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

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
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

Waterfront Road, Si chuan, China / BLVD

2013-04-23

景观邻里尺度城市滨水绿地带状绿地生态湿地四川遂宁深圳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BLVD

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了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10年前,这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毕路德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创见性地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Today’s developing China is experiencing th e impact of a massive wave of urbanization. As a resul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re facing many social,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Fu River Wetland Park seeks to alleviate the strain of urbanization by merging the benefits of planned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eople/place oriented design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and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waterfront development.

非常感谢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将项目介绍和项目图片授权gooood发行。

Appreciation towards BLVD Architecture Consultant Co., Ltd. for providing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五彩缤纷路,设计语汇复活千年城市江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

设计范围: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

项目性质:城市规划、景观

设计单位: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四川省遂宁市

建设单位:遂宁市河东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尺度: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滨水规划项目,覆盖了涪江沿岸8公里、140公顷区域

占地面积:725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8年

Waterfront Road, Design Language reviving Millennium Years’ Urban Waterfront

Project Information

Project Name: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planning in Hedong newly-developed area (Waterfront road) Design Scope: planning, landscape &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Nature: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Unit: BLVD Architecture Consultant Co., Ltd.

Project Location: Suining, Sichuan Province

Construction Unit: Suining Hedong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oject Scale: eco-waterfront planning project for a medium and small size city in China,

running eight (8) kilometers of the Fu River waterfront and extends to an area of 140

hectares

Size: 725000 square meters

Design Time: 2008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城镇化的巨大浪潮冲击。作为城镇化前沿的中小城市,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涪江湿地公园,从环境再生创造切入,引导和提升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再生。

前世今生——设计背景

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书写荣耀;10年前,这是一片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1660年后,当重新思考这片土地的使命落于毕路德的肩头,便注定了始于公元2008年的这一次城市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开发,更是一项生态恢复工程,是一次将有着千年古韵却破败荒凉的河滩地变成“城市绿肺”的神奇之举。但政府财政投入有限,试图用极少的投入去完成一件几乎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资源匮乏、空间有限,还面临着如何将一个原本作农业、防洪之用的大尺度荒块改良成为一片有可持续生长力的城市化滨水景观,此外城市化进程中创伤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等诸多条件也都在束缚着我们。

但从2008年起,遂宁河东新区的蝶变由此开始……

毕路德早在五年前就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此次创见性地

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利用原农耕破坏的河滩土地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经过重建的区域水体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利用原混凝土渠化的防洪堤岸化防洪大坝为优美岸线,从而将原防洪堤岸这种危险的地带灵动幻变成可亲近、可体验的自然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匠心之意——设计理念

汲取“舞动”的灵魂涵义,使用“张扬”的设计手法,去寻求文化、商业、空间、生态的突破与回归。深刻剖析遂宁的经济态势与历史文化,通过设计为项目与城市之间找到了一个嫁接兴奋点。立足于项目的优势,借用新生地带去阐述遂宁作为一个千年城市的“城市复兴”。作为城市复兴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从设计内容上通过融合商业、传承文化、回归生态以及创造体验空间与旅游度假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模式,把遂宁五彩滨江景观带打造成一处现代、时尚且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购物天堂。使之成为遂宁市新的城市中心、休闲体验中心、购物旅游中心、滨水观光中心,舞动遂宁经济的发展。从设计形式上打破传统的规划模式,充分利用“两面临山水、中间一座城”的山水特点,传承东方园林中“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高度融合意境,突出生态园林特色,运用流动的线条与聚集的小圆点所产生的韵律,创造一处建筑、景观、自然协调统一、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的景观体验场所,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山水园林城市。

运动休闲区:紧靠涪江三桥以北,利用观音湖浩瀚的水面,旨在打造遂宁五星级滨水景观。城市休闲公园、水上运动基地,大型露天海滨浴场组成一首曼妙的灵魂之乐。

生态体验区:生态体验区位于涪江三桥以前,近邻遂宁行政中心。设计中营造了精美绝伦的自然之美,绿色之美。充分利用宽阔的滨水滩涂建立了三百亩湿地公园,具有生态科技体验中心,生态体验广场,植物博览广场,生态茶室等配套。

时尚商业区:现代气息浓郁具有国际风貌且充满活力的时尚商业区将成为遂宁最具代表性和感召力的城市名片。时尚商业区位于景观带中部,与河东新城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紧密相连,设计有举行大型庆典的圣水广场,佛手标志塔,大型滨水观光平台,大型音乐喷泉等标志性建筑。还有别具一格的大型酒店,更可让市民享受时尚购物盛宴。是集时尚购物、商业休闲、现代餐饮、风情酒吧为一体的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多功能复合型现代消费中心。其中临湖商业区以大型水景为背景,设计有主题餐厅、特色商铺,湖畔休闲区、电影城等,并设置了观景台,充分发挥了水、人、城、景相生相容的独特优势,汇集多元时尚精品,以浓郁的异域风情人文的商业智慧,倡导新型社区、新型模式和消费时尚。

绿色主题区:位于滨江之南,主要依托观音文化,设立文化展示中心、素斋房、养心轩、圣水天堂等,塑造一个现代化的,集修心养性、朝圣祈福、沐浴更衣、斋戒素食、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怡情养生中心,打造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观音文化特色。在这里的绿色食品主题园可以享受琳琅满目的特色食品,以绿色食品为卖点,集展览、零售、餐饮为一体,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绿色食品体验中心。

观照天下——社会意义

在项目进行定位时,它就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和“城市公园”的概念。毕路德的规划不仅强调需结合当地特殊的用地条件,尽可能地保存了自然原生态的元素,减轻环境负荷,有效了保持了当地环境的完整性,真正体现人与自然自由交流的和谐境界。另一方面,毕路德规划设计方案也突破了在低成本投入下进行中小城市的的生态经济如何良性运作的发展瓶颈,同时满足了当代中国绝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城市的景观发展需求,为发展中国家二三线城市的未来城市化进程起了引导作用,对中国同类中小城市滨水经济景观设计起了参考示范作用。而今天,遂宁正以高标准的国际化速度诠释着中国古城的新貌,也促进着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

主页Home |

专辑Album

|

分类 Type

|

工作Job

|

联系Contact

Waterfront Road, Si chuan, China / BLVD

2013-04-23

景观邻里尺度城市滨水绿地带状绿地生态湿地四川遂宁深圳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BLVD

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了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10年前,这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毕路德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创见性地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Today’s developing China is experiencing the impact of a massive wave of urbanization. As a resul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re facing many social,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Fu River Wetland Park seeks to alleviate the strain of urbanization by merging the benefits of planned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eople/place oriented design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and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waterfront development.

非常感谢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将项目介绍和项目图片授权gooood发行。

Appreciation towards BLVD Architecture Consultant Co., Ltd. for providing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五彩缤纷路,设计语汇复活千年城市江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

设计范围: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

项目性质:城市规划、景观

设计单位: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四川省遂宁市

建设单位:遂宁市河东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尺度: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滨水规划项目,覆盖了涪江沿岸8公里、140公顷区域

占地面积:725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8年

Waterfront Road, Design Language reviving Millennium Years’ Urban Waterfront

Project Information

Project Name: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planning in Hedong newly-developed area (Waterfront road) Design Scope: planning, landscape &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Nature: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Unit: BLVD Architecture Consultant Co., Ltd.

Project Location: Suining, Sichuan Province

Construction Unit: Suining Hedong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oject Scale: eco-waterfront planning project for a medium and small size city in China,

running eight (8) kilometers of the Fu River waterfront and extends to an area of 140

hectares

Size: 725000 square meters

Design Time: 2008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城镇化的巨大浪潮冲击。作为城镇化前沿的中小城市,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涪江湿地公园,从环境再生创造切入,引导和提升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再生。

前世今生——设计背景

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书写荣耀;10年前,这是一片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1660年后,当重新思考这片土地的使命落于毕路德的肩头,便注定了始于公元2008年的这一次城市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开发,更是一项生态恢复工程,是一次将有着千年古韵却破败荒凉的河滩地变成“城市绿肺”的神奇之举。但政府财政投入有限,试图用极少的投入去完成一件几乎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资源匮乏、空间有限,还面临着如何将一个原本作农业、防洪之用的大尺度荒块改良成为一片有可持续生长力的城市化滨水景观,此外城市化进程中创伤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等诸多条件也都在束缚着我们。

但从2008年起,遂宁河东新区的蝶变由此开始……

毕路德早在五年前就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此次创见性地

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利用原农耕破坏的河滩土地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经过重建的区域水体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利用原混凝土渠化的防洪堤岸化防洪大坝为优美岸线,从而将原防洪堤岸这种危险的地带灵动幻变成可亲近、可体验的自然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匠心之意——设计理念

汲取“舞动”的灵魂涵义,使用“张扬”的设计手法,去寻求文化、商业、空间、生态的突破与回归。深刻剖析遂宁的经济态势与历史文化,通过设计为项目与城市之间找到了一个嫁接兴奋点。立足于项目的优势,借用新生地带去阐述遂宁作为一个千年城市的“城市复兴”。作为城市复兴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从设计内容上通过融合商业、传承文化、回归生态以及创造体验空间与旅游度假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模式,把遂宁五彩滨江景观带打造成一处现代、时尚且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购物天堂。使之成为遂宁市新的城市中心、休闲体验中心、购物旅游中心、滨水观光中心,舞动遂宁经济的发展。从设计形式上打破传统的规划模式,充分利用“两面临山水、中间一座城”的山水特点,传承东方园林中“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高度融合意境,突出生态园林特色,运用流动的线条与聚集的小圆点所产生的韵律,创造一处建筑、景观、自然协调统一、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的景观体验场所,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山水园林城市。

运动休闲区:紧靠涪江三桥以北,利用观音湖浩瀚的水面,旨在打造遂宁五星级滨水景观。城市休闲公园、水上运动基地,大型露天海滨浴场组成一首曼妙的灵魂之乐。

生态体验区:生态体验区位于涪江三桥以前,近邻遂宁行政中心。设计中营造了精美绝伦的自然之美,绿色之美。充分利用宽阔的滨水滩涂建立了三百亩湿地公园,具有生态科技体验中心,生态体验广场,植物博览广场,生态茶室等配套。

时尚商业区:现代气息浓郁具有国际风貌且充满活力的时尚商业区将成为遂宁最具代表性和感召力的城市名片。时尚商业区位于景观带中部,与河东新城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紧密相连,设计有举行大型庆典的圣水广场,佛手标志塔,大型滨水观光平台,大型音乐喷泉等标志性建筑。还有别具一格的大型酒店,更可让市民享受时尚购物盛宴。是集时尚购物、商业休闲、现代餐饮、风情酒吧为一体的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多功能复合型现代消费中心。其中临湖商业区以大型水景为背景,设计有主题餐厅、特色商铺,湖畔休闲区、电影城等,并设置了观景台,充分发挥了水、人、城、景相生相容的独特优势,汇集多元时尚

精品,以浓郁的异域风情人文的商业智慧,倡导新型社区、新型模式和消费时尚。

绿色主题区:位于滨江之南,主要依托观音文化,设立文化展示中心、素斋房、养心轩、圣水天堂等,塑造一个现代化的,集修心养性、朝圣祈福、沐浴更衣、斋戒素食、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怡情养生中心,打造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观音文化特色。在这里的绿色食品主题园可以享受琳琅满目的特色食品,以绿色食品为卖点,集展览、零售、餐饮为一体,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绿色食品体验中心。

观照天下——社会意义

在项目进行定位时,它就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和“城市公园”的概念。毕路德的规划不仅强调需结合当地特殊的用地条件,尽可能地保存了自然原生态的元素,减轻环境负荷,有效了保持了当地环境的完整性,真正体现人与自然自由交流的和谐境界。另一方面,毕路德规划设计方案也突破了在低成本投入下进行中小城市的的生态经济如何良性运作的发展瓶颈,同时满足了当代中国绝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城市的景观发展需求,为发展中国家二三线城市的未来城市化进程起了引导作用,对中国同类中小城市滨水经济景观设计起了参考示范作用。而今天,遂宁正以高标准的国际化速度诠释着中国古城的新貌,也促进着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简介) 一、规划依据——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6.《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7.《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引》 8.《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9.《珠海市土地管理条例》 10.《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11.《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12.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管理规定——上层次规划: 1.《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3.《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4.《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珠海2030)》 5.《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 6.《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二、规划范围 东隔十字门水道与澳门相邻,南濒南海,西临磨刀门水道,北与珠海南湾城区隔马骝洲水道相望,规划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 三、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发展定位:“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 2.发展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四、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 1.发展规模:规划2015年人口规模为12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为28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空间结构: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紧凑发展、紧密关联的“三片、十区”的功能布局。“三片”为商务服务片、科教研发片、休闲旅游片。“十区”为商务服务片中的口岸服务区、中心商务区和国际居住社区;科教研发片中的教学区、综合服务

滨江景观设计

南京滨江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通过对孝感、天津两地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南京独特的滨江环境对比分析对滨江景观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南京滨江进行个性化探究与设计,使符合南京独特地理、人文环境,实现以现代化城市新区形象为特色的河西滨江地区的目标。 1.孝感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 当前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范围的扩大,人口集聚的加快,促成了各地城市河道环境严重污染,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度的恶化,城市环境生态性的矛盾由此变得尤为突出。尤其地处河网(江河)交错的滨水城市环境质量则更加受人注目和关切。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构建人、水、绿和谐发展。是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污染源源头管理,开展系统的宣传教育,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垃圾,严把审批关,杜绝污水入河等;开展工程措施,恢复和建设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其建设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理念应该是:水体清澈,鱼儿戏水;河岸弯曲,让人寻味;水岸茂绿,四季有花;水岸建筑,高低起伏;建材环保,还原生态。在孝感市老澴河景观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生态之河”——恢复建设母亲河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其成为重要的城市绿带,建立生态效能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滨水区域。 “文化之河”——继承和创新传统的文化形式,传承孝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成为新时期孝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在滨水景观中,赋予意境高远的诗意词境。 “休闲之河”——塑造全新的充满活力与魅力的都市滨水景观,焕发母亲河新的活力,面向城市居民多重需求的开放休闲空间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宜居休闲城市。 1.2、孝感市老澴河景观设计 1.2.1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 老澴河位于孝感市城南,西起澴河大堤,东至三军台与滚子河交汇,全长8.6公里,汇流面积40k㎡,下游延伸汇入府河。与中国早期城市依托主要航运水道选址一样,老澴河早期作为航运水道,支撑着孝感老城发展与对外交通,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它见证着孝感的事件、记忆、兴衰及文化底蕴,被誉为孝感的“母亲河”。2008年孝感总体规划修编中,强调了老澴河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老澴河和滚子河依托自然河道,建设50~800米宽的城市走廊,构筑孝感的城市发展生态轴线。是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两带五轴多片”中“两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由老澴河、澴河、滚子河以及正在实施的“三河连通”工程,共同构筑了孝感“三河连通、四面环水”的水乡园林格局。 1.2.2.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这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的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8014576455.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VIP专享】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文本 (公示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2)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2) 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 (6) 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加强石家庄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落实有关上位规划的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促进石家庄高新区合理地开发与 建设,特编制《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第1.2条: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及建设活动,均应遵照本规划执行,下一层次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 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1.3条:规划范围:北至北二环路东延,南至南三环,西至现状京珠高速公路,东至东三环,规划面积为74.68平方公里。 第1.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3.《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2012.3); 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12);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0.《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1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13.《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9.6); 14.《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09.7.1); 15.《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2.1); 16.《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2014.6.1); 17.《河北省城市红线管理规定》(2012.12.1); 18.《河北省城市黄线管理规定》(2012.12.1); 19.《河北省城市蓝线管理规定》(2012.12.1); 20.《河北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2012.12.1); 21.《河北省城市紫线管理规定》(2012.12.1); 22.《石家庄都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2012.5.1); 23.《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3); 24.《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程序规定》(2015.3)。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第2.1条:功能定位:集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沿的新兴产业、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优质的生活服务四位一体的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城。 第2.2条:发展目标 1.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2. 河北省自主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示范基地; 3. 石家庄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建设标杆。 第2.2条: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50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规模为74.6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 60.10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规模14.58平方公里。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 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 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 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广西玉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广西玉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发布时间:2011-05-20 来源:玉东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 一、规划背景 根据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玉东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要求,为了科学指导玉林经济开发区整体良性发展,我局根据玉东新区工委、管委的部署,组织编制了广西玉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对规划予以公示。 二、规划编制范围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北起人民路,南至洛湛铁路,东至文体路,西达广场东路,总面积为13.10平方公里。其中,南流江北片为玉东新区管辖范围,面积约 8.96平方公里。 三、规划定位、发展目标和人口规模 (一)规划定位 1.经济全球化时代广西吸引外资和尖端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以物流配送、健康食品、医药制造、医疗器械、机械配件等为主的低碳健康产业基地; 2.玉林城市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区、高新技术的集聚区、总部经济的示范区以及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生态居住区。 (二)发展目标 1.做大做强以健康食品、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等为主的健康产业。

2.完善开发区配套服务业,到2015年实现开发工业用地规模达200公顷,吸纳企业员工约8万人,实现产值达到百亿元以上。 3.将玉林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玉林市“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物流经济的先导区、总部经济的示范区”。 (三)规划规模 参考玉林城市总体规划和玉林市近期建设规划对人口规模的预测,并综合考虑该区的规划定位、生态环境条件、人口与用地建设条件等诸多因素,本规划区的物流及工业就业人口规模为6.5万人,居住生活人口14.9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2.69平方公里。 四、规划结构 玉林经济开发区规划结构为:“一带、两心、三轴、八区”。 1.一带: 城市绿带——依托东西流向的南流江构建滨水景观带 2.两 “公园绿心”——规划在二环东路东侧区域规划一处综合性的城市公园,形成城市“绿心”。 “服务中心”——规划在二环东路西侧区域结合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广场等用地,综合开发形成区域性的公共服务中心。 3.三轴: 发展主轴——交通联系轴。沿二环东路南北向贯穿整个规划区,是开发区各片区的交通发展联系轴线。

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 长泠江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前言 把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是当今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一个新的思路,在本区绿地系统规划中运用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原理(如:基质、廊道、斑块景观模式)来指导、构建科学、稳定的绿化系统结构,进一步分析各个绿地的地位作用,给整个绿地系统作出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针对长泠江从生态角度出发,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统一规划和设计、恢复这些自然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水域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体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整个滨江景观设计体现了“以理为主(自然景观),以造为辅(人工景观)”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依据 1、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要领规划文本 2、姚北工业新区长泠江两岸景观方案征集文件 二、区位分析 余姚作为杭州湾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将成为长江三角洲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姚北新区地处杭州湾大桥南岸的桥头堡,开发建设姚北新区,有利于加快北部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促进该地区土地及空间资源的集约使用和合理配置,推动余姚工业区、城市化进程。 余姚市区由于周边山体及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受到用地条件的牵制。依据余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1~2020中规院)与政府战略决策,余姚未来发展将形成北园南城的空间形态结构。即通过

工业用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疏解,将余姚主城建设成为以行政、商贸、金融、生活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姚北建设工业新区,作为余姚主城现有工业向外疏解的目的地以及余姚未来城市发展的工业产业基地。 三、基质概况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城位于余姚市北部的低塘、朗霞镇内,是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组成部分。本区块东靠低塘镇区,南接老方桥镇,西邻朗霞镇区,北靠慈溪市的周巷镇。 区块内的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3.4~4.2米左右,区内河道纵横,有临周长、长泠江、长庆桥江等,水位为2.5~2.7米(黄海高程,下同),历年最高水位(1962年)为4.63米,历年最低水位(1967年)为0.00米。现状用地主要为农田村庄、工业用地和水域;本区块用地平坦,河道密布,水网河道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生态景观;梁周公路、329国道、余慈公路从用地边缘经过,为初期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基地南部山体绿化植被较好,可以作生态绿地的组成部分加以利用。另外,基地东侧,群山环绕,可以作为新区的景观背景。 四、新区整体系地系统规划 (一)绿地系统结构 能够使城市绿地系统化最关键的是能够构建一个巩固的系统结构系统,结合姚北工业新区的概念性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姚北工业新区的绿地系统是网格结构,具体讲就是由“一心、二带、三廊”构成的“册”字形绿化系统格局,这样的一种格局是在新区外围将两个大型的自然植被班块规划为生态涵养区,在新区内部按绿地相应的服务半径而设置一定数量的中小型绿地,用以保障景观的异质性,通过城市绿色廊道将新区内外部的绿色班块联系起来,成为完整的新区绿地系统。主要是以两区生态涵养区为生态腹地,通过三条南北流向水系构成的绿色廊道与工业新区相互渗透,和一条人文景观轴东西贯穿;利用新区的河道,交通系统构筑新区绿地网格格局,在此基础上以绿色斑块(如科技广场、体育公园、文化休闲绿地等)丰富完善整个新区的绿地系统

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设计范围:景观设计 建设单位:遂宁市河东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面积: 10586㎡ 项目性质:城市公共景观公园 项目位置:四川省遂宁市 设计时间: 2009 公园整体设计通过时间、空间、文化等界限的突破,通过一种旅游线路的方式,把建筑和景观通过街、巷、院的概念合理地融入到场地之中。实现 一种建筑与景观、文化与产业的无间融合。观音文化公园以浑厚的观音文化为基础,以多彩的民俗民风为血肉,以独特秀美的自然景观为依托, 以别出心裁的设计为表现。不仅是心灵休憩的旅游路线,更是修身养性的文化长廊。Design Scope : Landscape Construction Unit : Suining Hedo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Co., Ltd. Design Area : 10586㎡ Project Nature : City Park Location :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Design Time : 2009 Our approach for the design of Guanyin Cultural Park is to create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Culture and Industry. Through the use of streets, lanes and courtyards, Man and Nature blend into one an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ime, space and culture are thus eliminated.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

目录 一.文字说明 1.规划对象 2 1.1 遂宁市概况 2 1.2 规划范围 3 1.3 规划内容和要求 3 2.规划思想 3 2.1规划依据 3 2.2规划目标 3 2.3规划原则 4 3.风貌评价 4 3.1城市风貌总体评价 4 3.2城市风貌因素评价 4 4.风貌定位——遂宁市城市风貌审美特征 5 4.1 审美特征与风貌定位 5 4.2风貌定位概念解读 6 5.风貌分区 6

5.1山水风貌区 6 5.2观音文化风貌区 7 5.3民俗文化风貌区 7 5.4现代都市风貌区 7 6.风貌规划 7 6.1 山水风貌规划 7 6.2建筑风貌规划 8 6.3 景观风貌规划 10 7.风貌感知 12 7.1风貌感知场所规划 12 7.2风貌感知视线分析 12 8.风貌保障 14 二.图纸 01. 区位分析图 02. 风貌评价图 03.风貌分区规划图 04.山体风貌控制与引导图

05.水体风貌控制与引导图 06.建筑形式控制与引导图 07. 建筑高度和色彩控制与引导图 08.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09.标志景观系统规划图 10.道路景观系统规划图 11.风貌感知场所规划图 12.城市视线系统规划图 1.规划对象 1.1 遂宁市概况 1.1.1地理位置 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市域南北长108.9公里,东西宽90.3公里,面积5300平方公里。 遂宁市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资阳,西连德阳,北靠绵阳。距离成都、重庆各230公里,与两大城市呈等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达州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路建成通车,遂渝快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遂宁即将成为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

北城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城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城新区二期规划用地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南起南京路,北至长春路,东沂河、西祊河为界。此次规划区将形成一心、一轴、三区、多组团的生态网络型空间结构,把北城新区二期建成宜居宜业滨水花园新区。 从新型城镇化发展全局出发,按照“众星抱城、城乡一体、同城发展、适度超前”的要求,实现北城新区二期与一期、三期建设的有效衔接、协调推进;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按照以人为本和“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强化公益性设施、公共空间、环境绿化等规划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北城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报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北城新区二期规划交通便利教育均衡 交通:规划设置13座快速公交站点两条有轨电车形成环路 本次规划中预留了地铁线路和站点的位置,考虑在近期采用快速公交巴士(BRT)的方式加强与其他片区的联系,规划区内设置快速巴士站点13座,为整个规划区服务。 有轨电车作为我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次级系统,主要为北城新区居民服务,规划形成环路。将规划新建两条有轨电车环线,规划区内设置17座有轨电车站点。同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功能分区,在商业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区设置4座公交枢纽站点,以增强城市功能中心的可达性,发挥公交运能效率。 教育:19所中小学服务教育小学服务半径500米 此次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三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三区为文化娱乐休闲区、商业商务中心区、体育与科研创意中心区。其中,体育与科研创意中心区西邻祊河,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分布于祊河沿岸的创意中心区和居住区内部的中、小学,依托临沂大学城的科研优势,创建北城新区的研发产业集聚区。 按照服务半径500米,占地50亩,规划了班额为36个班的小学12所;按照服务半径1000米,占地80亩,规划了班额为36个班的中学5所。同时规划布局了2所高中,确保中小学服务半径合理、规模适中。 服务:增加五站规划内容将建2座加油加气合建站 为了更准确地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定位,本次规划增加了加油加气站、厕所及垃圾站、消防站、通讯基站、派出所等五站规划内容。 规划6座加油站,其中2座为加油加气合建站,加油站占地约6.8亩、加油加气站合建用地约11亩。二期规划范围内公厕78处,垃圾站43处,其中公共垃圾站合建26处。 规划范围内规划一处消防特勤站,一处中心站和一处一级消防站。除了满足北城新区二期的消防要求外,还可以兼顾北城一期的消防安全要求。 在规划范围内规划通讯基站32处,并规划了3处派出所,每处占地面积600平方米。

遂宁市中心医院河东院区工程1

遂宁市中心医院河东院区工程 劳 务 招 标 细 则 招标单位:征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遂宁项目部投标单位: 时间:

遂宁市中心医院河东区工程劳务招标细则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图及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以下招标要求。 一、人工费单价:由劳务投票的单位自主报价,报价中包括施工图及规范所规定的全部 工作内容。(不含周材、架料及其它主材)

装及预埋、临时设施) 二、各工种组长书面自报曾经和正在施工的工程名称、规模、层数、结构形式及工程地 点,要求具有书面证据,并到工地进行实体考察。 三、面试及专业水平考核 班组长到指定地点进行面试,并回答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经面试合格后,仔细阅读本工程施工图,书面列出所需人力、物力数量,进度如何控制,质量、安全如何管理,简要说明施工工艺和方案(如拼模方案和计划、钢筋施工方案和节约措施),如何节约成本,材料配置情况,如何节约原材料(包括钢管架料、模板、木料等周材)。 四、安全管理要求 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是达到四川省标牌工地,由参与劳务投标的单位自报安全文明试工管理体系,建立签订责任制等管理办法,详细说明各工种、工序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保证体系及措施,,必须符合国家及地主的规范和标准。 五、质量管理要求 本工程的目标是创四川省“天府杯”优质工程,由参与投标的劳务单位自报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办法,详细说明各工种、工序的质量要求,严格执行“三检制”等保体系及措施,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的规范和标准。 六、工期要求 本工程的主体框架结构要求在2010年2月10日(春节前)完工,砌体、抹灰工程在2010年5月完工,外装饰在2010年8月完工。农忙期间的施工计划安排,保证不影响工期和进度,如何采取措施。 七、劳务队伍管理人员组建及对工人的情况介绍 由劳务队伍自报管理人员配置岗位和人员数量,介绍工人来源地,工人素质情况,所完成工作业绩情况。 八、项目管理要求 要求劳务工人不能使用本地人员,遵守本公司及项目部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宿舍管理制度,禁止开火煮饭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绝对服从项目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如何有效的管理班组和工人,使其服从指挥,提出书面方案。 九、劳务款支付情况 要求劳务队伍垫资至主体框架完工支付劳务费的80%,但必须保证工人工资按月发放。 由劳务队伍自报垫资能力。 十、材料管理制度 本工程的所有的材料将采用领料制度,给以合理的正常损耗,超出部分按市场价赔偿,钢材超过规定节约率,将经以提成奖励。由劳务队伍自报材料管理办法。 十一、违约、违规处理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对劳务队伍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违反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行为,给与刚性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及不能适应项目部管理要求的,将清退出场,对在工地上偷窃行为及其他违法行为,将采取强制处罚措施或送司法机关。 十二、履约保证金 投标劳务队伍中标后在10天内向甲方交纳10万履约保证金及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主体完工支付劳务费时退还。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8014576455.html, 一、规划范围 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 1、“一带”: 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 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 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 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精心整理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一、 26.96二、 区。 三、 2198.59四、 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太湖大道城市发展轴:高新区未来“T ”型城市空间发展轴的主轴之一、未来高新区城市发展的活力之轴,是高新区西向太湖的窗口,也是科技城对外联系及展示的重要界面。 中心景观轴:科技城内部纵向的景观轴,南北向联系五龙山绿核、中心科技商务区、诺贝尔湖

蓝核等,是科技城创新、生态、活力、宜居等主题的集中展现。 “四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研创服务区、中心科技商务区和科技创新区。 “多片”:多个居住片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 ①城市建设用地 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198.59公顷。其中,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321.0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4.63%;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84.5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公顷, 规划绿 2 332.19 六、 1 1号线或2 2 (1 (2)主干路 “三横四纵”主干路结构,“三横”为秦岭路、青城山路和玉屏路;“四纵”为嘉陵江路、龙山路、天佑路和锦峰路。红线宽度为40—60米。 (3)次干路 次干路主要承担各功能片区内部的交通,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功能,发挥交通集散作用。红线宽度为24—54米。 (4)支路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红线宽度为8—24米。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8014576455.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

Waterfront Road, Si chuan, China / BLVD 2013-04-23 景观邻里尺度城市滨水绿地带状绿地生态湿地四川遂宁深圳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BLVD 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了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10年前,这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毕路德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创见性地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Today’s developing China is experiencing th e impact of a massive wave of urbanization. As a resul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re facing many social,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Fu River Wetland Park seeks to alleviate the strain of urbanization by merging the benefits of planned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eople/place oriented design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and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waterfront development.

苏州高新区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高新区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8-10-16 20:07:27) 转载▼ 标签: 房产 狮山 控制性 详细 规划 苏州 新区 商业 狮山片处于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其控规范围东起京杭运河,南至向阳路,西至金枫路,北到金山路、塔园河,规划总用地面积12.73平方公里。 狮山片定位规划定位为:苏州主城中心区,具有魅力的新区服务中心和宜人的居住片区;以?山映古城、水韵绿城、商荣主城、居宜新城?为总体目标。规划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一带、‘E’?型中心,狮山片区形成?一核、一带、两点、三轴、四区、九片?的空间格局,打造狮山城市中心,并充分利用运河资源文化,将运河与城市功能、公共空间相结合,在凸显运河景观的同时,融合进商业、居住、文体娱乐和休闲等城市功能,丰富公共空间。规划居住人口约20万人,为适应社区管理需要,将居住用地规划为六个居住片、八个社区组团,配以适当的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生活、休闲。景观规划形成?一核、一带、一区、三轴、四点?的景观体系,并体现自然环境与现代都市交融的城市景观意向。 《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了该片区的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以狮子山绿核为景观地标,京杭运河为景观带,狮山路、长江路为城市中心轴,竹园路和何山路为功能拓展轴,围绕竹园路与长江路及滨河路二个交叉口形成的公共服务节点,构筑五个金融、商业、娱乐休闲区和九个居住片区,有序引导中心城区的二次开发建设。 规划居住用地624.32公顷,居住人口20万人,以1.5-3万人为服务对象,

配套2-3公顷的社区中心。区内规划3所高中,4所初中,10所小学,13所幼儿园,以此完善该区的教育设施。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47.9公顷,以狮山路为核心,重点开发商业、金融、文体、休闲板块,形成市级商业金融聚集区。规划后的道路密度将从目前的4.64公里/平方公里提高至10.66公里/平方公里;为加强河道控制和岸边环境建设,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干流河道。同时,为打造?E?形高新区公共中心体系,在狮山路与长江路相交处围绕狮子山形成城市商休闲业区,何山路和竹园路实现各片区功能的延伸和补充,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提高。

西部水都——遂宁

西部水都——遂宁(目录) 第一章巴蜀明珠:历史悠久的蜀中重镇 第一节物华天宝的东川巨邑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二、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 三、四季分明的宜人环境 第二节历史悠久的蜀中重镇 一、古巴蜀国时期的遂宁 二、遂宁名称的由来 三、遂宁的建制沿革 第三节人杰地灵的文贤之邦 一、历史文化名人 二、历史杰出人物 三、革命英杰人物 第二章工商新城:发展中的西部食品纺织化工基地第一节食品纺织化学工业稳步增长 一、历史悠久的食品纺织工业 二、食品纺织及化学工业的新发展

三、打造西部食品纺织化工基地 第二节机械电子医药等后续产业增势强劲 一、机械工业不断壮大 二、电子工业正在兴起 三、医药工业后劲十足 第三节商贸物流日益兴旺 一、流通总体规模逐步扩大 二、现代流通业态初具规模 三、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四节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 一、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集群 二、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 三、组建新型专业合作组织 四、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一节水陆要冲自古皆然 第二节公路网络日益完善 第三节铁路建设突飞猛进 第四节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第五节通讯发展步伐加快 第四章西部水都: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第一节高起点规划,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定位

一、独特优势——遂宁具有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自然条件 二、总体规划——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 三、片区规划——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形象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西部水都”轮廊初显 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二、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城市规模不断拓展 三、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第三节高水平管理,现代文明城市活力初现 一、严格实施规划,科学管理城市 二、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创建优良秩序 三、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培育文明市民 第五章观音故里:中国观音民俗文化旅游城 第一节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一、观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二、宋瓷、卓筒井声名遐迩 三、独享殊荣的中国书法之乡 四、地方文化精品享誉海内外 第二节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品牌 一、皇帝赐封的著名观音道场——广德寺 二、中国最早的著名观音道场——灵泉寺 三、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第三节魅力无穷的世界性旅游产业品牌

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桂阳县城芙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OF FURONG DISTRICT OF COUNTRY TOWN OF GUIYANG 文本 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八年三月

第二条 道,总用地面积约 第三条 第四条 万人。 第五条 第六条 (国发[2002]13 第七条 时,

第九条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性质、用地界线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具体见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附表二)。 第十条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调整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地块内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应符合附表三中所规定的相容性。 第十一条现有土地的使用性质若与分图图则规定不符,暂时不须更正,但若对土地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改造,则必须与分图图则的规定相符。 第十二条芙蓉新区的规划结构为:“三心五轴六区”。“三心”是指塔背水库、行政中心、北部片区中心。“五轴”是指欧阳海大道、龙潭路两条发展主轴,芙蓉路发展次轴,“北部居住建筑区→行政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东塔公园”人文轴线;“麒麟山→欧阳海广场→文化娱乐中心→塔背水库”环形绿楔。“六组团”是指物流商贸区,北邻居住组团、教育文化园区、行政文化景观区、综合组团、体育休闲区。 第十三条用地布局原则上必须优先满足道路交通、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要求,用地开发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两种手段,采取弹性开发原则。具体布局如下: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255.4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6.76%,人均居住用地35平方M。 规划由四片区居住组团组成:主要位于金山路北侧、行政中心西侧、东邻舂陵大道两侧;居民安置用地就近设置,共设安置点6处,规划用地面积5.69公顷。 2、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213.9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45%,主要位于龙潭路北面和接官司亭路北面。 3、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除行政办公用地以外的公共设施用地133.3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19%,分三处布置。一处是以迎宾路及蓉园路为基础向东向南延伸形成的带状商业区;一处是位于八字潭附近为主城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区;一处是以对外交通设施用地为依托,集中布置商业用地形成的为北侧片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区;另一处是以体育中心建设为依托,集中在塔背水库以北,芙蓉路两侧布置为东片区及主城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区。 4、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2.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38%。 5、仓储用地 在骏马亭大道南侧规划仓储用地12.4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79%。 第十四条各地块征地面积,从相邻道路中心线算起;各地块用地面积为道路红线和地块划分界线以内的用地。控制指标以用地面积进行控制,详见附表五。 第十五条容积率的规定 居住建筑容积率严格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分图图则》中的规定执行。 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特殊用地的容积率详见《分图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