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腹泻病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

【概述】

感染性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等。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各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估计可能的病原。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病程为2个月以上。

1.可有不洁饮食史。

2.共同表现呕吐、腹痛、腹泻。重症呕吐、腹泻频繁,可吐出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大便每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

3.伴有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等感染中毒症状。甚至昏迷、休克。

4.腹部平软或腹胀,肠鸣音活跃。

5.重者合并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

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患儿精神稍委靡,略有烦躁,尿量减少,口唇稍干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10%。患儿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哭时泪少,皮肤苍白,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在体重10%以上。患儿精神极度委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尿量极少或无尿,口唇极度干燥,哭时无泪,皮肤干燥、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极度凹陷,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2)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最常见,血清钠为130-150mmol/L。

2)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可出现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昏睡、惊厥等。 6.便常规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大便外观常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显微镜检查无或仅有少数白细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外观多为脓性便或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同时有红细胞。

7.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8.大便病毒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有助明确病原体。

9.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可帮助判定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主要为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10.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节多发,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经粪-口传播,常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起病急,常先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呕吐,之后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可带少量粘液,常合并脱水和酸中毒。病程约3~8天。大便显微镜检查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排出,最长可达6天。

(2)大肠杆菌肠炎:5~8月份多发。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和新生儿。感染后12~24小时发病,多为水样便。病程1~2周。③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病程3~7天。③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感染学龄儿童,表现为黏液脓血便。④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常先有腹痛,后出现腹泻,初为稀便或

水样便,随后转为血水便。

(3)空肠弯曲菌肠炎:夏季多发,6个月至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起病急,大便初为水样,迅速转为黏液样或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4)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3岁以上儿童多见,以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其中毒性痢疾起病凶险,可迅速发生呼吸循环衰竭。大便镜检北京市标准:每一高倍镜视野脓细胞>15个并见红细胞,门诊即可诊断并报传染病卡片。确诊依靠便培养。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儿,夏季多见,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和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性状多变。

【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可作出临床诊断。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1、病史和症状: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受时邪的病史。大便次数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含不消化食物残渣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体征:体温升高,肠鸣音亢进,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

3、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大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或降低,血生化、血气可见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

1.预防和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1)口服补液:可用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少量频服,8~12小时将累积损失补足。若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重时,应改为静脉补液。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泻、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患儿。应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分批给予,一般每批20ml/kg。输入后重新评价患儿情况,适当调整补液方案。

1)中、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先予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人。循环功能改善后继续补充累积损失,至脱水纠正。

2)中度脱水无循环障碍者:无需扩容。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种类的液体,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脱水处理。输液速度一般为8~10ml/(kg·h),于8~12小时内基本纠正脱水。

3)维持输液阶段:脱水基本纠正后,继续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若吐泻缓解,可改为口服补液并酌情减少静脉补液量。

4)补液同时应注意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

2.调整饮食婴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6个月者,可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牛奶喂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者,可给清淡饮食;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暂停乳类喂养,改为米汤及特制豆制代乳品。

3.控制感染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多不需抗生素治疗。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应针对不同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多粘菌素E:每次25万~50万单位,Q6~8h,口服。

(2)小檗碱:10~20mg/(kg·d),Q8h,口服。

(3)氨苄西林:100mg/(kg·d),Q6h,口服或静脉注射。

(4)头孢菌素类药物。

4.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10ml/d,3次/天。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

5.微生态疗法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等。

6.蒙脱石<1岁,1袋/日,3次/天;l~2岁,1~2袋/日,3次/天;>2岁,2~3袋/日,3次/天,口服.

【处置】

1.年龄3个月以下的细菌性腹泻患儿或中毒症状较重的患儿应收住院。

2.合并重度脱水、休克、严重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应收入ICU。

3.确诊细菌性痢疾的患儿应收住传染病隔离病房或转传染病医院,同时报传染病卡片。

【注意事项】

1.作好胃肠道隔离。

2.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

3.腹胀常与缺钾有关,可补充钾盐。腹胀严重时注意排除急腹症。

儿科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2020年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课件)

2020年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课 件)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宝宝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宝宝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宝宝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抹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 1。什么是小儿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那些并发症呢?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感谢聆听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容易并发:①消化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②鹅口疮③中毒性肝炎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④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⑤其他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感谢聆听

2.当发现宝宝腹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小孩腹泻时,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对于给小孩治疗时,医生才能更有保证,所以不要小看这些小孩腹泻家长要做的事情: ①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看大便是什么样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状或(小孩子)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大,不是水样变,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如果是水样变,每次量很 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应立即去医院化验大便 ②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刚腹泻,判断不了病情,孩子看上 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脸色不差.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 里,立即送就近医院化验,不要超过半小时,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让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样 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为检验师是通过显微镜观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 ......感谢聆听 ③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现象:如孩子哭时泪少或无泪,加上尿少,说明脱水很严重,要立即给孩子补液。如孩子不吐,可以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或临时喂点淡糖盐水。如呕吐很严重,不能进食,需要去医院 输液。同时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现象,如温度超过38。5度以上,要适当选择退热药......感谢聆听 ④小孩腹泻的时候不需要禁食,有人说孩子腹泻时需要饿一下他,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小孩子不 能耐受饥饿,而且可能会加重脱水。所以,腹泻的孩子,如果是母乳 喂养的孩子,继续喂养,牛奶喂养的孩子,冲稀释点或换成无乳糖奶

整理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儿科疾病常用非处方药应用指南.doc

儿科疾病常用非处方药应用指南 1、小儿毛发欠泽,枕秃,多汗,方颅鸡胸,夜惊或夜啼,烦躁不安,请从以下非处方药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药物(单项选择) A.阿胶牡蛎口服液 B.夜宁丸 C.小儿腹泻贴 D.小儿 清脾丸 E.小儿秘通口服液 2、下列属于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的注意事项的是(多项选择) A.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B.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 药。 C.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D.风寒感冒者不适 用。 E.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下列不属于小儿咳喘灵颗粒的药物组成是(单项选择) A.麻黄 B.金银花 C.苦杏仁 D.甘草流浸膏 4、小儿解表颗粒的功能主治是(单项选择) A.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 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B .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火热内盛所致 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C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 结。 D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5、藿香正气软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次(单项选择) A.1 B.2 C.3 D.4 6、下列属于小儿喜食糖浆的主要成分的是:(多项选择) A.炒白术 B.炒六神曲 C.山楂 D.牡丹皮

7、以下哪项是香橘丸的主治病症(单项选择) A.小儿感冒 B.小儿咳嗽 C.小儿厌食 D.小儿腹 泻 E.小儿便秘 8、下列哪些选项是小儿咳嗽的非处方药(多项选择) A.小儿咳喘灵颗粒 B.小儿止咳糖浆 C.小儿宣肺止咳颗 粒 D.小儿清肺化痰颗粒 E.解肌宁嗽丸 9、风热感冒的推荐药物以下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银翘解毒片 B.桑菊感冒片 C.风热感冒冲剂 D.感 冒软胶囊 10、下列属于非处方药的特点的是(多项选择) A. 一般不需要医师指导,可自行使用或请教药师 B. 说明书在科学 真实的基础上力求通俗易懂 C. 主要用于治疗消费者能够自我诊治疗的小 病轻症;也用于部分经医生确诊后不需要经常调整药物和剂量的慢性病 D. 用于减轻疾病的初始症状,减轻已确诊的慢性病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宝宝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宝宝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宝宝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抹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 1.什么是小儿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那些并发症呢?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容易并发:①消化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②鹅口疮③中毒性肝炎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④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⑤其他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2.当发现宝宝腹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小孩腹泻时,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对于给小孩治疗时,医生才能更有保证,所以不要小看这些小孩腹泻家长要做的事情: ①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看大便是什么样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状或(小孩子)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大,不是水样变,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如果是水样变,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应立即去医院化验大便 ②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刚腹泻,判断不了病情,孩子看上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脸色不差.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立即送就近医院化验,不要超过半小时,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让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样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为检验师是通过显微镜观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 ③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现象:如孩子哭时泪少或无泪,加上尿少,说明脱水很严重,要立即给孩子补液。如孩子不吐,可以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或临时喂点淡糖盐水。如呕吐很严重,不能进食,需要去医院输液。同时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现象,如温度超过38.5度以上,要适当选择退热药 ④小孩腹泻的时候不需要禁食,有人说孩子腹泻时需要饿一下他,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小孩子不能耐受饥饿,而且可能会加重脱水。所以,腹泻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继续喂养,牛奶喂养的孩子,冲稀释点或换成无乳糖奶粉过渡一下。大点的孩子,停一下牛奶和肉蛋等,清淡为主,只吃点稀饭或面汤就可以了。总的原则,不需要饥饿疗法,当然也不要过饱,不饿不要硬喂。 ⑤我们除了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以外,需要进行以下观察,可以提供给医生。量孩子体温,看身上有无皮疹或其他异常表现,看腹泻是发烧前出现还是发烧后出现的,看孩子的精神面貌,是否有精神差,阵发性哭闹,尿少,呕吐等。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

小儿腹泻诊疗常规 一、小儿腹泻病诊断 1.根据患儿大便形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上。 3.对腹泻病患儿须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⑴脱水程度评估:分轻、中、重三度。 ⑵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粘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 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 育等。 二、小儿腹泻病治疗 1.脱水的预防及治疗 ⑴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 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 6-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⑵轻至中度脱水。口服补液及时纠正脱水,应用ORS,用量 (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②ORS 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者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概述 (一)概念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 个月~2 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 1. 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等。 ②细菌感染: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 ③真菌感染 ④寄生虫感染 2)肠道外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三)临床表现 1. 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 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①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 余次至数10 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②水、钠平衡紊乱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与分度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 ③钾平衡紊乱 正常血清钾:3.5 ~5.5mmol/L, <3.5mmol/L 为低钾血症。 ④低钙、低镁血症 ⑤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2. 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好发于秋、冬季。多见6~24 月小儿。潜伏期1~3 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呕吐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达10 次或更多,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常伴有脱水、酸中毒。病程自限,3~8 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 显微镜下的轮状病毒 2)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在夏季。潜伏期1~2 天,起病较急。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粘液,镜检无白细胞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7 天,亦可较长。

小儿腹泻病的原因

小儿腹泻病的原因、诊断及合理用药 腹泻病在第三世界国家占小儿发病率的首位,也是导致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小儿腹泻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占到第二位。那么引起腹泻的病因是什么呢? 小儿腹泻的病因主要有两种。 一、第一种叫做感染性腹泻,是由致病因子引起的。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有三大类: 1.第一类是细菌:主要有致泻型的大肠杆菌、痢疾、沙门氏菌等; 2. 第二大类是病毒:现在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很多,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 3. 第三大类是寄生虫:有阿米巴等。 二、另一种叫做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饮食不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小儿患其它疾病影响到了消化功能而引起的腹泻。目前我们重视的还是感染性的腹泻,因为非感染性的腹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治疗的。 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的儿童里面每年要死亡500万左右,我国小儿腹泻的死亡率很低,但是发病率不低。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我国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死亡率低,但是我们仍然需要重视小儿腹泻。毕竟腹泻即使不导致小儿死亡,但是总拉肚子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所以腹泻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小儿腹泻不但要重视,而且应该及时治疗。 该如何诊断孩子是否得了腹泻呢?诊断是否得了腹泻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性的,主要看大便的性状是否异常。大便性状异常主要表现为稀便、浓血便等等。比如说大便不成形,像芝麻酱一样,或者是汤是汤,水是水,有的是血。这就是大便异常。第二就是大便次数增多。以前国际上有这样的标准,诊断小儿腹泻病,大便要超过三次,现在一次也算。只要大便性状不正常就算腹泻病。这就是诊断小儿腹泻的标准。 小儿腹泻治疗及用药原则 治疗原则 1.饮食调整。2.根据病原选择抗生素治疗。3.有失水者做口服或静脉补液。4.对症支援疗法。用药原则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6152281.html,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刘春华朱雅媛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小儿腹泻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并且具有一定的季节特点和年龄特点,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小儿腹泻防患于未然,并且分析针对临床的腹泻患儿进行护理的科学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近一年里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纠正水,水电解质失衡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患儿的喂养习惯以及季节等因素,发现喂养不当是导致儿童发生腹泻的重要因素,季节、饮食卫生、感染等因素也是诱发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对患儿加强巡视,有助于避免患儿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家长的喂养习惯,纠正错误的理念是预防小儿腹泻的有效措施。结论:小儿腹泻是影响小儿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在预防方面,主要加强对家长的小儿保健知识的普及力度,针对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小儿腹泻;水电解质紊乱;病情观察;健康教育;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17-01 在消化科当中,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疾病,严重的腹泻常会导致患儿出现精神欠佳、食欲减退,甚至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是腹泻威胁患儿生命的常见原因。对于儿童而言,一般五周岁以内的小儿罹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较大,主要由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抵御病原体的能力相对较差,加之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能适应温度、饮食种类等变化,进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婴幼儿是小儿腹泻的高发群体,特别是气候变化、喂养不当等因素产生时,发生腹泻的风险较大,特别是初次生育的家长,对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导致喂养方式的错误,进而埋下小儿腹泻的隐患。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小儿腹泻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针对常见的危险因素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对于临床护理方面,通过分析既往的小儿腹泻的临床病例采取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质量方面加以提升,主要目的是改善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儿的年龄在0-4岁之间,其中,男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 (2.4±1.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一、前言 感染性腹泻病是全球发病率高和流行广泛的传染病,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在我国,根据一些省份的入户调查资料,全人口的腹泻病发病率为0.17 ~0.70 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则为 2.50 ~3.38 次/人年[1]。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由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临床上常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细菌病原包括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我国小儿腹泻病调查结果 显示,每年有 2 个发病季节高峰,一个高峰为 6 至8 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另一高峰为10 至12 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主要为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ORS) 、静脉补液] 以预防和治疗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饮食治疗、药物治疗。为了规范腹泻病的诊治,2009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5 年联合发表的腹泻管理推 荐指南,制定了“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强调腹泻病管理中脱水征的识别、口服补液、继续喂养,提倡母乳 喂养,推荐使用低渗ORS和补锌治疗。“专家共识”的推行和实施,在规范腹泻病治疗、早期应用ORS预防和纠正脱水、减少静脉补液、减少抗生素滥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上述治疗方法以及众多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指标如何,是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恰当地管理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消化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委员会再次组织儿科消化病、感染病以及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在原有的 “专家共识”基础上,参考WHO及UNICEF的“腹泻病临床管理指南”以及美国、英国等有关腹泻病的指南,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分析国内外截至2013 年 6 月的临床研究资料,制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以便给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时参考。 关于诊断、口服补液、继续喂养、补锌治疗等已成为定论的,本临床实践指南将应用原有的共识和其他指南的证据。对于争论较大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儿童急性腹泻病重度脱水扩容选择液体、去乳糖饮食、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非特异止泻药物( 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消旋卡多曲等) 的应用,提出临床问题,对提出的临床问题分别检索文献、收集证据,应用循证学方法进行证据评定形成初步推荐意见,然后采用开放式讨论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推荐意见。 二、方法学

小儿腹泻健康宣教

小儿腹泻健康宣教 1、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卫生宣教,对水源和食品卫生严格管理。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帮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 3、按时添加辅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管是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4、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要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以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5、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6、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7、夏季卫生及护理: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夏季应多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进行温水浴。 8、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9、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烘便应做消毒处理。 10、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方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小儿腹泻病 考题

2020药师继续教育小儿腹泻病考题: 1、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 A.60% B.70% C.80% D.90% 您的答案:C 正确 2、营养不良儿童患腹泻时的死亡率是正常营养儿童的:()倍。 A.2 B.3 C.4 D.5 您的答案:C 正确 3、补镁在补钙后手足搐搦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低镁血症,可测定血镁浓度。同时用()%硫酸镁,每次0.2~0.4 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2~3次,症状消失后停用。 A.15% B.20% C.25% D.30% 您的答案:C 正确 4、所有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 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 A.3% B.4% C.5% D.6% 您的答案:C 正确 5、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患儿肠炎感染机会高( )倍 A.5 B.10 C.15 D.20 您的答案:B 正确 6、病程持续()的腹泻统称为慢性腹泻或难治性腹泻 A.2周

B.2周以上 C.4周 D.4周以上 您的答案:B 正确 7、下列哪些病毒可引发婴幼儿腹泻() A.轮状病毒 B.流感病毒 C.星状病毒 D.肠道腺病毒 您的答案:ACD 正确 8、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 A.调整和继续饮食,不提倡禁食 B.预防和纠正脱水 C.合理用药 D.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您的答案:ABCD 正确 9、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 A.双歧杆菌 B.嗜酸乳杆菌 C.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D.地衣芽孢杆菌 您的答案:ABCD 正确 10、引起侵袭性肠炎的细菌包括()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霍乱弧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您的答案:ABD 正确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 一级医院 轻度CAP,患儿精神反应好,无明显呼吸困难、低热3天以内、胸片仅提示斑片状阴影患儿,可以在一级医院治疗。治疗48h无效,持续高热3天以上、胸片出现单叶病灶融合病变患儿及短期内病变进展患儿必须及时转二级医院治疗。 二级医院 接受及诊治一级医院转诊患儿,如果出现持续高热7d不退或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以及胸片等影像学证实双侧或多叶受累或肺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病情迅速恶化,患儿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呼吸窘迫或衰竭征象者需转三级医院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需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对患儿进行诊治。需具备内外科综合实力,有经验丰富的小儿呼吸专科、完善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条件,具备纤支镜等特殊检查治疗手段,有呼吸机等重症抢救设备。病情缓解可转二级医院治疗。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哮喘可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哮喘急性发作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 常见的四个原因: 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一般为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平均一天5至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小儿腹泄

小儿腹泄 、所有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 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单项选择) A、3% B、4% C、5% D、6% 2、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且失Na+>失水,血Na+<130 mmol/L属于下列哪种脱水性质?(单项选择)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都不属于 3、营养不良儿童患腹泻时的死亡率是正常营养儿童的:()倍。(单项选择) A、2 B、3 C、4 D、5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低血钾症的症状?(单项选择) A. 精神萎靡不振 B. 骨骼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C. 平滑 肌张力下降,腹胀,肠麻痹 D. 心肌兴奋性增高,心律失常 E. 震颤、手足搐搦、惊厥 5、临床检查腹部X光:小肠呈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壁增宽,肠壁积气的鉴别诊断结果为(单项选择) A. 生理性腹泻 B. 细菌性痢疾 C. 阿米巴痢疾 D. 坏死性肠 炎 6、进行抗分泌治疗的合理用药选择为(单项选择) A. 服用止泻剂如洛哌丁醇、鸦片叮等 B. 服用脑啡肽酶抑制剂消旋卡多 曲 C. 每日给与元素锌20mg(>6月) D. 应用助消化性药物 7、补镁在补钙后手足搐搦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低镁血症,可测定血镁浓度。同时用()%硫酸镁,每次0.2~0.4 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2~3次,症状消失后停用(单项选择) A、15%, B、20%, C、25%, D、30%,

8、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指标是哪一个(单项选择) A、HCO3- mmol/L为22~27 CO2CP vol%为40~60 B、HCO3- mmol/L 为13~18 CO2CP vol%为30~40 C、HCO3- mmol/L为9~13 CO2CP vol%为20~30 D、HCO3- mmol/L为﹤9 CO2CP vol%为﹤20 9、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单项选择) A、60% B、70% C、80% D、90% 10、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且伴有脱水和酸中毒属于下列哪种腹泻病?(单项选择) A.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B. 轮状病毒肠炎 C. 沙门氏菌感染 D.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儿童腹泻治疗共识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 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期 一.概述 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 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ORS(hypoosmolarity OR 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O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新指南中仍强调口服补液重要性,推荐使用新ORS(“低渗”ORS)配方取代以前的 ORS配方,并且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新ORS的配方和组成见表1. 表1. 新ORS配方和组成 配方g/L 组成mmol/L 氯化钠 无水葡萄糖氯化钾 柠檬酸钠2.6 13.5 1.5 2.9 钠 氯 葡萄糖 钾 柠檬酸 75 65 75 20 10 渗透压245 mOsm/L 考虑到各国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低渗”ORS的组成有一个允许范围:总溶质浓度(包括葡萄糖)200-310mmol/L、钠60-90 mmol/L、葡萄糖至少相当于钠的浓度、钾15-25 mmo l/L、柠檬酸8-12 mmol/L、氯化物50-80 mmol/L。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完整版)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B 婴儿胃呈水平位 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 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 C 2.婴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间质液 D 细胞内液 E 脑脊液 C 3.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 A 产毒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金葡菌 E 白色念珠菌 A 4.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 A 空肠弯曲菌 B 耶尔森菌 C 金葡菌 D 产毒性大肠杆菌 E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5.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C 6.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 皮肤弹性较差 C 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 四肢厥冷 E 尿量明显减少 D 7.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口腔粘膜极干燥 B 四肢厥冷 C 失水量为50~100ml/kg D 尿量极少或无尿 E 眼窝和前囟深陷 C 8.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A 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 B 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 C 易高热,烦渴 D 易脱水,休克 E 易嗜睡,昏迷 C 9.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A 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 B 烦燥不安、肌张力高、惊厥 C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D 无明显口渴 E 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D 10.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超过10次 C 有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腥臭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C 11.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眼眶前囟深凹 B 皮肤弹性极差 C 哭无泪,尿量极少 D 精神极度萎靡 E 外周循环衰竭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修订稿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宝宝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宝宝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宝宝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抹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对于小儿腹泻,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 1.什么是小儿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那些并发症呢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容易并发:①消化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②鹅口疮③中毒性肝炎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④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⑤其他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2.当发现宝宝腹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小孩腹泻时,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对于给小孩治疗时,医生才能更有保证,所以不要小看这些小孩腹泻家长要做的事情: ①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看大便是什么样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状或(小孩子)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大,不是水样变,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如果是水样变,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应立即去医院化验大便 ②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刚腹泻,判断不了病情,孩子看上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脸色不差.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立即送就近医院化验,不要超过半小时,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让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样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为检验师是通过显微镜观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 ③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现象:如孩子哭时泪少或无泪,加上尿少,说明脱水很严重,要立即给孩子补液。如孩子不吐,可以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或临时喂点淡糖盐水。如呕吐很严重,不能进食,需要去医院输液。同时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现象,如温度超过度以上,要适当选择退热药 ④小孩腹泻的时候不需要禁食,有人说孩子腹泻时需要饿一下他,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小孩子不能耐受饥饿,而且可能会加重脱水。所以,腹泻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继续喂养,牛奶喂养的孩子,冲稀释点或换成无乳糖奶

最新小儿腹泻的原因与治疗指南

小儿腹泻的原因与治疗指南 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 目录 ·小儿腹泻的病因 ·母乳性小儿腹泻的原因 ·小儿腹泻缺锌的原因 小儿腹泻的病因 非感染性原因 一喂养不当,如奶量增加太快,奶内加糖过多,突然换奶如人奶换牛奶,以及增加辅食不当,未遵循:“从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宋铁玎二生理性腹泻,给小儿的营养成分超过了小儿需要和消化功能的极限而发生腹泻,此种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的小婴儿。 三物理因素刺激,喂食生冷食物,腹部受凉等。 四消化道以外的全身性疾病,有些疾病直接影响消化道功能,并使食物不易吸收而造成腹泻,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感冒均可造成小儿拉肚子。 感染性原因

一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感染,在夏季多见,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卫生,由口直接污染而造成,同时小儿身体抵抗力不如成人,加之炎热季节会抑制小儿消化酶的产生,故小儿拉肚子的机会就比较多。 二病毒感染,主要是肠道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前者多发生在5月至9月,后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其感染途径也是由消化道的传染而来。 总之,小儿拉肚子是一种综合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小儿拉肚子时,首先要查明原因,再对症治疗,如喂养不当造成的,主要应该调整喂养,而不必应用大量抗菌素,而真正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要不失时机应用抗菌药物,并及时找医生诊治。 母乳性小儿腹泻的原因 母乳性腹泻 很多妈妈都会咨询关于孩子大便的问题,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母乳喂养大便次数多,很多妈妈认为自己“奶凉”,还有很多人自作主张给宝宝吃很多药物,更有甚者就直接停了母乳喂奶粉了,其实,很多宝宝都会发生母乳性腹泻,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母乳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婴儿。大便每天2~3次到8~9次。虽然有腹泻,但孩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发生腹泻的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此种腹泻往往随婴儿渐渐长大和添加辅食渐渐消失,不必停止喂奶。 母乳喂养可防腹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