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基础知识,词语解释、语法现象归纳

醉翁亭记    基础知识,词语解释、语法现象归纳
醉翁亭记    基础知识,词语解释、语法现象归纳

十一、醉翁亭记(欧阳修)

1、易读错的字

滁(chú)州林壑(hè)蔚(wèi)然琅琊(lángyá)潺潺(chán)

羽翼(yì)辄(zhé)醉霏霏(fēi)岩穴暝(míng)晦(huì)气

伛偻(yǔlǚ)酝酿(niàng)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

酣(hān)睡射中(zhòng)对弈(yì)觥(gōng)筹颓(tuí)唐

阴翳(yì)庐(lú)陵

2、多音字

zuō(作坊) zhuǎn(转移) yǐn (饮水) dé(得到)

作转zhuàn(转动)饮得

zuò(作揖) zhuǎi(转文) yìn (饮马) děi (可得)

jiàn(间接) sǎn (散文) lè(可乐) shǎo (多少)

间散乐少(饮少辄醉)jiān(时间)sàn (散开)yuè(乐府诗) shào (少年)

hào(自号) fā(野芳发)luò(水落石出) zhāo(朝而往)

号发落 là(落下)朝

háo(号叫)fà(间不容发)lào (落枕)cháo (朝代)3、形近字。

渐jiàn(渐渐)翼yì(翼翼)僧sēng(唐僧)霏fēi (霏霏)

憎zēng(憎恨)

惭cán(惭愧)冀jì(希冀)赠zèng(赠送)雯wén(雯雯)

暝míng(天已暝)悔huǐ(后悔)侮wǔ(欺侮)洁jié(纯洁)

瞑míng(瞑目)秸jiē(秸秆)

冥míng(冥思)诲huì(教诲)晦huì(晦气)诘jié(诘问)

伛yǔ(伛偻)冽 liè(凛冽)簌sù(簌簌)奕yì(姓奕)

妪yù(老妪)洌liè(酒洌)

讴ōu (讴歌)咧liě(咧嘴)蔌sù(野蔌)弈yì(对弈)

酬chóu(酬谢)醅pēi(家醅)谓wèi (自谓)暮mù(暮而归)

酝yùn(酝酿)醋cù(醋精)喟kuì(感喟)募mù(募捐)

酿niàng(酿造)酷kù(残酷)渭wèi (渭河)幕mù(开幕)

墓mù(坟墓)溪xī(临溪)觥gōng(觥筹)喧xuān(喧哗)

触chù(接触)

慕mù(羡慕)蹊qī(蹊跷)解jiě(解决)暄xuān(寒暄)

渲xuàn(渲染)哗huá(喧哗)烨yè(烨然)陵líng(庐陵)

桦huà(桦树)(烨然若神人)凌líng(凌辱)

楦xuàn(鞋楦)铧huá(犁铧)晔yè(范晔)绫líng(绫罗)

4、重点词句详细解释

(1)环:环绕。滁:滁州城,在安徽东部。皆:全、都。也:……也,表示判断。环滁皆山也: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2)其:代词,它,指滁州城。诸:许多。峰:山峰。其西南诸峰:它西南方的许多山峰。(3)林:树林。壑:山谷。尤:尤其、特别。美:优美。林壑尤美: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4)望:从远处看;远望。之:代词,那。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又幽深又秀丽。琅琊:琅琊山。……者,……也:表示判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从远处

看那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啊。(5)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行:走。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6)渐:渐渐。闻:听见、听到。潺潺:拟声词,形容水声。水声潺潺:定语后置,应译为“潺潺的水声”。渐闻水声潺潺: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7)而:顺接连词,并且。泻:很快地流。于:从。……者,……也:表示判断。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并且从两座山峰之间飞快地流出来的,是酿泉啊。(8)回:曲折、曲折。转:转弯。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9)有亭:有一座亭。翼:名词作状语,象鸟张开翅膀一样。然:……的样子。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0)临:居高而下。临于泉上:高踞在泉水之上。……者,……也:表示判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11)作:建造。者:……的人。作亭者谁:建造醉翁亭的人是谁。(12)之:的。也:表示判断。山之僧智仙也:是山中的僧人智仙。(13)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之:代词,它(醉翁亭)。名之者谁: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呢?(14)谓:命名。也:表示判断。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15)客:客人。饮:饮酒。于此:到这里。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太守与客人来到这里饮酒。(16)辄:就。饮少辄醉:喝的不多就醉了。(17)而:连词,表示递进,可译为“而且”。最高:最大。而年又最高:而且年纪又是最大。(18)故:所以。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曰:叫。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自己取了个别号叫作醉翁。(19)之:的。意:意趣、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20)乎:于。在乎:在于。在乎山水之间也:而是在于山光水色啊。(21)之:的。乐:乐趣。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22)得:领会。寓:寄托。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可译为“领会在心间,(并把它)寄托在酒上”。

(23)若夫:文言文里用在一段话的开头,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假设连词。而:表示顺承关系。霏:弥漫的云气。开:散开;消散。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像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开。(24)归:聚拢。而:表示顺承关系。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暝:昏暗。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25)晦:昏暗。之:的。朝暮:早晚。……者,……也:表示判断。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或明或暗变化不一的,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26)芳:花。发:开放。而:表示顺承关系。幽香:(发出)清幽的香味。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散发出)清幽的香味。(27)佳木:好的树木。秀:茂盛。而:表示顺承关系。繁阴:(形成)浓密的绿阴。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28)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即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29)落:下降、下落。而:表示顺承关系。水落而石出:水面下降,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30)之:的。时:季节。……者,……也:表示判断。山间之四时也: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色。(31)朝:早晨。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往:前往,这里指“进山”。朝而往:早晨进山。(32)暮:傍晚。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归:返回。暮而归:傍晚返回。(33)时:季节。之:的。景:景色。四时之景不同:四季的景色不一样.(34)而:连词,表示因果。乐:乐趣。亦:也。穷:穷尽。而乐亦无穷也:因而乐趣也就没有穷尽了。

(35)至于:用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一事,连词。负:背。者:……

的人。负者:背着东西的人。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于:在。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那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36)者:……的人。行者:行人;赶路的人。休:休息。于:在。休于树:在树下休息。行者休于树:赶路的人在树下休息。(37)前:前面、前边。者:……的人。呼:呼唤、呼叫。前者呼:前面的人呼唤。(38)后:后面、后边。者:……的人。应:回应、答应。后者应:后面的人回应。(39)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40)往来:来来往往;人来人往。而:表示顺承关系,不译。绝:断绝。……者,……也:表示判断。游:出游;游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啊。(41)临:到。临溪:到溪水旁。而:表示顺承关系,不译。渔:名词用作动词,钓鱼。临溪而渔:到溪水旁钓鱼。(42)而:连词,表示因果关系。溪深而鱼肥:溪水深,鱼儿就肥。(43)酿泉:名词作状语,译为“用酿泉水”。为:动词,酿造。酿泉为酒:用酿泉水造就。(44)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不译。洌:清。泉香而酒洌:泉水香,酒儿清。(45)肴:鱼肉等荤菜,这里指“野味”。蔌:菜蔬。山肴野蔌:野味野菜。(46)杂然:纷繁杂乱的样子。而:表示修饰关系,修饰“前陈”。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陈:陈列、摆开。……者,……也:表示判断。太守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

会;设宴。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纷繁杂乱地在面前摆开,这是太守在(野外)举行宴会啊。(47)宴:宴会。酣:尽兴地喝酒。之:的。乐:乐趣。宴酣之乐:宴会中欢饮的乐趣。(48)非:不。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指音乐。非丝非竹:不在于音乐。(4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者:……的人。中:投中(目标)。射者中:投壶的人投中了目标。(50)弈:下棋。者:……的人。胜:取得胜利;获胜。弈者胜:下棋的人取得了胜利。(51)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觥筹:酒杯酒筹。交错:交互错杂。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52)起:起来。坐:坐下。起坐:(人们)时起时坐。而:表示修饰关系。……者,……也:表示判断。欢:欢乐。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众宾客在尽情地欢乐啊。(53)苍颜:苍老的容颜。颓然:倒下的样子。乎:在。其间:众人中间。……者,……也:表示判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众宾客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呀。

(54)已而:时间副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不久,夕阳落在西山之上。(55)人影散乱:人影纵横散乱。(56)归:回城。而:表示顺承关系。从:跟随;跟从。也:表示判断。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是太守回城,众宾客随行啊(这是众宾客跟随太守回城啊)。(57)翳,遮盖。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树林阴翳:树林茂密成荫。(58)鸣声:指鸟叫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木。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或译成“鸟鸣之声到处可以听到”。(59)去:离开。而:表示顺承关系,就。乐:欢乐、快乐。也:表示判断。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这是游人离开后禽鸟儿在欢乐啊。(60)然而: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可是。之:的。乐:乐趣。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可是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61)而:表示转折关系,却。之:的。乐:乐趣。而不知人之乐:却不知道(懂得)人的乐趣。(62)人:人们。从:跟从、跟随。游:游玩。乐:快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游玩的快乐。(63)而:表示转折关系,却。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乐.其乐.:(前一个“乐”是

形容词用做意动词,以……为快乐;其:代词,他们的。后一个“乐”是名词,快乐。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64)其:大家(游人)。乐:欢乐。醉能同其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65)述:记述。述以文:状语后置,“述以文”即“以文述”。以:用。……者,……也:表示判断。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66)谓:为,是。也:表示判断。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原来)是庐陵的欧阳修啊。

5、成语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上,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指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面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场面。

6、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归纳

A、一词多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而下)

(1)临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到)

太守谓谁(是,为)

(2)谓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太守自谓也(命名)

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

(3)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山水之乐(名词,乐趣。)

(4)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快乐。)

太守之乐其乐也(前者:意动用法,“以……为乐”;后者:名

词,快乐。)

吾谁与归(归依)

(5)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动词)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动词)

男又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取名,动词)

(6)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字,名词)

太守宴也(举行宴会,设宴,动词)

(7)宴

宴酣之乐(宴会,名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幽深)

(8)深

溪深而鱼肥(深度)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弥漫的云气)

(9)霏

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示递进。)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

泉香而酒洌(连词,表示并列。)

(10)而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示承接——顺承关系。)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示转接——转折关系,却,可是。)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消散)

(11)开

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

环滁皆山也(环绕,围绕)

(12)环

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

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

(13)故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发闾左谪(zhé)戍(shù)渔阳(征发)

(14)发早发白帝城(出发)

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B、古今异义

古义:意趣、情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

(1)意

今义:意思、含义。

古义:花。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芳

今义:芳香;(花草的)香味。

古义:茂盛。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秀

今义:美丽、清秀。

古义:季节。如: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时

今义:时间。

古义:文中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5)射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今义:射击。

古义:弦乐器。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6)丝

今义:蚕吐出来的像线一样的东西。

古义:管乐器。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7)竹

今义:竹子;常绿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古义:牵扶。如:伛偻提携。

(8)提携

今义:扶植、合作。

C、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山行六七里(山: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方式,译为“沿着山路”。)

②酿泉为酒(酿泉:名词作状语,译为“用酿泉水”)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名词作状语,“象鸟张开翅膀一样”。)

④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2)名词用作动词

①名之者谁(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号”、“取别号”。)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幽香”和“繁阴”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散发幽香”,“形成浓阴”。)

⑤临溪而渔(渔:名词用作动词,钓鱼、打鱼。)

⑥太守宴也(宴:名词用作动词,译为“设宴”、“举办宴会”。)

(3)意动用法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第一个“乐”是形容词

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快乐”;“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快乐。)

D、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状语后置,“歌于途”应为“于途歌”;“休于树”应为“于树休”。)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状语后置,“述以文”即“以文述”)

【2】定语后置。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定语后置,应为“有翼然亭临于泉上者”以强调亭子,译时应提前。)

②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定语后置,应为“渐闻潺潺水声”。)

(3)省略句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是“以文述之”的省略。)

7、作家作品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汉族,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8主题

这篇游记通过对醉翁亭的美丽环境、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

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既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又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情感。

(完整版)英语语法专业术语

英语语法专业术语 语法grammar 句法syntax 词法morphology 结构structure 层次rank 句子sentence 从句clause 词组phrase 词类part of speech 单词word 实词notional word 虚词structural word 名词noun 专有名词proper noun 普通名词common noun 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 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 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 具体名词concrete noun 物质名词material noun 集体名词collective noun 个体名词individual noun 介词preposition 连词conjunction 动词verb 主动词main verb 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 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 系动词link verb 助动词auxiliary verb 情态动词modal verb 规则动词regular verb 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 短语动词phrasal verb 限定动词finite verb 非限定动词infinite verb 使役动词causative verb 感官动词verb of senses

动态动词event verb 静态动词state verb 感叹词exclamation 形容词adjective 副词adverb 方式副词adverb of manner 程度副词adverb of degree 时间副词adverb of time 地点副词adverb of place 修饰性副词adjunct 连接性副词conjunct 疑问副词interrogative adverb 关系副词relative adverb 代词pronoun 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 物主代词possessive pronoun 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 相互代词reciprocal pronoun 指示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 疑问代词interrogative pronoun 关系代词relative pronoun 不定代词indefinite 物主代词possessive pronoun 名词性物主代词nominal possessive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adjectival possessive pronoun 冠词article 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 不定冠词indefinite article 数词numeral 基数词cardinal numeral 序数词ordinal numeral 分数词fractional numeral 形式form 单数形式singular form 复数形式plural form 限定动词finite verb form 非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 form

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复习学案 《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2.题解: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二、重点字词 【一词多义】 ①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②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去若夫淫雨霏霏雨和雪繁密的样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③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坐落在高处④谓太守自谓称 临溪而渔靠近,在……旁边太守谓谁是 ⑤乐山水之乐乐趣 乐其乐以……为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表顺承关系。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关系 泉香而酒冽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顺承关系。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⑦也环滁皆山也表肯定陈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判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表解释。 ⑧乎颓然乎其间在⑨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到⑩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助词,无实意⑾其其西南诸峰代滁州城名之者谁代指醉翁亭颓然乎其间代众宾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太守之乐其乐他的,指太守的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能同其乐大家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助词,无实意 【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 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 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 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 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 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 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 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 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 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 人欧阳修。

常用英语语法-日常

一、引出开头 1:It is well-known to us that……(我们都知道……)==As far as my knowledge is concerned, …(就我所知…) 2:Recently the problem of……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Nowadays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over ……(最近……问题引起了关注) 3:Nowadays(overpopulation)has become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现今,人口过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4:Internet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y-to-day life. It has brought a lot of benefits but has creat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as well.(互联网已在我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5: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re and more people believe that……(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6:It is a common belief that……==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人们一般认为……)7:A lot of people seem to think that……(很多人似乎认为……) 8: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 句子(全世界都知道...) 二、表达不同观点 1:People's views on……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hold that……However, others believe that……(人们对……的观点因人而异,有些人认为……然而其他人却认为……)2: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人们对……可能会持有不同见解) 3:Attitudes towards (drugs)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failure)(人们对待吸毒的态度因人而异) 4: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people as to……(对于……人们的观点大不相同) 三、表示结尾 1:In short, it can be said that……(总之,他的意思是……) 2: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w 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从上面提到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3:Taking all thes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e naturally/reasonab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把所有的这些因素加以考虑,我们自然可以得出结论……) 4:Hence/Therefore, we'd better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因此,我们最好的出这样的结论……) 5:There is no doubt that (job-hopping)has its drawbacks as well as merits.(毫无疑问,跳槽有优点也有缺点) 6:All in all, we cannot live without……,but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try to find out new way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that would arise.(总之,我们没有……无法生活,但同时我们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来面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四、提出建议 1:It is high time that we put an end to the (trend).(该是我们停止这一趋势的时候了)2:There is no doubt that enough concern must be paid to the problem of……(毫无疑问,对……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 3:Obviously ,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 it is essential that……(显然,如果我们想要做么事,很重要的是……) 4:Only in this way can we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5:Spare no effort to+V(不遗余力的) 五、预示后果

醉翁亭记重点词句

《醉翁亭记》重点字词 一、本文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修全集》。 二、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沿着山路)自号.曰醉翁也(名词用作动词,取号)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亭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三、一词多义. 临临.溪而渔(靠近,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归云归.而岩石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谓太守自谓.也(称)太守谓.谁(是) 乐山水之乐.(乐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太守之乐.而乐(以……为乐) 而朝而.往(表修饰)日出而.林霏开(表顺承,就)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可是)而.年又最高(而且)而乐亦无穷也(因果关系,因而)蔚然而深秀者(并列,不译)秀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四、重点词语解释 环.滁皆山(环绕)饮少辄.醉(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岩穴暝.(昏暗)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野芳.(花)发.(开放)而幽香 伛偻 ..(指儿童)山肴野蔌.(菜蔬)杂然 ..(杂乱的样子)而前陈.者(摆开)..(指老人)提携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非丝.非竹.(指乐器,代音乐)鸣声上下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颓然 ..乎其间者(醉倒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树林阴翳.(遮盖)醒能述以文者(记述)五、翻译句子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林间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不一,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峰回路转(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英语语法术语

常见的语法术语摘要 1.名词noun 动词verb 形容词adjective 数词numeral 代词 pronoun 2.介词preposition 副词adverb 连词conjunction 冠词article 感叹词 interjection 3.结构:structure 简单句simple sentences 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s 4.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s 倒装句inverted sentences 省略句elliptical sentences 5.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s 疑问句interrogative sentences 6.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s 感叹句exclamatory sentences 7.否定句negative sentences 被动句passive sentences 8.虚拟语气句subjunctive sentences 同义句synonymous sentences 9.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s 委婉句euphemisms 强调句emphasis 10.疑难句difficult sentences 叙述句narrative sentences 说明句expository sentences 11.议论句argumentative sentences 人物描写句descriptive sentences of people 12.动作描写句:descriptive sentences of actions 13.环境描写句descriptive sentences of environment 14.名人语句quotations 格言句maxims 谚语句proverbs 15.状语adverbial 补语complement 宾语object 宾语补助语objective complement 16.表语predicative 主语subject 谓语predicate 谓语动词finite verb 17.非谓语动词non-finite verb 情态动词modal verb 18.并列coordination 选择alternative 转折transition 对比contrast 19.原因cause 结果effect 20.动词时态verb tenses 21.一般现在时simple present (tense) 22.一般过去时simple past (tense) 一般将来时simple future (tense) 23.过去将来时future (tense) in the past 现在完成时present perfect (tense) 24.过去完成时past perfect (tense) 将来完成时future perfect (tense) 25.现在进行时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过去进行时past continuous (tense) 26.将来进行时future continuous (tense) 27.现在完成进行时present perfect continuous (tense) 28.主句main clause 从句subordinate clause 29.限定性定语从句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30.非限定性定语从句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31.宾语从句object clause 壮语从句adverbial clause 主语从句subject clause 32.表语从句predicative clause 同位语从句appositive clause 33.双重复合句double complex sentences 34.多重复合句multiple complex sentences 35.插入语parenthesis 36.IT引导的句子IT sentences

醉翁亭记翻译及一词多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至于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无定,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隐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树林茂密阴蔽,到处的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环:环绕。皆:副词,都。 蔚然:茂盛的样子。 山:名词状语,山上。 潺潺:流水声。 酿泉:泉水名。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班级: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

英语语法1术语汇总

BE-subjunctive be-型虚拟式object complement 宾语补语 noun phrase of amount or quantity 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 infinitive 不定式full sentence完全句headword中心词dynamic verb 动态动词cleft sentence 分裂句main clause主句nominative absolute construction 独立主格结构direct object 直接宾语present perfective progressive现在完成进行体subject complement主语补语predicate verb 谓语动词determiner限定词ordinal numeral序数词verbless clause 无动词分句finite verb phrase限定动词词组 possessive pronoun 物主代词gender性main verb 主动词 antecedent先行项subjunctive mood 虚拟式 irregular verb 不规则动词root 词根demonstrative pronoun指示代词semi-auxiliary 半助动词compound complex sentence 并列复杂句passive voice 被动态coordinate construction 并列结构comparative clause 比较分句indefinite pronoun 不定代词 intransitive verb不及物动词vocabulary词汇bound morpheme粘附词素uncountable noun不可数名词morpheme词素central determiner中位限定词indicative mood 陈述式affix 词缀proper noun专有名词 abstract noun 抽象名词phrasal verb 词组动词 notional concord 意义一致原则auxiliary助动词active voice主动态 open class 开放词类linking verb 连系动词 historical present 历史性现在时conjunction 连词 unit noun 单位名词reflexive pronoun 反身代词 second person 第二人称unemphatic use非强调性用法 definite article 定冠词basic clause type分句基本类型 fractional numeral分数词closed class封闭词类 generic reference 类指derivative noun 派生名词 old English古英语complex sentence复杂句 relative clause 关系分句adverb phrase 副词词组 function word 功能词compound word复合词 countable noun 可数名词genitive noun 名词属格 article 冠词notional subject实义主语interjection 感叹词regular plural 规则复数transitive verb 及物动词 past perfective progressive 过去完成进行体mood 语气 implied conditional 含蓄条件句suffix后缀feminine gender阴性collective noun集体名词post-determiner后位限定词 indirect object 间接宾语principle of proximity就近原则 primary auxiliary 基本助动词sentence 句子 concord一致voice 语态common gender通性 question 疑问句base form原形SVOC主—动—宾—补结构imperative mood 祈使式predeterminer前位限定词 inflectional affix 屈折词缀number数voice态 personal pronoun 人称代词double genitive 双重属格 tense 时mood式ditransitive verb双宾语及物动词

醉翁亭记词语解释[1]

1. 环:环绕。 2.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皆:副词,都。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hè):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9.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10.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11. 潺潺(chán):流水声。12.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13. 回:回环,曲折环绕。 1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5.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16. 然:……的样子。17. 临:靠近。18. 于:在。 19. 作:建造。20.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21.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2. 辄(zhé):就,总是。23.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24.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5. 曰:叫做。26.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 乎:相当于“于”。28. 得:领会。29. 寓:寄托。30.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31.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32. 开:消散,散开。33. 归:聚拢。 34. 暝(míng):昏暗。35. 晦:昏暗。36.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37.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38. 发:开放。 39.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40.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1.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4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43.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44.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45.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46. 伛偻(yǔ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48. 临:来到。49. 渔:捕鱼。 50.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51. 洌(liè):清澈52.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53.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54. 杂然:杂乱的样子。55. 陈:摆开,陈列。56. 酣:尽情地喝酒。57. 丝:弦乐器的代称。 58. 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59.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60.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61. 觥(gōng):酒杯62.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63.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64. 苍颜:容颜苍老。 65.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6.已而:随后,不久。67. 归:返回,回家。68. 翳(yì):遮盖。 69.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70.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71. 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72.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73. 谓:为,是。 74. 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设计高密刁有峰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熟练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背景资料 宋仁宗庆历五年(140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欧阳修写本文时不过三十九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环滁.()琅玡 ..()林壑.()酒冽.() 辄.()醉伛偻 ..()山肴.()野蔌.() 觥.()筹阴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⑤林壑尤.美()⑥临.溪而渔() ⑦泉香而酒冽.()⑧树林阴翳.() ⑨觥.筹交错()⑩已而 ..夕阳在山()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1.chúláng yáhaliazh?yǔlǚyáo sùgōng yì

最新英语语法专业术语整理

英语语法专业术语 本次听写要求:挑选部分英语术语打在PPT上,学生按序号写出相应中文术语。(一)词类part of speech 实词notional word ['n?u??n?l] 虚词structural word/ form word (e.g. article preposition conjunction interjection) 派生词derivative [di'riv?tiv, d?'riv?tiv] 复合词compound ['k?mpaund,k?m'paund] 词性part of speech 名词noun 专有名词proper noun 普通名词common noun 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 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 单数形式singular form 复数形式plural form ['plu?r?l, 'plur?l] 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 [?b'str?kt,'?bstr?kt] 具体名词concrete noun ['k?nkri:t] 物质名词material noun 集体名词collective noun 个体名词individual noun 动词verb 主动词main verb 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 ['tr?nsitiv, 'tr?ns?tiv] 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 [in'tr?nsitiv, in'tr?ns?tiv] 系动词link verb 助动词auxiliary verb [?:g'zilj?ri] 情态动词modal verb 规则动词regular verb 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 短语动词phrasal verb ['freizl, 'freiz?l] 限定动词finite verb ['fainait] 非限定动词infinite verb ['infinit, 'inf?nit] 使役动词causative verb ['k?:z?tiv] 感官动词verb of senses 动态动词event verb 静态动词state verb 形容词adjective 比较等级degrees of comparison ☆原级positive degree ☆比较级comparative degree

《醉翁亭记》一词多义词类整理

古文复习二——《醉翁亭记》 一、一词多义 1.乐:(1)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 (2)山水之乐:乐趣。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2.归:(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2)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 (3)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归宿。 (4)久后必归将军:归附、归属。 3.谓:(1)太守自谓也:命名 (2)太守谓谁:为,是 (3)此之谓失其本心:叫作、称为。 (4)秦王谓唐雎曰:告诉,对……说。 4.也:(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陈述 (2)山之僧智仙也:表判断 (3)而乐亦无穷也:表感叹 5. 秀:(1)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2)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3)后起之秀:才能出众、优秀。 6.乎:(1)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2)颓然乎其间者:在 (3)不亦乐乎: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或“呢” (其他情况:语气词,用在结尾表感叹,相当于“啊”) 7.得:(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 (2)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 (3)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 8. 意:(1)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2)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旨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5)将军岂有意乎:意图。 9.而:(1)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2)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3)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相当于“着”或“的” (5)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相当于“但是”或“却” 10.寓(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2)寓逆旅:寄居、居住。 (3)寓言:寄托。 11.负(1)至于负者歌于途:背、背着 (2)负势竞上:凭借 (3)皇天不负有心人:辜负。 二、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2.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3.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倒下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4.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花今义:芳香 5. 射者中射古义:投壶今义:射箭 三、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路,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6. 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7.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3.第①段描写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表现作者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 4.“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5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一、二自然段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之僧智仙也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四.第一、二、三自然段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饮少辄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④射者中,弈者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2.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2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 五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自考英语语法名词解释

Acronyms Acronyms is a word coined by putting together the initial letters of a group of words. Affixation A word formation approach that attaches morpheme – an affix to a base,which is a word with 1 or more affixes in it. Anaphoric reference前照应A demonstrative determiner with anaphoric reference is more likely to go with a 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 Cataphoric reference 后照应A demonstrative determiner with cataphoric reference,which goes with a 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 Collective nouns These are generally countable nouns,but even in the singular they refer to groups of people,animals or things. Compound A compound,the product of composition,and it is a lexical unit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base and functioning both grammatically and semantically as a single word. Conversion The derivational process whereby an item is adapted or converted to a new word class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n affix. Coordination并列词Realized by coordinators (also termed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which join units at the same level. Countable nouns Nouns that can take plural. Dangling participle:When the subject of participle is not expressed, it is normally to be the subject of the clause. It is usually poor grammar, and sometimes absurd, if this rule is broken: Trying to be quiet, the floor board creaked. But the rule is often broken when the subject is vaguely understood to be “one”, “we”, “you”, people in general. Determiner Words used in the premodification of noun phrase and put before any adjectives that premodify the head word of noun. Dynamic adjectives Many adjectives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dynamic sense (be being a.)in predicative position to show subjective measurement or suggest a temporary state,implying the qualities can be controlled or restricted. (e.g. he is being rude) end-focus 尾部焦点under neutral conditions,the nucleus falls on the last element of the sequence as it is common that we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in a message to achieve a linear presentation form low to high information value. We refer to this as the principle of end-focus. ellipsis:省略leaves out the redundant/wordy part and do not provide a substitute. Exclamation Express our impression,especially our surprise,excitement,amazement,etc. It doesn…t take S-V inver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