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

教学大纲

学习目标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通过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人体有关的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为寄生虫病防治和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

教学内容

1.医学寄生虫学总论:阐述医学寄生虫学概念、寄生虫和宿主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研究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认识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危害及其在我国的流行现状,明确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2.医学寄生虫学各论:包括医学原生动物,医学蠕形动物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研究和阐述各部分不同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参考学时

不少于54学时(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

2.通过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

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

3.了解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

【教学内容】

1.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2.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3.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

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5.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医学蠕虫

第二章线虫

第一节概论

【教学目标】

1.掌握线虫的一般形态特点。

2.掌握线虫的生活史特点,了解其生活史类型。

3.了解重要虫种。

【教学内容】

1.线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2.线虫的形态特点

3.线虫的生活史特点及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4.重要虫种。

第二节似蚓蛔线虫

【教学目标】

1.掌握蛔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蛔虫生活史、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蛔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形态:成虫有鉴别意义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受精与未受精卵形态鉴别。

2.蛔虫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

3.蛔虫的致病机制:幼虫致病,成虫致病,常见并发症。

4.蛔虫感染的病原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三节毛首鞭形线虫

【教学目标】

1.掌握鞭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鞭虫的生活史特点、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鞭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鞭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

2.鞭虫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

3.鞭虫的致病机制。

4.鞭虫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四节蠕形住肠线虫

【教学目标】

1.掌握蛲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蛲虫的生活史特点、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蛲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蛲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

2.蛲虫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

3.蛲虫的致病机制。

4.蛲虫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五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教学目标】

1.掌握钩虫卵的形态特征及两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

2.掌握钩虫的生活史特点、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钩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内部结构,钩虫卵的形态。

2.钩虫的生活史及生活史特点。

3.钩虫的致病机制。

4.钩虫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七节旋毛形线虫

【教学目标】

1.掌握旋毛虫幼虫囊包形态。

2.掌握旋毛虫生活史特点、致病及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旋毛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形态:简介旋毛虫成虫及新生幼虫形态,着重讲述旋毛虫幼虫囊包形态。

2.旋毛虫的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

3.旋毛虫的致病机制:侵入期、幼虫移行期、成囊期。

4.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肠道期、急性期、恢复期。

5.旋毛虫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八节丝虫

【教学目标】

1.掌握班氏及马来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

2.掌握丝虫生活史特点、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分布、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成虫形态,微丝蚴的形态及两种微丝蚴形态鉴别要点。

2.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生活史过程及异同点。

3.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4.诊断:病原学诊断及免疫学诊断。

5.丝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三章绦虫

第一节概论

【教学目标】

1.掌握绦虫一般形态特点。

2.掌握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的主要区别。

3.了解绦虫的分类地位、成虫内部结构。

4.了解重要虫种。

【教学内容】

1.绦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2.形态特征:外形,头节,颈部,链体(幼节,成节,孕节)。

3.生活史:圆叶目和假叶目的区别。

4.重要虫种。

第二节曼氏迭宫绦虫

【教学目标】

1.掌握裂头蚴形态特征。

2.掌握裂头蚴致病情况。

3.了解生活史、流行及防治。

【教学内容】

1.成虫及裂头蚴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特点。

3.裂头蚴致病情况。

4.流行及防治。

第三节链状带绦虫

【教学目标】

1.掌握猪带绦虫成虫、囊尾蚴及带绦虫卵形态特点

2.掌握生活史特点。

3.掌握绦虫病和囊虫病的致病机理。

4.了解绦虫病和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5.了解流行及防治。

【教学内容】

1.形态特点:成虫头节、成节及孕节结构。囊尾蚴及带绦虫卵特点。

2.生活史:寄生部位,突出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孕节排出情况,人和猪

的感染情况,囊虫病的感染方式。

3.致病:肠绦虫病,囊虫病。

4.诊断:绦虫病,囊虫病。

5.流行及防治。

第四节肥胖带绦虫

【教学目标】

1.掌握形态、生活史、致病和链状带绦虫的异同点。

2.了解诊断、流行及防治情况。

【教学内容】

1.形态:与链状带绦虫比较区别。

2.生活史:与链状带绦虫比较,注意孕节排出情况。

3.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

第五节微小膜壳绦虫

【教学目标】

1.掌握虫卵形态,生活史特点。

2.了解成虫形态、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成虫及虫卵形态。

2.生活史简介,直接感染和经中间宿主感染。

3.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

第六节细粒棘球绦虫

【教学目标】

1.掌握棘球蚴的形态特点。

2.掌握棘球蚴的致病机理。

3.了解成虫形态、生活史、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成虫及棘球蚴的形态特征。

2.生活史过程。

3.致病机理。

4.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第四章吸虫

第一节概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吸虫的形态特点

2.掌握吸虫生活史一般特征

【教学内容】

1.吸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2.吸虫的形态特点

3.吸虫生活史一般特征

4.重要虫种

第二节华支睾吸虫

【教学目标】

1.掌握华支睾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生活史全过程

3.掌握致病机理和病原检查方法

4.了解临床表现、免疫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华支睾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

2.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3.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免疫诊断

5.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第三节布氏姜片吸虫

【教学目标】

1.掌握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特点。

3.了解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点。

2.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过程。

3.布氏姜片吸虫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

第四节卫氏并殖吸虫

【教学目标】

1.掌握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虫卵形态。

2.掌握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3.掌握致病机理和临床分型。

4.了解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流行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大体形态,内部结构特点,如卵巢与子宫左右并

列睾丸左右并列等。虫卵的形态。

2.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全过程:寄生部位,虫卵排出途径,中间宿主,感染

方式,幼虫移行过程等。

3.卫氏并殖吸虫致病机理: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4.临床分型:胸肺型,脑型,皮肤型,肝型及亚临床型。

5.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及防治。

第五节斯氏狸殖吸虫

【教学目标】

1.掌握生活史特点,致病情况和诊断方法。

2.了解成虫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

1.成虫形态特点(与卫氏并殖吸虫比较)。

2.生活史特点。

3.致病特点:引起幼虫移行症。

4.诊断方法:免疫学诊断,活检。

第六节血吸虫

【教学目标】

1.掌握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点。

2.掌握日本血吸虫生活史过程。

3.掌握虫卵肉芽肿形成及其致病作用。

4.了解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日本血吸虫成虫特点:雌雄异体(与其他吸虫比较区别),虫卵形态,尾

蚴形态。

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寄生部位,产卵后虫卵的去路,活卵分泌物,虫卵

排出宿主过程,中间宿主,感染方式等。

3.致病机理:虫卵肉芽肿形成机理及其致病作用。

4.临床表现、诊断、流行及防治原则。

医学原虫

第五章医学原虫

第一节原虫概论

【教学目标】

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点及常见种类和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1.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2.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4.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第二节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教学目标】

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和病原诊断方法, 注意溶组

织内阿米巴与其他非致病阿米巴的形态鉴别。

2.了解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特征。

3.了解阿米巴病的流行与防治。

【教学内容】

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与生活史: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单核、双

核、四核包囊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史过程;肠腔型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机制。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与表现。

3.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

4.阿米巴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原则。

5.简述非致病性阿米巴和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人体非致病性阿米巴 (自习,一般了解)

一、结肠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和齿龈内阿米巴的主要鉴别点。

二、哈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蜓阿米巴、波列基内阿米巴的主要鉴别点。

致病性的自由生活阿米巴(自习,一般了解) 形态、生活史、致病性、试验诊断、传播与流行、防治原则。

第3节蓝氏贾第鞭毛虫

【教学目标】

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特点,了解其致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蓝氏贾第鞭毛虫的致病、病原诊断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第4节杜氏利什曼原虫

【教学目标】

1.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了解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病原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3.杜氏利什曼原虫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第5节阴道毛滴虫

【教学目标】

1.掌握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机理及病原诊断方法。

2.了解阴道毛滴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阴道毛滴虫的致病、病原诊断、流行情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3.简介其他毛滴虫。

第6节机会性致病原虫

刚地弓形虫

【教学目标】

1.掌握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了解弓形虫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弓形虫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隐孢子虫

【教学目标】

1.掌握隐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了解隐孢子虫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隐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隐孢子虫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7节疟原虫

【教学目标】

1.掌握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2.了解疟疾的分布、流行因素、防治原则和措施。

【教学内容】

1.人体寄生的疟原虫种类及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情况。

2.间日疟原虫形态、生活史特点,人体四种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生活史鉴别。

3.疟原虫的致病机制和疟疾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发作,再燃与复发,疟疾

贫血、脾肿大、肾病,凶险型疟疾。

4.疟疾免疫。

5.疟疾的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6.疟疾的流行特征、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及措施。

第六章医学节肢动物

第1节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医学节肢动物概念及特征。

2.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3.了解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和防制。

【教学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概念、特征及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2.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

3.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4.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第2节蚊

【教学目标】

1.掌握蚊与疾病的关系。

2.了解蚊形态、生活史、生态等。

【教学内容】

1.蚊的形态结构。

2.蚊的生活史:三属蚊生活史各期主要鉴别。

3.蚊生态与生理。

4.主要传病蚊种与疾病的关系。

第3节蝇

【教学目标】

1.掌握蝇与疾病的关系

2.了解蝇形态、生活史、生态及防制等。

【教学内容】

1.蝇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态习性。

2.蝇与疾病的关系。蝇的防制。

第4节蚤

【教学目标】

掌握蚤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形态和生活史情况。

【教学内容】

蚤的形态、生活史与疾病的关系。

第5节虱

【教学目标】

掌握虱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形态和生活史情况。

【教学内容】

虱的形态、生活史与疾病的关系。

臭虫

【教学目标】

掌握臭虫的防治原则。了解形态和生活史情况。

【教学内容】

臭虫的形态、生活史与习性。

第6节蜱

【教学目标】

1.掌握蛛形纲的主要特征。

2.掌握蜱生活史各期的一般形态及硬蜱和软蜱的区别;蜱的生态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3.蜱、螨常见种类拉丁学名。

4.熟悉恙螨、革螨、蠕形螨的一般形态、生态、对人类的危害及防制原则。

【教学内容】

1.蛛形纲的主要特征。

2.蜱生活史各期的一般形态及硬蜱和软蜱的区别;蜱的生态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3.蜱、螨常见种类拉丁学名。

4.恙螨、革螨的一般形态、生态、对人类的危害及防制原则。

第7节疥螨

【教学目标】

1.掌握疥螨的致病与诊断。

2.了解疥螨形态、生活史、流行与防治。

【教学内容】

1.疥螨形态、生活史。

2.疥螨致病与诊断。

3.疥疮的流行与防治

第8节蠕形螨

【教学目标】

1.掌握蠕形螨的致病与诊断。

2.了解蠕形螨的形态分类。

【教学内容】

1.蠕形螨形态、生活史。

2.蠕形螨致病与诊断。

3.蠕形螨流行与防治。

第七章专题讲座

第八章医学寄生虫学实验实验课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