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生理学问答题汇总

温医生理学问答题汇总
温医生理学问答题汇总

1.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何不同?

答:单一神经纤维构成是单个的,其动作电位有两个主要特征:(一)“全或无”特性,即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二)可扩布性,即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扩布,直至整个细胞膜都依次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则不具“全或无”特性,这是因为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尽管每一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但由于神经干中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因而其阈值也各不相同。随着刺激的增强,神经干动作电位增强,直到所有神经纤维兴奋。

2.细胞膜上钠泵的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钠-钾泵简称钠泵,也称Na+,K+-ATP酶。钠泵的活动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钠泵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须。

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3.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电——化学——电传递过程: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产生)→接头前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接头前膜内囊泡前移,与前膜融合→囊泡破裂释放ACh(量子释放)→ACh经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与接头后膜上的ACh受体亚单位结合→终板膜Na+、K+通道开放→Na+内流为主→终板电位→达阈电位→肌膜爆发动作电位。

Ach的消除: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胆碱和乙酸,其作用消失。

4.局部反应有何特征?①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因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②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导;③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

5.前负荷和初长度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

答:前负荷是肌肉在收缩前就具有的负荷,初长度是肌肉在收缩前具有的长度,前负荷决定初长度,而初长度决定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及参与收缩的横桥数目。能使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重叠状态的前负荷及其对应的初长度分别称为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在最适前负荷之前,肌肉收缩强度随前负荷增加而增加;超过最适前负荷的负荷使细肌丝由粗肌丝之间拉出,收缩强度降低。

6.G蛋白在跨膜信息转导中起何作用?

G蛋白又叫鸟苷酸结合蛋白,是耦联膜受体与下游效应器的膜蛋白,存在于质膜的胞质面。其分子构象有结合GDP的失活态和结合GTP的激活态两种,在信号转导中两种构象相互交替,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经受体活化进入激活态的G蛋白可进一步激活下游的效应器,使信号通路瞬间导通;在回到失活态后,信号转导即终止。

7.简述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包括(1)受体-G蛋白-Ac途径:激素为第一信使---相应受体,经G-蛋白偶联---激活膜内腺苷酸环化酶(Ac)---Mg2+--ATP---环磷酸腺苷(cAMP第二信使)---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催化细胞内多种底物磷酸化---细胞发生生物效应(如细胞的分泌,肌细胞的收缩,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以及细胞内各种酶促反应等)。(2)受体-G蛋白PLC途径:胰岛素、缩宫素、催乳素,以及下丘脑调节肽等---膜受体结合---经G蛋白偶联---激活膜内效应器酶——磷脂酶C(PLC),它使磷脂酰二磷酸肌醇(PIP2)分解,生成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G)。IP3和DG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内发挥信息传递作用。

8.简述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①由于膜内、外K+浓度差决定Eκ,因而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可显著影响静息电位;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可影响静息电位的大小,K+的通透性增大,静息电位将增大Na+通透性增大则静息电位减小;③钠泵活动的水平也可直接影响静息电位,活动增强将使膜发生一定程度的超极化。

9.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动作电位有两个重要特性:①全或无特性,刺激强度只有达到阈值才触发动作电位,且不随强度的增强而增强②可传播性,即不衰减性传导,其幅度和波形始终保存不变。

10.试述肌肉收缩的过程?

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是在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下将分解ATP释放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能量转换发生在肌球蛋白头部与肌动蛋白之间。横桥具有ATP酶活性,可将它结合的ATP分解产生能量使横桥处于高势能状态→当胞质内Ca2+浓度升高时,使横桥与细肌丝中的肌动蛋白结合→导致横桥构象改变,产生棘齿作用拖动细肌丝向肌节中央滑行,同时ATP被解离→横桥与ATP结合,与肌动蛋白解离,横桥重新竖起。

11.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有何变化?

心房收缩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可达最高值;减慢射血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等容舒张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快速充盈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减慢充盈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12.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基本指标有哪些?试述各指标的不同点?

①.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为搏出量;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为心输出量②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的百分比。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在心室内留下的血量将越少,射血分数也越大。③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每分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年龄在10岁左右,静息心指数最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④心脏做功量:心脏收缩将血液射人动脉时,是通过心脏做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流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其中压强能的大部分用于维持血压,搏出血液的压强能一般用平均动脉压表示。

13.试述心室功能曲线的特点及其意义?

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其特点是与骨骼肌相比,正常心室肌具有较强的抗过度延伸的特性,因此心室功能曲线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意义:这种能抵抗被过度延伸的特性对心脏泵血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14.心率过快对心脏射血和心脏持久工作有何影响?为什么?

①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更大,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②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当心率超过160—180次/分时,可致搏出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射血分数下降;③心率的变化也可以影响心肌收缩能力;④心率加快持续存在使心肌做功增加,耗氧增加可出现心力衰竭。

15.前负荷和后负荷如何影响心脏射血?

心脏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遇到的负荷,通常用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作为前负荷的指标,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量增加,射血增多。但如前负荷过度增加,则反而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每搏量减少,射血减少,长期可致心衰;心脏后负荷指心室开始收缩射血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动脉血压是心室收缩时遇到的后负荷,如大动脉血压增高,等容收缩期室内压的峰值将增高,结果使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射血期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都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

16.试比较心室肌动作电位和骨骼肌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相同点:心室肌与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水平基本相同,两者阈电位水平基本相同,去极相形成机制也相同,去极相的速度和幅度也基本相同;不同点:①心室肌细胞复极时间远长于骨骼肌细胞②心室肌复极2期称为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③复极相产生机制不同,骨骼肌细胞复极主要由于Na+通道失活和K+通道开放引起,而心肌复极1、2、3三期的离子基础有所不同,1期K+是Ito的主要离子成分,2期是由Ca2 +的内向离子流和K+的外向离子流,3期是由Ca2+通道失活,内向离子流终止,外向K+流增强所致④复极后,心室肌细胞尚需将复极过程中内流的Ca2+经Na+-Ca2+交换返回细胞外,而骨骼肌无此活动。

17. 试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18.试述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特点及其与心肌收缩的关系。

兴奋性周期分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正常期。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舒缩活动的舒张早期。这个特点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如果心室肌在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受到刺激,并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就能产生一个提前出现的额外兴奋,即期前兴奋,并引发一次期前收缩。由于期前兴奋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所以紧接着其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常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肌产生相应的兴奋和收缩,须等到再下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发生兴奋和收缩。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19.试述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特点及其自律性发生的机制?

心肌兴奋性周期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其自律性的产生是由: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减小或阈电位水平下移,两者差距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降低。②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率:是影响心肌自律性最重要的因素,速率增快,自律性增高,反之降低。

20.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将如何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和自律性?

在阚电位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则距阈电位差距加大,引起兴奋所需的阈值增高,即心肌的兴奋性降低;如果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则心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增大,产生的局部电流增大,在邻旁组织兴奋性不变的前提下,达到阈电位的速度也增快,所以传导速度加快;对于自律性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则距阈电位差距加大,4期自动去极化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变长,自律性将降低。

21. 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因素有①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升高不多,因而脉压增大;当搏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明显降低,舒张压降低不多,因此脉压减小。②心率:当心率加快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升高不多,因而脉压减小;当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明显降低,而收缩压降低不多,因此脉压增大。③外周阻力:当外周阻力加大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但以舒张压升高更为明显,因此脉压减小;当外周阻力减小时,也以舒张压降低更为明显,因此脉压增大。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变小(如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动脉血压的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故脉压增大。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相互关系:当循环血量减少和(或)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将导致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心输出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当循环血量增多和(或)血管系统容量减小时则发生相反变化。

22. 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主要有: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越高,静脉回心血量就越多。当血量增多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多。反之,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静脉回心血量就减少。(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越强,射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在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的抽吸力也较大,回心血增多。(3)体位改变: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容量增大,故回心血量减少。体位改变对回心血量的影响在高温时更加明显。(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运动时,肌肉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使静脉血流加快,同时,静脉瓣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可是静脉回心血量增加。(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有利于外周静脉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呼气时相反。

23.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通过何种递质和受体引起何效应?

①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力加强;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后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②血管的神经支配为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故一般称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节后神经元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а受体结合后,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而与β2受体结合后,则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但是去甲肾上腺素与β2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因此,缩血管纤维兴奋时主要引起缩血管效应。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引起血管舒张。24.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心率有何变化,为什么?①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增高,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还可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受体结合,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又可使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加强,由于压力感受器反射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心率减慢。25.简述和分析影响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动脉血压在80~l 80mmHg范围内波动时, 肾小球滤过率可保持相对稳定, 当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围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②囊内压:囊内压增加,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③血浆胶体渗透压:若全身血浆蛋白明显减少,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将升高,导致尿量增多④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增多,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相反,肾血浆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⑤滤过系数(Kf):Kf增加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Kf减小则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26. 试述肾脏髓质高渗区是如何形成的?

①在髓袢升支粗段,由于该段上皮细胞主动重新收NaCL,而对水又不通透,致使小管周围组织中NaCL堆积,渗透浓度升高,形成髓质高渗,故外髓部组织间液高渗是NaCl的主动重吸收所形成②在髓袢降支细段,对水通透而Na+不易通透,随着水被重吸收,其中NaCl浓度愈来愈高,③在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而对NaCl易通透,Na扩散入内髓部组织间液,进一步提高了该部渗透压。④远曲小管和皮质部及外髓部集合管对尿素不易通透而对水通透,在ADH作用下,水被重吸收,而尿素的浓度升高。(⑤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通透性大,小管液中尿素扩散出来造成组织间液高渗,部分尿素可经髓袢升支细段进入小管液,形成尿素的再循环。

27.正常人一次饮清水1000ml后,尿量和渗透压发生什么变化?分析其机制。正常人一次饮清水1000ml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又称为水利尿。28. 试述糖尿病患者尿量有何变化?变化机制。

糖尿病患者或正常人进食大量葡萄糖后,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可超过近端小管对糖的最大转运率,造成小管液渗透压升高,结果将阻碍水和Nacl的重新收,不仅尿中出现葡萄糖,而且尿量也增加,糖尿病病人出现多尿即由渗透压利尿所致。

29.正常人大量出汗而未饮水后,尿量和渗透压发生什么变化?分析变化机制。

大量出汗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引起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增多,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新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大量出汗也可引起循环血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是引起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增多,使尿量减少。30.病人急性失血,血压降至50mmHG,问其尿量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机制。

病人急性失血,血压降至50mmhg后,可引起尿量减少。机制:①急性失血,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尿量减少②大失血,引起肾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③大失血,血容量减少,刺激血管升压素释放,尿量减少④大失血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释放醛固酮,其保Na保水作用致尿量减少。

31.正常人一次快速输入生理盐水1000ml后,对尿量有何影响?分析其机制。

静脉快速输人生理盐水1000ml后,尿量增加。因为大量液体直接快速进人血液循环系统内,血液迅速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因此,尿量增加。另外,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也可使血容量增加,心房被扩张,刺激容量感受器,传人冲动经迷走神经传人中枢,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增加。

32.分析注射呋塞米对动物尿量影响及机制。

注射呋塞米后,动物的尿量将增加。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结果管腔液Na+、C1-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Na+、Cl-浓度降低,使渗透压梯度差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Na+、Cl-排泄增多,尿量增加。由于Na+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Na+浓度升高,促进Na+-K+和Na+-H+交换增加,K+和H+排出增多。

33.为何近端小管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因近端小管对水的重新收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近端小管中物质的重新收为等渗性重新收,故小管液为等渗液,而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故血浆渗透压也为等渗液,所以两者渗透压相等。

34.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根据其基本过程,如何设法改变尿量?

基本过程: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即原尿;如增加肾血流量,可增加原尿量,反之减少原尿量。②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经过选择性重新收,改变重新收可改变尿量,如用速尿可在髓袢升支粗段抑制Na+CI-重新收,氨氯吡咪可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通道,减少Na+的重新收,从而影响水的重新收,进而改变尿量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尿液,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可增加尿量,反之尿量减少。

35.简述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经典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入突触前末梢内,引起末梢递质的量子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使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结果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影响因素:①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影响末梢Ca2+内流的因素都能改变递质的释放量,如Ca2+浓度,破伤风毒素,肉毒梭菌毒素等②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凡能影响递质重摄取和酶解代谢的因素也能影响突触传递,如利舍平,新斯的明等③影响受体的因素,使受体增多或减少的因素,如筒箭毒碱,银环蛇毒等。

36.外周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哪些类型和亚型?激活后可产生哪些效应?

①能与Ach特异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分为M受体和N受体,其中N受体又分为N1和

N2两种亚型,M受体激活后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效应,包括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行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统称为M样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N1受体分布于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和中枢神经系统,而N2受体位于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终板膜上。②能与NE或E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α受体分α1,α2两个亚型,β受体分β1,β2,β3三个亚型。NE与α受体(α1为主)结合所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包括血管、子宫、虹膜辐射状肌等的收缩,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舒张;NE与β受体(主β2)结合所产生的平滑肌效应抑制的,但与心肌β1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却是兴奋性的。

37.试比较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和突触兴奋传递的特征。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①完整性②绝缘性③双向性④相对不疲劳性.突触兴奋传递的特征:①单向传递②中枢延搁③兴奋的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变⑤后发放⑥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38.试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征的功能。

①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形成特定感觉。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形成丝球结构,引起特定感觉。②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它们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而不具备点对点的投射关系,起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它们通过的是网状结构,此结构是一个反复换元的部位,没有专一的感觉传导功能,因而不能引起各种特定感觉。

39.牵涉痛有何实例,其可能的产生机制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

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心肌缺血时,感到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胆囊炎、胆石症时涉及右肩部疼痛;阑尾炎时,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或脐周围等。产生机制:体表和内脏的痛觉纤维可在感觉传人的第二级神经元发生会聚,在这种情况下,中枢将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来自体表发生牵涉痛的部位,但由于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因而常将内脏痛误判为体表痛。意义:在临床上常提示某些疾病的发生。40.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特征。

牵张反射: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分为两个类型: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

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不能持久,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减弱或消退提示反射弧损害或中断,而亢进提示高位中枢有病变。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不易疲劳,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41.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将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其发生是因为切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的联系,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增强,肌紧张亢进,造成了僵直现象。

42. 试述基底神经节受损时的症状及其产生机制。

基底神经节受损时主要出现两类不同的症状:①运动过少而肌紧张过强,如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常伴有静止性震颤。病因是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受损。当黑质-新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受损时,可引起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间接通路活动增强,从而使大脑运动皮层活动减弱,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②运动过多而肌紧张不全,如舞蹈病。主要症状是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作,伴肌张力降低等。其病因是双侧新纹状体病变,新纹状体内GABA能神经元变性或遗传性缺损,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过强,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直接通路活动相对增强,因此大脑运动皮层活动增强,导致运动过多。

43. 试述小脑的功能和小脑损伤后的表现。

小脑按功能分为三部分:①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功能是控制躯体平衡和眼球的运动。损伤后表现:步基宽、站立不稳、容易跌倒等。②脊髓小脑:由蚓部和半球中间部构成。功能是调节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实时的控制。损伤后表现:不能完成精巧动作,出现意向性震颤,走路不稳,不能进行轮替快复动作,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也可有肌张力减退,四肢乏力。③皮层小脑:指半球外侧部。功能: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损伤后可出现运动起始延缓和已形成的快速而熟练动作的缺失等表现。

44. 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

①紧张性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如支配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其紧张性活动能使它所其所支配的血管维持一定的收缩状态,这对于维持动脉血压具有重要意义。②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组织器官一般都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如心脏、小肠等器官都受这两种拮抗性神经正反两方面的调节,使其工作状态能适应机体当时的需要。③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自主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如胃幽门处于收缩状态时,刺激迷走神经能使之舒张,而处于舒张状态时,则刺激迷走神经能使之收缩。④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交感神经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常以整个系统参与反府,其主要作用在于动员体内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一般比较局限,其整个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45. 何谓应激?肾上腺在应激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有何生理意义?

应激指机体遭受来自内、外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因素一定程度的伤害性刺激时,除引起机体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变化外,还引起一系列与刺激性质无直接关系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髓质激素水平急剧升高,甚至是基础状态的上千倍。E大量释放可引起一系列爆发性典型体征,如心跳加快,呼吸加深,皮肤出汗并变白,竖毛肌收缩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和代谢也随之明显加强以应对紧急情况,有利于整体功能活动全面“动员”,直接与“不良刺激”“格斗”,即时调整机体的各种能力、争取时间“脱险”。

46.参与血糖水平稳态调节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各有何调节作用?

调解血糖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此外,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对血糖水平也有一定作用。①胰岛素:可加速糖的氧化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异生,使血糖降低。②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分解加强,还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可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血糖升高。③胰高血糖激素:具有强烈的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作用,使血糖升高。④甲状腺激素:a大剂量时可促进糖的吸收和肝糖元分解,引起血糖升高⑤生长素: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复杂,可因剂量不同,使用时间长短不同而结果不同。生理水平的生长素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的利用,过量生长素则抑制糖的利用,使血糖趋于升高。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那一点 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共同作用 E A、抗焦虑 B、镇静催眠 C、抗惊厥 D、中枢性肌松作用 E、 麻醉2、剂量加大一般仍无麻醉作用的药是 C A、硫喷妥钠 B、巴比妥类 C、苯二氮卓类 D、 A+B E、B+C 3、起效快、安全范围大、静脉注射常用于癫痫持续状 态的药是 A A、地西泮 B、三唑仑 C、氟西泮 D、 艾司唑仑E、苯巴比妥钠4、哪一点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用 途 B A、焦虑症 B、精神分裂症 C、 惊厥与癫痫 D、肌肉痉挛 E、麻醉前给药 5、以下那一点是“苯 二氮卓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A A、嗜睡 B、 抑制呼吸 C、支气管哮喘 D、心律失常 E、白细胞减少 6、“苯二氮卓类”药的作用机理是 E A、稳定 神经细胞膜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 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E、增 强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7、引起巴比妥类药疗效下降的原因 是 C A、本品是药酶抑制剂 B、本品的 化学性质不稳定 C、本品是药酶诱导剂 D、给药方法不正确 E、 给药剂量不正确8、为促进巴比妥类药的排泄,可采取 A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口服硫酸镁导泻 C、静脉滴注硫 酸镁 D、口服大剂量vit C E、肌注阿托品 9、巴比妥类药中毒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C A、肾功能衰竭 B、

心律失常 C、呼吸抑制 D、过敏性休克 E、严重肝损害 10、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是 D A、地西泮 B、丙咪嗪 C、阿米替林 D、氯丙嗪 E 碳酸锂 1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 D A、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E、增强脑内r-氨基丁酸的作用12、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E A、镇静作用,显效较快 B、用药时可出现感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C、抗精神病作用显效慢, D、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呕吐疗效较好 E、对晕动性呕吐疗效最好13、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B 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使体温降至37度 C、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D、使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E、有阻断外周α受体的作用14、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D A、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B、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出现不随意运动 C、氯丙嗪能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D、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多巴胺治疗E、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15、以下哪点不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B A、体位性低血压 B、外周神经炎 C、内分泌紊乱 D、肝损害 E、过敏反应 16、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用什么药抢救 D

诊断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1、症状sympto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表现。 2、体征sign:指医师或其它人客观检查到底表现。 3、症状学symp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4、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 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5、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6、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 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等。 7、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 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8、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 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9、水肿edema: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 性。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呈局部水肿;发生于体腔称为积液。 10、咯血hemopytsis: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1、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2、便血hematochezia: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13、柏油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亚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为柏油便。 14、隐血便: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每日5ml以下,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须用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便。 15、呼吸困难dyspnea: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煽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16、三凹征three deressions sign: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极度用力,造成胸腔负压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17、内脏性腹痛:是腹内某一器官的痛觉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引起,其特点为:(1 )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2)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或隐痛;(3)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18、躯体性腹痛:是由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所引起。其特点为:(1)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2)程度剧烈而持续;(3)可有局部腹肌强直;(4)腹痛随体位,咳嗽变化而加重。

药理学填空题及答案

药理学总论 三、填空题 1.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 2.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 3.药物生物转化包括( ) 、( ) 、( )和( )四种方式。 4.副作用是指药物在( )下出现的与( )无关的作用,这是与( )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作用。

5.治疗指数是指( )的比值,该比值越( ),说明药物的安全范围可能越大。6.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的强弱。 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高低无关,是()值,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以恒定的()消除,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 8.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自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器官组织的过程称()。 9.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细胞外,

静滴碳酸氢钠,可使药物从细胞()向细胞()转移。 三、填空题 1. 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2. 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 3.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4.治疗剂量;防治目的;防治作用 5.TD50/ED50 ;大 6.内在活性 7.血药浓度;固定;百分比;递减 8.吸收;分布

9.低;内;外 三、填空题 1.可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有①( ),作用机理是( );②( ),作用机理是( );③( ),作用机理是( );④( ),作用机理是( )。 2.小剂量DA通过激动( ),使( )、( )、( )血管扩张。

3.异丙肾上腺素通过激动心脏( )受体,可使( ),( ),( ),( )。 4.填写适当药物:M1受体阻断药( );去极化型肌松药( );兼具α和β受体阻断 作用的药( );长效α1、α2受体阻断药( );α1受体阻断药( );无内在活性的β1、β2受体阻断药( );有内在活性的β1、β2受体阻断药( );无内在活性的β 受体阻断药( )。 1 5.去神经骨骼肌标本在给予新斯的明以后,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肺系疾病练习试题详解

肺系疾病-感冒 一、A1 1、在一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感冒,称为 A、时行感冒 B、重伤风 C、伤风 D、冒风 E、冒寒 2、首次提出感冒病名的医着是 A、《丹溪心法》 B、《备急千金要方》 C、《医宗必读》 D、《仁斋直指方》 E、《金匮要略》 3、下列各项不属感冒特征的是 A、喷嚏流涕 B、咳喘痰多 C、恶寒发热 D、鼻塞声重 E、头身疼痛 4、关于鉴别风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说法错误的是 A、口渴的有无 B、舌、脉的异同 C、恶寒发热的轻重 D、咽喉肿痛的有无 E、鼻塞流涕的有无 5、“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出自 A、《丹溪心法》 B、《素问·空骨论》 C、《仁斋直指方》 D、《伤寒论》 E、《诸病源候论》 6、感冒的病程一般是 A、10天以上 B、长短不定 C、1~3天 D、3~5天 E、3~7天 7、下列各项不属时行感冒特点的是 A、相互传染,呈流行性 、发病季节性强B. C、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 D、全身症状明显

E、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8、感冒的主要病机是 A、营卫不和 B、肺气不固 C、肺失宣降 D、肺气失宣 E、卫表不和 9、感冒的主要病因是 A、燥邪 B、湿邪 C、风邪 D、寒邪 E、暑邪 10、感冒病证多发季节是 A、冬春 B、四季 C、春夏 D、夏秋 E、秋冬 二、A3/A4 1、患者身热,微恶风寒,发热,少汗,头痛身沉,心烦,口干口燥,干咳少痰,咽痒,鼻干涕黏,舌红少苔,脉细数。 <1> 、中医诊断为 A、气虚感冒 B、阳虚感冒 C、阴虚感冒 D、燥咳 E、头痛 <2> 、中医治法宜采用 A、滋阴解表 B、补阳解表 C、益气解表 D、辛温解表 E、辛凉解表 <3> 、治疗首选方剂是 A、再造散 B、桑杏汤 C、银翘散 D、桂枝汤 E、加减葳蕤汤 、若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脉细,加用<4> A、沙参、麦冬 B、地黄、当归 C、党参、甘草

药理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2012药理学PPT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传出神经受体的分类及其作用 M-R—M1:CNS 1)胆碱受体M2: 心脏组织 M3:平滑肌、腺体细胞、虹膜 N-R—N1:神经节细胞膜 N2:骨骼肌细胞膜 α-R—α1:血管、瞳孔开大肌、 2)肾上腺素受体胃肠及膀胱括约肌 α2:NA能N末梢突触前膜 β-R—β1:心脏 β2:支气管、血管 2.简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方式 1)拟胆碱药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 2)抗胆碱药: M受体阻断药: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胆碱受体阻断药选择性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 N受体阻断药: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铵 N2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 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 3)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α受体激动药α1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α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 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β受体激动药: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4)抗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α1,α2受体阻断药短效:酚妥拉明 长效:酚苄明 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β受体阻断药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 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作用方式:直接作用于受体(激动&阻断),影响递质

3.叙述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和用途 作用: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用途:治疗青光眼、虹膜炎、胆碱受体阻断药中毒 4.简述新斯的明对平滑肌、骨骼肌的作用、用途及禁忌症 作用:兴奋骨骼肌;兴奋胃肠和膀胱平滑肌,M、N-R阻断药作用 用途:减轻术后肠胀气、尿潴留,肌松药筒箭毒碱中毒、阿托品中毒的外周症状,治疗重症肌无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禁忌症:机械性肠或泌尿道梗阻病人,禁用于支气管哮喘。 5.叙述阿托品的作用、用途及禁忌症 药理作用:1)腺体(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及汗腺的作用最敏感);2)眼(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3)平滑肌(平滑肌松弛作用,尤其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作用更为显著);4)心脏(主要作用为加快心率,促进房室传导);5)血管与血压(外周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6)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量的阿托品可轻度兴奋延髓和大脑,持续的大剂量可见中枢兴奋转为抑制,有余中枢麻痹和昏迷可致循环和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2)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汗腺、呼吸道腺体3)眼:扩瞳、眼压升高、调节麻痹4)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 5.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6)拮抗Ach 7)较大剂量兴奋中枢(毒理学意义) 禁忌症: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阿托品,后者是因为阿托品可能加重排尿困难。 6.比较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 山莨菪碱:外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而较弱,对中枢、腺体、眼的作用弱 用于代替阿托品治疗感染性休克、胃肠绞痛 东莨菪碱:外周作用同阿托品,抑制CNS作用强(镇静催眠);用于麻醉前给药优于阿托品,晕动病、对抗锥体外系症状和抗帕金森病(中枢抗胆碱作用) 7.过敏性休克首选何药?为什么? 肾上腺素原因:α(+)血压、毛细血管通透性;β(+)改善心功能、缓解气道阻塞、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8.简述酚妥拉明的作用和用途? 药理作用 1)扩张血管:阻断α1受体,扩张血管 2)兴奋心脏:反射性;阻断α2受体,使NA释放增加 3)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胃酸分泌增加 临床用途 (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 (2)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外漏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治,诊断;手术前准备 (4)抗休克(外周阻力降低,组织血流量增加,但应补足血容量后给药) (5)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力衰竭(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 (6)药物性高血压(肾上腺素等拟交感胺类引起的高血压)

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

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答案的)

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绪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2、症状: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紊乱的现象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 3、预后:就是对疾病发展趋势及期可能结局的估计。兽医临床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客观的推断预后,在决定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让畜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4、视诊:是兽医用视觉直接观察畜群和个体的整体概况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称为视诊,也称为望诊。 5、精神沉郁:可见病畜离群呆立,萎靡不振,耳搭头低,对外界事物冷淡,对刺激反应迟钝,见于一切热性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力衰竭时。 6、木马样姿势:头颈平伸,肢体僵硬,四肢关节不能屈曲,尾根挺起,鼻孔开张,瞬膜露出,牙关紧闭,此乃破伤风的特征,是全身性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结果。 7、共济失调:表现为运动中四肢配合不协调,呈醉酒状,走路摇摆或肢蹄抬高、用力着地,步态似涉水样,可见于脑脊髓的炎症,多为病原侵害小脑的标志。

8、盲目运动:表现为无目的的徘徊,或直向前冲,或后退不止,绕桩打转或呈圆周运动,有时以一肢为轴呈时针样动作。提示为脑、脑膜的充、出血,炎症,或中毒及内中毒等 9、气肿:是由于空气或腐败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而引起。其特征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诊时,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而产生捻发音。 10稽留热:高热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且昼夜温差小于1℃,见于马传染性贫血、大叶性肺炎、胸膜肺炎、猪瘟、猪丹毒等 二、填空 1、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和(嗅诊)。 2、由于叩诊时所用的力量,和间隔时间各不相同,可产生不同的叩诊音,根据音响的强弱、长短、高低,临床上区分为(清音)、(鼓音)、(相对浊音)、(过清音)、(浊音)。 3、粪便带有腐败臭味,多提示(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足引起。 4、发育不良较多见于因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疾病,如(佝偻病),(骨软症)等。 5、临床上一般将营养程度分为三种,以彪成来表示,(营养良好),(营养中等),(营养不良)。 6、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强迫站立)、(强迫卧位)及(强迫运动)。 7、皮下组织检查,主要注意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肿胀,临床上

药理学试题库和答案

药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和()。 2.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 3.首关消除较重的药物不宜()。 4.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受体激动时()兴奋性增强。 5.N 2 6.地西泮是()类药。 7.人工冬眠合剂主要包括()、()和()。8.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防治()。 9.山梗菜碱属于()药。(填药物类别) 10.口服的强心甙类药最常用是()。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治疗。 1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高的水肿。 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13.H 1 14.可待因对咳漱伴有()的效果好.但不宜长期应用.因为它有()性。 15.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主要有()。 16.硫酸亚铁主要用于治疗()。 17.氨甲苯酸主要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18.硫脲类药物用药2-3周才出现作用.是因为它对已经合成的()无效。硫脲类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 19.小剂量的碘主要用于预防()。 20.伤寒患者首选()。 2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抢救。 22.氯霉素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23.甲硝唑具有()、()和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24.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中枢兴奋药物药物有__________,主要通过刺激化学感 受器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有____________。

25.久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停药反应.包括(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26.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和药。27.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和排泄四个过程。 28.氢氯噻嗪具有、和作用。30.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31.首关消除只有在()给药时才能发生。 3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33.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药.可以使心脏().胃肠道平滑肌(). 腺体分泌()。 34.氯丙嗪阻断α受体.可以引起体位性()。 35.腹部手术止痛时.不宜使用吗啡的原因是因为吗啡能引起()。36.对乙酰氨基酚也叫()。 37.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时用药时间不宜超过()。 38.洛贝林属于()药。 39.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主要用于缓解()。 40.心得安不宜用于由冠状血管痉挛引起的()型心绞痛。 41.小剂量维持给药缓解慢性充血性心衰.常用药物是()。 4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多的水肿。 43.扑尔敏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44.对β 受体选择性较强的平喘药有()、()等。 2 45.法莫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 46.硫酸亚铁用于治疗()。 47.氨甲苯酸可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最新急诊医学考试历年试题汇总

急诊医学历年考试试题汇总 058 一系急诊医学 单选(1分*40个)印象中以心肺复苏、有机磷和CO中毒为主,少量中暑、多发伤、灾害、酸碱平衡内容。 名解(4分*5个):中暑MODS 中间综合症多发伤灾害医学 问答(5分*6个) 急诊医学的范畴 ARDS诊断标准 心肺复苏早期除颤的原因 院外基础生命支持终止的指证 有机磷中毒的治疗 灾害事故的急救原则 病例分析(10分) 分了好几个场景回答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分阶段答心肺复苏 068一系急诊医学考题 一、名解:2*4'=8' 1.MODS 2.心源性猝死 二、不定项选择10*3'=30' 不定项啊。。。以前都没考过这种题型 三、简答 4*8'=32' 1.重度高钾血症的诊断标准和急救措施 2.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 3.2011心肺复苏指南中保证高质量胸外按压的要点 4.内科急腹症和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试述引起内科急腹症有哪些类疾病并各举一例。 四、英译汉 10' 一段英文,是关于胃肠道清洗的 五、案例分析20' 1.一个腹痛的案例,要求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原则。 058二系急诊医学 名解:全部英文答,5*6 MODS AKI severe sepsis SIRS

心肾综合征 选择1*8+2*7 单选8道, 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高空电工触电坠地你首先做什么,CPR还是AED? 不定项选择7道, 案例分析什么的, 比如严重贫血,输血时出现咳嗽、喘息等等,是什么呢?心衰?贫血?论述 1、简述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类以及各类急诊处理原则18’ 2、简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RIFLE诊断标准和AKIN诊断标准15’ 3、简述挤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急救处理原则15’ 068二系急诊医学 一、不定项选择2*20 1、下列哪项不是心脏骤停的原因 2、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中CPR流程 3、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中按压的频率 4、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中按压的幅度 5、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中按压呼吸比 6、休克病人的早期复苏中要求CVP多少 7、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8、机械通气要求TV预设值为多少 9、ARDS保护性通气包括 10、ALI诊断要求PaO2/FiO2值为多少 11、ARDS液体管理要求每日液体摄入量为多少 12、MODS的病因 13、SIRS诊断标准中要求HR值为多少 14、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的允许性低热卡为所少 15、创伤死亡的高峰为 16、多发生的早期评估和处理(关于ABCDE的) 17、ARDS诊断标准 18、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中CPR要求医务人员检查脉搏时间为 19、脓毒性休克血糖控制 20、MODS发病机制的相关学说 二、名词解释5*5(前三个先翻译为中文再用英文解释) 1、ARDS 2、MODS

大学本科药学院中药药理学重点总结-单药简答问答

麻黄 1、发汗:水煎液、水溶性提取物、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等 2、平喘: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2,3,5,6-四甲基吡嗪、萜品烯醇 3、利尿:D-伪麻黄碱 4、解热、抗炎:挥发油(解热),伪麻黄碱(抗炎) 5、抗病原微生物:挥发油 6、镇咳、祛痰:麻黄碱、萜品烯醇(镇咳)、挥发油(祛痰) 其他药理作用 (l)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碱 (2)强心、升高血压:麻黄碱 桂枝 1、发汗:桂皮油 2、解热、镇痛 3、抗炎、抗过敏 4、抗病原微生物 5、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镇静、抗惊厥、利尿 柴胡 1、解热:柴胡皂苷、皂苷元A、挥发油(丁香酚、己酸、γ-十一酸内酯、对-甲氧基苯二酮) 2、抗病原微生物: 3、抗炎:粗皂苷、皂苷、挥发油 4、促进免疫功能:柴胡多糖、皂苷 5、镇静、镇痛、镇咳:总皂苷、皂苷元 6、保肝、利胆、降血脂:柴胡皂苷、柴胡醇、α-菠菜甾醇(保肝)、利胆(黄酮类物质)、皂苷、皂苷元a,b、柴胡醇、α-菠菜甾醇(降血脂) 7、兴奋内脏平滑肌 其他药理作用 (1)影响物质代谢:柴胡皂苷 (2)抗辐射:柴胡多糖 (3)影响肾脏 葛根 (1)解热:黄酮类 (2)降血糖、降血脂:葛根素 (3)对平滑肌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葛根素 (2)抗心律失常:黄豆苷元、葛根素 (3)扩血管、降血压: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 (4)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 (5)促进记忆 黄芩 (1)抗病原体:黄芩素、 (2)抗炎:黄芩素、总黄酮 (3)抗过敏:黄芩苷、黄芩素 (4)解热:总黄酮、黄芩苷 (5)保肝、利胆:黄芩素、总黄酮

(7)对血液系统 其他药理作用 (1)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2)抗氧自由基损伤 (3)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黄连 (l)抗病原体:小檗碱 (2)抗细菌毒素:小檗碱 (3)抗炎、解热: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 (4)抗溃疡:小檗碱 (5)镇静催眠:小檗碱 (6)降血糖:小檗碱 其他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正性肌力作用 (2)负性频率作用 (3)抗心律失常 (4)降压作用 (5)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其他:抗脑缺血、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 金银花 (1)抗病原微生物:绿原酸、异绿原酸 (2)抗内毒素 (3) 抗炎 (4)解热 (5)提高免疫功能 大青叶与板蓝根 (1) 抗病原微生物:靛蓝、靛玉红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保肝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靛玉红有抗白血病作用 知母 (1)抗病原微生物:芒果苷、异芒果苷(抗单纯疱疹病毒) (2) 解热、抗炎: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 (3)降血糖:知母聚糖A、B、C、D 其他药理作用 (1)改善学习记忆 (2)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3)抑瘤 青蒿 (1)抗病原微生物:青蒿素 (2)抗炎:莨菪亭 (3)解热、镇痛 (4)对免疫功能:青蒿素、青蒿琥酯 (5)抗疟原虫:青蒿素 大黄 (1)泻下: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

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有参考答案的

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绪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2、症状: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紊乱的现象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 3、预后:就是对疾病发展趋势及期可能结局的估计。兽医临床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客观的推断预后,在决定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让畜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4、视诊:是兽医用视觉直接观察畜群和个体的整体概况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称为视诊,也称为望诊。 5、精神沉郁:可见病畜离群呆立,萎靡不振,耳搭头低,对外界事物冷淡,对刺激反应迟钝,见于一切热性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力衰竭时。 6、木马样姿势:头颈平伸,肢体僵硬,四肢关节不能屈曲,尾根挺起,鼻孔开张,瞬膜露出,牙关紧闭,此乃破伤风的特征,是全身性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结果。 7、共济失调:表现为运动中四肢配合不协调,呈醉酒状,走路摇摆或肢蹄抬高、用力着地,步态似涉水样,可见于脑脊髓的炎症,多为病原侵害小脑的标志。 8、盲目运动:表现为无目的的徘徊,或直向前冲,或后退不止,绕桩打转或呈圆周运动,有时以一肢为轴呈时针样动作。提示为脑、脑膜的充、出血,炎症,或中毒及内中毒等 9、气肿:是由于空气或腐败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而引起。其特征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诊时,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而产生捻发音。 10稽留热:高热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且昼夜温差小于1℃,见于马传染性贫血、大叶性肺炎、胸膜肺炎、猪瘟、猪丹毒等 二、填空 1、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和(嗅诊)。 2、由于叩诊时所用的力量,和间隔时间各不相同,可产生不同的叩诊音,根据音响的强弱、长短、高低,临床上区分为(清音)、(鼓音)、(相对浊音)、(过清音)、(浊音)。 3、粪便带有腐败臭味,多提示(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足引起。 4、发育不良较多见于因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疾病,如(佝偻病),(骨软症)等。 5、临床上一般将营养程度分为三种,以彪成来表示,(营养良好),(营养中等),(营养不良)。 6、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强迫站立)、(强迫卧位)及(强迫运动)。 7、皮下组织检查,主要注意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肿胀,临床上常见的有(水肿)、(气肿)和其它性质的肿胀。 8、角膜混浊,见于角膜炎及各种眼病。犬主要见于(犬瘟热)、(传染性肝炎)。 9、临床上主要检查的淋巴结有:(下颌淋巴结)、耳下急咽喉周围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肩前及膝襞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乳房淋巴结)等。 10、动物的(精神状态),是其中枢神经机能的标志。 11、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强迫站立)、(强迫卧位)及(强迫运动)。 12、按触诊部位及检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法)。深部触诊主要用以觉察腹腔病变和脏器的情况,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可分为(冲击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按压触诊法)。 三、简答 1、问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必需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和蔼可亲,考虑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可能引起畜主不良反应的语言和表情,防止暗示。2、畜主所述可能不系统,无重点,还可能出现畜主对病情的恐惧而加以夸大或隐瞒,甚至不说实话,应对这些情况加以注意,要设法取得畜主的配合,运用科学知识加以分析整理。3、如果是其它门诊或兽医介绍来的,畜主持有的介绍信或病志,可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询问,临床检查和其他有关检查的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来判断。4、危重病畜,在做扼要的询问和重点检查后,应立即进行抢救。详细的检查和病史的询问,可在急救的过程中或之后再做补充询问。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理学题目精选 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4’=20’ 二、填空题 20多分 三、简答题 5个×8’=40’ 四、论述题 1个10多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围,此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16、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体药物在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T1/2恒定,与血浆浓度无关),一般在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时发生,其给药时间与对数浓度曲线呈直线,故又称线性动力学消除。 17、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药物在体以恒定的速度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体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又称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18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9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0.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或细胞核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配体(包括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某些药物),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1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也可人 工合成。 22.首剂现象:病人首次使用哌唑嗪( 1 分)的 90 分钟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 1 分) ……还有很多 二、填空 1、药理学研究的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 学 2、药物的体过程包括_吸收、_分布、代和排泄_四个基本过程。 3、药物慢性毒性的三致反应是: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临床药理学问答题总结(含金量很高)

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2.临床药理学的意义 3.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 4.新药临床试验 5.生物等效性试验(bioequivalency testing) 7.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 8.新药 9.药物浓度分析方法 10.四性原则 11.药代动力学 12,一室模型,二室模型 13,零级速率过程 14,主要药动学参数 15,消除半衰期(half time, t1/2) 16,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 17,消除速率常数(K) 18,表观分布容积 19,生物利用度(bioavilability) 20.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Css) 21.治疗药物检测(TDM): 22.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23.药物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 24.TDM指征(适应征) 25.需要进行TDM的药物 26.TDM分析方法简介 27.肝摄取率(ER) 28.肝消除率 29.经肝脏消除的药物的分类: 30.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31.肝脏疾病血浆蛋白结合率 32.肝脏疾病时药效学的改变 33.肝脏疾病时的用药问题 34.肾脏疾病时的选择药物 35.肾脏疾病是给药方案的调整方法 36.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37.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38.老年人用药原则 39.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40.老年人常用药 43胎儿治疗学 44哺乳期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45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46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药物 47 联合药物种数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 48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与机制 49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50 药效学相互作用 51、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 52、药理遗传学 53、遗传药理学的方法学: 54、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在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55、药物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 56、药物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57、遗传药理学与个体化给药 58、药物不良反应 59、ADR的分型 60.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6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62.ADR因果关系的总体判断 63.药物滥用 66.依赖性药物分类 65.药物耐受性 64.药物依赖性的分类 67.抗菌药物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68.抗菌药物药动学指导临床用药 69.抗菌药物PK|PD结合模型与临床应用研究70. 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 71.新生儿禁用氯霉素 72.恰当选药的基本原则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问答题

1、兽医临床诊断学概念与主要内容? 2、症状、诊断、预后(概念与分类)? 3、兽医临床诊断学学习目的、方法? 4、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与现状? 5、诊断的基本过程与要求? 6、完整科学的诊断? 7、主要的临床检查法? 8、问诊的概念与内容? 9、视诊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0、触诊的概念、应用范围与分类? 11、叩诊的概念、方法与基本的叩诊音? 12、3种基本叩诊音的产生部位及特性? 13、听诊的概念、应用范围? 14、嗅诊的概念、应用范围? 15、临床检查的程序? 16、病历的内容与原则? 17、整体及一般检查的主要内容? 18、整体状态观察的主要内容? 19、体格、发育判定的方法、分类与表现? 20、营养程度的划分的方法、分类与表现? 21、精神状态(兴奋与抑制)的表现与特征? 22、沉郁、嗜睡、昏迷、晕厥的特征与区别?

23、动物站立时的异常姿态? 24、强迫卧位的异常姿态? 25、运动、行为异常表现? 26、表被状态的检查的主要内容? 27、健康与患病动物被毛(羽毛) 的特点? 28、白色皮肤的动物皮肤颜色的改变、特征及提示的临床意义? 29、皮肤温度的检查的方法与病变分类? 30、皮肤湿度检查的部位、病变的特征及提示的临床意义? 31、皮肤弹性检查的方法及提示的临床意义? 32、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胀分类? 33、皮下浮肿的分类、临床特征及临床意义? 34、疝(赫尔尼亚)的概念? 35、皮肤的疹疱? 36、可视黏膜的概念与部位? 37、健康动物可视黏膜的特征? 38、可视黏膜检查的方法? 39、可视黏膜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临床意义? 40、体表淋巴结主要有哪些,检查的内容? 41、健康动物(猪牛羊家禽)体温、脉搏及呼吸数 42、体温、脉搏及呼吸数测定方法?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1.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 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2.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 13. 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4. TDM治疗药物: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15.药品:是指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有目的改善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有明确适用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6.药物依赖性:指具有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交叉依赖性。 17.新药: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8.信号:是指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 19.血管合体膜:所谓胎盘屏障是有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合体膜(VSM) 20.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21.生物等效:两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相同,那么这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它们的疗效也相似。 2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23.精神活性物质:系可显著影响动物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型的物质

温医系解某年试题汇总

温州医学院_________学年第_________学期 年级_________专业《统解剖学》试卷()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_%)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余试题的答案写在试卷上。 2.请在答题卡上填涂好姓名、班级、课程、考试日期、试卷类型和考 号。试卷类型划A ;考号为学号,请填涂在“考号”的后九个空格 并划线。 3.答题卡填涂不符合规范者,一切后果自负。 4.所有试卷不得带出考场之外,否则以作弊论处。 5.考试进行到70分钟时,监考老师先收答题卡;考试结束时,再收试卷,并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整理好。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椎管(构成1分,内容1分) 2. 胆囊三角(部位,境界) 3. 局部淋巴结

4. 内侧丘系 5. 神经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0.5分,共10分) 1. 低头时,项部突出最明显的是第颈椎棘突;胸骨角两侧的肋切迹与肋软骨连接;肩胛骨下角约平对肋或肋间隙。 2. 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三角形裂口为。 3. 膈肌上的主动脉裂孔约在 椎水平、腔静脉裂孔约在、椎水平、 食管裂孔约在椎水平。 4. 咽峡由、、和共同围成。 5.输精管较长,根据其行程可分为:_____ 部,______ 部,______ 部和_______ 部。 6.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四题,共20分) 1. 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3分)和分部(3分)。

药理学考点大全-重点总结-试题总结-期末考试必备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4.首关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10.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2.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 13.半衰期: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6.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细菌与药物反复作用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有染色体介导。 二、填空题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学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8.氯丙嗪可与_度冷丁(哌替啶)、_异丙嗪_配合组成冬眠合剂。 9.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①_治疗虹膜睫状体炎;②扩瞳作眼底检查。对眼的影响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1.毛果芸香碱用于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_虹膜与晶状体粘连_ 。对眼的影响有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16.舒张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23.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31.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因为①_镇静;②_兴奋呼吸中枢 _③_抑制腺体分泌__。 37.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40.普萘洛尔的主要适应症是_抗高血压_、_抗心绞痛_和_抗心律失常__。 44.阿司匹林具有解热_、镇痛_、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这些机制均与抑制PG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5.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_各型心绞痛_ 和_急慢性心衰_。硝苯地平不宜用于劳累_型心绞痛。 51.四环素对_绿脓__杆菌、_伤寒杆菌、_结核__杆菌无效。 三、简答题: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药理作用⑴对眼的影响: 1 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 2 降低眼内压:虹膜拉向中心,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易于房水进入巩膜静脉窦循环。 3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增厚,屈光度增加,视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2)对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二)临床应用: ①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充血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 ②治疗虹膜睫状体炎:与扩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 ③口腔干燥(口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