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

游戏论简答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概论

一、学前儿童游戏论研究的内容:

1.描述儿童游戏发展的普遍模式和共同特征

2.揭示儿童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探究不同因素对游戏发展的影响

4.提出和帮助指导儿童游戏的策略或具体方法。前三项是基础理论研究,后一个是应用性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改善教育实践 1.为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游戏活动提供科学指导2.为玩具的设计与生产,为家长购置玩具、指导幼儿游戏提供帮助3.为其他有关儿童游戏的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二)推进理论建设

三、评述经典游戏理论:

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带有浓厚生物学色彩,主要是主观思辨产物,缺乏可靠实验依据,由于它或多或少的解释并说明了游戏的现象,推动着儿童游戏研究的进展,对后人的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四、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

1.从游戏理论发展来看,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性质转变

2.从游戏价值观变化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五、儿童游戏研究四阶段:

1.从本世纪20年代左右到解放初期

2.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3.文革时期

4.文革至今

六、陈鹤琴认为儿童游戏的原因:

1.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有关

2.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给孩子快感有关

七、陈鹤琴提出的优质玩具的标准:

引发幼儿游戏兴趣、质地坚固不易损坏、可激发幼儿想象力、发展儿童创造力、能适应儿童的能力、发展儿童智力

八、我国儿童游戏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1.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问题

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九、研究儿童游戏时需注意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十、儿童游戏研究的课题来源:

1.关于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的的研究

2.幼儿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十一、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程序:

1.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2.选择

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3.确定研究变量与

观测指标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5.研究

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6.数据整理与统计

分析

十二、儿童游戏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

十三、运用问卷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1.试题数量不宜过多,紧紧围绕研究主

题2.试题内容应是儿童熟悉、能理解的

3.大规模的问卷研究,必须在预测的基

础上进行。其形式应以封闭式为主、开

放式为辅,答案要便于统计、归类。

十四、进行访谈时需注意的问题:

1.访谈前要熟悉访谈内容,了解儿童背

景情况,选择好访谈时间、地点,带齐

访谈所需材料2.开始时应提一些非研究

性问题,以便建立合作友好的交流气氛

3.访谈者要掌握交谈艺术,做到轻松自

如 4.成功访谈的关键在于把握谈话方

向。

第二章、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流派

一、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理论:

1.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

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2.游戏可满

足儿童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受唯乐原则的驱使

二、佩勒的游戏理论:

1.角色动机说2,。游戏的发展阶段(1.

与机体有关的挫折方面2.前恋母阶段3.

恋母冲突阶段4.后恋母阶段)

三、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

1.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可帮助自我

对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进行协调

和整合2.由于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因素

的影响,儿童游戏存在性别差异3.游戏

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

突中的情感危机

论述四、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

评价;

1.精神分析学派把对游戏的研究置于个

体人格发展的整体背景之中,对后来一

些游戏研究者有重大影响2.精神分析游

戏理论对于游戏对儿童健全人格和心

理健康甚至成人生活的重要性的研究,

极大的推动了人格及行为矫正技术,特

别是游戏治疗理论及方法的研究与应

用3.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

的成年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人们重

视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重视想象性的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有积极意

义。4.精神分析学派充分关注了儿童游

戏生活的生物动机,然而没能重视游戏

的社会性及作为人的游戏者的主动性5.

研究方法上富有主观色彩

五、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理论基

础:

1.儿童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2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能3.儿童认知

发展的阶段论

六、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

2.前运算阶段2~7

3.

具体运算阶段7~12 4.形式运算阶段

12~15

七、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游戏

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

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3.游戏的功能:

以同化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情感

的自我需要

八、练习性游戏的发展趋向:

1.因增加了表征而演变为象征性游戏

2.

伴随社会化的方向,倾向于规则性游戏

3.像真正的适应发展,成为严肃的智力

活动

九、论述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

评价:

1.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开拓了从儿童认知

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成

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游戏与儿童认知

发展关系研究的直接催化剂2.皮亚杰游

戏发展的阶段理论,强调儿童游戏是一

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是随着儿童心里

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拓展了人们

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价值的认识,对传统

的游戏—学习的对立观念,是一种巨大

的打击3.皮亚杰指出在认知发展不平衡

或不成熟的阶段,从而强调游戏对儿童

情绪情感发展的价值。因此,皮亚杰在

游戏发展上,强调了智力(认知)的决

定作用,则忽视了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

这种片面的、单向的理解,从根本上颠倒了作为一种活动形式的游戏与智力的关系,损害了他的游戏理论的价值。

十、高级心理机能的特征:

1.是随意的、主动地,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他的反应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

3.其实现过程是间接地,以符号或词为中介

4.起源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

5.从个体发展看,高级技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十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

1.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2.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生物本能论

3.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展、发生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十二、维果茨基的游戏学说:

1.游戏的实质:愿望的满足

2.游戏的活动属性:想象性情景和游戏规则

3.游戏的价值: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1.游戏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逐步内化的一个过渡阶段2.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

十三、艾里康宁的游戏中角色的发展过程三阶段;

1.掌握物品的习惯用法2.最初动作的概括化3.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

十四、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评价:

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注重把游戏的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实践联系起来,注意吧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与教育实践

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强调用游戏组织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活动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使得社会环境因素对游戏影响作用引起了研究者注意

4.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游戏提到了儿童主导活动的高度来认识,从而赋予游戏更为重要的认知价值。

十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儿童的游戏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社会文化经验,所以不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带领儿童多听,多看。

十六、觉醒与两个因素有关:1.外部刺激或环境刺激2.机体的内部平

衡机制

十七、觉醒论的基本观点:

1.环境刺激是觉醒的源泉

2.机体具有维

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

十八、对游戏觉醒理论的评价:

1.游戏的觉醒理论把研究延伸到了游戏

的生理机制,同时,由于生理心理学术

语的运用,使得对游戏过程的描述更精

确、严谨。2.提出了环境与人的交互作

用的原理,启发我们应重视幼儿园环境

的科学创设合理组织3.对于做好新生入

园的适应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十九、对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评价:

1.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为追溯意识的种族

演化史提供依据2.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本

身价值的认识

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及特征

一、建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活动本质

需具备:

1.幼儿游戏的过程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

验2.游戏活动既重过程又重结果3.游戏

诱发儿童内在动机,在相应行为中自愿

遵守游戏规则。

二、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游戏的主体性本质特征能满足幼儿身

心发展需要,促进幼儿进一步发挥其主

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

全面发展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既肯定

了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又赋予游戏精神

特质3.游戏主体性本质观在游戏教育实

践中将尊重儿童的个体发生放在首位,

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

造性,对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游戏活动

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游戏活动的本质是

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三、国外学者对学前儿童游戏特征的分

析:

1.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

2.克拉斯诺和

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说3.加维的游戏行

为五特征说4.克罗伊斯的游戏行为六特

征说5.鲁宾等的游戏行为的六倾向说

四、我国学者对学前儿童游戏特征的认

识:

1.根据游戏与学习活动和劳动的区别来

分析游戏的特征2.从游戏可观察的外显

行为来分析游戏的特征3.从幼儿进行游

戏的动机和体验来分析游戏的特征

五、游戏与学习和劳动的区别:

1.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

在假想的情景中反应周围生活3.游戏没

有社会的使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

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

愉悦的情绪

六、论述游戏与非游戏的辩证关系:

1.愉快中有严肃。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

的活动,但不排斥游戏中有类似工作的

严肃表现。2.重过程又重结果。幼儿进

行游戏活动是为了好玩、高兴,他们在

过程中追求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是既重

过程又重结果的体现3.自由中有规则。

对游戏本身来说,他是一种自由却蕴含

着规则的活动,这种自由体现在幼儿自

由自主的活动,对规则自觉自愿的遵

守。4.假想中的现实。游戏中的假想情

节与现实生活中情节有机的结合在一

起,使他们对游戏产生兴趣。5.练习中

有探索。幼儿通过游戏中的探索和练习

其游戏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游戏是

一种既有练习又有探索的活动。

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

一、皮亚杰关于游戏能力获得的理论解

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自然出现于儿童认

知发展过程中,婴儿与物体的交互作用

是婴儿游戏的最初形式,同时游戏随着

认知的发展而发展,从自我中心到社会

化。在皮亚杰的自我建构理论中,游戏

仅仅被看做是婴儿独自面对周围环境

的孤立的认知活动产物,游戏功能也仅

仅是巩固婴儿已学会或获得的动作。他

忽视了社会情境这个因素,忽略了母婴

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历史文化学派关于游戏能力获

得的理论解说:

其认为早期的假装游戏是一种形成

性的活动,直接关系到儿童更高水平的

心理机能的发展,游戏以及更高水平的

心理机能都来源于儿童与成人的相互

作用。

三、社会建构主义关于游戏能力获得的

理论解说:

其认为游戏是作为看护者的成人和

婴儿之间发生的社会性互动的结果,是

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存在于早期的社

2

会关系之中,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儿童对于社会世界的认识早于对实物世界的认识,社会性关系制约着非社会性关系的建立。

四、儿童游戏的内部动因(儿童为什么游戏):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角度看,儿童首先出现的是自然醒的需要,然后是社会性质的需要,儿童对游戏的需要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儿童游戏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就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部方面过程而言,游戏成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

五、马斯洛的儿童的基本需要中的三层次:

1.维持生命、安全、机体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2.认知水平的需要或成语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包括理解环境和影响环境的需要。

3.社会性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六、马斯洛的三层次九需要与儿童游戏的关系:

驱使儿童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的需要、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尊敬或认可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儿童最高层次的需要,他在不同游戏中有不同的满足方式。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儿童最低层次的需要,是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

七、儿童游戏动机类型:

活动性动机、探究性动机、成就型动机、亲和性动机

八、儿童游戏的个体发展:

(一)从认知角度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1.感觉运动阶段游戏的发展 2.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3.幼儿末期游戏的发展(二)从社会性角度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1.单独游戏阶段 2.平行游戏阶段3.联合游戏阶段4.合作游戏阶段(三)从游戏的内容、形式上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九、游戏形式的发展;

1.游戏的动作逐渐连贯

2.游戏的语言逐步发展

3.游戏时间逐渐增长

4.游戏规则日益明朗化

5.游戏活动不断社会化十、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幼儿各大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

2.

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十一、认得身体发展包括:

1.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

2.运动能

力的发展3.适应能力

十二、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2.促进幼儿

思维能力的发展3.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

发展4.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十三、幼儿想象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1.游戏中对物的想象是从无意到有意,

从被动到主动2.幼儿的想象从不稳定到

稳定3.游戏使想象力逐步脱离外在活动

状态,向内在活动转化

十四、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

用:

1.有助于幼儿社会性交往技能的提高

2.

有助于幼儿去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3.

有助于增强幼儿社会角色扮演能力4.有

助于幼儿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5.有助

于锻炼幼儿意志力

十五、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中的作

用:

1.经常使幼儿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

2.有

助于幼儿消除消极情绪情感3.有助于发

展幼儿的高级社会性情感

第五章、学前儿童游戏与幼儿园教育

一、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自身

演进中的连续过渡性的具体表现:

1.当婴儿有依赖性生理活动转变为独立

性生理活动之后,便开始了有无条件反

射向初级条件反射的过度2.当婴儿由丰

富的感知觉内化为表象的同时,便开始

了有感觉运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

过渡3.当儿童的语言及其功能获得表现

时,儿童思维也就获得了自己的物质外

壳和工具,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初步

逻辑思维过渡4.随着形式逻辑思维和概

括运算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

思维品质也日益完备起来。

二、游戏活动与儿童思维发展的关系:

1.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来帮助儿童理解物体之间的共性和物

体的运动,使知觉更有概括性2.可帮助

他们扩展兴趣的范围3.有些游戏活动由

于有机会让每个儿童表现各自独特的

思维方式和参与方式,因此有助于儿童

创造力的发展 4.在竞争性的游戏活动

中,儿童为了达到取胜的目的,产生不

甘落后的上进心理。这种内在的动力有

助于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敏锐的感知

和观察力,也可调动他们认识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

三、儿童社会化发展与游戏活动的关

系:

1.个人适应群体需要的情感和愿望的形

成是社会上最高级、最困难的工作,这

种形成就是群体成员的社会化。对儿童

来说,在游戏活动中开展的同伴之间的

交往活动是促进他们早期社会性行为

的一种重要契机。2.游戏性强的孩子,

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技能越强,有良好

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交往能力则是主体

性强的表现和推动因素3.活动有助于幼

儿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总之,在游戏

活动中可为幼儿创设一种合作、竞争但

又相互激励、彼此理解的环境,在这种

生动活泼、温暖友好的的气氛中,儿童

在各种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环境下,不知

不觉的接受者审美、道德等社会价值观

的传递,从而逐步实现社会——适应的

转化。

四、游戏活动对幼儿人格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幼儿宣泄不良情绪,获得心理

平衡2.有助于幼儿学会自我控制情绪3.

游戏活动为幼儿表现兴趣、探索个体自

我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途径和机会。

五、对学习和价值不同的看法:

1.对立论

2.统一论

3.相关论

4.同一论

六、儿童在游戏中是如何学习的?

1.在以发现学习为基础的本体性游戏

中,幼儿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包

括制定活动计划、执行计划和表征、评

价与交流自己活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

中,幼儿学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与技能,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扩展和丰富

自己的知识经验,是原有的知识经验在

活动过程中系统化,学习过程以学习与

掌握主动学习的经验为特征。2.在以接

受学习为基础手段性游戏中,教师预先

设计与结构教学活动过程,规定活动的

目标与任务,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

展开教学过程。教师利用幼儿喜欢动手

与游戏的心理,调动幼儿主动性和积极

性。这两种学习方式是相互支持的,使

3

得这两种活动可互相转换,从而真正调动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和主动精神。七、对幼儿园游戏活动有重要影响的脑科学概念:

1.大脑神经突触生长成倒U型状的模型假说

2.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假说

3.大脑的变化、学习、记忆和脑内神经元的联结程度决定与环境对大脑的刺激

4.脑高级功能的生理基础主要是后天形成并可变,不存在先天预成的智力,也不存在单一性的智力,心智的结构是多元的

5.此概念突出了杏仁核在情绪反应乃至大脑整体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大脑神经系统和行为系统的整合技能,进而提出情感智力和情商概念向狭隘的经典智力和智商概念提出挑战。

八、美国戴蒙德教授提出了关于为儿童创设多姿多彩环境的建议:

1.给予儿童积极地稳定的情感支持

2.提供一份营养食谱

3.刺激所有感官

4.创设宽松的氛围

5.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向他们提出难度适中的一系列新奇的挑战

6.加强儿童活动的社会交往

7.促进儿童在智力、身体、审美、社会性和情感领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8.为儿童自主选择和调整努力方向的机会

9.营造一个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10.要让儿童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

九、美国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中指出人的大脑至少有八种智力构成:

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

十、人怎样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性?

1.赋予人活动的机会

2.幼儿园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决不等于未来生活的复制。所以,幼儿园游戏活动可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提供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活动

十一、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这一本质审视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首先应肯定的是,儿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作为人追求自由的活动;其次,儿童作为人与一般意义上的人有着质的不同,不同在于,他是一个发展着的人,而且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发展着的人,这个特殊的环境是一个简化的环境、纯化的环境、平衡的环境。

十二、人的活动的本质的特征:

1.人的活动的现实客观性

2.人的活动的

社会历史性3.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4.

探讨人的活动的特点对游戏活动的意

义。

十三、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游戏与教学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

表明两者不是对立的,但有些与教学又

是相互独立的,这种独立表明两者在本

质上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前者

更多的强调目的、计划、效果,强调的

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后者则更多

的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强调的是幼

儿自主的过程,两者的规范不一样本质

的规范性也不一样。因此,对幼儿来说,

游戏与教学都有存在的价值。

第六章、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实践设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娱乐性与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

2.具体

活动与反省抽象相结合---3.自由选择与

全面参与相结合---4.主题互动原则

二、周谦学习策略5种类型:

识记策略、加工--、组织--、理解监控

--、情感--。

三、与他人关系中的学习体现在:

1.同伴游戏中的学习

2.交往学习

3.合作

学习4.冲突中的学习

四、以往教学模式与游戏教学模式的不

同;

以往教学模式都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

经验的积累,其区别在于以间接经验为

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是注重经验的

实质还是经验的形式。

五、游戏活动基本模式的特点:

1.由告诉式教育向探究式教育转变

2.由

认知性教育向交往性教育转变3.由抽象

化教育向形象化教育转变4.游戏活动设

计具有生成性5.游戏活动环境具有多样

性6.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7.游戏机会具

有均等性

六、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设计的基本要

素:

1.准备游戏的经验,制定游戏活动目标

2.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

3.设计游戏活动

的方法4.游戏活动实施的途径网络。

七、制定幼儿园活动目标应遵循的原

则:

1.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已有的发展水平2.制定的目标要稍高于

幼儿的已有水平3.具体提的活动目标要

与幼儿园的月目标、班级学期目标、幼

儿水平发展目标、幼儿教育总目标相一

致。

八、游戏活动目标的特点;

1.游戏活动目标是潜在的。教师的目标

不能直接成为对幼儿活动的显性要求,

教师将教育意图客体化,即一是将教育

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中,二是

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通过幼

儿与环境的作用通过幼儿满足需要的

主动活动来实现目标2.游戏活动目标是

弹性的。游戏强调的是个体经验和体

验,每个人在于其他人的合作中获得的

是各人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教

师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因

材施教。

九、选择游戏活动内容的原则:

1.围绕目标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

2.根据

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内容3.了

解幼儿已有经验,选择有针对性的能产

生新经验的内容4.选择健康的、有益于

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5.根据游戏活动类

型特点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

十、实际游戏活动的方法:

情景交往法、尝试成功法、主动发现法、

自主选择法、点拨引导法、情趣体验法、

有意设疑法、延迟判断法、评价学习法、

差异教学法

第七章、学前儿童游戏教育的组织与实

一、游戏环境与条件创设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启发性原

则4.可变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

二、室内游戏场地的创设:

1.室内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

2.室内活

动区的整体规划与布置

三、室内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

1.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

设置活动区2.游戏活动设置应体现层次

性和渐进发展性3.应巧用空间、因地制

宜4.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5.整个室

内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实现整体优

化,发挥整体效应。

四、规划和布置区域时需注意:

4

1.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2.个活动区

之间的相容性3.个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五、活动区之间的界限划分:

1.平面界限的划分

2.立体界限的划分

3.

悬挂不同标牌或装饰物

六、户外游戏场地从结构特征上可分

为:

传统的游戏场地、创造性游戏场地、冒

险性---。

七、户外游戏场地的注意事项:

场地地面的安全性与适用性、注意永久

性器械设备与活动性器械的合理安放、

注意场地结构合理性、注意场地的绿化

八、我国室外游戏场地划分为:

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种植养殖区。

九.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的特点:

1、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

幼儿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本

保障2.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让儿童在

集体生活中活得愉快和自信体验

十、和谐师生关系的交流技巧:

1.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引导幼儿形成积

极地主体导向2.用合适的身体位置与幼

儿交谈3.亲密的身体接触4.轻柔的语调

和语气5.积极的倾听方式p251

5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问题详解)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 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 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 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 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 ) 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 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康德 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 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A.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 ( )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D. 生物—社会性理解 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

征?( )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 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 的类似言语属于( )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 )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 13. 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 ) A. 教育性 B. 发展性 C. 长期性 D. 随机性 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著增多 B.显著减少 C.差不多 D.完全相同 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 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 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 17. 坚持游戏的本质观是前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A.生物性 B. 社会性 C. 主体性 D. 自主性 18.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 ) A.儿童思维集中发展的作用B.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 C.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D.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19.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 )

(自考必过)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第一章 选择: 1、在儿童游戏研究阶段中,重视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的阶段是飞跃发展阶 段。 2、以下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剩余精力说、元交际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3、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福禄贝尔。 5、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非常强大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活动对儿 童的发展意义,但她的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儿童自然游戏中概括出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组织起来系统化而形成的。她设计了14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这些教具,进行尝试错误和自我纠正,而获得感知觉和智力发展。 6、恩物:由福禄贝尔提出,他认为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 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 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二章 选择: 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2、把游戏看作儿童情感危机的自我疏导,是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的理论:精 神分析学派。 3、把“羊”说成“狗”属于顺应。 4、“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5、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 6、已有“狗”概念,将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同化。 7、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理论:游 戏的觉醒论。 8、把冰棍当作注射器,椅子当马骑,自己扮成医生或妈妈:象征性游戏。 9、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象征性游戏。 10、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等,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属于: 感知/感觉运动游戏。 11、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象征性游戏。 12、荷兰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学说认为,游戏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 的表现。 13、游戏是生活准备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生活预备说。 14、皮亚杰发生认知论,下列游戏水平由低到高: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期0~2岁)、象 1、简述佛洛伊德关于游戏的基本思想: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a.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b.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做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

目录 1. 目录 (3) 2. 历年真题 (4) 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4) 2.2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7) 2.3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10) 2.4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14) 2.5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16) 2.6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20) 2.7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22) 3. 相关课程 (23)

1. 目录 历年真题()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相关课程() 2. 历年真题 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 A.非常规性 B.重复性 C.灵活性 D.随意性 3.将儿童游戏分为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消遣性游戏、模仿游戏和宣泄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活动动机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 A.独自游戏的阶段 B.平行游戏的阶段 C.联合游戏的阶段 D.合作游戏的阶段 5.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的【】 A.人口密度和场地密度 B.人口密度和材料密度 C.室内场地密度和室外场地密度 D.场地密度和材料密度 6.划分活动区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内容延伸至另一个活动区的需要,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7.3—4岁的幼儿,主要选择【】 A.感官玩具 B.体育玩具 C.结构玩具 D.形象玩具 8.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适合采用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 A.表演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10.亲子游戏的特点之一是【】 A.教育性 B.情感性 C.交往性 D.交互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游戏的宣泄说

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游戏的觉醒理论

[0243]《学前游戏论》2016作业答题

1、下面哪项不是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进行指导的职能() D. 更好的维持秩序的职能 2、游戏观察的重点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是()。 D. 大班 3、在幼儿园的3、4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 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 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 D. 平行游戏阶段 4、游戏觉醒理论的学说基础是( ) . 象征性游戏 5、下棋、打牌、拔河这些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是一种( ) D. 情绪学说 6、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 B. 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7、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C. 数学游戏 8、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 B. 智力玩具 9、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不包括() D. 健康和情绪 10、保证有规则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D. 规则 11、下列玩具中,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玩具是( ) A. 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棋类玩具 12、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 A. 都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13、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B. 安全、卫生 14、儿童与其他孩子操作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且同一个空间里进行,但相互之间不作交 往的游戏形式是()。 C. 平行游戏 15、在游戏中,幼儿拿勺子假装给布娃娃喂药、奶喝,这种游戏行为属于()游戏。 B. 象征性 16、福禄贝尔认为能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是() C. 恩物 17、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 指出了方向。他是() B. 杜威 18、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 A. 玩恩物及进行作业 19、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贝特森 20、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 A. 弗洛伊德的游戏动机说 21、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心理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22、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 B. 斯宾塞 23、使用“娃娃游戏”作为游戏治疗技术的理论流派是() B. 精神分析理论 24、以下游戏理论中,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有() B. 游戏的元交际说

学前游戏论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附答案)

历年考试题之选择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 ) A. 规则性 B.开放性 C.情感性 D.目的性 2.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 较明显 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 A. 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3. 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 ) A. 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B. 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C. 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 D. 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 4. 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 布娃娃 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 ) A. 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5. “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霍尔 B.皮亚杰 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 决情 ) B.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 分析性游戏治疗 7. 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 ) A. 冲突 B.顺应 C.同化 D.平衡 8.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席勒 9. 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 A. 内驱力学说 B.外驱力学说 C.活动学说 D.情绪学说 10. 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 A. 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11. 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 志 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12. “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 ,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 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互补性语言 13. 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 ) A.物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B.物理因素和主观因素 B.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C.夸美纽斯 D.康德 6.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 虑、 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 错选、 ,来标 D.发泄性游戏治疗

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 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摘自PPT) 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例如建构性玩具。(摘自《学前游戏论》) 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摘自《学前游戏论》) 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摘自网络)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摘自《学前游戏论》) 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13.教育游戏化: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14.游戏教育化: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

学前游戏论简答题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成性考核册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 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答:(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00399学前游戏论押题试卷(三)【试卷】

00399学前游戏论 押题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2.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生理机制的理论是()。 A.角色游戏理论 B.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C.游戏的觉醒理论 D.皮亚杰理论 3.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持这种观点的是()。 A.剩余精力说 B.生长说 C.生活预备说 D.松弛说 4.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实质的理论是()。 A.认知发展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维果茨基理论 D.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5.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A.互补性角色 B.机能性角色 C.虚幻性角色 D.想象的角色 6.克罗伊斯认为游戏活动具有几种特点?()。 A.3 B.4 C.5 D.6 7.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这一概念被称为()。 A.游戏形式 B.游戏主题 C.游戏内容 D.游戏规则 8.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的本体性游戏,也称之为()。 A.目的性游戏 B.过程性游戏 C.工具性游戏 D.结果性游戏 9.儿童游戏中将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的活动我们称之为()。 A.结构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感觉运动游戏 D.规则性游戏 10.把以下三种游戏按照社会性发展程度进行排序,社会性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应是()。 A.合作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 B.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学前游戏论 电子版

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各类题型中考点分布与分析 (一)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选择题中考点分布与分析 第一章 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弗洛伊德的;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他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提出了“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游戏本质观的美国教育家;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我国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长期采用了前苏联“三段论式”的领导游戏的模式,分别为; 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弗洛伊德的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是;下面不属于经典的游戏理论的是;福禄倍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的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是在;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在今天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下面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建国初期阶段,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基础的是;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 觉醒理论代表人物是;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 在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主要有;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人是;最早的游戏理论是; 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 第二章 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是以下哪种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和;能够引起或激起行为并给予行为以动力的有机体需要状态称为;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的是;成熟说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运用发泄性游戏治疗方法的代表是;下面哪些观点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列昂节夫认为游戏的特点不包括;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所使用的概念是;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 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有计划活动、主导活动、需成人指导的活动的学派是; 佩勒的游戏的基本观点是;

学前游戏论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 答: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工作。从1920年起,陈先生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的儿童发展研究,提出了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陈鹤琴认为,儿童之所以游戏,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给孩子以快感有关。游戏给孩子的快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交上的快感。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先生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他主张让儿童游戏。认为游戏有益于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要发展儿童活泼的精神,非让儿童游戏不可。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关于游戏的重要发展价值,陈鹤琴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所以,幼儿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机会,依照他们的年龄,给予各种游戏材料,“实行游戏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陈鹤琴关于游戏与教育的观点,对于反对成人化的儿童观为指导的摧残人性、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的旧教育,扭转几千年蔑视儿童游戏的传统观念,无疑具有进步意义。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观点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游戏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娃娃游戏。 答: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游戏研究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游戏被看着是与童年的快乐、与未来成年人健康的生活有关的活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游戏治疗的技术。人们试图用游戏治疗来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今天,这种游戏治疗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的研究式样。这种“娃娃游戏”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这种娃娃游戏最初也是主要为游戏治疗服务的。后来逐渐被用于人格发展的研究,并且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也被 运用到这种研究中。 3、简述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答: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是:(1)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 题7 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恩物”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为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 ) A.福禄培尔 B.卢梭 C.陶行知 D.陈鹤琴 2.在早期亲子游戏中,父亲往往倾向于与婴儿期孩子玩( )。 A.练习性游戏 B.规则性游戏 C.嬉戏性游戏 D.教学性游戏 3.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4.一般以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 )。 A.情景转变 B.以物代物 C.以人代人 D.角色认知 5.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或反复把某件东西拉过来,再推开,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这类游戏属于(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6.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的游戏是( )。 A.平行游戏 B.联合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7.不用控制和改变儿童,只提供合适的环境,让人内在的自主力量出现,然后自己作出改变,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 A.关系性游戏治疗 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分析性游戏治疗 D.发泄性游戏治疗 8.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格鲁斯

C.夸美纽斯 D.康德 9.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 )。 A.人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需要 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 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现 10.游戏中儿童扮演的角色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常来源于故事、电视等文学作品,此时儿童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D.再现性角色 1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 )。 A.个体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 B.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C.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D.具有元交际特征 12.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13.游戏动作可分为探索、象征和嬉戏三种基本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 A.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 B.根据游戏的表情 C.根据游戏表演的情景 D.根据游戏探索的结果 14.儿童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 A.表情 B.动作 C.语言 D.探索 15.在一种游戏活动中,不一定出现的游戏性体验是( )。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感体验 C.胜任感体验 D.幽默感 16.儿童游戏所需要的第一个外部条件是( )。 A.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学前游戏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2年1月全国卷2004年10月全国卷2005年1月全国卷2010年10月 2011年1月浙江卷2010年1月湖北卷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一、名词解释 亲子游戏:父母或婴儿看护者与婴儿一起玩的游戏。P262 游戏主题: 二、简答 1、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方面?P12 2、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儿童游戏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相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游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儿童的游戏绝对不会局限于生活,或者照搬生活,小孩子的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性,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游戏,游戏充满了假想性和创造性。 4、简述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纽曼的三内说:纽曼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内部控制:游戏由儿童自己来控制。 内部真实:如,儿童游戏来源于真实生活,儿童会很认真地游戏。 内部动机:游戏动因来自于儿童从游戏中获得愉快。 5、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P17 四、案例分析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该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游戏的本质:游戏具有愉悦性、主动性、虚构性、有序性。在案例中的活动里,儿童缺乏主动性和愉悦性。P12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三、简述 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P33 四、论述 幼儿园里,一群家长围在“中一班一周活动安排表”前,议论纷纷。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卷 及答案

(课程代码 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 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 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 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 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A 非能性活动 B 本能性活动 C 非社会性活动 D 社会性活动 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 A内部控制 B 内部虚拟 C 内部真实 D 内部动机 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 戏的分类标准是() 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 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 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 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 9.用雪堆雪人属于()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 A 第一层次的需要 B 第二层次的需要 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 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玩雪游戏 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 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 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 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 D智力游戏 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三岁左右 D四岁左右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D足量的游戏人数 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 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0243]《学前游戏论》

2020秋季西南大学 [0243]《学前游戏论》 1、下面哪项不是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进行指导的职能() 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职能 更好的维持秩序的职能 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职能 促进儿童的发展的教育职能 2、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包括创造性,独立性与() 连贯性 积极性 整体性 主动性 3、游戏观察的重点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是()。 婴儿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4、在幼儿园的3、4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 独自游戏阶段 合作游戏阶段 联合游戏阶段

平行游戏阶段 5、为大班儿童选择的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应以成型的形象玩具为主 应多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 玩具的种类应该多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可以少一些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一定要充足6、游戏觉醒理论的学说基础是( ) 感觉运动游戏 象征性游戏 结构游戏 规则游戏 7、下棋、打牌、拔河这些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是一种( ) 外驱力学说 内驱力学说 活动学说 情绪学说 8、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 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 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 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9、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数学游戏 表演游戏 10、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 结构造型玩具 智力玩具 音乐玩具 体育玩具 11、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不包括( ) 玩具及材料 场地 游戏时间 健康和情绪 12、保证有规则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 任务 玩法 结果 规则 1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常用的策略是( )

2010年01月00399学前游戏论试卷和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A )1-9 A.福禄贝尔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蒙台梭利 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肯定了( C )1-16 A.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B.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C.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性 D.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 3.“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这 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1-14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1-30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言语 5.“我们来玩过家家吧!”“把这个借给我用一会儿行吗?”“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 属于( A )1-33 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互补性语言 6.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或摇晃哗嘟棒,或绕着房间四周跑,或把悬挂着的玩具一会儿拉拉一会儿丢开, 这种游戏称为( A )2-43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 D.规则游戏 7.学前儿童末期,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游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即( C )2-62 A.感觉运动性水平 B.象征性水平 C.规则性水平 D.社会性水平 8.在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 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D )2-65

2009年10月浙江省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 配答案

2009年10月浙江省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是坚持游戏的()。 A.生物性本质观 B.社会性本质观 C.主体性本质观 D.科学性本质观 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 A.成人指导为前提 B.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为前提 C.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前提 D.重视游戏的知识性为前提 3.可以判断儿童没有在游戏的表情状态是()。 A.茫然发呆 B.平和轻松 C.专注认真 D.夸张变形 4.美国心理学家比勒提出的四种游戏中,把儿童作为受众(观众、听众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如听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又被称为鉴赏游戏。这种游戏是()。 A.接受游戏 B.想象游戏 C.机能游戏 D.制作游戏 5.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6.游戏中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种游戏称为()。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7.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 B.象征性 C.规则性 D.感觉运动性 8.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它构成游戏的内核,这一概念被称为()。 A.游戏内容 B.游戏形式 C.游戏规则 D.游戏主题 9.现代学前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学习 B.自我服务性劳动 C.游戏 D.作业 10.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A.符合艺术要求 B.安全、卫生 C.具有新颖性 D.具有教育性 11.游戏计划制定的首要任务是()。 A.确定游戏目标 B.选择游戏内容 C.确定指导方式 D.考虑材料投放 12.在“食堂”角色游戏中,教师当食品卫生检查员,来到食堂检查卫生,指出了食堂的杂乱现象,扮演食堂服务员的儿童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