸、蒸发、激素、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延缓其生理代谢,推迟后熟衰老进程和防止变质腐败,使水果更长久的保持新鲜和优质的食用状态,这就是气调贮藏原理。 2 气调贮藏的主要方式有哪些?通常需要控制哪几项气调指标? 答:P43气调贮藏的方式:快速气调、自然气调、减压气调等等。控制指标: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贮藏期。 3 冷库制冷系统中,氨系统和氟系统各有何特点? 答:P55~P57氨、氟系统各自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氨系统:大中型(1000~10000t)系统;采用水冷效率较高;周边没有大片居民区(一旦泄漏有毒害危险);配合土建库较多;建设周期较长;系统有人值守(较少设计成自控系统);操作维修需要一定专业知识;调配相对灵活…… 氟系统:中小型系统、组合快装式;(尤以小型冷库更为普遍采用);在没有条件采用水冷的地方,风冷可以满足要求;无毒害;小型机组多有成套产品,安装快捷;多为自动控制;维修率低; 总体运行费用大中型氨系统稍好一些,但缘于大型、水冷等多方面因素,不可简单对比。 4 何谓间接制冷系统和直接制冷系统?有何特点? 答:P55 直接冷却即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来直接冷却被冷却物体,冷冻加工和冷藏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而间接冷却是指通过中间介质,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送给制冷剂,盐水制冰就是典型的例子。 直接冷却系统是制冷剂直接在冷却设备内蒸发吸热,它不需要其他媒介传递热量,具有传热效果好,设备和管理简单,适应各种冷库使用。 间接冷却好处:可以减少制冷系统的容积而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由于载冷剂的热容量较大,被冷却对象的温度易于保持恒定。系统万一泄露,食品不会被制冷剂污染。 间接冷却缺点:系统因增加中间介质的冷却和输送装置而变的更为复杂,投资和能耗相应增大。 5 与普通冷库相比,气调库制冷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P66气调库的制冷系统与高温冷藏库基本相同。由于气调贮藏的特殊性,故其制冷系统的设置要注意以下问题:(1)制冷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其冷负荷与冷藏库的不同。 (2)气调库入库阶段的负荷与贮藏阶段的负荷相差很大,采用配有双速风机的冷风机尤为重要,既可以使入库的果蔬很快冷却下来,又能减少果蔬在贮藏中的干耗。

制冷原理及设备循环思考题及练习题

制冷原理与设备循环思考题与练习题 1.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 2. 蒸发器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 3. 制冷剂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4. 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 5.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6.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 7. 试画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lg p-h图,并说明图中各过程线的含义。 8. 已知R22的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求该状态下R22的比焓、比熵和比体积。 分别采用R22和R717为制冷剂,试求其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11. 一台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在高温热源温度为40℃,低温热源温度为-20℃下,试求分别用R134a和R22工作时,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 12. 有一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用于空调,假定为理论制冷循环,工作条件如下:蒸发温度t0=5℃,冷凝温度t k=40℃,制冷剂为R134a。空调房间需要的制冷量是3kW,试求:该理论制冷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0、制冷剂质量流量q m、理论比功w0、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P0、制冷系数e0和冷凝器热负荷Q k。 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 14. 什么叫有效过热?什么叫有害过热?有效过热对哪些制冷剂有利,对哪些制冷剂有利? 15. 什么是回热循环?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16. 压缩机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和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17. 试分析蒸发温度升高、冷凝温度降低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8. 制冷工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一台制冷机如果不说明工况,其制冷量是没有意义的? 制冷剂与载冷剂思考题 1. 制冷剂的作用是什么? 2. 按ASHRAE的规定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 3. 什么是共沸制冷剂? 4.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命名是怎样的? 5. 选择制冷剂时有哪些要求? 6. 家用的冰箱、空调用什么制冷剂? 7. 常用制冷剂有哪些?它们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怎样? 8. 为什么国际上提出对R11、R12、Rll3等制冷剂限制使用? 9. 试述R12、R22、R717、R123、R134a的主要性质。 10. 使用R134a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1. 试写出制冷剂R11、R115、R32和R11、R12、Rl2B1的化学式。 12. 试写出CF3Cl、CH4、CHF3、C2H3F2Cl、H2O、CO2的编号。 13. 什么叫载冷剂?对载冷剂的要求有哪些?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答: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120k以上,普通制冷120-20K深度制冷 20-0.3K低温制冷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2.了解各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答:1、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2、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 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4、磁制冷:利用磁热效应制冷 3.液体气化为什么能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哪一种制冷方式? 答:液体气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吸收的热量是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4.液体气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 5.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答:热泵:以环境为低温热源,利用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供热量,将空间或物体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机器。用作把热能释放给物 体或空间,使之温度升高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作热泵。(当使用目的是向 高温热汇释放热量时,系统称为热泵。)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Qa/W供热量与补偿能之比。 6.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答:1、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说明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 热力完善度愈大,表明该实际制冷循环热力学意义上的损失愈小,因此 循环的经济性必然俞高。 定义: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 度下可逆循环的性能系数之比COPc 0< ∩=COP/COPc <1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四章习题解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四章思考题与习题 一、思考题 1. 为什么单级压缩制冷压缩机的压力比一般不应超过8 10? 答:采用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常温冷却条件下能够获得的低温条件有限。制约因素是单级压力比和排气温度。 对于往复式压缩机,影响是三方面的: (1)实际压缩机存在余隙容积,压力比升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下降(极限情况下容积效率下降到0,系统中制冷剂无法循环)。 (2)压缩比增高,压缩过程不可逆损失增加,压缩机效率降低,造成制冷量和制冷系数下降。 (3)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会超过允许的限值。 从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综合考虑,对氟利昂类和氨的单级压力比规定分别不得超过10和8. 对于回转式压缩机,单级压力比增大虽不至太多地影响容积效率,但排气温度过分升高也是不允许的。 对于离心式压缩机,单级叶轮可以达到的压力比取决于轮周速度和制冷剂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单级压缩的压力比只能达到3~4。 2.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形式有哪些? 答:(1)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2)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3)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4)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3. 一级节流与二级节流相比有什么特点?中间不完全冷却与中间完全冷却相比又有什么特点? (1)一级节流与二级节流 一级节流指制冷剂液体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时,只经过一次节流。一级节流,压降大,节流后的闪蒸汽多,制冷量小。循环的能量指标没有二级节流的好,但它具有下面特点: ①可以依靠高压液态制冷剂的压力,供液给较远或多层冷库较高的蒸发器。 ②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不与中间冷却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直接混合,这可减少冷冻机油进入蒸发器,蒸发器的传热性能提高。 ③蒸发器和中间冷却器分别供液,便于操作控制,有利于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级节流指制冷剂液体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时,经过二次节流。二级节流的经济性优于一级节流。并且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蒸发温度。 ①第二次节流前为中间压力下的中温液体,所以单位质量制冷量比一级节流大,循环的能量指标提高。 ②由于中间冷却器内夹带的润滑油与液态制冷剂一起在第二次节流时进入蒸发器,使蒸发器的传热性能降低。 ③中间冷却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由于温度和压力比较低,在输液管道中有可能吸热蒸发,产生冷量损失。 ④二级节流每只节流阀的压降小许多,相同流量下要求用大口径的节流阀,同时要保证两只节流阀的流量调节协调。另外由于第二只节流阀前制冷剂液体温度较低且无过冷,很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制冷原理与设备思考题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答: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 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120k以上,普通制冷 120-20K深度制冷 低温制冷以下超低温制冷 2.了解各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答:1、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2、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 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4、磁制冷:利用磁热效应制冷 3.液体气化为什么能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哪一种制冷方式 答:液体气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吸收的热量是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4.液体气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 5.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答:热泵:以环境为低温热源,利用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供热量,将空间或物体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机器。用作把热能释放给物体或空 间,使之温度升高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作热泵。(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 放热量时,系统称为热泵。)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Qa/W供热量与补偿能之比。 6.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答:1、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说明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热力完善度愈大,表明该实际制冷循环热力学意义上的损失愈小,因此循环的经 济性必然俞高。 定义: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可 逆循环的性能系数之比COPc 0< ∩=COP/COPc <1 2、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Q/W 7.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答:压缩机:①提高制冷剂的压力;②形成输送制冷剂的动力 冷凝器:制冷剂高压蒸气与环境温度介质充分热交换 膨胀阀: ①使高压常温制冷剂节流膨胀降压;②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蒸发器: 提供低压制冷剂与冷却空间充分热交换的场所,使制冷剂不断吸热汽 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