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传播

媒体与传播
媒体与传播

媒体与传播--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姜胜洪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天津300191)

摘要: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也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是干部群众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的集中反映。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丰富性、互动性、偏差性等主要特点。加强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网络舆情;内涵;基本特性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3-0151-02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1 〕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发展,为民众表达舆情、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像“晴雨表”一样,时刻反映着人们情绪和思想的变化,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研究网络舆情的内涵,分析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对于我们及时把握民众的思想动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在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的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2〕此后,“舆情”一词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在《四库全书》中,“舆情”一词共出现了一千一百余次,分散在经、史、子、集各部中。在我国古代,“舆”本谓车箱,因即指车。《说文解字·车部》:“舆,车舆也”。“舆人”即为造车工人。《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到春秋末期,“舆”逐渐演化为轿子,“舆人”也被赋予抬轿子的人的意思,并逐渐涵盖了车夫、差役、小官吏和随车士卒等下层的普通大众的意思。到了汉代,历史文献中的“舆人”,与“刍荛”、“庶人”一样,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早期“舆人”“舆情”这类词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说明我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已开始关注民意人心,并把“执政需要得民心”作为一条基本执政经验。

舆情在《辞源》(修订本)中,被解释为“民众的意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则被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据此可见,“舆情”的基本含义应为民众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等。

对于舆情的内涵,国内的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研究者指出:“所谓…舆情?,实际上就是大众密切关心的热门话题或反映了某些社会心理的观点与看法,其较高层次是…思潮?,基本层次是…情绪?。大众传媒对此应有足够的敏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减少社会震荡。”另有研究者认为:“舆情即民意情况,涉及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外露的部分)或情绪反应(既可能外露又可能不外露的部分)。”〔3〕更多的学者对舆情概念的认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狭义上,舆情是指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而言之,舆情就是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4〕在广义上,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5〕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也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是干部群众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的集中反映。

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体来说,它们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状况的反映。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都不可能是超时代超社会的,它们都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二,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都是公开表达和传播的态度、意见和看法。不公开表达和传播的态度、意见和看法不能形成舆情,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都是人们面对客观现象和现实问题所公开表达出来的内心态度和意见,并通过公开传播来吸引和影响广大公众。

第三,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的关联性很强,现实社会中人们关于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议论很容易传到网上,而网上关于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议论也会很快向社会扩散。

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虽然相互联系,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的传播方式不同。社会舆情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授,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倾向表现出来,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载体是网络,即网民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等都是在网络中进行表达。

第二,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在社情民意的反映面上不尽相同。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只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因此,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与情绪,它只是反映以网民为主的某些社会群体或阶层的意愿。

第三,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存在形式不同。与社会舆情主要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或行为举动等方式表现不同,网络舆情则是通过新闻跟帖、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径表达出来。〔6〕

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较,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具有许多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网民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网民的舆情呼声,已经成为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有评论人感慨于此,甚至用了“全民皆法官”来形容这场近乎癫狂的舆论“盛宴”。〔7〕

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

3.丰富性。网上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确定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任何人都拥有选择主题、话题和选择写什么、怎么写的自由。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从舆情的主题来看,从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中到国家哀悼日,从河北、成都的一系列安全事故到贵州瓮安、湖北石首等地的群体性事件,从北京奥运开幕式到“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太空行走,从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要不要“抄底华尔街”,从拉萨“3.14”事件到乌鲁木齐“7.5”事件,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到个税起征点调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舆情来源上看,网民可以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预先写好言论,随时在网上发布,发表后的言论可以被任意评论和转载。由于网上信息海量,网上舆情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积极健康的言论和情绪表达,也有庸俗化和灰色的言论和情绪表达,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

4.互动性。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讨论更广泛更深入,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

5.偏差性。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比如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一些沿海企业出现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的现象,股市楼市跌入低谷,部分网民利用网络发表情绪化言论。同时,在很多时候网民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网上舆情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有时它是真实意见的反映,有时也会与人们原有的意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如哈尔滨6警察打死青年林松岭一案,在网上一波三折,舆论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谣言传播的速度也让人始料不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既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舆情表达中的积极作用,又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其负面影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网民规模突破8亿网络规模稳居世界首位[EB/OL].人民网,2009-07-16.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85.

[3]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王来华主编.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

[5]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著.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6.

[6]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著.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7]廖言.慎防网络舆论卷起“媒体审判”[J].瞭望,2009(21).

[收稿日期]2009-08-25

[作者简介]姜胜洪(1963-),男,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丁芝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1916253.html,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作者:周芳 来源:《中国经贸》2010年第12期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衡量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尺,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密切关联。从文字的诞生.到现如今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变革始终伴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发展,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并且随着无限放大。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伊始,其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作为刺激受众感知觉器官的娱乐功能仅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历史局限性,很少有人对其关注,更无法谈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在文字印刷时代,人们对书籍和报纸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是后人无法想象的,通过文字的阅读,进而著书立说,传播、讨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学说从此诞生并流传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世界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机统治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年代”,认为那是一个拥有逻辑的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的时代,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娱乐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 作为人类天性的娱乐,在“前电视时代”是一种在“精英文化”操控下的奢侈品,并不由人人平等享有娱乐的权利。大众传播媒介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很少拥有娱乐功能,这时的娱乐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更多地是被看做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随着电视的必起与发展,媒介的娱乐功能被逐步地释放开来。电视媒介降低了娱乐的门槛,使得普通人都可以享有娱乐的权利,人们的感官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放纵”,“精英文化”的垄断地位与权威受到了来自“平民文化”的挑战。 电视媒体的诞生肯定了娱乐的文化内涵,也充分挖掘了文化的娱乐性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与传播功能然开始分庭抗礼。因此,传播学家赖特在探讨大众传播的功能的时候,在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加入了大中国传播的娱乐功能,并将其视为最显露、最有力的功能。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美国社会在20世纪电视普及后不久,娱乐就开始成为电视媒介的重要节目内容和形式,从竞技体育、游戏、音乐、肥皂剧到各式娱乐节目占据了美国家庭中的绝大部分休闲时间,娱乐风潮从“好莱坞电影梦工厂”转向普通人的电视收看行为。

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进入全媒体时代,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成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抢占传播新兴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为推动建设网络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走好全媒体群众路线。全媒体时代,虽然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内容为王始终是内在要求。内容为王不只是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高质量,还要做好信息疏导、舆论引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通过开放平台,让受众成为生产者,增强媒体和受众间的关联度和互动性。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走好全媒体群众路线,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专注内容质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提升内容传播效果。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拓宽全媒体信息服务。当前,以5G、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广泛渗透,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和方式,受众阅读内容不再只是见报,现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手表等各种媒介,浏览图解、H5、音频、视频等内容,媒介和方式的改变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高质、高量。未来,为了更好实现信息的深度传播和精准传播,我们要继续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扎实做好标准、研发、试验和安全配套工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技术引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能力。 以创新管理为保障,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强调不同媒体形态的互动融合,要从宏观层面进一步优化媒体传播格局,以一体化的思维,释放一体化的效能,进一步健全媒体行业管理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理论与范式 1.理论 (1)含义 理论,是指为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 (2)特点 ①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②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 理论 理论与范式 库恩和范式理论 三种范式对比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 理论研究的逻辑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实证研究的程序 关于因果性 获取数据的具体方法 一般评估标准 如何评估理论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的评估标准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的评估标准 理 论 和研 究 范式

是为帮助人们思考而对某些现象或现象的集合所赋予的标签。 ③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3)概念 一类是具体的概念,一类是抽象的概念。 ①具体的概念,是指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比如身高、商品购买等。 ②抽象的概念,是指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比如智商、态度等。 (4)命题 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很多,比如相关、因果关系等。 (5)假说 在没有得到完全证明之前,这些命题只能称为假说。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其真与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2.库恩和范式理论 (1)范式的概述 ①含义 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这种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 ②特点 a.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它指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范式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果一个范式的拥护者压倒多数,那么这个范式会成为主流范式。 c.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它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浅谈全媒体时代

浅谈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更改变了媒介环境中为之运作的人。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态迅速兴起,成为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占据中国媒体舞台的新兴力量。 "全媒体"――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和趋势,全媒体是一种以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信息接受面覆盖程度高。例如网络技术就将传统媒介的单一属性向试听全媒体的终端进化,存在于传统意义当中的媒介界限正在日渐消失。原有的时空和

四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四中传播媒介的优点和不足 一、印刷媒介: 1、定义:印刷媒介,就是指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 2、优点: (1)读者拥有主动权。读者在接触印刷媒介时,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上它优于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受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才能接触到其内容。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所以受众如果想回头再看,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将电视节目录下来。可以说,印刷媒介较为充分地照顾到了受众的选择性。 (2)媒介可以有效的保存,信息不易丢失,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是稍纵即逝的,若不经过专门录制,就会很快消失。而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等却能将信息有效地保存下来。正因为这样,印刷媒介更能达到使受众获得反复接触的积累效果。 (3)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不同的印刷媒介往往具有针对性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适应专业化和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报纸以外,印刷媒介不像其他媒介那样强调以标准化的内容来适应大部分受众的共同兴趣。电子媒介为了这争取最大数量受众,都力求能适应大众的口味,强调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这就导致了内容上的同一化趋势。而专业化、专门化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往往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并对他们在某一方面施加特殊影响,这就适应了专业化、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界与教育界,印刷媒介更是拥有广泛的类型化受众。 3、不足: (1)时效性不强,制作周期长。 (2)使用印刷媒介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

大众传播理论复习题

大众传播理论 绪论 1.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的视 点)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②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③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④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⑤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2.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 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 组织传播: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3.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 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群体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 1.四大先驱(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宣传与传播研究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宣传分析研究: 1927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此书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传播过程研究: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此书中拉斯维尔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并提出了传播基本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和要素。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具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卢因“把关人”研究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对外传播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对外传播-新闻学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对外传播 徐旭伟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间联系更为紧密,麦克卢汉当初所预测的“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除政府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对外传播活动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新兴媒介的迅速崛起,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使当代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等特点,让对外传播的情况更加复杂。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不与外界交流,不做好对外传播工作便难以立足于世界强国之列。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在新形势下对外传播的现状及做好对外传播的必要性,探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工作。 关键词对外传播国际传播应对措施 一、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1、对外传播概念的界定 对外传播是指国际传播中的信息出境部分①,它包含两个流向,一是国内向国外的传播,二是国外向国内的传播。这就说明对外传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向传播,而是双向的。本文主要研究第一个流向,即如何做好由我国向其他国家或国际社会的传播。 2、我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1 年11 月7 日,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呼号为CSR,这是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对外传播媒体。1940 年12 月30日,隶属于新华社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诞生。②新中国成立了后,我国更加重视对外传播。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

下设新华通讯社、广播事业管理局和国际新闻局等。而其中的国际新闻局是新中国第一个以对外宣传为中心工作的新闻出版机构。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国的对外传播体系逐渐形成。“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印刷媒体全面恢复、对外广播持续发展、对外电视开始起步、通讯社的对外传播业务继续扩大。值得一提的是1991 年6 月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这是我国专门的对外宣传管理机构,标志着我国对外传播党政分开的管理体制。 随着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传播进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2006 年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成立,值得一提的是该网站辟有英文版,这是我国主动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尝试。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得到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在稳步提升。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传播在信息技术运用、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把握及媒体发展规模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3、做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除了以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之外,还包含以文化和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一国在对外传播中的表现以及对话语权的掌握是体现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对外传播也是极具重要政治影响的事业。对外传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建设的外部环境,也事关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对外传播不仅仅是文化交流活动,更是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大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传统四大媒介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新兴媒介是指网络。 一.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 (一).报纸的优势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二).报纸的弱点 1.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2.时效性短 报纸的新闻性极强,因而隔日的报纸容易被人弃置一旁,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 3.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报纸的幅面大、版面多、内容杂,读者经常随意跳读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报纸对读者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郭可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1中国经济保持了9%以上的年增长率,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并正日益成为一个负责的大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欧元之父蒙代尔预言2030年,中国的综合实力将超过日本。到2060年,中国GDP将超过欧洲。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的“盛世”也促进了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盛世”。 可以说,过去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本文拟对30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一个描述和总结。 就概念而言,本文所指的对外传播媒体主要是我国从事对外传播活动、以外国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外语媒体,但也包括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中文媒体,其种类包括三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 “少数”精英媒体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一直是属于少数的精英的媒体。说其是“少数媒体”,主要是与我国其它以中国受众为传播对象的中文媒体数量比较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外语媒体中只有一个中央级的电视频道(CCTV-9,以英语为主)和一个地方频道(上海的英语频道CIS)、一个外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台,40多种外语播出)和一些地方英语节目、约十家英文日报和周报(包括《中国日报》及其子报、《上海日报》和《深圳日报》等)、约十家英语杂志和约十大多语种网站(包括中央各大媒体创办的网站)和新华社的外语发稿等。说其精英媒体,是因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多数都是中央级媒体,且政治化程度相对较高。尽管近年来,地方媒体不断涌现,但中央媒体的主导地位是明显的。 尽管如此,从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历史发展轨迹看并考虑我国是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应该承认我国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对外传播媒体的体系本身已说明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当然,在肯定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还存在问题:总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有待于提高,不太符合我国正在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单一媒体主导转向多种媒体融合 我国对外传播媒体3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主要为广播书刊时期,即以中国国际广播台外语节目和外语刊物和书籍的出版为主;8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了英语报纸时期,主要以《中国日报》为代表;90年代后期则出现了以CCTV-9为代表的电视时期,并且迅速和网络媒体互动出现了三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一起并存的融合时期。 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1916253.html, 2002年11月11日06:43,中国新闻网。 2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1916253.html,/g/20070503/06513563846.shtml 3 根据2007年中国媒体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为2100多种、期刊8800多种、创办了290多家广播电台、450多家电视台和两家通讯社。 4 郭可:英语媒体语言风格,2007年,未出版论文。 1

论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论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理论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众所周知:那一年代是战争罪恶弥漫的年代。人们都沉溺在深深的恐惧中,期盼着胜利消息、畏惧着战败噩耗的到来。当一个人处于极度恐慌之中,我们是没有办法期待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所得消息的真实性的。所以,人们对大众传播始终存在着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而一些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往往又会强化人们对媒介的这种恐惧。在战火弥漫的年代,大多数无助的人们都会无奈地选择相信政府。所以,当交战国值其所言所行具有比以往更大的权威性与说服性的战争年代,宣布相信大众传播能产生强大效果时, “魔弹论”也就得到推广,影响力也日益增加。同时,一些大众传播中的特殊事件验证了魔弹效应。如:许多人仍然相信是赫斯特报系一手挑起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哥伦比亚《火星入侵地球》广播剧等类似事件。 这种理论盛行多年,直至40年代才逐渐被打破。所以,它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变动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直接或间接德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发展!当然,客观上,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传媒的发展。但是,战乱消息满天飞也不可避免地加

剧了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理压力。毕竟,没消息才是好消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影响颇大的“魔弹论”呢?在我看来,受众是复杂的,能动的,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正常情况下,他们会出于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评价之后,才决定是否接纳。而现代政治传播研究也表明,受众对于宣传信息必须先入“心”入脑,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魔弹论”这种理论的产生并没有科学的根据,它过分夸大了传播效果,将其单纯化,忽略了影响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因素。另外,它完全否定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片面地认为受众是消极的、被动的,可以被传播任意影响和改变的。所以说,这种理论只能是特定社会时期(如:世界大战期间)的产物,而不能算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试比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

试比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 一、大众传播媒介释义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二、网络传播媒体释义 是一种互动性强的新兴媒体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三、广播电视媒体释义 包含广播和电视等多个方面的组合,是现代生活的的精神文化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比较 (一)不同点:(1)网络传播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传媒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相较于传统媒介来说,网络媒介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大众传播中异军突起。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个性化、多角度、深入性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现实表明,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正是满足受众需要、获取更多受众竞争。网络媒介可以随时随地把信息传输给用户,与传统的单项传播不同,各种信息平台上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快速便捷,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以湖南卫视的网络传播媒介芒果TV为例成功的原因: ①节目资源丰富优质。芒果TV直播频道拥有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金鹰 卡通和青海卫视等20个频道提供实时同步节目内容直播。 ②多种平台的技术支持。作为广播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和互 联网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芒果TV进行多平台的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 的平台支撑。 ③对湖南卫视节目资源的深度加工。芒果TV借助湖南卫视的东风对湖南广 良性循环。 ④创新广告运营模式。网络电视台的平台优势使得芒果TV在广告运营方面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为网站页面广告投放和网络视频广告投放。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新传4班陈佳琪 2

目录大众传播理论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把关人理论 3.使用和满足理论 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5.沉默的螺旋理论 6.培养理论 7.知沟理论 8.大众传播的虚拟环境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作者介绍: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他于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其间出过许多巨著,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在社会上有莫大的影响。于1980年12月31日去世。 产生背景: 麦克卢汉早期关于媒介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导师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的研究基础上。英尼斯与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文明的精髓,两人都认为历史是由各个时代占据地位的媒介引导前进的。 理论内容: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 (二)媒介即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1)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广播、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 (2)冷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等。 (四)地球村 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理论应用案例: 以印刷媒介理论为例,麦克卢汉如此分析印刷媒介的社会功能:由于印刷媒介“侧重于通过眼睛接收的信息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通过所有感官接收的信息,从而在我们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由于阅读和书写基本上是私人的活动而且涉及是又是抽象化的经验,它们因而使人们‘摆脱部落习惯’,把他们

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引言 相对于中文媒体而言,我国大陆英语媒体仍属于“少数媒体”:目前,我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为2100种、期刊8800种、广播电台290多家、电视台450家、网站29万个和两家通讯社;【1】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英语媒体还只有一个英语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一个外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台,英语台为其大台)、约十家英文日报和周报(包括《中国日报》及其子报、《上海日报》和《深圳日报》等)、约十家英语杂志和约十大英语网站(包括中央各大媒体创办的网站)和新华社的英语发稿等。【2】 虽然我国的英语媒体总体规模与中文媒体相比,差距较大,但从我国英语媒体的历史发展轨迹看并考虑我国是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应该承认这些英语媒体的建立本身已说明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当然,在肯定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英语媒体还存在一定问题:不仅总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有待于提高,不太符合我国正在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本文首先评析了我国英语媒体的总体发展现状,在肯定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成绩的同时,也分析了英语媒体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最后总结并疏理了了我国英语媒体在过去20年中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英语媒体发展现状 从19世纪末王韬首先提出要自办外文报纸,到20世纪30年代国人开始创办外文广播电台和报纸,中国的外文媒体发展和中文媒体一样总受到中国政治局势的影响,使得外文媒体不能得到“积累”发展:即当中国政权实行交接时,外文媒体一般也要重起炉灶,从零开始,不能在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1949年11月29日,国民党政府炸毁成立于1939年的国际广播电台便是破坏这种文化继承性的一例。【3】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外文媒体发展在历史上一直未能形成较大规模。虽然在短时期内也曾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外文报刊网络,但是这些报刊主要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与王韬提出的国人自办外文报纸毕竟不同。新中国成立后,外文媒体开始得到有序发展,但在“文革”期间,英语媒体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文媒体才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并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英语媒体的发展尤为迅速。 我国英语媒体20年来的发展按时间先后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广播书刊时期、报纸时期、电视时期以及互联网和三大传统媒体“共存”时期。这四个时期的前三个时期中,我国的三大传统英语媒体(广播、报纸和电视)轮流走上中国对外传播的舞台。 首先,我国的对外传播电子媒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能用43种语言播出211个小时的广播节目,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听众来信突破90万封左右,已进入世界对外广播三强之列,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广播电台之一。【4】 在平面媒体方面,在“文革”中停刊的一些外文刊物(如《中国妇女》)陆续复刊。在“文革”中没有停刊的刊物则进行大幅度改版,以适应新的形势。此外,一批新的对外报刊开始创办,其中包括英语日报《中国日报》、侨报《华声报》、《瞭望·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画报》和《新民晚报》美国版等。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6月1日在北京创办的《中国日报》。《中国日报》是我国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性英文日报,它的创办结束了我国自1951年以来没有英文日报的局面,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据估计,《中国日报》及其报系也是我国唯一能够依靠市场实现收支平衡的英语媒体。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基本实现成为“世界性大通讯社”的目标,目前已成为世界六大通讯社之一。目前,新华社国外分社已达100多个。该社大量用英语、法语、俄语等外语发稿,在国际上的采用率有明显提高。【5】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最全版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 【内容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与能力】(1)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过程与方法】(1)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发展史。(2)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面对网络的诱惑。 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 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了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课。 讲授新课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板书) 1、历史渊源:(板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板书) (问)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3、过程:(板书) (问)中国报业发展的历程? 答:(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板书) (问)同学们,你们一般情况下会看什么报刊呢? 答:通俗性报刊。 (问)那么,通俗性报刊有哪些特点呢? 答:(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第二课堂] 1、《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2、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中外纪闻》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3、《强学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南方的代表。 4《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旬刊,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

文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 考试科目: 媒介文化与交往 授课教师: 朱喆 年级专业: 传播学0802班 考生姓名: 丁嘉佳 考试时间: 2010年03月 是否进修生? 否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网络媒体的对外传 播能力 文法学院传播学0802 丁嘉佳 摘要: 网络媒体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进入21世纪,网络媒体的普及为世界各个角落的机构和个人获取信息、输出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全球性跨文化传播现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现,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网络媒体在中国出现后,有关部门将网络媒体定义为外宣媒体。事实上,在全球化的网络传播中,“内”和“外”的界限已被打通。网络媒体是一种年轻的媒体,正在以一种与以往任何传统媒体绝然不同的形态迅速地、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很难套用任何传统新闻媒体的形式—报纸、杂志、电视台的标准来界定哪些是专业的网络新闻媒体,哪些应该被排斥在外。因此,探索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和特点,以增强网络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赢得网络传播的主动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网络媒体中的新闻网站和社会化媒体两类媒体在跨文化传播、对外传播中的利弊及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化网络媒体 一、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网络媒体概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Jr)将国家的综合实力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他认为硬实力是一个国家利用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强迫或收买其它国家的能力,软实力则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为: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角力中,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全面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国家形象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传媒形势下,网络化对外传播是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捷径,因此借助互联网这个新型媒体进行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网络媒体的传播全球化、传者多元化、传播互动化三

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 2009.7-2009.9 暑期实践报告 未开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于2009年暑假期间做了一次简要的调查,并分析研究报告以作分析探讨。此报告就所见所闻并结合本专业(新闻学)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探讨了新闻学的相关问题,特别是针对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详尽细致地研究新闻学领域的传播规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数据中分析出结论,并以此提升了研究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且强调,调查报告中所得出的结论均为个人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的,乃一家之言,仅宜教学和参考之用。 一、总述。 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所产实际影响。由于各种新闻媒介的不同特点及受众需求的信息量的程度等,使得传播效果的测定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工作。人们很难用量化的数据去测定某条新闻报道的信息量的大小。但是对于单一的媒介个体而言,我们是可以从横向或纵向比较对其有个层次化的认识。而且,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态度受大众媒介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强弱区分的,但这一切还要取决于受众。由于手中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每一个受众个体所接受的信息是受其需要决定

的,所以大众新闻媒介无法左右手中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思想。也就是说,提升新闻媒介的影响力必须要符合受众的需求。很显然,大众媒介的影响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受众中心论”的思想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由于经济、社会等一系列因素,各种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使得任何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之间书去了可比性。所以此报告所涉及的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比较均为同一种传播媒介不同传播阶段的纵向比较。例如,在调查中得知,在农村地区电视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传播媒介。可以说,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休息,电视对农村地区人口的影响相对于报纸、广播、网络都是起主要作用。这两者之间就失去了传播效果的可比性,失去比较的现实意义。 二、受众的需求决定媒体信息传播效果。 在调查过程中,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在收看电视节目中,什么样的节目最能激发你看电视的意愿?虽然受调查者的回答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回答概括起来主要就是:能够满足他们的当前需求的电视节目最能激发他们看电视的意愿。节目越接近受众需求越受受众欢迎,越能得到受众的关注。受调查者的回答千差万别,但无论是为了工作生活还是为了娱乐消遣,他们所看的这些节目都能满足满足他们这些需要。例如,当去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全国有众多观众都想第一时间了解比赛的战况。有的想知道当前的奖牌榜排名,有的想知道某一运动员表现如何,等等。观众之所以这样热衷于

在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大众传播媒介

在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大众传播媒介 公共关系传播的出发点是组织,是代表组织行使传播职能的个人或机构。 从组织内部结构看,一般组织(赢利组织比较明显)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是组织的实权机关,一般由组织内部的决策性人物,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组成。它负责确定组织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管理层是决策层的下属机构,包括生产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物资、销售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把决策层制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去,对日常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执行层在决策层的领导和管理层的协调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组织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三个层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维系着组织自身的发展。 在这里,组织传播担负的任务是多重的:首先,他要把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满足经媒介传递给目标公众;其次,他要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这一过程用CAC表示),并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此外,他还要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信息联络,充当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最后,他还要代表组织同目标公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为组织取得直接的信息反馈。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参谋,公共关系人员仅有可人的外貌和善于交际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具备与公关职业相应的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必备的工作技巧。 需要对公共关系传播者在组织中的位置问题作一说明。在一些有关的学术论着中,作者常常把公共关系传播者,即公共关系部门或类似的部门安置在管理层中,与生产管理部门平行。这或许有它的道理。但是笔者认为,公共关系传播者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它是决策层的助手,是管理部门的协调者,又是上、中、下三个层次之间的信息沟通者;它处于决策层的直接领导之下,又很难说属于哪一个层次。因此,在公共模式中,我们赋予它一个特殊的位置。在公共关系传播链条的第二个环节——传播媒介中,也就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守门人”的概念,现在已经得到美国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学者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拿新闻来说,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重要新闻的百分之一,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百分之一、二。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公共关系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只有顺利通过守门人这一关,才能经媒介流向公众。对于公共关系人员来说,这将是一个考验。 公共关系传播的下一个环节是公众。公众分为非目标公众和目标公众。前者指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分布广泛的、不确定、不确知的公众,后者指与组织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集合群体。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媒介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取得信息反馈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公共关系传播不但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还要利用人际传播的某些手段。因此,公共关系传播模式还包括人际传播部分。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人际沟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组织内部的人际交流,如组织内部的员工大会、工作情况汇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等。其二是公共关系人员与目标公众之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它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接待来访、举办展览、召集消费者开座谈会等等。 下面我们对公共关系模式中的两个主要部分——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和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行过程进行简要的说明。 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和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都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实现的。不同的是,前者指传播者通过制造和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引起媒介的注意,促使它主动进行宣传报道的方法;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