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

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科2011—2013年收治的35例气管切开病人

的护理通过改进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35例病人,男25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呼吸道烧伤23例,多发性创伤12例。

1.2方法

本组病人术后均给予抗感染,防痰堵,强化心理护理、专业培训护工等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在医护人员,陪护及病人的默契配合下,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均

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率100%。

3 护理

3.1术前准备

(1)根据病人术后不能说话的特点,术前让病人对手术后失语有充分思想准备,学会用手

势或书面表达病情及对护理的要求,如口渴、疼痛、发热、有痰、需大小便等[1]。同时通过

手术成功的实例介绍,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限制探视人员,要求陪护与病人谈话距离0.8米以上,严禁有呼吸道感染病人探视。

护理人员要充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帮助病人擦拭口腔或含漱、协助病人

拍背咯痰等,并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2术后护理

(1)医护人员及护工配合强化心理护理。根据有关研究,恶性刺激易使创口愈合速度减慢,而良性刺激则能加速愈合;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A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提高免疫水平[2]。医护人员和护工与病人接触时,必须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婉转、处置动作轻柔,陪护

则要根据病人爱好,为其放轻音乐,讲其喜爱的有趣的故事,以及提供书刊纸笔等。力求避

免一些恶性刺激,以保持其住院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并加速创口愈合。(2)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①做好病室的日常消毒、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室温20~22℃,湿度60%~70%,最好用 DF——医用消毒机,可在有人条件下,对病室进行消毒每天

1次。②气道的湿化。a.湿化液的使用;湿化液一般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a-糜蛋白酶4000U,以3~4/滴的速度持续向气管内滴入。湿化量根据痰液粘稠情况

增减,如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咯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

痰液过分稀薄,而且咳嗽频繁,需经常吸痰,应酌量减少湿化量并建议不采用吸痰前气管内

灌洗法,反之,则湿化不够,应适当增加湿化量或输液量并采取吸痰前后气管内灌洗法,

5~10ml/次,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药液注入并马上进行吸痰。b.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治疗是将

药物或水分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行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

和肺部沉积,并可保持气道湿润,可采用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

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3-09-04T16:05:42.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常淑琴[导读] 临床中要密切观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及家属的负担。 常淑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110041)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16-01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病人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紧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和便于给氧,等等。 气管切开术顺利完成后,术后护理很主要包括保注意清洗内套管持内套管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维持下呼吸道通畅,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还有防止感染等等;预防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更重要。 我在耳鼻喉临床工作中,回顾1997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做了515例气管切开术,对这315例患者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分析了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和发生的原因和大家探讨一下。尤其对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重点分析如下。 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情况分析可能为如下几点: 1,原发性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中止血的不完善,颈前静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下动脉和甲状腺峡部为较常见的出血部位,轻者可用一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伤口止血,严重者提示可能伤及较大血管应立即打开伤口探查止血。 2,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的原因有:(1):低位气管切开,为继发性无名动脉出血的重要原因,术中术野不清,头过度后伸常造成低位气管切开切口过低时套管的凹面有可能直接触及无名动脉,长时间摩擦,可导致其损伤坏死破裂出血。由于颈部放疗或术后瘢痕形成等原因可造成无名动脉相对上移,即使气管切开的位置正确也易发生对无名动脉的损伤(2)套管选用不当,为发生无名动脉出血的另一个原因。手术置入过长过粗或弯度过大的气管套管,即使在第2,3气管环处切开也有可能损伤无名动脉,小二的气管细小,若选用套管不当引起大出血的危险性较成人高。(3)气囊使用不当,气管套管的套囊压力过大时气管粘膜软骨的急性溃疡及感染可于24小时出现并很快发展为软骨的坏死溶解,套管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大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的平均灌注压力阻断了粘膜的血流灌注,使气管壁的各种组织逐渐变性坏死进而直接刺激或感染无名动脉。使用呼吸机的病人若使气囊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则软骨导致气管壁缺血坏死。(4)术后体位不当,带气管套管的病人活动时造成颈部过伸侧曲或头颈部扭曲,使气管末端不可避免的抵于气管壁而长时间或多次摩擦撞击可导致气管壁损伤断裂进而波及无名动脉。使用呼吸机时对气管反复摩擦或插入的气管套管多次脱出可造成气管壁的重复损伤。(5)其他,手术局部感染败血症营养不良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都是术后出血的易发因素。 为避免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应保持伤口清洁预防和控制感染,对小儿昏迷或瘫痪病人须密切注意其头位避免过度曲屈后仰或扭曲,病人的气囊压力不宜过大,每4小时放气10-20分钟,呼吸机与气管套管应妥善固定,避免因套管摆动造成气管壁损伤,要警惕继发性大出血的先兆,主要为气管内出现血性分泌物和气管套管出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一旦发生继发性大出血可立即将气管套管更换为气管插管,充起套囊以其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压迫止血同时可用手指将无名动脉压向胸骨柄以期暂时止血为进一步开胸止血赢得时机。 气管切开术术后还有皮下气肿,造成皮下气肿的原因主要是手术时暴露气管时周围软组织剥离太多,或气管切口过长,空气由切口两端漏出缝合切口过于紧密等等;手术时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气体自气管切口沿气管前筋膜下发展为纵膈气肿;手术有时过于向下分离易误伤胸膜并发气胸;拔管困难;是因切开气管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或气管腔内有肉芽增生造成气管狭窄或原发疾病未治愈或气管套管型号偏大也可导致拔管困难。气管切开术术后合并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如心肌梗赛,肺梗赛等;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肺内感染肺水肿肺不张等还有气管食管瘘等。 临床中要密切观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及家属的负担。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80-483. [2] Weissman https://www.360docs.net/doc/7f5838720.html,ryngoscope,1974,84:205-209. [3] 孙文梅,刘华敏,孙勇.气管切开后继发性大出血的临床反思.临床误诊误治,1997,10(1):26-27. [4] 姜泗长,杨伟炎,顾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14.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 1.气管切开病室要求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 18℃~20℃,湿度 50%~ 70%.对于室内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消毒法,每日 2次, 拖把固定使用,对气管切开病人应严格控制探视,探视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定期做室内空气培养及痰培养。 2.气管切开术后 24h 内护理 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气胸, 定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 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动作要轻柔, 每次 15s, 如痰液较多者, 3~5min后重吸。每次吸痰前吸纯氧 3min, 改善因吸痰造成的缺氧。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 20ml,阿米卡星 0.2g,糜蛋白酶 4000U 混合后气管内滴入每次 3~5滴或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 20ml, 阿米卡星 0.2g, 糜蛋白酶 4000U 雾化吸入每日 2~4次,以稀释痰液,以利痰液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次吸痰应翻身、叩背, 以利痰液排出。 4.气管切开后与外界相通 异物、灰尘等容易进入气管套管内, 气管套管口覆盖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 2~3层, 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 并可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内, 气管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 2~4次,更换时用安尔碘或 75%的酒精棉球擦拭气管切开伤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渗出物的颜色及性质。 5.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 松紧适宜, 以容 1~2指为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注意预防气管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 应定时排空气囊, 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 6.气管内吸痰管与口腔、鼻腔吸痰管要严格分开 使用气管内吸痰要吸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 7.加强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 2次,防止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8.气管内套管消毒 每 4h1次,具体方法如下。 (1金属内套管煮沸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 (2一次性内套管消毒 500ml 水中加健之素 1片或 2片,浸泡 30min 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9.拔管前试堵管 先将病人气管切开套管外口试堵管 24~48h,在试堵管过程中, 护士要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总之,气管切开术虽属一般手术, 但护理不当很难获得满意效果, 从护理角度应始终将该手术病人重点护理, 病人的治愈充分体现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重要性。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0:00:50.2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马晓芬李素春[导读]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马晓芬李素春(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 4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346-01 【关键词】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护理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科2011—2013年收治的35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通过改进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35例病人,男25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呼吸道烧伤23例,多发性创伤12例。 1.2方法 本组病人术后均给予抗感染,防痰堵,强化心理护理、专业培训护工等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在医护人员,陪护及病人的默契配合下,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率100%。 3 护理 3.1术前准备 (1)根据病人术后不能说话的特点,术前让病人对手术后失语有充分思想准备,学会用手势或书面表达病情及对护理的要求,如口渴、疼痛、发热、有痰、需大小便等[1]。同时通过手术成功的实例介绍,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限制探视人员,要求陪护与病人谈话距离0.8米以上,严禁有呼吸道感染病人探视。护理人员要充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帮助病人擦拭口腔或含漱、协助病人拍背咯痰等,并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2术后护理 (1)医护人员及护工配合强化心理护理。根据有关研究,恶性刺激易使创口愈合速度减慢,而良性刺激则能加速愈合;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A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提高免疫水平[2]。医护人员和护工与病人接触时,必须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婉转、处置动作轻柔,陪护则要根据病人爱好,为其放轻音乐,讲其喜爱的有趣的故事,以及提供书刊纸笔等。力求避免一些恶性刺激,以保持其住院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并加速创口愈合。 (2)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①做好病室的日常消毒、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室温20~22℃,湿度60%~70%,最好用 DF——医用消毒机,可在有人条件下,对病室进行消毒每天1次。②气道的湿化。a.湿化液的使用;湿化液一般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a-糜蛋白酶4000U,以3~4/滴的速度持续向气管内滴入。湿化量根据痰液粘稠情况增减,如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咯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痰液过分稀薄,而且咳嗽频繁,需经常吸痰,应酌量减少湿化量并建议不采用吸痰前气管内灌洗法,反之,则湿化不够,应适当增加湿化量或输液量并采取吸痰前后气管内灌洗法,5~10ml/次,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药液注入并马上进行吸痰。b.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分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行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并可保持气道湿润,可采用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 (3)为预防口腔细菌下移,每天用灭菌生理盐水擦拭病人口腔,或用0.02%呋喃西林让病人漱口,3次/d。 (4)病人吸痰选用灭菌一次性、透明、柔软、有侧孔的硅胶管。应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过多的吸痰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加。应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及性状适时吸痰;气道痰液滞留达一定程度可在患者床旁或胸部听到痰阻声或痰鸣,提示需要吸痰,把听诊器置于胸骨上窝或站在患者床旁,能听到“呼噜”声,表示大量糊状痰液淤积在上气道,应立即吸痰。当氧饱和度<95%以下时且听诊有痰鸣音应立即吸痰。[3] (5)适时湿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在护工人员协助下,经常用灭菌生理盐水湿化气管套管口纱布,以保持气管湿润。②在病人气管内有痰或听到痰鸣音时,优先在陪护协助下选用翻身拍背助咳,如病人颅压不高,还可采用头低位,无效时再按常规用上述吸痰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次。护理常规要求吸痰时应先将吸痰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再打开负压边吸边退,由上至下,但通过临床观察对于痰液多的病人常常自发地咳嗽将痰液排于气管套管头部。因此,吸痰时应在插入过程中即开启负压把套管上段痰液先清除,防止痰液随吸痰管的插入而移入气管下部。[4] 4 讨论 通过经常于套管口纱布上滴灭菌生理盐水保湿,以求病人吸入到湿润舒适的空气。若室内过分干燥,建议用纱罩、蚊帐覆盖病人头和上胸部,并用3%双氧水在罩帐内喷雾,来提高局部湿度并达到消毒和部分补氧的目的。此种措施的重点在于心理护理和护工配合做好基础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陈晓棠.手术中用消毒机消毒与否空气细菌总数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1,18(1):28. [2]乔凤海.预防疾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5. [3,4]杨骏.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气道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9(20):9.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术后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二)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气管切开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录 摘要..............................................................................I 第一章绪论 (1) 1.1气管切开术介绍 (1) 1.2气管切开术护理要点 (1) 第二章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1) 2.1出血 (1) 2.2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骤停 (1) 2.3皮下气肿 (2) 2.4纵膈气肿或气胸 (2) 2.5创口感染 (2) 2.6呼吸不畅 (2) 2.7脱管 (2) 第三章气管切开的意外情况及其护理对策 (2) 3.1一般护理对策 (2) 3.1.1 专人护理 (2) 3.1.2 体位 (3) 3.1.3 室内温度和湿度 (3) 3.1.4加强通风 (3) 3. 1. 5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模式的改变及痰液性状 (4) 3.2 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4) 3.2.1 套管选择 (4) 3.2.2 注意调整套管系带的松紧 (4) 3.2.3取套管 (5)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5) 3.4清洁内管 (5) 3.5预防感染的方法 (6) 3.6拔管 (6) 3.7熟悉相关仪器性能 (6) 第四章患者出现问题及护理人员责任 (7) 4.1存在问题 (7)

4.2护理人员责任 (7) 4.3总结... ... ... ... ... ... ... ... ... ... ... ... ... ... ... ... ... (8)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致谢 (12)

摘要 气管切开术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传统的适应证是解除喉及气管上端阻塞,被认为是一种抢救性的急症手术。但近年来,因为其它病因所行的气管切开术已大大超过了上呼吸道阻塞因素,其作为一种抢救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护士必须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利用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更科学、更专业地为患者解除痛苦。本文意在分析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和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近8个月来行气管切开30余例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洁等几项防止意外发生的措施,以达到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而且还要掌握气管切开患者常规护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以轻柔的手法,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体贴周到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使舒适护理更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以提高恢复率。 关键词:气管切开,护理,吸痰,湿化气道,防止脱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

一、气管内套管阻塞 (一)、发生原因 1. 病人有呼吸道炎性病变或伤扣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黏稠,吸痰不及时或不彻底,内套管未及时清洗等。 2.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若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阻塞气管内套管。 3. 使用的气管套管质地过于柔软,导管套囊充气过多致压力过高,压迫气管导管,使导管内径变小,产生呼吸道梗阻。 4. 吸痰动作粗暴或插入不洁内套管。 (二)临床表现 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吸痰管插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见有痰痂阻塞 (三)预防与处理 1. 对于呼吸道炎性病变或伤口感染的病人,发现病人咳嗽、气管中有痰鸣音时,及时吸痰;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再吸引;同时选择有效敏感的抗生素;内套管定时清洗和消毒。 2. 加强气道湿化①气管导管口用两层纱布覆盖;②以每分钟0.2-0.4ml的速度滴入湿化液;③对痰液黏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器 3. 定时翻身、叩背,正确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色、气味和黏稠度。 4. 定时测量气囊内的压力 5. 若发现痰阻塞气管内套管,可行吸引或钳除痰痂,如无效,则更换内套管。

二、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一)发生原因 1、气管套管可因导管系带固定太松,病人烦躁不合作,剧烈咳嗽或术后皮下气肿逐渐加重。 2、内套管型号选择不当。 3、支撑呼吸机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等原因致脱出或旋转。 (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其相应的症状。(三)预防及处理 1. 气管切开术后2-3天的病人应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2、选择长度、弯度、型号适当的内套管。气管套管脱出需更换气管套管;气管套管旋转至窒息,只需将病人平卧,将气管套管复位即可恢复气道通畅。 3、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头部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给病人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 4、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随时依体位调节呼吸机管道支架,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5、不合作或烦躁者应约束双上肢,并给与适量镇静剂。

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主讲人:钟孝霞 一、气管切开术护理: (1)、术后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应用湿化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⑴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⑵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2)、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1.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或14号橡胶或硅胶导管,或用专制的吸痰管,也可将导管前端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内凹之月牙形,再将两侧剪两个小孔,以减少头端吸痰时的负压,增加吸痰面积。如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及痰中带血,要警惕有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生大出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止血等抢救措施。 2.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毒,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3.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地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禁忌将痰管上下提插。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较长时间的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而窒息。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净,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4.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或者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与玻璃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 5.吸引负压以 6.7kpa(50mmHg)为宜。 6.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常有咳嗽反射,这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3)、拔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拔管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拔管后的护理 1.气管切开病室要求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18℃~20℃,湿度50%~70%.对于室内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法,每日2次,拖把固定使用,对气管切开病人,应严格控制探视,探视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定期做室内空气培养及痰培养。 2.气管切开术后24h内护理 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气胸,定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要轻柔,每次15s,如痰液较多者,3~5min后重吸。每次吸痰前吸纯氧3min,改善因吸痰造成的缺氧。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阿米卡星0.2g,糜蛋白酶4000u混合后气管内滴入每次3~5滴,或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阿米卡星0.2g,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每日2~4次,以稀释痰液,以利痰液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每次吸痰应翻身、叩背,以利痰液排出。 4.气管切开后与外界相通

异物、灰尘等容易进入气管套管内,气管套管口覆盖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2~3层,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可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内,气管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2~4次,更换时用安尔碘或75%的酒精棉球擦拭气管切开伤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渗出物的颜色及性质。 5.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松紧适宜,以容1~2指为宜。并注意预防气管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应定时排空气囊,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 6.气管内吸痰管与口腔、鼻腔吸痰管要严格分开 使用气管内吸痰要吸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 7.加强口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2次,防止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8.气管内套管消毒 (1)金属内套管煮沸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 (2)一次性内套管消毒500ml水中加健之素1片或2片,浸泡30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9.拔管前试堵管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一、医疗目标: 解除呼吸道困难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引起的呼吸衰竭。 二、护理目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日常每日评估的内容: 观察呼吸改善情况,有无出血、皮下气肿及感染。套管固定有无松动,堵管后观察呼吸及发声情况。 四、护理措施: 1、体位: 高枕平卧或半卧位,经常变换体位,以防止肺部感染,必要时专人护理; 2、饮食: 术后可给予鼻饲混合奶或给予半流质饮食;器管切开每日呼吸失水约1000ml,用糖补充。 3、环境: 保持室内温暖、清洁、湿润,温度22度、湿度90%以上,要注意气道的湿化,必要时可用雾化吸入调节气道湿度; 4、保持套管内管通畅: 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1)随时注意呼吸道情况,随时吸痰,吸痰的深度不宜过深,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不得超过15秒,吸痰前后可给予吸氧。

(2)每4-6h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一次,清洗消毒后立即放回,每次内套管取出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如分泌物较多,要增加清洗次数,必要时随时清洗,以防止分泌物干锢于管内壁阻塞呼吸。 (3)每日煮沸消毒气管内套管,套管处盖湿纱布,切口周围每日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更换喉垫,保持清洁,切口纱布垫,每日更换1-2次/d。 (4)保持下呼吸道通畅: 可在吸痰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药物或蒸汽吸入。常用药物:1%碘化钾、生理盐水、糜蛋白酶、抗生素或沐舒坦气管内交替滴入;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五、护理问题及可能的危险: 1、气管套管阻塞或脱出: (1)套管内阻塞: 迅速拔出套管内管,呼吸即可改善,说明内管阻塞,清洁后再放入; (2)套管外阻塞: 拔出内管后仍无呼吸改善,滴入抗生素药液,并吸除管内深处分泌物后呼吸困难即可缓解; (3)套管脱出: 脱管的原因多见于套管缚带太松,或为活结易解开;套管太短或颈部粗肿;气管切口过低,皮下气肿及剧烈咳嗽、挣扎等。如脱管,应立即重新插入套管。 2、伤口渗血: 气管内抽吸较多血性分泌物,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3、皮下气肿: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邓华玲 是手术后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以内。 (1)主要原因:①手术区内出血压迫气管;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受压软化塌陷;④气管内痰液阻塞;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2)处理: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困难,立即床旁抢救。主要措施:①去除病因:拆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地塞米松等激素静滴消除喉头水肿;吸痰给氧等;②如无改善则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③如有呼吸心跳暂停者应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再进行复苏。 2.创口出血 如有创口肿胀,或引流血量过多,应重新手术止血。 包括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 (1)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主要由手术操作的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瘢痕组织的牵拉而发生的。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切断、缝扎所引起的是永久性损伤;挫夹、

牵拉或血肿压迫所引起的多为暂时性损伤,经理疗后,一般在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健侧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导致两侧声带麻痹,引起失音或严重的呼吸困难,需作气管切开。

(2)喉上神经损伤:多为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甲状腺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外支损伤,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则使喉部粘膜感觉丧失,容易发误咽和饮水呛咳,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为甲状旁腺被误切或血供不足所致,血钙下降至2.0mmol/L 以下,轻则面唇、手足麻木,重则四肢抽搐。预防应强调术中保护好甲状旁腺安全区域,避免甲状旁腺被误切或丧失血供。 处理:症状轻者可口服钙剂。重者发作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口服二氢速固醇长期效果较好。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经补钙治疗四肢抽搐不能改善时,可考虑胎儿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至腹股沟区,可有良好效果。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后临床上往往伴随许多常见并发症,但多侧重于对症治疗与护理,对心理护理与护 工的配合往往不够重视。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科2011—2013年收治的35例气管切开病人 的护理通过改进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35例病人,男25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呼吸道烧伤23例,多发性创伤12例。 1.2方法 本组病人术后均给予抗感染,防痰堵,强化心理护理、专业培训护工等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 2 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在医护人员,陪护及病人的默契配合下,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均 未发生并发症。有效率100%。 3 护理 3.1术前准备 (1)根据病人术后不能说话的特点,术前让病人对手术后失语有充分思想准备,学会用手 势或书面表达病情及对护理的要求,如口渴、疼痛、发热、有痰、需大小便等[1]。同时通过 手术成功的实例介绍,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限制探视人员,要求陪护与病人谈话距离0.8米以上,严禁有呼吸道感染病人探视。 护理人员要充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帮助病人擦拭口腔或含漱、协助病人 拍背咯痰等,并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2术后护理 (1)医护人员及护工配合强化心理护理。根据有关研究,恶性刺激易使创口愈合速度减慢,而良性刺激则能加速愈合;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A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并提高免疫水平[2]。医护人员和护工与病人接触时,必须要做到态度和蔼、语气婉转、处置动作轻柔,陪护 则要根据病人爱好,为其放轻音乐,讲其喜爱的有趣的故事,以及提供书刊纸笔等。力求避 免一些恶性刺激,以保持其住院期间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并加速创口愈合。(2)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①做好病室的日常消毒、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室温20~22℃,湿度60%~70%,最好用 DF——医用消毒机,可在有人条件下,对病室进行消毒每天 1次。②气道的湿化。a.湿化液的使用;湿化液一般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加a-糜蛋白酶4000U,以3~4/滴的速度持续向气管内滴入。湿化量根据痰液粘稠情况 增减,如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咯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 痰液过分稀薄,而且咳嗽频繁,需经常吸痰,应酌量减少湿化量并建议不采用吸痰前气管内 灌洗法,反之,则湿化不够,应适当增加湿化量或输液量并采取吸痰前后气管内灌洗法, 5~10ml/次,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药液注入并马上进行吸痰。b.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治疗是将 药物或水分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法,进行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 和肺部沉积,并可保持气道湿润,可采用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一般发生在12h 内,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脱落,大量输入库血、凝血功能障碍亦可造成术后出血。若出血较多时患者常主诉口渴、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苍白。护理措施: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并注意胸腔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管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及引流量,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临床表现: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2)广谱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3)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4)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等。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

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 加强交换敷料后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 3)切口裂开: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大多在术后1-2周左右,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 血等,术后切口愈合不佳;(2)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切口的血肿和化脓感染;(3)缝线过细,缝扎不紧,麻醉不满意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临床表现:病 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 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常见为大网膜 和小肠袢,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开,裂开 可分为两大类:(1)完全性裂开一指腹均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2)部分性裂开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防治措施: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 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 论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驰 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并加减张合线。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因素有:术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手术创伤和组织的破坏后,大量凝血物质进入 血流;盆腔和下腹部手术,可引起静脉壁的损伤,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严重的脱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栓好发于下肢的深静脉内,尤其 是多见于左侧腓肠肌静脉丛内,栓子可向上蔓延到股静脉和髂静脉内。 已经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可引起肺梗塞或致死性的肺动脉栓塞。临床

__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气管插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处理预案 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是指经皮或口、鼻将特定的管道置入气管内,建立一个人体与外界直接通气的人工气道,以缓解各种因以上呼吸道导致的呼吸困难或为呼吸机治疗提供气道准备。器官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常用于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所致的呼吸困难。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气管切开术是将颈断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置入适当大小的金属或塑料气管套管,以接触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直难过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皮下气肿、气胸及纵隔气肿、窒息、气管食管瘘致伤口感染等。 一、出血 (一)临床表现 1、一般切口部位会有轻微的渗血,量少,24小时后可缓解。 2、手术过程和患者自身的某些因素可造成切口部位出现活动性出血、良多,24小时后不能缓解。 (二)预防措施 1、手术前必须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当凝血功能障碍时慎行此手术。 2、手术中采用钝性分离技术,减少微小血管的损伤。 3、切口尽量要小,以刚好暴露气管可以置入套管为宜。 4、手术损伤小血管时要严格结扎,关闭伤口前确认切口内没有出血。 (三)处理措施

1、少量渗血无需处理,24小时后会自然缓解。 2、出血量较多时,可在伤口处滴止血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酚磺乙胺(止血敏)等。 3、如止血无效后可在切口内填充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 二、皮下气肿 (一)临床表现 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头颈部皮肤出现水肿,触之有捻发感。 (二)预防措施 1、气管前软组织不宜分离过多。 2、气管切口不能外短内长。 3、皮肤切口不宜缝合过紧。 (三)处理措施 1、轻微的皮下气肿组织可自行吸收。无需做特殊处理。 2、严重的皮下气肿可经皮气肿引流减压。 3、如患者病情允许尽早撤除呼吸机,皮下气肿可自行缓解。 4、如患者病情较重,不能撤除呼吸机且皮下气肿进行性加重,可考虑改为气管插管。 三、气胸及纵隔气肿 (一)临床表现 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缓解或消失,而不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二)预防措施 1、右侧胸膜顶位置较高,儿童尤甚。在气管暴露时避免向下过多的分离而损伤胸膜导致气胸。 2、手术中不宜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导致气体沿气管前筋膜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 (三)处理措施 1、轻微无症状的气胸可不做处理让其自然缓解。 2、必要时可行胸膜腔穿刺,抽除气体;严重者可行胸

气管切开护理(全)

气管切开术病人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清理呼吸道无效;(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3)焦虑;(4)语言沟通障碍;(5)有感染的危险。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气管套管的放置、意识障碍有关。A、观察呼吸是否平稳,套管是否通畅及痰液的性状。B、观察有无并发症如颈部、胸部皮下气肿,伤口出血、肺部感染等。C、术后勿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止痛药。以免抑制咳嗽而使分泌物不易咳出D、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干净,两次吸痰间隙给予氧气吸入。 E、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超起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F、对无效咳痰者,指导其有效咳嗽训练。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G、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2℃左右)和湿度(75%以上)。室内可用湿化器或地面洒水等。气管切开套管口遮盖湿纱布,用以阻挡尘埃及湿化空气。 (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与严重的肺部感染、痰多或痰稠不能产效排痰、内套管堵塞、外套管脱出、严重的皮下气肿、血肿有关。护理措施:(重点——1、监测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2、气管导管是否随时保持通畅。3、监测血氧饱物度和血气变化)A、气管切开病人应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是否合适,系带结是否牢固。B、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以下措施:C、疑外套管阻塞,气管内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出管内深处痰液、痰痂,必要时换管。 D、疑内套管阻塞,取出内套管,检查是否被痰痂堵住,消毒后再放回。 E、检查气管外套管有无脱出,如脱出立即通知医师,协助重新插管。 F、检查有无皮上气肿而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G、病人取半卧位可坐位,以利呼吸。 H、若病人有气胸,则协助医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I、限制头部,颈部过度的伸展,以免套管脱出。 J、每天给病人拍背2次,以利痰液稀释,便于排出。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 K、教会病人正确咳嗽,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再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3)焦虑:与气管切开术有关。护理措施:A、主动介绍主管医师、负责护士,介绍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B、尽量解答病人的提问,做好术前指导,说明气管切开的目的,消除其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心。C、术后加强巡视,多给病人一些安慰性及鼓励的语言,使病人有信心。D、生活护理要落实,体现医务人员的关怀。E、对需要带管出院的病人,在出院前两天,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并示范有关套管的清洗、消毒等护理方面的知识。 (4)语言沟通障碍:与喉部手术有关。护理措施:A、向病人解释喉部手术不能发音的现状,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接受现实的心态B、病人共同讨论术后采取交流的有效方式如简单手势及形体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C、传呼器置于病人伸手可及处,并及时应答红灯。 (5)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护理措施:A、测病人伤口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温变化。B、无菌操作,气管切开处换药及每天消毒内套管4次,及时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一、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一种急救手术,主要通过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套管,使患者经套管呼吸。最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病理生理功能的研究,其应用范围已有扩大。 气管切开的部位:患者取仰卧位,肩后垫一枕头,使头向后仰,充分暴露颈部皮肤,使气管位于正中位置。局部麻醉下在环状软骨与胸骨上切迹间作纵行4~6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颈前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于气管3~4软骨环前前壁纵行切开,置入气管套管,将球囊充气并固定。 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1.喉阻塞:呼吸困难较明显,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可考虑气管切开,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 3.预防性气管切开:对于某些口腔、鼻咽、颌面、咽、喉部大手术,为了进行全麻,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施行气管切开; 4.取气管异物:气管异物经内诊镜下钳取未成功,估计再取有窒息危险,或无施行气管镜检查设备和技术者,可经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 5.颈部外伤伴有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者,对于损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应严密观察,仔细检查,作好气管切开手术的一切准备。一旦需要即行气管切开。 三、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皮下气肿、纵膈气肿、伤口出血、拔管困难、气管食管漏、肺部感染。 1.皮下气肿最为常见,一般在24小时内停止发展,可在1周左右自行吸收。 2.纵膈气肿和气胸分离气管前筋膜过多,气体沿气管前筋膜向下发展进入纵膈致纵膈气肿。而损伤胸膜顶,则可能致气胸。患者因极度呼吸困难,且剧烈咳嗽者,可致肺泡破裂而形成纵膈气肿和气胸。 3.出血原发性出血多见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头脱落。继发性出血多见于气管套管与周围血管摩擦破裂所致。出血处理应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再积极止血。 4.气管食管瘘表现为进食时呛咳,从气管套管中咳出食物,食道造影可见造影剂从食道流入气道,如瘘口不大,经鼻饲可自行愈合。瘘口较大,需行手术修补。 5.拔管困难多因环状软骨受损,气管腔内肉芽形成或原发疾病为彻底治愈等引起。可行纤维喉镜或气管镜检查,或喉部X片及CT扫描等,查明原因后予以相应治疗。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1.伤口护理:气管切开后,每天更换纱布垫至少2次,保持切开部位敷料清洁、干燥,若分泌物、血液污染严重应随时更换。严格无菌操作,仔细观察有无感染及皮下气肿的发生。同时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及量。气管套管口予双层湿纱布覆盖。 2.呼吸道护理: 1).防止脱管:保持气切套管居中位置,固定套管的系带打手术结或死结,松紧度以能容入1~2手指为宜,定时监测气囊压力,患者翻身或坐起活动时,应先将呼吸机管道调整到足够活动的长度并固定好导管以防移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 a.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叩背应自下而上、从边缘到中央,手呈勺状以增加共振力量,从而使痰液松动,同时嘱患者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脊髓损伤尤其是颈髓损伤的患者,呼吸肌麻痹或者瘫痪,可协助患者增加腹部的压力,促进痰液的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