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The Subspecialty Groups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儿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年,卷(期):2009,47(8)

被引用次数:15次

参考文献(7条)

1.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2.WHO The treatment of diarrhoea:A manual for physicians and other Senior health workers 2005

3.EAS Nelson;WK Ko;E Kw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oea in Young Children 2003

4.Keating JP Chronic diarrhea[外文期刊] 2005

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 2008

6.WHO Technical updates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IMCI.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adaptations 2008

7.WHO Diarrhoea treatment guidelines including new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ORS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for clinic-based healthcare workers 2008

引证文献(16条)

1.王国毅.李亚伶.王德英小儿推拿在儿童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期刊论文]-西南国防医药 2011(5)

2.黎清交.刘劲松.曾长剑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

3.刘华.罗菲.许华许华教授治疗小儿泄泻临证思路与经验[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1)

4.许华.刘华.曾永梅.丘小汕.肖达民.莫清萍.潘瑞芳.石艳红.胡小英.许双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126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1)

5.王冬萌.毕晶.孙正纤小儿迁延性腹泻与锌缺乏病发病关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1(2)

6.王风英.张桂芝.王俊荣综合护理干预在居家治疗腹泻病患儿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6)

7.王宇军.苏婕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10(25)

8.李梅盐米汤口服补液在儿童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10(23)

9.刘丽思密达妈咪爱保留灌肠联丹参佐治秋季腹泻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4)

10.郭振锋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18)

11.卜志平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13)

12.王玉平蒙脱石散灌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72例[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刊 2010(15)

13.程光清.段武琼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21)

14.王娟.刘寓.李莲重症轮状病毒腹泻炎性标志物水平和心电图分析[期刊论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23)

15.朱启镕儿童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 2009(11)

16.王娟.刘寓.李莲重症轮状病毒腹泻炎性标志物水平和心电图分析[期刊论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2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63404564.html,/Periodical_zhek200908018.aspx

小儿腹泻病及其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病 考试大纲: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5)液体疗法(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常用溶液配制、液体疗法基本实施方法) 考点明细: 充分理解小儿腹泻病的概念 重要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各种常见类型肠炎的鉴别要点 小儿腹泻的补液治疗 一、概念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与成人腹泻是不同的。 二、病因 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不成熟。 2)营养需求大,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低、排空快;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初乳中)均较低。 4)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等)、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某些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有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2)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空肠弯曲菌等。 3)真菌 4)寄生虫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腹泻的临床分期(了解) 急性腹泻(小于2周)、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超过2个月)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症状可轻可重,没有特异性。轻症往往由于饮食或肠外感染引起,重症常常由于肠内感染导致,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脱水、严重的胃肠道表现和电解质紊乱表现。 (1)重点看重症腹泻的特殊表现: 1)胃肠道症状明显——上吐下泻,频繁,甚至于有消化道出血。 2)脱水:常发生等渗或低渗性缺水。 3)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低镁血症。(2)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重点) 1)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症状轻,大便蛋花汤样,量多,次数多,水分多。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相对较缓,大便臭。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临床表现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似。)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腹泻重(更频繁),大便黏冻带脓血。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以腹痛为初期表现,然后再出现腹泻,也有血便。 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 3)空肠弯曲菌肠炎,人畜共患,以侵袭性感染(中毒症状重,粘液脓血便)为主。 4)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动物或人直接传染,严重病例可发生肠穿孔或腹膜炎。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暗绿色海水样便。 —真菌性肠炎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需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 (2)鉴别诊断 首先判断患儿是属于侵袭性感染还是非侵袭性。在鉴别时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非侵袭性感染——主要与生理性腹泻、先天性肠道酶类缺乏或相对不足等进行鉴别,较简单。侵袭性感染——主要与菌痢和坏死性肠炎鉴别。 五、治疗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注意诊断准确,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调整饮食不是禁食。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问题。

2020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补液治疗诊疗规范

2020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补液治疗诊疗规范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指病程在2周以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高、流行广泛,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进一步规范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提高腹泻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牵头组织专家制定了《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关于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补液治疗,该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是预防和治疗轻度、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法。目前推荐选择低渗口服补液盐(ORSⅢ)。 ORSⅢ配方

患儿自腹泻开始就应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予ORS Ⅲ或米汤加盐溶液[每500ml加细盐1.75g(约为1/2啤酒瓶盖)]。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6月~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儿童按需随意饮用),直至腹泻停止。轻至中度脱水:口服补液用量(ml)=体重(kg)×(50~75),4h内分次服完。4h后再次评估脱水情况。 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需调整补液方案: ①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 ②频繁、严重呕吐; ③口服补液服用量不足,脱水未纠正; ④严重腹胀。 2静脉补液 适用于重度脱水及不能耐受口服补液的中度脱水患儿、休克或意识改变、口服补液脱水无改善或程度加重、肠梗阻等患儿。静脉补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续时间须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补液原则为“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1)第1个24h的补液。

①确定补液总量。应包括累积丢失、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三个方面。累积丢失根据脱水程度估算;继续丢失一般为20~40ml/kg·d;儿童生理需要量按照第一个10kg体重100ml/kg,第二个10kg50ml/kg,其后20ml/kg补给。第1个24h的补液总量为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 脱水程度评估表 ②确定液体性质。等渗性脱水一般选择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一般选择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一般选择1/3~1/5张含钠液。难以确定脱水性质者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脱水一旦纠正,能口服补液的尽早给予ORS口服。

(完整版)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的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一个治疗原则,在泄泻症状控制之后,应从“健脾祟土”的方法加以巩固培本,尤其对于一些脾胃素虚的病者,更应该注意,否则往往使病情容易复发。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导致肌体脱水和水电解质严重紊乱我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如草木之方萌,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常不足。脾主升运,胃主降纳,脾胃相表里,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脾胃感受外邪,或内蕴湿热,使脾胃升清降之功能失调,从而发生泄泻。正如《沈氏尊生书》指出:“泄泻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水入大肠而成泄泻。”所以泄泻是以“脾”为主脏,“湿”为主因。 首先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在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大便性状无改变,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排除了生理性腹泻外就都考虑病理性腹泻.小儿腹泻分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腹泻(2周~2月),慢性腹

泻(2月以上),病因可分感染性,饮食不当,过敏性,先天畸形等等。 小儿腹泻不宜禁食,而应合理膳食。腹泻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禁食,病儿得不到必要的营养,肠道黏膜的损伤难以恢复,使腹泻迁延,进一步削弱幼儿的抵抗力,甚至可诱发肺炎或败血症等。 小儿腹泻在保证饮食的情况下,应注意纠正和预防脱水。孩子出现腹泻后,应让孩子比平时喝更多的液体,如米汤、面汤、菜汁、果汁、淡糖水和白开水等。由于腹泻不仅丢失水分,而且还丢失盐分,所以液体中加少许食盐效果更好。不要滥用抗菌素:目前小儿腹泻的治疗,应用各种抗菌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剂、整肠生、增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而且无副作用。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而且卫生、经济、服用方便。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建议:1、母乳喂养,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 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期 一.概述 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

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河南省中医院儿科董志巧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ORS(hypoosmolarity OR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O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新指南中仍强调口服补液重要性,推荐使用新ORS(“低渗”ORS)配方取代以前的ORS 配方,并且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新ORS 的配方和组成见表1. 表1. 新ORS配方和组成配方

关于儿童腹泻病的防治知识

关于儿童腹泻病得防治知识 腹泻病就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就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得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与全身中毒症状、迁延性与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 一、病因学?腹泻得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感染性分为肠道内感染与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得病原常见有病毒、细菌、真菌与寄生虫。肠道外感染就是肠道外组织、器官受到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感染及其她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因发热或病原体毒素作用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又称症状性腹泻、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食饵性腹泻:由于食物量过多、过少,或质量不当,如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与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大豆、鸡蛋等过敏而引起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糖、蛋白质、脂肪吸收不良:如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得消化吸收不良,乳糖积滞而引起腹泻。其她因素:如气候得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过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一) 一般表现、?不同病因引起得腹泻具有不同得临床特点与过程、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得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得病程为2个月以上。?腹泻病得共同临床表现: 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与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而来、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亦可为粘液脓血便,常伴呕吐。有较明显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与全身中毒症状(包括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昏迷、休克等)、?(二)实验室检查。?1、便常规、便培养、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病原血清学检查等有助诊断。 2。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气等检查有助于并发症得诊断、 3.特殊检查:对于慢性腹泻患儿可进行:①消化道造影; ②内镜检查;③腹部核磁共振成像等。?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根据大便次数增多与性状改变,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腹泻病是大便次数或大便性状的改变的统称。感染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等。按病程分: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一、病史采集 (一)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首次病程记录于入院8小时内完成。 (二)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三)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四)有无中毒症状。 (五)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二、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 (一)可有不洁饮食史。 (二)共同表现呕吐、腹痛、腹泻。重症呕吐、腹泻频繁,可吐出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大便每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 (三)伴有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等感染中毒症状。 (四)腹部平软或腹胀,肠鸣音活跃。 (五)重者合并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 (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患儿精神稍委靡,略有烦躁,尿量减少,口唇稍干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10%。患儿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哭时泪少,皮肤苍白,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在体重10%以上。患儿精神极度委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尿量极少或无尿,口唇极度干燥,哭时无泪,皮肤干燥、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极度凹陷,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2、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最常见,血清钠为130-150mmol/L。

(2)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可出现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昏睡、惊厥等。 三、实验室检查 (一)大便常规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大便外观常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显微镜检查无或仅有少数白细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外观多为脓性便或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同时有红细胞。常规尿液分析。 (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三)大便病毒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有助明确病原体。 (四)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 (五)病情严重需行血气分析检查。 四、诊断要点 (一)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稀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三)便常规、便培养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五、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鉴别 (一)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节多发,常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起病急,常先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呕吐,之后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合并脱水和酸中毒。病程约3~8天。大便轮状病毒检测有助鉴别。 (二)大肠杆菌肠炎:5~8月份多发。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和新生儿。感染后12~24小时发病,多为水样便。病程1~2周。2、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病程3~7天。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感染学龄儿童,表现为黏液脓血便。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常先有腹痛,后出现腹泻,初为稀便或水样便,随后转为血水便。 (三)空肠弯曲菌肠炎:夏季多发,6个月至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起病急,大便初为水样,迅速转为黏液样或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四)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3岁以上儿童多见,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填脐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具有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特别对吃药怕苦、打针怕痛的要幼儿来说更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1)车前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研末备用。每次取散粉2克,放于脐中,贴上烘热的纸膏药,每隔2天换一次。适合小儿脾虚久泻症。 (2)肉桂3克、干姜5克、细辛1克,混合研成粉末。适合小儿腹泻。 (3)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量,研末,取少许唾液调敷脐中,3天换一次。 (4)清凉油。小儿腹部受凉引起寒泻,用清凉油少许涂擦肚脐眼及尾骨,一日2次。(5)胡椒粉。胡椒研成粉末,再加少量自芷,放在肚脐上,以装满肚脐眼为度,然后用胶布封脐。手掌在肚脐部按揉3—4分钟左右,隔日或隔两天换一次。此法适合寒泻、伤食泻、久泻不止、脾虚等症。 (6)用酸石榴3个,剥去皮后用干净纱布包好,挤出石榴水。放在勺里,用小火熬成糊状汁,然后把它摊在一块小纱布上,趁热贴到肚脐上,3小时左右即可止泻。此法成人也可采用。到了秋季之后,儿童的腹泻问题有变得严重起来。每一个患上腹泻的宝宝,都会让家长急的火冒三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预防宝宝腹泻的食物。 1、焦米汤:首先要用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状,在上火炒至焦黄色,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糖,边煮边搅拌,直到成为糊状就可以。这个腹泻的宝宝很有用哦!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中含有大量果胶能使宝宝大便成形,可以有效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治疗儿童秋季腹泻的大好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胡萝卜清洗干净后,切开去茎,再切成小块,加水煮到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汤中的残渣,再次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就是加糖调味,煮沸就可以了。用量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等待宝宝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新鲜优质的苹果是少不了的,把苹果从中间切开,再用小勺刮成泥状即可。1、湿热型: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陈皮红枣汤:取干红枣12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取陈皮10克洗净,二味一起加入水煎15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功效提示:陈皮具有解毒、润肠的功效,能有效帮助肠胃毒素的排除,还有助于调节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干枣有补血,安神,健脾之功效。此汤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 2、风寒型:大便稀薄泡沫多,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提示:白术健脾益气,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腹泻;苍术温中止泻;糯米补脾益气;三者同粥,有健脾、抗炎、抗腹泻的功效。 3、伤食型:哭闹不安、腹胀、腹痛、大便酸臭、食欲减退伴口臭。多见于腹泻并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苹果泥:①把苹果洗净,分两瓣,用勺子刮泥喂孩子。②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 1岁者,可吃苹果泥。 功效提示:苹果含有果胶和鞣酸,果胶有吸附作用,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以治疗腹泻。4、脾虚型: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多见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宝宝。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

腹泻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和液体疗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 小儿腹泻易感因素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水代谢旺盛 ?生长发育快,胃肠负担重 ?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SIgA ?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人工喂养 小儿腹泻机理 小儿腹泻机理 ?非感染性腹泻 ?消化功能障碍食物潴留,胃酸降低 ?内源性感染,分解发酵食物 ?有机酸,胺类刺激肠蠕动增加 ?肝解毒能力不足,胺类等毒素入血,产生中毒症状 ?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 ?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破坏,吸收水和电解质能力受损,肠液积聚 ?双糖酶活性不足,糖类消化不全积滞,细菌分解成有机酸(乳酸),肠腔渗 透压增高 ?葡萄糖钠偶联转运障碍,水电解质进一步丧失 ?肠毒素性肠炎(产毒性大肠杆菌) ?分泌性腹泻 ?粘附在刷状缘,不侵入肠粘膜 ?分泌不耐热肠毒素(ATP---cAMP)和耐热肠毒素(GTP---cGMP) ?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钠、氯和水,并促进氯的分泌,超过结肠吸收限 度 ?侵袭性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 ?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产生炎症和溃疡等病变---脓血便 ?结肠由于炎症而不能充分吸收来自小肠液体,部分致病菌产生毒素---水样便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粘膜微绒毛破坏、萎缩、充血、水肿 ?出血性大肠杆菌 ?粘附于结肠,产生vero毒素,肠粘膜坏死,肠液分泌,出血性肠炎 小儿腹泻病因鉴别

小儿腹泻分类 急性腹泻(<2周),迁延性腹泻(2周-2月),慢性腹泻(>2月)。 小儿腹泻治疗 饮食治疗 强调继续饮食 满足生理需要 补充疾病消耗 缩短腹泻后康复时间 饮食个体化调整 病毒性肠炎继发性双糖酶(乳糖酶)缺乏,暂停乳类喂养,改豆制代乳品。 口服补液 适应证:ORS适用于预防脱水、轻度或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在用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

关于儿童腹泻病的防治知识

关于儿童腹泻病的防治知识 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 一、病因学 腹泻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 感染性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常见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肠道外感染是肠道外组织、器官受到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因发热或病原体毒素作用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又称症状性腹泻。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食饵性腹泻:由于食物量过多、过少,或质量不当,如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大豆、鸡蛋等过敏而引起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糖、蛋白质、脂肪吸收不良:如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乳糖积滞而引起腹泻。其他因素:如气候的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过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

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过程。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腹泻病的共同临床表现: 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而来。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亦可为粘液脓血便,常伴呕吐。有较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和全身中毒症状(包括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昏迷、休克等)。(二)实验室检查。 1.便常规、便培养、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病原血清学检查等有助诊断。 2.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气等检查有助于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诊疗规范教材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诊疗规范 泄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病因病机】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 【临床诊断要点】 西医诊断: 症状: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及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体征:无特异性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可有脱水或酸中毒体征。 检查:大便常规有白细胞,有/无脓细胞,有/无红细胞,可有脂肪球。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中医辨证分型: 常证

1.伤食泻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2.风寒泻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3.湿热泻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脾虚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5.脾肾阳虚泻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变证 1.气阴两伤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2.阴竭阳脱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病情危急,多需西医急救) 【治疗原则】 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利湿。虚证以扶正为主,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一、前言 感染性腹泻病是全球发病率高和流行广泛的传染病,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在我国,根据一些省份的入户调查资料,全人口的腹泻病发病率为0.17 ~0.70 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则为 2.50 ~3.38 次/人年[1]。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由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临床上常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细菌病原包括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我国小儿腹泻病调查结果 显示,每年有 2 个发病季节高峰,一个高峰为 6 至8 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另一高峰为10 至12 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主要为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ORS) 、静脉补液] 以预防和治疗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饮食治疗、药物治疗。为了规范腹泻病的诊治,2009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5 年联合发表的腹泻管理推 荐指南,制定了“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强调腹泻病管理中脱水征的识别、口服补液、继续喂养,提倡母乳 喂养,推荐使用低渗ORS和补锌治疗。“专家共识”的推行和实施,在规范腹泻病治疗、早期应用ORS预防和纠正脱水、减少静脉补液、减少抗生素滥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上述治疗方法以及众多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指标如何,是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恰当地管理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消化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委员会再次组织儿科消化病、感染病以及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在原有的 “专家共识”基础上,参考WHO及UNICEF的“腹泻病临床管理指南”以及美国、英国等有关腹泻病的指南,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分析国内外截至2013 年 6 月的临床研究资料,制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以便给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时参考。 关于诊断、口服补液、继续喂养、补锌治疗等已成为定论的,本临床实践指南将应用原有的共识和其他指南的证据。对于争论较大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儿童急性腹泻病重度脱水扩容选择液体、去乳糖饮食、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非特异止泻药物( 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消旋卡多曲等) 的应用,提出临床问题,对提出的临床问题分别检索文献、收集证据,应用循证学方法进行证据评定形成初步推荐意见,然后采用开放式讨论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推荐意见。 二、方法学

(完整版)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B 婴儿胃呈水平位 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 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 C 2.婴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间质液 D 细胞内液 E 脑脊液 C 3.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 A 产毒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金葡菌 E 白色念珠菌 A 4.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 A 空肠弯曲菌 B 耶尔森菌 C 金葡菌 D 产毒性大肠杆菌 E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5.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C 6.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 皮肤弹性较差 C 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 四肢厥冷 E 尿量明显减少 D 7.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口腔粘膜极干燥 B 四肢厥冷 C 失水量为50~100ml/kg D 尿量极少或无尿 E 眼窝和前囟深陷 C 8.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A 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 B 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 C 易高热,烦渴 D 易脱水,休克 E 易嗜睡,昏迷 C 9.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A 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 B 烦燥不安、肌张力高、惊厥 C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D 无明显口渴 E 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D 10.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超过10次 C 有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腥臭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C 11.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眼眶前囟深凹 B 皮肤弹性极差 C 哭无泪,尿量极少 D 精神极度萎靡 E 外周循环衰竭

儿童腹泻第一天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组织间液+血浆)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细胞内液:Na+、Cl-、HC03- 细胞外液:K+、Mg-、HP04 —、蛋白质 体液的渗透压: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液总量占体重%减低,主要是间质液的减低 肌肉的含水量(30% )>脂肪组织(15% )。 儿童水代谢的特点 1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交换率高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排泄水的速度也较成人快。 年龄越小,岀入水量相对越多。 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占1/7。 儿童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大,不显失水量相对越多。 儿童对水的耐受力差,相对成人更易发生脱水。 2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 婴儿肾脏只能将尿渗透压浓缩至700mmol/L (成人1400mmol/L ),每排除1mmol/L溶质时需带水1~2ml (成人) 儿童肾脏的稀释能力相对较好,在岀生后1周可达成人水平,但其肾小球滤过率低,因此水的排泄速度 较慢,摄水过多易导致水肿和低血钠。

儿童肾脏排钠、排酸、产氨能力差,容易发生高钠血症和酸中毒。 儿童腹泻第一天液体疗法的实施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度)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两补(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累计损失量:轻度30-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50 ml/kg 液体疗法包括补充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 生理需要量:120?150 ml/100kcal T>38 者,T 1 使生理需要量增加10%--15% 静脉补液的实施 定量(定输液总量):轻度90-120 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 ml/kg 先按1/2~2/3量给予,余量视情况而定。 营养不良儿、肺炎、心肾功能损害、学龄期儿童,补液总量应酌减1/4~1/3 定性(定输液种类):原则为先盐后糖。低渗- 2/3张,等渗1/2张,高渗1/3~1/5张 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按等渗补给。 脱水一段纠正,电解质正常后不必将原计划补完,应改为1/4~1/5张液 定速(定输液速度):原则为先快后慢。 有休克时先行扩容,用2:1液或%碳酸氢钠,10~20 ml/kg (总量<300ml )30~60分钟 补液总量的1/2 (应除去扩容量)在头8~12小时完成,输液速度8~12 ml/kg ? h 余下总量的1/2,于12~16小时内补完,输液速度约 5 ml/kg ? h 对低渗性脱水的纠正速度可稍快,岀现明显水中毒症状如惊厥等时,需用3%氯化钠滴注。12 ml/kg可提高血清钠 10mmol/L,以纠正血清钠125mmol/L 为宜。 高渗性脱水时补液速度要慢,总量易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以每日降低10mmol/L为宜。因为处于高渗状态的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不能很快排岀,如低渗液输注过快,水分子易进入脑细胞引起脑水肿。 纠正酸中毒:脱水纠正后,组织灌流改善,堆积的乳酸进入血液循环,可产生或加重酸中毒。 补钾:轻度患者可口服氯化钾200~300mg/kg ?天 重症患者应静脉补钾:全日总量一般为100~300mg/kg ?天(10%KCL1?3 ml/kg )均匀分配到全日静脉液中。 补钾浓度不超过% (新生儿%~% ),每日补钾总量静滴时间不短于8小时。 有尿补钾(膀胱中有尿储留可视为有尿) 由于细胞内钾恢复较慢,治疗低血钾需持续4~6日 病情好转,可有静脉补钾改为口服补钾,当饮食恢复至正常一半时,可停止补钾 其他处理:补钙:10%葡萄糖酸钙5~10 ml,等量液体稀释后静滴。 补镁:补钙后惊厥不缓解补镁:25%硫酸镁?ml/kg ?次,Bid--Tid 补充维生素B1:输注大量水和葡萄糖后心脏负荷加重,可用维生素B1 50~100mg肌注,Qd

儿科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

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Physiological diarrhea :生理性腹泻 2. Protracted diarrhea 迁延性腹泻 3 Hypo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 4. 4:3:2 solution:4:3:2液 5. 3:2:1 solution 3:2:1含钠液 6. oral rehydration salts:口服补液盐溶液 7. isotonic dehydration 等渗性脱水 8. 2:1 Isotonic solution 2:1等张含钠液 9. hypertonic dehydration 高渗性脱水 二、问答题: 1. 试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2. 针对腹泻的患儿,如何调整饮食? 3.试述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 4. 试述腹泻患儿静脉补钾的原则有哪些? 5. 试述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6. 分别叙述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 7. 1岁小儿,腹泻两天,试述治疗时如何选用药物? 8.1岁小儿,腹泻两天,试问如何指导其饮食? 9. 一个10Kg体重小儿,患腹泻病伴有低钾血症,试述静脉如何补钾? 10.试述ORS液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三、填空题 1.小儿腹泻伴等渗性脱水,其血清钠水平为(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水平为(),高渗性脱水血钠水平为()。 2.一个15公斤体重小儿,患腹泻伴重度低渗性脱水并休克,需要快速扩容,考虑用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 )小时内输入 3.一个10公斤体重小儿,患腹泻伴重度低渗性脱水,不考虑进食,计划第一个24小时补液1500ml,其中应含10%葡萄糖()、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 4.针对腹泻脱水患儿静脉补液时,累积损失量的补充量为:轻度脱水补充(),中度脱水补充(),重度脱水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的成分为:等渗性脱水应补(),低渗性脱水应补(),高渗性脱水应补()。累积损失量补充的速度为()。 四、判断改错: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患儿,大便可带血丝。() 2. 病程在2周内的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3 .治疗腹泻病最有效的饮食疗法就是采取饥饿疗法。() 4.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体。() 5. 腺病毒感染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 6. 病程在2月内的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7. 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8. 轮状病毒是一种侵袭性病原,轮状病毒性肠炎大便常常有较多的粘液。()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The Subspecialty Groups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儿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年,卷(期):2009,47(8) 被引用次数:38次 参考文献(7条) 1.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 2008 3.Keating JP Chronic diarrhea[外文期刊] 2005 4.EAS Nelson;WK Ko;E Kw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oea in Young Children 2003 5.WHO The treatment of diarrhoea:A manual for physicians and other Senior health workers 2005 6.WHO Diarrhoea treatment guidelines including new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ORS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for clinic-based healthcare workers 2008 7.WHO Technical updates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IMCI.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adaptations 2008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叶礼燕.聂晓晶.YE Li-yan.NIE Xiao-jing"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解读[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10,48(4) 2.叶礼燕.金英姬.张亚明.YE Li-yan.JIN Ying-ji.ZHANG Ya-ming对"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的一点疑问及答复[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10,48(4)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The Subspecialty Groups of Neonatology and Child Health Care,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Editorial Board,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2)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Cardiology,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Editorial Board,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晕厥诊断指南[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2)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The Pediatric Bronchoscopy Collaborative Group,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0)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Immunology,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 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