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章第4-5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必修1第三章第4-5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必修1第三章第4-5节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年 级

高一 学 科 物理 版 本 人教新课标版 课程标题

必修1第三章 第4-5节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编稿老师

赵淑霞 一校

黄楠 二校 李秀卿 审核 郑炳松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2. 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3. 会进行受力分析,会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什么是等效替代法。

2. 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3. 会根据力的效果对其进行分解并利用三角形关系求解分力或合力。

4. 会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难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按照力的实际效果分解力。

3. 正交分解方法的应用。

三、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是力学的基础内容,对本节课内容的考查常和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结合起来综合出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内容和要求 考点细目 出题方式

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共点力 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选择题、计算题 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的应用 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分析方法

等效替代法,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三角形法

选择题、计算题

一、

1、合力与分力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①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用另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而作用效果不变,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但必须要明确合力是虚设的等效力,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力。合力没有性质可言,也找不到施力物体,合力与它的几个分力可以等效替代,但不能共存,否则就添加了力。

②一个力可以有多个分力,即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然,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2、共点力

(1)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一个具体的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并非完全在同一个点上,若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我们就认为物体所受到的力就是共点力。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认为拉力F、摩擦力F f及支持力F N都与重力G作用于同一点O。又如图乙所示,棒受到的力也是共点力。

甲乙

3、力的合成:

⑴概念: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⑵力的合成的本质:力的合成就是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⑶求合力的基本方法——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常用两种求解方法

Ⅰ. 图解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两个力的作用方向,用同一个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并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按同样的比例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用量角器直接量出合力F与某一个力(如F1)的夹角 ,如图所示。图中F1=40N,F2=50N,用直尺量出对角线长度,按比例得出合力F=80N,合力F与分力F1的夹角约为30°。

注意:使用图解法时,应先确定力的标度,在同一幅图上各个力都必须采用同一个标度,并且合力、分力的比例要适当,虚线、实线要分清。图解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不够精确。

Ⅱ. 计算法:找三角形利用边角关系求解

如下图所示,当两个力F 1、F 2互相垂直时,以两个分力F 1、F 2为邻边画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为一矩形,其合力F 的大小为。

设合力与其中一个分力(如F 1)的夹角为?,由三角知识可得:

。由此即可

确定合力的方向。

◆分力的大小与合力的大小的关系

a. 两个分力同向,合力大小为两个分力之和。21F F F +=,方向不变。

b. 两个分力反向,合力大小为两个分力之差。21F F F -=,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c. 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合力的大小越小。

4、力的分解的概念

(1)分力: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2)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注意:①力的分解就是找几个力来代替原来的一个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合力与分力间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②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5、力的分解的方法

(1)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注意: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多对分力。如图所示,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一定要有定解的条件。

(2)对力分解时有解、无解的讨论

力分解时有解或无解,简单地说就是代表合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表分力的有向线段是否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如果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该合力可以分解成给定的分力,即有解。如果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说明该合力不能按给定的分力分解,即无解。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已知两分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要求把已知力分解成沿OA 、OB 方向的两个分力,可以从F 的箭头处开始作OA 、OB 的平行线,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即可得两分力F 1、F 2。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已知一个分力为F 1,则先连接合力F 和分力F 1的箭头,即为平行四边形的另一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可得另一分力F 2。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有两解。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表示合力F 的线段末端为圆心,以表示2F 的大小的线段长度为半径作圆。

Ⅰ. 当α

Ⅱ. 当α=sin F F 2时,圆与1F 相切,此时有一解,如图乙所示。

Ⅲ. 当F F sin F 2≤<α时,圆与1F 有两交点,此时有两解,如图丙所示。

Ⅳ. 当F F 2>时,圆与1F 只有一个交点,此时只有一解,如图丁所示。

(3)力的正交分解法

1)当物体受力较多时,我们常把物体受力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根据=0,

=0 列方程求解。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叫做力的正交分解法。

基本思想:力的等效与替代

正交分解法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用代数运算解决矢量运算。

设已知力为F ,现在要把它分解成两个分别沿x 轴和y 轴的分力。

如图所示,将力F 沿力x 、y 方向分解,可得:

注意:①恰当地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多数情况选共点力作用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量多的力重合,使需要分解的力尽量少和容易分解。

②将各力沿两坐标轴依次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注意: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的分力取正值,与坐标轴负方向同向的分力取负值。

2)①平衡状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F 合=0

说明:①物体受到N 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 -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 x合=0,F y合=0;

知识点一:对合力、分力、共点力的理解

【例1】下列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这几个力的合力的作用

B. 几个力的合力总是大于它各个分力中最小的力

C. 合力和它相应的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D. 力的合成就是把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力来代替

正确答案:A、B

解答过程:几个力的合力与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它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所以A错误,C、D正确;而合力可以大于其中任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任一个分力。所以B错误。

【例2】下面关于共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外力一定是共点力

B. 共点力一定是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上

C. 共点力可以是几个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也可以是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C

解答过程:共点力的定义为: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所以C正确,A、B、D错误。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例1】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A. 1N

B. 5N

C. 7N

D. 9N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合成

正确答案:B

解答过程:两个共点力F1=2N、F2=4N,当力F1、F2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且F max =F1+F2=2N+4N=6N;当力F1、F2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且F min=4N-2N=2N。所以这两个力F1、F2的合力范围为[2N,4N],从上述四个选项中可看出,合力在此范围内的力只有B。

解题后思考: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二力合成的范围。要求知道二力合成时合力范围在两力大小之和与两力大小之差之间,即|F1-F2|<F<F1+F2,这样就可以选出正确的选项。

拓展1、大小分别是5 N、7 N、9 N的三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范围是()

A. 2 N≤F≤20 N

B. 3 N≤F≤21 N

C. 0≤F≤20 N

D. 0≤F≤21 N

正确答案:D

解答过程:这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21 N;因为5 N和7 N的合力最大值是12 N,最小值是2 N,故5 N和7 N的合力可以是9 N,那么5 N、7 N、9 N这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可以是零,即0≤F≤21 N,D对。

解题后思考:三力合成最大时即三力方向相同,最小时可根据三个力的大小是否可构成三角形进行判断,若能,则最小合力为零。

【例2】如图所示,AB为半圆的一条直径,P点为圆周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

、F2、F3,求它们的合力。

正确答案:3F2

解答过程:如图所示,将半圆补画成完整的圆,延长PO交圆周于C点,连接AC、BC,易知:四边形PAC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F1、F3的合力为2F2,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3F2。

解题后思考:运用几何方法求多力合成问题,是多力合成问题中比较灵活的一类,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几何特点,并能够将几何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力的合成中。

【例3】两位同学共同提一桶水,水和桶的总质量是15 kg,两人的手臂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则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力相同,大小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84.9 N

解答过程:两位同学提力的合力等于水和水桶的重力,对水和水桶进行受力分析及求分力如下图所示,所以F=

?

30

cos

2/

mg

2

3

2

8.9

15

?

?

N=84.9 N。

解题后思考:求解平行四边形时可先找出平行四边形中所包含的三角形的关系,再利用边角关系求解。

拓展2、如图,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力为G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力为G2,伞面下有8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飞行员相连(拉线重力不计),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A.

12

G 31 B. 12)G G (321+ C. 8)G G (21+ D. 4G 1 正确答案:A

解答过程:因为8条相同的拉线,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过中心作一截面图,如图所示,由于拉线分布对称,每根绳上张力相同,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到重力G 和8根拉线的拉力F T ,由于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由平衡知识可求出。

拉线拉力F T 为:1T G 30cos F 8=? 12

G 334G F 11

T ==,故选项A 正确。 解题后思考:若弄不清楚本题的研究对象,把人和降落伞看作一个整体而求解拉线的拉力可能误选B 或者C 。错误原因是把人和降落伞看作一个整体时,拉线的拉力就成了系统的内力,本题应把拉线的拉力当作外力来处理,所以选项B 、C 错误;因拉线与竖直方向有30°夹角,根据人受到的平衡力,求出的结果不是

4

1G ,所以选项D 错误。

知识点三:力的分解

一个已知力的实际分力的确定方法

基本步骤:

【例1】如下图甲所示,电灯的重力G =10N ,绳AO 与顶板间夹角为45°,绳BO 水平,则绳AO 所受的拉力=1F __________;绳BO 所受的拉力=2F __________。

解析:将电灯拉O 点的力分解在OA 、OB 上。 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绳AO 、BO 受到拉力呢?原因是由于绳OC 的拉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沿AO 向下的拉紧AO 的分力1F ;二是沿BO 向右拉紧绳BO 的分力2F ,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因为OC 的拉力等于电灯重力,因此由几何关系得:

.N 10tan G F ,N 210sin /G F 21=θ==θ=

答案:N 10N 210

点拨:将一个已知力分解,在理论上是任意的,只要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行,但在实际问题中,首先要弄清所分解的力有哪些作用效果,再确定各分力的方向,最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题。

【例2】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上的O 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 ′方向,如下图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使F 和F ′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

A. θcos F

B. θsin F

C. θtan F

D. θcot F

正确答案:B

题意分析:此题考查力在分解过程中极值的情况。

解题过程:作出分力和合力的图示,得到平行四边形来求解。当F ′与OO ′垂直时分力最小。

【例3】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帮助妈妈做菜时对菜刀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薄厚程度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下图),他先后作出过几个

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 刀刃前部和后部薄厚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薄厚无关

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解析: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劈,设顶角为θ2,背宽为d ,侧面长为l ,如下图(a )所示。

当在劈背施加压力F 后,产生垂直于侧面的两个分力21、F F ,使用中依靠这两个分力

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21F F =),因此画出力分解的

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如图(b )所示。

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示意图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有关系式

.sin 2F F F ,sin 12d l 2F F 211θ

==θ==得

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F 时,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θsin 的值越小,21F F 和越大。

但是,刀刃的顶角越小时,刀刃的强度便会减小,若碰到较硬的物体时刀刃会卷口甚至碎裂。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适应加工不同物体的需要,所以将菜刀做成前部较薄,后部较厚。使用时,用前部切一些软的物品(如鱼、肉、蔬菜、水果等),用后部斩劈坚硬的骨头之类的物品。俗话说:“前切后劈”,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见,这位同学最后的一次猜想是合理的。

答案:D

小结:生活中巧妙利用力的分解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利用合力与分力的道理,设计结构精美的拱桥,巧妙地将垂直向下的压力,转化为两个斜向下的分力(如下图),大大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这些桥早已在民间普及,人们用石头建造出大小、式样各异的拱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拱桥基本上与下图相似。

知识点四: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用正交分解法求多个力的合力的基本思路是:

1.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 建立直角坐标系,再把不在轴上的所有的力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垂直分解。

3. 根据两个坐标轴方向列状态方程,解出未知量。

【例1】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个重力为G =200 N 的木箱,绳子与水平路面的夹角θ=30°,如图所示.木箱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要使木箱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则绳上所加拉力F 应为多大?

正确答案:21.8 N

解答过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木箱共受4个力的作用。将拉力F 沿x 轴和y 轴分解得:F 1=Fcosθ,F 2=Fsinθ

在y 轴:F 2+F N =G ,F N =G -F 2

在x 轴:F 1=F f =μ(G -F 2),即Fcosθ=μG -μFsinθ

F =θμθμsin cos +

G =5

.01.023

20010.0?+? N =21.8 N 。 解题后思考:

不难看出,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依据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即将一个力分解后,利用它的两个分力求得的合力与直接利用这个力求合力的结果是相同的。

【例2】一个底面粗糙的质量为M 的三角劈放在水平面上,三角劈的斜面光滑且与水平面成?30角。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将小球放在斜面上,轻绳与竖直面的夹角为?30,如下图所示。求当三角劈静止时绳子的张力T 是多少?若地面对三角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三角劈的支持力的k 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k 值不能小于多少?

解答过程: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坐标系,其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对T和mg进行正交分解,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所以

再以三角劈和小球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则整体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将T正交分解后,对地面与三角劈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所以解得

解题后思考:遇到斜面平衡问题时,一般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在求解外力时可利用整体法分析。

1. 以两个分力为一组邻边,只能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根据两个分力只能求出一个合力。而仅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对不同的斜边,若没有其他条件限制,可以把一个力分解成无数组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 在合力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两等大的分力间的夹角的增大,两分力增大,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两分力也减小。

3. 重力的分力仍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且作用在物体上,其效果是使物体压紧斜面;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其受力物体是斜面,所以重力沿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

4. 因为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都是矢量运算,所以都遵守相同的法则,且它们互为逆运算。解决三个以上力的合成和分解常用正交分解法。

一、预习新知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复习 二、预习点拨

1. 总结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三要素。

2. 总结本章所涉及的解题方法。如,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等。

(答题时间:45分钟)

1. 下列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 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 合力的作用可以代替那几个力的作用

D. 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1N 和4N

B. 2N 和3N

C. 1N 和5N

D. 2N 和4N

3. 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和F 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 ,则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6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2F

B. F 26

C. F 22

D. F 2

3 4. 有两个共点力F 1和F 2,其合力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 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C. 分力F 1增大,而分力F 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 一定增大

D. 当两分力的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合力一定减小

5. 将已知力F 分解为F 1、F 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 1的大小及F 2与F 的夹角θ,且θ<9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F 1<Fsinθ时,F 2一定有两个解

B. 当F >F 1>Fsinθ时,F 2一定有两个解

C. 当F 1<Fsinθ时,F 2有唯一解

D. 当F1<Fsinθ时,F2无解

6. 如图所示,轻绳绕过一光滑的小圆柱B,上端固定于A点,下端系一重为200 N的物体C,AB段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绳中张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小圆柱B 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_ N。

7.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如图所示.实验中需要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8. 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现将其中的一个力F1=3N转过90°,其他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__________N,方向与原F1方向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

9. 如图所示,一只球用绳OA和OB拉住,OA水平,OB与水平方向成60°角,这时绳OB所受的拉力为8N,求小球的重力及绳OA的拉力的大小。

10. 如下图所示,两个重分别为G A和G B的小环A和B,用细线连着,套在一个竖直固定着的大圆环上。如果平衡时连线对圆心的张角为α,并当小圆环和大圆环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线的质量都略去不计时,求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1. ACD 提示:根据对合力和分力关系的正确理解知,A 、C 、D 对,B 错。

2. B

提示:由图象可知:两个共点力夹角为0°或360°时方向相同,F 合=F 1+F 2=5N ;当两个共点力夹角为180°时,F 合=|F 1-F 2|=1N ,解得F 1=2N ,F 2=3N 或F 1=3N ,F 2=2N. 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

3. B 提示:作出两次的平行四边形,列方程求解。

4. BD

提示: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对角线可以大于任一边长,也可以小于某一边长或小于两个边长,故A 错、B 正确,同理可知D 正确.当两个分力的夹角为锐角时,分力F 1增大,而F 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 一定增大;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分力F 1增大,而F 2不变,其合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所以C 错误。

5. BD

提示:若力F 和它的两个分力F 1、F 2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时,F 1有最小值,最小值为F 1=Fsinθ。当F 1<Fsinθ时,无法构成平行四边形,则F 2无解。当F >F 1>Fsinθ时,能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故F 2有两个解,故B 、D 正确。

6. 200 200

提示:因为轻绳下端静止悬挂着200 N 的重物,所以绳的张力大小为200 N ,小圆柱B 受到的压力等于AB 、BC 两段绳子的拉力的合力,由图知合力的大小等于200 N 。

7. C 提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弹簧秤的两个拉力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以保证弹簧秤的拉力与橡皮条的拉力共面,从而减小误差,A 、B 两项是不必要的,只有C 项正确。

8. 2.423 ;135° 提示:设想撤去F 1,再在与原F 1垂直的方向上加上F 1

9. 小球的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在这个力的作用下OA 、OB 两绳绷紧,沿AO 、BO 两方向拉绳,因此需要把G 沿AO 、BO 两方向分解为G 1、G 2两分力。

如图所示,由二力平衡条件,得G 2=F OB =8N ,G 2=G/sin60°=8N ,

所以G =G 2sin60°=8×

F OA =

G 1=G 2cos60°=8×=4N 。 提示:本题应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题。

10. 对A 环和B 环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分别以两小圆环所在处为坐标原点,沿该处的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半径方向)建立各自的坐标系,其中半径OA 、OB 与连线的夹角

对A 列出x 轴方向的平衡方程

对B 列出x 轴方向的平衡方程

由以上两式可得

{})G G /(]2/cot )G G [(arctan B A B A +α-=θ∴

提示:遇到圆形或弧形上物体平衡的问题时,一般沿切线和与之垂直的半径方向建立坐标轴并列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时训练15力的分解 含解析

题组一力的分解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17 N和16 N的两个分力 B.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6 N和6 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解析:合力F与对应的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满足|F1- F2|≤F≤F1+F2,所以只有D项错误。 答案:D 2.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 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 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 解析:如图所示,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则F1=Gsin θ,F2=Gcos θ,倾角θ减小,F1减小,F2增大,同一座山,高度一定,把公路修成盘山公路时,使长度增加,则路面的倾角减小,即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可使行车安全,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答案:D

题组二矢量相加法则 3.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1大小未知,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 A. B. C.F D.无法判断 解析:F、F1和F2构成矢量三角形。当F2与F1垂直时,F2最 小,F2=Fsin 30°=,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 如图所示,F1、F2为有一定夹角的两个力,L为过O点的一条直线,当L 取什么方向时,F1、F2在L上的分力之和最大( ) A.F1、F2合力的方向 B.F1、F2中较大力的方向 C.F1、F2中较小力的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F1和F2在L上的分力之和等价于F1和F2的合力在L上的分力,而F1和F2的合力要分解在L上的力最大,就应该使L与合力方向一致,而L若在其他方向上,都会使这个分力减小,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A 题组三正交分解法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分解 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共点力、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满足等效替代关系; 2. 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 学会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明确正交分解含义并学会正交分解; 4. 了解各种力的分解方法以及解的情况; 5. 明确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辩证关系。 细解知识点 一、共点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 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 (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2)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反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随分力间角度大小的不同,分力可能小于合力,也可能等于合力或大于合力。 (4)两个分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小时,合力变大。 (5)合力的取值范围 F1 F2 ≥ F ≥ |F1?DF2| 5、多力合成 求解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与第三个力的总合力,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求多力合力时,与求解的顺序无关。

力的合成和分解完美版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三角形定则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3.进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知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 3.知道共点力,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4.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5.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6.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要点梳理】 要点一、力的合成 要点诠释: 1.合力与分力 ①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②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a.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分力与合力虽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但可以相互替代,能够相互替代的条件是分力和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不能同时考虑分力的作用与合力的作用。 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替代,进一步想,满足一定条件的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由一个力来替代。 2.力的合成 ①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②说明:力的合成的实质是找一个力去替代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的方法。 3.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内容: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 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三点注意 a.力的标度要适当; b.虚线、实线要分清,表示分力和合力的两条邻边和对角线画实线,并加上箭头,平行四边形的另两条边画虚线; c.求合力时既要求出合力的大小,还要求出合力的方向,不要忘了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某一分力间的夹角。 要点二、共点力 要点诠释: 1.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若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一组力就是共点力。 2.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如果有两个以上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我们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说明: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对非共点力的合成不适用。 ②今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凡是涉及力的运算的题目,都是关于共点力方向的问题。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由平行四边形可知:F i、F2夹角变化时,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1)合力F 的范围:| F1-F2 |< FWF 1+F2。 ①两分力同向时,合力F最大,F=F1+F2。 ②两分力反向时,合力F最小,F= | F1-F2丨。 ③两分力有一夹角0时,如图甲所示,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将F2平移到F i末端,则F i、F2、F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如图乙所示, 由三角形知识可知;| F1-F2 | < Fv F1+F2。

苏教版物理1_力的分解与合成专题经典精华易错

力的分解与合成精华经典 提示:一个合力分解成两个分力,由于分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弄清力的分解的不唯一性及力的分解的唯一性条件。正确建立坐标系是关键,按照作用效果以及相关法则分解: 1、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肘,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物体受力较少时) 2、三角形法则: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末端指向第二个矢量末端的有向线段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3、正交分解法: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求各个方向上的分力的代数和,这样就把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成了简单的代数运算,再求两个互相垂直的力的合力,最后根据运动状态列式求解。( 当物体受力较多时) 一、选择 1、如图所示,保持θ不变,将B 点向上移,则BO绳的拉力将(C)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B,轻绳一端C 固定于 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质量为m= 10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 作用力为(C) A. 50N B. 50√ N C. 100N D. 100√ N 3、若两个力F1、F2的夹角为α( 900 <α<180°,且α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减小.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大小不变. 4、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同时受两个力作用,使橡皮条伸长到O位置,这时两个 力F1 、F2 与OA 的夹角分别为α、β(F1与F2 间的夹角为锐角) . 现保持F2的大小不变,使 β角减小一些,并仍保持橡皮条伸长到O位置.下列说法中可能发生的是( ABC) . A.α 减小,F1 增大 B.α 不变,F 1增大 C.α 增大,F1增大 D.α 增大,F1减小 5、质量均可忽略的绳与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杆A 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 点正 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 ,杆B 端吊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轻杆的B 端,用拉力 F 将杆B 端缓慢上拉,在杆达到竖直前( AB) . A. 绳越来越容易断。 B. 轻绳越来越不容易断。 C. 轻杆越来越容易断。 D. 轻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6、ad/bd/ 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且a 、b 、c ,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 周的最高点, d 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小滑环(图中未画出) ,三个滑坏分别从α 、b 、c 处释放(初速度为零) ,用t1 、t2 、t3 依次表示各滑坏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 B)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力的分解(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

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 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及分解

F 1 F 2 F O 力的合成和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分力与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2、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和分力的方法。 3、理解多个力求合力时,常常先分解再合成。 4、知道常见的两种分解力的方法。 【自主学习】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常常跟几个力______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_______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说明:①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②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际上是一种等效替代. ③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④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⑤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 ①共点的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F 1与F 2 同向时合力最大;F 1与F 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 ②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 ③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4.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从_________定则.一个已知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在力的分解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到力实际产生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要使分力有唯一解,必须满足: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已知一个分力(F 2)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 1)的方向 (F 1与F 2的夹角为θ),则有三种可能: ①F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力的分解

第五节力的分解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会用三角形定则求力的分解,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2.过程与方法 体会合成与分解的互逆性和所遵从的法则,掌握力的分解的矢量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分解方法是可能的() A.分力之一垂直F B.两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相同 2.如图3-14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 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 面的压力 B.物体受到mg、F N、F1、F2四个力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F作用 图3-14 D.F N、F1、F2三力的作用效果与mg、F两力的作用效果不 同 3.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C.物体同时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 D.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4.对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合力必定大于分力 C .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D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倾角为30°斜向上的 力,如图3-15所示,当这个力从零开始增加时,物体所受的摩 擦力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 D .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 2.已知力F 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 .已知一个分力大小和方向 C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3.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 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 成30 0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 ,则在分解时() A .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 4.将一个5N 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可以是() A .都是5N B .分别是1000N 和996N C .其中一个分力可以是5?104NC .其中一个分力可以是0.1N 5.用两根细绳把一支荧光灯悬挂起来,在图3-16中,哪一种情况悬绳中张力最小() 6.如图3-17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O 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 '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加一个力F ',这个力 的最小值是() A .F θcos B .F θsin C .F D .F θcot 7.把一个已知力F 分解,要求其中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0角。而大 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33F ,但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A .33FB .23FC .3FD .3 32 F 8.如图3-18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绳AO 和BO 的A 、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水平,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AO 的拉力F 1和BO 的拉力F 2的大小是() 图3-15 图3-16 图3-18 图3-17

3.4-5力的分解与合成

3.4-5力的分解与合成 (1)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2)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所示,F2的最小值为:F2min=F1sinα ③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 小结:(1)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 (2)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 (3)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 (4)在应用正交分解时,两个分矢量和合矢量的夹角一定要分清哪个是大锐角,哪个是小锐角,不可随意画成45°。(当题目规定为45°时除外)

【例6】水平横粱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 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 =10 kg 的重物,∠CBA =30°,如图甲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 =10m/s 2) A .50N B .503N C .100N D .1003N 解选C 。 【例8】一根长2m ,重为G 的不均匀直棒AB ,用两根细绳水平悬挂在天 花板上,如图所示,求直棒重心C 的位置。 解重心应在距B 端 0.5m 处。 练习: 1.关于二个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力必大于每一个力 B .合力必大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C .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力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D .合力可以和其中一个力相 等,但小于另一个力 3.如图所示 质量为m 的小球被三根相同的轻质弹簧a 、b 、c 拉住,c 竖直 向下a 、b 、c 三者夹角都是120°,小球平衡时,a 、b 、c 伸长的长度之比是3∶3∶ 1,则小球受c 的拉力大小为 ( ) A .mg B .0.5mg C .1.5mg D .3mg 4.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若保持a 不变,当力F 与水平方向夹角β 多大时F 有最小值 ( ) A .β=0 B .β=2 C .β=α D .β=2α

(完整版)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 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 A.3 N、3 N B.6 N、6 N C.100 N、100 N D.400 N、400 N 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图1—16 A.F cosθ B.F sinθ C.F tanθ D.F cotθ 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图1—17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6.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图1—18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题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练习 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 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 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N/kg)() A.50N B.50N C.100 D.100N 2、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 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3、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 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 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1和 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4、有两个共点力F 1、F 2 ,其大小均为8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的 是 A 0 B 8N C 15N D 18N 5、做引体向上时,两臂与横杠的夹角为多少度时最省力()A. 0° B. 30°C. 90°D. 180° 6、如图所示,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B.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C.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 力的合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D.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这两 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 8、(2012全国上海物理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 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的大小是唯一的的方向是唯一的 有两个可能的方向可取任意方向 9、如图所示,轻绳AO和B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AO与BO垂直,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OC连接重物,则() A.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sinθB.A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C.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cosθD.BO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 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 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 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题型汇总

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题型汇总 作图法与计算法求合力(二力合成) 1已知F1=45N ,方向水平向右,F2=60N ,方向竖直向上,求F 合 作图法 计算法 计算法求合力要对以下几种情况了如指掌:1二分力大小相等,夹角等于120,60的情况;质点手大小相等夹角均为120的三个力的情况 二力合力范围或三力合力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 1=15 N ,F 2=9 N ,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 .9 N B .25 N C .6 N D .21 N 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 .5 N 、7 N 、8 N B .5 N 、1 N 、3 N C .1 N 、5 N 、10 N D .10 N 、10 N 、10 N 合力一般常见题型 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静摩擦力作用,而且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其中F1=10N ,F2=2N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多少 2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a 角的斜面上,斜面上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C 沿斜面向上 D 竖直向上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根竖直立柱,某人用绳子通过柱顶的定滑轮将100 N 的货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绳子的一端,且该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则柱顶所受压力大小为( ) A .200 N B .100 3 N C .100 N D .50 3 N 三角形定则运用 如图所示(俯视图),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水平拉力F =20 N 作用在该物体上,若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在OO ′方向上(OO ′与F 夹角为30°),必须在水平面内加一个力F ′,则F ′的最小值为 ,这时合力大小等于 。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可采用两种方法:正交分解法以及力的分解法) 1如右图示,一个半径为r ,重为G 的圆球被长为r 的细线AC 悬挂在墙上,求球对细线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 2在图3-5-5中,电灯的重力为20 N ,绳OA 与天花板夹角为45°,绳OB 水平,求 绳OA 、OB 所受的拉力. 3在倾角α=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力为 G =20 N 的光滑圆球,如图3-5-7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4在图3-5-15中,用绳AC 和BC 吊起一个重100 N 的物体,两绳AC 、BC 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绳AC 和BC 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 此类问题非常多一定要全部会做 动态问题中力的分析方法 1如图3-5-10所示,半圆形支架BAD ,两细绳OA 和OB 结于圆心O ,下悬重为G 的物体,使OA 绳固定不动,将OB 绳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C 过程中,分析OA 绳和OB 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 11 如图3-5-12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和BC 板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F N1,球对板的压力为F N2,在将板BC 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试分析F N1,F N2的变化情况. 整体法解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紧靠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试确定A 所受的静摩擦力。若增大推力F ,物体A 所受的静摩擦力是否变化 2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 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 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 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合力与分力概念性选择题 1关于几个力与它们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 .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 .合力的作用可以代替那几个力的作用 D .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C O r r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和合成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2. 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3. 会进行受力分析,会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什么是等效替代法。 2. 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3. 会根据力的效果对其进行分解并利用三角形关系求解分力或合力。 4. 会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难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按照力的实际效果分解力。 3. 正交分解方法的应用。 三、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是力学的基础内容,对本节课内容的考查常和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 1、合力与分力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①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 力的作用时,如果用另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而作用效果不变,这个力 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但必须要明确合力是虚设的等效力,并非是真实 存在的力。合力没有性质可言,也找不到施力物体,合力与它的几个分 力可以等效替代,但不能共存,否则就添加了力。 ②一个力可以有多个分力,即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 用效果相同。当然,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2、共点力 (1)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 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一个具体的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并非完全在同一个点上,若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我们就认为物体所受到的力就是共点力。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认为拉力F 、摩擦力F f 及支持力F N 都与重力G 作用于同一点O 。又如图乙所示,

2力的分解与合成的目的

1:如图,已知一个空心的球壳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 (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只要物体的质量一定,它的重力大小就一定 C 、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重力减小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二、弹力 3: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 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m 1g k 1 B.m 2g k 1 C.m 1g k 2 D.m 2g k 2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AB 、BC 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 、C 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 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图中的A B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 B .图中的AB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丁 D .图中的BC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丁 5:(2018·潍坊质检)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个质量均为m 的滑块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水平力F 作用在滑块B 上,此时弹簧长度为l ,且在弹性限度内,所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原长为l +mg 2k B .弹簧原长为l +mg k C .力F 的大小为 33mg D .力F 的大小为233 mg

力的分解与合成

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设计>>必修1 《力的分解》说课稿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李孔韧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物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章“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而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段和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从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所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有无数组解。 (2)知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分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过程中观察合力与分力关系,会分析物体受力及作用效果。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力的分解。 (3)知道某些情况下,分力可以比合力大,而且可大很多。 3.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对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特别是为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力的分解方法。

教学难点: 目前学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演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探究、分组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视频播放) 为什么人从绳子的中间用力拉时能够容易把车拉动呢?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与合成总结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 1-F 2 | ≤ F合≤ F 1 +F 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2、力的分解 (1)分解原则,要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例:下图中小球重力的分解: (2)基本类型: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 2与合力F 垂直,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1sinα ③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 1与合力F 同方向,F 2的最小值为|F -F 1| 3、正交分解法: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2)把各个力向x 轴、y 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 (3)求在x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x 合和在y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y 合 (4)求合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tan =(为合力F 与x 轴的夹角) 点评: 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4、解题方法技巧

力的分解-高一物理知识点专题解析与题型练习(人教版必修1)

第3?5课时力的分解 ①知识清单▲一、力的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的过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同样遵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一个已知 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 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3)力的分解依据: ①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 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②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_______ 或需要分解。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2.矢量相加的法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相加的物理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第一个矢量的指向第二个矢量的的有 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求合矢量的方法叫作三角形定则。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如图所示。 答案:分力逆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对角线两个邻边无数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算术法首尾相接末端始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