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三单元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16)--第三单元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单元小测验

一、名称解释

1、中国革命道德

二、简答题

1、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2、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

三、问答题

1、结合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试卷答案网课刷课代刷完成flyingjgh

论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论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11房管1 孙磊 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历经109年历史,我们又称之为百年屈辱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与本质来讲是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的历史。农民阶级的洪秀全,地主阶级的曾李左张,资产阶级的康梁,孙中山等等都是。但是中国革命真正的出路在哪儿,他们并没有真正找到。革命的重任就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了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始,就不仅以其党名更是以其纲领宗旨和实际行产动,毫不隐晦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政党,目标在于解放全世界所有被剥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实质和存在意义也都是非常显然的:消灭一切人剥削压迫人的体制和制度,推动人类社会往共产主义发展、前进。而此也就注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标准更是独一无二的,且是唯有无产阶级先锋队才会设立的标准和条件:区域与时段内从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的思想好、觉悟高、能力强——亦即:最大公无私、最有能力的人,才可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立党之本。 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开展工作。显示出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二七大罢工、安源罢工、省港大罢工等等,结果是基本失败了,遭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但工人阶级表现出了其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大到五大,中共始终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指望通过弱小的无产阶级打开社会主义革命的局面,但这终究不能成功。毛泽东对此有冷静的分析,就是强大的敌人在城市,虽然无产阶级也在城市。这是何等道理呢?摆明了说就是依靠无产阶级根本无力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农民支持才有胜利的希望。但社会主义唯一可靠的阶级基础就是工人阶级。以农民争取社会主义无疑会引起重重矛盾——并不是简单的矛盾而已。但是革命往往是失败的,特别是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往何处去成了摆在共产党面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昌起义后中共将重心转向农村,并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工作重点转向农村,但其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冲动仍展现在“左倾盲动主义者”的“城市中心论”上。无论是瞿秋白还是李立三,王明,都指望能迅速赢得城市革命的胜利,因为无产阶级在城市。但这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失败。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吸引农民,解决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实现农民的私有制。然后再考虑将农民所有制变为公有制,达到社会主义。这样的策略无疑是相当高明的策略。而中国社会要解决矛盾,需要这样的变通。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对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世界道德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教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精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思想意识。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就是指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主张人要日夜为公家办事。《书经〃周官》中,也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要求,主张人要从事政治公职,应当以公正、公平,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老百姓就可以信任而归附了。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宋代的范仲淹提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的整体意识,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对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一般来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所说的?义?,主要是整体利益的原则,而?利?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私利。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仅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发生着有益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也有积极作用。也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为人民。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应当说是中国伦理传统道德区别于西方伦理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祖国传统道德中的整体思想意识,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是维护其统治阶级的一种思想武器。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阶级利益,甚至是把一姓王朝的利益充当为所谓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但是,不可否认,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存在着一致性。统治阶级在保证自己阶级的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比如,当一个王朝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时,社会各个阶层,当然也包括劳动人民,都能够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今天我们对待中国传统的整体意识,要抽去其剥削阶级整体利益的本质,换之以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以丰富集体主义思想意识的内涵。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际的亲爱、和平与和谐。 自孔子始,中国伦理学关注的不再是虚无飘渺的?天?或?神?,也不是人死后的?鬼?,

请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请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摘要:纵观中国近代史,在清朝末期中国饱受列强的欺辱,丧权辱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伟大的先驱也尝试过拯救中国,但他们都失败了,反而更“刺激”了敌人,知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为解放全国人民作出的一系列的贡献后,前方的阴霾才慢慢散去。中国经历了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解放历程,因此中国的社会发展不能照搬别人,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三反、、工作重心转移、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1.中国革命转折时期的历史主题中国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这样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建设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结束过去,开启未来,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走上中国式的建设道路,作为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这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的历史要求,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要求,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的主题,也是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 首先,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没有现成的答案,在革命胜利后,新中国建设走什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有明确的推论。马克思、列宁的论断,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原则问题,这对中国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历史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同,不论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能照搬俄国的经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自己的路。不仅中国革命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而且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的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但是直到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以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并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而是处在长期准备的阶段上。中国革命是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胜利前进的。这一理论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酝酿,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和确立起来。中国共产党自一大起即把社会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的长时间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问题的不断探索,提出了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思想。毛泽东在开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的斗争中,即提出了必须经过“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方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的观点[3]。1937年5月,毛泽东在阐述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责任时,明确地提出了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他说:“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指出:我们的民主共和国,“按照社会经济条件,它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但是按照具体的政治条件,它应该是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盟的国家,而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它的前途虽仍有走上资本主义方向的可能,但是同时又有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的可能,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力争这后一个前途”[4]。同年12月在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革命转变的思想。他认为:中国革命的现实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何时转变,应以是否具备了转变的条件为标准,时间会要相当地长”。“不到具备了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应有的条件之时,不到转变对于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时,不应轻易谈转变。”[5]两年后,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社会制度,即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的前身是封建主义的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的社会。”这是“历史必由之路”。

中国革命前途问题

中国革命前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必须依靠革命手段.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第二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物产阶级领导的,直接目的是建立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它的前途是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导致旧民主主义的失败。而新名主主义革命也只是走完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中国革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是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这一崭新的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它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其产生的规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当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诞生的时候,中国于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工人运动中传播的时候,中国人正在向西方国家寻求资产阶级革命的道理。中国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可是马克思恩格斯却关注着中国。我们从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以及恩格斯《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文章中,都可以感受到年轻的无产阶级解放新理论的创造者们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关怀、同情和期待。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第一个80年。可是,当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当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把马克思

79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知识点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前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反映党的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本期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毛泽东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混淆两个革命阶段性质的“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 2009年多项选择题: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解读】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前途问题的内容。新民主主义前途问题实行上就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即所谓“无间断的革命”,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故选A、B、C。至于D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观点。 2004年多项选择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解读】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理解与掌握情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两者的联系,同时认清两者的区别,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这是个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有过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A项即“一次革命论”的错误,C项即“二次革命论”的错误。B项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各不相同。故只能选D、E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17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17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这说明 ( ) (分数:2.00)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C.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的历史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因此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答案是C。 3.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和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这说明了 ( ) (分数:2.00) A.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B.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D.要全面吸收西方文化价值观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以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吸取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要借鉴和吸取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因此,正确答案是C。 4.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社会的印记,在内容和形式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 ( ) (分数:2.00) A.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B.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完全否定中华传统美德 D.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总结传统美德中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A。 5.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__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 ) (分数:2.00) A.推崇仁爱,追求人际和谐 B.谦敬礼让,克骄防矜 C.重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D.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1. 1927年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的的旗帜和名号。()标准答案:对 2.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标准答案:对 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标准答案:错 4. 1931年中共制定了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标准答案:对 5.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标准答案:对 6. 中国革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所以中国革命应该象俄国一样按“城市中心”模式进行。()标准答案:错 7. 查田运动是土地革命时期,在苏区进行的为巩固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一次群众运动。()标准答案:对 8.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批判了教条主义。()标准答案:对 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标准答案:错 10. 中国共产党内在革命的前途问题上曾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一种是一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标准答案:对 1.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标准答案:错 2. 遵义会议清算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标准答案:错 3. 1928年有人主张,既然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标准答案:错 4. “九一八”事变是一次偶发事件。()标准答案:错

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中国革命道德

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 1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 2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3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4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 题目: (多选)中国革命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联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 B.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C.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 D.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答案:ABC 分析: 中国革命道德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因此ABC 正确。 选项D 错误,中国革命道德是传统美德的继承,但并不属于传统美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4.革命前途问题上的错误表现:(1)一次革命论: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e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答案】D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2.理想按性质划分为() 【答案】B A、空想与幻想 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 C、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 D、崇高理想与低层次理想 3.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 【答案】C A、义务 B、权利 C、权利与义务 D、权力与义务 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答案】C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5.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的( )。 【答案】A A、阶级本质 B、经济制度的性质 C、政权组织形式的民主与否 D、国家整体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6.万某有一部2年前买的,已经长期使用过的MP3播放器,现已闲置。当他得知同学金某想购买一台二手的、九成新的MP3播放器后,便对金某谎称自己的MP3播放器刚买几个月,没有用过。万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 ) 【答案】C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7.民法调整 (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 【答案】A A、平等主体的 B、一切 C、处于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中的 D、平等主体之间的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 8.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仍然是()【答案】B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9.爱国主义既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 【答案】B A、国际主义 B、大国沙文主义 C、共产主义 D、种族主义 10.()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 【答案】C A、政治素质 B、法律素质 C、道德素质 D、思想素质 11.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答案】A

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五)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对象的异常强大,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勾结在一起,共同破坏中国革命。因此,中国人民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使得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的优点,主要有: 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②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③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除了上述基本优点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特殊 的优点。 这些特殊优点主要是: ①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 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 彻底性; 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够战斗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段及其政党领导的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阶级革命的范畴。毛泽东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积极扶持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这样的时代里,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 ---------斯大林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斯大林1926年11月30日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会议上的演说,全文约8400字。1926年12月10日刊载在《共产国际》杂志第13期上,1946年后收入《斯大林全集》第8卷。1926年,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发展,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军阀斗争胜利进展,与此同时,统一战线内部,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中国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1926年3月,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1926年5月,又提出“整理党务案”。形势的发展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工农运动的问题,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革命武装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决断,要求共产国际作出回答。为此,共产国际于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召开第七次扩大会议,专门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会上,斯大林、布哈林、谭平山、罗易等分别就中国革命问题作了报告。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的演说中,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未来政权的性质、中国农民问题、中国革命斗争形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作了原则的阐述(1)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斯大林指出,中国革命不是俄国1905年革命的翻版,除1905年革命的一般特点外,中国革命还有它自己的独有

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中国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是把自己的锋芒指向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的民族解放革命,和外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的问题,不能不在中国革命中发生重大作用,这就使中国革命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直接连结起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极端软弱,它比1905年时期的俄国资产阶级软弱得多,中国革命的倡导者,中国革命的领袖,必不可免地要由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担任。(2)关于中国未来政权的性质,斯大林认为,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的政权的性质,大体将类似俄国1905年时的那种政权,即无产阶级和农民民主专政之类的政权,然而有一个差别,这主要将是反帝国主义的政权,将是中国走向非资本主义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走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政权。(3)关于农民问题,斯大林认为,中国农民卷入革命愈迅速愈彻底,中国反帝国主义的战线就愈有力量愈强大。必须把农民问题向前推进,使它与中国革命前途问题联系起来。为了唤起千百万农民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和广东革命政府必须从言论转到行动,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土地问题。他指出,当北伐战争中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有些人害怕农民卷入革命以后会破坏反帝国主义的统一阵线,这是极端荒谬的。(4)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问题,斯大林指出,中国的情况与1905年俄

传承中国精神与思想道德精神

传承中国精神与思想道德精神 201525901022 15级哲学班陈楚楚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涵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做忠诚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弘扬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弘扬中国精神,首先要充分的了解中华文化,要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关联与作用,因为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要充分优秀的做到这一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下所形成的,它不断的发展,并且体现了民族特质。而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性的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二者相互依存,促进彼此的发展,时代精神也不断融入民族精神,是得中国精神更加有力更加活跃的发展。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体现了改革创新是一条坚定不移的政策,能够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

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创新也是全面的创新。全面深化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动力。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要自觉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要会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在实践中面对艰难险阻要有敢于面对与解决的勇气,要勇往直前。要敢于突破自己成规陋习,将自己的错误认识纠正,要善于观察,善于解决问题,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者。要敢于探索未知领域,未知领域往往是人们最需要大胆探索的地方,要有勇气和信心。要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敢创造,敢挑战。 大学生生于青春年华逢改革盛世,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提高自己改革创新的能力,锻炼自己坚强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做一个合格的传承者。 道德历来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国五千年来一直在深化和不断加以重视的部分。大学时期是自己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道德观对往后大学生走向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使大学生自己在做人处事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都自己的一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加强思想修养,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识辨能力,并且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努力成为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人。 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社

革命前途

革命前途:“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同时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前途的复杂性。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或是其他什么主义,这是每一个革命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者,在策划和制定革命方略及革命纲领之时,是无法在革命前途问题上保持沉默的。如果说其他领导者还可以不急于表态的话,那么党的主要领导者不表态似乎就没有理由了。所以,陈独秀在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期间,对国名革命的发展前途,进行了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探索。尽管他的分析和表述不可能都经过深思熟虑,但是,他他所得出的基本观点仍不失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观的思想萌芽。 一、理性思考,推断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前途 陈独秀虽然是以强烈的救国救命思想投身于中国革命的,但是他与其他革命青年一样,对于如何革命以及革命的前途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当时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五四运动以前,陈独秀以其开明的思想和激进的态度,痛斥国内封建帝政之陈腐,大倡近世域外之文明,急切的渴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无数次革命运动都先后失败了,幻想中的资产阶级东喝过仍然还是幻想,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从此,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继续探索未来中国的发展轨迹。 1920年,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陈独秀,改变了以前单纯揭露现实社会黑暗而仰望西方文明的幼稚性,开始理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学说,分析和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他在分析了世界发展趋势之后认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一定的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的。现在虽说是共和失败了,封建制度恢复了势力,但是世界潮流所趋,这封建主义得势,也不过是一时现象,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由此可见,陈独秀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及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所谓时代潮流,他若到来,是不可以人力抵抗的。” 陈独秀在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又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历史的特殊现象,这就是由于“中华民族以地大物博易于停顿在家庭农业、手工业自足的经济制度之下,及与治生方法进化较速的西欧民族隔绝这两个原因,封建军阀时代遂至久延生命。”但是,这种“封建势力垂灭不灭的现象”,“终于敌不过客观的历史进化历程之必然性,”到了清代鸦片战争,“西欧资本帝国主义向长城内封建的老大帝国开始发展”,于是“沉睡在长城内老大帝国封建宗法得到的道德思想制度开始大崩溃,”终于将中国“驱入封建宗法主义与资本民主主义之转变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表面上虽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实是个半殖民地。” 陈独秀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一定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是由一定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受各国不同国情所决定的社会形态,在转换时间上就不完全统一,在具体模式上也就不尽一致,例如“俄罗斯共和推到了封建半年便被社会主义代替了,封建和社会主义之间不必经过长旧的岁月,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们中国的情况与欧美各国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我们要逃出奴隶的境遇,我们不可听议会派抵欺骗,我们只用劳动专政的制度,拥护劳动者的政权,建设劳动者的国家以至于无国家,使资本阶级永远不至发生。”努力争取“一切生产工具都归劳动生产者所有,一切权都归劳动者执掌,这是我们的信条。”陈独秀的这种主张虽然带有十月革命模式印记,但毕竟是一种否定资本主义前途而追求社会主义前途的思想倾向。 陈独秀所以推断中国国民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是“建设劳动者的国家”,一方面是他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参照俄罗斯式的十月革命模式;另一方面也是他充分认识了世

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

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道德的本质(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一方面,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另一方面,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理解;易考选择题) 1.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它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考点:道德的功能】 第一,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第二,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第三,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社会作用【考点:道德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识记;易考选择题) 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考点: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道德发展的规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考点:道德发展的规律】。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