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生物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生物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1.肽单元:在多肽分子中肽键的6个原子(Cα1,C,O,N,H,Cα2)位于同一平面,被称为肽单元(肽键平面)。

2.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值时,其分子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3.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4.亚基:许多功能性蛋白质分子含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5.Tm值:DNA变性过程中,其紫外光吸收峰值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称变性温度、融点),用Tm表示,一般70℃~85℃。

6.DNA变性:双链DNA(dsDNA)在变性因素(如过酸、过碱、加热、尿素等)影响下,解链成单链DNA(ssDNA)的过程称之为DNA变性。DNA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一级结构没有改变,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恢复双螺旋结构。

7.退火:热变性的DNA溶液经缓慢冷却,可使原来两条彼此分离的链重新缔合。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称为复性。

8.增色反应:核酸变性后,在260nm处对紫外光的吸光度增加,这一现象称为增色效应。这是判断DNA变性的一个指标。

9.酶: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前者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10.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11. Km值:是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12.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参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结合底物,使底物与酶形成一定构象复合物的结合基团和影响底物中某些化学键稳点性,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其转化为产物的催化集团。酶的活性中心外还有维持酶活性中心结构的必需基团。

13.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酶的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集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和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Vmax降低,Km值增大。

14. 糖酵解:在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15.三羧酸循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

16.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17.乳酸循环:在肌肉中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液运到肝脏,肝脏将乳酸异

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代谢循环途径称为乳酸循环。

18.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水平为3.89-6.11mmol/L 。

19.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氧化是从羧基端β-碳原子脱氢氧化开始的,故称β-氧化。

20.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特有产物。

2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组织细胞中的脂肪,经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被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22.血脂:血浆所含脂质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肪酸。

23.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多种酶与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为水,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称呼吸链。

24.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氢经呼吸链传递氧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此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25.P/O: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此称P/O比值。

26.底物水平磷酸化:由于脱氢或脱水等作用,使代谢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而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键转移给ADP(或GDP)生成ATP(GTP)的反应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无关。

27.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Val、Ile、Leu、Thr、Met、Lys、Phe、Trp。

28.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氨基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将氨基转移至α-酮酸的酮基位置上,从而生成与此相应的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α-氨基酸,同时原来的α-氨基酸则转变成为相应的α-酮酸。

29. 联合脱氨基作用:由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和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

30.鸟氨酸循环:又称尿素循环。为肝合成尿素的途径,此循环中,鸟氨酸与NH3及CO2合成瓜氨酸,再加NH3生成精氨酸。后者在精氨酸酶催化下水解释出尿素和氨基酸,鸟氨酸可反

复循环利用。

31.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可分解生成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学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亚氨甲基等。

32.冈崎片段:指复制中随从链上合成的不连续DNA片段。

33.引物:提供3 -OH末端的RNA分子,按照模板依次聚合dNTP合成DNA。

34.逆转录: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35.不对称转录:在结构基因的DNA双链中,只有一条链可以作为模板,通常将这条能指导转录的链称为模板链或有意义链;与其互补的另一条链则称为编码链或反意义链。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不对称转录。

36.核心酶: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由5个亚基(α2ββ'α)组成,其中α2ββ'是该酶的核心酶,催化RNA链的5'→3' 延伸合成。

37.遗传密码或三联体密码: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形成三联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时,代表一种氨基酸的信息,称为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38.开放阅读框架:从mRNA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为开放阅读框架。

39.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与特异tRNA结合形成氨基酰-tRNA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活化。

40.核糖体循环:广义的核糖体循环是指活化的氨基酸,由tRNA携带至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狭义的核糖体循环是指肽链合成的延长阶段,包含进位.成肽.转位三步。

41.生物转化作用:来自体内外的非营养物质(药物、毒物、染料、添加剂,以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42.胆汁酸: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43.胆汁酸肠肝循环: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肠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简答:

1.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维系各级结构的键或力是什么?

答: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连接一级结构的键是肽键。

(1分)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结构,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构象,二级结构的种类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氢键是维系二级结构的最主要的键。(1分)

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和侧链原子的空间排布。次级键维持其稳定,最主要的键是疏水键。(1分)

四级结构是指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之间缔合在一起的结构。其中每条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一般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才有生物学活性。维持其稳定的是次级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等。(2分)

2.简述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答:①DNA是一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腺嘌呤始终与胸腺嘧啶配对存在,形成两个氢键(A=T),鸟嘌呤始终与胞嘧啶配对存在,形成3个氢键(G≡C)。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一条链的走向是5’→3’,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5’.(2分)

②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每个碱基的螺旋角度为36°。螺距为3.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2分)③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1分)

3.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

答:①氨基酸臂:3’末端为-C-C-A-OH. (1分)②二氢尿嘧啶环:环中有二氢尿嘧啶(1分)③反密码环:环中间部分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反密码子(1分)④额外环,是tRNA分类标志(1分)⑤TΨC环:环中含胸苷,假尿苷和胞苷。(1分)

4.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答:①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在5’-端以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为分子的起始结构,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2’也是甲基化的,这种m’GpppNm结构被称为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mRNA 做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和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的稳定性;(2分)②在真核生物mRNA的3’-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酸结构,通常称为多聚A尾。一般由数十个至一百多个腺苷酸连接而成。因为在基因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结构,因此认为它是在mRNA生成后才加进去的。随着mRNA存在时间的延续,这段聚A尾巴慢慢变短。因此,目前认为这种3’-末端结构可能与mRNA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及mRNA的稳定性有关。(3分)

5.比较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何异同?

答:不同点:1.酶的催化效率极高(0.5)2.酶对底物有高度的选择性(0.5)3.酶的催化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0.5)4.酶在温和条件下发挥活性

相同点:1.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改变(0.5)2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3.都可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0.5)4.作用的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0.5)

6.说明Km和Vmax的意义。

答:km值的意义: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分)

km值可用于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km值愈小,酶与底物亲和力愈大;(1分)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外界环境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1

分)

Vmax的意义:Vmax值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成正比。(1分)

7.什么是同工酶、同工酶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2分)意义:同工酶的测定是医学诊断中比较灵敏、可靠的手段。当某组织病变时,可能有某种特殊的同工酶释放出来,使同工酶谱改变。因此,通过观测病人血清中同工酶的电泳图谱,辅助诊断哪些器官组织发生病变。(2分)例如,心肌受损病人血清LDH1含量上升,肝细胞受损病人血清LDH5含量增高(1分)

8.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1.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1分)⑵

2.是某些组织细胞(成熟红细胞、视网膜、睾丸等)的主要供能方式(1分)

3.糖酵解的产物为某些物质合成提供原料,如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是糖异生的重要原料;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参与脂肪的合成;丙酮酸可转变为丙酮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等(2分)

4.红细胞中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2,3-BPG可调节血红蛋白的带氧功能(1分)

9.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1.生成5-磷酸核糖,是核苷酸合成的必须材料(1分)

2.提供NADPH,做为供氢体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还原反应(1分):⑴参与还原性生物合成,如胆固醇、脂肪酸的合成(1分);⑵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1分);⑶作为加单氢酶体系的成分,参与激素、药物和毒物的生物转化作用(1分)

10.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

答:血糖有多条来源和去路,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1分)。血糖的主要来源有: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糖异生作用(1.5分)

血糖的主演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合成脂肪,转变为氨基酸等其他物质(2分)血糖的各条代谢途径收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两大类激素的调节控制。(0.5)

11.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去向及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答:①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1分)②机体需要能量时进入糖酵解,生成乳酸或者进行有氧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1分)③在磷酸葡萄糖变为美的催化下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1分)④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作用下进入磷酸戊糖途径;(1分)6磷酸葡萄糖是: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以及糖原合成与分解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是各代谢途径的交叉点。主要由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的强弱来决定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去向(1分)

12.用超速离心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哪几类?简述各类脂蛋白的来源和主要功用

答:用超速离心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类,分别是CM(乳糜微粒),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1分)来源和功能分别: CM(乳糜微粒)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1分)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1分);LDL(低密度脂蛋白)由VLDL在血浆中生成,

运输内溶性胆固醇(1分);HDL(高密度脂蛋白)由肝细胞制造,向肝外组织运送磷脂、逆向向肝内运送胆固醇(1分)。

13.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及氧化利用的?丙酮的去路?为何酮体要在肝外组织才能被利用?

答:酮体包括乙酰乙酸、B〃羟丁酸和丙酮。(1分)。酮体是在肝细胞内由乙酰COA经MCOA 合成酶转化而来,但肝脏不利用酮体(1分)。在肝外组织酮体经乙酰乙酸硫激酶或琥珀酰CM 转硫酶催化后,转变成乙酰Co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而被氧化利用(1分)。丙酮去路:随尿排出从肺部呼出;转变为丙酮酸、甲酰基、乙酰基等。丙酮酸可通过三羟酸循环或合成糖原。(1分)在肝脏中缺乏琥珀酰CoA转硫酶和乙酰乙酰CoA硫激酶,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则相反(1分)。14.论述体内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异同

答:共同点:(1)终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2)释放的总能量相同。(1分)

不同点:生物氧化:(1)常温常压、含水环境、近于中性PH条件由酶催化完成。

(2)能量逐步释放,并有相当一部分转换成ATP。

(3)二氧化碳为有机酸脱羧生成;水由活化的氢与活化了的氧结合生成。(2分)

体外燃烧:(1)高温下进行。

(2)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骤然释放。

(3)二氧化碳为碳和氧的化合生成;水为氢和氧的化合生成。(2分)15.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答:血氨的来源:氨基酸脱氨基(1分)、肠道吸收、肾产生(1分)。血氨的去路:合成尿素(1分)、重新合成非必需氨基酸(1分)、合成其它含氮化合物。(1分)

16.何谓鸟氨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答:鸟氨酸循环是指一分子氨、CO2、水及2分子的ATP在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的作用下生成氨基甲酰磷酸,鸟氨酸与氨基甲酰磷酸反应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再与天冬氨酸上氨基反应生成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精氨酸在肝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2分)。鸟氨酸可再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一次,2分子氨和1分子CO2变成1分子尿素(1分)。在鸟氨酸循环过程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为限速酶,此步反应是一个耗能反应。鸟氨酸循环在线粒体和胞浆中进行(1分)。生理意义: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将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经肾排出体外。这是肝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其意义在于解除氨毒(1分)17.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有哪些?各是什么作用?

答:DnaA、DnaB、DnaC、DnaG、SSB和拓扑异构酶都是与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相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相关酶和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蛋白质(基因)通用名功能

DnaA(dnaA)辨认起始点(1分)

DnaB (dnaB) 解螺旋酶解开DNA双链(0.5分)

DnaC (dnaC) 运送和协同DnaB(0.5分)

DnaG (dnaG) 引物酶催化RNA引物合成(1分)

SSB 单链DNA结合蛋白稳定已解开的单链(1分)

拓扑异构酶理顺DNA链(1分)

18.何谓生物转化作用?有何生理意义?

答:(1)肝对进入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药物、毒物、染料、添加剂、以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2分)。(2)意义: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在于它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失(灭火作用),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失(解毒作用)(1分)。更为重要的是生物转化作用可将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增高,变为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的物质(1分)。应该指出的是,有些物质经肝的生物转化后,其毒性反而增加或溶解性反而降低,不易排出体外。所以,不能将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笼统地看作是“解毒作用”(1分)。

19.比较胆汁酸与胆色素肠肝循环的异同点。

答:(1)相同点:二者都是指代谢物在肠道与肝之间的循环过程。(1分)(2)不同点:①在胆汁酸肠循环中,由肝分泌到肠道的各种胆汁酸约95%被肠道所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再与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排入肠道。而胆素原肠肝循环中,肠道中肠道中产生的胆素原只有10%-20%被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又以原形随胆汁排入肠道,而小部分进入循环从尿中排出(2分)。②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反复利用,可以补充肝合成胆汁酸能力的不足和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而胆素原的肠肝循环没有任何生理意义(2分)。

20.论述遗传密码的特点。

答:1.mRNA上每个相邻的核苷酸编成一个密码子,代表某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起始或终止信(4种核苷酸共组成64个密码子)。其特点:①方向性:编码方向是5’-3’(1分);②连续性:密码子连续排列,既无间隔又无重叠(1分); ③简并性:除了Met和Trp各只有一个密码子之外,其余各种氨基酸都有26个密码子(1分);④通用性: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1分);⑤摆动性: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识别的过程中密码子的第一个核苷酸起决定性作用,而第二个尤其是第三个核苷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1分)。

论述:

21.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什么?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的正常底物结构相似,因此抑制剂与底物分子竞争地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2分)竞争性抑制作用具有以下特点:①抑制剂在化学结构上与底物分子相似,两者竞相争夺同一酶的活性中心;(1分)②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后,酶分子失去催化作用;(1分)③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抑制剂浓度不变时,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减弱甚至解除竞争性抑制作用;(1分)④酶既可可以结合底物分子也可以结合抑制剂,但不能与两者同时结合。,(1分)例如:丙二酸是二羧酸花合物,与琥珀酸结构很相似,丙二酸能与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琥珀酸意鲁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由于丙二酸与酶的亲和力远大于琥珀酸的亲和力,当丙二酸的浓度为琥珀酸浓度1/50时,酶的活性可被抑制50%,若增加琥珀酸的浓度,此种抑制作用可被减弱。(15分)

22.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

答:血糖有多条来源和去路,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2)。血糖的主要来源有: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1),肝糖原的分解(1),糖异生作用(1)。血糖的主要去路:氧化分解(1),合成糖原(1)合成脂肪(1),转化为氨基酸等其他物质(1)。血糖的各条代谢途径受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两大类激素的调节控制。

23.比较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有何不同?

答:1.反应条件不同: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进行(1);2.代谢部位不同:糖酵解在胞浆中进行,有氧氧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在褒奖和线粒体中进行(1);3.生成的丙酮酸的代谢去向不同:糖酵解中丙酮酸加氢还原为乳酸,有氧氧化中丙酮酸继续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后进入三羧酸循环(2);4.ATP的生成方式和数量不同:糖酵解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净生成2分子ATP;有氧氧化主要以氧化磷酸化的方式生成ATP,净生成38(或36)分子ATP(2);5.终产物不同:糖酵解终产物为乳酸,有氧氧化终产物为co2和h2o;6.主要生理意义不同:糖酵解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供应能量的主要方式,有氧氧化是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方式。

24.论述肝昏迷的发病机制。

答: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增高,称为高氨血症。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脑中的a―酮戊二酸经氨基化而合成谷氨酸,氨还可进一步与脑中的谷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这两步反应需消耗NADH+H和ATP,并且使脑细胞中的a〃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产生昏迷,这是肝昏迷氨中毒学说的基础。

另一方面,酪氨酸脱羧基生成酪胺,苯丙氨酸脱羧基生成苯乙胺.酪胺和苯乙胺若不能在肝内分解而进入脑组织,则可分别经B一羟化而形成B〃羟酪胺和苯乙醇胺(2分),它们的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类似,称为假神经递质。假神经递质增多,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儿茶酚胺,但它们至能传递神经冲动,可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这可能与肝昏迷有关(1分)。

25.原核生物参与复制的生物分子包括哪些及其功能?

答:DNA的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有许多酶、特异的蛋白因子及小分子化合物的参与,共同完成复制的起始、链的延伸和链的终止等过程(1分)。包括:①模板:解开的DNA单链(1分);②底物:4种脱氧三磷酸核糖核苷(dNTP),既dATP、dGTP、dCTP和dTTP(1分);

③引物:提供3’-OH末端的RNA小分子(1分);④DNA聚合酶(DNA-pol)是催化底物dNTP 以dNMP方式聚合为新生DNA的酶,聚合时需要DNA为模板,故称为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1分)⑤解螺旋酶:在原核生物又称DnaB,其功能是利用ATP供能将DNA双螺旋间的氢键解开,使DNA局部形成两条单链(1分)⑥单链DNA结合蛋白能与双链DNA解开形成的两条单链DNA分别结合,防止单链DNA重新形成双螺旋,并保护它们不收核酸酶水解(1分)⑦DNA拓扑异构酶简称拓扑酶,指改变DNA超螺旋状态,理顺DNA链的酶。拓扑酶分为I型和Ⅱ型(1分)⑧引物酶,在原核生物又称为DnaG是复制起始时催化生成小分子RNA引物的酶(1分)⑨DNA连接酶,在原核生物是利用NAD+供能,连接双链DNA中单链缺口的酶(1分)26.简述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

答:1.mRNA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1)2.tRNA既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又能转运活化的氨基酸(1)3.r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2)4.20种编码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5.酶及蛋白因子: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酰-tRNA的生成;

转肽酶催化肽键的生成;还有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及终止因子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2)6.其他:ATP、GTP供能;还需Mg2+、K+等(2)

27.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答: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为:1.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1):由tRNA合成酶催化,ATP供能,使氨基酸的羧基活化并与相应的tRNA连接。(1)2.核糖体循环(1):为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环节,通常将其分为肽链合成的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肽链合成的起始是指由核糖体大、小亚基,模板mRNA及起始tRNA组装形成起始复合物的过程(1)。肽链的延长是指各氨基酸tRNA按mRNA上密码子的顺序在核糖体一一对照入座,其携带的氨基酸依次以肽链缩合形成新生的多肽链(1)。这一过程由注册、成肽和移位三个步骤循环进行来完成。(1)肽链合成的终止是指已合成完毕的肽链从核糖体上水解释放,以及原来结合在一起的核糖体大小亚基、mRNA 和tRNA相互分离的过程。(1)3.翻译后的加工:指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的多肽链,经过一定的加工和修饰转变成具有一定构象和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1)包括新生肽链的折叠、N端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的切除、氨基酸残基侧链的修饰等。(1)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详解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提示: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具体参见教材17页三、蛋白质的沉淀。 2. 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 ) A.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C. 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 D. 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 E. 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 提示: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具体参见教材10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提示: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体参见教材20页小结。 4.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提示: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质分子是由基因编码的,即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碱基顺序决定的……。具体参见教材15页。 5.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 A. 肽键 B. 共轭双键

马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结合当前实际和相关材料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答:(1)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基本前提,第一次科学而彻底的解决了历史创造者这一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4)改革开放35年来,我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之作出创造性的中国化表述,如:邓小平同志,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表明了我党不断把群众观与实际相结合,此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贯彻运用和实际发展。 (5)时下,结合实际,我深深地感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根植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点,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党的历史和中外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试观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只有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才能激发与活化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能主动性与创造性,夯实并筑牢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事业坚如磐石,稳若泰山,坚持群众史观,一方面,必须摆脱“四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避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另一方面,必须面对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神学史观、唯抑制史观,坚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事迹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应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人类社会发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把此社会矛盾学说推向了中国化的新阶段。时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创新马克思主义,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关键。

医学生物化学试题集

医学生物化学试题集 目录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1)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5) 第三章.酶 (22) 第四章.糖代谢 (32) 第五章.脂类代谢 (42) 第六章.生物氧化 (55)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60)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67)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72)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77)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85)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93) 第十三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97) 第十四章.肝的生物化学 (99)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要点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有碳、氢、氧、氮及硫。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 为16%,即每mgN对应6.25mg蛋白质。 二、氨基酸 1.结构特点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 3.理化性质: ⑴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⑵紫外吸收 ⑶茚三酮反应 三、肽键与肽链及肽链的方向 四、肽键平面(肽单位) 五、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 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结构概念及稳定的力。 六、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 2.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5.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七、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3.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4.蛋白质的沉淀 5.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6.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 7.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8.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八、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最新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能。 2.掌握蛋白质的含氮量及其与蛋白质定量关系;基本结构单位——是20种L、α-氨 基酸,熟悉酸性、碱性、含硫、含羟基及含芳香族氨基酸的名称。 3.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熟悉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高分子性质(蛋白质的稳定因 素――表面电荷和水化膜);沉淀的概念及其方式;变性的概念及其方式;这些理化性质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核酸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熟悉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 2.核酸的分子组成:熟悉核酸的、平均磷含量及其与核酸定量之间的关系。核苷酸、核 苷和碱基的基本概念。熟记常见核苷酸的缩写符号。掌握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熟悉体内重要的环核苷酸——cAMP和cGMP。 3.核酸的分子结构:掌握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磷酸二酯键及多核 苷酸链的方向性。掌握DNA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了解DNA的三级结构——核小体。熟悉rRNA、mRNA和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熟悉tRNA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形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核酸的理化性质: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变性、Tm、高色效应、复性及杂 交等概念。 第三章酶 【考核内容】 第一节、酶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 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为达到此目的,实验者应注意:①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法进行;②样品与试剂勿过量取用;③宜粗者勿细(例如粗天平称量物品即足够准确时,不用分析天平,用量筒取液足够准确时,不用吸量管);④试剂、仪器防止污染及破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⑤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与客观,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应直接记在实验报告本中,而且无论实验成功与失败,都应记下。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与思考。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实验后应清洗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定量测定、解释)、讨论或小结。实验记录除应包括“实验总要求”的第3项要求外,还应包括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随做随记的第一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组织与分组 1.每一个班学习委员负责①实验报告的收集与分发;②安排清扫值日名单; ③反映同学学习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意见;④其它临时性的工作。 2.一般实验都为两个学生单独进行。有的实验要4人一组,由相邻两学生组成固定小组。小组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同意下,可作适当的调整。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武汉科技大学615医学生物化学2019(B卷)年考研真题

第 1 页 共 5 页姓名 :               报 考 专 业:                       准考证 号码: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医学生物化学(□A 卷 B 卷)科目代码:615考试时间: 3 小时 满分 150 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根据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可分为 , , 和 四类。2、氨基酸处在pH 大于其pI 的溶液时,分子带净 电,在电场中向 极游动。3、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 和 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 后者的作用是 。4、操纵子由 、 、 共同组成。5、肝脏经 循环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 ,这一过程是在肝细胞的 和____中进行的。6、膜受体包括 , 和 等三类。二、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30 分)1、关于Km 值得意义不正确的是( ) A.Km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Km 值与酶的结构有关 C.Km 值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有关 D.Km 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2、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 ) 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牛磺鹅脱氧胆酸 C.甘氨胆酸 D.脱氧胆酸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 而不存在于DNA 中?( ) A.腺嘌呤 B.鸟嘌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4、决定酶专一性的是( ) A.辅酶 B.酶蛋白 C.金属离子 D.辅基 5、下列哪种氨基酸不在肝内进行活跃代谢?( ) A.酪氨酸 B.缬氨酸 C.鸟氨酸 D.苯丙氨酸

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分子组成 一、组成元素: N为特征性元素,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二、氨基酸 1。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脯氨酸外属L—α-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2。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苯、脯,甲硫。(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丝、酪、半胱、苏、天冬酰胺、谷氨酰胺。(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4)(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三、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两性电解质,兼性离子静电荷+1 0 —1 PH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原理方法及检测介绍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分析方法及检测技术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临床检测中心 生物化学实验——是把化学(分析技术)和生物化学(实验反应原理)的方法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控的实验分支。 一个生化实验的最后测定结果应包括四大部分来完成。 一、实验反应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论依据) 二、实验检测技术(手段)生化仪的分析技术。 三、质量控制程序(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仪器、试剂、人员五要素。 四、临床意义(目的)咨询服务、异常结果的解释。 实验反应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论依据) 一个生物化学实验的反应原理设计,首先要找出所检测的化学特性,如测定体液(首先是血液)中酶的含量血液中除少数酶(如凝血溶血酶、铜氧化酶及假性胆碱脂酶等)含量较多外,血液正常生理状况下含量微乎其微。一般每毫升含微微克(Pg)水平,要直接测定如此微量物质是相当困难的。用免疫化学方法可测定全部酶蛋白分子含量(不论其有无活性)而用化学方法测定只能测定酶的催化活性,间接计算出酶的含量。目前利用酶具有催化活性这一特性,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测定酶蛋白,同时还可以测定三大代谢的产物,如糖、脂类、蛋白质、这样也就建立起利用酶促反应的一级反应测定代谢物的方法。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因此只有当酶反应为一级反应时,才能准确测定底物含量,(如测定血糖、总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从此在临床试剂盒的方法中出现了以酶为试剂测定各种代谢产物。 临床化学方法的分类 特别是自动生化仪方法的特点 以往临床化学实验都采用比色法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这是因为比色法具有微量、迅速、准确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微量的生物体体液中各项物质测定。 在一般比色法中,手工使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各种反应溶液的吸光度,但由于很难控制测定时间和反应温度,很难准确记录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变化,因此,毫不奇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在呈色反应达到完全或者反应达到平衡时,吸光度达到稳定时才进行测定。即所谓平衡法或终点法。 但自从自动生化仪出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情况。通过各项先进技术,人们可以精确测定反应的动态过程。并可以准确计算任何一段反应时间内的反应速率,这样大大开阔了临床化学家对方法选择。除经典的终点法外还可以进行动态测定。这样不仅缩短了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进行一些用常规比色方法不能进行的测定。如测定酶反应的初速 度(V o )等等。测酶初速度(V o )只能用分光光度法。 因此,用好自动生化仪一个重要前提必须对自动生化仪可以提供的测试方法类型有所了解。 生化自动分析仪特点: 1 精确测定反应的动态过程; 2 准确计算任何一段反应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3 除经典的终点法外还可以进行动态测定。 分析方法的分类

马基论述题题目+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解: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见下题)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

医学生物化学题库

医学生物化学题库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五月 医学生物化学题库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一、选择题 1、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为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3、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2.34, pK=9.60 ,它的等电点(pI)12 是 A、7.26 B、5.97 C 、7.14 D、10.77 4、肽链中的肽键是: A、顺式结构 B、顺式和反式共存 C、反式结构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6、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 7、哪种氨基酸可使肽链之间形成共价交联结构,

A、Met B、Ser C、Glu D、Cys 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丝氨酸 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1 +’ 10、谷氨酸的pK(-COOH)为2.19,pK’(-NH)为9.67,pK’r(-COOH)1233为4.25,其pI是 A、4.25 B、3.22 C、6.96 D、5.93 11、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 A、Pro B、Lys C、His D、Glu 1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瓜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13、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14、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 A、稳定性增加 B、表面净电荷不变 C、表面净电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 15、蛋白质分子中-S-S-断裂的方法是 A、加尿素 B、透析法 C、加过甲酸 D、加重金属盐 16、下列关于Ig G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最新电大-医学生物化学

电大 01任务_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 A. 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B.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C.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D. 聚合与解聚 E. 酶蛋白与cAMP结合和解离 2. 下列脱氧核苷酸不存在于DNA中的是() A. dGMP B. dAMP C. dCMP D. dTMP E. dUMP 3. 下列关于ATP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含五碳糖 B. 含嘧啶碱 C. 含有三分子磷酸 D. 含有二个高能键 E. 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4.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 A. 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 B. 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C. 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D. 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 5. 下列描述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是( ) A. A+C=G+T B. T=G C. A=C D. C+G=A+T E. A=G 6. 以下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PP的是()。 A. FAD和FMN B. NAD+和FAD C. TPP 和 CoA

D. NAD+和NADP+ E. FH4和TPP 7. 一氧化碳是呼吸链的阻断剂,被抑制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是( )。 A. 黄素酶 B. 辅酶Q C. 细胞色素c D. 细胞色素aa3 E. 细胞色素b 8. 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 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 酶原是一般蛋白质 D. 缺乏辅酶或辅基 E. 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9. 下列属于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的共同点是( ) A. 生物学活性丧失 B. 易回复天然状态 C. 易溶于水 D. 结构紧密 E. 形成超螺旋结构 10.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酶都含有辅酶或辅基 B. 都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 所有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D. 都能增大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加速反应的进行 E. 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 11. 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 B. 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C. 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D. cAMP是2',5'环化腺苷酸 E. cAMP是体内的一种供能物质 12.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有( ) A. 分子中的3',5'-磷酸二酯键 B.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 肽键 D. 盐键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学专业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32 实验指导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开课实验室名称:生化实验室 一、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医学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该学科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和医学实验的研究工作。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基本技能的要求,开设了大分子物质的常用定量分析法、酶活性分析、电泳法、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及临床生化,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实验的操作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进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操作。 三、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四、说明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揭克敏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袁道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五、实验项目数据表

2)要求:0:必修1选修 3)类型:0:演示1:验证2:综合3:设计 4)每组人数:指教学实验项目中一次实验在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实验项目的人数。 六、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预习要求】 预习四个小实验的具体实验原理和操作内容。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实验内容】 (一)蛋白质的盐折 1. 原理 大量中性盐类如硫酸铵((NH4)2SO4)、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等加入到蛋白质溶液后,可引起蛋白质颗粒因失去水化膜和电荷而沉淀。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颗粒大小和电荷数量不同,用不同浓度中性盐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例如血清中的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沉淀。当硫酸铵浓度达到饱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使沉淀下来。盐析沉淀蛋白质时能保持蛋白质不变性,加水稀释降低盐浓度,能使沉淀的蛋白质重新溶解,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因此,利用盐析法可达到分离提纯蛋白质的目的。 2. 操作步骤 ①取小试管1支、加入5%鸡蛋清溶液20滴,饱和硫酸铵溶液20滴,充分摇匀后静置5min,记录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2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辨析题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坚持真理的一元性。 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6.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7.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 8.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试阐述其中的哲学道理。 9 .《田忌赛马》:“以君之下驷与彼驷,上驷与彼中驷,中驷与彼下驷。”它包含什么辩证法原理? 10. 抓典型,以点带面 11. 在认识上“跟着感觉走”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12.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 13.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5.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6.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8.如何理解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辨证统一关系? 9.如何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生物化学》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生物化学》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同工酶 在不同组织细胞内存在一组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酶,称同工酶。如乳酸脱氢酶可分为LDHi、LDH2直至LDH。 2.限速酶 是指在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它不但可以影响整条代谢途径的总速度,而且还可改变代谢方向。 3.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代谢产物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 H=),羟甲基(-CH2 0H)、亚氨甲基(-CH=NH2)、甲酰基(-CHO)等。 4.逆转录 一些病毒分子中,RNA也可以作为模版,指导DNA的合成,这种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与转录过程相反,称为逆转录。 5.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廨和结合反应,使其极性增强,易溶于水,可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由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组成。 2.血钙中能发挥生理作用的只有钙离子,使血钙降低的激素是降钙素。 3.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器官是肝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_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是由于( )。 A.分子量大小不同 B.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D.溶液的pH值不同 E.蛋白质的来源不同 2.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 B.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C.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郭玥 学号: 3120100021 专业年级: 2012级护理本科 组别:第8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 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2、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 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3、盐析法:盐析法是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 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分离出来。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 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 至消失。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 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4、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 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 泳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 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实验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 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 醋酸铵缓冲溶液 20%磺基水杨酸 1%BaCl 溶液氨基黑染色液 2 漂洗液 pH8.6巴比妥缓冲溶液 电泳仪、电泳槽 实验流程: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 实验步骤: (一)盐析+凝胶柱层析除盐:

领导科学与艺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领导科学与艺术》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马基雅维利认为,领导者就是要不择手段地获得和使用权力。() 2. 强化理论是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3. 领导者仅仅是指一个职位,它不涉及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4. 特质就是素质。() 5.变革性领导者要求领导者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欲望,还要超越这些欲望、超越自身的利益。() 6. 在将领导力与追随力整合后发现,命令式的领导者适合于墨守成规的追随者。() 7. 领导特质理论关注的是出色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8.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群体或组织所认同的信念、价值观。() 9. 权变理论主要关注的是领导权力的历史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和特点。() 10.韦伯认为有效的领导者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这种魅力是某种精神力量和个人特质。() 11. 领导与权力的关系密不可分,领导可以等同于权力。() 12. 追随者的情绪是组织变革的重要动力。()13.印象应该是个体真实性格的反映,而不应该是个体对 自己的外部包装。() 14. 专注地倾听就是要做到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位置 上考虑。() 15.创造力强调的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我们习以 为常的东西。() 16.权威性可以等同于权力。() 17. 权力的结果可能是承诺、服从或抵抗。() 18. 对于成功的领导者来说,只要具备了良好的素质就 足够了。() 19. 权力可以存在但不被使用,它是一种潜力或能力。 () 20. 群体一形成就具有了群体凝聚力。() 二、简答题 1. 请客观地评价特质理论 2. 请简要列出“大五”各维度的描述性特质的具体内容。 3.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4.领导者应该如何建立起与追随者的信任关系? 5..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双因素理论包含哪些主要的观点? 7. 请简要解释为什么团队不可能总是成功。 8.请简要介绍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以及三个层次所包含 的内容。 三、论述题 1.如何获得权力? 2.你如何看待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两者有着怎样的 区别与联系? 《领导科学与艺术》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T T T F T T T T F T F T F F T F T F T F 二、简答题 1. 请客观地评价特质理论 答:特质指的是可以影响我们行为方式的性情, 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它们,而只能通过领导持续的行 为方式来进行推断。 从二十世纪早期的伟人理论开始直到特质理论, 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者同追随者从本质上是不同的,认为 领导者在社会中是那些优异的、超乎常人的个体。在经 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滞后,特质理论随着心理学研究的 深入使得这种领导理论研究也达到了其他理论未有的深 度和广度。尤其在概念层次上,它突出了领导过程中领 导者的能力,为领导者的转变和改进提供了一些基准。 但是特质理论也有自己的死穴,以至于随着二十 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对行为主义研究的兴起,导致了许 多人认为个人特质并不能用于预测未来领导者的成功, 并且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其他的领导现象。直到二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